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1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04 06:17: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教材分析】
本章共分三节,第一节讲述“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第二节讲述“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三节讲述“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其中第一节主要说明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和表现。本节内容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了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先从人地关系开始,然后是环境问题类型及原因,最后通过“思考”问题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二、环境问题的表现:教材先用图表的形式展示环境问题及其表现,然后分析城市和乡村的差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最后通过活动“分析小岛国忧虑的背景”加强理论和实际的联系。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运用人类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并结合实例,解释环境问题及环境问题的产生。
综合思维:利用图表,认识并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表现。
地理实践力:根据相关资料,举例说明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和全球化趋势。
人地协调观:结合实例,认识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 环境问题的成因。
2. 运用不同区域实例或资料,列举环境问题对区域带来的影响。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教材、PPT翻页笔、粉笔等;发学案。
学生准备:结合学案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主要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播放《地球写给人类的独白》视频 提出问题:视频展示了哪些环境问题? 思考、积极回答 激发学生求知欲
过渡 那么什么是环境问题呢?又是如何产生的?
新课教学 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人类对环境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会产生不同的环境效应。 1.环境问题: 由于人类对环境采取了不恰当、不友好的态度和做法所导致的结果。 阅读教材P96—P97第一节内容及下图。 任务1:图中箭头①②、③④、⑤⑦、⑥⑧分别表示的含义。 教师总结 ①②:人类社会从环境中获取能量和物质。 ③④:人类通过消费活动,以“三废”等形式排入环境。 ⑤⑦: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影响。 ⑥⑧: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反馈。 思考、回答、认真听讲。 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过渡 在正常情况下,对于人类合理和适度的索取,自然环境具有一定的恢复能力。此时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基本没有环境问题。
目标一: 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任务2: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①②、③④环节分别存在什么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分别有哪些? ①②:过度索取物质和能量 索取>恢复 自然资源枯竭、生态破坏 ③④:过度排放废弃物 排放>自净 环境污染 思考、讨论、回答问题、总结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并做笔记 锻炼学生读取和提炼关键信息的能力,培养思辨能力
【合作探究1】: “分析漳河水污染形成原因” 为了使同学们能够学以致用,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接下来,请同学们结合教材P97,图5.3,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所示的环境污染可能有哪些? 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2.你周围有哪些环境污染?造成污染的原因是什么? (分析漳河水污染的形成原因) (教师总结、补充) 案例:八大环境公害事件 (教师描述,激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合作讨论、思考、回答问题 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过渡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资源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
目标二: 环境问题的表现 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表现有哪些。请同学们完成导学案中目标二的任务。 1.主要环境问题及表现 任务1:用表格的形式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具体表现、原因。 2.环境问题的地区差异 (1)城乡差异 任务2:结合教材内容以及生活所见,总结乡村地区和城市地区的环境问题的差异性。并分别说说其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完成表格。 (2)国家差异 任务3:结合教材内容和材料,概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差异,并分别说说其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完成表格。 材料1:在发达国家,环境问题是富裕带来的副产品,主要表现在无度的消费需求以及追求财富和享受、过度消耗资源的生活方式所产生的环境影响。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每一年,富裕国家浪费的粮食总量相当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粮食净产量。 图1 各地区人均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端浪费数据 由图可知北美和澳洲的浪费相当惊人,而且越发达的国家越浪费,消费端的食物浪费尤其惊人。 材料2:而在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则主要是由于贫困所致。有些国家面临人口增长和贫困双重压力,为了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甚至不得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所导致的生态破坏。 环境问题是动态发展的,当区域环境愈演愈烈,终将蔓延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 (3)全球化趋势 从局部向全球蔓延的趋势,如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水污染。 超越国界和地域界限,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如酸雨、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 思考、讨论、回答并做笔记 以任务驱动,问题情境引导,重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结 环境问题的地区差异(空间尺度)
过渡 为了使同学们能够学以致用,接下来,我们以教材P100活动“分析小岛国忧虑的背景”进一步理解环境问题对全球的影响的变化。
【合作探究2】:“分析小岛国忧虑的背景” 结合教材材料或导学案材料,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小岛国的忧虑是什么?你认为他们的担心有道理吗? 小国主要忧虑的是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淹没国土;一些沿海低地国家的担心是有道理的。 2.找出下列地理事实的内在联系,试着绘出联系框图,并说明全球变暖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 两极冰川融化 全球变暖 砍伐森林 燃烧化石能源 海平面上升 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淹没岛屿和沿海低地 3.根据所绘框图,找出产生上述问题的关键环节,就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你的看法。 关键环节是燃烧化石能源、砍伐森林。 措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积极开发新能源,低碳生活,保护植被,植树造林,禁止乱砍乱伐等。 合作探究、思考、回答问题 重在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
主题升华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使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得到升华,树立正确的的人地观念。
作业布置 2024年世界环境日即将到来,请你为今年的世界环境日设计一个主题以及具体的宣传形式(形式多样,富有创意),将在下节课进行评选并颁发奖品。 落实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