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暑假新教材新课预习提升练第一至四单元练习检测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暑假新教材新课预习提升练第一至四单元练习检测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06.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04 12:21: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年级暑假新教材新课预习提升练第一至四单元练习检测卷(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北师大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0除以任何数都得0。 ②刮西北风时,红旗飘向东南方。
③57×20-20与57×19的得数相同。 ④612÷6的商是三位数。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③ D.②和④
2.把5×6=30,50-30=20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
A.5×6-30=0 B.5×6+50=80 C.50-5×6=20
3.小青家在学校的西南方向,她上学时应往( )走。
A.西北 B.东南 C.东北
4.下图中,看到的是( )。
A. B. C.
5.张叔叔早上从家出发时车上里程表的读数是358千米,晚上到家时里程表上的读数是401千米,这一天张叔叔开车行驶了( )千米。
A.401 B.759 C.43
6.要使“□43-358-21”所得的差是两位数,□里应填( )。
A.4 B.5 C.6
7.图图用钟表上的时间表示方位,它的12点钟方向表示北面,6点钟方向表示南面;游乐园在图图的5点钟方向,大约在图图的( )方向。
A.东南 B.东北 C.西北
8.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个。
①晚上11时10分,用24时记时法表示是21:10
②100-20÷5与(100-20)÷5的运算顺序不同计算结果也不一样
③已知A和B都大于0,且A×34=B×43,则A>B
④每四年就有一个闰年
A.1 B.2 C.3 D.4
二、填空题
9.计算25×(4+8)时,先算( )法,再算( )法,可以应用( )律使计算简便。
10.估一估,量一量。

厚约( )mm 长约( )cm
11.在括号里填上“>”“<”或“=”。
250÷5( )280÷4 70×5( )300÷6
35÷5( )80÷8 560-(234+8)( )560-234-8
12.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最简分数。
125分=( )小时 75厘米=( )米 1升200毫升=( )升
13.单位换算
2.05公顷=( )平方米 8吨50千克=( )吨
4米18厘米=( )米 305平方分米=( )平方米
14.如图表示芳芳家到学校的路线,芳芳从家出发,先向北走一段路,接着向( )走一段路,最后再向( )走一段路就到学校了。
15.下面三幅照片是小华拍摄的,你知道她是从面拍到的吗?
( )面 ( )面 ( )面
16.由一些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从上面看到(其中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上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则从正面看到的是( )号图形,从左面看到的是( )号图形。
① ② ③ ④
17.用7和8的乘积再减去21得( )。列成综合算式是( )。
三、判断题
18.上体育课时,小明在小刚的西北方向,那么小刚则在小明的东南方向。( )
19.“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中,作者站在长安的西北方向。( )
20.小明从家出发,先向东走150米,再向北走150米,这时他在家的北面。( )
21.把10米长的绳子对折两次,每一段是25厘米。( )
22.356-39+56与356-(39+56)的得数相等。( )
23.淘气站在窗外看到的是。( )
四、计算题
24.脱式计算。
18+5×7 54-(62-34) 63÷(44-37)
73-26+35 72÷(3×3) (82-18)÷8
五、改错题
25.森林医生。(对的画“√”,错的画“×”,并改正。)
600-129+132
=589+132
=721( )
改正:
六、作图题
26.分别画出左图从正面、上面看到的形状。

从正面看 从上面看
七、解答题
27.实验小学二年级有259人,比一年级少52人。一、二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28.学校用气球布置舞台,用了38个黄气球,用红气球的个数比黄气球的4倍多10个,布置舞台用了多少个红气球?
29.请结合生活实际,编一道可以用算式(720-60)÷3解决的问题,并解答。
30.探索实践。
(1)邮递员叔叔从邮局出发向东走( )米到商店,再向( )走( )米到公园。
(2)小芳从家出发向( )走( )米到幼儿园,再向( )走( )米到电影院,然后向西走60米到( ),最后向( )走( )米到超市。
(3)邮递员叔叔从邮局出发,平均速度是60米/分,他4分钟可到哪里?算一算,用○标出他的位置。
31.介绍路线。
(1)笑笑想从家去体育馆,请你描述一下笑笑走的路线。
(2)笑笑从超市购物后回家,请你描述一下笑笑走的路线。
32.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功能的机器人正在逐渐实现并走进千家万户。胜利小学开设的机器人编程课程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共有600人报名参加。如果把他们分成12个班,每个班分成5个组,那么平均每个组有多少人?
