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科学第3章 广袤浩瀚的宇宙 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科学第3章 广袤浩瀚的宇宙 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8-04 10:34:2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科学第3章 广袤浩瀚的宇宙 单元测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60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如图是月偏食的示意图,月食轮廓是弯曲的圆弧。 下列事实与圆弧的形成无关的是
A.月球是球形的
B.地球是球形的
C.光的直线传播
D.地球是不透明的
2. 下列现象中,主要由太阳活动引起的是(  )
A.火山爆发 B.极光现象 C.万物生长 D.冰川融化
3.关于地球的相关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球是一个两极稍鼓、赤道略扁的球体
B.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的模拟实验说明了地球是个球体
C.经纬线是真实存在的
D.东西半球分界线有两条,而南北半球分界线只有一条
4.浩瀚的宇宙中有各种不同的天体,太阳和月球是地球在宇宙中的两个重要的近邻,下列关于三者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球是一个两极略鼓,赤道稍扁的球体
B.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拥有天然卫星的行星
C.太阳大气层从内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 日冕层三部分
D.我们可以看到月球的背面,因为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
5.宇宙空间正随着人们的认识而逐渐“变大”。下列对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
A.夜晚看到的星星都是恒星
B.从正面看,银河系呈扁圆盘状
C.流星是由于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层,与大气摩擦燃烧产生
D.天体的层次由大到小为:宇宙→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
6.火星地表遍布沙丘、砾石,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直径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方向、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据以上信息推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星上有四季变化
B.火星一天时长是地球一天的两倍
C.在火星上不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
D.火星地表适合种植各种地球植物
7.科学家发现,目前太阳活动进入极大期,极大期将持续一年左右,之后逐渐回归到极小期。下列关于太阳的相关认识正确的是 (  )
A.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
B.太阳的大气层从外到内依次为日冕层、光球层和色球层
C.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最大的是太阳风
D.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8.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耀斑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
B.太阳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和发热的气体星球
C.太阳活动增强时,无线通信受到明显影响
D.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9.如图是我国卫星风云三号E星首次拍摄的太阳高清图,为研究太阳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下列有关太阳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恒星
B.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不发光的部分
C.日珥是太阳色球层上喷射出的弧状大气
D.太阳耀斑是太阳色球层上出现的一些突然增亮的斑块
10.2024年12月26日,中国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4.8级地震。地震中心大概位于北纬23.9°、东经121.9°,图中的“●”最接近该中心点位置的是(  )
A. B. C. D.
11.太阳对于地球上的生命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下列对太阳的认识错误的是(  )
A.是宇宙的中心
B.一颗自身能够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
C.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D.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天体
12.下列对人们认识宇宙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盖天说”的观点是受神话影响提出的,没有科学依据
B.“地心说”的提出阻碍了科学进步,没有科学价值
C.人们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天圆地方”、 “地心说”、 “日心说”等阶段
D.人们已探索到宇宙的边界,对宇宙的认识近乎完美
13.在科学研究中,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替代物,利用替代物进行实验,或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叫模拟实验。下列课本中的实验不属于模拟实验的是(  )
A.如图甲,对表面贴有小圆纸片的气球充气,研究星系的运动
B.如图乙,将手电筒在半球圆盖上移动,研究一天内竿影的变化
C.如图丙,将激光笔照射到装有浓糖水的玻璃容器中,研究光的传播路径
D.如图丁,将小球从A向B移动,研究月食的成因
14.天文学家认为,恒星在诞生之初会像人类的同卵多胞胎一样有着一个或多个孪生“兄弟”。据报道,一颗编号为“HD162826”的恒星被确定为太阳的孪生“兄弟”。以下不能用以确认“HD162826”为太阳孪生“兄弟”身份的是 (  )
A.年龄和太阳相同 B.质量和太阳相近
C.内部化学成分和太阳相似 D.形成位置和太阳相吻合
15.如图是一幅经纬网地图,请据图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位于②的西北方向
B.②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C.本图中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
D.在地球仪上①和②点所在的纬线长度相等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16.太阳——巨大的核能火炉。太阳这个巨大的“核能火炉”已经稳定地“燃烧”了50亿年。目前,它正处于壮年,要再过50亿年它才会燃尽自己的核燃料。
(1)发生在光球层上太阳活动最重要的标志是   。
(2)有关太阳的演化过程,正确的是____。
A.原始星云→恒星→红巨星→白矮星
B.原始星云→恒星→红超巨星→白矮星
C.原始星云→恒星→红巨星→中子星
D.原始星云→恒星→红超巨星→黑洞
17.图甲表示不同时期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图乙表示地球内部结构。
(1)图甲这些认识的先后顺序为   。(用序号表示)
(2)图甲①的认识基于的证据有   。(举出一例)
(3)岩浆来自图乙所示的结构   (填字母)。
18.浩瀚的宇宙中有各种不同的天体,天体又组成了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我们看到的宇宙就是由各种不同的天体系统组成。
