首页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历史
高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生物
高中音乐
高中美术
高中体育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
资源详情
高中数学
人教A版(2019)
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第三章 圆锥曲线的方程
3.1 椭圆
3.1.2 第1课时 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1.2 第1课时 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03 18:22:14
点击下载
文档简介
3.1.2 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第1课时 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学习目标]
1.掌握椭圆的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等几何性质.(数学抽象)
2.能利用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求标准方程.(数学运算)
3.能运用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逻辑推理)
探究1 椭圆的几何性质
问题1 观察椭圆=1(a>b>0)的形状,你能从图上看出它的范围吗?它具有怎样的对称性?椭圆上有哪些特殊点?坐标是什么?
[新知生成]
1.椭圆的几何性质:范围、顶点、焦点、对称性.
焦点的位置 焦点在x轴上 焦点在y轴上
图形
标准 方程 =1(a>b>0) ____________ (a>b>0)
范围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对称性 对称轴为______________,对称中心为______________
顶点 A1(-a,0),A2(a,0), B1(0,-b),B2(0,b) A1(0,-a),A2(0,a), B1(-b,0),B2(b,0)
轴长 短轴长|B1B2|=______________,长轴长|A1A2|=______________
焦点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焦距 |F1F2|=______________
a,b,c的关系 c2=a2-b2
2.椭圆的离心率
(1)定义:椭圆的焦距与长轴长的比.
(2)记法:e=______∈(0,1).
[典例讲评] 1.(源自北师大版教材)求椭圆9x2+25y2=225的长轴和短轴的长、离心率、焦点和顶点的坐标,并用描点法画出它的图形.
[尝试解答]
试总结根据椭圆方程研究其几何性质的步骤.
[学以致用] 【链接教材P112例4】
1.已知椭圆C1:=1,设椭圆C2与椭圆C1的长轴长、短轴长分别相等,且椭圆C2的焦点在y轴上.
(1)求椭圆C1的长半轴长、短半轴长、焦点坐标及离心率;
(2)写出椭圆C2的方程,并研究其范围、对称性、顶点、焦点、焦距、离心率.
探究2 由椭圆的几何性质求标准方程
[典例讲评] 2.(1)焦点在y轴上,且长轴长与短轴长之比为2∶1,焦距为2的椭圆方程为( )
A.=1 B.=1
C.+y2=1 D.+x2=1
(2)已知椭圆C过点(3,0),且离心率为,则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 )
A.=1
B.=1
C.=1或=1
D.=1或=1
1.利用椭圆的几何性质求椭圆的标准方程时,通常采用待定系数法,其步骤是:
(1)确定焦点位置.
(2)设出相应椭圆的标准方程(对于焦点位置不确定的椭圆可能有两种标准方程).
(3)根据已知条件构造关于参数的关系式,利用方程(组)求参数,列方程(组)时常用的关系式有b2=a2-c2,e=等.
2.在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中,长轴长、短轴长、离心率不能确定椭圆的焦点位置,因此仅依据这些条件确定的椭圆的标准方程可能有两个.
[学以致用] 2.求满足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1)焦点在y轴上,c=6,e=;
(2)短轴的一个端点到一个焦点的距离为5,焦点到椭圆中心的距离为3.
探究3 求椭圆的离心率
问题2 观察下图,我们发现,不同椭圆的扁平程度不同,扁平程度是椭圆的重要形状特征,你能用离心率来刻画它吗?
[新知生成]
[典例讲评] 3.(2022·全国甲卷)椭圆C:=1(a>b>0)的左顶点为A,点P,Q均在C上,且关于y轴对称.若直线AP,AQ的斜率之积为,则C的离心率为( )
A.
C.
[尝试解答]
[母题探究] 本例中,“若直线AP,AQ的斜率之积为”改为“若直线AP,AQ的斜率之积不小于”,求C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
求椭圆离心率及其取值范围的两种方法
(1)直接法:若已知a,c可直接利用e=求解.若已知a,b或b,c可借助a2=b2+c2求出c或a,再代入公式e=求解.
(2)方程法或不等式法:若a,c的值不可求,则可根据条件建立a,b,c的关系式,借助于a2=b2+c2,转化为关于a,c的齐次方程或不等式,再将方程或不等式两边同除以a的最高次幂,得到关于e的方程或不等式,即可求得e的值或取值范围.
[学以致用] 3.开普勒定律揭示了行星环绕太阳运动的规律,其第一定律指出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已知某行星在绕太阳运动的过程中,轨道的近日点(距离太阳最近的点)距太阳中心1.47亿千米,远日点(距离太阳最远的点)距太阳中心1.52亿千米,则该行星运动轨迹的离心率为( )
A.
C.
1.若将一个椭圆绕其中心旋转90°,所得椭圆短轴的两顶点恰好是旋转前椭圆的两焦点,这样的椭圆称为“对偶椭圆”.下列椭圆中是“对偶椭圆”的是( )
A.=1 B.=1
C.=1 D.=1
2.若椭圆=1的离心率为,则m=( )
A.1 B.4
C.1或4 D.以上都不对
3.椭圆=1(a>b>0)中,点F2为椭圆的右焦点,点A为椭圆的左顶点,点B为椭圆的短轴上的顶点,若⊥,则此椭圆称为“黄金椭圆”,“黄金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C.
