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第1课时)—北师大版数学九(上)课堂达标卷
一、选择题
1.(2023九上·金牛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菱形的四个内角都是直角
B.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C.正方形的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D.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2.(2024九上·昆明开学考)如图,将正方形OABC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原点,点A的坐标为(1,),则点C的坐标为( )
A.(﹣1,﹣) B.(,﹣1)
C.(﹣1,) D.(﹣,1)
3.(2024九上·佛山期中)如图,三个边长相同的正方形叠放在一起,M,N是其中两个正方形的中心,阴影部分的面积和是4,则正方形的边长为( )
A.2 B. C. D.4
4.(2024九上·定州期末)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5,点M在CD的边上,且DM=2,△AEM与△ADM关于AM所在的直线对称,将△ADM按顺时针方向绕点A旋转90°得到△ABF,连接EF,则线段EF的长为( )
A. B. C. D.
5.(2024九上·茂名月考)如图,点P是正方形的对角线上一点,于点于点F,连接,给出下列四个结论:
①;②;③;④,其中正确的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
6.(2025·内江)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的边在x轴上,点B的坐标为.点E在边上.将沿折叠,点D落在点F处.若点F的坐标为.则点E的坐标为 .
7.(2018·武汉)以正方形ABCD的边AD作等边△ADE,则∠BEC的度数是 .
8.(2023·广西) 如图,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中,E,F分别是上的动点,M,N分别是的中点,则的最大值为 .
9.(2023·广州)如图,正方形的边长为,点在边上,且,为对角线上一动点,连接,,则的最小值为 .
10.(2024·宜宾)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M、N是边BC、CD上的动点.若,则MN的最小值为 .
三、解答题
11.(2025·长沙) 如图, 正方形ABCD中, 点E, F 分别在AB, CD上, 且BE=DF .
(1)求证:四边形AECF 是平行四边形;
(2) 连接EF, 若BC=12, BE=5, 求EF的长.
12.(2025·德阳)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将对学校的一块正方形花园ABCD进行测量规划使用,如图,点E、F处是它的两个门,且DE=CF,要修建两条直路AF、BE,AF与BE相交于点O(两个门E、F的大小忽略不计).
(1)请问这两条路是否等长 它们有什么位置关系,说明理由;
(2)同学们测得AD=4米,AE=3米,根据实际需要,某小组同学想在四边形OBCF地上再修一条2.5米长的直路,这条直路的一端在门F处,另一端P在已经修建好的路段OB或花园的边界BC上,并且另一端P与点B处的距离不少于1.5米,请问能否修建成这样的直路,若能,能修建几条,并说明理由.
13.(2025·广安) 如图,E, F是正方形 ABCD 的对角线 BD 上的两点,,,连接 AE,AF,CE,CF.
(1) 求证:.
(2) 若四边形 AECF 的周长为,求 EF 的长.
14.(2023·绍兴)如图,在正方形中,是对角线上的一点(与点不重合),分别为垂足.连结,并延长交于点.
(1)求证:.
(2)判断与是否垂直,并说明理由.
15.(2025·浙江)【问题背景】
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需要在正方形纸板 上剪下机翼状纸板(阴影部分),点 在对角线 上.
【数学理解】
(1)该机翼状纸板是由两个全等三角形组成,请写出 的证明过程.
(2)若裁剪过程中满足 ,求"机翼角" 的度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A、菱形的四个内角不一定都是直角,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矩形的对角线不一定互相垂直,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正方形的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故C选项符合题意;
D、平行四边形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菱形四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即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矩形对边相等,四个内角都是直角,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正方形四边相等,四个内角都是直角,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即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据此一一判断得出答案.
2.【答案】D
【知识点】坐标与图形性质;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解答】解:如图所示,作AD⊥x轴于D,CE⊥x轴于E,则∠OEC=∠ADO=90°,
∴∠COE+∠ECO=90°,
∵A的坐标为(1,),
∴AD=,OD=1,
∵四边形OABC为正方形,
∴OA=OC,∠AOC=90°,
∴∠AOD+∠COE=90°,
∴∠AOD=∠OCE,
在和中,
∵
∴ (AAS),
∴OE=AD=,CE=OD=1,
∴C(-,1),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的综合,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先作AD⊥x轴于D,CE⊥x轴于E,据此可推出∠COE+∠ECO=90°,根据点A的坐标可求出AD和OD,再根据四边形OABC为正方形,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可推出:∠AOD=∠OCE,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可证明 ,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OE=AD=,CE=OD=1,据此可求出点C的坐标.
