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活动二 自制人工孵化箱孵化鸡卵-教案--北师大版(2024)生物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活动二 自制人工孵化箱孵化鸡卵-教案--北师大版(2024)生物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19.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11-04 11:1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让教学更有效高效备课|生物学科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与 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通过鸡卵的人工孵化过程,认识鸟类的繁殖和发育方式,明确环境条件(温度、湿度、空气等)对鸡胚发育的影响,树立生物的繁殖和发育依赖环境,受多种非生物因素影响的生命观念。 科学思维:结合调查资料,分析受精鸡卵孵化的自然条件,比较、选择合适的材料器具,培养科学分析、比较判断和逻辑推理的科学思维能力。 探究实践:设计、制作人工孵化箱,设定并控制孵化条件,观察、记录鸡卵孵化过程,对孵化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尝试解决,提升探究实践和动手操作能力。 态度责任:体验人工孵化的乐趣和意义,认同人工孵化在家禽养殖和科学研究方面的价值,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科学探究的责任感和对生物学科的兴趣。
学习重点 通过小组合作与探究,设计并制作出能满足鸡卵孵化所需温度、湿度、空气等条件的人工孵化箱,并顺利开展鸡卵孵化活动。
学习难点 通过对孵化过程的细致观察和精准记录,有效控制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的稳定,分析并解决孵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合作探究法、展示评价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鸡卵孵化的相关资料、图片、视频;制作教学 PPT;准备评价量表;检查实验材料的安全性。
学生准备:课前了解鸡卵的孵化条件及人工孵化的材料、设备等;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可能用到的材料器具,如受精鸡卵,有透气孔的纸箱或塑料箱、保温材料,温度传感器、加热器,结实的塑料袋,记号笔,水,强光手电筒,天平或电子秤,旧报纸、旧衣物或棉絮等。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导入(5分钟)
教师活动:播放母鸡自然孵化鸡卵的视频,提问“母鸡在孵化过程中做了哪些事情来保证鸡卵的正常发育呢?”引导学生思考自然孵化的条件。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初步了解自然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翻蛋等条件。
明确活动目标与任务(10分钟)
教师活动:讲解本次活动的学习目标、任务以及课时安排,强调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学生活动:认真倾听,明确本次活动的具体要求和自己的任务。
小组讨论设计方案(25分钟)
教师活动:巡视各小组,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指导,提醒学生结合提示考虑温度、湿度、透气性、翻蛋等因素,引导学生择优确定孵化箱制作方案和鸡卵孵化方案。
学生活动:小组成员充分交流、讨论,结合课前了解的知识和提供的材料器具,设计孵化箱制作方案和鸡卵孵化方案。
第2课时
制作孵化箱(20分钟)
教师活动:巡视指导各小组制作孵化箱,提醒学生注意安全,特别是用电安全和水袋的密封性。对孵化箱的温度设置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模拟和预测,使温度波动尽量小。
学生活动:组内成员合作制作人工孵化箱,找出孵化箱存在的问题并思考解决办法,不断优化、调整设计方案。
开始人工孵化(20分钟)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选取质量较好的受精鸡卵,放入孵化箱,强调控制温度、湿度,保证透气性等注意事项。
学生活动:将受精鸡卵放入制作好的孵化箱中,做好标记,开始孵化,记录初始数据。
第3课时
小组展示汇报(25分钟)
教师活动:组织各小组进行展示,引导学生分享孵化过程及结果,按照评价量表进行客观评价。
学生活动:各小组派代表展示孵化箱、介绍孵化过程、分享观察记录和结果,认真倾听其他小组的汇报。
评价与总结(15分钟)
教师活动:根据各小组的展示和评价量表,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肯定学生的优点,指出存在的问题。
学生活动:认真听取总结,反思本小组在活动中的表现。
反思改进(5分钟)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交流,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反思、总结并完善方案。
学生活动:积极参与交流,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次孵化积累经验。
【板书设计】
设计方案
制作孵化箱
开始孵化
观察记录
展示评价
反思改进
【作业布置】
1.课下继续观察鸡卵的孵化情况,用照片、图片、文字等方式详细记录孵化过程中的现象和数据,每周撰写一篇观察日记。
2.针对本次孵化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小组共同探讨改进措施,形成一份改进方案。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了人工孵化的过程,加深了对生物繁殖和发育依赖环境这一观念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制作,但也有少数学生参与度不高,后续需要采取更多措施鼓励这些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的控制是本次活动的难点,部分小组在这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孵化效果不理想。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这部分内容的指导,提前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和预测。展示评价环节,学生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通过交流反思,提升了自身的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但评价的深度还可以进一步加强,引导学生从更多角度进行评价。整体来看,本次活动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标,但在细节方面还需要不断完善,以提高教学质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