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单元检测试题 2025-2026学年
上学期小学语文统编版四年级上册
一、基础知识综合
1.天文社社长给大家展示了一张星象图,请你按要求完善它。
(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
(2)请按照序号依次连接星星,形成星象图。你会发现这个星象图是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2.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薄雾(báo) 踮脚(diǎn) B.运载(zài) 闪烁(shuò)
C.闷雷(mēn) 稻穗(suì) D.大堤(tī) 霎时(chà)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淘洗 休补 越出水面 B.招待 据说 万马奔腾
C.日厉 坠落 半明半昧 D.颤动 新鲜 曼天卷地
4.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花牛在草地里做梦。(拟人)
B.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比喻)
C.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排比)
D.那声音大得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比喻)
5.对下列句子中运用的描写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向前滑行,左右转弯,猛然停止,又倒退滑行……(动作描写)
B.阳光照亮了一张张兴奋的脸,每张脸都像一朵花。(神态描写)
C.“怎么可能呢?”我自信十足地说,“我一定要考第一名!”(语言描写)
D.我匆匆地一路小跑,心里不住地埋怨自己:前几天爸爸刚说过,放学后要直接回家,不要到别处去玩。(动作、神态描写)
三、积累填空题
6.先补全词语,再根据句意选填词语(填写序号)。
①窃窃( )( ) ②悄无( )( ) ③鸦雀( )( ) ④低( )细( )
(1)雪花带着冬爷爷的祝福,( )地降落在大地,世界一片银装素裹。
(2)语文课上,老师在黑板上写字,她俩趁老师不注意在下面( ) 。
(3)夜幕降临,喧闹的树林沉寂下来,月光洒落,此时的整个林子( )。
(4)园子里,鸟雀们在枝头放声高歌,花草们在风中( ),汇成一首美妙的春之曲。
四、句子训练
7.阿妈,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改为陈述句)
8.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仿写句子)
9.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出现,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迹之一。(修改病句)
10.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改成“把”字句)
五、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观潮(节选)
①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②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③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11.发现词语规律并仿照着写一写。
山崩地裂 风平浪静
我也能写两个这样的词语:
12.选文向我们展现了潮来时和 的景象,从划横线词语可以看出,作者是按照 顺序来写大潮动态变化的景象的。
13.读“潮来时”的语段,完成练习。
(1)作者由远而近观潮,观察到的大潮是怎样的呢?摘录关键词填写。
(2)作者由远而近听潮,潮声特点是怎样的呢?在横线上摘录关键句。
(3)可见,作者是从 和 这两方面来描写的,让我们如临其境,不禁想这样赞美钱塘江大潮:钱塘江大潮 ,真不愧为天下奇观啊!
在参观完钱塘江之后,奇奇搜集到有关钱塘江潮的文章,请阅读文章并完成习题。
仰止钱塘潮
佚名
①一年一度的钱塘潮,总是吸引成千上万的人。观钱塘潮,我渴望已久,今天终于如愿以偿,目睹了钱塘江潮惊天动地的非凡场面。
