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考地理一轮基础复习训练5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单选题
下图为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光伏发电站,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光伏板图形电站。在我国第七大沙漠——库布齐沙漠中,一块块亮晶晶的蓝色光伏板连在一起,形成了一眼望不到边的蓝色海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太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的能量来自其内部核聚变
B.太阳辐射可能会引起地球上的“磁暴”现象
C.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岩浆活动的主要动力
D.太阳是河外星系一颗普通的恒星
2.与光伏电站能量来源相同的是( )
A.风能、地热 B.煤炭、风能 C.潮汐、煤炭 D.潮汐、地热
左图是在亚洲户外用品展上受人瞩目的太阳能烧烤炉,它是人类利用太阳能的新方式。右图为我国部分区域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假如在我国部分城市销售该太阳能烧烤炉,仅从太阳辐射能的分布考虑,销量最好的可能是( )
A.重庆 B.上海 C.兰州 D.郑州
4.成都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比郑州少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更高 B.阴雨天多 C.海拔更低 D.风力更大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雅鲁藏布江的水能与太阳辐射有关
B.太阳辐射能清洁且能量较集中,利于开发
C.人类建设的风电站与太阳辐射无关
D.地球板块运动的能量来自于太阳辐射
气象专家通过研究云贵高原太阳辐射观测站多年观测资料,将逐月太阳总辐射量累加得出当地太阳辐射不同季节总量。下图为云贵高原六个城市太阳辐射观测站不同季节太阳总辐射量统计图(单位:MJ/m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最符合北半球大部分地区太阳辐射季节分布规律的城市是( )
A.贵阳 B.景洪 C.丽江 D.昆明
6.与夏季相比,云贵高原大多数地区春季太阳辐射量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高度大 B.晴天较多 C.地势起伏大 D.昼长较长
7.我国太阳辐射能量最少的地区是( )
A.黑龙江北部 B.海南省南部 C.四川盆地 D.青藏高原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增加,为解决充电问题,某老旧小区建设了L型光伏停车棚(下图),利用车棚顶部铺设的太阳能板吸收太阳能发电,为充电装置提供电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光伏停车棚相较于传统充电停车棚的优势( )
①遮阳防雨②建设成本低③清洁低碳④经济效益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6.仅考虑发电效率,下列城市中最适合发展光伏停车棚的是( )
A.北京 B.重庆 C.西宁 D.上海
“极光大爆发,漠河美到炸裂!”2024年10月,地球再次迎来强地磁暴,漠河、内蒙古多地甚至连北京都能看到绚丽的极光(如下图)。不少天文爱好者无比兴奋,纷纷拍下这一难得的瞬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地理事物与极光现象的发生密切关联的是( )
①太阳辐射②太阳大气③色球层④日冕层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8.当极光现象产生时,地球上可能会出现( )
A.指南针不能准确指示方向 B.无线电长波通信受到影响
C.昆明地区降水量普遍增大 D.平流层中的电离层受到干扰
10.极光现象是太阳活动的衍生物。下列有关太阳活动说法正确的是( )
①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②色球层肉眼可见
③耀斑与太阳黑子具有伴生关系④日冕层亮度最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4年是太阳活动高峰年,10月3日太阳爆发了本年的最大级别耀斑。完成下面小题。
11.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电离层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下一次的耀斑爆发是2035年 B.2024年太阳黑子的数目较少
C.肉眼可观察到最大级别耀斑 D.无线电短波通信会受到影响