3.【答案】B
【知识点】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
【解析】【解答】解:连接、,如图:
∵,,
∴,
∵四边形是正方形,
∴,,
在和中,
∴,
∴,
∴M、N两个正方形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同理另外两个正方形阴影部分的面积也是,
∴阴影部分的面积和,
∴,
∴.
故答案为:B.
【分析】连接、,先利用“ASA”证出,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再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和,可得,最后求出即可.
4.【答案】A
【知识点】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如图,连接BM.
∵△AEM与△ADM关于AM所在的直线对称,
∴AE=AD,∠MAD=∠MAE.
∵△ADM按照顺时针方向绕点A旋转90°得到△ABF,
∴AF=AM,∠FAB=∠MAD.
∴∠FAB=∠MAE
∴∠FAB+∠BAE=∠BAE+∠MAE.
∴∠FAE=∠MAB.
∴△FAE≌△MAB(SAS).
∴EF=BM.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BC=CD=AB=5.
∵DM=2,
∴CM=3.
∴在Rt△BCM中,BM=,
∴EF=,
故选:A.
【分析】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连接BM,根据对称性可得:AE=AD,∠MAD=∠MAE,再利用旋转的性质可得:AF=AM,∠FAB=∠MAD,利用角的运算可得:∠FAE=∠MAB,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可证明△FAE≌△MAB(SAS),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EF=BM.再根据BC=CD=AB=5,利用线段运算可求出CM=3,再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BM,进而可得EF的长.
5.【答案】D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解答】解:过作于点,如图:
∵四边形是正方形,
∴,
∵,,
∴,
∴,,
∵,,
∴,,,,
∴,,
∵,
∴,
∵,
∴,
在和中,
,
∴,
∴,故①符合题意;
∵,
∴,
∴,故③符合题意;
如上图,延长交于点,
∴,
∵,
∴,即,故②符合题意;
∵,
∴,
又∵,
∴,
∴,
在中,
故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过作于点,先根据正方形的性质结合平行线的性质得到,,再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证明得到,进而判断①;根据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得到,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从而判断③;延长交于点,等量代换得到,即,从而判断②;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再等量代换得到,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再根据勾股定理结合题意即可判断④.
6.【答案】(-1.5,5)
【知识点】坐标与图形性质;勾股定理;矩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解析】【解答】解:如图,设CD交y轴于点G,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
∵B(1,0),F(0,3),
∴OB=1,OF=3,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D=∠C=∠B=∠BOG=∠AOG=90°,AB=AD=CD=BC=a,
∴四边形OBCG是矩形,
∴OG=BC=a,CG=OB=1,
∴OA=AB-OB=a-1,GF=OG-OF=a-3,
由折叠得AF=AD=a,DE=EF,
在Rt△AOF中,∵OA2+OF2=AF2,
∴(a-1)2+32=a2,
解得a=5,
∴GF=5-3=2,
设EG=x,则DE=EF=5-x-1=4-x,
在Rt△EFG中,∵EG2+GF2=EF2,
∴x2+22=(4-x)2
解得x=1.5,即EG=1.5,
∴点E(-1.5,5).
故答案为:(-1.5,5) .
【分析】设CD交y轴于点G,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由B、F的坐标可得OB=1,OF=3,由正方形四边相等、四个内角都是直角得∠D=∠C=∠B=∠BOG=∠AOG=90°,AB=AD=CD=BC=a,从而由有三个内角为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得四边形OBCG是矩形,由矩形的对边相等得OG=BC=a,CG=OB=1,然后根据线段和差可得OA=a-1,GF=a-3,由折叠得AF=AD=a,DE=EF,在Rt△AOF中,由勾股定理建立方程可求出a的值,从而可求出GF的长,设EG=x,则DE=EF=5-x-1=4-x,在Rt△EFG中,由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求出x得到EG的长,进而根据点的坐标与图形性质可得到点E的坐标.