《三年级暑假新教材新课预习提升练第一至四单元练习检测卷(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C C B C A A B
1.D
【分析】根据与0有关的除法计算、方位的相对关系、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分别分析每个序号,选出正确的即可。
【详解】①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得0,说法错误;
②刮西北风时,红旗飘向东南方,说法正确;
③57×20-20=1140-20=1120,57×19=1083,两个结果不同,说法错误;
④612÷6=102,商是三位数,说法正确。
说法正确的是②④。
故答案为:D
2.C
【分析】观察两个算式,“30”在两个算式中重复出现。用第一个算式中的5×6代替第二个算式中的30,要注意原来的运算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替换后的算式运算顺序不能改变。据此列出一个综合算式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
50-5×6
=50-30
=20
运算顺序未更改且答案一致,所以把5×6=30,50-30=20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50-5×6=20。
故答案为:C
3.C
【分析】由题可知,以学校为参照物,小青家在学校的西南方向,西南与东北相对,则以小青家为参照物,学校在小青家的东北方向。据此解答。
【详解】因为小青上学是从家出发,由分析可知,学校在小青家的东北方向,所以小青上学时应往东北走。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方位的掌握。牢记方位之间的相对关系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4.B
【分析】在判断物体的形状是从哪个位置观察到的时,应站在(观察者)的角度,从不同方向观察所给的物体,将观察到的形状与所给的形状相比较,再作出判断。
如图:站在小汽车的后面,看到的是车尾。
【详解】
由分析可得,看到的是。
故答案为:B
5.C
【分析】根据题意,用张叔叔晚上到家时里程表上的读数减去早上从家出发时车上里程表的读数,即可求出这一天张叔叔开车行驶了多少千米。据此解答。
【详解】401-358=43(千米)
即这一天张叔叔开车行驶了43千米。
故答案为:C
6.A
【分析】计算整数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向前一位退一当十再减。据此根据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把各选项中的数据代入□,分别计算出结果,再作选择即可。
【详解】A.443-358-21=85-21=64
B.543-358-21=185-21=164
C.643-358-21=285-21=264
因此要使“□43-358-21”所得的差是两位数,□里应填4。
故答案为:A
7.A
【分析】根据题目可得:钟表上12点钟方向表示北面,6点钟方向表示南面;那么6点钟方向表示东面,5点钟方向位于3和6之间,也就是在东南方向,据此可得出正确的答案。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游乐园在图图的5点钟方向,大约在图图的东南方向。
故答案为:A
8.B
【分析】①普通计时法转化为24时计时法,如果是下午和晚上的时间,需在原来的时间上加12小时。
②根据四则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③根据积一定时,一个因数越小,另一个因数越大。
④闰年的判断方法:普通年份看是否能被 4 整除,如果能就是闰年,世纪年看是否能被 400 整除,如果能就是闰年。通常每四年里有三个平年,一个闰年,但整百年份必须是 400 的倍数才是闰年。
【详解】①晚上11时10分转化为 24 时计时法为:11时10分+12时=23时10分,而不是21:10,所以该说法错误。
②100-20÷5先算除法20÷5=4,再算减法100-4=96;(100-20)÷5先算括号里的减法100-20=80,再算除法80÷5=16。二者运算顺序不同,计算结果也不一样,该说法正确。
③已知A和B都大于0,且A×34=B×43,因为34<43,所以A>B ,该说法正确。
④例如1900年,1900÷400=4 300,1900 年是平年,并不是每四年就一定有一个闰年,该说法错误。
综上,说法错误的有①和④,有2个。
故答案为:B
9. 加 乘 乘法分配
【分析】一个算式中,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数与第三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在算式25×(4+8)中,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乘法。仔细观察算式25×(4+8)可知,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将算式转化为25×4+25×8计算起来比较简便。
【详解】25×(4+8)
=25×4+25×8
=100+200
=300
计算25×(4+8)时,先算加法,再算乘法,可以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10. 1 3
【分析】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和对长度单位的认识进行合理估计,再利用直尺测量出准确数值即可。
【详解】估测:硬币厚约1 mm,曲别针长约3 cm;
实测:硬币厚2 mm,曲别针长3 cm;
【点睛】本题考查了估测以及动手实际测量的能力。
11. < > < =
【分析】第1、2、3题,先分别计算出这两个算式的商,再比较。
第4题,左边算式,先计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算小括号外的减法,右边算式,按照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计算,最后比较即可。
