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5.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8-04 11:09:18

文档简介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一、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50分)。
1.(2025三下·南山期末)太阳、地球和月球都是 (  )的。
A.球形 B.方形 C.三角形
2.(2025三下·南山期末)蚕的生命是从(  )开始的。
A.蚁蚕 B.蚕卵 C.蚕蛾
3.(2025三下·南山期末)淡水绝大部分储藏在(  )。
A.大气中
B.南极和北极的冰川中
C.海洋中
4.(2025三下·南山期末)下列关于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要先确定一个中心点,才能描述该物体所处的位置
B.两人静止不动时,用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就可以了
C.描述自己在校园中的位置时,要选定一个中心点( 某个建筑物),然后说出自己在该中心点的哪个方向及与该中心点之间的距离
5.(2025三下·南山期末)蚕的一生要经过(  )次蜕皮。
A.3 B.4 C.6
6.(2025三下·南山期末)我们人类繁衍后代的方式是(  )。
A.哺乳 B.喂食 C.放养
7.(2025三下·南山期末)斑马、大象、黑熊奔跑100米需要的时间分别是8秒、12秒、10秒,那么运动得最慢的是(  )。
A.斑马 B.大象 C.黑熊
8.(2025三下·南山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相变化没有规律,总是随意出现
B.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C.月球是一个发光、透明的球体
9.(2025三下·南山期末)下列动物不属于鸟类的是(  )
A.鸡 B.麻雀 C.大熊猫
10.(2025三下·南山期末)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大约是(  )。
A.一天 B.一个月 C.一年
11.(2025三下·南山期末)小球在过山车模型轨道上运动时,脱离轨道飞了出去。可能的原因是(  )。
A.坡度太小 B.坡度太大 C.两侧挡板太高
12.(2025三下·南山期末)月相最圆的时间大约在农历每月的(  )。
A.三十 B.十五或十六 C.初一
13.(2025三下·南山期末)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积(  )陆地面积。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14.(2025三下·南山期末)小明制作的“过山车99只有直线轨道,没有曲线轨道,则他的“过山车”(  )设计要求。
A.符合 B.不符合 C.不确定是否符合
15.(2025三下·南山期末)刚生下来的蚕卵是 (  )的。
A.黄色 B.红色 C.绿色
16.(2025三下·南山期末)物体运动时,速度越大则表明物体运动越(  )。
A.快 B.慢 C.大
17.(2025三下·南山期末)月球表面典型的地貌特征是 (  )。
A.平原 B.环形山 C.海洋
18.(2025三下·南山期末)蚕宝宝爱吃(  )。
A.桑叶 B.竹叶 C.白菜叶
19.(2025三下·南山期末)(  )把蚕蛹包裹起来,起到保护蚕蛹的作用。
A.蚕蛾 B.蚕茧 C.蚕卵
20.(2025三下·南山期末)蚕的一生要经历很大的变化,幼年期和成年期样子根本不一样,是从一种形态变成另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做(  )。
A.换装 B.蜕皮 C.变态
21.(2025三下·南山期末)下列动物中, (  )是由从卵孵化出来开始新生命的。
A.鸡 B.斑马 C.北极熊
22.(2025三下·南山期末)我们把刚孵化出来的蚕叫 (  )。
A.蚁蚕 B.蚕蛹 C.蚕茧
23.(2025三下·南山期末)蚕吐丝结茧的作用是 (  )
A.自缚 B.吐丝给人用 C.保护蚕蛹
24.(2025三下·南山期末)下列动物中, (  )是由母亲直接生下来开始新的生命的。
A.蚕 B.青蛙 C.牛
25.(2025三下·南山期末)下面选项中, (  )是光源的。
A.镜子 B.月亮 C.亮着的电灯
二、判断题。 (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每小题2分,共40分。)
26.(2025三下·南山期末)站在自动扶梯上的同学相对于地面位置改变了,所以说他是运动的;但相对于扶梯来说,他又是静止的。(  )
27.(2025三下·南山期末)太阳和月球的实际大小并不一样。
28.(2025三下·南山期末)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等都会影响蚕的生存。
29.(2025三下·南山期末)古代人认为地球的形状是平的。
30.(2025三下·南山期末)所有动物的卵都是一样的。
31.(2025三下·南山期末)拨动的钢尺、压下弹起的弹簧和荡秋千三者的运动形式完全不同。
32.(2025三下·南山期末)晚上我们可以看到明亮的月球,是因为月球本身会发光。(  )
33.(2025三下·南山期末)描述小球的位置时,只需说明小球距离起点有多远就行了。
34.(2025三下·南山期末)蚕蛹一动不动的,说明蚕蛹已经死了。(  )
35.(2025三下·南山期末)所有动物运动的速度都是一样的。(  )
36.(2025三下·南山期末)选用资料时,我们可以用翻拍、扫描、下载、摘录等多种方式选择需要使用的资料。(  )
37.(2025三下·南山期末)在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时,可以用秒表测量物体运动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而且只需测量1次。