(1)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天体是   。
(2)在如图宇宙的结构层次中,若C 为地月系,则太阳系的位置应该位于   (选填“A”或“B” ) 。
(3)利用激光测距技术,能准确测定地球到一些人造卫星的距离,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    km/s。
19.读太阳外部大气层图示,回答问题。
(1)A、B、C是太阳大气层结构,其中B层的名称为    。
(2)太阳活动的主要影响。
①影响地球气候:气候变化与出现在A层中的    (填太阳活动的类型)的活动周期密切相关。
②影响地球电离层:B层中有时会出现一些    (选填“突然增亮”或“温度较低”)的斑块,当其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会影响无线电通信和地球磁场。
20.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一个关于人类在太阳即将毁灭的绝境中,启动“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
(1)太阳给地球带来了光和热,太阳活动会影响地球的气候。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太阳黑子发生在   (填“光球层”“色球层”或“日冕层”)。
(2)该科幻电影的背景设定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目前太阳正处于它的鼎盛时期———   阶段,但当其内核的氢燃烧殆尽,就会快速演化最终消亡。
(3)图甲是电影宣传图中地球经过木星的片段,图乙中表示木星的是   (填字母)。
21. 读图,根据太阳系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 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   。
(2)图甲是一幅在地球上拍摄的太阳系某行星凌日天文奇观照片此图不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____。
A.水星凌日 B.金星凌日 C.火星凌日
(3) 火星是太阳系的大行星,从地球上望去,火星犹如一个巨大的火球,火星探险比起其他星球更具挑战性,近年探测火星形成一个热潮,相继有“火星快车”、“勇气号”和“机遇号”探测器飞向火星,图乙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这些探测器都飞向了图中的   (填字母)。
22.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某研究人员以当地每年相同区域内的野生山菇为例,对太阳黑子与农作物的关系进行研究,数据处理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表示每年的平均太阳黑子数的变化曲线,太阳黑子发生在   层,读图可以发现:太阳黑子数从最小值至最大值增加的速度,比从最大值至最小值减少的速度   ;(选填“快, 慢, 或不变”)
(2)图乙为当地的野生山菇产量的直方图,对照两图,可以发现随着太阳活动的加强,香菇产量总体呈现   趋势(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23.学习了地球仪内容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了地球仪模型。小德利用铁丝穿过乒乓球制作了地球仪,并设计了评价量表。
地球仪模型评价量表
科学性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经纬线 经纬线均正确 经纬线有一处错误 经纬线均错误
地轴倾斜度 倾斜度大致为 倾斜度偏差较大 没有倾斜
地球自转 能自由旋转 能旋转但并不灵活 不能旋转
(1)穿过乒乓球的铁丝模拟   
(2)小德在地球仪上标出本初子午线,该经线通过的城市是____。
A.北京 B.东京 C.伦敦 D.华盛顿
(3)如图是小德同学制作的地球仪模型,请结合评价量表,对其中一项科学性评价指标对地球仪展开评价,并给出改进建议。
科学性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 改进建议
经纬线        
24. “金星凌日”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天文景观,人们从地球上可以看到金星就像一个小黑点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当   、金星和太阳恰好运行到   时,就会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根据太阳系的结构,能够发生“凌日”现象的还有   星。
(2)“金星凌日”与“日食”“月食”形成的原理相同,该原理是    。
(3) 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金星只在太阳上留下一个小黑点;而发生“日食”时,月亮却能够遮掉整个太阳,原因是____。(填字母)
A.月亮体积比金星大得多 B.金星体积比月亮大得多
C.月亮离地球比金星远得多 D.金星离地球比月亮远得多
25.nbsp;我们利用如图的气球做了关于星系运动特点的模拟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气球表面画上的这些小点,是模拟宇宙中的   。
(2)给气球充气,使气球不断地胀大,是模拟宇宙的   。
(3)实验是通过观察气球胀大过程中   来反映星系运动的。
(4)气球胀大时,对点甲而言,乙的分离速度比丙   一些。
26. 骑行是目前较流行的一种健身方式。周末小科看到窗外阳光明媚,于是决定约几名同学进行骑行锻炼,他们在地图上规划了如图所示的骑行路线,箭头表示他们骑行的方向。
(1)如图甲所示,市民公园广场在水亭门的   方向。
(2)根据图中的骑行路线(图中箭头指示),如何估算实际骑行的路程
①器材:无弹性的棉线、   。
②写出测算步骤并用适当的符号表示出测量结果:   。
(3)小科用上述方法测量出水亭门古街的图上距离,图乙所示线段MN 的测量结果即为水亭门古街图上的距离,为    mm。据此可算出水亭门古街的实际长度为   m。
27. 探究“为什么海面上远去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时,小嘉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把铅笔的头竖直朝下,分别由 A 向B 和由 C 向D 移动。观察铅笔的长度和铅笔头随位置的变化而发生的变化。
(1) 在木板上移动铅笔时,木板模拟的是   。
(2) 如图所示,实验中应把篮球和木板置于   。
(3) 铅笔由 A 向B 移动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四、解答题(共5小题,每题7分,共35分)
28. 探索宇宙
(1)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地球的两个“近邻”是   和   。
(2)我们做八大行星纸带(如图),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c最远的海王星距离太阳为449600万千米,长纸带每一格约等于   万千米。
(3)我们在太阳系活动中,根据比例(缩小10亿倍),如果地球大小近似玻璃珠(直径约1.3厘米)大小,等比例缩小的太阳相当于 (  )大小。
A.乒乓球(直径约4厘米) B.实心球(直径约10厘米)
C.篮球(直径约25厘米) D.巨型气球(直径约140厘米)
(4)请你在下图中找到北极星的正确位置并进行标注。
(5)小科做了一个银河系模型(如图),其中的米粒代表的是   。将它绕中心旋转代表   。
29.回顾2024年的天文圈,发生了许多事件,如流星雨、“紫金山-阿特拉斯”新星、ZS7星系黑洞合并、太阳活动进一步加强等。请同学们应用相关的宇宙知识完成。
(1)在天空中看到一些拖着尾巴的星星,它们主要是由岩石碎片、固体微粒和水结成的“冰球”,它们是(  )
A.彗星 B.恒星 C.行星 D.卫星
(2)2024年5月进入太阳黑子活动高峰期,太阳黑子发生在太阳的(  )
A.日冕层 B.色球层 C.光球层 D.日核
(3)宇宙中的天体都历经诞生、成长、成熟到衰老、死亡的演化过程。如图是ZS7星系黑洞合并的模拟照片,在演化的最后阶段可能变成黑洞的天体是(  )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彗星
(4)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138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假如宇宙的演化经历了先匀速后加速的膨胀过程,那么宇宙半径R和宇宙年龄t的关系图像大致是(  )
