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暑假新教材新课预习提升练第一单元练习检测卷:《混合运算》(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暑假新教材新课预习提升练第一单元练习检测卷:《混合运算》(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7.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04 12:20: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年级暑假新教材新课预习提升练第一单元练习检测卷:《混合运算》(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北师大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小明在计算99×18时,将算式转化成(99+1)×18进行计算,计算的结果与正确的结果相比,( )。
A.多了1 B.少了18 C.多了18 D.不多不少
2.学校买来36个篮球和48个足球,如果把它们平均分给6个班,每个班能分得多少个球?下面列式正确的是( )。
A.36+48÷6 B.48+36÷6 C.(36+48)÷6 D.(36+48)×6
3.一顶帽子8元,4双袜子16元。一双袜子比一顶帽子便宜( )元。
A.8 B.4 C.2
4.12÷(2×3)和12÷2×3,( )。
A.运算顺序相同,结果相同 B.运算顺序不同,结果不同
C.运算顺序相同,结果不同 D.运算顺序不同,结果相同
5.下面算式中,结果最大的是( )。
A.120÷(4+4) B.120÷4+4 C.120÷4×4
6.李老师买了一副羽毛球拍和5个皮球,共花了65元,一副羽毛球拍30元,一个皮球多少元?列式正确的是( )。
A.65÷5 B.65-30÷5 C.(65-30)÷5 D.65÷5+30
7.二(1)班同学在大课间做操,站了7排,每排6人,其中女生有18人,求男生有多少人?用算式表示是( )。
A.7×6+18 B.7+6+18 C.7×6-18
8.二年级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每5人一组,可分( )组。
A.4 B.5 C.9
9.向阳路绿化带里有松树5棵,杨树比松树多10棵,柏树的棵数是松树和杨树总棵数的4倍,柏树有多少棵?正确列式是( )。
A.(5+10)×4 B.(5+10+5)×4 C.5×4+10
10.乐乐的数学作业本不小心沾染了墨迹(如图所示),请你根据算式来推断看不清的问题是( )。
A.每千克葡萄多少元?
B.每千克蓝莓多少元?
C.5千克葡萄多少元?
D.葡萄和蓝莓共多少千克?
二、填空题
11.仓库里有一批粮食,第一天运出全部粮食的一半多10吨,第二天又运出余下的一半多10吨,这时仓库还剩下40吨,仓库里原来有粮食( )吨。
12.根据下表列出相应的综合算式:( )。
被减数 46
减数 63÷7
13.《孙子算经》中记载,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这道古代名题的结果是:鸡有( )只,兔有( )只。
14.下列4张扑克牌上的点数,经过怎样的运算可以得到24?综合算式是( )。
15.数学思维竞赛20道题,做对一道题得10分,做错一道题扣5分,张天乐同学最后得155分,张天乐做对( )道题。
16.小马虎在计算40-□÷5时弄错了运算顺序,先算了减法再算除法,结果是5,正确的结果应该是( )。
17.希望小学四年级有8个班,每班45人;五年级有7个班,每班42人。四、五年级一共有( )人,五年级比四年级少( )人。
18.计算240÷(205×3)时,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结果是( )。
19.将“4×7=28,50-28=22”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 将“48+24=72,72÷8=9”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
三、判断题
20.小红有5套明信片,每套8张,从每套中取出2张送给她的朋友,小红还剩多少张明信片?列式为5×8-2。( )
21.(16-8)×2和16-8×2的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都不同。( )
22.用3、5、7、9通过运算不可能得到24。( )
23.16×3+8与16×(3+8)的运算顺序不同,运算结果也不同。( )
24.把12块糖平均分给笑笑和她的2个好朋友,每人分到6块。( )
四、计算题
25.脱式计算。
128+840÷6 (270-180)×7
26.直接写出得数。
6×15= 650÷5= 4×16= 16×3= 7×5+6=
320÷80= 84÷4= 17×5= 42÷3= 96÷410=
五、改错题
27.18-14÷2
=18-7
=11( )
改正:
六、作图题
28.一种桌子,每张桌子周围放8把椅子,如果人多,就按下图方式拼桌。现有24人坐在一起,一共需要拼( )张桌子,先画一画,再填。
七、解答题
29.李明参加知识竞赛,一共有30道题,共得了78分。已知答对一道题得5分,答错一道题扣1分。李明所有的题都答了,那么答错了几道题?
