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2太阳系的组成与结构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截至12月12日,2024年太阳已经发生50余次X级大耀斑,这预示着太阳活动又一次进入高峰期。下列关于太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耀斑一般发生在光球层
B.太阳耀斑增强时地球上的短波通信会受到影响
C.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D.太阳大气层由内向外依次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
2.每年月球绕地球公转12次,可我们在地球上始终只能观察到月球的正面(如图),其原因是( )
A.月球没有自转 B.月球只有公转
C.月球公转和自转的周期相同 D.月球和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
3.若用不同大小的圆圈分别表示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的大小范围,则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关系的是( )
A. B.
C. D.
4.北京时间2024年5月3日10时22分,太阳爆发了一个强耀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约为11年
B.太阳耀斑是太阳最剧烈的活动现象之一
C.太阳大气层由内往外分别是色球层、光球层和日冕层
D.耀斑发出的强大短波辐射,会造成地球电离层的急剧变化
5. 土星的周围有一圈美丽的光环,组成光环的物质是 ( )
A.土星表面激烈运动的大气
B.土星内部激烈活动释放的巨大能量
C.碎块和微粒
D.太阳风带来的气体微粒
6.火星地表遍布沙丘、砾石,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直径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方向、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据以上信息推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星上有四季变化
B.火星一天时长是地球一天的两倍
C.在火星上不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
D.火星地表适合种植各种地球植物
7.浩瀚的宇宙中有各种不同的天体,太阳和月球是地球在宇宙中的两个重要的近邻,下列关于三者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球是一个两极略鼓,赤道稍扁的球体
B.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拥有天然卫星的行星
C.太阳大气层从内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 日冕层三部分
D.我们可以看到月球的背面,因为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
8.2024年是太阳活动高峰年,下列关于太阳和太阳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
B.太阳活动因距离遥远对地球无影响
C.太阳黑子数量多少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之一
D.太阳大气层从外到内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
9.小科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理解了一个重要天象——木星冲日,即太阳、地球和木星排成一条直线(如图是木星冲日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木星和太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木星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行星
B.“日心说”中关于宇宙以太阳为中心的说法是正确的
C.人们平时看到的太阳圆面是太阳的光球层
D.地球上所有的人都能在同一时间观察到木星冲日
10.下列有关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恒星是会永久存在的
B.所有的行星都至少有一颗天然卫星
C.天文学上常用“光年”来表示各恒星之间的距离
D.宇宙的大小结构层次为:宇宙→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
11.太阳对地球上的生命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太阳是一个发光发热的固体星球
B.太阳的大气层由内向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
C.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光是一种电磁能
D.太阳活动增强时,地球上的短波通信会受到明显影响
12.世界最大太阳望远镜(简称DKIST)拍得了人类迄今为止分辨率最高的太阳照片,为研究太阳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用DKIST 观察到出现在光球层的黑色斑点是( )
A.太阳黑子 B.耀斑 C.日珥 D.太阳风
13.天文单位是天文学中计量天体之间距离的一种单位,其数值取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到太阳的距离如下表所示,据此推测小行星带到太阳的距离可能是 ( )
行星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距离/天文单位 0.39 0.72 1.00 1.52 5.20 9.54 19.18 30.11
A.0.80天文单位 B.1.20天文单位
C.2.80天文单位 D.7.20天文单位
二、填空题
14.2023年2月15日晚,金星与海王星相合上演了一趟“结伴游”,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行星极近现象,两颗行星彼此靠近的原因是 (填“自转”或“公转”)运动;从金星上看太阳是西升东落,由此可以推测金星的自转方向是 。
