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图形的位似(第2课时)—北师大版数学九(上)课堂达标卷
一、选择题
1.(2024九上·福田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两个“E”字是位似图形,位似中心点O,①号“E”与②号“E”的位似比为2:1.点P(﹣6,9)在①号“E”上,则点P在②号“E”上的对应点Q的坐标为( )
A.(﹣3,) B.(﹣2,3) C.(﹣,3) D.(﹣3,2)
2.(2024九上·无锡月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与是位似图形,位似中心为点.若点的对应点为,则点的对应点的坐标为( )
A. B. C. D.
3.(2024九上·祁东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以原点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把缩小,则点的对应点的坐标是( )
A. B.
C.或 D.或
4.(2024九上·清苑期末)如图,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ABO与△A'B'O'是以点P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它们的顶点均在格点(网格线的交点)上,则点P的坐标为( )
A.(0,0) B.(0,1) C.(﹣3,2) D.(3, 2)
5.如图所示,以某点为位似中心,将△AOB进行位似变换得到△CDE,记△AOB与△CDE对应边的比为k,则位似中心的坐标和k的值分别为( )
A.(0,0),2 B.(2,2), C.(2,2),2 D.(2,2),3
二、填空题
6.(2024九上·瑞安期末)如图,与是位似图形,原点为位似中心,位似比为,若点,的坐标分别为,,则点的坐标为 .
7.(2024九上·双峰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顶点坐标分别为.以坐标原点O为位似中心,将放大,记所得三角形为,若点A的对应点的纵坐标为,求点的横坐标为 .
8.(2024九上·宁波月考)如图所示,在中,A、B两个顶点在x轴的上方,点C的坐标是(-2,0).以点C为位似中心,在x轴的下方作的位似图形,并把的边长放大到原来的3倍,设点B的对应点的横坐标是7,则点B的横坐标是 .
9.(2024九上·长沙期末)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与△ABC是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且△A'B'C'与△ABC位似比为1:2,若A的坐标为(﹣5,6),则A'的坐标为 .
10.(2023九上·南关月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OAB,以点O为位似中心将△OAB放大.若对应点A、的坐标分别为、,则△AOB与的面积之比为 .
三、解答题
11.(2024九上·深圳期中)如图,在正方形格纸中.
(1)请在正方形格纸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 ,并写出点坐标 ;
(2)以坐标原点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2,在第一象限内将放大,画出放大后的图形,并写出点的对应点的坐标 ;
(3)若线段绕原点旋转后点的对应点为,写出点的坐标 .
12.(2023九上·双峰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给出了格点△ABC(顶点均在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已知点A的坐标为(﹣4,3).
(1)以点O为位似中心,在给定的网格中画出△A1B1C1,使△ABC与△A1B1C1位似,并且点A1的坐标为(8,﹣6).
(2)△ABC与△A1B1C1的位似比是 .
(3)△A1B1C1的面积是 .
13.(2022九上·淅川期中)已知:△ABC在坐标平面内,三个顶点的坐标为A(0,3)、B(3,4)、C(2,2).(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
( 1 )画出△ABC向下平移4个单位得到的△A1B1C1;
( 2 )以B为位似中心,在网格中画出△A2BC2,使△A2BC2与△ABC位似,且位似比2:1,直接写出C2点坐标是 ;
( 3 )△A2BC2的面积是 平方单位.
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2,﹣4),B(3,﹣2),C(6,﹣3).
(1)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
(2)以M点为位似中心,在网格中画出△A1B1C1的位似图形△A2B2C2,使△A2B2C2与△A1B1C1的相似比为2:1;
(3)若每一个方格的面积为1,则△A2B2C2的面积为 .
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和△A1B1C1关于点E成中心对称,
(1)在图中标出点E,且点E的坐标为 ;
(2)点P(a,b)是△ABC边AB上一点,△ABC经过平移后点P的对应点P′的坐标为(a﹣6,b+2),请画出上述平移后的△A2B2C2,此时A2的坐标为 ,C2的坐标为 ;
(3)若△A1B1C1和△A2B2C2关于点F成位似三角形,则点F的坐标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坐标与图形变化﹣位似
【解析】【解答】解:∵①号“E”与②号“E”是位似图形,位似比为2:1,点P(﹣6,9),
∴点P在②号“E”上的对应点Q的坐标为(﹣6×,9×),
即(﹣3,),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位似变换的性质“如果两个图形位似,那么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都等于位似比,任意一组对应边都互相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计算即可求解.
