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来自地球的力
A知识要点分类练 夯实基础
知识点 1 重力的产生
1.腾空而起的运动员最终会落回地面,是因为受到 力的作用,该力的施力物体是 。
2.如图6-3-1所示,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的力是(不计空气阻力) ( )
A.脚对球的踢力
B.重力
C.不受力
D.脚对球的踢力和重力
知识点 2 重力的大小
3.在“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6-3-2甲所示。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质量均为50g的钩码5个。实验步骤如下:
(1)将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上校零,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
(2)把1个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钩码静止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钩码所受的重力。
(3)逐渐增加所挂钩码的个数,测出相应钩码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请你在图乙中用描点法作出G-m图像。
钩码数/个 1 2 3 4 5
质量m/ kg 0.05 0.10 0.15 0.20 0.25
重力G/N 0.49 0.97 1.47 1.97 2.45
(4)根据图像得出结论: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 。
(5)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重力与质量的比值约为9.8 N/ kg,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1kg=9.8 N
B.重1 N 的物体质量为9.8k g
C.质量为1 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 N
4.某中学生的质量是50 kg,则他所受的重力是 N。若一个人所受的重力为450 N,则这个人的质量是 kg。(g取10 N/ kg)
知识点 3 重力的方向
5.小明在地球的不同位置释放手中的实心球,如图6-3-3所示,实心球的下落路径中正确的是 ( )
6. 如图6-3-4 所示,请画出老鹰所受重力的示意图(作用点在O点)。
知识点4 重心
7.下列关于重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
C.物体的重心位置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情况和物体的形状有关
D.重心越高,物体越稳定
8.向货车上装货时,把重的东西放在 (选填“上层”或“下层”),这是通过 的方法提高稳定程度的。
B规律方法综合练 能力达标
9.如果没有重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体将失去质量
B.篮球比赛将无法进行
C.苹果不会自然地落地
D.人跳起来将不再落回地面
10.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 kg等于10 N,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将10 kg 的物体从地球带到月球,其质量和重力都会变小
C.天平和测力计在月球上将无法正常使用
D.地面某位置处,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11.建筑工人砌墙时,常利用重垂线来检查墙砌得是否竖直。如图 6-3-5 甲所示,一堵南北走向的墙上,所挂的重垂线如图乙所示,则这堵墙一定 ( )
A.向东倾斜 B.向南倾斜
C.向西倾斜 D.向北倾斜
12.小全同学对一些物体的重力进行了估测,你认为其中不可能的是 ( )
A.一名中学生重约500 N
B.拿起一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0.5N
C.八年级物理课本重约2 N
D.一个普通的苹果重约0.15 N
13月球对其表面附近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对地面附近物体引力的六分之一。设想我们乘宇宙飞船到达月球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地球上质量为60 kg的物体,在月球上质量只有10 kg
B.在地球上重为 600 N 的人,月球对其吸引力为100 N
C.一个金属球在月球上的密度仅为它在地球上的六分之一
D.在地球表面将一根轻弹簧拉长1 cm需要6 N 的拉力,在月球上只需要1 N 的拉力
14.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3 :4,则它们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之比是 ,若甲的质量是6 kg,则乙受到的重力是 N。
15. 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将g值取9.8 N/ kg。但经过精确测量,发现在某些不同的地理位置,g值存在着微小差异。下表列出了一些城市和地区的g值大小。
地点 赤道 广州 武汉 上海 北京 纽约 莫斯科 北极
g值 9.780 9.788 9.794 9.794 9.801 9.803 9.816 9.832
地理纬度 0° 23°06' 30°33′ 31°12' 39°56′ 40°40' 55°45' 90°
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g值相同的城市是 。
(2)造成g 值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
(3)我国与许多国家之间贸易往来频繁,在这些往来的货物运输中,发货单上所标示的“货物重量”实质上是货物的 。
创新情境拓展练 素养提升
[科学思维]在“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和天平。某同学在测量时,弹簧测力计竖直静止时指针位置如图6-3-6所示,其读数为 N;另一名同学为了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他找了一些橡皮泥,用小刀把几块橡皮泥削成不同的形状,并分别测量出每块橡皮泥的重力,从而得出结论。他的做法的不妥之处是: °
第三节 来自地球的力
1. 重 地球 2. B
3. (2)等于 (3)图略 (4)正比 (5)C
4. 500 455. D 6. 图略
7. C 8. 下层 降低重心 9. A10. D 11. C 12. D 13. B14. 3:4 78.4
15.(1)武汉和上海 (2)地理纬度不同(3)质量
16.弹簧测力计 2
没有控制变量(或没有控制质量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