30.水果批发市场樱桃的价格如下表:
质量/千克 1~30 31~50 50以上
每千克价格/元 40 35 30
甲水果店和乙水果店想购进樱桃,甲水果店购进40千克,乙水果店购进25千克。
(1)他们分别购买,各需要多少元?
(2)如果他们合起来购买,一共需要多少元?
31.王阿姨买了一顶帽子和6双袜子一共多少元?
32.足球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一个足球是由32块黑色五边形和白色六边形皮革制成的,白色皮革块数比黑色皮革多8块。黑色和白色皮革各有多少块?
33.在“诗词打卡”活动中,思思获得积分52分,妙妙获得的积分比思思的2倍少20分,思思和妙妙在本次活动中共得了多少分?
34.一列特快列车有6节硬卧车厢,每节车厢有66个硬卧床位,有12节硬座车厢,每节车厢有118个座位。发车前1天售票网站显示还剩下62张硬卧车票和29张硬座车票。
《三年级暑假新教材新课预习提升练第一单元练习检测卷:《混合运算》(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B B C C C C B A
1.C
【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将(99+1)×18两数分别与18相乘,求出差即可。
【详解】99×18=1782
(99+1)×18
=99×18+1×18
=99×18+18
(99×18+18)-99×18
=99×18+18-99×18
=18
计算的结果与正确的结果相比,多了18。
故答案为:C
2.C
【分析】由题意得,学校买来36个篮球和48个足球,可以先用加法算出一共有多少个球。如果把它们平均分给6个班,求每个班能分得多少个球,直接用前面的得数除以6即可解答,列综合算式为:(36+48)÷6。
【详解】根据分析:
(36+48)÷6
=84÷6
=14(个)
那么每个班能分得14个球,所以求每个班能分得多少个球,列式为:(36+48)÷6。
故答案为:C
3.B
【分析】根据题意,先用4双袜子的钱数除以数量,求出一双袜子的钱数,再用一顶帽子的钱数减去一双袜子的钱数,就是一双袜子比一顶帽子便宜的钱数。
【详解】8-16÷4
=8-4
=4(元)
一双袜子比一顶帽子便宜4元。
故答案为:B
4.B
【分析】12÷(2×3),先算乘法,再算除法,12÷2×3先算除法,再算乘法,由此计算出结果再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12÷(2×3)
=12÷6
=2
12÷2×3
=6×3
=18
所以12÷(2×3)和12÷2×3运算顺序不同,结果不同。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
5.C
【分析】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如果是同一级运算,一般按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按照运算顺序算出每一项的结果,进一步比较得出答案即可。
【详解】A.120÷(4+4)=120÷8=15
B.120÷4+4=30+4=34
C.120÷4×4=30×4=120
120>34>15,所以上面算式中,结果最大的是120÷4×4。
故答案为:C
6.C
【分析】用花费的总钱数减去一副羽毛球拍的价钱,求出5个皮球的价钱,再除以皮球个数,求出一个皮球的价钱。
【详解】(65-30)÷5
=35÷5
=7(元)
一个皮球7元。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经济问题,根据总价、单价和数量之间的关系解答。列算式时,要根据运算顺序看是否需要添上小括号。
7.C
【分析】由题意可知:先算出二(1)班总人数:排数×每排的人数=总人数;再用总人数-女生人数=男生的人数;由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得:
7×6-18
=42-18
=24(人)
男生有24人。
求男生有多少人?用算式表示是7×6-18。
故答案选:C
8.C
【分析】先用男生人数加上女生人数,求出总人数,再用总人数除以每组的人数,即可求出可以分几组。
【详解】(25+20)÷5
=45÷5
=9(组)
可以分9组。
故答案为:C
9.B
【分析】杨树棵数=松树棵数+10=5+10,柏树棵数=(松树棵数+杨树棵数)×4,据此解答。
【详解】(5+10+5)×4
=20×4
=80(棵)
即柏树有多少棵?正确列式是(5+10+5)×4。
故答案为:B
10.A
【分析】根据算式先计算括号里的120-35,是求出买5kg葡萄所花的钱数,再除以5,是求出买1kg葡萄的价钱,据此可知看不清的问题是每千克葡萄多少元,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乐乐的数学作业本不小心沾染了墨迹,根据算式来推断看不清的问题是每千克葡萄多少元。
故答案为:A
11.220
【分析】现在仓库剩下的粮食比第一天运走后余下的粮食的一半少10吨,则用现在仓库剩下粮食重量加上10吨,求出第一天运走后余下的粮食的一半,再乘2,求出第一天运走后余下的粮食重量。第一天运走后余下的粮食重量比全部粮食的一半少10吨,则用第一天运走后余下的粮食重量加上10吨,求出全部粮食的一半,再乘2,即可求出全部粮食的重量。
【详解】(40+10)×2+10
=50×2+10
=100+10
=110(吨)
110×2=220(吨)
仓库里原来有粮食220吨。
12.46-63÷7=37