38.(2025三下·南山期末)地球上的水不断流入海洋,总有一天海洋中的水会溢出来。(  )
39.(2025三下·南山期末)同一个物体上不同部位的运动形式都一样。(  )
40.(2025三下·南山期末)斜面倾斜角度越大,物体在斜面上运动越快。(  )
41.(2025三下·南山期末)通过观察地球仪我们可以发现,地球上的海洋彼此相连,陆地被分制成大小不同的陆地块。
42.(2025三下·南山期末)可以使用放大镜来观察蚕的幼虫。(  )
43.(2025三下·南山期末)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热量。(  )
44.(2025三下·南山期末)“火山喷发说”认为,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撞击月球留下的痕迹。
45.(2025三下·南山期末)“过山车”做好后,我们可以用小球代替“小车”观察它。
三、实验题 (每题 2分,共10分)
46.(2025三下·南山期末)下图是小科同学完成的观察记录。
(1)从记录图中我们可以推测,小科同学观察时间是   。(填上午或下午)
(2)这个时候,太阳的位置在   。(填东边或西边)
(3)上图缺少第 4次的记录,请在图中补充完整。
(4)在观察中可以发现,一天中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 ( )。
A.长—短—长 B.短—长—短 C.短一长
(5)中国古代利用光影变化的规律发明了计时工具,它是 ( )
A.司南 B.漏壶 C.日晷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分析】太阳和月球是两个星球,与我们生活的地球一样,都是球体。太阳是一个气态星球,会发光发热,表面有黑子;月球的特点是一个球体,表面有很多环形山,有月海盆地;地球是一个球体,表面有丰富的液态水和空气,自身不会发光,表面有海洋和陆地,生活着动物和植物等生存形态多样的生物。
2.【答案】B
【知识点】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蚕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这一过程称为蚕的生命周期,一般大约为56天。所以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
3.【答案】B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地球上大部分淡水储存在南极和北极的冰川中。虽然大气中和海洋中也含有水,但淡水的绝大部分集中在极地的冰川中。
4.【答案】B
【知识点】描述方位
【解析】【分析】考查描述物体的位置。描述自己的位置时要选定一个中心点( 某个建筑物),然后说出自己在该中心点的哪个方向及与该中心点之间的距离 。
5.【答案】C
【知识点】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蚕宝宝是从头部开始蜕皮的。蚕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共蜕皮4次,在茧内蜕皮两次,所以蚕一生共蜕皮6次。
6.【答案】A
【知识点】哺乳动物
【解析】【分析】人类通过哺乳的方式繁衍后代。哺乳是人类特有的繁殖方式之一,通过母乳喂养幼崽。
7.【答案】B
【知识点】距离与时间;速度
【解析】【分析】考查速度的快慢,相同距离的情况下,时间最短的速度最快,速度=距离÷时间。
8.【答案】B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A、月相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通常是农历一个月循环一次。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在右侧,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农历下半月由圆到缺,亮面在左侧,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新月,A错误;
B、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B正确;
C、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C错误;
故答案为:B。
9.【答案】C
【知识点】鸟类
【解析】【分析】考查动物的分类,大熊猫属于哺乳类,鸡、麻雀属于鸟类。
10.【答案】B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相在一个月的周期内有不同的变化,所以月相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
11.【答案】B
【知识点】测试过山车
【解析】【分析】坡度太大可能导致小球速度过快,脱离轨道。过大的坡度会使小球获得过多的动能,从而难以保持在轨道内。
12.【答案】B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就这样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农历的一个月。月相最圆的时间通常在农历每月的十五或十六。这段时间被称为满月,月球几乎完全被阳光照亮。
13.【答案】B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大约71%的地球表面被海洋覆盖,而陆地仅占29%。
14.【答案】B
【知识点】搭建过山车
【解析】【分析】过山车通常需要有曲线轨道以增加趣味性和刺激性。仅有直线轨迹的过山车设计较为简单,缺乏刺激性。
15.【答案】A
【知识点】观察蚕卵
【解析】【分析】刚生下来的蚕卵通常是黄色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蚕卵的颜色可能会发生变化。蚕卵刚产下时为淡黄色或黄色,经1~2天变为赤豆色,再经3~4天后又变为紫黑色,便不再发生变化,称为固定色。
16.【答案】A
【知识点】速度