4.(教材P112练习T3(1)改编)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C,长轴长为10,离心率为,则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
1.知识链:
2.方法链:待定系数法、方程法、分类讨论法.
3.警示牌:(1)忽略离心率的取值范围(0,1).
(2)把椭圆的长轴长误写作a.
第1课时 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探究建构] 探究1
问题1 提示:范围:-a≤x≤a,-b≤y≤b;对称性:对称轴为x轴、y轴,对称中心为原点;特殊点:顶点A1(-a,0),A2(a,0),B1(0,-b),B2(0,b).
新知生成 1.=1 -a≤x≤a且-b≤y≤b -b≤x≤b且-a≤y≤a 坐标轴 原点 2b 2a F1(-c,0),F2(c,0) F1(0,-c),F2(0,c) 2c
2.(2)
典例讲评 1.解:将已知方程化为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
则a=5,b=3,c==4.因此,椭圆的长轴长和短轴长分别是2a=10,2b=6.
离心率e=.
两个焦点分别是F1(-4,0),F2(4,0).
椭圆的四个顶点分别是 A1(-5,0),A2(5,0),B1(0,-3),B2(0,3).
将方程变形为y=±,
由y=,在0≤x≤5的范围内计算出一些点的坐标(x,y),如表(y的值精确到0.1).
x 0 1 2 3 4 5
y 3.0 2.9 2.7 2.4 1.8 0
先用描点法画出椭圆在第一象限内的图形,再利用对称性画出整个椭圆(如图所示).
发现规律 提示:(1)将椭圆方程化为标准形式.
(2)确定焦点位置(焦点位置不确定的要分类讨论).
(3)求出a,b,c.
(4)写出椭圆的几何性质.
学以致用 1.解:(1)由椭圆C1:=1,可得其长半轴长为10,短半轴长为8,
焦点坐标为(6,0),(-6,0),离心率e=.
(2)椭圆C2:=1.
①范围:-8≤x≤8,-10≤y≤10;②对称性:对称轴为x轴、y轴;对称中心为原点;③顶点:长轴端点为(0,10),(0,-10),短轴端点为(-8,0),(8,0);④焦点:(0,6),(0,-6),焦距为12;⑤离心率:e=.
探究2
典例讲评 2.(1)D (2)D [(1)∵焦距为2c=2,∴c=,
∵长轴长与短轴长之比为2∶1,∴2a∶2b=2∶1,即a=2b,
且a2=b2+c2=b2+3,联立解得a=2,b=1,
∵焦点在y轴上,∴椭圆方程为+x2=1.故选D.
(2)若焦点在x轴上,则a=3.由e=,得c=,所以b2=a2-c2=3,此时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1.
若焦点在y轴上,则b=3.由e=,得a2=27,
此时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1.
综上所述,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1或=1.故选D.]
学以致用 2.解:(1)由c=6,e=,知a=9,b2=81-36=45.又焦点在y轴上,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
(2)由题意知,a=5,c=3,b2=25-9=16,焦点所在坐标轴可能是x轴,也可能是y轴,故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或=1.
探究3
问题2 提示:利用离心率e=来刻画椭圆的扁平程度.
如图所示,在Rt△BF2O中,cos∠BF2O=,记e=,则0
典例讲评 3.A [已知A(-a,0),设P(x0,y0),则Q(-x0,y0),x0≠±a,kAP=,kAQ=,
故kAP·kAQ=,①
∵=1,即,②
将②代入①整理得.
∴e=.故选A.]
母题探究 解:已知A(-a,0),设P(x0,y0),则Q(-x0,y0),显然,|x0|≠a,
kAP=,kAQ=,故kAP·kAQ=≥.
∵|x0|
0, ①
∵=1,∴, ②
由①②知≥,
∴e=≤.
又e>0,∴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
学以致用 3.B [设椭圆的长轴长为2a,焦距为2c,a>c>0.
由题意知
则该行星运行轨迹的离心率e=.
故选B.]
[应用迁移]
1.A [因为旋转后椭圆短轴的两顶点恰好是旋转前椭圆的两焦点,即2b=2c,即b=c.
A中,a2=8,b2=4,所以c2=a2-b2=4,
故b=c,所以A正确;
B中,a2=5,b2=3,所以c2=a2-b2=2≠3,所以B不正确;
C中,a2=6,b2=2,所以c2=a2-b2=4≠2,所以C不正确;
D中,a2=9,b2=6,所以c2=a2-b2=3≠6,所以D不正确.
故选A.]
2.C [椭圆=1的离心率为,
当焦点在x轴上时,e=,解得m=1;
当焦点在y轴上时,e=,解得m=4.
故选C.]
3.B [设c为椭圆的半焦距,由题意可得A(-a,0),F2(c,0),由对称性可设B(0,b),则=(-c,b),=(a,b).
