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课前准备
1:提前3分钟进班坐好。
2:必修一数学课本、积累纠错本、演草纸、黑红水笔等工具准备齐全。
3:桌上不能有其他杂物。
4:做好上课准备。
第五章 5.5三角恒等变换
5.5.3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课 型:新授课
日 期:12.23
导(5min)
学习目标
XUEXIMUBIAO
1.能利用两角和的正、余弦、正切公式推导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2.能利用二倍角公式进行化简、求值、证明.
3.熟悉二倍角公式的常见变形,并能灵活应用.
【重难点】
重点:能利用两角和的正、余弦、正切公式推导出二倍角的正 弦、余弦、正切公式
难点:能利用二倍角公式进行化简、求值、证明.
导(5min)
复习导入
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分别是什么?
导(5min)
复习导入
如果将两角和的余弦公式中的角换成角,会发生什么变化?
令β=α
思(13min)
问题1:两角和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都是恒等式,特别地,当β=α时,这三个公式分别变为什么?
问题2:利用平方关系,二倍角的余弦公式还可作哪些变形?
问题3:在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中,角α的取值范围分别如何
1、认真阅读课本220-222页并思考以下问题。 (前8min)
2、完成导学提纲上深入学习部分。(后5min)
要求: 1. 阅读课本快速、全面,圈画并标星重要知识点;
2. 不交流,不提问,眼不斜视,手不离笔;
各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并记录解决不了的问题和疑惑!
要求:人人发言,不讨论与课堂无关的话题,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商量后选出代表回答问题。
议(5min)
问题1:两角和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都是恒等式,特别地,当β=α时,这三个公式分别变为什么?
问题2:利用平方关系,二倍角的余弦公式还可作哪些变形?
问题3:在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中,角α的取值范围分别如何
展(8min)
探究一:二倍角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令β=α
展(8min)
探究一:二倍角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令β=α
展(8min)
探究一:二倍角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令β=α
在二倍角公式中,只有当和时,公式才有意义
展(8min)
牛刀小试
【思考辨析】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后面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的适用范围是任意角.( )
(2)存在角α,使得sin 2α=2sin α成立.( )
(3)对任意角α,cos 2α=2cos α都不成立.( )
(4)对任意角α,tan 2α=.( )
×
×
×
√
展(8min)
牛刀小试
展(8min)
结合 sin2α + cos2α = 1,说说上述公式,还有其他表示方法吗?
探究二:余弦公式变形
cos 2α = cos2α sin2α
cos 2α = 1 2sin2α
= 2cos2α 1.
展(8min)
牛刀小试
已知 sin (α – π) = ,求 cos 2α 的值.
解:由 sin (α – π) = ,得:sin α = – ,
cos 2α = 1 2sin2α = 1 – 2× = .
展(8min)
左到右:升幂缩角;
右到左:降幂扩角
倍角公式
S2α :sin 2α = 2sin α·cos α;
C2α:cos 2α = cos2α sin2α = 1 2sin2α = 2cos2α 1;
T2α:tan 2α = .
注意:
(1)上述倍角公式给出了 α 的三角函数与 2α 的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
(2)这里的“倍角”专指“二倍角”,若遇“三倍角”等名词时,“三”字等不可省去.
评(6min)
题型一:给角求值
评(6min)
题型一:给角求值
评(6min)
题型二:给值求值
课本221页例5:
已知 sin 2α = , < α < ,求sin 4α,cos 4α,tan 4α 的值.
解:由 4α 是 2α 的二倍角且已知 sin 2α 的值,故直接使用二倍角公式即可;
因为 < α < 得: < 2α < π;又 sin 2α = ,故 cos 2α = ;
所以 sin 4α = sin [2×(2α)] = 2sin 2α·cos 2α = 2××( ) = ;
cos 4α = cos [2×(2α)] = 1 2sin22α = 1 2×()2 = ;
tan 4α = = .
注意:“倍”是两个数量间一种相对的关系,如 2α 是 α 的二倍,4α 又是 2α 的二倍, 是 的二倍;应准确理解“倍”的含义,灵活运用倍角公式.
评(6min)
题型三 化简与证明
评(6min)
题型三 化简与证明
评(6min)
题型三 化简与证明
检(3min)
6
课堂小结
1.倍角公式
S2α :sin 2α = 2sin α·cos α;
C2α:cos 2α = cos2α sin2α = 1 2sin2α = 2cos2α 1;
T2α:tan 2α = .
2.常见误区
盲目地运用公式化简函数的解析式,而忽略函数的定义域
整理笔记
本课结束
下节内容预告:
简单的三角恒等代换高中课堂导学提纲 2024级数学 审核:高一数学组 编号:013
5.5.3两倍角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学习目标】 1.能利用两角和的正、余弦、正切公式推导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2.能利用二倍角公式进行化简、求值、证明. 3.熟悉二倍角公式的常见变形,并能灵活应用. 【重难点】 重点:能利用两角和的正、余弦、正切公式推导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难点:能利用二倍角公式进行化简、求值、证明. 【基础感知】 问题1.两角和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都是恒等式,特别地,当β=α时,这三个公式分别变为什么? 问题2:利用平方关系,二倍角的余弦公式还可作哪些变形? 问题3:在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中,角α的取值范围分别如何 【我有问题要问】 1. 2. 3. 4. 【深入学习】 题型一:给角求值 (1)sin ·cos ·cos ; (2)1-2sin2 750°; (3)tan -. 题型二:给值求值 课本221页例5: 题型三:化简与证明 化简:. 2.求证:(1)cos2(A+B)-sin2(A-B)=cos 2A·cos 2B; (2)cos2θ(1-tan2θ)=cos 2θ. 【检】 1.若sin α=3cos α,则= . 2.已知<α<π,cos α= . (1)求tan α的值; (2)求sin 2α+cos 2α的值. 【结】 知识清单: 倍角公式 2.常见误区 盲目地运用公式化简函数的解析式,而忽略函数的定义域 【下节预习提示】二倍角公式
天生我材必有用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5.2两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限时练习
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 日期:12.22 编号:013
班级 姓名 序号 分数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coscoscos的值为( )
A. B.- C. D.-
2.的值是( )
A. B. C.2 D.
3.已知cos=,则sin 2α的值为( )
A. B.- C. D.-
4.若,,则( )
A. B. C. D.
5.(2021·新高考全国Ⅰ卷)若tan θ=-2,则=( )
A.- B.- C. D.
6.已知,则( )
A. B. C. D.
7.若,则( )
A. B. C. D.
8.(2021·全国甲卷)若α∈,tan 2α=,则tan α=( )
A. B.
C. D.
二、多选题
9.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有( )
A. B.
C. D.
10.下列各式中,值为的是( )
A. B.tan 15°cos2 15°
C.cos2-sin2 D.
三、填空题
11.化简:__________.
12.化简:+=________.
四、解答题
13.证明:
14.已知.
(1)求的值;
(2)求的值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