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简单机械(第2课时)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4简单机械(第2课时)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8-04 15:55: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4简单机械(第二课时)
一、选择题
1.下列生产和生活中的杠杆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筷子 B.瓶盖起子
C.天平 D.镊子
2.载重推车过障碍物时需略微提起后轮,若在如图四点中选择一点施加竖直向上的力,其中最省力的点是(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3.2025年第1周流感监测数据显示,南、北方流感病毒99%以上为甲流。如图是医务人员在用拭子采集完后,将试子头掰折入试管的情景。该情景下拭子相当于杠杆,下列关于该杠杆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B. C. D.
4.杆秤是我国发明的人类最早的衡器,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小丽在课堂上了解杆秤后,在家里找到一杆除了秤砣有磨损外,其他均完好的杆秤。用这杆秤测得的物体质量与秤砣磨损前测得的物体质量相比( )
A.偏小 B.不变 C.偏大 D.无法判断
5.在节假日悬挂灯笼营造喜庆氛围是民间传统的习俗。如图,将两个用相同材料制作的大、小灯笼分别悬挂在同一挑竿的不同挂钩下,其中固定绳索受到拉力最小的是(  )
A. B.
C. D.
6.如图是古人利用桔槔从井里汲水的示意图,它的前端A系一水桶,后端B系一配重物,从井中汲水时,先用力F往下拉将水桶放入井水中,当水桶中装水后,再用力往上提水桶,若配重质量为4.8千克,OA=3OB,杆的自重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力F的力臂为OA
B.桔棒B处受到力的方向为向上
C.匀速将水桶竖直往下拉的过程中,力F逐渐变小
D.当桶和水总重60牛,往上提水桶时,人需要用力44牛
7.如图所示,人的前臂可视为杠杆,当曲肘将茶杯向上举起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前臂是省力杠杆,阻力臂变大 B.前臂是省力杠杆,阻力臂变小
C.前臂是费力杠杆,阻力臂变大 D.前臂是费力杠杆,阻力臂变小
8.如图为父子两人一起抬货物的示意图,为父子两人肩膀所受压力。走在后边的儿子偷偷将货物从位置移到位置,则(  )
A.变大,变小
B.保持不变
C.变大,变大
D.变小,变大
9.如图为“杠杆力臂演示仪”,杠杆AOB可绕O点(螺母)转动,固定装置未画出,甲图中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松开螺母保持OA不动,再拧紧螺母形成一根可绕O点转动的杠杆(点对应B点),保持G1位置不变,要使杠杆在图乙位置保持平衡,则G2应该放在(  )
A.B′点处 B.①点处 C.②点处 D.③点处
10.我国古代《墨经》最早记述了秤的杠杆原理(如图所示),此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忽略杆的质量),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杠杆中“权”的质量小于“重”的质量
B.“权”和“重”增加相同的质量,A端会上扬
C.增大“重”时,应把“权”向B端适当移动
D.若将提纽O向B端移动一些,杆秤的测量范围将变小
二、填空题
11.我国古代科学著作《天工开物》记载了一种捣谷用的舂(如图甲所示),“横木穿插硾头, 硾嘴为铁,足踏其末而舂之”,其示意图如图乙所示。
(1)若硾头质量为10千克,脚踏在右侧,在图乙位置保持平衡,L1=40厘米,L2=1.2米,不计横木的重力和摩擦,则脚向下施加的力F1= 。
(2)如果想省力些,可将脚踩点适当 (选填“远离”或“靠近”)O 点。
12.小滨在学校运动会上是仪仗队旗手,如图所示,他竖直举红旗前进时,风对红旗水平向右的阻力为20N,其作用点可以看成在A点。已知,,小滨的两只手分别位于B、C两点,他用一只手托起旗杆的C点并静止不动,用另一只手握住旗杆的B点不让旗杆倾斜,则握在B点的手对旗杆施的最小力为 N,方向为 ;他举旗沿水平路面以1m/s匀速前进的过程中克服风力做功的功率为 W。
13.学校里面常用的一种移动指示牌,侧面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AB为指示牌牌面,CD和BE为支架。指示牌被风吹倒时(风向如图所示)可看做杠杆,则支点是 点(填图中字母);指示牌自重为阻力,若,则它属于 (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若增大BE的长度,则指示牌更 (选填“容易”或“不容易”)被风吹倒。
14.春晚舞台剧“青绿腰”中有个动作如图,若将舞者身体视为杠杆,A点为身体重心,O点为支点,地面对右脚的支持力F为动力,人所受重力G为阻力,该杠杆为 (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假设动力F方向及腿部形态保持不变,随着上身缓缓直立,舞者会觉得右脚受力逐渐 (选填“增大”或“减小”)。