15.天问一号登陆火星是中国航天领域的里程碑事件。
(1)火星是人类目前可以探测的最近的 (选填“卫星”或“行星”);
(2)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时利用降落伞减速,说明火星表面有 。
16.北京时间2024年5月5日14时,太阳爆发了一个强耀斑(X1.3级)。耀斑对我国上空电离层产生了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耀斑发生在太阳的 层。
(2)除耀斑外,太阳活动主要还包括 (写出其中一种)。
(3)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和太阳相比,行星的体积都很小,八大行星中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是 。
17.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人类对他的探索始终在进行。
(1)据记载;公元前28年“三月以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里的黑气是指 ,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的 层。
(2)“帕克“太阳探测器于2018年8月12日升空,正式开启人类历史上首次穿越日冕、“触摸“太阳的逐日之旅。如图乙所示,“帕克“太阳探测器发射后,不是直飞太阳而是驶向行星A,以便通过该行星的引力作用改变探测器的速度和轨道。
①图中行星A的名称是 。
②“帕克“太阳探测器可以对太阳进行全方位探测,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请举一个对人类有影响的太阳活动: 。
18.读太阳外部大气层图示,回答问题。
(1)A、B、C是太阳大气层结构,其中B层的名称为 。
(2)太阳活动的主要影响。
①影响地球气候:气候变化与出现在A层中的 (填太阳活动的类型)的活动周期密切相关。
②影响地球电离层:B层中有时会出现一些 (选填“突然增亮”或“温度较低”)的斑块,当其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会影响无线电通信和地球磁场。
三、实验与探究题
19.事件一: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目标是实现着陆火星。
事件二:2021年11月24日4时30分,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文昌航天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历经23天,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壤安全着陆。
(1)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方向、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十分薄弱,密度仅为地球大气密度的1%。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推测正确的是____。
A.火星上也有四季变化
B.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约长一倍
C.在火星上也能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
D.火星表面昼夜温差比地球上大
(2)火星属于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在如图的太阳系示意图中代表火星的是 (填字母)。
(3)水星位于日、地之间,地球上可看到水星从太阳的圆面上通过,这种天文奇观被称为“水星凌日”。在地球上人们还能观看到八大行星中除水星外的 星凌日现象。
四、综合题
20.读图,根据太阳系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 。
(2)图甲是一幅在地球上拍摄的太阳系某行星凌日天文奇观照片,这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此图不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____(填字母编号)。
A.水星凌日 B.金星凌日 C.火星凌日
(3)火星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从地球上望去,火星犹如一个巨大的火球,火星探险比起其他星球更具挑战性。近年探测火星形成一个热潮,相继有“火星快车”“勇气号”和“机遇号”探测器飞向火星,图乙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这些探测器都飞向了图中的 (填图中序号)。
(4)下列证据不能作为“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的是____(填字母编号)。
A.地球与其他太阳系行星一起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
B.地球和其他太阳系行星公转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C.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行星
D.地球与类地行星在体积、质量和物质组成上具有相似性
21.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形:当电压较低时,灯丝的温度较低,灯丝呈红色;当电压满足要求时,或点亮一段时间后,灯丝的温度变高了,颜色也变白了。如表所示为一些恒星表面的温度和颜色数据(表中的“K”是热力学温度 T 的单位“开尔文”的国际符号,热力学温度 T 与摄氏温度t 的数量关系为T=t+273)。
表面颜色 表面温度/K
蓝色 25000~40000
白色 7700~11500
黄色 5000~6000
红色 2600~3600
(1)太阳表面的温度约为5773K,根据表中资料可知其表面颜色为 。
(2)你认为恒星表面的颜色可能与什么有关 。
22.1986 年,人类经过推算预言的第一大彗星——哈雷彗星如期光临地球附近。读日、地、月及哈雷彗星运行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哈雷彗星在b点时的彗尾情况。
(2)彗星由彗核、 、彗尾三部分组成, 是由岩石碎片、固体微粒和水结成的“冰球”。
(3)当彗星行进到a、b、c三点中的 点时,最有利于在地表观察彗尾。