因为⊥,所以·=-ac+b2=0,所以a2-c2-ac=0,即e2+e-1=0,
解得e=或e=(舍去).故选B.]
4.=1 [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a>b>0),
由题意得,2a=10,∴a=5,e=,∴c=3,∴b2=a2-c2=25-9=16,∴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1.]
5/6(共77张PPT)
复习任务群一
现代文阅读Ⅰ
把握共性之“新” 打通应考之“脉”
第1课时 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第三章
圆锥曲线的方程
3.1 椭圆
3.1.2 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学习目标]
1.掌握椭圆的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等几何性质.(数学抽象)
2.能利用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求标准方程.(数学运算)
3.能运用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逻辑推理)
[教用·问题初探]——通过让学生回答问题来了解预习教材的情况
问题1.椭圆的几何性质有哪些?
问题2.观察不同的椭圆,其扁平程度各不相同,如何刻画椭圆的扁平程度呢?
探究建构 关键能力达成
探究1 椭圆的几何性质
问题1 观察椭圆=1(a>b>0)的形状,你能从图上看出它的范围吗?它具有怎样的对称性?椭圆上有哪些特殊点?坐标是什么?
[提示] 范围:-a≤x≤a,-b≤y≤b;对称性:对称轴为x轴、y轴,对称中心为原点;特殊点:顶点A1(-a,0),A2(a,0),B1(0,-b),B2(0,b).
[新知生成]
1.椭圆的几何性质:范围、顶点、焦点、对称性.
焦点的位置 焦点在x轴上 焦点在y轴上
图形
标准 方程
焦点的位置 焦点在x轴上 焦点在y轴上
范围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称性 对称轴为______,对称中心为____ 顶点 A1(-a,0),A2(a,0), B1(0,-b),B2(0,b) A1(0,-a),A2(0,a),
B1(-b,0),B2(b,0)
-a≤x≤a且-b≤y≤b
-b≤x≤b且-a≤y≤a
坐标轴
原点
焦点的位置 焦点在x轴上 焦点在y轴上
轴长 短轴长|B1B2|=____,长轴长|A1A2|=____ 焦点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焦距 |F1F2|=____ a,b,c的关系 c2=a2-b2 2b
2a
F1(-c,0),F2(c,0)
F1(0,-c),F2(0,c)
2c
2.椭圆的离心率
(1)定义:椭圆的焦距与长轴长的比.
(2)记法:e=∈(0,1).
【教用·微提醒】 (1)椭圆的焦点一定在它的长轴上.
(2)椭圆上到中心的距离最小的点是短轴的两个端点,到中心的距离最大的点是长轴的两个端点.
(3)椭圆上到焦点的距离最大和最小的点分别是长轴的两个端点,最大值为a+c,最小值为a-c.
[典例讲评] 1.(源自北师大版教材)求椭圆9x2+25y2=225的长轴和短轴的长、离心率、焦点和顶点的坐标,并用描点法画出它的图形.
[解] 将已知方程化为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
则a=5,b=3,c==4.因此,椭圆的长轴长和短轴长分别是2a=10,2b=6.
离心率是e==.
两个焦点分别是F1(-4,0),F2(4,0).
椭圆的四个顶点分别是 A1(-5,0),A2(5,0),B1(0,-3),B2(0,3).
将方程变形为y=±,
由y=,在0≤x≤5的范围内计算出一些点的坐标(x,y),如表(y的值精确到0.1).
x 0 1 2 3 4 5
y 3.0 2.9 2.7 2.4 1.8 0
先用描点法画出椭圆在第一象限内的图形,再利用对称性画出整个椭圆(如图所示).
发现规律 试总结根据椭圆方程研究其几何性质的步骤.
[提示] (1)将椭圆方程化为标准形式.
(2)确定焦点位置(焦点位置不确定的要分类讨论).
(3)求出a,b,c.
(4)写出椭圆的几何性质.
[学以致用] 【链接教材P112例4】
1.已知椭圆C1:=1,设椭圆C2与椭圆C1的长轴长、短轴长分别相等,且椭圆C2的焦点在y轴上.
(1)求椭圆C1的长半轴长、短半轴长、焦点坐标及离心率;
(2)写出椭圆C2的方程,并研究其范围、对称性、顶点、焦点、焦距、离心率.
[解] (1)由椭圆C1:=1,可得其长半轴长为10,短半轴长为8,
焦点坐标为(6,0),(-6,0),离心率e=.
(2)椭圆C2:=1.
①范围:-8≤x≤8,-10≤y≤10;②对称性:对称轴为x轴、y轴;对称中心为原点;③顶点:长轴端点为(0,10),(0,-10),短轴端点为
(-8,0),(8,0);④焦点:(0,6),(0,-6),焦距为12;⑤离心率:e=.
【教材原题·P112例4】
例4 求椭圆16x2+25y2=400的长轴和短轴的长、离心率、焦点和顶点的坐标.
[解] 把原方程化成标准方程,得=1,
于是a=5,b=4,c==3.
