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暑假新教材新课预习提升练专项练习检测卷:解答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北师大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解答题
1.星光小学502名学生分三批去参观科技馆,第一批去了147人,第二批去了296人。还有多少人没有去?
2.下表是笑笑家今年8、9、10、11月底燃气表的读数。(单位:立方米)
月份 8月底 9月底 10月底 11月底
读数 229 275 326 355
如果笑笑家计划9、10、11、12四个月的燃气用量不超过150立方米,那么12月的用量最多不能超过多少立方米?
3.如图是淘气家、书店、学校之间线路图。一天早上,淘气先去书店再去学校,然后直接回家。他一共走了多少米?
4.一辆公共汽车上有乘客32人,到站下车15人,上车18人。这时车上有乘客多少人?
5.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身高137cm的四年级男生,体重在26.65~37.72kg之间为正常。营养专家指出:10岁左右的儿童从每顿午餐中获取的热量应不低于2926千焦,脂肪应不超过50g。四(1)班李强同学身高为137cm,体重为48kg。请你根据以上信息,结合本学期营养午餐实践活动的经验,对李强同学的饮食习惯提出合理的建议?
6.哥哥有48元,给弟弟18元之后,两人一样多,两人一共有多少元?
7.芳芳家离学校580米,她上学走了168米时,发现忘记带文具包,于是她又回去拿上文具包后赶去学校,她一共走了多少米?
8.一根长为2分米的木条,要把它锯成长为5厘米的小段,可以锯成几段?一共要锯几次?
9.哥哥开车从家去泰山,早上7:30出发,中途休息1小时,下午1:30到达。已知汽车每小时行驶75千米,泰山离家有多远?
10.小华家距离学校1.1千米。今天早上他走了0.4千米后,发现忘带数学书了,赶紧回家取了书再上学。他比平时上学多走了多少千米?
11.二年级(4)班学生到古田会议会址参观,每辆车限乘9人,一共有多少人去参观?
12.桑吉叔叔在植物园为游客开游览观光车,上周每天下班时观光车的里程表读数如下: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里程表读数(千米) 350 438 548 673 798
(1)桑吉叔叔星期三行驶了多少千米?
(2)周六这天由于游客较多,一天就行驶了185千米,这天下班时观光车的里程表上显示的读数是多少千米?
13.一辆汽车从上午8时到下午5时,共行驶了450千米,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14.在运动会上,以班为单位制作彩旗隔离带,一班制作了11.5米,二班制作的长度是一班的1.8倍,三班制作的长度比二班少3.1米,则三班制作的隔离带有多长?
15.操作。(每个小格的边长为1厘米)
(1)画一个长8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
(2)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再画一个与它周长相等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厘米。
16.
(1)一个电饭煲比一台电风扇贵多少元?
(2)妈妈带了900元,想买这三种商品,钱够吗?
17.认真观察,正确标记。
2019年5月份日历的部分信息如下: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9 10
(1)用△标出劳动节。
(2)用O标出2019年的母亲节(母亲节: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
(3)利用上表,用☆标出儿童节。
18.一根绳子用去了1.6米,剩下的比用去的少1.1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
19.鞋店购进15箱鞋,每箱24双,每双鞋的进货价是98元。鞋店以每双120元的价格售出,那么这15箱鞋全部售出可以赚多少元?
20.商场为迎接“双11”,新进了24条牛仔裤,每条裤子售价150元,十一月一日,全部卖出,共盈利1200元。每条牛仔裤的进价是多少元?
21.观察一个物体,你从前后左右看到的图形会是一样的吗?
22.汽车销售公司从2014年2月26日到3月2日(含当天)共销售汽车150辆。平均每天销售汽车多少辆?
23.三年级的学生开展勤工俭学的活动,他们第一周攒的矿泉水瓶卖了8.6元。第二周比第一周多卖了1.9元。他们两周一共卖了多少钱?
24.在学校开展的“阳光少年齐争章”活动中,毛毛取得了35个劳动章,丫丫取得的劳动章比毛毛少28个,毛毛取得的劳动章个数是丫丫的几倍?
25.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一天可流失32千克水。6月份整个月流失的水大约可以供多少名学生喝一天?
26.下图两个角一样大吗?
