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 习作:写观察日记 课件+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 习作:写观察日记 课件+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05 08:48:53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习作:写观察日记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语言运用:指导学生依据本单元所学课文,说一说观察中发生的事。
思维能力:让学生了解观察日记的写法,也试着写观察日记。
审美创造: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
1.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难点)
2.让学生写下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
3.让学生了解观察日记的写法,也试着写观察日记。(重点)
4.练习修改习作。
【教学过程】
一、话题导入,引出主题
观看植物生长的动态图,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
导入:我们生活中的事物每天都在悄悄发生着变化,我们今天就来写一写观察日记。(板书:写观察日记)
二、指导审题,关注习作重点
1.阅读单元页习作要求,了解写作重点。
明确本次习作重点是通过连续观察,用日记的形式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
2.阅读教材习作提示,明确习作目标。
(1)阅读教材第一部分,明确本次习作任务: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自己的收获。
(2)阅读教材第二部分四位学习伙伴的话,明确观察对象种类很多。
(3)阅读教材第三部分,说一说观察日记还可以记录什么。——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写下观察的过程、观察者的想法和心情。还可以鼓励学生附上图画或照片,让日记的内容更加丰富。
3.了解本次习作的重点。
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自己的收获;观察要细致,写出观察对象的变化。要将观察时的想法和心情写出来。
总结:我们要确定观察对象,调动多种感官,按顺序观察;还要把事物的变化写生动,写出观察者的想法和心情。(板书:观察对象 调动感官 按顺序观察 事物的变化 想法和心情)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指导,让学生明白写作重点及具体要求。)
拓展思路,指导选材技巧
1.回顾课文,打开思路。
在《爬山虎的脚》一文中,叶圣陶老爷爷能够细致地观察爬山虎的脚以及爬山虎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过程;《蟋蟀的住宅》中,法布尔连续观察蟋蟀修建住宅的过程……
2.习作提示的观察日记。
从“爬山虎、蟋蟀、燕子”中可以知道,写观察日记,既可以写植物,也可以写昆虫、鸟等动物;从“观察了很久、全过程”等词语中可以分析出,观察日记要连续观察,并且要写出观察的过程,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从“日记的形式”中可以知道,要写成日记,并且是写几篇观察日记,以时间顺序来写,更能够反映出事物的变化过程。
习作还提示了可以将什么作为观察对象,比如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观察树叶颜色的变化、观察月亮变化的过程、观察小猫等。
总结:本次习作的主题是写观察日记,习作提示中向我们推荐了可以观察的对象,如种子、树叶、月亮、小猫……在写作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对象的变化,如颜色、形状、大小等,要写出观察者的想法和心情。
3.说一说你想观察的对象。
四、研读片段,学习写作技巧
1.研读课文片段,学习写作技巧。
(1)怎样连续细致地观察?
第一步:细致观察。
例如,《爬山虎的脚》中作者在观察爬山虎的脚时,抓住了它的生长位置、外形、颜色,从不同方面让我们了解了爬山虎的脚的样子,给我们留下了比较具体的印象。再如,《蟋蟀的住宅》中作者通过细致观察,写出了蟋蟀住宅的大小和隐蔽的特点。
第二步:连续观察。
例如《蟋蟀的住宅》,因为作者连续观察,所以在描写蟋蟀建造、整修洞的过程时很有条理,并且很具体。
(2)怎样准确生动地表达?