因此,椭圆的长轴和短轴的长分别是2a=10和2b=8,离心率e==,两个焦点坐标分别是F1(-3,0)和F2(3,0),四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1(-5,0),A2(5,0),B1(0,-4)和B2(0,4).
探究2 由椭圆的几何性质求标准方程
[典例讲评] 2.(1)焦点在y轴上,且长轴长与短轴长之比为2∶1,焦距为2的椭圆方程为( )
A.=1 B.=1
C.+y2=1 D.+x2=1
√
(2)已知椭圆C过点(3,0),且离心率为,则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 )
A.=1
B.=1
C.=1或=1
D.=1或=1
√
(1)D (2)D [(1)∵焦距为2c=2,∴c=,
∵长轴长与短轴长之比为2∶1,
∴2a∶2b=2∶1,即a=2b,
且a2=b2+c2=b2+3,联立解得a=2,b=1,
∵焦点在y轴上,∴椭圆方程为+x2=1.
故选D.
(2)若焦点在x轴上,则a=3.由e==,得c=,所以b2=a2-c2=3,此时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1.
若焦点在y轴上,则b=3.由e====,得a2=27,
此时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1.
综上所述,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1或=1.故选D.]
反思领悟 1.利用椭圆的几何性质求椭圆的标准方程时,通常采用待定系数法,其步骤是:
(1)确定焦点位置.
(2)设出相应椭圆的标准方程(对于焦点位置不确定的椭圆可能有两种标准方程).
(3)根据已知条件构造关于参数的关系式,利用方程(组)求参数,列方程(组)时常用的关系式有b2=a2-c2,e=等.
2.在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中,长轴长、短轴长、离心率不能确定椭圆的焦点位置,因此仅依据这些条件确定的椭圆的标准方程可能有两个.
[学以致用] 2.求满足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1)焦点在y轴上,c=6,e=;
(2)短轴的一个端点到一个焦点的距离为5,焦点到椭圆中心的距离为3.
[解] (1)由c=6,e=,知a=9,b2=81-36=45.又焦点在y轴上,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
(2)由题意知,a=5,c=3,b2=25-9=16,焦点所在坐标轴可能是x轴,也可能是y轴,故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或=1.
探究3 求椭圆的离心率
问题2 观察下图,我们发现,不同椭圆的扁平程度不同,扁平程度是椭圆的重要形状特征,你能用离心率来刻画它吗?
[提示] 利用离心率e=来刻画椭圆的扁平程度.
如图所示,在Rt△BF2O中,cos∠BF2O=,记e=,则0<e<1,e越大,∠BF2O越小,椭圆越扁平;e越小,∠BF2O越大,椭圆越接近于圆.
[新知生成]
【教用·微提醒】 e==.e越接近1,椭圆越扁平;e越接近0,椭圆越接近于圆.(可以结合数字的特点来帮助记忆,“1”很扁平,“0”很圆)
[典例讲评] 3.(2022·全国甲卷)椭圆C:=1(a>b>0)的左顶点为A,点P,Q均在C上,且关于y轴对称.若直线AP,AQ的斜率之积为,则C的离心率为( )
A.
C.
√
A [已知A(-a,0),设P(x0,y0),则Q(-x0,y0),x0≠±a,kAP=,kAQ=,
故kAP·kAQ==,①
=1,即=,②
将②代入①整理得=.
∴e===.故选A.]
[母题探究] 本例中,“若直线AP,AQ的斜率之积为”改为“若直线AP,AQ的斜率之积不小于”,求C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
[解] 已知A(-a,0),设P(x0,y0),则Q(-x0,y0),显然,|x0|≠a,
kAP=,kAQ=,故kAP·kAQ=.
>0, ①
==, ②
由①②知,
∴e==.
又e>0,∴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
【教用·备选题】 已知F1,F2分别是椭圆C:=1(a>b>0)的左、右焦点,M是C上一点且MF2与x轴垂直,直线MF1与C的另一个交点为N,若=3,则C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
A [不妨设M在第一象限,由题意,M的横坐标为c,
令=1,解得y=,即M,
设N(x,y),又F1(-c,0),=(x+c,y),=,
由=3可得:解得
又N(x,y)在椭圆上,即=1=,
整理得=,解得e=.故选A.]
反思领悟 求椭圆离心率及其取值范围的两种方法
(1)直接法:若已知a,c可直接利用e=求解.若已知a,b或b,c可借助a2=b2+c2求出c或a,再代入公式e=求解.
(2)方程法或不等式法:若a,c的值不可求,则可根据条件建立a,b,c的关系式,借助于a2=b2+c2,转化为关于a,c的齐次方程或不等式,再将方程或不等式两边同除以a的最高次幂,得到关于e的方程或不等式,即可求得e的值或取值范围.
[学以致用] 3.开普勒定律揭示了行星环绕太阳运动的规律,其第一定律指出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已知某行星在绕太阳运动的过程中,轨道的近日点(距离太阳最近的点)距太阳中心1.47亿千米,远日点(距离太阳最远的点)距太阳中心1.52亿千米,则该行星运动轨迹的离心率为( )
A.