27.从尧山到平顶山鹰城广场120千米,张叔叔打算周末上午骑自行车去平顶山鹰城广场,以平时每天训练的平均速度20千米/小时,出发时间如图所示,请你算出他到达的时间?(用24时计时法表示)
28.下面是三户人家今年七月、八月、九月三个月的用电量,分别算出合计数填在表里。(单位:千瓦·时)
户主 合计 七月 八月 九月
李明 53 44 47
王可 67 89 33
顾旭 45 47 55
29.下面是郑州—无锡”沿线主要车站的火车里程表。
里程/千米
郑州—徐州 349
徐州—南京 348
南京—无锡 175
(1)一列火车每小时行驶155千米,上午 11:30从郑州出发,下午1:30能到达徐州吗?
(2)郑州到无锡的里程是多少千米?
30.一辆汽车从甲城开往相距300千米的乙城,上午10时从甲城出发,下午2时到达。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31.列式后用竖式计算。
鸭蛋每箱7.5千克,每千克11.9元
鸡蛋每筐6.8千克;每千克9.8元
(1)一箱鸭蛋和一筐鸡蛋共重多少千克?
(2)每千克鸭蛋比鸡蛋贵多少钱?
32.爸爸暑假带兄弟俩乘火车从甲城开往乙城看望爷爷。
(1)看到上边的火车信息,哥哥弟弟都想知道“火车开了多少小时”,以下是他们各自想法中的一个算式:
哥哥:179=8(小时),这里的“17”表示:
弟弟:3+5=8(小时),这里的“3”表示:
(2)这段路,火车开了8小时,那么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33.妈妈的身高是多少?
34.岭南地区水果种类繁多,深受人们喜爱。超市里部分水果的单价如下。
(1)算式“16.5×2+25.6”解决的数学问题是:
(2)淘气打算做一份水果拼盘(要求至少3种水果),预算不超过50元,你能帮他做一份购买计划吗?并算一算实际花了多少钱。
35.电影院共有甲票座位40个,乙票座位80个。本场电影售票收入为3000元,本场观众最多有多少人?
36.比比谁最会观察图形。
(1)数一数,填一填。
( )个 ( )个 ( )个 ( )个
(2)上边一共有( )个图形,比多( )个,比少( )个。
(3)你还有什么发现?
37.一名登山运动员去爬山,共需爬64千米,但是他每爬16千米就需喝500毫升水,那么这名运动员爬到山顶共要喝多少升水?
38.解答问题。
39.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6月5日,它的设立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下面是某小学三年级环保小组的同学4个月收集废纸的情况。
序号 废纸类型 废纸质量/千克 序号 废纸类型 废纸质量/千克
1 报纸 8 6 书本 17
2 书本 14 7 纸箱 12
3 纸箱 15 8 报纸 9
4 纸袋 5 9 报纸 12
5 期刊 3 10 纸袋 6
(1)把4个月收集废纸的数据整理到下表中。
报纸 书本 纸箱 纸袋 期刊
(2)三年级环保小组收集的( )最多,收集的( )最少。
(3)若100千克废纸回收后可再造85千克再生纸,三年级环保小组的同学4个月收集的废纸能再造85千克的再生纸吗?(在正确的□打“√”)
能□ 不能□
40.(1)如图,小文从家向_____走_____米到商场,从商场向_____走600米到_____,再继续向_____走380米到图书馆,从图书馆向_____走_____米到学校。
(2)妈妈在图书馆上班,下班后去学校接小文然后一起回家。如果妈妈和小文的步行速度为80米/分,两人回到家共用了多少分钟?
41.一辆客车上午11:30从某县汽车站出发,下午2:30到达西安,行驶的路程是261千米,这辆客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42.临沂动物园上午有游客521名,中午走了176名游客,下午又来了237名游客,现在动物园内有多少名游客?
43.地球上的水很多,但淡水储量很少,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小明家一个水龙头坏了,不断滴水。小明用量杯5分钟接了50毫升水。照这样计算,这个水龙头一天共滴水约多少升?
44.李爷爷家有一块正方形空地,一面靠墙(如下图)。把这块空地围上木栅栏,靠墙的一面不围,围成后量得木栅栏一共长36米。
(1)这块空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如果每平方米可以种6棵月季花,那么这块空地可以种多少棵月季花?
45.建党节到来之际,实验小学举行了红色故事演讲比赛,三个评委的平均得分就是选手的成绩。
男生比赛成绩统计表
选手编号 评委1 评委2 评委3 平均得分
01 85 90 83 86
02 93 96 87 92
03 96 97 95
04 79 81 71 77
05 75 68 67 70
06 82 81 71 78
女生比赛成绩统计表
选手编号 评委1 评委2 评委3 平均得分
01 78 68 70
02 79 82 73 78
03 88 94 91 91
04 98 94 99 97
05 82 78 86 82
06 84 90 84 86
(1)将以上表格中的数据补充完整,并将男生03号选手和女生01号选手的平均得分写到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2)将男、女选手的成绩整理在下面表格中。
一等奖:95~100分
二等奖:85~94分
三等奖:75~84分
优秀奖:65~74分
(3)观察上面的统计表,你有什么发现?