①妙用修辞写生动。
例如,《爬山虎的脚》中“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细丝的样子,非常逼真。再如,《蟋蟀的住宅》中“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蟋蟀的叫声动听、悠扬。
②妙用词语写生动。
例如,《爬山虎的脚》中“巴”“拉”“紧贴”这些动词生动形象地描写出爬山虎往上爬的过程,富有画面感。再如,《蟋蟀的住宅》中“扒、搬、踏、推、铺”这些动词生动地写出了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生动形象。
2.借助片段学技法。
阅读小伙伴写的片段一、片段二,找出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以及需要修改的地方,提出修改建议。
(设计意图:通过对课本片段、小伙伴所写的片段进行解读,旨在让学生明确写作过程中可以运用的写作技巧,为完成和修改整篇习作作铺垫。)
五、佳作欣赏,学习技巧
读习作例文《蚕宝宝观察日记》,边读边思考例文中运用了哪些写作技巧。
教师总评:这是一篇写蚕的观察日记,作者按时间顺序记录了自己观察蚕的见闻和感受。小作者观察得很仔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得很生动。结尾写出了自己的感受,中心也很明确,另外,日记格式正确规范。这是一篇不错的观察日记。
(设计意图:通过例文引路,让学生借鉴,从而更好地完成习作。)
六、巧拟题目,学列提纲
1.自主交流拟题方法。
①观察对象的名称,例如:《小乌龟》《火烧云》。
②观察对象+观察日记,例如:《黄豆发芽观察日记》《雷雨观察日记》。
2.依照范例,学习写作提纲。
3.学生自主列写作提纲。
七、动笔完成习作
1.展示习作素材,读一读。
2.学生按照拟定好的习作提纲开始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写观察日记
观察对象 调动感官 按顺序观察 事物的变化 想法和心情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回顾方法,明确任务
1.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细致地观察一个对象,完成了观察日记,知道要做好观察记录,要写清楚事物的变化,还可以写出自己观察时的想法和心情。(板书:事物的变化 想法或心情)
2.布置任务:这节课,我们修改自己的习作,争取把观察对象的变化写清楚,把当时的感受写清楚。
【设计意图】温故知新,明确任务,为下一步交流分享做好准备。
二 评价交流,指导修改
1.出示本次习作评价单,学生对照评价单自评自改,看看自己能得几颗星。
课件出示:
评价标准 星级
语句通顺,标点使用规范。☆
清楚地写出自己观察到的事物。☆☆
用上合适的时间词语写出事物变化的过程。☆☆
写出了自己观察时的想法或者心情。☆
2.现场交流,师生点评。
(1)出示学生作品,学生本人朗读。(注意从植物、动物、自然现象等方面选文)
①请两名学生根据星级标准进行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
②教师引导交流:
预设:这位同学是从哪些方面来观察事物的?是怎样把事物的变化写清楚的?你们从时间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2)结合星级评价,教师在学生的习作上评定星级,并点评,选一两处,用学过的修改符号进行修改。
(3)教师小结:观察日记要写出事物的变化。如,写动物的生活习性,要抓住它进食、睡眠、活动等方面的特点;写植物的生长过程,要抓住它的根、茎、叶等在颜色、形状上的细微变化。
(4)四人一小组,互评习作,评定星级,并提出修改意见。
(5)学生自主修改习作。
【设计意图】通过同学评价及教师点评范例,让学生练习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习作,尝试在修改的过程中把观察对象的变化写清楚。
三 誊写习作,交流分享
1.誊写习作。
(1)课件出示习作誊写范例,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预设:书写一笔一画,很规范;书写整洁、美观;字词、标点正确。
(2)学生将修改后的习作工整地誊写在作文本上。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分享。
(1)学生互相交换习作,阅读欣赏。
(2)评一评:谁观察得细致,内容记得准确。
3.全班展示。
(1)学生朗读习作。
(2)指名说说该习作好在哪里。
4.作业设计:把自己写的作文读给家长听,请家长提意见。
【设计意图】以范例引导学生学习规范地誊写习作,养成誊写习作的好习惯。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习作的快乐。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55张PPT)
写观察日记
(部编)四年级

观看植物生长的动态图,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
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