2.【答案】A
【知识点】坐标与图形变化﹣位似
【解析】【解答】解:∵与是位似图形,点的对应点为,
∴与的位似比为,
∴点的对应点的坐标为,即,
故选:.
【分析】根据点的坐标可得到位似比,再根据位似比求出点的坐标.
3.【答案】C
【知识点】位似变换
【解析】【解答】∵点A的坐标为(-4,2),以原点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把缩小,
∴点A'的坐标为(-2,1)或(2,-1),
故答案为:C.
【分析】分类讨论,再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及相似比求出点A'的坐标即可.
4.【答案】C
【知识点】点的坐标;位似中心的判断
【解析】【解答】如图所示:P点即为所求,
故P点坐标为:(-3,2).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位似图形的性质.如图所示连接A和A',O和O',直线AA',OO'的交点即为点P.
5.【答案】C
【知识点】位似中心的判断;位似图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连接OD、AC,交点为(2,2,),
∴位似中心为(2,2)
∴k=OA:CD=6:3=2,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位似中心的定义结合题意连接OD、AC,交点即为位似中心,进而根据位似的性质即可求解。
6.【答案】
【知识点】坐标与图形变化﹣位似;位似图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
∴,,
∵与是位似图形,原点为位似中心,位似比为,
∴,
即,
∴,
∴,
故答案为:.
【分析】先根据B、C两点的坐标得到OB、OC得长度,由位似图形的性质可得,求出即可求解.
7.【答案】6
【知识点】坐标与图形变化﹣位似
【解析】【解答】解:∵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以原点为位似中心,将这个三角形放大后点A的对应点的纵坐标为,即,
∴点的横坐标为.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原点的位似图形,横纵坐标同时乘以k或-k解题即可.
8.【答案】-5
【知识点】坐标与图形变化﹣位似;位似图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设点B的横坐标为x,则B、C间的横坐标的长度为-2-x,B'、C间的横坐标的长度为7-(-2)=9,
∵△ABC放大到原来的3倍得到△A'B'C,
∴3(-2-x)=9,
解得:x=-5,
故答案为:-5.
【分析】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即位似图形对应边长的比例关系,通过已知的位似中心和位似比例,计算原图形中点的坐标.
9.【答案】(2.5,﹣3)
【知识点】位似变换;坐标与图形变化﹣位似
【解析】【解答】∵ △A'B'C'与△ABC是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且△A'B'C'与△ABC位似比为1:2,若A的坐标为(﹣5,6),
∴点A'的坐标为(-5×,6×),即(2.5,-3),
故答案为:(2.5,-3).
【分析】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及点坐标的定义列出算式求出点A'的坐标即可.
10.【答案】1:4
【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位似变换;坐标与图形变化﹣位似
【解析】【解答】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以点O为位似中心将放大.若对应点的坐标分别为、,
∴和的位似比为,
∴与的面积之比为,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点A和点的坐标得到和的位似比为,再根据位似图形的面积之比是位似比的平方即可得到答案.
11.【答案】(1);(2,1)
(2) (4,6)
(3) (1,-2)或(-1,2)
【知识点】点的坐标;作图﹣位似变换;作图﹣旋转;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
【解析】【解答】解:(1)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
故答案为:
(2)如图所示:即为所求,由题意得;
故答案为:
(3)若线段绕原点O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后点B的对应点为(或),则点的坐标为或.
故答案为:(1,-2)或(-1,2)
【分析】(1)根据点A和点C的坐标建立坐标系,进而即可读出点B的坐标;
(2)根据作图-位似,进而即可画出,再读坐标即可求解;
(3)根据作图-旋转画图,进而即可读出点的坐标。
12.【答案】(1)解:如图,△A1B1C1为所作;
(2)1:2
(3)8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位似变换;作图﹣位似变换
【解析】【解答】解:(2)∵A的坐标为.点的坐标为,
∴与的位似比是位似比为,
故答案为:.