46.下面是新石小学三(1)班和三(2)班图书角课外书的统计情况。
三(1)班图书角课外书情况统计表
种类 科普读物 文学读物 卡通读物
数量/本 30 45 10
三(2)班图书角课外书情况统计表
种类 科普读物 文学读物 卡通读物
数量/本 45 28 15
(1)请你根据上面的信息完成下表。
种类 科普读物 文学读物 卡通读物
三(1)班数量/本
三(2)班数量/本
(2)三(1)班( )课外书最多,三(2)班( )课外书最少。
(3)三(2)班“文学读物”比三(1)班的少( )本。
47.学校举办文艺演出,三年级48名学生要进行合唱表演,张老师安排队形。
(1)如果站4排,平均每排站多少人?
(2)如果站3排,前两排每排站15人,第三排要站多少人?
48.一张长方形纸,长是18厘米,宽是7厘米。将它折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厘米?最多能剪几个?
49.一个数学练习本0.6元,比一个文具盒便宜7.9元。小亮想买一个数学练习本和一个文具盒,10元够吗?
50.请你分别画出淘气站在A、B位置时所看到的树的范围,再说说你的发现。
我发现:( )。
《三年级暑假新教材新课预习提升练专项练习检测卷:解答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参考答案
1.59人
【分析】根据题意,总人数-第一批去的人数-第二批去的人数=还没去的人数。
【详解】502-147-296=59(人)
答:还有59人没有去。
2.24立方米
【分析】根据表中读数,相邻两个月的读数之差就是后一个月的用气量,据此计算出笑笑家9月、10月、11月的用气量;根据题意,笑笑家9、10、11、12四个月的燃气用量最多等于150立方米,则用150立方米减去9月、10月、11月的用气量,所得的结果即是12月最多用气量。据此解答。
【详解】9月:275-229=46(立方米)
10月:326-275=51(立方米)
11月:355-326=29(立方米)
150-46-51-29
=104-51-29
=53-29
=24(立方米)
答:12月的用量最多不能超过24立方米。
3.1382千米
【分析】淘气家到书店的路程是450米,书店到学校的路程是312米,学校到淘气家的路程是620米;把这三段路程的长度相加,即可计算出他一共走了多少米。
【详解】450+312+620
=762+620
=1382(米)
答:他一共走了1382米。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根据整数加法的意义,列式计算,熟练掌握三位数与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4.35人
【分析】根据题意,下车的用减法,上车的用加法。现在的人数=原有的人数-下车的人数+上车的人数,由此解答。
【详解】32-15+18
=17+18
=35(人)
答:这时车上有乘客35人。
5.建议:1.李强同学在平时的饮食过程中应在荤素搭配的基础上,尽量多吃一些脂肪含量较少的食物,比如:西红柿鸡蛋,韭菜豆芽。2.不挑食,不偏食,营养均衡。3.少吃肉,多吃青菜。(答案不唯一)
【分析】因为身高137cm的四年级男生,体重在26.65~37.72kg之间为正常,而李强同学身高为137cm,体重为48kg,有可能是在午餐中获取的热量过高了,导致偏重,需要改善,所提出的建议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题意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答:1.李强同学在平时的饮食过程中应在荤素搭配的基础上,尽量多吃一些脂肪含量较少的食物,比如:西红柿鸡蛋,韭菜豆芽。2.不挑食,不偏食,营养均衡。3.少吃肉,多吃青菜。(答案不唯一)
【点睛】本题的解答关键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得出合理的建议。
6.60元
【分析】根据题意,哥哥给弟弟18元后,两人钱数相等,说明哥哥比弟弟多18×2=36(元),用哥哥的钱数减36元即可求出弟弟的钱数,然后将两人的钱数相加即可。
【详解】48-18×2
=48-36
=12(元)
48+12=60(元)
答:两人一共有60元。
7.916米
【分析】首先根据整数加法的运算方法,用168加上168,求出芳芳上学走的路程比她家到学校的路程多的距离;然后用它加上芳芳家到学校的路程,求出她一共走了多少米即可。
【详解】168+168+580
=336+580
=916(米)
答:她一共走了916米。
8.4段;3次
【分析】先根据“1分米=10厘米”,将2分米的单位换算成厘米,用木条的总长度除以5,即可得到可以锯成几段。锯成2段需要锯1次,锯成3段需要锯2次,因此锯成n段需要锯(n-1)次。
【详解】2分米=20厘米
20÷5=4(段)
4-1=3(次)
答:可以锯成4段,共要锯3次。
9.375千米
