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与 核心素养 探究实践:调查当地的主要传染病,提升调查能力 科学思维:分析传染病的特点,发展归纳、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 态度责任:了解传染病对人类的危害,正确对待传染病 生命观念:能够说出传染病的种类,以及传染病的危害,形成健康的生命观点
学习重点 1.区分常见的传染病类型 2.种类繁多的病原体如何引发疾病
学习难点 1.区分传染病的种类 2.病原体引发传染病
【课前预习】
1.人体健康受 病、 疾病、 等疾病及外部伤害的威胁,良好的 和 是健康的重要保障。
2.秋季天气多变,有的同学会患 ,出现咳嗽、喉咙痛、流鼻涕、头痛、发热等症状。
3.在常见的传染病中,蛔虫病、血吸虫病是由 引起的,细菌性痢疾和细菌性肺炎是由 引起的,流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型肝炎、艾滋病是由 引起的。
4.可引起人或动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统称为 。
5.传染病是由 引起的,能在 、 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
6. 病患者会出现发热、咳嗽、胸痛、肠胃不适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引起肝脾肿大,腹水。 患者会出现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引发感染性休克或中毒性脑病。 患者会有食欲减退、恶心、肝区痛、乏力等症状,有些患者会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
7.传染病的发生与 和 有很大关系。
8.夏、秋季节气温高、湿度大,寄生虫病和细菌性传染病发病率比较高。冬、春季节,天气变化无常,人们易患 传染病。
9.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迅速在全球蔓延,不仅威胁着全人类的 和 ,还导致制造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等行业受到较大冲击,对世界各国的 造成严重破坏。
【课中研学】
1.什么是传染病?
2.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
1.当地常见传染病是由什么引起的
2.传染病可以分为哪几类
3.常见传染病各有什么症状
1.传染病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
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人类有哪些影响?
【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
1.下列疾病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
A.流行性感冒 B.蛔虫病 C.近视眼 D.细菌性痢疾
2.下列生物不属于病原体的是( )
A.寄生虫 B.苍蝇 C.肠道病毒 D.痢疾杆菌
3.传染病的种类不包括( )
A.寄生虫病 B.细菌性传染病 C.癌症 D.病毒性传染病
4.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对人类的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B.影响经济发展
C.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推动了生物技术的进步 D.提升了人体的健康水平
【分层作业】
1.引起人或动物感染传染病的生物称为( )
A.传染源 B.害虫 C.病原体 D.细菌
2.下列传染病是由寄生虫引起的是( )
A.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B.血吸虫病 C.细菌性肺炎 D.流感
3.传染病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 )
A.生活环境 B.卫生习惯 C.生活习惯 D.生活环境和卫生习惯
4.传染病的发生会( )
A.对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B.对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C.对科技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D.对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5.2020年初,新冠病毒感染席卷球球。下列传染病与其属于同一类的是( )
A.细菌性痢疾 B.血吸虫病 C.艾滋病 D.蛔虫病
6.下列有关传染病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传染病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B.传染病能够在人或动物之间传播
C.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的疾病 D.细菌性痢疾属于细菌性传染病
7.下列疾病与其病原体搭配错误的是( )
A.流行性感冒——细菌 B.蛔虫病——寄生虫
C.乙型肝炎——病毒 D.手足口病——病毒
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席卷全球,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活。
资料二:2025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再次来袭。
(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由 引起的传染病。
A.肺炎链球菌 B.肠道病毒 C.艾滋病病毒 D.新型冠状病毒
(2)下列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
A.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B.对世界各国的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C.导致旅游业、交通运输业等行业受到较大冲击 D.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
(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传染病的监控和预防促进了新冠疫苗的研发,推动了 的进步,也促进了数据 、 的发展。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传染病 心血管疾病 癌症 生活习惯 医疗措施
2.流行性感冒
3.寄生虫 细菌 病毒
4.病原体
5.病原体 人与人 动物与动物
6.血吸虫 细菌性痢疾 乙型肝炎
7.活环境 卫生习惯
8.寄生虫病 细菌性传染病 病毒性
9.健康 生命安全 经济
【课堂练习】
1.C 2.B 3.C 4.D
【分层作业】
1.C 2.B 3.D 4.D 5.C 6.A 7.A
8.(1)D (2)D (3)生物技术 科学 数字技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