A. B. C. D.
30.“金星凌日”和“火星冲日”是两种非常罕见的天文景观,“金星凌日”人们从地球上可以看到金星就像一个小黑点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火星冲日”是太阳刚一落山,火星就从东方升起,整夜可见,且一年中是最亮的,其公转周期是地球的两倍。根据上述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金星、地球、火星是太阳系中哪一类天体   ;
(2)“金星凌日”与“火星冲日”形成的光学原理相同,该原理是   ;
(3)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金星只在太阳上留下一个小黑点;而发生“日全食”时,月亮却能够遮掉整个太阳,原因是______;
A.月亮体积比金星大得多 B.金星体积比月亮大得多
C.月亮离地球比金星远得多 D.金星离地球比月亮远得多
(4)根据地球与火星的公转周期,我们可以预测“火星冲日”现象一般每   年出现一次(选填“1”、“2”或“3”)。
31. 2024年9月23日12时30分在新疆巴音郭楞州尉犁县(北纬40.86度,东经84.16度)发生4.0级地震,震源深度约为20千米。
(1)从东、西半球看,新疆巴音郭楞州尉犁县属于   半球。下列经纬网图能够表示尉犁县大致位置的是   。
(2)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本次地震是亚欧板块和   板块碰撞、挤压或错位的结果。
(3)地震发生前,某些动物可能会出现异常的行为,这体现了生物    的基本特征。
(4)地震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它是纵波和横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震中区,纵波使地面上下颠动,横波使地面水平晃动。它们的传播速度并不一样,分别约为5.6km/s和3.2km/s。若地震时纵波和横波到达某地的时间差为3s,那么震源到该地的距离大概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2. 科学兴趣小组学习完地球和地球仪的相关知识后,进行了制作简易地球仪的方法探究。如图为简易地球仪制作步骤示意图。
(1)【第一步·做支架】
用铁丝弯成一个半圆的形状和一个倾斜的直线形,折成的地球仪支架,如图①所示。
倾斜的直线形 L代表地球仪上的   。
(2)【第二步·组装】
如图②③所示,用笔在乒乓球上画一个大圆代表赤道,扎两个小孔a、b,把乒乓球用铁丝穿起来,固定铁丝两头,使球可以自由转动。
小孔a、b分别代表   和   ,要保证两小孔到赤道的距离   。
(3)【第三步·绘制经纬线】
在乒乓球上画上必要的经线和纬线,并标注名称或度数,这样-个乒乓球地球仪就做好了,如图④所示。
用铅笔在图④地球仪上画出 20°E经线。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 / 1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科学第3章 广袤浩瀚的宇宙 单元测试卷
(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如图是月偏食的示意图,月食轮廓是弯曲的圆弧。 下列事实与圆弧的形成无关的是
A.月球是球形的 B.地球是球形的
C.光的直线传播 D.地球是不透明的
【答案】A
【解析】 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日食是由于月球遮挡了太阳射向地球的部分光,月食的圆弧体现的是地球的形状,下列事实与圆弧的形成无关的是:月球是球形的。
故答案为:A。
2. 下列现象中,主要由太阳活动引起的是(  )
A.火山爆发 B.极光现象 C.万物生长 D.冰川融化
【答案】B
【解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
故答案为:B。
3.关于地球的相关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球是一个两极稍鼓、赤道略扁的球体
B.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的模拟实验说明了地球是个球体
C.经纬线是真实存在的
D.东西半球分界线有两条,而南北半球分界线只有一条
【答案】D
【解析】A.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A错误;
B.在篮球表面铅笔的末端先消失,长度也变短;在木板表面铅笔的末端不会消失,长度也不会发生改变,篮球是圆的,而木板表面是平的,不能说明地球的形状,B错误;
C.经纬线只存在地球仪上,C错误;
D.东西半球分界线有两条,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而南北半球分界线是赤道只有一条,D正确;
故答案为:D。
4.浩瀚的宇宙中有各种不同的天体,太阳和月球是地球在宇宙中的两个重要的近邻,下列关于三者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球是一个两极略鼓,赤道稍扁的球体
B.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拥有天然卫星的行星
C.太阳大气层从内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 日冕层三部分
D.我们可以看到月球的背面,因为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
【答案】C
【解析】A、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A错误;
B、太阳系中大部分的行星都有卫星环绕,但八大行星里有两颗行星没有卫星,水星和金星没有卫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有卫星,故B错误;
C、太阳大气层从内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三部分,故C正确;
D、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但月球的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同,这使得月球始终以同一面对着地球,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5.宇宙空间正随着人们的认识而逐渐“变大”。下列对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
A.夜晚看到的星星都是恒星
B.从正面看,银河系呈扁圆盘状
C.流星是由于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层,与大气摩擦燃烧产生
D.天体的层次由大到小为:宇宙→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
【答案】C
【解析】A、夜晚看到的星星有些是行星;
B、从侧面看银河系呈圆盘状;
C、流星现象是流星体与大气层摩擦而产生的发光、发热的现象;
D、银河系的范围比太阳系大。
故答案为:C。
6.火星地表遍布沙丘、砾石,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直径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方向、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据以上信息推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星上有四季变化
B.火星一天时长是地球一天的两倍
C.在火星上不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
D.火星地表适合种植各种地球植物
【答案】A
【解析】A、地球上的四季变化是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造成的,火星的自转轴倾角与地球相近,也绕太阳公转,推测火星上也有季节变化成立,A正确;
B、火星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故火星上一天与地球上一天相近,B错误;
C、火星自西向东自转,太阳东升西落,C错误;