【分析】先计算63÷7,求出商作为减数,再用被减数(46)减去减数(63÷7),求出差;据此列式综合算式。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根据下表列出相应的综合算式:46-63÷7=37。
被减数 46
减数 63÷7
13. 23 12
【分析】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意思是:笼子里鸡和兔一共有35只,腿有94条),鸡有2条腿,兔子有4条腿,根据鸡兔同笼问题,假设三十五个头都是兔子,则应该有(35×4)条腿,比实际的腿多,因为一只兔子比一只鸡多(4-2)条腿,用应该有的腿的条数减去实际腿的条数,求出差,再除以一只兔子比一只鸡多的腿的条数,即可求出有多少只鸡,用35减去鸡的只数即可求出兔子的只数。
【详解】(35×4-94)÷(4-2)
=(140-94)÷(4-2)
=46÷2
=23(只)
35-23=12(只)
《孙子算经》中记载,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这道古代名题的结果是:鸡有23只,兔有12只。
14.9÷(10-7)×8
【分析】根据题意,这里有8,想到3×8=24。所以只要把7、9和10凑成3即可。那么10-7=3,而9÷3=3。据此可以列出综合算式。
【详解】根据分析,综合算式是9÷(10-7)×8。(答案不唯一)
15.17
【分析】根据“做对一道得10分,做错一道题扣5分”,那么答错一题比答对一题少得10+5=15(分);全部答对20道题共得20×10=200(分);假设张天乐全部答对得分是200分,比155分多得200-155=45(分),是因为把错题当作了对题,每道错题多算了15分;那么他答错的数量为45÷15=3(道);所以张天乐答对了20-3=17(道)题,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假设张天乐全部答对。
(10×20-155)÷(10+5)
=(200-155)÷15
=45÷15
=3(道)
20-3=17(道)
所以张天乐做对17道题。
16.37
【分析】根据题意,运算顺序弄错的算式是:(40-□)÷5=5,根据商×除数=被除数,得出40-□=5×5=25,再根据被减数-差=减数,即□=40-25=15;然后按照正确的顺序计算出正确的结果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40-5×5
=40-25
=15
40-15÷5
=40-3
=37
17. 654 66
【分析】用班级数乘每班级的人数,代入数据,即可求出四年级和五年级各有多少人;再把四年级和五年级人数相加求和,即可求出四、五年级一共有多少人;用四年级的总人数减去五年级的总人数,即可求出五年级比四年少的人数;据此解答。
【详解】8×45+7×42
=360+294
=654(人)
8×45-7×42
=360-294
=66(人)
即四、五年级一共有(654)人,五年级比四年级少(66)人。
18. 乘 减 除 48
【分析】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详解】240÷(205×3)
=240÷(20-15)
=240÷5
=48
即计算240÷(205×3)时,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最后算除法,结果是48。
19. 50-4×7=22 (48+24)÷8=9
【分析】因为先算乘法,用50减去乘法的积,直接50写在乘法算式的前面,据此写出即可。
因为先算加法,所得给加法带上括号,再用和除以8据此写出综合算式。
【详解】由分析可得:
将“4×7=28,50-28=22”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50-4×7=22。 将“48+24=72,72÷8=9”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48+24)÷8=9。
20.×
【分析】根据题意,先用每套的张数乘有的套数,求出一共有多少张明信片,从每套中取出2张,则用有的套数乘2求出一共送了朋友多少张,用总张数减去送的张数,即可求出小红还剩多少张明信片,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5×8-5×2
=40-10
=30(张)
小红有5套明信片,每套8张,从每套中取出2张送给她的朋友,小红还剩多少张明信片?列式为5×8-5×2,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1.√
【分析】(16-8)×2中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面的乘法。16-8×2有乘法和减法,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据此判断。
【详解】(16-8)×2
=8×2
=16
16-8×2
=16-16
=0
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都不同,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2.×
【分析】把24先分解成两个数的和、差、商、积的形式,然后再通过已知的数字,尝试调整凑成得数是24,即可解答。
【详解】(3+9)×(7-5)
=12×(7-5)
=12×2
=24
