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梅岭三章》自学导学单 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梅岭三章》自学导学单 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04 11:54: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5课《梅岭三章》自学导学单
课题:《梅岭三章》(陈毅)
学习目标:
1.语言运用:积累“旌旗”“烽烟”“取义”等壮烈词汇,体会借代、用典的表达效果。
2.思维能力:梳理“绝境-赴死-寄望”的情感脉络,分析革命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
3.审美创造:感受血火淬炼的诗意美,尝试用意象并置法写励志短诗。
4.文化自信:理解“舍生取义”的中华气节与革命英雄主义的传承。
学习建议:
标注诗中借代词;查阅1936年梅岭突围历史背景。
【开头语】
亲爱的同学:
这三首绝命诗,是通往信仰星空的烽火台!今天,你将化身“精神解码员”——从飘卷的旌旗里破译将军遗志,在带血的捷报中触摸信仰的温度。请带上豪情与敬畏,开启这场穿越生死的精神长征!
【导学主体】
一、预学·初探
1.扫清障碍
(1)生字词注音释义:
旌旗(jīng qí):________(旗帜,代指军队)
烽烟(fēng yān):________(烽火,代指战争)
取义(qǔ yì):________(为正义牺牲)
(2)精彩/难懂句子:
“此去泉台招旧部” ________(牺牲后为何还要“招旧部”?)
“捷报飞来当纸钱” ________(“捷报”如何当“纸钱”?)
2. 整体感知
一句话概括:________(陈毅在梅山被围的绝境中写下三首绝命诗,表达视死如归的豪情与革命必胜的信念。)
诗歌脉络:
第一章:________(赴死决心:泉台再战)
第二章:________(家国情怀:捷报寄情)
第三章:________(革命理想:血沃中华)
3. 初感疑惑
核心问题:________(“旌旗十万斩阎罗”的“阎罗”指谁?)
文化小贴士:________(“纸钱”是中华祭奠传统,“头悬国门”化用伍子胥典故)
二、共学·深究
1.聚焦语言·品味赏析
赏析句子:“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我的赏析:
“________”(捷报)与“________”(纸钱)的意象并置,将________(胜利喜讯)转化为________(祭奠之物)。“________”(飞来)赋予捷报________(灵性动态),体现诗人________(以革命为信仰)的生死观。
解析:突破“纸钱即冥币”的传统,创造革命者的新型祭奠仪式。
2.探究思维·理解内涵
核心精神:通过绝境抒怀,彰显________(革命者的生死无畏)与________(理想信念高于天)。
深入思考:“________”(血雨腥风应有涯)的呐喊,反映中国共产党________(为人民求解放的初心),启示青少年________(珍视和平来之不易)。
解析:“应有涯”三字包含对战争终结的坚定信念,呼应首章“斩阎罗”的意志。
3.审美体验·尝试创造
(1)想象画面:
选择章节:第三章
构图设计:________(血红梅花漫山遍野,折断的枪托萌发新芽,白鸽衔捷报掠过硝烟)
象征色彩:________(焦土黑衬梅血红,新芽绿破死亡灰)
(2)小小创作(二选一):
①仿写:用意象并立法写奋斗理想:
“________(试卷铺作登山路),________(笔锋划破晓星天),________(待到金榜题名日),________(墨香染霞作庆烟)。”
②改写:若你是陈毅战友,收到遗诗会如何回应?
“________”(将军诗魂化火种,吾辈定教赤旗遍山河!)
4.文化浸润·拓展认知
文化链接:体现________(“舍生取义”的儒家气节)和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精神)。
我的看法:这种“革命浪漫主义”启示我们________(绝境中保持精神高贵)。
解析:关联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理解中华英烈精神的千年传承。
三、延学·拓展
1.梳理巩固
好词佳句:________(旌旗、烽烟、取义、血雨腥风)
思维导图核心分支:
绝境(泉台招魂)→ 信念(捷报纸钱)→ 理想(自由花开)
2.拓展阅读
推荐篇目:________(陈毅《赣南游击词》/叶挺《囚歌》)
对比思考:________(同写囚困,《囚歌》重人格尊严,《梅岭》重革命理想)
3.联系生活
生活启发:________(用“捷报当纸钱”精神,将考试进步献给已逝长辈)
4.跨学科联结(选做)
历史:________(探究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史)
美术:________(创作“血沃中原肥劲草”版画)
【结束语】
信仰之旅终章!请自问:
1.你心中是否有值得以生命守护的理想?
2.“捷报当纸钱”在今天可以转化为什么形式?
记住:最壮烈的诗篇,往往用热血写就。
签名: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