D、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CO2为主的大气十分稀薄,密度仅为地球大气密度的1%,火星两极皆有干冰组成的板冠,会周期性的消长,与地球上土壤成分不同,不适合种植各种地球植物,D错误。
故答案为:A。
7.科学家发现,目前太阳活动进入极大期,极大期将持续一年左右,之后逐渐回归到极小期。下列关于太阳的相关认识正确的是 (  )
A.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
B.太阳的大气层从外到内依次为日冕层、光球层和色球层
C.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最大的是太阳风
D.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答案】A
【解析】A.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温度相对较低的区域,它们的数量和大小是衡量太阳活动强弱的重要指标。太阳活动极大期时,太阳黑子的数量和大小通常会增加,A正确;
B.太阳的大气层从外到内依次为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B错误;
C.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包括太阳风、太阳辐射和太阳耀斑等多种现象。太阳风是太阳大气层中的带电粒子流,它对地球的磁层和电离层有显著影响,但不能说是影响最大的,C错误;
D.太阳不是行星,而是一颗恒星,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D错误。
故答案为:A。
8.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耀斑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
B.太阳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和发热的气体星球
C.太阳活动增强时,无线通信受到明显影响
D.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答案】A
【解析】A、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所以耀斑不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该选项错误。
B、太阳是一颗巨大、炽热的气体星球,主要由氢和氦等气体组成,内部不断进行着核聚变反应,从而自己能发光和发热,该选项正确。
C、太阳活动增强时,会释放出大量的高能带电粒子和电磁波。这些高能带电粒子会干扰地球的电离层,而电离层对无线电短波通信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会使无线通信受到明显影响,该选项正确。
D、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我们平时肉眼看到的是太阳的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只有在特殊的条件下才能观测到,该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 A。
9.如图是我国卫星风云三号E星首次拍摄的太阳高清图,为研究太阳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下列有关太阳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恒星
B.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不发光的部分
C.日珥是太阳色球层上喷射出的弧状大气
D.太阳耀斑是太阳色球层上出现的一些突然增亮的斑块
【答案】B
【解析】A、根据课本内容可知,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恒星,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B、太阳黑子是太阳某一区域的温度比周围温度低,显得暗,而不是表面不发光的部分,观点错误,但符合题意。
C、根据课本内容可知,日珥是太阳色球层上喷射出的弧状大气,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根据课本内容可知,太阳耀斑是太阳色球层上出现的一些突然增亮的斑块,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0.2024年12月26日,中国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4.8级地震。地震中心大概位于北纬23.9°、东经121.9°,图中的“●”最接近该中心点位置的是(  )
A.B.C.D.
【答案】A
【解析】地震中心大概位于北纬23.9°、东经121.9°,即地震中心的经纬度为(23.9°N,121.9°E)。读图可知,A图中“ ● ”的经纬度约为(23.9°N,121.9°E),B图中“ ● ”的经纬度约为(23.9°S,121.9°E),C图中“ ● ”的经纬度约为(23.9°S,121.9°W),D图中“ ● ”的经纬度约为(23.9°N,121.9°W),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1.太阳对于地球上的生命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下列对太阳的认识错误的是(  )
A.是宇宙的中心
B.一颗自身能够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
C.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D.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天体
【答案】A
【解析】A、宇宙没有中心,它是一个无限扩展的空间,包含了无数的星系和天体,A错误;B、太阳是一颗恒星,它通过核聚变反应产生能量,发出光和热,B正确;
C、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太阳是地球生命存在的基础,C正确;
D、在太阳系中,太阳占据了绝大部分的质量,它的质量大约是太阳系所有行星质量总和的99.86%,同时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天体,D正确。
故答案为:A。
12.下列对人们认识宇宙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盖天说”的观点是受神话影响提出的,没有科学依据
B.“地心说”的提出阻碍了科学进步,没有科学价值
C.人们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天圆地方”、 “地心说”、 “日心说”等阶段
D.人们已探索到宇宙的边界,对宇宙的认识近乎完美
【答案】C
【解析】A.“盖天说”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是古人根据对自然现象的观察等得出的,并非完全没有科学依据,故A错误;
B.“地心说”在当时的历史时期是一种重要的学说,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天文学等学科的发展,有一定的科学价值,故B错误;
C.人们对宇宙的认识确实经历了从认为天圆地方,到地心说,再到日心说等不同的阶段,故C正确;
D.目前人类还没有探索到宇宙的边界,对宇宙的认识还有很多未知之处,远非近乎完美,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3.在科学研究中,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替代物,利用替代物进行实验,或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叫模拟实验。下列课本中的实验不属于模拟实验的是(  )
A.如图甲,对表面贴有小圆纸片的气球充气,研究星系的运动
B.如图乙,将手电筒在半球圆盖上移动,研究一天内竿影的变化
C.如图丙,将激光笔照射到装有浓糖水的玻璃容器中,研究光的传播路径
D.如图丁,将小球从A向B移动,研究月食的成因