(4)哈雷彗星绕日运行有一定周期,预计下次光临地球附近将在 年。
23.“胜哥”制作了一个三球运动演示模型,过程如下:
[明确问题]
任务:设计制作三球运动演示模型,能够演示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限制条件:材料包括地球模型、月球模型、LED灯、不同规格的皮带轮、十字轴等。
(1)[设计方案]
依据太阳、地球和月球的运行规律,制作的三球演示模型中,“地球”和“月球”公转周期比应为1:12。
模型既要揭示事物本质,又要简约。理论上,三球演示模型既要体现三球间距离的比例,更需符合三球 的比例。
(2)[实施计划]
“胜哥”按方案制作模型,限制条件中的LED 灯应安装在如图中 球中(填序号)。
(3)[检验作品]
如图为“胜哥”已经完成的三球模型作品,实际检验时,摇动手柄,使大十字轴绕大轮轴转动1周,发现小十字轴只转动6周。
[改进完善]
根据检验结果,你认为对上述三球运动演示模型应该如何改进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一般以11年为一个周期,对地球的气候和地磁环境造成影响。【解答】A、耀斑一般发生在色球层,而不是光球层,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太阳耀斑增强时,会释放大量高能带电粒子和电磁辐射,使电离层扰动,导致地球上的短波通信受到影响,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黑子越多、越大,太阳活动越强烈,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太阳大气层由内向外依次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答案】C
【知识点】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月球公转周期约为27.32天。
【解答】月球自转和公转周期相同,所以我们在地球上只能观察到月球的正面。
故答案为:C。
3.【答案】A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月球绕地球公转,组成地月系.地球与其他围绕太阳公转的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等共同组成了太阳系.太阳又和其他恒星,以及各种各样的天体组成了银河系.银河系外还有许多类似的天体系统,称为河外星系,简称星系.银河系和数以亿计的星系合起来叫做总星系,它是人类目前所认识的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也是人类已知的宇宙范围.
【解答】天体系统划分四个层次,级别由高到低的顺序如下示意图: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故银河系包含太阳系包含地月系,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4.【答案】C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 太阳活动周期是太阳黑子数及其它现象的准周期变化。太阳活动主要有黑子、耀斑、太阳风。太阳大气层由内往外分别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耀斑发出的强大短波辐射,会造成地球电离层的急剧变化。
【解答】 A、太阳活动周期是太阳黑子数及其它现象的准周期变化,约为11年,不符合题意。
B、太阳耀斑是一种最剧烈的太阳活动,不符合题意。
C、太阳大气层由内往外分别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符合题意。
D、耀斑发出的强大短波辐射,会造成地球电离层的急剧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答案】C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该光环内侧距离土星约595万公里,宽度约1190万公里,它的直径相当于300倍土星的直径,可容纳大约10亿个地球,光环由碎土、尘埃和冰屑等微粒组成。
【解答】土星环实际上是由无数条光环组成的,大环套小环,整个光环好像一张巨大的高密纹唱片,一直延伸到土星外32万千米的遥远空间。构成光环的物质是碎冰块、岩石块、尘埃、颗粒、冰屑等,其直径由1米到1千米大小不等。它们排列成一系列圆圈,绕着土星旋转。
故答案为:C。
6.【答案】A
【知识点】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火星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因此火星上也有季节变化;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火星两极皆有干冰组成的极冠,会周期性地消长。
【解答】A、地球上的四季变化是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造成的,火星的自转轴倾角与地球相近,也绕太阳公转,推测火星上也有季节变化成立,A正确;
B、火星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故火星上一天与地球上一天相近,B错误;
C、火星自西向东自转,太阳东升西落,C错误;
D、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CO2为主的大气十分稀薄,密度仅为地球大气密度的1%,火星两极皆有干冰组成的板冠,会周期性的消长,与地球上土壤成分不同,不适合种植各种地球植物,D错误。
故答案为:A。
7.【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1)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2)太阳大气层从内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解答】A、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A错误;
B、太阳系中大部分的行星都有卫星环绕,但八大行星里有两颗行星没有卫星,水星和金星没有卫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有卫星,故B错误;
C、太阳大气层从内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三部分,故C正确;