太阳耀斑和太阳风等剧烈活动,影响地球磁层、大气电离层、卫星运行安全以及人类健康,这种短时间空间环境变化称为空间天气。如图为2024年11月19日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发布的耀斑空间天气指数预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耀斑所在的太阳圈层是(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太阳内部
14.未来24小时,太阳活动对( )
A.电离层干扰明显 B.卫星导航干扰明显 C.地球磁场影响大 D.北京的降水影响大
二、综合题
1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年来,我国大力开发太阳能等新能源。光伏电站利用太阳能发电,占地面积大。
材料一:下图为京津冀地区略图。下表为图中各行政区域光伏发电适宜度评价表,值越大,越适宜光伏发电。
材料二:2021年京津冀地区煤炭消费占该地区能源消费总量的70%以上。为响应碳减排,京津冀地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
材料三:青海省西北部由于长期过度放牧,土地荒漠化严重。近年来,该区域内建设了多座大型光伏电站,电站建成后,其附近的荒漠逐渐更新为草地。
(1)与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相比,指出太阳能的主要优缺点。
(2)从地形角度,说出甲地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多的原因。
(3)说出京津冀地区光伏发电适宜度的空间分布趋势。与①市相比,分析⑥市更适宜大规模光伏发电的原因。
(4)从碳减排的角度,说明京津冀地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的合理性。
16.根据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填注太阳大气层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2)平时用肉眼能够看到的太阳大气层是__________(填名称),出现在该层的太阳活动是__________。
(3)当太阳活动增强时,C层会出现的太阳活动是__________,扰动地球的磁场和大气层,分别会产生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现象。当这种扰动足够强烈时,还会对__________产生影响。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我国海南岛与漠河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
(2)根据材料图,描述我国太阳总辐射量分布的总体特征:
年太阳总辐射量整体分布不均衡,大致从____向____呈增大趋势(填方向);高值中心在____,低值中心在____(填地形区)。
(3)图中甲地年太阳辐射总量的数值大约在____之间。
一、单选题
1. A
2. B
3. C
4. B
5. D
6. C
7. D
8. A
9. B
10. B
11. B
12. D
13. B
14. A
二、综合题
15. (1)优点:可再生、清洁无污染;缺点:能量分散、受天气影响大
(2)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太阳辐射削弱少
(3)西北高东南低;⑥市晴天更多、土地资源更丰富
(4)减少化石能源使用,降低碳排放,助力碳中和目标
16. (1)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2)光球层;太阳黑子
(3)日冕物质抛射;磁暴;极光;航天器安全
17. (1)纬度因素
(2)西部高东部低;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3)1400~1600千瓦时/平方米2026届高考地理一轮基础复习训练6
地球的圈层结构与地球的演化
一、单选题
2024年10月,印度尼西亚境内多座火山连续喷发,大量岩浆、火山灰喷出。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划分与地震波传播速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印尼火山所喷发的岩浆来源于( )
A.①圈层 B.②圈层 C.③圈层 D.④圈层
2.下列关于a、b界面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a界面以上圈层厚度不均 B.a界面以下物质为液态
C.在b界面处纵波速度为0 D.b界面以下物质为固态
2021年4月7日,我国用于可燃冰等海底矿产资源勘探的“海牛Ⅱ号”钻机系统从南海底部成功下钻231米。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海牛Ⅱ号”下钻到达位置位于( )
A.地壳 B.上地幔
C.地核 D.软流层
4.图示地球圈层中( )
A.由内到外依次为地壳、地幔、地核 B.岩石圈包括地壳和软流层
C.软流层位于下地幔的下部 D.地壳厚度陆地大于海洋