【答案】C
【解析】A、用气球做关于星系运动特点的模拟实验,用小圆纸片模拟宇宙中的星系,属于模拟实验,故A不符合题意;
B、将手电筒在半球圆盖上移动,研究一天内竿影的变化,用半球圆盖模拟地球,手电筒模拟太阳,属于模拟实验,故B不符合题意;
C、将激光笔照射到装有浓糖水的玻璃容器中,研究光的传播路径,不属于模拟实验,故C符合题意;
D、模拟月食的过程,小球模拟月球的运动,大球模拟太阳,属于模拟实验,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4.天文学家认为,恒星在诞生之初会像人类的同卵多胞胎一样有着一个或多个孪生“兄弟”。据报道,一颗编号为“HD162826”的恒星被确定为太阳的孪生“兄弟”。以下不能用以确认“HD162826”为太阳孪生“兄弟”身份的是 (  )
A.年龄和太阳相同 B.质量和太阳相近
C.内部化学成分和太阳相似 D.形成位置和太阳相吻合
【答案】A
【解析】天文学家们对每一颗恒星的大气化学成分进行精确地测量;要想被确认为太阳的“兄弟”,这颗恒星在大约46亿年之前的位置必须与太阳当时的位置相切合,与此同时这颗恒星的年龄也必须是与太阳相同的,另外它的化学成分丰度,如铁、硅、氧和其他重元素的丰度应当是相接近的,但恒星HD 162826质量比太阳大15%左右;因此被确定为太阳的孪生“兄弟”的编号为“HD 162826”的恒星具有BCD三个特点,故BCD不符合题意,而A不能用以确认它们是讲孪生兄弟,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5.如图是一幅经纬网地图,请据图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位于②的西北方向
B.②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C.本图中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
D.在地球仪上①和②点所在的纬线长度相等
【答案】D
【解析】C、图中有经纬网,用经纬网判断方向,故C错误;
A、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①位于②的东北方向,故A错误;
B、②的位置是170°E,10°S,故②位于160°E~180°~20°W之间的西半球,位于赤道以南的南半球,故B错误;
D、在地球仪上,纬线长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①②两地的南北纬的度数相同,即距离赤道(0°纬线)相同,即在地球仪上①和②点所在的纬线长度相等,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16.太阳——巨大的核能火炉。太阳这个巨大的“核能火炉”已经稳定地“燃烧”了50亿年。目前,它正处于壮年,要再过50亿年它才会燃尽自己的核燃料。
(1)发生在光球层上太阳活动最重要的标志是   。
(2)有关太阳的演化过程,正确的是____。
A.原始星云→恒星→红巨星→白矮星
B.原始星云→恒星→红超巨星→白矮星
C.原始星云→恒星→红巨星→中子星
D.原始星云→恒星→红超巨星→黑洞
【答案】(1)太阳黑子(2)A
【解析】(1)太阳大气层从内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发生在光球层上太阳活动最重要的标志是太阳黑子。
(2 )A、对于太阳这样质量的恒星,其演化过程应该是原始星云→恒星→红巨星→白矮星,A选项正确。
B、太阳质量较小,不会演化为红超巨星,B选项错误。
C、太阳演化为红巨星后会形成白矮星,而不是中子星,C选项错误。
D、太阳质量较小,不会演化为红超巨星和黑洞,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A。
17.图甲表示不同时期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图乙表示地球内部结构。
(1)图甲这些认识的先后顺序为   。(用序号表示)
(2)图甲①的认识基于的证据有   。(举出一例)
(3)岩浆来自图乙所示的结构   (填字母)。
【答案】(1)③①②
(2)远去的帆船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登高望远等,合理即可)
(3)B
【解析】(1)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人们最初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古代的天圆地方的说法;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证明地球为球体;地球卫星照片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过程的是③①②;
(2)图甲①的认识基于的证据:远去的帆船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登高望远等)。
(3)岩浆来自图乙所示的结构地幔,故选B。
18.浩瀚的宇宙中有各种不同的天体,天体又组成了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我们看到的宇宙就是由各种不同的天体系统组成。
(1)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天体是   。
(2)在如图宇宙的结构层次中,若C 为地月系,则太阳系的位置应该位于   (选填“A”或“B” ) 。
(3)利用激光测距技术,能准确测定地球到一些人造卫星的距离,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    km/s。
【答案】(1)太阳
(2)B
(3)3X105
【解析】(1)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天体是太阳,太阳占据了太阳系绝大部分的质量,其体积也远大于其他天体;
(2)从宇宙的结构层次来看,地月系是太阳系的一部分,太阳系又是银河系的一部分,且太阳系位于银河系的一条旋臂上。在图中,若C为地月系,那么太阳系的位置应该位于B,因为A的范围更大,包含了地月系等天体系统,而B的范围相对较小;
(3)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105km/s,这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常数,在许多涉及光传播的计算和实际应用中都会用到。
19.读太阳外部大气层图示,回答问题。
(1)A、B、C是太阳大气层结构,其中B层的名称为    。
(2)太阳活动的主要影响。
①影响地球气候:气候变化与出现在A层中的    (填太阳活动的类型)的活动周期密切相关。
②影响地球电离层:B层中有时会出现一些    (选填“突然增亮”或“温度较低”)的斑块,当其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会影响无线电通信和地球磁场。
【答案】(1)色球层
(2)黑子或太阳黑子;突然增亮
【解析】(1)A为光球层,B是色球层,C是位于太阳大气层的最外层,是日冕层;
(2)①影响地球气候:气候变化与出现在A层(光球层)中的黑子或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密切相关;
②影响地球电离层:B层中有时会出现一些突然增亮的斑块,当其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会影响无线电通信和地球磁场。
故答案为:(1)色球层;(2)黑子或太阳黑子;突然增亮。
20.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一个关于人类在太阳即将毁灭的绝境中,启动“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
(1)太阳给地球带来了光和热,太阳活动会影响地球的气候。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太阳黑子发生在   (填“光球层”“色球层”或“日冕层”)。
(2)该科幻电影的背景设定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目前太阳正处于它的鼎盛时期———   阶段,但当其内核的氢燃烧殆尽,就会快速演化最终消亡。
(3)图甲是电影宣传图中地球经过木星的片段,图乙中表示木星的是   (填字母)。
【答案】(1)光球层