通过连续观察,用日记的形式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
习作要素
要素解读
叶圣陶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了爬山虎向上爬的秘密;法布尔观察了很久,终于看到了蟋蟀筑巢的全过程;比安基用日记的形式,记下了燕子筑巢及孵蛋的情况。我们也可以试着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自己的收获。
用观察日记记录自己的收获。
习作内容
记录变化
过程、想法和心情
观察日记,主要是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还可以写写观察的过程,观察者当时的想法和心情,如果能附上图画或照片就更好了。
1.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自己的收获。
2.观察要细致,写出观察对象的变化。
3.将观察时的想法和心情写出来。
写观察日记
确定观察对象
调动多种感官,按顺序观察
把事物的变化写生动
写出观察者的想法和心情
习作指导
叶圣陶:爬山虎的脚以及爬山虎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过程。
法布尔:连续观察蟋蟀修建住宅的过程。
名人如何观察
叶圣陶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了爬山虎向上爬的秘密;法布尔观察了很久,终于看到了蟋蟀筑巢的全过程;比安基用日记的形式,记下了燕子筑巢及孵蛋的情况。我们也可以试着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自己的收获。
习作提示的观察日记
可以写植物,也可以写昆虫、鸟等动物
要连续观察,并且要写出观察的过程,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
写成日记,并且是写几篇观察日记,以时间顺序来写,更能够反映出事物的变化过程
习作提示的观察日记
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
观察树叶颜色的变化
观察月亮变化的过程
观察小猫
思维导图
种子
树叶
月亮
小猫
……
观察对象的变化:颜色、形状、大小……
想法:叶子明天会变黄吗?
种子明天会发芽吗?
心情:激动、疑惑、欣喜……
写观察日记
观察者的想法和心情
你想观察的对象
我观察的对象是秋天的树叶,先是绿绿的,然后慢慢地变黄。
我观察的对象是月亮,先是弯弯的,然后呈半圆形,最后变成圆圆的。
我观察的对象是泡在水里的豆子,先是一棵小小的豆芽,然后长出椭圆形的叶子,豆芽越来越高。
我观察的对象是 ,先 ,然后 。
第一步:细致观察
生长位置、外形、颜色
怎样连续细致地观察?
作者通过细致观察,写出了蟋蟀住宅的大小和隐蔽的特点。
第二步::连续观察
因为作者连续观察,所以在描写蟋蟀建造、整修洞的过程时很有条理,并且很具体。
1.妙用修辞写生动
怎样准确生动地表达?
比喻:写出了细丝的样子,非常逼真。
拟人:蟋蟀的叫声动听、悠扬。
2.妙用词语写生动
动词:生动形象地描写出爬山虎往上爬的过程,富有画面感。
动词:写出了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生动形象。
片段一
原文 评价
按照日记的形式来写,符合习作要求。
片段运用感官描写,从视觉角度写出了小狗的颜色;从触觉角度写出了小狗的毛给人的感觉。
9月23日 星期日 晴
哥哥家的狗生了四只小狗,今天满月。晚上,哥哥给我送来了一只小白狗。它身上的毛雪白雪白的,摸起来软软的,非常舒服。有趣的是,它的四只小爪子都是黑色的,好像穿着黑棉鞋。它那么弱小,总是蜷缩着身体,像个小白毛球儿,于是我给它取名叫“雪球”。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得很生动。
原文 评价
雪球看起来又胆小又可怜,特别是它看着我的眼神,仿佛是在请求我:我找不到妈妈了,你抱抱我吧!我越看越觉得不忍,连忙蹲下身来,小心翼翼地抱起它。它安安静静地依偎在我怀里,友好地望着我。”
运用感官描写,从视觉角度写出小狗的乖巧和可爱。
原文 评价
9月30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我一到家就来观察豇豆,刚走近,我就闻到一股臭味,原来是泡豇豆的水变臭了。我想肯定是因为豇豆死了,所以水也变质了。我刚想把它们倒掉,爸爸却建议我换一盆清水再观察几天。
运用日记的形式来写豇豆发芽的过程,格式正确,内容清晰。
片段二
只简单写了自己的想法,如果再详细写写豇豆的变化和水变臭的原因就更好了。
只见豇豆的皮变成了腐败的橘黄色,连水都被染成了淡黄色,散发着臭味。
原文 评价
写出豆芽饱满的形象。
10月3日 星期三 晴
今天,有一粒豇豆竟然发芽了,还有一粒脱皮了!芽是从豆脐里长出来的,那小小的豆芽把豆皮都撑破了。脱了皮的豇豆露出白白的豆仁,好像在说:“看!我脱皮了!”似乎每一粒豇豆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豇豆真是
流露出小作者的兴奋之情。
原文 评价
生机勃勃呀!此刻,我心里暗暗地想:小豆芽的生命力真顽强,再过几天肯定会长得非常高的!