D、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但月球的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同,这使得月球始终以同一面对着地球,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8.【答案】C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等;在太阳的光球层上,有一些旋涡状的气流,像是一个浅盘,中间下凹,看起来是黑色的,这些旋涡状气流就是太阳黑子;在日全食时,太阳的周围镶着一个红色的环圈,上面跳动着鲜红的火舌,这种火舌状物体就叫做日珥;太阳耀斑是一种最剧烈的太阳活动,一般认为发生在色球层中,所以也叫“色球爆发“。
【解答】A、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不是银河系的中心,故A错误;
B、太阳距离地球适中,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很大,故B错误;
C、太阳黑子是出现在太阳光球层上的黑色斑点,其数量多少可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故C正确;
D、太阳大气是太阳外边的大气层,从里向外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9.【答案】C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1)太阳系中行星的位置关系:离地球较近的行星通常是金星和火星,而非木星。
(2)宇宙的结构: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宇宙是极其广阔且复杂的,并非以太阳为中心,“日心说” 有其时代局限性。
(3)太阳的结构:太阳大气层从内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人们平时肉眼看到的太阳圆面是光球层。
(4)地球上的昼夜差异:由于地球是个球体,不同地区存在昼夜差异,同一时间有的地方是白天,有的地方是黑夜,不可能所有人同时观察到木星冲日。
【解答】A、木星不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行星,A错误;B、“日心说”中关于宇宙以太阳为中心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太阳不是宇宙的中心,B错误;
C、人们平时看到的太阳圆面确实是太阳的光球层,C正确;
D、地球上所有的人不能在同一时间观察到木星冲日,D错误。
故答案为:C。
10.【答案】C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1)恒星有其自身的演化过程,会经历诞生、主序星阶段、晚期演化等阶段,并非永久存在。
(2)行星是否拥有天然卫星不是必然的,存在没有天然卫星的行星。
(3)光年是天文学中计量天体间距离的单位,指光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一年时间所经过的距离。
(4)宇宙的结构层次中,河外星系和银河系是并列关系,都属于宇宙。
【解答】A、恒星虽然寿命极长,但它们并非永久存在。恒星会经历诞生、成长、衰老和死亡的过程,A错误;
B、并非所有行星都有天然卫星,例如水星和金星就没有天然卫星 ,B错误;
C、天文学上常用“光年”来表示各恒星之间的距离,C正确;
D、正确的宇宙结构层次应为:宇宙→总星系(包含银河系和河外星系等)→银河系(包含太阳系等)→太阳系 ,D错误;
故答案为:C。
11.【答案】A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太阳大气层从内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太阳活动主要有黑子、耀斑、太阳风,其中黑子分布在光球层,耀斑分布在色球层,太阳风分布在日冕层。黑子的大小和多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约是11年。
【解答】A、太阳是一个自己能发光、发热的炽热气体球,而不是固体,A错,符合题意。
B、太阳的大气层从外到里依次可分为日冕层、色球层和光球层,B对,不符合题意。
C、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C对,不符合题意。
D、太阳活动中的黑子会扰动电离层,干扰地球的无线电短波通信,D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2.【答案】A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太阳大气层从内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太阳活动主要有黑子、耀斑、太阳风,其中黑子分布在光球层,耀斑分布在色球层,太阳风分布在日冕层。黑子的大小和多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约是11年。
【解答】A.光球层的暗黑的斑点是黑子,故A符合题意。
B.耀斑出现在色球层,故B不符合题意。
C.日珥出现在色球层,故C不符合题意。
D.太阳风出现在日冕层,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3.【答案】C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太阳系是一个以太阳为中心,受太阳引力约束在一起的天体系统,包括太阳、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和行星际物质。
【解答】小行星带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根据表格内容可知,火星到太阳的距离是1.52天文单位,木星到太阳的距离是5.21天文单位,选项中在此范围的是2.80天文单位。
故答案为:C。
14.【答案】公转;自东向西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观察到太阳东升西落。
【解答】金星和海王星都绕太阳公转,在公转时相互靠近,出现了“结伴游”的现象。
自转方向与观察到的太阳转动方向相反,观察到太阳西升东落,则说明金星的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
15.【答案】(1)行星
(2)大气
【知识点】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1)火星是一颗行星。