【分析】由题意得,哥哥开车从家去泰山,早上7:30出发,中途休息1小时,下午1:30到达。可以先把早上7:30和下午1:30转化为24时计时法,然后再用减法算出哥哥路上花了多长时间,接着减去1小时算出哥哥在路上开车行驶了多长时间。已知汽车每小时行驶75千米,那么直接用前面的得数乘上75即可算出泰山离家有多远。
【详解】早上7:30=7:30
1+12=13,下午1:30=13:30。
13:30-7:30=6(小时)
6-1=5(小时)
75×5=375(千米)
答:泰山离家有375千米。
10.0.8千米
【分析】根据题意作图如下:
由图可知,小华今天早上走了1.1千米再加上2个0.4千米,比平时多走了2个0.4千米,据此解答。
【详解】0.4+0.4=0.8(千米)
答:小华比平时上学多走了0.8千米。
11.25人
【分析】根据题意,每辆车限乘9人,前面2辆车坐满了,也就是2个9的和,用乘法计算,第3辆车坐了7人,则用前两辆车坐的人数加上7就是总人数。
【详解】9×2+7
=18+7
=25(人)
答:一共有25人去参观。
12.(1)110千米;(2)983千米
【分析】(1)星期三下班时的里程表读数减星期二下班时的里程表读数等于星期三行驶的路程。
(2)星期五下班时的里程表读数加星期六行驶的千米数等于周六下班时里程表读数。
【详解】(1)548-438=110(千米)
答:桑吉叔叔星期三行驶了110千米。
(2)798+185=983(千米)
答:这天下班时观光车的里程表上显示的读数是983千米。
【点睛】每天下班时观光车的里程表读数等于前一天下班时的里程表读数加当天行驶的路程,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50千米
【分析】普通计时法转换为24时计时法:去掉时间限制词(如凌晨、早晨、上午、下午、晚上等),下午和晚上的时间要加上12时;先把上午8时、下午5时转换成24时计时法,再用到达的时间减去出发的时间,求出经过的时间;最后用450除以经过的时间,求出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详解】上午8时等于8时;
下午5时等于17时;
17时-8时=9(小时)
450÷9=50(千米)
答: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50千米。
【点睛】熟练掌握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化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17.6米
【分析】根据题意,用一班制作的长度乘1.8就是二班制作的长度。算出结果再减3.1米就是三班制作的长度。
【详解】11.5×1.8-3.1
=20.7-3.1
=17.6(米)
答:三班制作的隔离带有17.6米。
15.(1)见详解
(2)24;画图见详解;6;
【分析】(1)长方形的特征: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图中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所以长只需要画8个小方格,宽画4个小方格即可。
(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依此计算出所画长方形的周长;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因此用长方形的周长除以4,即可计算出所画正方形的边长,依此解答即可。
【详解】(1)、(2)画图如下:
(2)(8+4)×2
=12×2
=24(厘米)
24÷4=6(厘米)
画图如上图所示
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再画一个与它周长相等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以及画指定周长的正方形的方法。
16.(1)119元
(2)够
【分析】(1)根据减法的意义,电饭煲的价格-电风扇的价格=电饭煲比电风扇贵的价格;
(2)根据题意,先用加法计算出三件商品的总价格,和800元比较大小,若大于800元则减去50元是需要的钱数。再和妈妈带的钱数比较大小。需要的钱数大于妈妈带的钱数则不够,小于或等于妈妈带的钱数则够。
【详解】(1)357-238=119(元)
答:一个电饭煲比一台电风扇贵119元。
(2)238+357+346=941(元)
941>800
941-50=891(元)
891<900
答:钱够。
17.见详解
【分析】(1)劳动节是5月1日,从5月9日,往前数第8天;
(2)母亲节是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从5月9日,往后数第3天;
(3)5月是大月共有31天,儿童节是6月1日,从5月10日,往后数第22天。
【详解】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
9 10 O
☆
18.