心理活动体现出作者对豆芽的生长充满了期待。
开头交代养蚕的原因,引出下文。
蚕宝宝观察日记
9月23日 星期五 晴
今天上科学课时,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四条蚕宝宝和一袋桑叶,让我
们自己动手养蚕、观察蚕。同学们开心极了。
一到家,我就忙了起来。我找来一个大的塑料瓶,把上半部分截掉,
习作例文
把几片桑叶铺在瓶底,小心地把蚕宝宝放了进去。一见桑叶,蚕宝宝就活
跃起来了。它们在桑叶上边吃边爬,有一条吃饱了,还趴在瓶口欣赏风景
呢!蚕宝宝很喜欢这个宽敞明亮的家。
蚕宝宝白白的,胖胖的,肉乎乎的。我用手捏了一下它的身体,感觉
软软的。我小心地把一条蚕宝宝放到一片桑叶上观察起来。蚕宝宝的身体
对蚕的外形进行观察和描写,很形象。
一共有九节,有六只胸足,八只腹足,还有两只尾足。它的身体两侧还有气门,身体两端一般粗,如果你不仔细看的话,就分不清它哪端是头,哪端是尾。
9月28日 星期三 晴
放学回家,我放下书包就马上去看蚕宝宝,发现早晨放进去的叶子快
对蚕的外形进行观察和描写,很形象。
被吃完了,瓶子底部到处散落着一颗颗黑黑的东西,妈妈说那是蚕宝宝排
出的粪便。我把蚕宝宝转移到一个盒子里,然后把这些粪便清理掉,把瓶
子刷得干干净净,又放了一些新鲜的桑叶进去,再把蚕宝宝转移回来。回
到干净明亮的家,蚕宝宝似乎很开心,吃得更欢了。
10月13日 星期四 晴
蚕宝宝长得越来越大了。今天中午,我去喂蚕宝宝时,发现最大的那一条蚕宝宝的胃口越来越差了,早晨放进去的叶子它几乎没动,它总是独自趴在瓶底的角落里一动不动,显得很没精神。难道它生病了?妈妈说它要吐丝结茧了。通过仔细观察,我发
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蚕,很形象,读后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现它身体的颜色变得有点儿黄了,在它的周围,叶子上、瓶底的角落里都粘有一些细细的银丝,蚕真的吐丝啦!好期待蚕结茧啊!
10月15日 星期六 晴
今天一大早我就起床了,奔到养蚕的瓶子旁一看,发现蚕宝宝在瓶子
的一个角落里已经结茧了,可能是在
我睡觉的时候结的,没能亲眼看到结
茧的全过程,真是遗憾!