②今天,钱塘水一如既往地流淌着,两岸却挤满了人山人海的观潮者。有人翘首引颈探望江水,看看有没有动静;有人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有人扶老携幼,想挤占观潮的最佳位置。
③“来啦!海潮要过来了!”突然有人大声喊道。人海涌动,人头攒动,大家不约而同,踮起脚尖,伸长了脖颈,一同向东眺望。
④遥远的东方,只见白光微微泛起,天空中乱云飘浮。人群渐渐安静下来之后,隐隐约约从远处传来似有若无的极轻微、极琐细的声响,如同小蚊子的嗡嗡叫声,又像风吹铜丝般的细细振响。人们屏声息气,侧耳倾听。一位富有观潮经验的老人有把握地悄悄说:“没错,这正是海潮到来的预兆。”
⑤人海顿时活跃起来,盼望已久的时刻终于降临了。人群骚动,跑的,跳的,喊的,叫的,纷纷向江边拥挤。
⑥这时,只见东边模模糊糊、烟雾弥漫的江面上,在天水之间,一条雪白的哈达忽展忽卷横江而来。刹那间,日晕云奔,寒气扑面,不禁令人们发抖。还没等人们回过味来,潮头伴随震天撼地的雷鸣般巨响铺天盖地抢到人的面前。任人们狂呼乱叫,也无法听到,潮声如雷贯耳,耳鼓几被摧裂。人们为观潮的兴致所陶醉,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目不转睛地盯住海潮,只见潮头如“玉城雪岭际天而来”,惊湍飞掠,白沫四溅,大者如瓜,小者如珠,满江喷射,如雪峰崩塌、玉山倾倒一般。
⑦潮头如一座雪白楼房顷刻倒塌。潮头过后,依然是一浪接一浪,前浪涌,后浪追,浪推云,云裹浪,云浪交织,好像水与天在空中撞击,其声势之大,令飞鸟惊愕;其动响之巨,让鱼鳖破胆。整个江面上,如同万头雄狮齐声怒吼,如同千匹骏马奔驰在广袤雪原。我没有打过仗,在战场上,万马齐奔的场面,不过如此吧?我虽然到过大草原,但没有欣赏过群马飞驰在辽阔绿毯的壮观镜头,我想,钱塘潮丝毫不会逊色于千万匹骏马奔驰在草原上的画面。
⑧我为钱塘潮的气势陶醉了:我喜欢这种惊天动地的巨响,我欣赏这种压倒一切排天挞地的壮观,真想一跃而入海潮之中,成为海潮的一分子,推波助澜,使海潮更汹涌,更壮观。我也在海潮的涌动冲击下,洗却我的脆弱,试炼我的胆量,增长我的勇气,使我在时代的激流中,永做屹立潮头的弄潮儿。那样,我的人生,才无愧于钱塘潮的陶冶和启迪。
(选文有删改)
14.读到“只见东边模模糊糊、烟雾弥漫的江面上,在天水之间,一条雪白的哈达忽展忽卷横江而来”一句时,你的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请写下来。(语文要素: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15.文章第⑥⑦段中,作者调动多种感官对钱塘江潮进行描述,请选出下面句子所运用的感官描写。(可多选)
A.视觉 B.听觉 C.触觉
(1)刹那间,日晕云奔,寒气扑面,不禁令人们发抖。( )
(2)任人们狂呼乱叫,也无法听到,潮声如雷贯耳,耳鼓几被摧裂。( )
(3)整个江面上,如同万头雄狮齐声怒吼,如同千匹骏马奔驰在广袤雪原。( )
16.阅读下面的语句,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赏析。
潮头如一座雪白楼房顷刻倒塌。
17.结合文章内容,体会的思想感情。
六、书面表达
18.习作表达
题目:带你游校园
同学们,远方的小朋友要来你们学校做客,你会怎么介绍你们的校园呢?它有什么特别之处?请你当个小导游介绍一下吧。字数不少于300字。
参考答案
题号 2 3 4 5
答案 B B D D
1.(1)①mèi ②眨 ③寂 ④mó ⑤舱 ⑥huái ⑦zhuì
(2)
北斗七星(北斗星)
【详解】(1)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及字音辨析。
解答看拼音写汉字时,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要细看字形是否有错,注意掌握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注意做到工整、正确、规范。“眨”“寂”“舱”容易写错,需要注意。
愚昧——mèi: 指缺乏知识,愚蠢不明白事理。也指愚蠢而不明事理的人。
模[mó] 解释:法式;规范;标准。仿效。指模范。姓。模[mú] 解释:(~儿)模子。
模糊——mó: 轮廓模糊不清。
怀抱——huái: 指抱在怀里;胸前;心里存有;心胸;有时指婴儿时期。
坠落——zhuì:掉落,下落;衰落;没落。
(2)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积累。