C.
√
B [设椭圆的长轴长为2a,焦距为2c,a>c>0.
由题意知解得
则该行星运行轨迹的离心率e===.
故选B.]
应用迁移 随堂评估自测
1.若将一个椭圆绕其中心旋转90°,所得椭圆短轴的两顶点恰好是旋转前椭圆的两焦点,这样的椭圆称为“对偶椭圆”.下列椭圆中是“对偶椭圆”的是( )
A.=1 B.=1
C.=1 D.=1
√
A [因为旋转后椭圆短轴的两顶点恰好是旋转前椭圆的两焦点,即2b=2c,即b=c.
A中,a2=8,b2=4,所以c2=a2-b2=4,
故b=c,所以A正确;
B中,a2=5,b2=3,所以c2=a2-b2=2≠3,所以B不正确;
C中,a2=6,b2=2,所以c2=a2-b2=4≠2,所以C不正确;
D中,a2=9,b2=6,所以c2=a2-b2=3≠6,所以D不正确.故选A.]
2.若椭圆=1的离心率为,则m=( )
A.1 B.4
C.1或4 D.以上都不对
√
C [椭圆=1的离心率为,
当焦点在x轴上时,e==,解得m=1;
当焦点在y轴上时,e==,解得m=4.故选C.]
3.椭圆=1(a>b>0)中,点F2为椭圆的右焦点,点A为椭圆的左顶点,点B为椭圆的短轴上的顶点,若⊥,则此椭圆称为“黄金椭圆”,“黄金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C.
√
B [设c为椭圆的半焦距,由题意可得A(-a,0),F2(c,0),由对称性可设B(0,b),则=(-c,b),=(a,b).
因为⊥,所以=-ac+b2=0,所以a2-c2-ac=0,即e2+e-1=0,
解得e=或e=(舍去).故选B.]
4.(教材P112练习T3(1)改编)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C,长轴长为10,离心率为,则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
=1 [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a>b>0),
由题意得,2a=10,∴a=5,e==,∴c=3,∴b2=a2-c2=25-9=16,
∴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1.]
=1
1.知识链:
2.方法链:待定系数法、方程法、分类讨论法.
3.警示牌:(1)忽略离心率的取值范围(0,1).
(2)把椭圆的长轴长误写作a.
回顾本节知识,自主完成以下问题:
1.试总结根据椭圆的标准方程研究其几何性质的步骤.
[提示] (1)化标准,把椭圆方程化成标准形式;
(2)定位置,根据标准方程中x2,y2对应分母的大小来确定焦点位置;
(3)求参数,写出a,b的值,并求出c的值;
(4)写性质,按要求写出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2.试总结根据椭圆的几何性质求其标准方程的思路.
[提示] 已知椭圆的几何性质,求其标准方程主要采用待定系数法,解题步骤为:
(1)确定焦点所在的位置,以确定椭圆标准方程的形式;
(2)确立关于a,b,c的方程(组),求出参数a,b,c;
(3)写出标准方程.
3.试总结求椭圆离心率及其取值范围的方法.
[提示] (1)若已知a,c的值或关系,则可直接利用e=求解;
(2)若已知a,b的值或关系,则可利用e==求解;
(3)若已知a,b,c的关系,则可转化为关于a,c的方程或不等式,进而得到关于e的方程或不等式进行求解.
章末综合测评(一) 动量守恒定律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一、选择题
1.(多选)已知椭圆C:=1,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椭圆C的焦点在x轴上 B.椭圆C的长轴长是2
C.椭圆C的焦距为4 D.椭圆C的离心率为
课时分层作业(二十六) 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
√
√
ABD [设椭圆C的长半轴长为a,短半轴长为b,半焦距为c,
因为椭圆C的方程为=1,
所以椭圆C的焦点在x轴上,A正确,且a=,b=2,c==,
所以椭圆C的长轴长为2,B正确,椭圆C的焦距为2,C错误;椭圆C的离心率e===,D正确.故选ABD.]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2.阿基米德在他的著作《关于圆锥体和球体》中计算了一个椭圆的面积,当我们垂直地缩小一个圆时,得到一个椭圆,椭圆的面积等于圆周率与椭圆的长半轴长与短半轴长的乘积.已知椭圆C:=1(a>b>0)的面积为6π,两个焦点分别为F1,F2,直线y=kx与椭圆C交于A,B两点,若四边形AF1BF2的周长为12,则椭圆C的短半轴长为( )
A.4 B.3
C.2 D.6
√
C [依题意,ab=6,由椭圆的对称性得,线段AB,F1F2互相平分于原点,
则四边形AF1BF2为平行四边形,
由椭圆的定义得4a=2(|AF1|+|AF2|)=12,解得a=3,
所以椭圆C的短半轴长b=2.