通过养蚕,我对蚕产生了兴趣,我还要继续对蚕进行观察,写出更好
的观察日记。
结尾表达感受,突出了主题。
这是一篇写蚕的观察日记,作者按时间顺序记录了自己观察蚕的见闻和感受。小作者观察得很仔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得很生动。结尾写出了自己的感受,中心也很明确,另外,日记格式正确规范。这是一篇不错的观察日记。
总评
拟题思路
2.观察对象+观察日记
1.观察对象的名称。
黄豆发芽观察日记
雷雨观察日记
……
小乌龟
火烧云
习作提纲
我的提纲
题目
开头
中间
结尾
描写植物的词语
青翠欲滴 枝繁叶茂 清秀挺拔 亭亭玉立 含苞欲放 五彩缤纷 清香四溢 芳香扑鼻 姹紫嫣红 花团锦簇 花枝招展 婀娜多姿
五颜六色 层林尽染 竞相开放 红花绿叶
精彩词语
习作素材
描写日月星辰的词语
斗转星移 月明星稀 旭日东升 皓月当空
星光满天 光芒万丈 星光闪闪 喷薄欲出
云遮雾罩 晓风残月 新月如钩 残阳如血
微风 清风 和风 劲风 狂风
微风拂面 翻云覆雨 和风细雨
狂风四起 风雨交加 暴风骤雨
倾盆大雨 风调雨顺 狂风暴雨
描写刮风下雨的词语
小兔子的眼睛红红的,像两颗红宝石;耳朵粉嘟嘟的,像一对蝴蝶结;嘴巴总是一鼓一鼓的,好像谁惹它生气了似的。
精彩句子
小狗那一身乌黑发亮的皮毛,像黑缎子一般油亮光滑;雪白的爪子,像四朵梅花;那条撅着的小尾巴,总是不停地摇摆着。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的一首《咏鹅》,把鹅的特点形象而鲜明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引起了多少人对鹅的喜爱!为此,我特意缠着妈妈给我买了一只大白鹅。 (节选自《大白鹅观察日记》)
精彩开头
1.引用式
2.引用描写式
“妈妈,妈妈,老师让我们观察黄豆发芽的过程,快点儿给我准备黄豆哟!”我刚进门就喊了起来。
(节选自《黄豆发芽观察日记》)
“快点儿醒醒!快起来看哪,外面下雪了!”在妈妈的催促声中,我迷迷糊糊地从床上爬了起来。啊,下雪真好!
(节选自《赏雪日记》)
3.修辞式
天空中的云,千姿百态,变化万千。它们在慢慢移动,有时像一条龙,有时像张着大嘴的鳄鱼,有时像一群飞奔的骏马……如果你一不留神,它们就会变成另一种形态,让你找不到它们。
(节选自《白云观察日记》)
精彩结尾
太阳给树木、房屋、游人镀上了金光。山谷里的云海不安分地涌动着、翻滚着,渐渐往上升。随着太阳的升高,周围的人群渐渐散去,山上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节选自《看日出》)
1.写景式
美丽的火烧云,真是大自然的杰作呀!
(节选自《火烧云》)
2.抒情式
每个人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只要你是个有心人,你就会从日常生活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节选自《观察树叶》)
3.感受式
我们学习了细致地观察一个对象,完成了观察日记,知道要做好观察记录,要写清楚事物的变化,还可以写出自己观察时的想法和心情。
第2课时
事物的变化 想法或心情
回顾方法
评价标准 星级
语句通顺,标点使用规范。☆
清楚地写出自己观察到的事物。☆☆
用上合适的时间词语写出事物变化的过程。☆☆
写出了自己观察时的想法或者心情。☆
根据习作评价单,自评自改。
评价交流
朗读自己的作品。请同学根据星级标准进行评价,并尝试提出修改意见。
你是从哪些方面来观察事物的?是怎样把事物的变化写清楚的?从时间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小结:观察日记要写出事物的变化。如,写动物的生活习性,要抓住它进食、睡眠、活动等方面的特点;写植物的生长过程,要抓住它的根、茎、叶等在颜色、形状上的细微变化。
誊写习作
交流分享
观察上面的习作,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书写一笔一画,很规范。
书写整洁、美观。
字词、标点正确。
将修改后的习作工整地誊写在作文本上。
小组分享
互相交换习作,阅读欣赏。
评一评:谁观察得细致,内容记得准确。
把自己写的作文读给家长听,请家长提意见。
课后作业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