若尔盖湿地被誉为中国最美的湿地,这里拥有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寒沼泽湿地,河流蜿蜒曲折,湖泊星罗棋布,飞鸟齐聚。下图为若尔盖湿地某湖泊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若尔盖湿地湖泊景观图中体现的地球外部圈层个数是(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6.若尔盖湿地国家级保护区内,最活跃的圈层要素是( )
A.河流、湖泊 B.大气、水汽 C.岩石、冰川 D.草甸、水鸟
7.图中水鸟所属的圈层( )
A.只分布在水圈表层 B.可分布在岩石圈表层
C.可分布在大气圈顶层 D.范围固定
在英国的东南部海岸,白垩土悬崖十分常见(如左图所示),白垩土是一种白色疏松的土状石灰岩(是一种沉积岩),颗粒均匀、细小又柔软,用手就能搓碎。在海岸带悬崖下的沙滩上常能找到菊石(如右图所示),菊石是划分和对比地层最有效的标准化石。完成下面小题。
8.白垩土的形成( )
A.化学沉积—地壳抬升 B.地壳抬升—海浪侵蚀
C.海浪沉积—地壳抬升 D.海浪侵蚀—垂直崩塌
9.菊石亚纲动物是已灭绝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生存于中奥陶纪至晚白垩纪。由此推断其可能的灭绝时期是( )
A.古生代末期 B.中生代末期 C.新生代末期 D.寒武纪
百岁兰是一种生长在沙漠地区的裸子植物,形状十分奇特,茎秆高4米,地面上只有20厘米左右,有两片从茎顶生出并左右分开的叶子,匍匐于地上,叶宽30厘米,长3米左右,最长能有6~7米(左图)。它主要分布在安哥拉与纳米比亚沙漠(右图)。经过碳14测年,推测其平均寿命可达数百年,其中一部分甚至可到2000年,故得此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百岁兰出现的地质年代最早可能是( )
A.元古宙末期 B.古生代末期 C.中生代末期 D.新生代末期
11.与其他沙漠植物的针状叶子相比,百岁兰叶片宽大的原因是( )
A.根系发达,可获取地下水源 B.靠近沿海,拥有露水补给
C.纬度高,蒸发量小 D.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12.在百岁兰“长寿的一生中”,叶片所起的作用是( )
①减少蒸发②减轻侵蚀③获取养分④塑造形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3.推测百岁兰叶片所具有的特点是( )
①叶片较厚,为革质②表面有气孔构造③表皮密闭,密封性好④叶片较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下图为某正常地层剖面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4.关于图中各化石岩层形成地质年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恐龙化石岩层——新生代 B.三叶虫化石岩层——中生代
C.乙化石岩层——晚古生代 D.大型哺乳类化石岩层——前寒武纪
15.图中各化石岩层及地质构造(活动)形成年代早晚顺序,说法错误的是( )
A.丁岩层形成年代早于乙岩层 B.甲形成年代早于乙岩层
C.图中断层形成年代早于乙地层 D.含恐龙化石岩层晚于乙岩层
16.关于图中乙化石岩层的名称及所处时代地球的演化特点,正确的是( )
A.鸟类化石岩层——泛大陆解体 B.鱼类化石岩层——形成泛大陆
C.藻类化石岩层——重要成矿时期 D.小型哺乳类化石岩层——剧烈地壳运动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为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某校地理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了自主学习探究活动。图1示意同学们绘制的地球圈层结构,甲、乙表示不连续界面,图2示意地球各圈层间物质交换。
(1)分别指出图1中字母D、E、F表示的地球内部圈层。
(2)说出图1中甲、乙两个不连续界面的名称,并简述地震波向下通过乙界面时波速发生的变化。
(3)图1中的A、B、C圈层分别对应图2中的____、____、____,且图2中最活跃的圈层是____。(填数字序号及名称)
18.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其中C、D、E为地球内部三大圈层。完成下列要求。
(1)A、B和生物圈等共同组成地球的____(填“外部”或“内部”)圈层。B为____圈,大气圈对应上图的____(填字母)。
(2)地震波向地心方向运动,到了____(填“甲”或“乙”)处,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突然增加。____(填字母)层和____(填字母)层的顶部是由岩石组成的,合称岩石圈,D层中的软流层被认为是____的发源地。
(3)火山喷发后,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的迁移顺序是( )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19.中新网北京时间2022年4月13日电,中国研究团队对产自广西百色市隆林县者保乡一件化石的最断研究表明,这是广西首次发现的(距今约2.52亿~2.47亿年)大型鱼龙化石,并将其命名为“粗壮百色鱼龙”。下图为鱼龙复原图和地质年代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鱼龙生存的地质年代位于___________ (填“早三叠纪”或“晚三叠纪”),此时期属于 _________(填“④”或“③”)。