2.1米
【分析】根据题意,用用去的1.6米减去少的1.1米,求到剩下的长度,再加上用去的1.6米,即得到这根绳子原来的长度;再利用一位小数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把小数点对齐,先按照整数加减法法则计算出结果,再对齐小数点打上结果的小数点。
【详解】1.6-1.1=0.5(米)
0.5+1.6=2.1(米)
答:这根绳子原来长2.1米。
19.7920元
【分析】用15乘24,求出鞋的总数量。根据单价×数量=总价,用鞋的总数量乘每双鞋的进货价,可以计算出15箱鞋的进货价;用鞋的总数量乘每双鞋的售出价,可以计算出15箱鞋的总售价,再用总售价减去进货价,可以计算出这15箱鞋全部售出可以赚多少元;据此解答。
【详解】15×24×120-15×24×98
=43200-35280
=7920(元)
答:这15箱鞋全部售出可以赚7920元。
20.100元
【分析】由题意得,商场一共新进了24条牛仔裤,每条裤子售价150元。全部卖出后,共盈利1200元。可以先用1200除以24算出每条牛仔裤盈利多少元,然后再用150减去前面的得数即可算出每条牛仔裤的进价是多少元。
【详解】150-1200÷24
=150-50
=100(元)
答:每条牛仔裤的进价是100元。
21.见详解
【分析】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一般看的图形都是不一样的;但也有一样的。
【详解】①观察一个物体,从前后左右看到的图形可能一样。(如下图)
,观察这个正方体, 从前后左右看到的图形都是。
②观察一个物体,从前后左右看到的图形可能不一样。(如下图)
, 从左右看到的图形是;从前后看到的图形是。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要熟练掌握。
22.30辆
【分析】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年份是100的倍数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2月有28天的是平年,有29天的是闰年;用2月的总天数减去26,再加上2月26日这一天,再加上3月经过的天数,计算出一共销售的天数;最后用150除以一共销售的天数,计算出平均每天销售汽车多少辆;据此解答。
【详解】2014÷4=503……2
所以2014年是平年,2月有28天
28-26+1+2=5(天)
150÷5=30(辆)
答:平均每天销售汽车30辆。
23.19.1元
【分析】用第一周卖的钱数加上1.9元,可以计算出第二周卖的钱数,再将两周卖的钱数相加,计算出他们两周一共卖了多少钱;据此解答。
【详解】8.6+1.9=10.5(元)
10.5+8.6=19.1(元)
答:他们两周一共卖了19.1元。
24.5倍
【分析】根据题意,用毛毛取得劳动章的个数减去丫丫取得的劳动章比毛毛少的个数,先求出丫丫取得劳动章的个数,再用毛毛取得的劳动章个数除以丫丫取得的劳动章个数即可解答。
【详解】35÷(35-28)
=35÷7
=5
答:毛毛取得的劳动章个数是丫丫的5倍。
25.480名
【分析】6月是小月,有30天,用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一天可流失水的重量乘30,求出6月份整个月流失水的重量,再除以一名学生一天大约要喝水的重量,求出可以供多少名学生喝一天。
【详解】30×32=960(千克)
960÷2=480(名)
答:大约可以供480名学生喝一天。
26.一样大
【分析】角的大小跟边的长度无关,跟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从图上可得:两个角的两边叉开角度一样,所以两个角一样大。
27.14时(或14:00)
【分析】结合图示信息可知,其出发的时间是上午8时,从尧山到平顶山鹰城广场120千米,张叔叔以平时每天训练的平均速度20千米/小时,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可知,用120÷20即可求出张叔叔骑行所花的时间。
根据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可知,用上午出发的时间加上经过时间,就是结束时间,也就是到达时间。普通计时法换成24时计时法:去掉时间限制词(上午、下午等),中午12点以前的时间不变,中午12点以后的时间加12小时。
【详解】120÷20=6(小时)
上午8时=8时
8时+6时=14时
答:他到达的时间是14时(或14:00)。
28.144;189;147
李明
【分析】分别把三户人家七月、八月、九月三个月的用电量相加,所得的和即是每户的合计;再根据两位数连加运算顺序计算出结果,即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再根据总数÷份数=平均数,分别用每户的合计数除以3,得到各户平均每月用电量;根据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法则计算出结果,再比较结果的大小,结果最小的即是平均每个月用电量最低的。据此解答。