【详解】250÷5=50,280÷4=70,50<70,250÷5<280÷4。
70×5=350,300÷6=50,350>50,70×5>300÷6。
35÷5=7,80÷8=10,7<10,35÷5<80÷8。
560-(234+8)
=560-242
=318
560-234-8
=326-8
=318
560-(234+8)=560-234-8
12. / /
【分析】根据1小时=60分,1米=100厘米,1升=1000毫升,单位小变大除以进率,用小单位数据÷进率,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表示出结果,约分即可。分数的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其中复名数换单名数,只换算单位不同的部分,再与单位相同的部分合起来即可。
【详解】125÷60==(小时);75÷100==;200÷1000==(升)
125分=小时;75厘米=米;1升200毫升=升
13. 20500 8.05 4.18 3.05
【分析】(1)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1公顷=10000平方米,据此换算。
(2)根据质量单位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是1000,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1000;
(3)根据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1米=100厘米,据此换算;
(4)根据面积单位平方分米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详解】2.05公顷=20500平方米 8吨50千克=8吨+(50÷1000)吨=8吨+0.05吨=8.05吨
4米18厘米=4米+(18÷100)米=4米+0.18米=4.18米 305平方分米=(305÷100)=3.05平方米
14. 西 西北
【分析】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直接填空。
【详解】芳芳从家出发,先向北走一段路,接着向西走一段路,最后再向西北走一段路就到学校了。
【点睛】解答本题需熟练掌握八个方向的认识。
15. 右侧面 正面 左侧面
【分析】熊猫是正面站立的,小花从正面拍摄,可以拍到熊猫的正脸,根据熊猫站立的位置,小华绕着熊猫转,小华在她的右侧面可以拍到熊猫的左边身子,在她的左侧面可以拍到熊猫的右边身子,据此回答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得:
【点睛】熟练掌握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方法是关键。
16. ① ③
【分析】由题可知,从正面看第一列有1个小正方体,第二列最多有4个小正方体,第三列有3个小正方体;从左面看第一列最多有3个小正方体,第二列最多有4个小正方体。
【详解】分别从正面和左面观察所给几何体,根据看到的形状,可知从正面看到的是①号图形;从左面看到的是③号图形。
【点睛】本题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7. 35 7×8-21=35/8×7-21=35
【分析】整数混合运算中,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是口诀中的前两个数,积是口诀中的后一个数,写算式时两个乘数可互换位置。先算出乘积再减,则不需要加小括号。
【详解】7×8-21
=56-21
=35
用7和8的乘积再减去21得35。列成综合算式是7×8-21=35或8×7-21=35。
18.√
【分析】上体育课时,小明在小刚的西北方向,是以小刚为观测点,那么小明在小刚的西北方向,如以小明为观测点,那么小刚在小明的东南方向,据此解答。
【详解】以图演示如下:
从图可知,小明在小刚的西北方向,那么小刚则在小明的东南方向;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9.×
【分析】这句诗的意思是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看到无数青山。根据方向的相对性,东和西相对,南和北相对,西南和东北相对,西北和东南相对,作者望着西北方向的长安,那么作者面向西北方向,他就站在长安的东南方向,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中,作者站在长安的东南方向。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0.×
【分析】如下图,图上方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小明在家的右上方,所以这时他在家的东北面,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小明从家出发,先向东走150米,再向北走150米,这时他在家的东北面,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向的辨别,画一个示意图可以直观的看出他的方位。
21.×
【分析】根据1米=100厘米,把单位转换为厘米,绳子对折2次后,这根绳子被平均分成了4段,因此用绳子原来的长度除以4计算出每段的长度,依此计算即可。
【详解】1米=100厘米
10米= 1000厘米
2×2=4(段)
1000÷4=250(厘米)
把10米长的绳子对折两次,每一段是250厘米。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2.×
【分析】按照运算顺序,第一个算式遵循从左到右的原则计算,而第二个算式先算括号内的加法,再算减法。对比两个结果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356-39+56
=317+56
=373
356-(39+56)
=356-95
=261