(2)④时期陆地面积__________(填“扩大”或“缩小”)。
(3)鱼龙生存的地质年代末期,恐龙_________ 填“灭绝”或“繁盛”),海洋中50%的__________ (填“无脊椎动物种类”或“裸子植物种类”)灭绝。
(4)④地质年代被称为________植物时代(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和________(爬行动物、哺乳动物)动物时代。
(5)列举⑤地质年代的第四纪出现的两件大事是什么?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科学研究发现,1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看到这个消息,上海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特别感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前去实地考察研究一番。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命了名,并做了大量物质上、知识上的准备工作。
(1)考察名称:____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2)考察工具准备:____
(3)结合相关材料,他们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①按地质年代,该区域最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____代。
②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应为____环境(填“陆地”或“海洋”);在恐龙繁盛时期,主要植被为____。
(4)考察结论: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认为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
①地理环境经历了____环境向____环境的演变;
②由不同化石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地壳经历了____(填“抬升”、“下降”或“水平”)运动。
一、单选题
1. 答案:B
解析:火山喷发的岩浆来源于软流层(位于上地幔顶部),对应图中②圈层。①为地壳,③为下地幔,④为地核。
2. 答案:D
解析:a界面为莫霍面,以上地壳厚度不均(A正确);b界面为古登堡面,以下外核为液态(B错误),纵波速度下降但不为0(C错误),内核为固态(D正确)。题目要求选择“正确”描述,故D最全面。
3. 答案:A
解析:南海底部地壳平均厚度约6-10千米,“海牛II号”下钻231米未穿透地壳。
4. 答案:D
解析:地壳厚度陆地(平均30-40千米)大于海洋(平均5-10千米)。其他选项错误:A应为地壳→地幔→地核;B岩石圈含地壳和上地幔顶部(不含软流层);C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
5. 答案:B
解析:图中可见水圈(湖泊)、大气圈(天空)、生物圈(水鸟),共3个外部圈层。
6. 答案:D
解析:最活跃的圈层是生物圈,草甸(植物)和水鸟(动物)属于生物圈要素。
7. 答案:B
解析:水鸟属于生物圈,可分布于岩石圈表层(如陆地巢穴)、水圈(捕食)和大气圈低层(飞行),但范围不固定(随迁徙变化)。
8. 答案:A
解析:白垩土为沉积岩,由化学沉积(海洋生物残骸堆积)后经地壳抬升形成,海浪侵蚀是后期改造。
9. 答案:B
解析:菊石生存于奥陶纪至晚白垩纪,灭绝于中生代末期(白垩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
10. 答案:B
解析:裸子植物繁盛于古生代末期(如二叠纪),百岁兰作为裸子植物可能最早出现于此时期。
11. 答案:B
解析:纳米比亚沙漠靠近大西洋,受本格拉寒流影响多雾,叶片宽大利于吸收露水。其他选项不符:A根系发达与叶片形态无关;C蒸发量受寒流降温影响小;D寒流降温减湿。
12. 答案:C
解析:叶片宽大可拦截雾水补充养分(③),匍匐形态受叶片重力影响(④)。①错误(宽叶增蒸发);②侵蚀与根系相关。
13. 答案:A
解析:沙漠植物叶片特点为革质(①)减少水分流失,气孔(②)调节蒸腾。③④矛盾(密封性无需气孔,薄叶易脱水)。
14. 答案:C
解析:乙化石岩层位于三叶虫(古生代)与恐龙(中生代)之间,可能为晚古生代鱼类化石。A恐龙化石属中生代;B三叶虫属古生代;D哺乳类属新生代。
15. 答案:C
解析:断层切穿乙岩层,说明形成晚于乙地层。其他选项正确:丁(最下层)早于乙;甲(三叶虫)早于乙;恐龙化石层在上。
16. 答案:B
解析:乙岩层介于三叶虫与恐龙之间,可能为鱼类化石(晚古生代),此时泛大陆(盘古大陆)形成。A鸟类属中生代;C藻类属前寒武纪;D小型哺乳类属新生代。
二、综合题
17.