【解析】【分析】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叫做速度。速度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移动的距离。物体运动时,速度越大则表明物体运动越快。
17.【答案】B
【知识点】月球表面的概况
【解析】【分析】月球表面典型的地貌特征是环形山。环形山是由于陨石撞击形成的圆形凹坑,遍布月球表面。
18.【答案】A
【知识点】蚕的幼虫的习性
【解析】【分析】蚕宝宝主要吃桑叶。桑叶是蚕的主要食物来源,提供蚕生长所需的营养。
19.【答案】B
【知识点】蚕蛹
【解析】【分析】蚕茧把蚕蛹包裹起来,起到保护作用。蚕茧是由蚕吐丝形成的,保护蛹免受外界侵害。
20.【答案】C
【知识点】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变态是指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态和生活习性的显著变化。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中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与成虫的显著不同。蚕的一生经历从幼虫到成虫的变态过程。
21.【答案】A
【知识点】卵生
【解析】【分析】鸡的繁殖方式是通过产卵和孵化,幼雏从卵中孵化出来。斑马和北极熊的繁殖方式都是胎生。
22.【答案】A
【知识点】蚕的幼虫的习性
【解析】【分析】刚孵化出来的蚕叫蚁蚕。蚁蚕是蚕的幼虫阶段,身体细小,呈黑色或深褐色。
23.【答案】C
【知识点】蚕蛹
【解析】【分析】蚕结茧是为了保护蛹。茧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环境,保护蛹免受外界侵害,直到蛹发育成成虫。
24.【答案】C
【知识点】胎生
【解析】【分析】蚕和青蛙都是卵生动物,通过孵化而来。牛是由母亲直接生下来的,牛属于哺乳动物,通过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
25.【答案】C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光源是指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路灯通过电能发光,而月亮和镜子只是反射其他光源的光。因此亮着的路灯是光源,而月亮和反光的镜子不是光源。
26.【答案】正确
【解析】【分析】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时,是不同的。
27.【答案】正确
【知识点】观察太阳、月球
【解析】【分析】其实太阳比月球大很多, 月球的直径是3476千米,而太阳的直径是1392万千米,也就是说,太阳的直径是月球的400倍。但是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是14960万千米,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却只有3844万千米。地球到太阳距离约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约的400倍。所以从地球上望去,月球和太阳大小差不多 。
28.【答案】正确
【知识点】蚕的一生
【解析】【解答】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等都会影响蚕的生存。
【分析】动物的生存和环境、基因、饮食等有关。
29.【答案】正确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解答】古时候人们普遍认可“盖天说”,即认为天圆地方。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类对地球的认识。
30.【答案】错误
【知识点】认识动物的卵
【解析】【分析】不同动物的卵是不一样的。
31.【答案】正确
【知识点】运动形式
【解析】【分析】 拨动的钢尺是振动; 压下弹起的弹簧的运动形式属于平动; 荡秋千的运动方式是摆动。
32.【答案】错误
【知识点】月球的特征
【解析】【分析】月球围绕地球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运行。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33.【答案】错误
【知识点】描述方位
【解析】【分析】描述位置,需要描述方向和距离。
34.【答案】错误
【知识点】蚕蛹
【解析】【分析】蚕蛹是从幼虫向成虫过渡的变态阶段,这个阶段蚕蛹虽然不动,但是是有生命的。当蚕蛹受到刺激时,就会动起来。
35.【答案】错误
【知识点】速度
【解析】【分析】不同动物的运动速度各不相同。每种动物都有其独特的运动方式和速度,适应其生存环境和需求。比如鸟类可以飞行,鱼类可以游泳,这些运动的速度都是不一样的。
36.【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球主题海报
【解析】【分析】选用资料时可以使用多种方式选择需要的资料。翻拍、扫描、下载、摘录等方法都可以帮助获取和使用所需的资料。
37.【答案】错误
【知识点】距离与时间
【解析】【分析】考查速度的定义,在相同距离用的时间少,表示速度快, 测量时一般测3次,求平均值,或选取中间数值。
38.【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海洋中的水也是不断在进行水循环的,因此不会出现水溢出的现象。
39.【答案】错误
【知识点】运动形式
【解析】【分析】物体运动方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的运动方式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方式。同一个物体上不同部位的运动形式可能是不一样的,比如汽车行驶时,车身的运动形式是平动,车轮的运动形式是滚动。
40.【答案】正确