把这几个词语按照①到⑦依次连接星星,形成星象图,我们发现像一个古代舀酒的斗,是北斗七星。
北斗七星:是夜空中的七颗亮星,它们组成的图形像是古代舀酒的斗,故命名为北斗七星。
2.B
【详解】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完成此类题目要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有误。薄雾(báo)——(bó):淡薄的雾气;霾。
C.有误。闷雷(mēn)——(mèn):声音低沉的雷。
D.有误。大堤(tī)——(dī):位于湖北省襄阳县。 霎时(chà)——(shà):形容极短的时间。
故选:B。
3.B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易错字。
A.休补——修补;
C.日厉 ——日历;
D.曼天卷地——漫天卷地;
故选B。
4.D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辨析。
A.“做梦”赋予了“花牛”以人的动作,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
B.将“稻田”比作“银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
C.三个“走过”构成了排比的句式,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
D.“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夸大了事实,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
综上所述,答案选D。
5.D
【详解】D选项是动作和心理描写
6. 私 语 声 息 无 声 声 语 ② ① ③ ④
【详解】本题考查补全词语和选词填空。
① 窃窃私语:形容小声地私下里说话,声音极小,以免被人听见。
② 悄无声息:形容没有声音或声音很轻,以至于不被察觉。
③ 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连乌鸦和麻雀的声音都没有,通常用来形容某个地方或场合极其寂静。
④ 低声细语:形容小声地说话,声音轻柔细腻。
(1)结合语境及词义,描述雪花轻轻地降落在大地上的情景,要求一个表示无声或声音极小的词语。“悄无声息”恰好符合这一描述,因为雪花飘落的声音极小,几乎不被察觉。故选②。
(2)结合语境及词义,描述了两个学生在课堂上偷偷说话的情景,需要一个表示小声私下里说话的词语。“窃窃私语”准确地表达了她们的行为特征。 故选①。
(3)夜结合语境及词义,描述了夜晚树林从喧闹变得极其安静的情景,需要一个表示非常寂静、没有任何声响的词语。“鸦雀无声”恰好符合这一场景,强调了树林的寂静无声。 故选③。
(4)结合语境及词义,通过拟人的手法,描述了鸟雀的高歌和花草在风中轻柔的声音,共同构成了一首春天的乐曲。这里需要一个表示声音轻柔细腻的词语来描述花草的声音。“低声细语”恰好符合这一描述,强调了花草声音的轻柔与细腻。故选④。
7.阿妈,这就是我们家的地。
【详解】本题考查反问句和陈述句的互换。
反问句变陈述句方法如下:首先,去掉反问词;其次,肯定词变否定词,否定词变肯定词;再次,去掉语气词;最后,问号变句号。本题中,可以按照方法改成:去掉反问词“吗”,否定词“不就是”改为肯定词“就是”,句尾问号变成句号。即:阿妈,这就是我们家的地。
8.月亮悄悄攀上了东岭的银辉。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例句把太阳赋予人的动作“偷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仿写时,需要注意,如:月亮轻吻了夜海的深蓝。
9.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迹之一。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用词不当,出现指的是显露出来,形容“雅鲁藏布大峡谷”,应该使用“发现”,意思是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或找到的事物或规律。
改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迹之一。
10.那翠绿的颜色,把我们的眼睛明亮地照耀着。
【详解】本题考查陈述句改为“把”字句。