(3)的面积是,
故答案为:
【分析】(1)根据作图-位似结合题意即可求解;
(2)根据位似结合题意即可求解;
(3)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13.【答案】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
(2)如图所示:C2(1,0)
(3)10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作图﹣平移;作图﹣位似变换
【解析】【解答】解:(2)如图所示:△A2BC2即为所求,C2点坐标为(1,0),
故答案为:(1,0);
(3)∵A2C2=BC2=,A2B=,
∴A2C22+BC22= A2B2,
∴△A2BC2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A2C2B=90°,
∴△A2BC2的面积位为:×()2=10平方单位,
故答案为:10.
【分析】(1)根据题意并结合网格图的特征可求解;
(2)根据位似比并结合网格图的特征可求解;
(3)根据网格图的特征用勾股定理求得A2C2=BC2、A2B的值,然后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判断△A2BC2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于是根据S△=BC22可求解.
14.【答案】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
(2)如图所示:△A2B2C2,即为所求;
(3)△A2B2C2的面积为:4×8﹣×2×4﹣×2×6﹣×2×8=14.
故答案为:14.
【知识点】作图﹣轴对称;作图﹣相似变换
【解析】【分析】(1)直接利用关于x轴对称点的性质得出对应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
(2)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得出对应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
(3)利用△A2B2C2所在矩形的面积减去周围三角形面积进而得出答案.
15.【答案】解:(1)如图,线段BB1的中点即为点E,
∵B(1,1),B1(﹣1,﹣3)
∴E(0,﹣1);
(2)如图,
∵点P(a,b)是△ABC边AB上一点,△ABC经过平移后点P的对应点P′的坐标为(a﹣6,b+2),
又∵A(3,2),C(4,0),
∴A2(﹣3,4),C2(﹣2,2);
(3)∵对应顶点A1A2与B1B2的连线交于点(﹣3,0),
∴F(﹣3,0).
【知识点】作图﹣平移;位似变换;中心对称及中心对称图形
【解析】【分析】(1)根据中心对称的性质,任何一对对应点连线的中点即为对称中心E;
(2)将△ABC向左平移6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即可得到△A2B2C2,根据平移的规律,可分别写出点A2和C2的坐标;
(3)根据位似三角形的定义求出点F的坐标.
1 / 14.8图形的位似(第2课时)—北师大版数学九(上)课堂达标卷
一、选择题
1.(2024九上·福田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两个“E”字是位似图形,位似中心点O,①号“E”与②号“E”的位似比为2:1.点P(﹣6,9)在①号“E”上,则点P在②号“E”上的对应点Q的坐标为( )
A.(﹣3,) B.(﹣2,3) C.(﹣,3) D.(﹣3,2)
【答案】A
【知识点】坐标与图形变化﹣位似
【解析】【解答】解:∵①号“E”与②号“E”是位似图形,位似比为2:1,点P(﹣6,9),
∴点P在②号“E”上的对应点Q的坐标为(﹣6×,9×),
即(﹣3,),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位似变换的性质“如果两个图形位似,那么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都等于位似比,任意一组对应边都互相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计算即可求解.
2.(2024九上·无锡月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与是位似图形,位似中心为点.若点的对应点为,则点的对应点的坐标为(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坐标与图形变化﹣位似
【解析】【解答】解:∵与是位似图形,点的对应点为,
∴与的位似比为,
∴点的对应点的坐标为,即,
故选:.
【分析】根据点的坐标可得到位似比,再根据位似比求出点的坐标.
3.(2024九上·祁东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以原点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把缩小,则点的对应点的坐标是( )
A. B.
C.或 D.或
【答案】C
【知识点】位似变换
【解析】【解答】∵点A的坐标为(-4,2),以原点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把缩小,
∴点A'的坐标为(-2,1)或(2,-1),
故答案为:C.
【分析】分类讨论,再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及相似比求出点A'的坐标即可.
4.(2024九上·清苑期末)如图,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ABO与△A'B'O'是以点P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它们的顶点均在格点(网格线的交点)上,则点P的坐标为( )
A.(0,0) B.(0,1) C.(﹣3,2) D.(3, 2)
【答案】C
【知识点】点的坐标;位似中心的判断
【解析】【解答】如图所示:P点即为所求,
故P点坐标为:(-3,2).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位似图形的性质.如图所示连接A和A',O和O',直线AA',OO'的交点即为点P.