【知识点】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解析】【分析】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倾斜角度越大,物体受到的重力沿斜面的分力也越大,这会使得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受到的加速作用更明显,因此运动速度会更快。
41.【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球仪
【解析】【分析】观察地球仪,地球上的海洋是彼此相连的,陆地被分制成大小不同的陆地块,分为四大洋和七大洲。
42.【答案】正确
【知识点】放大镜
【解析】【分析】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人们获得更多的信息。因此我们可以使用放大镜来观察蚕的幼虫,放大镜可以帮助观察者更清晰地看到蚕幼虫的细节。
43.【答案】正确
【知识点】太阳能
【解析】【分析】太阳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重要能源,提供光和热。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
44.【答案】错误
【知识点】月球的特征
【解析】【解答】有关环形山形成原因,目前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这种观点认为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撞击后留下的痕迹,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就相当于少了一层保护层,使撞击更猛烈和频繁.
【分析】牢记环形山形成的原因是撞击说,而不是火山喷发说。
45.【答案】正确
【知识点】测试过山车
【解析】【分析】小球是规则的球形,便于运动,可以作为质点,更好观察。
46.【答案】(1)上午
(2)东边
(3)
(4)A
(5)C
【知识点】影子;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1)根据影子的方向和长度,可以推测出观察时间是上午。上午时,影子通常较长且在物体的西侧。
(2)上午时,太阳通常在东边。太阳从东方升起,逐渐向西方移动。
(3)同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早上到中午由长变短,因此第4次记录应显示影子继续变短。
(4)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同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早上到中午由长变短;中午到傍晚由短变长,正午时候影子最短,所以一天中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
(5)中国古代利用光影变化的规律发明了日晷作为计时工具,日晷通过太阳光的投影来显示时间。
1 / 1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一、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50分)。
1.(2025三下·南山期末)太阳、地球和月球都是 (  )的。
A.球形 B.方形 C.三角形
【答案】A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分析】太阳和月球是两个星球,与我们生活的地球一样,都是球体。太阳是一个气态星球,会发光发热,表面有黑子;月球的特点是一个球体,表面有很多环形山,有月海盆地;地球是一个球体,表面有丰富的液态水和空气,自身不会发光,表面有海洋和陆地,生活着动物和植物等生存形态多样的生物。
2.(2025三下·南山期末)蚕的生命是从(  )开始的。
A.蚁蚕 B.蚕卵 C.蚕蛾
【答案】B
【知识点】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蚕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这一过程称为蚕的生命周期,一般大约为56天。所以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
3.(2025三下·南山期末)淡水绝大部分储藏在(  )。
A.大气中
B.南极和北极的冰川中
C.海洋中
【答案】B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地球上大部分淡水储存在南极和北极的冰川中。虽然大气中和海洋中也含有水,但淡水的绝大部分集中在极地的冰川中。
4.(2025三下·南山期末)下列关于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要先确定一个中心点,才能描述该物体所处的位置
B.两人静止不动时,用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就可以了
C.描述自己在校园中的位置时,要选定一个中心点( 某个建筑物),然后说出自己在该中心点的哪个方向及与该中心点之间的距离
【答案】B
【知识点】描述方位
【解析】【分析】考查描述物体的位置。描述自己的位置时要选定一个中心点( 某个建筑物),然后说出自己在该中心点的哪个方向及与该中心点之间的距离 。
5.(2025三下·南山期末)蚕的一生要经过(  )次蜕皮。
A.3 B.4 C.6
【答案】C
【知识点】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蚕宝宝是从头部开始蜕皮的。蚕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共蜕皮4次,在茧内蜕皮两次,所以蚕一生共蜕皮6次。
6.(2025三下·南山期末)我们人类繁衍后代的方式是(  )。
A.哺乳 B.喂食 C.放养
【答案】A
【知识点】哺乳动物
【解析】【分析】人类通过哺乳的方式繁衍后代。哺乳是人类特有的繁殖方式之一,通过母乳喂养幼崽。