【详解】李明:53+44+47
=97+47
=144(千瓦·时)
王可:67+89+33
=156+33
=189(千瓦·时)
顾旭:45+47+55
=92+55
=147(千瓦·时)
所以,填表如下:
户主 合计 七月 八月 九月
李明 144 53 44 47
王可 189 67 89 33
顾旭 147 45 47 55
李明:144÷3=48(千瓦·时)
王可:189÷3=63(千瓦·时)
顾旭:147÷3=49(千瓦·时)
48<49<63
答:李明家平均每个月的用电量最低。
29.(1)不能
(2)872千米
【分析】(1)先将出发和到达时刻转换为24时计时法,再根据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求出火车行驶的时间。用火车的速度乘行驶的时间,求出火车行驶的路程,再与郑州到徐州的里程比较大小。
(2)用郑州到徐州的里程加上徐州到南京的里程,再加上南京到无锡的里程,求出郑州到无锡的里程。
【详解】(1)上午 11:30是11:30,下午1:30是13:30。
13:30-11:30=2(小时)
155×2=310(千米)
349>310
答:下午1:30不能到达徐州。
(2)349+348+175=872(千米)
答:郑州到无锡的里程是872千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行程问题,关键是根据经过时间的计算公式求出火车行驶的时间。解决本题时应依据各个城市的位置关系,求出两个城市之间的里程是由哪几个里程通过计算得到的。
30.75千米
【分析】把时间都转化成24时计时法,然后用结束时间减开始时间求出经过的时间,再用路程除以时间求出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详解】上午10时即10时;下午2时即14时。
14时-10时=4(小时)
300÷4=75(千米)
答: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75千米。
【点睛】普通计时法转化成24时计时法的方法:中午12时以前的,直接去掉限制词,中午12时以后的,去掉限制词。
31.(1)14.3千克(竖式见详解)
(2)2.1元(竖式见详解)
【分析】(1)用一箱鸭蛋的质量加上一箱鸡蛋的质量即可解答;
(2)用每千克鸭蛋的价钱减去每千克鸡蛋的价钱即可解答。
【详解】(1)7.5+6.8=14.3(千克)
答:一箱鸭蛋和一筐鸡蛋共重14.3千克。
(2)11.9-9.8=2.1(元)
答:每千克鸭蛋比鸡蛋贵2.1元。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小数加法、减法的实际应用。求一共重多少千克,用加法计算;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用减法计算。
32.(1)下午5时;上午开了3小时
(2)103千米
【分析】(1)把普通计时法换算成24时计时法的方法:用普通计时法表示的上午的时刻,只要去掉“上午、早晨、早上、凌晨”等字,是多少时也就是24时计时法的多少时;用普通计时法表示的下午的时刻,只要去掉“下午、黄昏、晚上、深夜”等字,再在原来的时刻上加上12即为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用到达时间减去出发时间即可求出火车开了多少小时,也可以先用12-9求出上午行驶的时间再加上下午行驶的5小时即可求出火车开了多少小时。
(2)速度=路程÷时间,用824÷8即可求出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详解】(1)上午9时=9:00
下午5时=17:00
12:00-9:00=3(小时)
哥哥:179=8(小时),这里的“17”表示:下午5时;
弟弟:3+5=8(小时),这里的“3”表示:上午开了3小时。
(2)824÷8=103(千米)
答:平均每小时行驶103千米。
33.
160厘米
【分析】根据长度单位厘米、分米之间的进率:1分米=10厘米,先将题目中的单位统一,而妈妈比晶晶高则用加法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3分米=30厘米
130+30=160(厘米)
答:妈妈的身高是160厘米。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的单位换算,熟练并准确的进行换算是解题的关键。
34.(1)购买2千克荔枝和1个西瓜一共需要花费多少钱?
(2)购买计划为购买1千克龙眼、1千克黄皮和1千克三华李,实际花了31.7元。(答案不唯一)
【分析】(1)分析算式“16.5×2+25.6”解决的数学问题:已知荔枝单价是16.5元/千克,16.5×2表示购买2千克荔枝的总价;西瓜单价是25.6元/个,16.5×2+25.6则表示购买2千克荔枝和1个西瓜一共需要花费多少钱?
(2)制定水果购买计划并计算实际花费:可以选择购买1千克龙眼、1千克黄皮和1千克三华李。计算总花费:将三种水果的花费相加是31.7元,31.7<50,满足预算要求。
【详解】(1)16.5×2+25.6则表示购买2千克荔枝和1个西瓜一共需要花费多少钱?
