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习题点拨
P9检查站
任意说出教材表中5种仪器,与其主要用途对应,例如试管,主要作为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条件下作加热容器。
课后习题答案
1.A 点拨:烧杯可用于加热,但必须垫上石棉网,防止受热不均匀炸裂。
2.C 点拨: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要用外焰加热。
3.(1)正确。(2)错误。滴管平放会将
( http: / / www.21cnjy.com )胶头腐蚀,应倒放。(3)错误。给试管加热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4)错误。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也不能少于,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引起危险。
4.D 点拨:A错在瓶塞正放,应倒放;B错在试管没有横放;C错在给烧杯加热时没有垫石棉网。
5.(1)将试管夹由底部往上套,夹在离试管口三分之一处。
(2)残余的药液流下腐蚀标签。
(3)聚成水滴 成股流下
6.加热时,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
(1)加热前没有预热。没有预热就加热,会导致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
(2)加热时试管接触灯芯。由于灯芯的温度较低,试管底部接触灯芯会造成试管的不同部位温度不同,受热不均匀而破裂。
(3)加热固体时,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药
( http: / / www.21cnjy.com )品中所含的水分或反应生成的水会在管口冷凝成水滴而倒流回热的试管底部,造成试管热胀冷缩、受热不均匀而炸裂。
(4)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试管外壁有水,加热时会使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课堂探究
能力点1量筒读数的误差分析
题型导引
关于这类问题的考查,一般是针对一个错误操作,如仰视读数或俯视读数,分析产生的误差,通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例1】小江用量筒量取液体,初次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数时仰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0
mL。加入部分液体后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
mL,则该学生实际加入量筒内的液体体积( )
A.一定大于5
mL
B.一定小于5
mL
C.一定等于5
mL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5
mL
解析:从题目提供的信息看,小江初次仰视读数是错误的,读数小于实际体积;加入部分液体后,读数是正确的。
答案:B
变式训练
某同学量取液体时,开始仰视读数,读数为18
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读数,读数为11
mL,则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
A.等于7
mL
B.大于7
mL
C.小于7
mL
D.无法确定范围
解析:根据“俯视偏大,仰视偏小”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原则,开始仰视读数,读数为18
mL,则实际大于18
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读数,读数为11
mL,则实际小于11
mL,则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大于7
mL。
答案:B
能力点2天平的物、码位置颠倒导致的误差
题型导引
天平是称量质量的主要仪器,正确使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天平要“左物右码”,但如果物、码位置放反,即“左码右物”则读数可能会产生误差。这类问题的考查正是针对上述错误操作进行分析,一般是考查最后所得物质的实际质量。
【例2】王思思同学用托盘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平称药品质量时,待平衡时读数为9.5
g(1
g以下用游码),后来发现药品与砝码位置放颠倒了,则实际称得药品的质量为( )
A.9
g
B.10
g
C.8.5
g
D.8
g
解析:解答这类问题,一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从题目提供的数据中找出实际使用的砝码和游码的读数。由题意看出,错误称量的读数为9.5
g,则砝码质量应为9
g,游码读数为0.5
g,由于药品与砝码位置放颠倒,即“左码右物”,则药品的实际质量为:9
g-0.5
g=8.5
g。
答案:C
变式训练
李腾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所示,他称取的烧杯的实际质量为( )
A.23.8
g
B.32.6
g
C.32.3
g
D.27.4
g
解析:用天平称量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原则。观察图示可知,李腾将砝码与烧杯放反了,且砝码的质量为30
g,游码的读数是2.6
g,则烧杯的实际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读数=30
g-2.6
g=27.4
g。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