5.如图所示,以某点为位似中心,将△AOB进行位似变换得到△CDE,记△AOB与△CDE对应边的比为k,则位似中心的坐标和k的值分别为( )
A.(0,0),2 B.(2,2), C.(2,2),2 D.(2,2),3
【答案】C
【知识点】位似中心的判断;位似图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连接OD、AC,交点为(2,2,),
∴位似中心为(2,2)
∴k=OA:CD=6:3=2,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位似中心的定义结合题意连接OD、AC,交点即为位似中心,进而根据位似的性质即可求解。
二、填空题
6.(2024九上·瑞安期末)如图,与是位似图形,原点为位似中心,位似比为,若点,的坐标分别为,,则点的坐标为 .
【答案】
【知识点】坐标与图形变化﹣位似;位似图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
∴,,
∵与是位似图形,原点为位似中心,位似比为,
∴,
即,
∴,
∴,
故答案为:.
【分析】先根据B、C两点的坐标得到OB、OC得长度,由位似图形的性质可得,求出即可求解.
7.(2024九上·双峰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顶点坐标分别为.以坐标原点O为位似中心,将放大,记所得三角形为,若点A的对应点的纵坐标为,求点的横坐标为 .
【答案】6
【知识点】坐标与图形变化﹣位似
【解析】【解答】解:∵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以原点为位似中心,将这个三角形放大后点A的对应点的纵坐标为,即,
∴点的横坐标为.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原点的位似图形,横纵坐标同时乘以k或-k解题即可.
8.(2024九上·宁波月考)如图所示,在中,A、B两个顶点在x轴的上方,点C的坐标是(-2,0).以点C为位似中心,在x轴的下方作的位似图形,并把的边长放大到原来的3倍,设点B的对应点的横坐标是7,则点B的横坐标是 .
【答案】-5
【知识点】坐标与图形变化﹣位似;位似图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设点B的横坐标为x,则B、C间的横坐标的长度为-2-x,B'、C间的横坐标的长度为7-(-2)=9,
∵△ABC放大到原来的3倍得到△A'B'C,
∴3(-2-x)=9,
解得:x=-5,
故答案为:-5.
【分析】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即位似图形对应边长的比例关系,通过已知的位似中心和位似比例,计算原图形中点的坐标.
9.(2024九上·长沙期末)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与△ABC是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且△A'B'C'与△ABC位似比为1:2,若A的坐标为(﹣5,6),则A'的坐标为 .
【答案】(2.5,﹣3)
【知识点】位似变换;坐标与图形变化﹣位似
【解析】【解答】∵ △A'B'C'与△ABC是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且△A'B'C'与△ABC位似比为1:2,若A的坐标为(﹣5,6),
∴点A'的坐标为(-5×,6×),即(2.5,-3),
故答案为:(2.5,-3).
【分析】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及点坐标的定义列出算式求出点A'的坐标即可.
10.(2023九上·南关月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OAB,以点O为位似中心将△OAB放大.若对应点A、的坐标分别为、,则△AOB与的面积之比为 .
【答案】1:4
【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位似变换;坐标与图形变化﹣位似
【解析】【解答】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以点O为位似中心将放大.若对应点的坐标分别为、,
∴和的位似比为,
∴与的面积之比为,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点A和点的坐标得到和的位似比为,再根据位似图形的面积之比是位似比的平方即可得到答案.
三、解答题
11.(2024九上·深圳期中)如图,在正方形格纸中.
(1)请在正方形格纸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 ,并写出点坐标 ;
(2)以坐标原点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2,在第一象限内将放大,画出放大后的图形,并写出点的对应点的坐标 ;
(3)若线段绕原点旋转后点的对应点为,写出点的坐标 .
【答案】(1);(2,1)
(2) (4,6)
(3) (1,-2)或(-1,2)
【知识点】点的坐标;作图﹣位似变换;作图﹣旋转;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
【解析】【解答】解:(1)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
故答案为:
(2)如图所示:即为所求,由题意得;
故答案为:
(3)若线段绕原点O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后点B的对应点为(或),则点的坐标为或.