7.(2025三下·南山期末)斑马、大象、黑熊奔跑100米需要的时间分别是8秒、12秒、10秒,那么运动得最慢的是(  )。
A.斑马 B.大象 C.黑熊
【答案】B
【知识点】距离与时间;速度
【解析】【分析】考查速度的快慢,相同距离的情况下,时间最短的速度最快,速度=距离÷时间。
8.(2025三下·南山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相变化没有规律,总是随意出现
B.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C.月球是一个发光、透明的球体
【答案】B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A、月相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通常是农历一个月循环一次。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在右侧,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农历下半月由圆到缺,亮面在左侧,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新月,A错误;
B、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B正确;
C、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C错误;
故答案为:B。
9.(2025三下·南山期末)下列动物不属于鸟类的是(  )
A.鸡 B.麻雀 C.大熊猫
【答案】C
【知识点】鸟类
【解析】【分析】考查动物的分类,大熊猫属于哺乳类,鸡、麻雀属于鸟类。
10.(2025三下·南山期末)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大约是(  )。
A.一天 B.一个月 C.一年
【答案】B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相在一个月的周期内有不同的变化,所以月相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
11.(2025三下·南山期末)小球在过山车模型轨道上运动时,脱离轨道飞了出去。可能的原因是(  )。
A.坡度太小 B.坡度太大 C.两侧挡板太高
【答案】B
【知识点】测试过山车
【解析】【分析】坡度太大可能导致小球速度过快,脱离轨道。过大的坡度会使小球获得过多的动能,从而难以保持在轨道内。
12.(2025三下·南山期末)月相最圆的时间大约在农历每月的(  )。
A.三十 B.十五或十六 C.初一
【答案】B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就这样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农历的一个月。月相最圆的时间通常在农历每月的十五或十六。这段时间被称为满月,月球几乎完全被阳光照亮。
13.(2025三下·南山期末)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积(  )陆地面积。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答案】B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大约71%的地球表面被海洋覆盖,而陆地仅占29%。
14.(2025三下·南山期末)小明制作的“过山车99只有直线轨道,没有曲线轨道,则他的“过山车”(  )设计要求。
A.符合 B.不符合 C.不确定是否符合
【答案】B
【知识点】搭建过山车
【解析】【分析】过山车通常需要有曲线轨道以增加趣味性和刺激性。仅有直线轨迹的过山车设计较为简单,缺乏刺激性。
15.(2025三下·南山期末)刚生下来的蚕卵是 (  )的。
A.黄色 B.红色 C.绿色
【答案】A
【知识点】观察蚕卵
【解析】【分析】刚生下来的蚕卵通常是黄色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蚕卵的颜色可能会发生变化。蚕卵刚产下时为淡黄色或黄色,经1~2天变为赤豆色,再经3~4天后又变为紫黑色,便不再发生变化,称为固定色。
16.(2025三下·南山期末)物体运动时,速度越大则表明物体运动越(  )。
A.快 B.慢 C.大
【答案】A
【知识点】速度
【解析】【分析】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叫做速度。速度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移动的距离。物体运动时,速度越大则表明物体运动越快。
17.(2025三下·南山期末)月球表面典型的地貌特征是 (  )。
A.平原 B.环形山 C.海洋
【答案】B
【知识点】月球表面的概况
【解析】【分析】月球表面典型的地貌特征是环形山。环形山是由于陨石撞击形成的圆形凹坑,遍布月球表面。
18.(2025三下·南山期末)蚕宝宝爱吃(  )。
A.桑叶 B.竹叶 C.白菜叶
【答案】A
【知识点】蚕的幼虫的习性
【解析】【分析】蚕宝宝主要吃桑叶。桑叶是蚕的主要食物来源,提供蚕生长所需的营养。
19.(2025三下·南山期末)(  )把蚕蛹包裹起来,起到保护蚕蛹的作用。
A.蚕蛾 B.蚕茧 C.蚕卵
【答案】B
【知识点】蚕蛹
【解析】【分析】蚕茧把蚕蛹包裹起来,起到保护作用。蚕茧是由蚕吐丝形成的,保护蛹免受外界侵害。
20.(2025三下·南山期末)蚕的一生要经历很大的变化,幼年期和成年期样子根本不一样,是从一种形态变成另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做(  )。
A.换装 B.蜕皮 C.变态
【答案】C
