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圆明园是一座——
举世闻名
众星拱月
金碧辉煌
旷世之作
宏伟壮观
美不胜收
......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请你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法国】雨果
请你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
——【法国】雨果
14.
学 习 任 务 一
借助阅读“显微镜”,感受昔日辉煌
细读文本
抓关键词句
谈感悟发现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 的历史文物。
最珍贵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 从
● 到
青铜礼器
青铜礼器
青铜尊(商朝)
簋guǐ(西周)
青铜钟(东周)
历代名人书画
历代名人书画
《兰亭集序》(晋代 王羲之)
历代名人书画
《心经》(唐 张旭 狂草)
历代名人书画
《清明上河图》(北宋 张择端)
历代名人书画
《千里江山图》(北宋 王希孟)
历代名人书画
《富春山居图》(元代 黄公望)
奇珍异宝
奇珍异宝
黄地粉彩福寿万年云口瓶 清 嘉庆
翠玉白菜
清 光绪
珐琅侍女酒壶
清 乾隆
奇珍异宝
长颈葫芦瓶
清 乾隆
2010年10月7日,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经过足足45口叫价,清乾隆年间的一款“长颈葫芦瓶”最终以2.5266亿港元(约合2.1294亿元人民币)成交。这一价格刷新了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拍卖世界纪录。
博物馆
艺术馆
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
1860年10月6日
学 习 任 务 二
借助阅读“放大镜”,体会被毁之痛
深究文本
扣疑问所在
探特殊表达中的特殊情感
看看哪些看似简单的文字,实则饱含作者克制、想要喷薄而出的情感,而且这些字眼也深深刺痛着你的心,让你感到愤慨、痛惜或忍不住想要大声质问。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从此,
圆明园,
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
也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没有了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
也没有了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没有了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
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
也没有了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蓬莱瑶台,
武陵春色……
…… ……
…… ……
…… ……
…… ……
…… ……
…… ……
…… ……
从此,
圆明园,
不仅没有了民族建筑,
也没有了西洋景观。
不但没有了宏伟的建筑,
还没有了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 ……
…… ……
…… ……
…… ……
从此,
圆明园
没有了一切。
一切都没有了!
我们的国宝在哪里?
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包括:青铜器、瓷器、玉器、书画、雕刻品等共计2.3万件。
英国大英图书馆藏有中国珍贵文献和古籍6万多种。
法国丹枫白露宫:宫中的中国馆可以说是圆明园在西方的再现。收藏的中国历代名画、金银首饰、瓷器、香炉、编钟、宝石和金银器有3万件。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馆内的9万件藏品中,有上万件中国文物。日本各地上千座博物馆收藏有中国文物,珍品也是数不胜数,数量估计在数十万件。
课题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这样的篇幅布局安排真是独具匠心,课文以大量的篇幅描绘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让我们更加热爱圆明园,以圆明园为自豪。这个我们引以为傲的皇家园林被英法联军肆意掠夺烧毁,这更能激起我们对侵略者的痛恨,对祖国的热爱。
你知道吗?
学 习 任 务 三
借助阅读“透视镜”,亮出少年声音
跳出文本
联结历史和当下
辩一辩:圆明园该不该重建?
倾听历史的声音——
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
七子之歌(节选)
闻一多
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
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阅读链接
从1922年冬到1925年春,闻一多留学美国。留学期间,他切身体验到了弱国子民在强国所遭遇到的无处不在的歧视与欺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对祖国深沉的爱激发了他创作的灵感,身在纽约的他写下了《七子之歌》等多篇力作。《七子之歌》一经问世,就引起强烈的共鸣。
阅读链接
2014年12月13日,在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公祭仪式上,南京青少年代表齐声诵读和平宣言,表达了全国人民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悼念与哀思,发出了对和平的呼唤
每一首诗都灌注着被掳掠的血肉之躯的疼痛,强烈表达对祖国母亲深沉的眷恋。
以“历史的声音”“怎能忘却”或“哭泣的圆明园”等为题,联系本单元学过的《古诗三首》《少年中国说》《圆明园的毁灭》等,可以以反问、排比的方式直抒胸臆,也可以以对比的方式引人深思。
情境作业:《新时代少年说》
观看电影《圆明园》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