(2)主序星
(3)E
【解析】(1)根据课本内容可知,太阳黑子发生在光球层。
(2)目前太阳正处于它的鼎盛时期壮年期,阶段,但当其内核的氢燃烧殆尽,就会快速演化最终消亡。
(3)木星围绕太阳公转,在距离太阳的第五轨道,对应E。
21. 读图,根据太阳系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 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   。
(2)图甲是一幅在地球上拍摄的太阳系某行星凌日天文奇观照片此图不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____。
A.水星凌日 B.金星凌日 C.火星凌日
(3) 火星是太阳系的大行星,从地球上望去,火星犹如一个巨大的火球,火星探险比起其他星球更具挑战性,近年探测火星形成一个热潮,相继有“火星快车”、“勇气号”和“机遇号”探测器飞向火星,图乙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这些探测器都飞向了图中的   (填字母)。
【答案】(1)太阳
(2)C
(3)C
【解析】(1)太阳系中行星绕着太阳公转,所以中心天体是太阳。
(2)行星凌日是因为行星刚好公转至地球和太阳之间且与太阳、地球在同一直线上,在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行星有水星和金星,所以可以观察到的是水星凌日和金星凌日,不能观察到火星凌日。
故答案为:C。
(3)小行星带在火线和木星之间,所以图中c是火线,即探测器都飞向了图中的c。
22.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某研究人员以当地每年相同区域内的野生山菇为例,对太阳黑子与农作物的关系进行研究,数据处理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表示每年的平均太阳黑子数的变化曲线,太阳黑子发生在   层,读图可以发现:太阳黑子数从最小值至最大值增加的速度,比从最大值至最小值减少的速度   ;(选填“快, 慢, 或不变”)
(2)图乙为当地的野生山菇产量的直方图,对照两图,可以发现随着太阳活动的加强,香菇产量总体呈现   趋势(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答案】(1)光球层;快
(2)增加
【解析】读图可知,
(1)图一表示每年的平均太阳黑子数的变换曲线,太阳黑子发生在太阳的光球层。
太阳黑子数从最小值至最大值增加的速度,比从最大值至最小值减少的速度快;太阳黑子数的变化具有周期性,2001年太阳黑子数处于峰值,下一次太阳黑子的峰值会在2012年出现。
(2)图二为当地的野生山菇产量的直方图,随着太阳活动的加强,香菇产量总体呈现增加趋势。根据题意。
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23.学习了地球仪内容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了地球仪模型。小德利用铁丝穿过乒乓球制作了地球仪,并设计了评价量表。
地球仪模型评价量表
科学性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经纬线 经纬线均正确 经纬线有一处错误 经纬线均错误
地轴倾斜度 倾斜度大致为 倾斜度偏差较大 没有倾斜
地球自转 能自由旋转 能旋转但并不灵活 不能旋转
(1)穿过乒乓球的铁丝模拟   
(2)小德在地球仪上标出本初子午线,该经线通过的城市是____。
A.北京 B.东京 C.伦敦 D.华盛顿
(3)如图是小德同学制作的地球仪模型,请结合评价量表,对其中一项科学性评价指标对地球仪展开评价,并给出改进建议。
科学性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 改进建议
经纬线        
【答案】(1)地轴
(2)C
(3)待改进;经线应连接南北两极
【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乒乓球相当于地球,而地轴从中间穿过,那么穿过乒乓球的铁丝模拟地轴。
(2)本初子午线是0°经线,是一条穿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故C正确;
本初子午线未经过北京、东京、华盛顿,故ABD错误;
故选C。
(3)图中经纬线(经线)错误,应与南北两极相交,作品待改进。
24. “金星凌日”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天文景观,人们从地球上可以看到金星就像一个小黑点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当   、金星和太阳恰好运行到   时,就会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根据太阳系的结构,能够发生“凌日”现象的还有   星。
(2)“金星凌日”与“日食”“月食”形成的原理相同,该原理是    。
(3) 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金星只在太阳上留下一个小黑点;而发生“日食”时,月亮却能够遮掉整个太阳,原因是____。(填字母)
A.月亮体积比金星大得多 B.金星体积比月亮大得多
C.月亮离地球比金星远得多 D.金星离地球比月亮远得多
【答案】(1)地球;同一直线上;水(2)光的直线传播(3)D
【解析】(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当太阳、金星和地球恰好在同一直线上时,就会发生“金星凌日”现象。
太阳和地球之间还有一个行星是水星,所以能够发生“凌日”现象的还有水星。
(2)光的直线传播是金星凌日”与“日食”“月食”形成的原理。
(3)金星比太阳小,距离我们也很远,金星与太阳间的距离也很远,所以观察到金星只在太阳上留下一个小黑点,而月球体积虽然更小,但月球离地球较近,所以发生“日食”时,月亮能够遮掉整个太阳。
故答案为:D。
25.nbsp;我们利用如图的气球做了关于星系运动特点的模拟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气球表面画上的这些小点,是模拟宇宙中的   。
(2)给气球充气,使气球不断地胀大,是模拟宇宙的   。
(3)实验是通过观察气球胀大过程中   来反映星系运动的。
(4)气球胀大时,对点甲而言,乙的分离速度比丙   一些。
【答案】(1)星系(2)膨胀(3)各圆点间距离的变化(4)慢
【解析】(1)在这个模拟实验中,气球表面画上的小点是用来模拟宇宙中的星系。星系是宇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宇宙空间中分布,就如同这些小点分布在气球表面一样。
(2)给气球充气使其不断胀大,这是模拟宇宙的膨胀现象。现代宇宙学的研究表明,宇宙处于不断膨胀的状态,就像气球充气后体积增大一样,这个实验通过直观的方式展示了宇宙膨胀的概念。
(3)实验是通过观察气球胀大过程中各圆点间距离的变化来反映星系运动的。因为在宇宙中,星系之间的距离会随着宇宙的膨胀而发生变化,在这个模拟实验里,气球胀大时,小点(模拟星系)之间的距离也会改变,通过观察这种距离变化,可以类比星系在宇宙膨胀过程中的运动情况。
(4)气球胀大时,对点甲而言,乙的分离速度比丙慢一些。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和乙之间的初始距离较近,甲和丙之间的初始距离较远。当气球膨胀时,在相同时间内,距离较远的两点(如甲和丙)之间距离增加得更多,相对速度也就更大;而距离较近的两点(如甲和乙)之间距离增加相对较少,所以乙的分离速度比丙慢。这也反映了在宇宙膨胀中,距离我们越远的星系,退行速度越快的特点。
26. 骑行是目前较流行的一种健身方式。周末小科看到窗外阳光明媚,于是决定约几名同学进行骑行锻炼,他们在地图上规划了如图所示的骑行路线,箭头表示他们骑行的方向。
(1)如图甲所示,市民公园广场在水亭门的   方向。
(2)根据图中的骑行路线(图中箭头指示),如何估算实际骑行的路程
①器材:无弹性的棉线、   。
②写出测算步骤并用适当的符号表示出测量结果:   。
(3)小科用上述方法测量出水亭门古街的图上距离,图乙所示线段MN 的测量结果即为水亭门古街图上的距离,为    mm。据此可算出水亭门古街的实际长度为   m。
【答案】(1)西北
(2)刻度尺(或卷尺等,合理均可);将棉线和地图上的骑行路线相重合,作记号;然后将棉线拉直,用刻度尺量出棉线的长度,记为L;再利用地图上的比例尺,即可求出骑行路线的实际长度.