7.【答案】30°或150°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如图1,
∵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DE为等边三角形,
∴AB=BC=CD=AD=AE=DE,∠BAD=∠ABC=∠BCD=∠ADC=90°,∠AED=∠ADE=∠DAE=60°,
∴∠BAE=∠CDE=150°,又AB=AE,DC=DE,
∴∠AEB=∠CED=15°,
则∠BEC=∠AED﹣∠AEB﹣∠CED=30°.
如图2,
∵△ADE是等边三角形,
∴AD=DE,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D=DC,
∴DE=DC,
∴∠CED=∠ECD,
∴∠CDE=∠ADC﹣∠ADE=90°﹣60°=30°,
∴∠CED=∠ECD= (180°﹣30°)=75°,
∴∠BEC=360°﹣75°×2﹣60°=150°.
故答案为:30°或150°.
【分析】如图1,根据正多边形的性质得出AB=BC=CD=AD=AE=DE,∠BAD=∠ABC=∠BCD=∠ADC=90°,∠AED=∠ADE=∠DAE=60°,根据角的和差得出∠BAE=∠CDE=150°,又AB=AE,DC=DE,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EB=∠CED=15°,根据角的和差即可算出∠BEC的度数;如图2,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D=DE,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出AD=DC,故DE=DC,根据等边对等角得出∠CED=∠ECD,根据角的和差得出∠CDE的度数,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及等腰三角形的旋转得出∠CED=∠ECD=75°,根据周角的定义即可得出答案。
8.【答案】
【知识点】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解答】解:连接AE,
∵正方形ABCD,
∴∠B=90°,AB=BC=2,
∴
∵点M、N分别是EF和AF的中点,
∴MN是△AEF的中位线,
∴NM=AE,
要使MN最大,则AE的长最大,
∴当点E和点C重合时,AE(AC)最大,
∴.
故答案为:
【分析】连接AE,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可证得∠B=90°,AB=BC=2,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利用已知易证MN是△AEF的中位线,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得到NM=AE,要使MN最大,则AE的长最大,可得到当点E和点C重合时,AE(AC)最大,即可求出MN的最大值.
9.【答案】
【知识点】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轴对称的应用-最短距离问题
【解析】【解答】解:如图,连接AE交BD于点F',再连接F'C,当点F与点F'重合时,CF+EF的值最小为AE,
根据正方形的轴对称性可得AF'=CF',
∴EF'+CF'=EF'+AF'=AE,
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AE就是F+EF的最小值,
在Rt△ABE中,∵∠ABC=90°,AB=4,BE=1,
∴
故答案为:.
【分析】连接AE交BD于一点F',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到点A与点C关于BD对称,求得AF'=CF',推出AF'+EF'=AE,当点F与点F'重合时,CF+EF的值最小为AE,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10.【答案】
【知识点】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解答】解:延长CD到点G,使DG=BM,如图:
∵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AD=AB=BC=CD=1,∠BAD=∠ADN=90°=∠ADG,
又∵BM=DG,AB=AD.
∴△ABM≌△ADG(SAS),
∴∠BAM=∠DAG,AM=AG,
∵∠MAN=45°,
∴∠BAM+∠DAN=90°-∠MAN=45°.
∴∠DAG+∠DAN=45°,即∠GAN=45°,
在△GAN和△MAN中,
∴△GAN≌△MAN(SAS),
∴GN=MN.
设BM=x,MN=y,则GN=y,DG=x,
∵BC=CD=1,
∴CM=1-x,CN=DC-DN=1-(y-x)=1-y+x,
在Rt△CMN中,由勾股定理得:MN2=CM2+CN2,
即,
解得:
∵
∴.
故MN的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
【分析】由∠MAN=45°识别出半角模型,从而构造△GAN≌△MAN,将MN线段进行转化得到GN,设BM=x,MN=y,再利用勾股方程进行转化,建立一个关于y的式子,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求最值即可
11.【答案】(1)证明: ∵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CD且AB=CD.
又∵BE=DF ,
∴ AB-BE=CD-DF.
∴ AE=CF.
又∵AE∥CF.