故选C.]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3.已知A为椭圆C:+x2=1的右顶点,P为C上一点,则|PA|的最大值为( )
A. B.2
C.3 D.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
A [由题意得A(1,0),设P(x1,y1),x1∈[-1,1],则=,x1∈[-1,1],
所以|PA|===,
当x1=-时,|PA|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故选A.]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4.已知椭圆C:=1(a>b>0)的离心率为,A1,A2分别为C的左、右顶点,B为C的上顶点.若=-2,则椭圆C的方程为( )
A.=1 B.=1
C.=1 D.=1
√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B [由离心率e===,解得=,即b2=a2,A1,A2分别为C的左、右顶点,B为上顶点,则A1(-a,0),A2(a,0),B(0,b),
于是=(-a,-b),=(a,-b),而=-2,
即-a2+b2=-2,又b2=a2,解得a2=8,b2=6,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1.故选B.]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5.已知椭圆C:=1(a>b>0)的离心率e=,短轴的右端点为B,M(1,0)为线段OB的中点,则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 )
A.=1 B.=1
C.=1 D.=1
√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B [因为M(1,0)为线段OB的中点,且B(b,0),所以b=2,又椭圆C的离心率e=,所以===,所以a=2,所以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1.]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二、填空题
6.椭圆=1的长轴长为________.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8 [因为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所以a2=16,所以a=4,
所以椭圆的长轴长为2a=8.]
8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Oxy中,椭圆C的中心为原点,焦点F1,F2在x轴上,离心率为.过F1的直线l交椭圆C于A,B两点,且△ABF2的周长为16,那么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 [因为△ABF2的周长为16,所以4a=16,即a=4,
又离心率为,所以==,所以c=2,
所以b===2,
所以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1.]
=1
8.设B,F2分别是椭圆C:=1(a>b>0)的右顶点和上焦点,点P在椭圆C上,且=2,则椭圆C的离心率为________.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根据题意可得B(b,0),F2(0,c),设P(x,y),
∵=2,∴(-b,c)=2(x,y-c),
∴解得∴P,
又点P在椭圆C:=1(a>b>0)上,
∴=1,∴=,
∴椭圆C的离心率为=.]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三、解答题
9.已知椭圆C的长轴端点是A(-2,0)和B(2,0),离心率是.
(1)求椭圆C的方程;
(2)若点P在椭圆C上,求点P到点M(0,1)的距离的取值范围.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解] (1)因为椭圆C的长轴端点是A(-2,0)和B(2,0),离心率是,
则解得
所以椭圆C的方程为=1.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2)设P(x,y)是椭圆上的任意一点,由椭圆的方程可得x2=8-4y2,所以|PM|==,其中y∈[-].
所以-1≤|PM|≤.
故点P到点M(0,1)的距离的取值范围是.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0.开普勒第一定律也称椭圆定律、轨道定律,其内容如下:每一行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环绕太阳运动,而太阳则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将某行星H看作一个质点,H绕太阳运动的轨迹近似成曲线=1(m>n>0),行星在运动过程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距离称为近日点距离,距离太阳最远的距离称为远日点距离.若行星H的近日点距离和远日点距离之和是20(距离单位:亿千米),近日点距离和远日点距离之积是81,则m+n=( )
A.181 B.97 C.52 D.19
√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A [设椭圆方程为=1,a>b>0,
由椭圆的性质可得:椭圆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的取值范围为[a-c,a+c],
又椭圆方程为=1(m>n>0),则a=,b=,c=,
由题意可得
即
则m+n=181.故选A.]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1.已知椭圆C:=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P为椭圆C上一点,满足PF1⊥PF2,以C的短轴为直径作圆O,截直线PF1的弦长为b,则椭圆C的离心率为( )
A.
C.
√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A [∵以椭圆C的短轴为直径作圆O,截直线PF1的弦长为b,
∴圆心O到直线PF1的距离d==,
又PF1⊥PF2,且O为F1F2的中点,∴|PF2|=2d=b,
∴|PF1|=2a-b,又|F1F2|=2c,
在Rt△PF1F2中,由勾股定理可得,|PF1|2+|PF2|2=|F1F2|2,
∴(2a-b)2+b2=4c2=4(a2-b2),解得=,
∴椭圆C的离心率e===.故选A.]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2.已知椭圆C:=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若椭圆C上存在一点M,使得|F1F2|2=|MF1|·|MF2|,则椭圆C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A [设|MF1|=m,|MF2|=n,椭圆C的半焦距为c,则m+n=2a,mn=4c2,所以a2-4c2=-mn==(m-a)2.因为a-c≤m≤a+c,所以-c≤m-a≤c.所以a2-4c2=(m-a)2∈[0,c2],即4c2≤a2≤5c2,则≤e2≤,所以≤e≤.]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3.已知椭圆=1(a>b>0)的左顶点为A,左焦点为F,若该椭圆的上顶点到焦点的距离为2,离心率e=,则椭圆的标准方程是___________.若点P为椭圆上任意一点,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
[0,12]
=1 [0,12] [因为椭圆的上顶点到焦点的距离为2,所以a=2.
因为离心率e=,所以c=1,b==,
则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
所以点A的坐标为(-2,0),点F的坐标为(-1,0).
设P(x,y),则=(x+2,y)·(x+1,y)=x2+3x+2+y2.