(1) D地壳、E地幔、F地核
(2) 甲为莫霍面,乙为古登堡面;通过乙界面时纵波减速,横波消失。
(3) A对应①(大气圈),B对应②(水圈),C对应③(生物圈);最活跃圈层为③生物圈。
18.
(1) 外部;水;A
(2) 甲;C(地壳)、D(上地幔顶部);岩浆
(3) A(火山灰→大气圈→沉降至水圈/生物圈→沉积成岩)
19.
(1) 早三叠纪;③
(2) 扩大(泛大陆形成)
(3) 繁盛;无脊椎动物种类
(4) 裸子植物;爬行动物
(5) 人类出现、冰期与间冰期交替
20.
(1) 古脊椎动物化石
(2) 地质罗盘、化石采集工具、相机、GPS设备等
(3)
① 古生代
② 海洋;裸子植物
(4)
① 海洋→陆地
② 抬升2026届高考地理一轮基础复习训练4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一、单选题
2025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将继续推进空间站应用与发展,为推动科技强国、航天强国建设贡献力量。下图为我国空间站与太阳系部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球的宇宙环境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A.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 B.太阳系—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地月系
C.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D.可观测宇宙—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
2.中国空间站的轨道高度在400至450公里之间,其在轨运行的绕转中心及天体类型是( )
A.月球 卫星 B.地球 行星 C.北极星 恒星 D.火星 行星
3.我国建设空间站,进行太空探索的意义主要有( )
①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②利用太空的物理环境进行科学实验
③研究太空丰富的生物资源④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中国方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4年12月8日,广州乃至全球的北回归线地区,出现木星冲日现象。冲日是指某一行星在绕日公转过程中运行到与地球、太阳成一条直线的位置,而地球恰好位于太阳和该行星之间的一种天文现象。下图为木星冲日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推测可能出现冲日现象的天体是( )
①水星②金星③火星④土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若人类未来在木星卫星上寻找生命,最需关注的是( )
A.液态水体形成的存在迹象 B.磁场强度能否抵御太阳风
C.岩石圈厚度是否足够稳定 D.是否存在四季更替的现象
2025年5月29日天问二号探测器成功发射,意味着我国深空探测又成功迈出新的一步。探测取样目标之一的小行星2016HO3,直径为36-60米,28分钟自转一周。与地球的距离保持在38-100倍月地距离之间,像一颗围绕地球上下震荡的星星伴飞在地球周边,其围绕太阳公转轨道参数与地球几乎相同。下图为小行星2016HO3轨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小行星2016HO3所属的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7.与地球相比,小行星2016HO3( )
①公转快 ②引力小 ③辐射强 ④自转快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在条件允许下,我们可以看到仙女座方向处的一个光斑——仙女星系,距离地球260万光年,其视星等为3.44。下图为部分常见天体的视星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仙女星系属于( )
A.银河系 B.河外星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9.视星等越小的天体( )
A.质量越大 B.体积越大 C.亮度越小 D.亮度越大
“月有阴晴圆缺”,月相变化引发了人类的种种情感和联想。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0.中秋佳节赏月,上海地区一轮明月升起的时间是( )
A.早晨 B.正午 C.傍晚 D.子夜
11.上海地区,人们可观察的月球升起和下落的状况是( )
A.全年东升西落 B.农历上半月东升西落,下半月西升东落
C.全年西升东落 D.春分日至秋分日东升西落,秋分日到春分日西升东落
2025年5月31日3时左右,一颗火流星划过北京夜空,其残骸坠落到地面形成陨石,少数北京居民目击了夜空被“点亮”的奇观(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该陨石属于( )
A.自然天体 B.人造天体 C.地球上的物质 D.宇宙空间物质
13.少数北京居民目击了夜空被“点亮”的原因是( )