故答案为:(1,-2)或(-1,2)
【分析】(1)根据点A和点C的坐标建立坐标系,进而即可读出点B的坐标;
(2)根据作图-位似,进而即可画出,再读坐标即可求解;
(3)根据作图-旋转画图,进而即可读出点的坐标。
12.(2023九上·双峰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给出了格点△ABC(顶点均在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已知点A的坐标为(﹣4,3).
(1)以点O为位似中心,在给定的网格中画出△A1B1C1,使△ABC与△A1B1C1位似,并且点A1的坐标为(8,﹣6).
(2)△ABC与△A1B1C1的位似比是 .
(3)△A1B1C1的面积是 .
【答案】(1)解:如图,△A1B1C1为所作;
(2)1:2
(3)8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位似变换;作图﹣位似变换
【解析】【解答】解:(2)∵A的坐标为.点的坐标为,
∴与的位似比是位似比为,
故答案为:.
(3)的面积是,
故答案为:
【分析】(1)根据作图-位似结合题意即可求解;
(2)根据位似结合题意即可求解;
(3)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13.(2022九上·淅川期中)已知:△ABC在坐标平面内,三个顶点的坐标为A(0,3)、B(3,4)、C(2,2).(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
( 1 )画出△ABC向下平移4个单位得到的△A1B1C1;
( 2 )以B为位似中心,在网格中画出△A2BC2,使△A2BC2与△ABC位似,且位似比2:1,直接写出C2点坐标是 ;
( 3 )△A2BC2的面积是 平方单位.
【答案】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
(2)如图所示:C2(1,0)
(3)10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作图﹣平移;作图﹣位似变换
【解析】【解答】解:(2)如图所示:△A2BC2即为所求,C2点坐标为(1,0),
故答案为:(1,0);
(3)∵A2C2=BC2=,A2B=,
∴A2C22+BC22= A2B2,
∴△A2BC2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A2C2B=90°,
∴△A2BC2的面积位为:×()2=10平方单位,
故答案为:10.
【分析】(1)根据题意并结合网格图的特征可求解;
(2)根据位似比并结合网格图的特征可求解;
(3)根据网格图的特征用勾股定理求得A2C2=BC2、A2B的值,然后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判断△A2BC2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于是根据S△=BC22可求解.
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2,﹣4),B(3,﹣2),C(6,﹣3).
(1)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
(2)以M点为位似中心,在网格中画出△A1B1C1的位似图形△A2B2C2,使△A2B2C2与△A1B1C1的相似比为2:1;
(3)若每一个方格的面积为1,则△A2B2C2的面积为 .
【答案】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
(2)如图所示:△A2B2C2,即为所求;
(3)△A2B2C2的面积为:4×8﹣×2×4﹣×2×6﹣×2×8=14.
故答案为:14.
【知识点】作图﹣轴对称;作图﹣相似变换
【解析】【分析】(1)直接利用关于x轴对称点的性质得出对应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
(2)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得出对应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
(3)利用△A2B2C2所在矩形的面积减去周围三角形面积进而得出答案.
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和△A1B1C1关于点E成中心对称,
(1)在图中标出点E,且点E的坐标为 ;
(2)点P(a,b)是△ABC边AB上一点,△ABC经过平移后点P的对应点P′的坐标为(a﹣6,b+2),请画出上述平移后的△A2B2C2,此时A2的坐标为 ,C2的坐标为 ;
(3)若△A1B1C1和△A2B2C2关于点F成位似三角形,则点F的坐标为 .
【答案】解:(1)如图,线段BB1的中点即为点E,
∵B(1,1),B1(﹣1,﹣3)
∴E(0,﹣1);
(2)如图,
∵点P(a,b)是△ABC边AB上一点,△ABC经过平移后点P的对应点P′的坐标为(a﹣6,b+2),
又∵A(3,2),C(4,0),
∴A2(﹣3,4),C2(﹣2,2);
(3)∵对应顶点A1A2与B1B2的连线交于点(﹣3,0),
∴F(﹣3,0).
【知识点】作图﹣平移;位似变换;中心对称及中心对称图形
【解析】【分析】(1)根据中心对称的性质,任何一对对应点连线的中点即为对称中心E;
(2)将△ABC向左平移6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即可得到△A2B2C2,根据平移的规律,可分别写出点A2和C2的坐标;
(3)根据位似三角形的定义求出点F的坐标.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