由椭圆的方程,得y2=3-x2,
所以=x2+3x-x2+5=(x+6)2-4.
因为x∈[-2,2],所以∈[0,12].]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4.已知F1,F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P为椭圆上一点,∠F1PF2=60°.
(1)求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
(2)证明:△F1PF2的面积只与椭圆的短半轴长有关.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解] (1)不妨设椭圆的方程为=1(a>b>0),
|PF1|=m,|PF2|=n,则m+n=2a.
在△PF1F2中,由余弦定理可知,
4c2=m2+n2-2mn cos 60°=(m+n)2-3mn
=4a2-3mn≥4a2-3=4a2-3a2
=a2(当且仅当m=n时取等号),
所以,即e≥.
又因为0<e<1,所以e的取值范围是.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2)证明:由(1)知4c2=4a2-3mn,所以mn=b2.
所以=mn sin 60°=b2,
即△F1PF2的面积只与椭圆的短半轴长有关.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5.已知椭圆C:=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点P在椭圆C上,若离心率e=,则椭圆C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 )
A.(0,-1) B.
C. D.[-1,1)
√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D [因为e=,所以|PF1|=e|PF2|,
由椭圆的定义得,|PF1|+|PF2|=2a,解得|PF2|=,
因为a-c≤|PF2|≤a+c,所以a-c≤≤a+c,
即1-e≤≤1+e,解得e≥-1,
因为 0<e<1,所以-1≤e<1,
所以椭圆C的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是[-1,1).故选D.]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谢 谢!课时分层作业(二十六)
1.ABD [设椭圆C的长半轴长为a,短半轴长为b,半焦距为c,
因为椭圆C的方程为=1,所以椭圆C的焦点在x轴上,A正确,且a=,b=2,c=,
所以椭圆C的长轴长为2,B正确,椭圆C的焦距为2,C错误;椭圆C的离心率e=,D正确.故选ABD.]
2.C [依题意,ab=6,由椭圆的对称性得,线段AB,F1F2互相平分于原点,
则四边形AF1BF2为平行四边形,
由椭圆的定义得4a=2(|AF1|+|AF2|)=12,解得a=3,
所以椭圆C的短半轴长b=2.
故选C.]
3.A [由题意得A(1,0),设P(x1,y1),x1∈[-1,1],则,x1∈[-1,1],
所以|PA|=
=,
当x1=-时,|PA|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故选A.]
4.B [由离心率e=,解得,即b2=a2,A1,A2分别为C的左、右顶点,B为上顶点,则A1(-a,0),A2(a,0),B(0,b),
于是=(-a,-b),=(a,-b),而·=-2,
即-a2+b2=-2,又b2=a2,解得a2=8,b2=6,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1.
故选B.]
5.B [因为M(1,0)为线段OB的中点,且B(b,0),所以b=2,又椭圆C的离心率e=,所以,所以a=2,所以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1.]
6.8 [因为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所以a2=16,所以a=4,
所以椭圆的长轴长为2a=8.]
7.=1 [因为△ABF2的周长为16,所以4a=16,即a=4,
又离心率为,所以,所以c=2,
所以b=,
所以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1.]
8. [根据题意可得B(b,0),F2(0,c),设P(x,y),
∵,∴(-b,c)=2(x,y-c),
∴∴P,
又点P在椭圆C:=1(a>b>0)上,
∴=1,∴,
∴椭圆C的离心率为.]
9.解:(1)因为椭圆C的长轴端点是A(-2,0)和B(2,0),离心率是,则
所以椭圆C的方程为=1.
(2)设P(x,y)是椭圆上的任意一点,由椭圆的方程可得x2=8-4y2,
所以|PM|=,其中y∈[-].
所以-1≤|PM|≤.
故点P到点M(0,1)的距离的取值范围是.
10.A [设椭圆方程为=1,a>b>0,
由椭圆的性质可得:椭圆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的取值范围为[a-c,a+c],
又椭圆方程为=1(m>n>0),
则a=,b=,c=,
由题意可得
即
则m+n=181.故选A.]
11.A [∵以椭圆C的短轴为直径作圆O,截直线PF1的弦长为b,
∴圆心O到直线PF1的距离d=,
又PF1⊥PF2,且O为F1F2的中点,∴|PF2|=2d=b,
∴|PF1|=2a-b,又|F1F2|=2c,
在Rt△PF1F2中,由勾股定理可得,|PF1|2+|PF2|2=|F1F2|2,
∴(2a-b)2+b2=4c2=4(a2-b2),解得,
∴椭圆C的离心率e=.故选A.]
12.A [设|MF1|=m,|MF2|=n,椭圆C的半焦距为c,则m+n=2a,mn=4c2,所以a2-4c2==(m-a)2.因为a-c≤m≤a+c,所以-c≤m-a≤c.所以a2-4c2=(m-a)2∈[0,c2],即4c2≤a2≤5c2,则≤e2≤,所以≤e≤.]
13.=1 [0,12] [因为椭圆的上顶点到焦点的距离为2,所以a=2.