【知识点】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变态是指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态和生活习性的显著变化。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中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与成虫的显著不同。蚕的一生经历从幼虫到成虫的变态过程。
21.(2025三下·南山期末)下列动物中, (  )是由从卵孵化出来开始新生命的。
A.鸡 B.斑马 C.北极熊
【答案】A
【知识点】卵生
【解析】【分析】鸡的繁殖方式是通过产卵和孵化,幼雏从卵中孵化出来。斑马和北极熊的繁殖方式都是胎生。
22.(2025三下·南山期末)我们把刚孵化出来的蚕叫 (  )。
A.蚁蚕 B.蚕蛹 C.蚕茧
【答案】A
【知识点】蚕的幼虫的习性
【解析】【分析】刚孵化出来的蚕叫蚁蚕。蚁蚕是蚕的幼虫阶段,身体细小,呈黑色或深褐色。
23.(2025三下·南山期末)蚕吐丝结茧的作用是 (  )
A.自缚 B.吐丝给人用 C.保护蚕蛹
【答案】C
【知识点】蚕蛹
【解析】【分析】蚕结茧是为了保护蛹。茧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环境,保护蛹免受外界侵害,直到蛹发育成成虫。
24.(2025三下·南山期末)下列动物中, (  )是由母亲直接生下来开始新的生命的。
A.蚕 B.青蛙 C.牛
【答案】C
【知识点】胎生
【解析】【分析】蚕和青蛙都是卵生动物,通过孵化而来。牛是由母亲直接生下来的,牛属于哺乳动物,通过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
25.(2025三下·南山期末)下面选项中, (  )是光源的。
A.镜子 B.月亮 C.亮着的电灯
【答案】C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光源是指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路灯通过电能发光,而月亮和镜子只是反射其他光源的光。因此亮着的路灯是光源,而月亮和反光的镜子不是光源。
二、判断题。 (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每小题2分,共40分。)
26.(2025三下·南山期末)站在自动扶梯上的同学相对于地面位置改变了,所以说他是运动的;但相对于扶梯来说,他又是静止的。(  )
【答案】正确
【解析】【分析】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时,是不同的。
27.(2025三下·南山期末)太阳和月球的实际大小并不一样。
【答案】正确
【知识点】观察太阳、月球
【解析】【分析】其实太阳比月球大很多, 月球的直径是3476千米,而太阳的直径是1392万千米,也就是说,太阳的直径是月球的400倍。但是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是14960万千米,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却只有3844万千米。地球到太阳距离约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约的400倍。所以从地球上望去,月球和太阳大小差不多 。
28.(2025三下·南山期末)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等都会影响蚕的生存。
【答案】正确
【知识点】蚕的一生
【解析】【解答】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等都会影响蚕的生存。
【分析】动物的生存和环境、基因、饮食等有关。
29.(2025三下·南山期末)古代人认为地球的形状是平的。
【答案】正确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解答】古时候人们普遍认可“盖天说”,即认为天圆地方。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类对地球的认识。
30.(2025三下·南山期末)所有动物的卵都是一样的。
【答案】错误
【知识点】认识动物的卵
【解析】【分析】不同动物的卵是不一样的。
31.(2025三下·南山期末)拨动的钢尺、压下弹起的弹簧和荡秋千三者的运动形式完全不同。
【答案】正确
【知识点】运动形式
【解析】【分析】 拨动的钢尺是振动; 压下弹起的弹簧的运动形式属于平动; 荡秋千的运动方式是摆动。
32.(2025三下·南山期末)晚上我们可以看到明亮的月球,是因为月球本身会发光。(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月球的特征
【解析】【分析】月球围绕地球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运行。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33.(2025三下·南山期末)描述小球的位置时,只需说明小球距离起点有多远就行了。
【答案】错误
【知识点】描述方位
【解析】【分析】描述位置,需要描述方向和距离。
34.(2025三下·南山期末)蚕蛹一动不动的,说明蚕蛹已经死了。(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蚕蛹
【解析】【分析】蚕蛹是从幼虫向成虫过渡的变态阶段,这个阶段蚕蛹虽然不动,但是是有生命的。当蚕蛹受到刺激时,就会动起来。
35.(2025三下·南山期末)所有动物运动的速度都是一样的。(  )
【答案】错误
【知识点】速度
【解析】【分析】不同动物的运动速度各不相同。每种动物都有其独特的运动方式和速度,适应其生存环境和需求。比如鸟类可以飞行,鱼类可以游泳,这些运动的速度都是不一样的。
36.(2025三下·南山期末)选用资料时,我们可以用翻拍、扫描、下载、摘录等多种方式选择需要使用的资料。(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球主题海报
【解析】【分析】选用资料时可以使用多种方式选择需要的资料。翻拍、扫描、下载、摘录等方法都可以帮助获取和使用所需的资料。