∴四边形 AECF 是平行四边形
(2)解:过点E作EH⊥CD于点H.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BC=12,
∴CD=BC=12, ∠B=∠BCD=90°.
又∵∠EHC=90°,
∴四边形EBCH 是矩形.
∴EB=HC=5, EH=BC=12.
又∵DF=BE=5,
∴HF=CD-DF-CH=12-5-5=2.
在Rt△EHF中,由勾股定理得
【知识点】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利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证明即可;
(2)过点E作EH⊥CD于点H.即可得到EBCH 是矩形,即可得到EB=HC=5, EH=BC=12.求出HF长,利用勾股定理解答即可.
12.【答案】(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D=AB,∠BAE=∠ADF=90°.
∵DE=CF,
∴AE=DF.
∴△BAE≌△ADF.
∴BE=AF.
∴∠DAF=∠ABE.
又∵∠ABE+∠AEB=90°,
∴∠DAF+∠AEB=90°.
∴AF⊥BE.
所以这两条路AF与BE等长,且它们相互垂直.
(2)∵AD=4,AE=3,∴DF=3.
∴BE=5.
又∵在Rt△ABE中有BE·AO=AB·AE,
∴5AO=4×3.
①如果另一端点P在路段OB上,
则在Rt△OPF中,
此种情况不成立.
②如果另一端点在花园边界BC上时,设,则在Rt中,
有,.,
能修建成这样的一条直路.
【知识点】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利用SAS证明△BAE≌△ADF,即可得到BE=AF,然后根据等量代换得到∠DAF+∠AEB=90°即可得到位置关系解题;
(2)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F长,然后利用面积法求出AO长,然后分为点P在路段OB上或在花园边界BC上两种情况,利用勾股定理解答即可.
13.【答案】(1)证明: ∵四边形 ABCD 为正方形
∴,,
在 和 中,
(2)解: 连接AC交BD于点O,
∵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BD垂直平分AC,,
∴,,
由(1)知,
∴,,
∵四边形AECF的周长为,
∴,
在Rt△AOF中,,
∴,
∴,
答:EF的长为6
【知识点】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分析】(1)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可证得∠ADE=∠CBF=45°,AD=BC,再利用SAS可证得结论.
(2)连接AC交BD于点O,利用正方形的性质求出OA的长;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AE=CF=AE=CE,据此可求出AF的长,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OF的长;然后求出BF的长,根据EF=BD-BF,代入计算求出EF的长.
14.【答案】(1)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DC=90°,
∵GE⊥CD,
∴∠GEC=90°,
∴∠GEC=∠ADC=90°,
∴GE∥AD,
∴∠DAG=∠EGH;
(2)解:AH与EF垂直,理由如下:
连结GC交EF于点O.
∵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BCD,
,AD=CG,∠BCD=90°,
又
∴△ADG≌△CDG,
.
∴∠GFC=∠GEC=∠BCD=90°,
∴四边形FCEG为矩形,
∴OE=OC,
∴∠OEC=∠OCE,
∴∠DAG=∠OEC,
由(1)得∠DAG=∠EGH,
∴∠EGH=∠OEC,
∴∠EGH+∠GEH=∠OEC+∠GEH=∠GEC=90°,
∴∠GHE=90°,
【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分析】(1)由正正方形的性质及垂直的定义可得∠GEC=∠ADC=90°,由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GE∥AD,进而根据二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得∠DAG=∠EGH;
(2)AH与EF垂直,理由如下:连结GC交EF于点O,由正方形的性质得∠ADG=∠CDG,AD=CD,然后用SAS判断出△ADG≌△CDG,得∠DAG=∠DCG;易得四边形FCEG是矩形,得OE=OC,由等边对等角及等量代换可得∠EGH=∠OEC,进而根据角的和差及等量代换可求出∠EGH+∠GEH=90°,进而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GHE=90°,从而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出结论.
15.【答案】(1)证明:∵点E在对角线 BD上,
∴∠ABE=∠CBE=45°,
∵正方形A BCD,
在△ABE和△CBE中,
.
(2)解: ,且 ,
则 .
又 ,
则 .
【知识点】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余角;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
【解析】【分析】(1)由于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则可得利用SAS证明结论成立;
(2)由于等腰三角形DAE的顶角是45度,则底角可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求得,由于正方形中是直角,再利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即可.