因为离心率e=,所以c=1,b=,
则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
所以点A的坐标为(-2,0),点F的坐标为(-1,0).
设P(x,y),则·=(x+2,y)·(x+1,y)=x2+3x+2+y2.
由椭圆的方程,得y2=3-x2,
所以·(x+6)2-4.
因为x∈[-2,2],所以·∈[0,12].]
14.解:(1)不妨设椭圆的方程为=1(a>b>0),
|PF1|=m,|PF2|=n,则m+n=2a.
在△PF1F2中,由余弦定理可知,
4c2=m2+n2-2mncos 60°
=(m+n)2-3mn
=4a2-3mn≥4a2-3
=4a2-3a2
=a2(当且仅当m=n时取等号),
所以≥,即e≥.
又因为0
(2)证明:由(1)知4c2=4a2-3mn,所以mn=b2.
所以mnsin 60°=b2,
即△F1PF2的面积只与椭圆的短半轴长有关.
15.D [因为e=,所以|PF1|=e|PF2|,
由椭圆的定义得,|PF1|+|PF2|=2a,解得|PF2|=,
因为a-c≤|PF2|≤a+c,所以a-c≤≤a+c,
即1-e≤≤1+e,解得e≥-1,
因为 0
所以椭圆C的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是[-1,1).故选D.]
4/4课时分层作业(二十六) 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说明: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多项选择题每题6分,填空题每题5分,本试卷共94分
一、选择题
1.(多选)已知椭圆C:=1,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椭圆C的焦点在x轴上
B.椭圆C的长轴长是2
C.椭圆C的焦距为4
D.椭圆C的离心率为
2.阿基米德在他的著作《关于圆锥体和球体》中计算了一个椭圆的面积,当我们垂直地缩小一个圆时,得到一个椭圆,椭圆的面积等于圆周率与椭圆的长半轴长与短半轴长的乘积.已知椭圆C:=1(a>b>0)的面积为6π,两个焦点分别为F1,F2,直线y=kx与椭圆C交于A,B两点,若四边形AF1BF2的周长为12,则椭圆C的短半轴长为( )
A.4 B.3
C.2 D.6
3.已知A为椭圆C:+x2=1的右顶点,P为C上一点,则|PA|的最大值为( )
A. B.2
C.3 D.
4.已知椭圆C:=1(a>b>0)的离心率为,A1,A2分别为C的左、右顶点,B为C的上顶点.若=-2,则椭圆C的方程为( )
A.=1 B.=1
C.=1 D.=1
5.已知椭圆C:=1(a>b>0)的离心率e=,短轴的右端点为B,M(1,0)为线段OB的中点,则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 )
A.=1 B.=1
C.=1 D.=1
二、填空题
6.椭圆=1的长轴长为________.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Oxy中,椭圆C的中心为原点,焦点F1,F2在x轴上,离心率为.过F1的直线l交椭圆C于A,B两点,且△ABF2的周长为16,那么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
8.设B,F2分别是椭圆C:=1(a>b>0)的右顶点和上焦点,点P在椭圆C上,且=2,则椭圆C的离心率为________.
三、解答题
9.已知椭圆C的长轴端点是A(-2,0)和B(2,0),离心率是.
(1)求椭圆C的方程;
(2)若点P在椭圆C上,求点P到点M(0,1)的距离的取值范围.
10.开普勒第一定律也称椭圆定律、轨道定律,其内容如下:每一行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环绕太阳运动,而太阳则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将某行星H看作一个质点,H绕太阳运动的轨迹近似成曲线=1(m>n>0),行星在运动过程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距离称为近日点距离,距离太阳最远的距离称为远日点距离.若行星H的近日点距离和远日点距离之和是20(距离单位:亿千米),近日点距离和远日点距离之积是81,则m+n=( )
A.181 B.97 C.52 D.19
11.已知椭圆C:=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P为椭圆C上一点,满足PF1⊥PF2,以C的短轴为直径作圆O,截直线PF1的弦长为b,则椭圆C的离心率为( )
A.
C.
12.已知椭圆C:=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若椭圆C上存在一点M,使得|F1F2|2=|MF1|·|MF2|,则椭圆C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13.已知椭圆=1(a>b>0)的左顶点为A,左焦点为F,若该椭圆的上顶点到焦点的距离为2,离心率e=,则椭圆的标准方程是________.若点P为椭圆上任意一点,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4.已知F1,F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P为椭圆上一点,∠F1PF2=60°.
(1)求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
(2)证明:△F1PF2的面积只与椭圆的短半轴长有关.
15.已知椭圆C:=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点P在椭圆C上,若离心率e=,则椭圆C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 )
A.(0,-1) B.
C. D.[-1,1)
1/4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一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1.1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1.2 空间向量基本定理
1.3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的坐标表示
1.4 空间向量的应用
第二章 直线和圆的方程
2.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2.2 直线的方程
2.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2.4 圆的方程
2.5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
第三章 圆锥曲线的方程
3.1 椭圆
3.2 双曲线
3.3 抛物线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