15.如图所示,是某工人用轻质木棒挑运货物的示意图,O点在该工人的肩膀上。其中木棒长0.6m,A端悬挂一重240N的重物,长0.2m,用手压住B端保持杠杆水平平衡,则B端竖直向下的压力为 N;O点肩膀对木棒的支持力为 N;若压在B端的手向O点靠近,但仍然保持木棒水平平衡,则手竖直向下的压力需要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6.共享单车不但为出行带来很大方便,而且还健康、环保。如图是车篮子示意图,CAB可视为一个杠杆,AC长24厘米,AB长6厘米。若以A为支点,物体放在篮子中心C点,则
(1)紧固螺丝B处对篮子的作用力方向是 (选填“F1”、“F2”或“F3”);
(2)若不计车篮子自身重力,车篮子载物20牛时,B处受力大小约为 牛。
17.如图所示,用固定在墙上的三角支架ABC放置空调室外机。已知AB长0.4m,AC长0.3m。室外机的重力为600N,正好装在AB中点处,则A处螺钉的水平拉力为 N(支架重力不计)。为了安全,室外机的位置应尽量靠近墙壁,同时 (填“减小”或“增加”)AC的长度。
18.受《天工开物》中枯棒汲水(图甲)启发,小明自制了“杠杆密度计”如图乙,将一轻质细硬杆用细线固定在O点并悬挂起来,物块固定悬挂在A点,把不计质量的矿泉水瓶装满水,用细线悬挂在杆上,将悬挂点移至B点,使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换用相同的矿泉水瓶装满不同液体,重复以上操作,在杆上可标出悬挂点B1、B2、B3……对应密度的刻度值。
(1)如图甲所示,若向下拉绳子,则放下空桶时,桔槔为 杠杆;
(2)如图乙所示,若测得B、B2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l、l2,则B2点标注的密度值为 ;(用ρ水及题给字母表示)
(3)为了制作出精确度更高的“杠杆密度计”,下列改进措施可行的是 ;
A.把O点位置往物块一侧移动一段距离
B.减小物块的质量
C.减少加入杯中的液体体积
三、解答题
19.某校在开展物理兴趣小组活动时,学生为深入探究平衡木的平衡,小萍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轻质杠杆AOB可绕支点O无摩擦转动,且AB=3m,OA=1m。在杠杆A端用不可伸长的细线悬挂正方体M,质量为40kg。当重为500N的小萍静止站立在OB之间某处时,正方体M对地面压力刚好为0,杠杆同时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求:
(1)正方体M的重力;
(2)当正方体M对地面压力刚好为0时,小萍距O点的距离;
(3)如果小萍站立在距离B端1.5m处时,正方体M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20.小科的质量为48千克,俯卧撑和引体向上是小科热爱的两项体育运动。俯卧撑时他所受的重力可视为集中在E点,静止支撑时如图甲所示,此时地面对双手的支持力为F;引体向上人整体上升高度约为0.6米,如图乙所示。请分析计算:
(1)如图甲所示,静止支撑时地面对双手的支持力F为多少
(2)小科按图乙做一个引体向上,克服重力做功多少焦
(3)若小科在60秒内完成10个引体向上,小科引体向上做功的功率为多少瓦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3.4简单机械(第二课时)》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B C B D D D C A
1.B
【详解】A.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A不符合题意;
B.瓶盖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B符合题意;
C.天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故C不符合题意;
D.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D
【详解】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知道,在阻力、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要使所用的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长;将推车看作杠杆,略微提起后轮时,推车围绕前轮与地面的接触点转动,该点为支点。若要从图A、B、C、D四点中选择一点施加竖直向上的力,只有在D点施力时,动力臂最长,则在D点施加竖直向上的力最小最省力。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
3.B
【详解】杠杆所受阻力与动力的作用效果相反,如果动力使杠杆顺时针转动,阻力必须使杠杆逆时针转动。该情境下拭子相当于杠杆,F1绕O点顺时针旋转,F2绕O点逆时针旋转。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C