1 / 11.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第1课时)—北师大版数学九(上)课堂达标卷
一、选择题
1.(2023九上·金牛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菱形的四个内角都是直角
B.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C.正方形的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D.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答案】C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A、菱形的四个内角不一定都是直角,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矩形的对角线不一定互相垂直,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正方形的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故C选项符合题意;
D、平行四边形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菱形四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即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矩形对边相等,四个内角都是直角,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正方形四边相等,四个内角都是直角,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即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据此一一判断得出答案.
2.(2024九上·昆明开学考)如图,将正方形OABC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原点,点A的坐标为(1,),则点C的坐标为( )
A.(﹣1,﹣) B.(,﹣1)
C.(﹣1,) D.(﹣,1)
【答案】D
【知识点】坐标与图形性质;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解答】解:如图所示,作AD⊥x轴于D,CE⊥x轴于E,则∠OEC=∠ADO=90°,
∴∠COE+∠ECO=90°,
∵A的坐标为(1,),
∴AD=,OD=1,
∵四边形OABC为正方形,
∴OA=OC,∠AOC=90°,
∴∠AOD+∠COE=90°,
∴∠AOD=∠OCE,
在和中,
∵
∴ (AAS),
∴OE=AD=,CE=OD=1,
∴C(-,1),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的综合,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先作AD⊥x轴于D,CE⊥x轴于E,据此可推出∠COE+∠ECO=90°,根据点A的坐标可求出AD和OD,再根据四边形OABC为正方形,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可推出:∠AOD=∠OCE,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可证明 ,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OE=AD=,CE=OD=1,据此可求出点C的坐标.
3.(2024九上·佛山期中)如图,三个边长相同的正方形叠放在一起,M,N是其中两个正方形的中心,阴影部分的面积和是4,则正方形的边长为( )
A.2 B. C. D.4
【答案】B
【知识点】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
【解析】【解答】解:连接、,如图:
∵,,
∴,
∵四边形是正方形,
∴,,
在和中,
∴,
∴,
∴M、N两个正方形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同理另外两个正方形阴影部分的面积也是,
∴阴影部分的面积和,
∴,
∴.
故答案为:B.
【分析】连接、,先利用“ASA”证出,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再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和,可得,最后求出即可.
4.(2024九上·定州期末)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5,点M在CD的边上,且DM=2,△AEM与△ADM关于AM所在的直线对称,将△ADM按顺时针方向绕点A旋转90°得到△ABF,连接EF,则线段EF的长为(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如图,连接BM.
∵△AEM与△ADM关于AM所在的直线对称,
∴AE=AD,∠MAD=∠MAE.
∵△ADM按照顺时针方向绕点A旋转90°得到△ABF,
∴AF=AM,∠FAB=∠MAD.
∴∠FAB=∠MAE
∴∠FAB+∠BAE=∠BAE+∠MAE.
∴∠FAE=∠MAB.
∴△FAE≌△MAB(SAS).
∴EF=BM.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BC=CD=AB=5.
∵DM=2,
∴CM=3.
∴在Rt△BCM中,BM=,
∴EF=,
故选:A.
【分析】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连接BM,根据对称性可得:AE=AD,∠MAD=∠MAE,再利用旋转的性质可得:AF=AM,∠FAB=∠MAD,利用角的运算可得:∠FAE=∠MAB,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可证明△FAE≌△MAB(SAS),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EF=BM.再根据BC=CD=AB=5,利用线段运算可求出CM=3,再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BM,进而可得EF的长.
5.(2024九上·茂名月考)如图,点P是正方形的对角线上一点,于点于点F,连接,给出下列四个结论:
①;②;③;④,其中正确的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D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解答】解:过作于点,如图:
∵四边形是正方形,
∴,
∵,,
∴,
∴,,
∵,,
∴,,,,
∴,,
∵,
∴,
∵,
∴,
在和中,
,
∴,
∴,故①符合题意;
∵,
∴,
∴,故③符合题意;
如上图,延长交于点,
∴,
∵,
∴,即,故②符合题意;
∵,
∴,
又∵,
∴,
∴,
在中,
故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过作于点,先根据正方形的性质结合平行线的性质得到,,再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证明得到,进而判断①;根据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得到,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从而判断③;延长交于点,等量代换得到,即,从而判断②;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再等量代换得到,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再根据勾股定理结合题意即可判断④.