(3)20.0;4 00
【解析】(1)从图中的指向标可以看出,市民公园广场在水亭门的西北方向;
(2)①器材:无弹性的棉线、刻度尺(或卷尺等,合理均可);
②测算步骤:
将棉线和地图上的骑行路线相重合,作记号;然后将棉线拉直,用刻度尺量出棉线的长度,记为L;再利用地图上的比例尺,即可求出骑行路线的实际长度;
(3)图乙所示线段MN 的测量结果即为水亭门古街图上的距离,为20.0mm,根据比例尺可以得出,水亭门古街的实际长度为20.0mm/10.0mm×200m=400m。
故答案为:(1)西北;(2)刻度尺(或卷尺等,合理均可);将棉线和地图上的骑行路线相重合,作记号;然后将棉线拉直,用刻度尺量出棉线的长度,记为L;再利用地图上的比例尺,即可求出骑行路线的实际长度.;(3)20.0;400。
27. 探究“为什么海面上远去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时,小嘉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把铅笔的头竖直朝下,分别由 A 向B 和由 C 向D 移动。观察铅笔的长度和铅笔头随位置的变化而发生的变化。
(1) 在木板上移动铅笔时,木板模拟的是   。
(2) 如图所示,实验中应把篮球和木板置于   。
(3) 铅笔由 A 向B 移动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答案】(1)海面
(2)同一水平视线
(3)铅笔的长度逐渐变短,铅笔头先消失
【解析】(1)地球是一个球体。在木板上移动铅笔时,木板模拟的是海面。
(2)如图所示,实验中应把篮球和木板置于同一水平视线。
(3)铅笔由A向B移动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铅笔头先消失,铅笔的长度越来越短。
四、解答题(共5小题,每题7分,共35分)
28. 探索宇宙
(1)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地球的两个“近邻”是   和   。
(2)我们做八大行星纸带(如图),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c最远的海王星距离太阳为449600万千米,长纸带每一格约等于   万千米。
(3)我们在太阳系活动中,根据比例(缩小10亿倍),如果地球大小近似玻璃珠(直径约1.3厘米)大小,等比例缩小的太阳相当于 (  )大小。
A.乒乓球(直径约4厘米) B.实心球(直径约10厘米)
C.篮球(直径约25厘米) D.巨型气球(直径约140厘米)
(4)请你在下图中找到北极星的正确位置并进行标注。
(5)小科做了一个银河系模型(如图),其中的米粒代表的是   。将它绕中心旋转代表   。
【答案】(1)金星;火星
(2)建立模型 (建模);10000(1万)
(3)D
(4)北极星标注于小熊座尾部 (北斗七星勺口延长线五倍处)
(5)恒星;银河系的恒星绕银河系中心高速旋转
【解析】(1)太阳系行星相关知识:太阳系有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的两个 “近邻” 是金星和火星。
(2)科学方法及行星距离计算
建立模型(建模):是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通过构建模型来简化和理解复杂的事物或现象。
行星距离计算:根据已知的海王星距离太阳的距离和纸带的格数来计算每格代表的距离。
(3)太阳系天体大小比例:根据比例(缩小 10 亿倍)来计算等比例缩小后太阳的大小。
(4)北极星的位置:北极星位于小熊座的尾部,在北斗七星勺口延长线五倍处。
(5)银河系模型相关知识:在银河系模型中,米粒代表恒星,模型绕中心旋转代表银河系的恒星绕银河系中心高速旋转。
29.回顾2024年的天文圈,发生了许多事件,如流星雨、“紫金山-阿特拉斯”新星、ZS7星系黑洞合并、太阳活动进一步加强等。请同学们应用相关的宇宙知识完成。
(1)在天空中看到一些拖着尾巴的星星,它们主要是由岩石碎片、固体微粒和水结成的“冰球”,它们是(  )
A.彗星 B.恒星 C.行星 D.卫星
(2)2024年5月进入太阳黑子活动高峰期,太阳黑子发生在太阳的(  )
A.日冕层 B.色球层 C.光球层 D.日核
(3)宇宙中的天体都历经诞生、成长、成熟到衰老、死亡的演化过程。如图是ZS7星系黑洞合并的模拟照片,在演化的最后阶段可能变成黑洞的天体是(  )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彗星
(4)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138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假如宇宙的演化经历了先匀速后加速的膨胀过程,那么宇宙半径R和宇宙年龄t的关系图像大致是(  )