(2)12.8+10.5+8.4
=23.3+8.4
=31.7(元),
31.7<50
答:购买计划为购买1千克龙眼、1千克黄皮和1千克三华李,实际花了31.7元。(答案不唯一)
35.92人
【分析】本场观众最多有多少人,就要使乙票座位满座,用总钱数减去乙票座收入的钱数,再除以甲票座每位的钱数,求出甲票座上的人数,最后加上乙票座位数即可解答。
【详解】3000-80×30
=3000-2400
=600(元)
(600÷50)+80
=12+80
=92(人)
答:本场观众最多有92人。
36.(1)7;2;2;4
(2)15;5;2
(3)见详解
【分析】先观察图,数出各种图形的个数,填入统计表中,然后根据统计的数据回答问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即,用大的数减去小的数即可;最后一问发现可以说哪两个图形个数相等,说法合理即可(答案不唯一)。
【详解】由分析可得:
(1)根据题目中的图数出图形的数目填表,如下图:
( 7 )个 ( 2 )个 ( 2 )个 ( 4 )个
(2)从图中数出上面一共有15个图形,比多5个,列出的算式为7-2=5(个), 比少2个,列出的算式为4-2=2(个)。
(3)看图可知的个数与的个数相等。(答案不唯一)
【点睛】仔细审题,认真思考是做对此题的关键。
37.2升
【分析】64千米里面有几个16千米,这名运动员爬到山顶就要喝几次水,喝水的次数乘每次喝的500毫升,可以算出这名运动员爬到山顶共要喝多少毫升水,再根据1升=1000毫升,把这名运动员爬到山顶喝的水换算成用升作单位的数。
【详解】64÷16=4(次)
4×500=2000(毫升)
2000毫升=2升
答:这名运动员爬到山顶共要喝2升水。
38.6件
【分析】根据图片上信息可知:先根据1米=10分米,进行单位换算使得单位统一,然后用共有布的米数除一件衣服需要布的米数。有余数则舍弃,不够做一件衣服。
【详解】5米=50分米
50÷8=6(件)……2(分米)
答:能做6件上衣。
【点睛】主要考查有余数除法的实际应用,要熟练掌握。
39.(1)29;31;27;11;3
(2)书本;期刊
(3)
【分析】(1)观察三年级环保小组的同学4个月收集废纸的情况,根据统计表中分类,选择相应的数据,把收集废纸的数据整理到表中即可;
(2)比较报纸、书本、纸箱、纸袋、期刊的数量,即可求出哪个收集的最多,哪个收集的最少;
(3)把三年级环保小组的同学4个月收集的废纸的数量加起来,和100千克进行比较,比100千克大或等于,能造85千克的再生纸;比100千克小,不能造85千克的再生纸。
【详解】(1)报纸:8+9=17(千克),17+12=29(千克)
书本:14+17=31(千克)
纸箱:15+12=27(千克)
纸袋:5+6=11(千克)
期刊:3千克
报纸 书本 纸箱 纸袋 期刊
29 31 27 11 3
(2)31>29>27>11>3
三年级环保小组收集的书本最多,收集的期刊最少。
(3)31+29+27+11+3
=60+27+11+3
=87+11+3
=98+3
=101(千克)
101>100
所以,三年级环保小组的同学4个月收集的废纸能再造85千克的再生纸。
40.(1)东;500;东南;游乐场;东;北;420
(2)29分钟
【分析】(1)利用平面图上方向规定: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依据题意结合图示去解答;
(2)根据加法的意义,用420加上420,即为妈妈从图书馆去学校接小文的往返路程,然后再加上图书馆到游乐场的路程、游乐场到商场的路程、商场到小文家的路程,求出总路程,然后根据时间=路程÷速度,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1)如图,小文从家向东走500米到商场,从商场向东南走600米到游乐场,再继续向东走380米到图书馆,从图书馆向北走420米到学校。
(2)(420+420+380+600+500)÷80
=2320÷80
=29(分钟)
答:两人回到家共用了29分钟。
41.87千米
【分析】普通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去掉时间限制词(如凌晨、早晨、上午、下午、晚上等),到了下午1时的( +12 );先将上午11:30和下午2:30转换为24时计时法,再计算出经过时间,经过时间=末尾时间-开始时间;再用261除以经过时间,计算出这辆客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据此解答。
【详解】上午11:30为11:30
下午2:30为14:30
14:30-11:30=3(小时)
261÷3=87(千米/小时)
答:这辆客车平均每小时行驶87千米。
42.582名
【分析】原有的游客人数-中午走了的游客人数+下午又来了的游客人数=现有的游客人数;据此列式解答即可。
【详解】521-176+237
=345+237
=582(名)
答:现在动物园内有582名游客。
43.14.4升