二、填空题
6.(2025·内江)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的边在x轴上,点B的坐标为.点E在边上.将沿折叠,点D落在点F处.若点F的坐标为.则点E的坐标为 .
【答案】(-1.5,5)
【知识点】坐标与图形性质;勾股定理;矩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解析】【解答】解:如图,设CD交y轴于点G,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
∵B(1,0),F(0,3),
∴OB=1,OF=3,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D=∠C=∠B=∠BOG=∠AOG=90°,AB=AD=CD=BC=a,
∴四边形OBCG是矩形,
∴OG=BC=a,CG=OB=1,
∴OA=AB-OB=a-1,GF=OG-OF=a-3,
由折叠得AF=AD=a,DE=EF,
在Rt△AOF中,∵OA2+OF2=AF2,
∴(a-1)2+32=a2,
解得a=5,
∴GF=5-3=2,
设EG=x,则DE=EF=5-x-1=4-x,
在Rt△EFG中,∵EG2+GF2=EF2,
∴x2+22=(4-x)2
解得x=1.5,即EG=1.5,
∴点E(-1.5,5).
故答案为:(-1.5,5) .
【分析】设CD交y轴于点G,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由B、F的坐标可得OB=1,OF=3,由正方形四边相等、四个内角都是直角得∠D=∠C=∠B=∠BOG=∠AOG=90°,AB=AD=CD=BC=a,从而由有三个内角为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得四边形OBCG是矩形,由矩形的对边相等得OG=BC=a,CG=OB=1,然后根据线段和差可得OA=a-1,GF=a-3,由折叠得AF=AD=a,DE=EF,在Rt△AOF中,由勾股定理建立方程可求出a的值,从而可求出GF的长,设EG=x,则DE=EF=5-x-1=4-x,在Rt△EFG中,由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求出x得到EG的长,进而根据点的坐标与图形性质可得到点E的坐标.
7.(2018·武汉)以正方形ABCD的边AD作等边△ADE,则∠BEC的度数是 .
【答案】30°或150°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如图1,
∵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DE为等边三角形,
∴AB=BC=CD=AD=AE=DE,∠BAD=∠ABC=∠BCD=∠ADC=90°,∠AED=∠ADE=∠DAE=60°,
∴∠BAE=∠CDE=150°,又AB=AE,DC=DE,
∴∠AEB=∠CED=15°,
则∠BEC=∠AED﹣∠AEB﹣∠CED=30°.
如图2,
∵△ADE是等边三角形,
∴AD=DE,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D=DC,
∴DE=DC,
∴∠CED=∠ECD,
∴∠CDE=∠ADC﹣∠ADE=90°﹣60°=30°,
∴∠CED=∠ECD= (180°﹣30°)=75°,
∴∠BEC=360°﹣75°×2﹣60°=150°.
故答案为:30°或150°.
【分析】如图1,根据正多边形的性质得出AB=BC=CD=AD=AE=DE,∠BAD=∠ABC=∠BCD=∠ADC=90°,∠AED=∠ADE=∠DAE=60°,根据角的和差得出∠BAE=∠CDE=150°,又AB=AE,DC=DE,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EB=∠CED=15°,根据角的和差即可算出∠BEC的度数;如图2,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D=DE,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出AD=DC,故DE=DC,根据等边对等角得出∠CED=∠ECD,根据角的和差得出∠CDE的度数,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及等腰三角形的旋转得出∠CED=∠ECD=75°,根据周角的定义即可得出答案。
8.(2023·广西) 如图,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中,E,F分别是上的动点,M,N分别是的中点,则的最大值为 .
【答案】
【知识点】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解答】解:连接AE,
∵正方形ABCD,
∴∠B=90°,AB=BC=2,
∴
∵点M、N分别是EF和AF的中点,
∴MN是△AEF的中位线,
∴NM=AE,
要使MN最大,则AE的长最大,
∴当点E和点C重合时,AE(AC)最大,
∴.