373和261不相等,因此356-39+56与356-(39+56)的得数不相等。
故答案为:×
23.√
【分析】淘气站在窗外看见的小男孩的后背,看见小女孩的正面。据此判断。
【详解】根据分析,淘气站在窗外看见的小男孩的后背,看见小女孩的正面。
故答案为:√
24.53;26;9
82;8;8
【分析】整数混合运算中,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减法;先算减法再算除法;
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先算乘法再算除法;先算减法再算除法。
【详解】18+5×7
=18+35
=53
54-(62-34)
=54-28
=26
63÷(44-37)
=63÷7
=9
73-26+35
=47+35
=82
72÷(3×3)
=72÷9
=8
(82-18)÷8
=64÷8
=8
25.×
600-129+132
=471+132
=603
【分析】计算整数加减法时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减)起;同一数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如果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在这一位上加10再减。
【详解】600-129+132
=589+132
=721(×)
改正:600-129+132
=471+132
=603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与三位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6.见详解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有两层,第一层有2个正方形,第二层有1个正方形,靠左齐;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有2列,2排,第1列有2个正方形,第2个列有1个正方形位于第2排,据此作图即可。
【详解】如图所示:
【点睛】本题考查观察物体,明确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是解题的关键。
27.570人
【分析】根据题意,用二年级的人数加上二年级比一年级少的人数,求出一年级的人数,再和二年级的人数相加就是总人数。
【详解】259+52+259=570(人)
答:一、二年级一共有570人。
28.162个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红气球的个数比黄气球的4倍多10个,让黄气球的个数乘4,求解出4倍是多少个,然后再加上10个就是红气球的个数。
【详解】38×4+10
=152+10
=162(个)
答:布置舞台用了162个红气球。
29.见详解
【分析】在算式(720-60)÷3中,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除法。据此编写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详解】问题:工程队要修一条720米长的公路,已经修了60米,剩下的要3天修完,平均每天要修多少米?(答案不唯一)
(720-60)÷3
=660÷3
=220(米)
答:平均每天要修220米。
30.(1)60;东;40
(2)东;80;东北;20;大学;北;40
(3)见详解
【分析】(1)、(2)仔细观察得知,地图上的1个单位长度表示实际距离20米。用1个单位长度表示的实际距离乘每次走的段数分别算出每两个地点之间的实际距离,再根据地图表示方向的原则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描述他们的行走路线。
(3)速度×时间=路程,用平均速度乘时间就是邮递员叔叔走了多少米。再用总路程除以每个线段20米,得出他走了几个线段的长度。据此标出位置即可。
【详解】(1)邮递员叔叔从邮局出发向东走60米到商店,再向东走40米到公园。
(2)小芳从家出发向东走80米到幼儿园,再向东北走20米到电影院,然后向西走60米到大学,最后向北走40米到超市。
(3)60×4=240(米)
240÷20=12(个)
邮递员叔叔的具体位置如下所示:
31.见详解
【分析】(1)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描述线路图,注意行走的方向即可。据此观察图形可知,第一条路线:笑笑从家出发,向东走300米到医院,继续走200米到商场,再向南走300米到公园,再向东走400米到体育馆;第二条路线:笑笑从家出发,向东走300米到医院,再向南300米到超市,再向东走200米到公园,向东继续走400米到体育馆。
(2)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描述线路图,注意行走的方向即可。据此观察图形可知,第一条路线:笑笑从超市出发,向北走300米到医院,再向西走300米就回到家;第二条路线:笑笑从超市出发,向东走200米到公园,再向北走300米到商场,再向西走200米到医院,向西继续走300米回到家。
【详解】(1)笑笑从家出发,向东走300米到医院,继续走200米到商场,再向南走300米到公园,再向东走400米到体育馆;或:笑笑从家出发,向东走300米到医院,再向南300米到超市,再向东走200米到公园,向东继续走400米到体育馆。
(2)笑笑从超市出发,向北走300米到医院,再向西走300米就回到家;或:笑笑从超市出发,向东走200米到公园,再向北走300米到商场,再向西走200米到医院,向西继续走300米回到家。
【点睛】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熟练掌握八个方位,注意距离,据此解答即可。
32.10人
【分析】根据题意,先用分成的班级个数乘每个班分成的组数,求出一共分成了多少组,用报名参加的总人数除以分成的组数,即可求出平均每个组有多少人。
【详解】600÷(12×5)
=600÷60
=10(人)
答:平均每个组有10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