【详解】当秤砣被磨损掉一部分,质量m变小,其重力G=mg变小;再测同一个物体的质量,力臂不变,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当物体的重力和力臂一定时,若秤砣的重力变小,力臂变大,需要左移,即读数比实际值要大,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B
【详解】图中的挑竿可以看做是一根杠杆,阻力为灯笼的重力,固定绳索的拉力为动力。该杠杆中支点和固定绳索的位置不变,所以其动力臂不变,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阻力和阻力臂越小,动力就越小。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D
【详解】A.OA与F的力的作用线不垂直,不是力臂,故A错误;
B.桔槔B处受到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故B错误;
C.匀速将水桶竖直往下拉的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比值不变,阻力大小不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力F大小不变,故C错误;
D.桶和水总重60牛,往上提水桶时,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
解得人需要用力44牛,故D正确。
故选D。
7.D
【详解】由图可知,以前臂为杠杆,肱二头肌收缩为动力,茶杯对手的力为阻力,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当向上抬时,阻力作用线到支点的垂直距离变短,阻力臂变小,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8.D
【详解】因为两人互为支点,动力臂相等,离重物远的阻力臂小,所以对离重物远的那人来说省了力,走在后边的儿子偷偷将货物从位置移到位置,父亲省力,儿子费力,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9.C
【详解】保持G1位置不变,即左边的力和力臂不变;G2不变,要使杠杆在图乙位置保持平衡;原来G2的力臂为OB,所以G2应该移动到②点处,使力臂仍为OB,故C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A
【详解】A.杠杆在图示的位置平衡时,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由图可知“标”大于“本”,则“权”的质量小于“重”的质量,故A正确;
B.设增加的质量为Δm,由图可知,杠杆平衡时“标”大于“本”,则

所以A端会下沉,故B错误;
C.在“权”不变时,“重”增大,需要“标”增大,即把“权”向A端适当移动,故C错误;
D.将提纽O向B端移动一些,“标”增大,则“权”和“标”的乘积增大,而“本”变小,由杠杆平衡可知“重”增大,即杆秤测量范围增大,故D错误。
故选A。
11.(1)300N
(2)远离
【详解】(1)硾头质量为10千克,则锤头的重力为G=mg=10kg×10N/kg=100N
锤头施加的阻力为F2=G=100N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脚向下施加的力
(2)如果想省力些,在阻力臂、阻力不变的情况下,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需要增大动力的力臂,所以脚踩点适当远离O点。
12. 100 水平向左 100
【详解】[1]用一只手托起旗杆的C点并静止不动,则C点为支点,用另一只手握住旗杆的B点不让旗杆倾斜,握在B点的手对旗杆施的最小力的力臂等于BC长,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代入数据可得
解得
[2]为了保持旗杆静止不动,风对红旗水平向右的阻力,使旗杆顺时针转动,则握在B点的手对旗杆施的力应使旗杆逆时针转动,所以握在B点的手对旗杆施的力的方向为水平向左。
[3]由
可知,他举旗沿水平路面以1m/s匀速前进的过程中克服风力做功的功率
13. C 省力 容易
【详解】[1]指示牌被风吹倒时可看做杠杆,支点是指杠杆围绕转动的固定点,根据图中风向可知,指示牌被风吹倒时,指示牌和支架绕C点转动,则支点是点。
[2]把风力看成动力,则阻力是指示牌受到的重力,由力臂的定义可知,动力臂长度大于BE,阻力长度臂等于CE,由于
BE=CD
所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是省力杠杆。
[3]把风力看成动力,则阻力是指示牌受到的重力,若增大BE的长度,相当于增大动力臂,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指示牌更容易被风吹倒。
14. 省力 减小
【详解】[1]将舞者身体视为杠杆,A点为身体重心,O点为支点,地面对右脚的支持力F为动力,人所受重力G为阻力,由图可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故为省力杠杆。
[2]假设动力F方向及腿部形态保持不变,随着上身缓缓直立,阻力臂长度慢慢减小,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减小;动力臂不变,故只能是动力减小,即舞者会觉得右脚受力逐渐减小。