(2)降落伞减速利用了空气的阻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答】(1)在太阳的周围有八大行星绕其公转,它们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火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2)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时利用降落伞减速,探测器和降落伞受到大气的阻力作用,说明火星表面有大气。
(1)在太阳的周围有八大行星绕其公转,它们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火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2)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时利用降落伞减速,探测器和降落伞受到大气的阻力作用,说明火星表面有大气。
16.【答案】(1)色球
(2)太阳黑子、太阳风或者日珥(写出其中一种)
(3)木星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1)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太阳大气层从内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太阳活动主要有黑子、耀斑、太阳风,其中黑子分布在光球层,耀斑分布在色球层,太阳风分布在日冕层。黑子的大小和多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约是11年。
(2)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小行星带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八大行星最大的是木星,最小的是水星。
【解答】(1)耀斑是太阳色球层中激烈的能量爆发,以射电爆发(太阳的电磁辐射急剧增加)和高能粒子喷发等方式放出辐射能,所以耀斑发生在太阳的色球层。
(2)常见的太阳活动除了耀斑外,还有太阳黑子(出现在光球层,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太阳风(日冕层释放的高能带电粒子流)、日珥(色球层上发生的一种剧烈太阳活动现象,喷射的物质呈弧状)等。
(3)木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质量最大的行星,它的质量是太阳系其他行星质量总和的 2.5 倍,其体积也远超其他行星。
17.【答案】(1)太阳黑子;光球
(2)金星;当太阳上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发出的强烈射电会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合理即可)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1)宇宙是所有时间、空间与其包含的内容物构成的统一体,包含行星、恒星、星系、星系际空间、次原子粒子等所有物质与能量。人类所观察到的部分宇宙物件大约由4.9%的普通物质(构成恒星、行星、气体和尘埃的物质)或“重子”,26.8%的暗物质和68.3%的暗能量构成。在宇宙中,地球是人类所知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
(2)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根据太阳活动的相对强弱,太阳可分为宁静太阳和活动太阳两大类。宁静太阳是一个理论上假定宁静的球对称热气体球,其性质只随半径而变,而且在任一球层中都是均匀的,其目的在于研究太阳的总体结构和一般性质。
【解答】(1)据记载;公元前28年“三月以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里的黑气是指太阳黑子,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的光球层;
(2)①从太阳系中行星的位置可以看出:B是水星,A是金星。
②当太阳上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发出的强烈射电会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
故答案为:(1)太阳黑子;光球;(2)①金星;②当太阳上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发出的强烈射电会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
18.【答案】(1)色球层
(2)黑子或太阳黑子;突然增亮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1)根据太阳大气层的结构来分析;
(2)根据太阳活动的类型来分析。
【解答】(1)A为光球层,B是色球层,C是位于太阳大气层的最外层,是日冕层;
(2)①影响地球气候:气候变化与出现在A层(光球层)中的黑子或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密切相关;
②影响地球电离层:B层中有时会出现一些突然增亮的斑块,当其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会影响无线电通信和地球磁场。
故答案为:(1)色球层;(2)黑子或太阳黑子;突然增亮。
19.【答案】(1)A;C;D
(2)c
(3)金
【知识点】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1)地球围绕地轴的转动是地球的自转,其产生的地理意义有: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不同经度的时间不同,即不同经度的地方时不同;昼夜更替;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地球围绕太阳的转动是地球的公转,其产生的地理意义有: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四季的更替;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分布。八大行星公转具有共面性、同向性和近圆性。
(2)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小行星带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