结合“把”字句特点“谁把谁怎么样”,即“施事者把受事者怎么样”可知,本题“那翠绿的颜色”为施事者,“我们的眼睛”为受事者,“明亮地照耀着”为动作。故句子改写为:那翠绿的颜色,把我们的眼睛明亮地照耀着。
11.近义词 摇头晃脑 抓耳挠腮 12. 潮去后 时间 13.(1)白线 白色战马
(2)潮声特点: 好像闷雷滚动,响声越来越大,如同山崩地裂,风号浪吼。
(3)形状 声音 气势磅礴
【解析】11.本题考查词语仿写。
山崩地裂和风平浪静是成语,它们各自通过对比鲜明的词汇描绘了自然现象的极端状态。山崩地裂表达了强烈的破坏性和震撼感,而风平浪静则传达了平静与安宁。在仿写时,我们也需要找到两组词汇,它们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
例如,“天昏地暗”描述了天空昏暗、大地混沌的极端恶劣环境,与“海晏河清”(意指沧海波平,黄河水清,比喻天下太平)的平静祥和形成对比,符合了仿写的要求。
1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在阅读文段我们知道文章展现了潮来时和潮去后的景象。文中可能会使用时间顺序的词汇或短语来引导读者跟随大潮的动态变化,从潮水的初现、到高潮的汹涌、再到潮水退去后的宁静。
13.(1)本题考查找关键句。
作者通过由远及近的观察,描绘了大潮逐渐逼近、声势浩大的过程。从远处的“一条白线”,到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到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最后如同“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这些关键词和短语生动地展现了大潮的壮丽景象。因此关键词为:白线——水墙——白色战马。
(2)本题考查找关键句。
作者不仅观察了大潮的形态,还仔细聆听了潮声的变化。从远处的“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响声越来越大”,到高潮时的“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潮去时“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这些描述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潮头,感受到了大潮的震撼力。
(3)本题考查对文章的概括理解。
作者通过形态和声音两个方面,全方位地展现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这种生动的描写让读者仿佛亲临其境,不禁要对钱塘江大潮发出由衷的赞美。
例如,我们可以说:“钱塘江大潮声势浩大,波澜壮阔,真不愧为天下奇观啊!”这样的赞美既体现了大潮的壮丽,也表达了作者对这一自然奇观的敬畏之情。
14.辽阔的江面上烟雾弥漫,江水浩浩荡荡,直到天际。在水天交接之处,一股巨浪翻涌着,奔腾着,咆哮而来,将天与水分割开来。江面的浪花忽高忽低,转眼间便到眼前,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浪珠四处飞溅。 15. AC B AB 16.该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钱塘江潮潮头猛然跌落和潮水瞬息万变的壮阔景象,展现出钱塘江潮的宏伟气势。 17.表达了作者对钱塘潮的赞叹之情,以及要在时代的激流中永做屹立潮头的弄潮儿的愿望。
【解析】1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这句话在文中第⑥自然段。通过句子中的“雪白”可知,潮水的颜色。通过句子中的“哈达”可知,潮水的形状。由此可知,这句话描绘出了钱塘潮刚出现时的状态。联系下文“刹那间,日晕云奔,寒气扑面,不禁令人们发抖。还没等人们回过味来,潮头伴随震天撼地的雷鸣般巨响铺天盖地抢到人的面前”可知,潮来时的壮观景象。因此,我们可以围绕钱塘潮来时的声音、形状等方面,来描绘想象的画面。
15.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描写角度的辨析。
(1)通过句子中的“日晕云奔”可知,这个句子运用了视觉描写,通过句子中的“寒气扑面”可知,这个句子运用了触觉描写,故选AC。
(2)通过句子中的“潮声如雷贯耳”可知,这个句子运用了听觉描写,故选B。
(3)通过句子中的“如同万头雄狮齐声怒吼,如同千匹骏马奔驰在广袤雪原”可知,这个句子运用了视觉描写和听觉描写,故选AB。
