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二)天津第四十二中学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学科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二)天津第四十二中学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学科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0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04 16:15: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二)天津第四十二中学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学科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一、每题2分, 共32小题, 64分。
1. 对于哥伦布到达美洲,有着基于不同立场的各种认识。下列认识中,反映了欧洲殖民主义者立场的是
A. 找到了“无主地” B. 开辟了“新航路”
C. 证实了“地圆说” D. 发现了“新大陆”
2. 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这些航路包括
①欧洲经大西洋到美洲的航线 ②欧洲绕非洲南端到亚洲的航线
③经南太平洋到大洋洲的航线 ④欧洲经地中海到达亚洲的航线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 西班牙与葡萄牙开辟新航路,刺激了欧洲其他国家也纷纷展开海上探险活动。这些“欧洲其他国家”有( )
①英国 ②法国 ③荷兰 ④美国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4. 15、16世纪,英国、荷兰等国开始在北大西洋的高纬度地区探寻通往亚洲的航路,其中发现纽芬兰岛的航海家是
A. 卡伯特父子 B. 卡蒂埃 C. 哈德逊 D. 德雷克
5. 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人口的迁移,出现了族群混合现象,其中,族群混合程度最高的地区是(  )
A. 美洲 B. 大洋洲
C. 非洲 D. 亚洲
6.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物种交流频繁。下列对农作物及其产地的匹配正确的是( )
A. 中国——小麦 B. 印度——马铃薯 C. 美洲———玉米 D. 埃及——西红柿
7. 同学们喜欢的NBA球星中有许多黑人,他们的祖先来自非洲大陆。历史上与非洲黑人大批来到北美有关的史实是( )
A. 成立东印度公司 B. 罪恶的“三角贸易”
C. 美国政府的移民 D.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8. 西班牙武装商船“马尼拉大帆船”来往于中国和墨西哥之间。自1571年航钱开通后,仅20年间约有3000吨白银流入中国。这一现象表明太平洋航线的开通( )
A. 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B. 直接促进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C. 表明当时中国生产力水平出现了飞跃 D. 为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创造条件
9. 据统计,1400年拉丁美洲的人口大约是3600万,到1600年下降到1000万左右。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欧洲国家的殖民掠夺 B. 奴隶贸易的盛行 C.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扩展 D.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扩展
10. 15至16世纪,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全球联系初步建立,主要由于(  )
①海上航路的扩展 ②世界人口迁移 ③世界物种交流 ④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1. 恩格斯说:“意大利人是现代欧洲各个民族中间的长子,是西方现代文化转型中最先觉醒的民族。”这主要是指意大利
A. 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B. 率先开辟了新航路
C. 首先倡导复兴人文主义
D 最先开展宗教改革
12. 下列能反映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内涵的一项是( )
A. 人是万物的尺度 B. 我是一个凡人,我只要尘世的幸福
C. 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D. 独立思考与自主精神
13. 16世纪,马丁·路德领导宗教改革将矛头指向天主教会。马丁·路德领导的宗教改革开始于( )
A. 德意志 B. 英国 C. 美国 D. 法国
14. 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变化。16-17世纪,欧洲近代科学兴起。其中,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的主要贡献是( )
A提出了“日心说” B. 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C. 提出了“地心说” D. “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15. 启蒙运动表达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诉求,进一步促进了思想解放。启蒙思想家认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的( )
A. 认识 B. 理性 C. 分析 D. 思考
16. 18世纪,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启蒙思想家的共同观点是( )
A. 反对君主专制 B. 主张暴力革命 C. 主张取消君主统治 D. 主张三权分立
17. 1689年,英国议会决定拥戴威廉和玛丽为英国国王和女王,同时选派代表将王冠连同《权利宣言》(《权利法案》的初稿)一起呈献给二人,并当面宣读,威廉和玛丽心照不宣地全部接受。这一事件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A. 天赋人权 B. 民主共和 C. 君主立宪 D. 权力制衡
18. 19 世纪, 经历了共和制和君主制的多次反复, 最后确立共和制的国家是( )
A. 美国 B. 法国 C. 英国 D. 德国
19. 1787年宪法是关于美国政治体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美国实行
A. 君主立宪制
B. 责任内阁制
C. 邦联制
D. 联邦制
20. 孟德斯鸠说:“如果同一个人或是……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这一思想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体现为
A. 实行君主立宪
B. 确立三权分立
C. 实行地方分权
D. 加强中央集权
21. 1862年10月,马克思在《北美事件》一文中大胆预言:“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马克思这一预言的依据是林肯( )
A. 领导北美人民赢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 B. 参与制定和完善了1787年美国宪法
C. 击败南方分裂势力并维护了国家统一 D. 消除了美国社会存在的种族歧视现象
22. 某校学生在进行复习时,记录下的关键词有“1871”“铁血政策”“俾斯麦”等。据此判断,他们复习的内容是
A. 日本明治维新 B. 俄国农奴制改革
C. 德意志统一与帝国的建立 D. 美国南北战争
23. 马克思曾评价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8世纪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的要求,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世界的要求”。“当时世界的要求”主要是指
A. 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 B. 确立资产阶级统治地位
C. 无产阶级参与政权建设 D. 议会改革扩大民主权利
24. 根据对英国南哈姆斯18个教区中的手工业者情况的调查,那里在1850年有鞋匠、木匠、石匠、铁匠、水轮工、茅屋工共计238人,到1910年降至共计118人。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 机械化和工厂化的冲击 B. 人口流动的频繁
C. 圈地运动和农业革命 D.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25. 下图是一位同学绘制思维导图,填入“?”处最恰当的应是
A. 火车 B. 瓦特 C. 成果 D. 工厂
26. 19世纪中期,浓烟滚滚的“轨道怪物”将欧洲各主要路程的距离都“缩短”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大大加快了人类的旅行速度。这主要是由于
A. 珍妮纺纱机的出现
B. 改良蒸汽机的应用
C. 电动机的发明
D. 发电机的推广
27. 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形的是 ( )