故答案为:
【分析】连接AE,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可证得∠B=90°,AB=BC=2,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利用已知易证MN是△AEF的中位线,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得到NM=AE,要使MN最大,则AE的长最大,可得到当点E和点C重合时,AE(AC)最大,即可求出MN的最大值.
9.(2023·广州)如图,正方形的边长为,点在边上,且,为对角线上一动点,连接,,则的最小值为 .
【答案】
【知识点】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轴对称的应用-最短距离问题
【解析】【解答】解:如图,连接AE交BD于点F',再连接F'C,当点F与点F'重合时,CF+EF的值最小为AE,
根据正方形的轴对称性可得AF'=CF',
∴EF'+CF'=EF'+AF'=AE,
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AE就是F+EF的最小值,
在Rt△ABE中,∵∠ABC=90°,AB=4,BE=1,
∴
故答案为:.
【分析】连接AE交BD于一点F',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到点A与点C关于BD对称,求得AF'=CF',推出AF'+EF'=AE,当点F与点F'重合时,CF+EF的值最小为AE,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10.(2024·宜宾)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M、N是边BC、CD上的动点.若,则MN的最小值为 .
【答案】
【知识点】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解答】解:延长CD到点G,使DG=BM,如图:
∵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AD=AB=BC=CD=1,∠BAD=∠ADN=90°=∠ADG,
又∵BM=DG,AB=AD.
∴△ABM≌△ADG(SAS),
∴∠BAM=∠DAG,AM=AG,
∵∠MAN=45°,
∴∠BAM+∠DAN=90°-∠MAN=45°.
∴∠DAG+∠DAN=45°,即∠GAN=45°,
在△GAN和△MAN中,
∴△GAN≌△MAN(SAS),
∴GN=MN.
设BM=x,MN=y,则GN=y,DG=x,
∵BC=CD=1,
∴CM=1-x,CN=DC-DN=1-(y-x)=1-y+x,
在Rt△CMN中,由勾股定理得:MN2=CM2+CN2,
即,
解得:
∵
∴.
故MN的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
【分析】由∠MAN=45°识别出半角模型,从而构造△GAN≌△MAN,将MN线段进行转化得到GN,设BM=x,MN=y,再利用勾股方程进行转化,建立一个关于y的式子,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求最值即可
三、解答题
11.(2025·长沙) 如图, 正方形ABCD中, 点E, F 分别在AB, CD上, 且BE=DF .
(1)求证:四边形AECF 是平行四边形;
(2) 连接EF, 若BC=12, BE=5, 求EF的长.
【答案】(1)证明: ∵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CD且AB=CD.
又∵BE=DF ,
∴ AB-BE=CD-DF.
∴ AE=CF.
又∵AE∥CF.
∴四边形 AECF 是平行四边形
(2)解:过点E作EH⊥CD于点H.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BC=12,
∴CD=BC=12, ∠B=∠BCD=90°.
又∵∠EHC=90°,
∴四边形EBCH 是矩形.
∴EB=HC=5, EH=BC=12.
又∵DF=BE=5,
∴HF=CD-DF-CH=12-5-5=2.
在Rt△EHF中,由勾股定理得
【知识点】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利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证明即可;
(2)过点E作EH⊥CD于点H.即可得到EBCH 是矩形,即可得到EB=HC=5, EH=BC=12.求出HF长,利用勾股定理解答即可.
12.(2025·德阳)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将对学校的一块正方形花园ABCD进行测量规划使用,如图,点E、F处是它的两个门,且DE=CF,要修建两条直路AF、BE,AF与BE相交于点O(两个门E、F的大小忽略不计).
(1)请问这两条路是否等长 它们有什么位置关系,说明理由;
(2)同学们测得AD=4米,AE=3米,根据实际需要,某小组同学想在四边形OBCF地上再修一条2.5米长的直路,这条直路的一端在门F处,另一端P在已经修建好的路段OB或花园的边界BC上,并且另一端P与点B处的距离不少于1.5米,请问能否修建成这样的直路,若能,能修建几条,并说明理由.
【答案】(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D=AB,∠BAE=∠ADF=90°.
∵DE=CF,
∴AE=DF.
∴△BAE≌△ADF.
∴BE=AF.
∴∠DAF=∠ABE.