37.(2025三下·南山期末)在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时,可以用秒表测量物体运动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而且只需测量1次。
【答案】错误
【知识点】距离与时间
【解析】【分析】考查速度的定义,在相同距离用的时间少,表示速度快, 测量时一般测3次,求平均值,或选取中间数值。
38.(2025三下·南山期末)地球上的水不断流入海洋,总有一天海洋中的水会溢出来。(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海洋中的水也是不断在进行水循环的,因此不会出现水溢出的现象。
39.(2025三下·南山期末)同一个物体上不同部位的运动形式都一样。(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运动形式
【解析】【分析】物体运动方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的运动方式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方式。同一个物体上不同部位的运动形式可能是不一样的,比如汽车行驶时,车身的运动形式是平动,车轮的运动形式是滚动。
40.(2025三下·南山期末)斜面倾斜角度越大,物体在斜面上运动越快。(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解析】【分析】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倾斜角度越大,物体受到的重力沿斜面的分力也越大,这会使得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受到的加速作用更明显,因此运动速度会更快。
41.(2025三下·南山期末)通过观察地球仪我们可以发现,地球上的海洋彼此相连,陆地被分制成大小不同的陆地块。
【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球仪
【解析】【分析】观察地球仪,地球上的海洋是彼此相连的,陆地被分制成大小不同的陆地块,分为四大洋和七大洲。
42.(2025三下·南山期末)可以使用放大镜来观察蚕的幼虫。(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放大镜
【解析】【分析】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人们获得更多的信息。因此我们可以使用放大镜来观察蚕的幼虫,放大镜可以帮助观察者更清晰地看到蚕幼虫的细节。
43.(2025三下·南山期末)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热量。(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太阳能
【解析】【分析】太阳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重要能源,提供光和热。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
44.(2025三下·南山期末)“火山喷发说”认为,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撞击月球留下的痕迹。
【答案】错误
【知识点】月球的特征
【解析】【解答】有关环形山形成原因,目前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这种观点认为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撞击后留下的痕迹,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就相当于少了一层保护层,使撞击更猛烈和频繁.
【分析】牢记环形山形成的原因是撞击说,而不是火山喷发说。
45.(2025三下·南山期末)“过山车”做好后,我们可以用小球代替“小车”观察它。
【答案】正确
【知识点】测试过山车
【解析】【分析】小球是规则的球形,便于运动,可以作为质点,更好观察。
三、实验题 (每题 2分,共10分)
46.(2025三下·南山期末)下图是小科同学完成的观察记录。
(1)从记录图中我们可以推测,小科同学观察时间是   。(填上午或下午)
(2)这个时候,太阳的位置在   。(填东边或西边)
(3)上图缺少第 4次的记录,请在图中补充完整。
(4)在观察中可以发现,一天中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 ( )。
A.长—短—长 B.短—长—短 C.短一长
(5)中国古代利用光影变化的规律发明了计时工具,它是 ( )
A.司南 B.漏壶 C.日晷
【答案】(1)上午
(2)东边
(3)
(4)A
(5)C
【知识点】影子;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1)根据影子的方向和长度,可以推测出观察时间是上午。上午时,影子通常较长且在物体的西侧。
(2)上午时,太阳通常在东边。太阳从东方升起,逐渐向西方移动。
(3)同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早上到中午由长变短,因此第4次记录应显示影子继续变短。
(4)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同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早上到中午由长变短;中午到傍晚由短变长,正午时候影子最短,所以一天中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
(5)中国古代利用光影变化的规律发明了日晷作为计时工具,日晷通过太阳光的投影来显示时间。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