用3、5、7、9通过运算可以得到24。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3.√
【分析】根据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乘加混合运算,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加法,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先计算括号里面的,再计算括号外面的。根据运算顺序分别计算两个算式的结果再判断。
【详解】16×3+8
=48+8
=56
16×(3+8)
=16×11
=176
所以16×3+8与16×(3+8)的运算顺序不同,运算结果也不同。题中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4.×
【分析】根据题意,先用加法计算出一共要平均分给几个人,再用糖的总数量除以平均分的人数,就是每人分到的数量。
【详解】12÷(1+2)
=12÷3
=4(块)
把12块糖平均分给笑笑和她的2个好朋友,每人分到4块,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5.268;630
【分析】(1)根据除加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除加计算中先计算除法再计算加法;(2)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计算,先计算小括号里面的,再计算小括号外面的,据此计算。
【详解】128+840÷6
=128+140
=268
(270-180)×7
=90×7
=630
26.90;130;64;48;41;
4;21;85;14;14
【详解】略
27.√
【分析】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既有加减,又有乘除的,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8-14÷2
=18-7
=11(√)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混合运算顺序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28.5;画图见详解
【分析】观察题图可知,每增加1张桌子,可以多坐4人。24人比8人多16人,需要多拼16÷4=4张桌子,那么就需要4+1=5(张)桌子。
【详解】
(24-8)÷4
=16÷4
=4(张)
4+1=5(张)
现有24人坐在一起,一共需要拼5张桌子。
29.12道
【分析】假设30道题全答对,则应得分30×5分,比实际多30×5-78分;答错一题比答对一题少得5+1分,所以用实际多得的分数除以答错一题比答对一题少得的分数,就是答错的题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30×5-78
=150-78
=72(分)
72÷(5+1)
=72÷6
=12(道)
答:答错了12道题。
30.(1)甲水果店:1400元;乙水果店:1000元
(2)1950元
【分析】(1)根据每个水果店购进樱桃的重量判断出每千克的樱桃的购买价格,再用每个店购进的千克数乘购买价格,求出他们分别购买,各需要多少元。
(2)先把两个水果店购进的千克数相加求出购进的总重量,根据购进的总重量判断购买价格,再购进总重量乘购买价格,即可求出如果他们合起来购买,一共需要多少元。计算时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详解】(1)甲水果店:40×35=1400(元)
乙水果店:25×40=1000(元)
答:甲水果店需要1400元;乙水果店需要1000元。
(2)(40+25)×30
=40×30+25×30
=1200+750
=1950(元)
答:一共需要1950元。
31.71元
【分析】一双袜子的价钱乘买的双数,可以算出买袜子用了(7×6)元;买袜子用去的钱加上一顶帽子的价钱,即可算出王阿姨买了一顶帽子和6双袜子一共(7×6+29)元。
【详解】7×6+29
=42+29
=71(元)
答:王阿姨买了一顶帽子和6双袜子一共71元。
32.黑色皮革有12块,白色皮革有20块。
【分析】已知黑色和白色皮革的和是32块,白色皮革块数比黑色皮革多8块,求黑色和白色皮革各有多少块,是和差问题。根据题意得到,从32块中减去8块,正好是黑色皮革的2倍,据此解答。
【详解】黑色:(32-8)÷2
=24÷2
=12(块)
白色:32-12=20(块)
答:黑色皮革有12块,白色皮革有20块。
33.136分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先用思思获得的积分乘2计算出思思的2倍是多少积分,再减去20计算出妙妙获得的积分;将思思和妙妙的积分相加,据此解答。
【详解】52×2-20
=104-20
=84(分)
52+84=136(分)
答:思思和妙妙在本次活动中共得了136分。
34.1721张
【分析】首先计算出该列火车硬卧床位与硬座座位的总数(即该列车的总票数):66×6+118×12,其次计算售票处剩余的车票:62+29,卖出的车票=总票数-剩余车票。
【详解】66×6+118×12
=396+1416
=1812(张)
62+29=91(张)
1812-91=1721(张)
答:已经卖出了1721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