又∵∠ABE+∠AEB=90°,
∴∠DAF+∠AEB=90°.
∴AF⊥BE.
所以这两条路AF与BE等长,且它们相互垂直.
(2)∵AD=4,AE=3,∴DF=3.
∴BE=5.
又∵在Rt△ABE中有BE·AO=AB·AE,
∴5AO=4×3.
①如果另一端点P在路段OB上,
则在Rt△OPF中,
此种情况不成立.
②如果另一端点在花园边界BC上时,设,则在Rt中,
有,.,
能修建成这样的一条直路.
【知识点】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利用SAS证明△BAE≌△ADF,即可得到BE=AF,然后根据等量代换得到∠DAF+∠AEB=90°即可得到位置关系解题;
(2)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F长,然后利用面积法求出AO长,然后分为点P在路段OB上或在花园边界BC上两种情况,利用勾股定理解答即可.
13.(2025·广安) 如图,E, F是正方形 ABCD 的对角线 BD 上的两点,,,连接 AE,AF,CE,CF.
(1) 求证:.
(2) 若四边形 AECF 的周长为,求 EF 的长.
【答案】(1)证明: ∵四边形 ABCD 为正方形
∴,,
在 和 中,
(2)解: 连接AC交BD于点O,
∵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BD垂直平分AC,,
∴,,
由(1)知,
∴,,
∵四边形AECF的周长为,
∴,
在Rt△AOF中,,
∴,
∴,
答:EF的长为6
【知识点】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分析】(1)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可证得∠ADE=∠CBF=45°,AD=BC,再利用SAS可证得结论.
(2)连接AC交BD于点O,利用正方形的性质求出OA的长;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AE=CF=AE=CE,据此可求出AF的长,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OF的长;然后求出BF的长,根据EF=BD-BF,代入计算求出EF的长.
14.(2023·绍兴)如图,在正方形中,是对角线上的一点(与点不重合),分别为垂足.连结,并延长交于点.
(1)求证:.
(2)判断与是否垂直,并说明理由.
【答案】(1)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DC=90°,
∵GE⊥CD,
∴∠GEC=90°,
∴∠GEC=∠ADC=90°,
∴GE∥AD,
∴∠DAG=∠EGH;
(2)解:AH与EF垂直,理由如下:
连结GC交EF于点O.
∵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BCD,
,AD=CG,∠BCD=90°,
又
∴△ADG≌△CDG,
.
∴∠GFC=∠GEC=∠BCD=90°,
∴四边形FCEG为矩形,
∴OE=OC,
∴∠OEC=∠OCE,
∴∠DAG=∠OEC,
由(1)得∠DAG=∠EGH,
∴∠EGH=∠OEC,
∴∠EGH+∠GEH=∠OEC+∠GEH=∠GEC=90°,
∴∠GHE=90°,
【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分析】(1)由正正方形的性质及垂直的定义可得∠GEC=∠ADC=90°,由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GE∥AD,进而根据二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得∠DAG=∠EGH;
(2)AH与EF垂直,理由如下:连结GC交EF于点O,由正方形的性质得∠ADG=∠CDG,AD=CD,然后用SAS判断出△ADG≌△CDG,得∠DAG=∠DCG;易得四边形FCEG是矩形,得OE=OC,由等边对等角及等量代换可得∠EGH=∠OEC,进而根据角的和差及等量代换可求出∠EGH+∠GEH=90°,进而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GHE=90°,从而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出结论.
15.(2025·浙江)【问题背景】
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需要在正方形纸板 上剪下机翼状纸板(阴影部分),点 在对角线 上.
【数学理解】
(1)该机翼状纸板是由两个全等三角形组成,请写出 的证明过程.
(2)若裁剪过程中满足 ,求"机翼角" 的度数.
【答案】(1)证明:∵点E在对角线 BD上,
∴∠ABE=∠CBE=45°,
∵正方形A BCD,
在△ABE和△CBE中,
.
(2)解: ,且 ,
则 .
又 ,
则 .
【知识点】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余角;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
【解析】【分析】(1)由于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则可得利用SAS证明结论成立;
(2)由于等腰三角形DAE的顶角是45度,则底角可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求得,由于正方形中是直角,再利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