(3)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距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解答】(1)A、根据通过可知,火星的自转轴倾角与地球相近,说明火星自转轴与黄道面面差别不大,所以火星上也有四季变化,故正确。
B、根据题干可知,火星自转方向、周期均与地球相近,所以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差别不大,故错误。
C、由于火星自转自西向东,所以在火星上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故正确。
D、由于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十分薄弱,密度仅为地球大气密度的1%,所以火星的大气层对火星的保护作用弱,则白天更热,夜晚更冷,所以火星表面昼夜温差比地球上大,故正确。
故选:ACD。
(2)由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是小行星带,火星位于小行星带内侧,所以根据图中小行星带的位置可知,c是火星。
(3)水星位于日、地之间,地球上可看到水星从太阳的圆面上通过,这种天文奇观被称为“水星凌日”,所以能发生凌日现象的天体必须在地球公转轨道内侧,八大行星在地球公转轨道内侧的只有水星和金星。
故答案为:(1)ACD;(2)c;(3)金。
20.【答案】(1)太阳
(2)C
(3)③
(4)C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 (1)太阳系包括太阳、八大行星及其卫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
(2)凌日现象发生的天体公转轨道位于地球的内侧。
(3)太阳系八大行星自内向外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太阳系的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4)哪个选项描述的是地球与其它行星的不同,哪个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 (1)太阳系中太阳的体积和质量巨大,产生了强大的引力,使得太阳系中的其他天体绕着太阳公转,因此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
(2)凌日现象发生时,该行星位于地球和太阳中间,因此该行星公转轨道位于地球的内侧,水星和金星存在凌日现象,而火星不存在凌日现象,C正确,AB错误。
故选C。
(3)火星位于太阳系中小行星带的内侧且紧邻小行星带,因此图中③行星是火星。
(4)A.地球与其他太阳系行星一起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故A不合题意;
B.地球和其他太阳系行星公转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上,故B不合题意;
C.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行星,与其它行星不同,故C符合题意;
D.地球与类地行星在体积、质量和物质组成上具有相似性,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21.【答案】(1)黄色
(2)恒星表面的颜色可能与恒星表面温度有关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恒星通过内部的核聚变反应产生能量,以光和热的形式向外辐射。不同的温度会导致恒星辐射出不同波长的光。温度较低时,主要辐射波长较长的红光;温度升高,辐射光的波长逐渐变短,颜色也就从红色向黄色、白色、蓝色转变。
【解答】(1)已知太阳表面温度约为5773K,在给出的温度范围中,5000一6000K对应的表面颜色是黄色。
(2)从表格中可以明显看出,恒星表面温度不同,其表面颜色也不同。随着温度从2600-3600K(红色)升高到25000-40000K(蓝色),颜色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所以可以得出恒星表面的颜色可能与恒星表面温度有关。
22.【答案】(1)
(2)彗发;彗核
(3)a
(4)2062
【知识点】小行星与彗星
【解析】【分析】彗星是进入太阳系内亮度和形状会随日距变化而变化的绕日运动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彗星分为彗核、彗尾、彗发三部分。由于太阳风的压力,彗尾总是指向背离太阳的方向形成一条很长的彗尾。彗尾一般长几千万千米,最长可达几亿千米。彗星的形状像扫帚,所以俗称扫帚星。彗星的运行轨道为椭圆,著名的哈雷彗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76年。
【解答】(1)彗尾是背向太阳的,绘图如下:
(2)彗星由彗核、彗发、彗尾三部分组成,彗核是由岩石碎片、固体微粒和水结成的“冰球”。
(3)a点距离地球近,且彗星与地球之间无其他天体的阻挡,最有利于在地表观察彗尾。
(4)哈雷彗星的绕日公转周期是76年,1986年再过76年是2062年。
23.【答案】(1)体积
(2)①
(3)增大皮带轮传动比;改变转动装置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2)依据太阳、地球和月球的运行规律,制作的三球演示模型主要从比例、体积等方面分析。
(3)三球运动演示模型改进措施主要从增大皮带轮传动比、改变转动装置等方面分析。
【解答】(2)理论上,三球演示模型既要体现三球间距离的比例,更需符合三球体积的比例,因为太阳、地球、月球的体积大小差异显著,在模型中合理体现体积比例,能更准确地揭示日食和月食成因等相关事物的本质。限制条件中的 LED 灯应安装在如图中①球中。因为在日食和月食成因演示中,LED灯模拟太阳发光,太阳是光源,所以应安装在代表太阳的位置,图中①球可代表太阳。
(3)已知地球和月球公转周期比应为1:12,而实际检验时大十字轴绕大轮轴转动1周(模拟地球公转 1 周),小十字轴只转动6周(模拟月球公转6周),说明月球公转速度偏慢。为使月球公转速度加快,达到地球和月球公转周期比1:12的要求,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①增大皮带轮传动比:换用直径更大的小轮(与小十字轴相连,代表月球运动),或换用直径更小的大轮(与大十字轴相连,代表地球运动),这样在大十字轴转动相同圈数的情况下,小十字轴能转动更多圈数,加快月球的公转速度。②改变转动装置:增加小轮与小十字轴之间的传动比,例如使用多级齿轮传动等方式,提高小十字轴的转动速度,使月球的公转速度符合要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