A. B.
C. D.
【答案】(1)A(2)C(3)A(4)B
【解析】(1)在天空中看到一些拖着尾巴的星星,它们主要是由岩石碎片、固体微粒和水结成的“冰球”,它们是A彗星;
(2) 2024年5月进入太阳黑子活动高峰期,太阳黑子发生在太阳的 光球层;日冕层是太阳风,色球层是耀斑和日珥;
(3) 宇宙中的天体都历经诞生、成长、成熟到衰老、死亡的演化过程。如图是ZS7星系黑洞合并的模拟照片,在演化的最后阶段可能变成黑洞的天体是恒星;质量很大的恒星最终会演化为黑洞;
(4) 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138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假如宇宙的演化经历了先匀速后加速的膨胀过程,那么宇宙半径R和宇宙年龄t的关系图像大致是 B;
故答案为:(1)A(2)C(3)A(4)B
30.“金星凌日”和“火星冲日”是两种非常罕见的天文景观,“金星凌日”人们从地球上可以看到金星就像一个小黑点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火星冲日”是太阳刚一落山,火星就从东方升起,整夜可见,且一年中是最亮的,其公转周期是地球的两倍。根据上述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金星、地球、火星是太阳系中哪一类天体   ;
(2)“金星凌日”与“火星冲日”形成的光学原理相同,该原理是   ;
(3)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金星只在太阳上留下一个小黑点;而发生“日全食”时,月亮却能够遮掉整个太阳,原因是______;
A.月亮体积比金星大得多 B.金星体积比月亮大得多
C.月亮离地球比金星远得多 D.金星离地球比月亮远得多
(4)根据地球与火星的公转周期,我们可以预测“火星冲日”现象一般每   年出现一次(选填“1”、“2”或“3”)。
【答案】(1)行星(2)光沿直线传播(3)D(4)2
【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金星、地球、火星绕恒星(太阳)运转,所以金星、地球、火星是太阳系中的行星。
(2)当金星转到太阳与地球中间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金星挡住了太阳射向地面的一部分光线,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所以两种现象的原理都是光沿直线传播。
(3)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的特点,物体离地球越近时,其遮挡的区域会越大;物体离地球越远时,其遮挡的区域会越小。因为金星离地球比月亮离地球远得多,所以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金星只在太阳上留下一个小黑点,而发生“日食”时,月亮却能够遮掉整个太阳。
故选D。
(4)火星的公转周期是地球的两倍,即火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是地球的两倍,即地球每绕太阳公转一圈,火星大约公转半圈,因此每隔约2年,地球和火星会再次成一直线,出现火星冲日现象。
(1)太阳能自主发光是恒星,金星、地球、火星绕恒星运转,所以金星、地球、火星是太阳系中的行星。
(2)当金星转到太阳与地球中间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金星挡住了太阳射向地面的一部分光线,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据图分析,“火星冲日”是地球在太阳和火星之间,所以地球、太阳和火星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所以两种现象的原理都是光沿直线传播。
(3)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的特点,物体离地球越近时,其遮挡的区域会越大,因此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金星只在太阳上留下一个小黑点;而发生“日食”时,月亮却能够遮掉整个太阳,这是因为金星离地球比月亮离地球远得多,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4)火星的公转周期是地球的两倍,即火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是地球的两倍。火星冲日是指火星、地球和太阳三者成一条直线,且火星和太阳分别位于地球的两侧。由于地球和火星的公转周期不同,地球每绕太阳公转一圈,火星大约公转半圈,因此每隔约2年,地球和火星会再次成一直线,出现火星冲日现象。
31. 2024年9月23日12时30分在新疆巴音郭楞州尉犁县(北纬40.86度,东经84.16度)发生4.0级地震,震源深度约为20千米。
(1)从东、西半球看,新疆巴音郭楞州尉犁县属于   半球。下列经纬网图能够表示尉犁县大致位置的是   。
(2)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本次地震是亚欧板块和   板块碰撞、挤压或错位的结果。
(3)地震发生前,某些动物可能会出现异常的行为,这体现了生物    的基本特征。
(4)地震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它是纵波和横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震中区,纵波使地面上下颠动,横波使地面水平晃动。它们的传播速度并不一样,分别约为5.6km/s和3.2km/s。若地震时纵波和横波到达某地的时间差为3s,那么震源到该地的距离大概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东;B
(2)印度洋
(3)能对各种刺激作出反应 或 应激性
(4)解:
解得
答:震源到该地的距离大概是 22.4 千米
【解析】(1)由于新疆巴音郭楞州尉犁县地处东经84.16°,因此属于东半球;在所给图中B能够表示尉犁县的位置;
(2)尉犁县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位置,因此本次地震是由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或错位的结果;
(3)地震发生前,某些动物可能会出现异常的行为,是由于生物能对各种刺激作出反应或应激性的基本特征;
(4)根据纵波和横波到达某地的时间差为3s,并且横波和纵波传播的路程相同,根据列式计算出从震源到该地的距离。
32. 科学兴趣小组学习完地球和地球仪的相关知识后,进行了制作简易地球仪的方法探究。如图为简易地球仪制作步骤示意图。
(1)【第一步·做支架】
用铁丝弯成一个半圆的形状和一个倾斜的直线形,折成的地球仪支架,如图①所示。
倾斜的直线形 L代表地球仪上的   。
(2)【第二步·组装】
如图②③所示,用笔在乒乓球上画一个大圆代表赤道,扎两个小孔a、b,把乒乓球用铁丝穿起来,固定铁丝两头,使球可以自由转动。
小孔a、b分别代表   和   ,要保证两小孔到赤道的距离   。
(3)【第三步·绘制经纬线】
在乒乓球上画上必要的经线和纬线,并标注名称或度数,这样-个乒乓球地球仪就做好了,如图④所示。
用铅笔在图④地球仪上画出 20°E经线。
【答案】(1)地轴(2)北极;南极;相等(3)
【解析】(1)由图示1信息可知,倾斜的直线形L代表地球仪上的地轴。
(2)由图示2、3可知,小孔a代表北极,小孔b代表南极,同时要保证两小孔到赤道的距离相等。
(3)读图可知,图中有本初子午线,20°E位于本初子午线以东。画图如下: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