①流星体燃烧发光②地势较高山脉阻挡③深夜突发且短暂④经济发达灯火通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某观测小组在当地以星空观测为主题,开展地理研学活动,在准备的星空图上标识了不同季节太阳的位置(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该小组开展星空观测时,为取得好的效果,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①天气 ②纬度 ③经度 ④海拔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观测发现,某夜晚23:54天琴座(由恒星组成)位于天顶附近,则第2天出现在同一位置的时刻是( )
A.23:50 B.23:54 C.23:56 D.23:58
2025年4月30日13时08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从太空顺利返航,在东风着陆场(41°35'N,100°5'E)成功着陆,历时半年的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返回舱着陆时,航天员可能看到( )
A.绿草如毡 B.地形平坦 C.日出东北 D.河流环绕
17.航天员在太空工作期间( )
A.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B.地球自转角速度越来越快
C.东风着陆场昼渐长夜渐短 D.北极圈内出现过极夜现象
二、综合题
18.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____轨道和____轨道之间。(写行星名称)
(2)此图反映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还具有____性和____性。
(3)图中所示宇宙空间范围内共包括____级天体系统,其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____,其中心天体是____。
19.读太阳系示意图和地球、火星比较表格,完成下列问题。
(1)在A、B、C、D、E、F中,B是____,属于巨行星的是____,地球是____,地球表面有适宜生命生存的温度,主要得益于适中的____。
(2)人类之所以不断地对火星进行探索是因为火星与地球有一些相似性,从表中可以看出相似性有____。
(3)根据表格简要回答:火星不适于人类生存的原因有哪些?
2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2年6月5日上午10时44分07秒,神舟十四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22年6月5日20时50分,3名航天员进驻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开启为期6个月的在轨驻留。陆路运输火箭直径不能超过3.35米,2014年10月,文昌航天发射场竣工,它是中国首个滨海发射基地,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低纬度发射场之一。下图示意中国四大航天发射基地位置。
材料二: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约41°N,100°E)成功着陆,标志着中国目前时间最长的载人航天任务完满结束。灾害性的空间天气会对航天、卫星、通讯、导航活动产生直接影响。空间天气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20公里以上的空间领域,主要包括日地空间的太阳日冕、行星际、磁层、电离层和中高层大气等。下图示意我国主要着陆场。
(1)比较我国四大航天发射基地的角速度与线速度。
(2)与我国早期的航天发射基地相比,分析文昌发射基地的主要地理优势。
(3)相比四子王旗着陆场,分析东风着陆场具备的优势。
2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辽宁省海洋预警监测中心依据《辽宁省海洋灾害应急预案》,2024年10月18日08时发布海浪Ⅲ级黄色警报。受冷空气和出海气旋共同影响,预计18日中午到19日中午,渤海、黄海北部将出现3~5米的大到巨浪区,辽宁近岸海域将出现2~4米的大到巨浪,近岸海域海浪预警级别为黄色。
2024年10月21日,辽宁盘锦、营口等沿海城市以及河北唐山等环渤海地区多地出现海水倒灌现象。部分街道被淹、房屋进水。当地居民称本次大潮确实罕见,近几十年没有见过。
(1)推测本次海水倒灌时的月相及农历的日期。
(2)简述造成本次海水倒灌“近几十年没有见过”的主要原因。
(3)为了防止和减少海水倒灌带来的危害,你认为我们应做好的工作。
一、单选题
1. A
2. B
3. B
4. D
5. A
6. B
7. D
8. B
9. D
10. C
11. A
12. C
13. B
14. B
15. A
16. B
17. C
二、综合题
18. (1)火星;木星
(2)共面性;近圆性
(3)两;太阳系;太阳
19. (1)火星;木星、土星;D;日地距离
(2)自转周期相近、存在大气层、有四季变化
(3)温度过低、大气稀薄缺氧、无液态水
20. (1)角速度相同,线速度文昌最大(纬度最低)
(2)纬度低节省燃料、海运便利运输大型火箭、射向范围宽安全系数高
(3)地形更平坦、气候更干燥、搜救条件更优
21. (1)满月;农历十五或十六
(2)强冷空气与气旋叠加、天文大潮期、海平面上升
(3)加强预警监测、建设防潮工程、调整沿海产业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