16.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和句子赏析。
“潮头如一座雪白楼房顷刻倒塌。”在文章的第⑦自然段。句子将潮头比喻成一座雪白楼房。通过与楼房的对比,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潮水的强劲和瞬间的倒塌。
17.本题考查文章的思想感情。
通过文章第⑧自然段“我为钱塘潮的气势陶醉了:我喜欢这种惊天动地的巨响,我欣赏这种压倒一切排天挞地的壮观,真想一跃而入海潮之中,成为海潮的一分子,推波助澜,使海潮更汹涌,更壮观。我也在海潮的涌动冲击下,洗却我的脆弱,试炼我的胆量,增长我的勇气,使我在时代的激流中,永做屹立潮头的弄潮儿”可知,作者被钱塘潮折服,他对钱塘潮只有深深的赞叹,及要做屹立潮头的弄潮儿。
18.范文:
带你游校园
今天中午,我当了一回校园小导游。为了这次的小导游活动,我精心准备了将近一个星期呢!做名片,做导游旗,写导游词,画路线图……
时间过得很快,马上就到了星期五的中午。我们吃好饭,胸口贴上导游证,准备好一切,就出发了。我们走到食堂去接老师们,我们到时,有些老师还在吃午饭,于是我们等了一会儿。在这期间,我的内心十分紧张,心砰砰直跳,心想:我接到的是男老师还是女老师,我希望的是女老师,因为我觉得女老师很和蔼,如果当我讲错时,女老师应该都会包容我。我也对这次活动充满了期待,希望我能顺利完成任务。
不一会儿,就开始认领老师了,如我所愿,我找了一位女老师,这位女老师一开始还不愿意,因为我是带一位老师的,但她想让我带两位老师。我心中暗暗地想。这位老师是不是跟我一样,在陌生的地方时,什么时候都要跟自己的闺蜜在一起。那位女老师犹豫了一会儿,但最终还是同意跟我走。于是,我便开始向那位女老师介绍我自己“尊敬的老师,您好,非常欢迎您来我们学校参观学习,我是六零一启航中队扬帆小队的学科队长……”一边讲,一边把吴老师给我们的评价表递给那位老师。我在讲自我介绍时,因为太紧张了,忘词了,我停顿了一下,用自己的语言再讲下去。幸好,周围太嘈杂了,老师没有听见,就这样,我蒙混过关了。
接着,我带着那位老师开始参观我们的校园。我第一站是笑脸墙,笑脸墙因离食堂有点距离,我便向那位老师讲述了我们学校的概况。不一会就到了,我举着我制作的导游旗,向老师介绍起了笑脸墙中的秘密。就这样,我的校园小导游之旅就开始了。
在导游之旅中,那位女老师也很配合我。一路上,我细心地向老师讲解我们校园的风景,在去景点的路上,我向那个老师提了许多问题,老师也耐心地给我解答。有时,老师也会提几个问题,我都是给出了完美的解答。我们就这样,在短短的时间里,我们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好伙伴。
时间过得很快,我的讲解完毕。我按要求,把老师送到了金色演艺厅。我把那张老师中途没有评价好就还给我的评价表给了她,让老师对我的讲解进行评价。当我说:“如果我的讲解有欠缺的地方,请给我提建议。”那位老师却对我笑笑,说:“没有,你讲得很好!”当我听到这句话时,我内心是兴奋的。老师还主动要跟我拍一张合照,拍好合照后,我从口袋里掏出了我早就准备好的名片,递给了她,向她介绍了名片上的内容。最后,我向那位老师要了QQ号码,就跟老师告别了。
这次的小导游活动,我顺利地完成了。通过这次的小导游活动,我变得胆大了,有胆量跟外来老师沟通了。我觉得这次的活动特别有意思,不但能练我们的胆量,还能让我们开阔思维,我希望以后能多举行像这类的活动。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一、审题
本题是命题作文。要求以介绍自己的校园,写一篇叙事作文。
二、立意
先观察学校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特别之处。要给别人当导游,介绍自己的学校,就要先观察学校,观察时,做到有序,可以按照方位顺序来观察。写导游词时,要注意先总写学校的特点,然后按照顺序逐一介绍,学校有特色的地方要重点介绍。
三、构思写作
写作的时候要做到有理有据,可以按照方位的顺序来介绍校园,,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最后适当运用各种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为文章添姿增色。
开头:开篇点题,今天我来当小导游。
中间:以校园的特色来进行讲解,重点介绍学校特别的地方。
结尾:点明中心,抒发情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