【分析】小明家一个水龙头坏了,不断滴水,小明用量杯5分钟接了50毫升水。一天有24小时,一小时是60分钟,用一天的24小时乘60,即可得到一天是多少分钟,再用总的时间除以接一杯水所需的时间,即可得到一天可以接几杯50毫升的水,再用可以接到的杯数乘每杯的容积,根据“1升=1000毫升”,将单位换算成升,即可得到这个水龙头一天共滴水约多少升。
【详解】24×60÷5×50
=1440÷5×50
=288×50
=14400(毫升)
14400毫升=14.4升
答:照这样计算,这个水龙头一天共滴水约14.4升。
44.(1)144平方米
(2)864棵
【分析】(1)由题意得,木栅栏一共长36米,它一共包含了正方形三条边的长度,可以用36除以3得到正方形的边长。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直接将数据代入即可求解。
(2)由题意得,直接用正方形的面积乘上6即可得到这块空地可以种多少棵月季花。
【详解】(1)36÷3=12(米)
12×12=144(平方米)
答:这块空地的面积是144平方米。
(2)144×6=864(棵)
答:这块空地可以种864棵月季花。
45.(1)(2)见详解;(3)观察上面的统计表,我发现参加红色故事演讲比赛的男选手和女选手取得各个奖项的人数是一样的。
【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三个评委的平均得分就是选手的成绩,我们分别将男生03号选手和女生01号选手的成绩相加求出和,再除以3,即可求出男生03号选手和女生01号选手的平均得分;(2)根据男生、女生比赛成绩统计表,结合各个奖项的分数段,填表即可;(3)根据统计表,写出发现,只要合理即可,答案不唯一。
【详解】(1)由题意得:
(96+97+95)÷3
=288÷3
=96(分)
(78+68+70)÷3
=216÷3
=72(分)
男生比赛成绩统计表
选手编号 评委1 评委2 评委3 平均得分
01 85 90 83 86
02 93 96 87 92
03 96 97 95 96
04 79 81 71 77
05 75 68 67 70
06 82 81 71 78
女生比赛成绩统计表
选手编号 评委1 评委2 评委3 平均得分
01 78 68 70 72
02 79 82 73 78
03 88 94 91 91
04 98 94 99 97
05 82 78 86 82
06 84 90 84 86
(2)
(3)观察上面的统计表,我发现参加红色故事演讲比赛的男选手和女选手取得各个奖项的人数是一样的。(答案不唯一)
46.(1)见详解
(2)文学读物;卡通读物
(3)17
【分析】(1)把三(1)班和三(2)班图书角课外书情况统计表中各种课外书的本数,分别填入对应的复式统计表中即可;
(2)分别把三(1)班和三(2)班各种课外书的本数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3)三(1)班“文学读物”的本数减去三(2)班“文学读物”的本数,即可解答。
【详解】(1)
种类 科普读物 文学读物 卡通读物
三(1)班数量/本 30 45 10
三(2)班数量/本 45 28 15
(2)10<30<45
15<28<45
三(1)班文学读物课外书最多,三(2)班卡通读物课外书最少。
(3)45-28=17(本)
三(2)班“文学读物”比三(1)班的少17本。
47.(1)12人;
(2)18人
【分析】(1)用总人数除以排数,即可求出平均每排站多少人;
(2)用每排站的人数乘排数,求出前两排一共站了多少人,再用总人数减去前两排一共站的人数,即可求出第三排要站多少人。
【详解】(1)48÷4=12(人)
答:平均每排站12人。
(2)48-15×2
=48-30
=18(人)
答:第三排要站18人。
【点睛】本题考查除法和减法的计算及应用,需仔细计算。
48.7厘米;2个
【分析】折成的正方形的边长应该是长方形原来的宽,即7厘米。用18除以7,商就是最多能剪的个数。
【详解】18÷7=2(个)……4(厘米)
答:边长7厘米;最多能剪2个。
49.够
【分析】先根据文具盒的价钱=一个数学练习本的价钱+7.9元,求出一个文具盒的价钱,再加上一个数学练习本的0.6元求出总花费,再与10元比较即可。
【详解】7.9+0.6+0.6
=8.5+0.6
=9.1(元)
9.1<10
答:10元够。
50.
距离越远,看到的范围越大。(答案不唯一)
【分析】由于有房子的遮挡,距离要观测的物体越远,观测到的范围越大,物体越小;距离越近观测到的范围越小,物体越大,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淘气在A位置时所能看到的范围:红线之外的地方。淘气在B位置时所能看到的范围:蓝线之外的地方。
如图:
我发现:距离越远,看到的范围越大。(答案不唯一)
【点睛】本题关键是理解观测点的远近决定了观测到的图象的范围和大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