A. 可以坐火车外出旅游 B. 汽车成为人们的交通工具
C. 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 D. 手机成为重要的通讯工具
28. 读下面“美国钢铁业统计表”,其反映的社会特征是
年份 1870 1900
企业总数 808 669
工人总数 78000 272000
产量(吨) 300000 29500000
投资额(美元) 121000000 590000000
A. 行业竞争非常激烈
B. 企业规模保持稳定
C. 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D. 政府加强对企业的干预
29. 《共产党宣言》中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里所说的“掘墓人”是指
A. 无产阶级 B. 资产阶级 C. 农民阶级 D. 地主阶级
30.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创立剩余价值学说,揭露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秘密的是
A. 《共产党宣言》 B. 《资本论》 C. 《法兰西内战》 D. 《唯物史观》
31. 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爆发了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其原因之一是受欧美哪些事件的影响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
B. 美国独立战争和工业革命
C. 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
D.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
32. 东印度公司在人类历史上完成了任何一个公司从未肩负过、和在今后的历史中可能也不会肩负的任务。这里的“任务”是指( )
A. 开辟新的航路,连通各个大洲 B. 专门负责对外殖民
C. 进行殖民掠夺,积累原始资本 D. 走私鸦片
第II卷(非选择题)
3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年份 1520 1600 1670 1700 1750 1801 1851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5.25 8.25 13.5 17.0 21.0 27.5 51.0
材料三 英国是蒸汽机的故乡…………可是煤烟带给英国的灾难是将房屋、树木、雕塑、桥梁一切都熏成黑色,就连泰晤士河也不例外………伦敦的烟雾中毒事件也是开世界纪录之先。
——徐刚《世纪末的忧思》
材料四 1871年7月,(马克思)在同《世界报》记者谈话时就表示:国际工人协会没有规定政治运动的固定形式,它只要求这些运动朝向一个目标,“但是用什么方式来达到结局,应当由这个国家的工人阶级自己选择”;1872年9月,在海牙代表大会上,马克思也谈到,工人阶级必须推翻资产阶级政权,以便建立一个全新的生产关系组织,“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断言,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到处都应该采取同样的手段”。
——摘编陈宇翔、余文华《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学说》
(1)结合所学,完成材料一中的内容。(将字母填入相应空格中)
A大工业B美国独立战争C莎士比亚 D《共产党宣言》E人文主义 F理性主义
(2)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工业化的影响,并谈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夺取政权方式上,马克思的观点的变化。
34.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较好的贯彻。
材料二 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停止任何法律效力;1701年议会又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把原先属于国王的任免法官的权力转到各部大臣的身上。罗伯特·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内阁首相,他的政策在下议院失去多数的信任而被迫辞职,从而开创了一个先例:凡内阁失去下议院多数的信任即告辞职。
材料三 美国历史学家J·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制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民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员权力相当的参议院。……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
(1)材料一中英国 “全新的政体”指的是什么?美国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有何创新?
(2)依据材料二概括近代英国的民主政治发展完善的历程。
(3)依据1787年宪法所建立的“新兴的共和国”是如何解决上述弊端,同时又避免专制政体的?
35. “年表”是治史的一种手段,读史的一种工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开拓进取的欧洲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有关近代西欧新航路开辟的观点并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2025(二)天津第四十二中学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学科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AAAAA
6-10 CBAAD
11-15 CBAAB
16-20 ACBDB
21-25 CCBAC
26-32 BACABCC
二、非选择题:
33. 【答案】(1)①E;②C;③F;④B;⑤A;⑥D
(2)影响:推动城市化进程;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贫富分化加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
启示:重视科技创新,提升国家工业化水平;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3)观点变化:暴力革命不再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各国工人阶级应该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做出合理选择(或和平方式也能取得政权)。
34.【答案】(1)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确立总统共和制政体。(2分)
(2)从限制王权到国王统而不治,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责任内阁制形成。(3分)
(3)建立联邦政府,加强中央集权;中央与地方实行分权;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分权制衡原则和相应的民主原则。(其它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6分)
【答案】观点:近代西欧新航路开辟是欧洲国家为追求经济利益、扩张势力而进行的主动探索,这一过程不仅促进了全球联系,也加速了欧洲的崛起。
论述:
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动力是欧洲国家对黄金、香料等东方商品的需求。15世纪,奥斯曼帝国垄断了传统的东西方贸易路线,导致欧洲商人迫切希望开辟新航路。葡萄牙和西班牙凭借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进步,率先发起远洋探险。新航路开辟也是欧洲国家扩张势力和传播基督教的体现。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通过《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瓜分世界,反映了教皇对两国海外扩张的支持。1510年葡萄牙占领果阿,将其作为东方殖民据点,体现了政治与宗教的双重目的。
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亚欧大陆与美洲的孤立状态。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尽管误认为印度),开启了欧洲对美洲的殖民与资源掠夺。1520年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进一步证明了地圆说,标志着全球性联系的开始。新航路开辟使欧洲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葡萄牙和西班牙通过殖民掠夺积累了巨额财富,为后来的荷兰、英国崛起奠定了基础。同时,欧洲的科技、文化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传播与发展。
结论:新航路开辟是欧洲国家主动探索世界的结果,其背后是经济、政治、宗教等多重动因的推动。这一过程不仅加强了全球联系,也确立了欧洲在世界近代史中的主导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