15. 120 360 增大
【详解】[1][2][3] 由图可知,O为支点,杠杆水平平衡,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
G×OA=F×OB

240N×0.2m=F×(0.6m-0.2m)
解得
F=120N
根据木棒受平衡力,可知O点肩膀对木棒的支持力为
F支=F压+G=120N+240N=360N
若压在B端的手向O点靠近,压力的力臂变小,重物对木棒的作用力和重物对木棒的作用力的力臂不变,要使木棒水平平衡,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手竖直向下的压力会增大。
16. F3 80
【详解】(1)[1]根据杠杆中动力和阻力的定义知道,图中作用在点C的阻力使车篮子绕点A逆时针转动,作用在点B的动力应使车篮子绕点A顺时针转动,力F1使车篮子逆时会转动,力F2的作用线通过支点A,无法使杠杆平衡,力F3使车篮子顺时针转动,故选F3。
(2)[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

解得
F3=80N
17. 400 增加
【详解】[1]用固定在墙上的三角支架ABC放置空调室外机,如果A处螺钉松脱,则支架会绕C点倾翻,故C点是杠杆的支点,空调受到重力而作用在支架上的压力是阻力,这个压力大小等于空调机的重力大小,阻力臂为AB,动力臂为AC,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F×AC=G×ABA处螺钉的水平拉力为
[2]为了安全,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当室外机的位置尽量靠近墙壁时,l2减小,G不变,要使F减小,在l1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增加AC的长度,因为l1=AC,这样会l1更小,更安全。
18. 费力 C
【详解】(1)[1]如图甲所示,若向下拉绳子,则放下空桶时,阻力臂大于动力臂,桔槔为费力杠杆。
(2)[2]测得B、B2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l、l2,据杠杆平衡条件知

所以B2点标注的密度值为
(3)[3]物块悬挂在A点施加的力是阻力,AO是阻力臂,施加在矿泉水瓶上的力是动力,BO是动力臂,即
A.把O点位置往物块一侧移动一段距离,说明阻力臂变小,动力和阻力不变,在动力臂减小,AB两点之间长度缩短,密度秤不会更精确,故A不符合题意;
B.减小物块的质量,说明阻力减小,阻力臂和动力不变,则动力臂要变小,AB两点之间长度缩短,密度秤不会更精确,故B不符合题意;
C.减少加入杯中的液体体积,说明动力减小,而阻力、阻力臂不变,则动力臂增大,AB两点之间长度变长,密度秤会更精确,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19.(1)400N
(2)0.8m
(3)150N
【详解】(1)解:已知正方体M的质量为40kg,则正方体M的重力为
(2)当正方体M对地面压力刚好为0时,则地面对M的支持力也为0,对M做受力分析,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拉力,且拉力与重力相等,即
杠杆对重物M的拉力F1与重物M对杠杆的拉力F相等,即
设小萍离O点的距离为l2,由杠杆平衡条件得,则小萍距O点的距离为
(3)AB=3m,OA=1m,OB=2m,当小萍站立在距离B端1.5m处时,也就是离O端的距离l=0.5m处,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A端受到的拉力为
对M做受力分析,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拉力和支持力,支持力等于重力和支持力之差,因为正方体M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正方体M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正方体M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
答:(1)正方体M的重力为400N;
(2)小萍距O点的距离为0.8m;
(3)正方体M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150N。
20.(1)300N;(2)288焦;(3)48W
【详解】解:(1)由图甲知道,此时人体相当于一个杠杆,阻力大小等于人的体重,即
由图知道,动力臂
阻力臂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知道,静止支撑时地面对双手的支持力
(2)小科按图乙做一个引体向上,上升高度为0.6m,则需克服自身重力做功
W=Gh=480N×0.6m=288J
(3)完成10个引体向上做的总功
则小科引体向上做功的功率
答:(1)静止支撑时地面对双手的支持力F为300N;
(2)小科按图乙做一个引体向上,克服重力做的功为288J;
(3)小科引体向上做功的功率为48W。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