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科学第1章 探索自然的科学 单元测试卷
(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广袤浩瀚的宇宙,蕴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秘密,探索太空是人类不懈的追求。下列有关太空的问题中,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A.太阳系中哪颗行星最漂亮 B.流星是如何形成的
C.物质质量在太空中是否改变 D.太空育种的种子是否会变异
【答案】A
【解析】A 、“太阳系中哪颗行星最漂亮”,“漂亮” 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概念,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审美标准和看法,没有一个客观的、统一的评判标准来确定哪颗行星最漂亮,无法通过科学实验、观察等方法进行客观的验证和解答,所以不属于科学问题。
B 、“流星是如何形成的”,可以通过天文学的观测、理论研究等科学方法,从流星体的来源、进入地球大气层后的物理过程等方面进行研究和解释,属于科学问题。
C 、“物质质量在太空中是否改变”,可以通过在太空中进行相关的物理实验,利用质量测量仪器等手段来进行验证和研究,根据质量的定义和物理规律来判断物质质量在太空环境下是否会发生变化,属于科学问题。
D、“太空育种的种子是否会变异”,可以通过在太空进行育种实验,然后将种子带回地球进行种植和观察,与在地球上正常环境下培育的种子进行对比,通过生物学的检测和分析等方法来确定种子是否发生变异以及变异的情况,属于科学问题。
故答案为:A。
2.同学们一定很喜欢科学课吧 要学好科学,下列说法和认识正确的是 ( )
A.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对的,记住书本知识就能学好科学
B.科学学习就是做实验,所以只要做好实验就能学好科学
C.科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学习科学需要观察、思考和实践
D.科学探究、科学发现是科学家们的事,与我们学生无关
【答案】C
【解析】A.书本上的知识不一定正确,要理论联系实际,故A错误;
B.做好实验是科学学习的一个方面,故B错误;
C.科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学习科学需要观察、思考和实践,故C正确;
D.科学探究、科学发现与每个人都有关系,故D错误。
故选C。
3. 两支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39℃,经消毒后直接用来测36.5℃和40℃的两个病人,则这两支体温计的示数分别是( )
A.36.5℃, 40℃ B.都是40℃
C.39℃, 40℃ D.都是39℃
【答案】C
【解析】两支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39℃,因为体温计的特殊构造--体温计的下部靠近液泡处的管颈是一个很狭窄的缩口。离开人体后,水银就在狭窄的缩口部分断开,使已升入管内的部分水银退不回来。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定病人乙的体温,不难看出,如果用来测量体温是36.5℃的病人时,该体温计的示数仍然是39℃.如果用来测量体温是40℃的病人时,则该体温计的示数也会高于39℃,即显示病人的实际体温40℃.显然,四个选项中只有C判断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C。
4.对知识进行整理和分析,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下列常见的“错误操作”会导致结果一定偏大的是( )
A.用没甩过的体温计测体温
B.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
C.用拉得很紧的皮卷尺去测量某同学的跳远距离
D.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
【答案】B
【解析】A、用没甩过的体温计测体温,可能偏大也可能正好,故A不符合题意;
B、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测量结果将偏大,故B符合题意;
C、用拉得很紧的皮卷尺去测量某同学的跳远距离,测量结果将偏小,故C不符合题意;
D、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测量结果将偏小,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5.如图,用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记录的数据中最准确的是( )
A.7.55厘米 B.7.5厘米 C.1.55厘米 D.1.5厘米
【答案】C
【解析】物体的起始刻度值为:6.00cm,末尾刻度值为7.55cm,所以木块的长度为
L=7.55cm-6.00cm=1.55cm
故答案为:C。
6.甲同学用体温计给班上同学进行体温晨检:在未甩体温计的情况下,甲同学首先测得自己的体温是37.4℃,之后直接给乙同学使用,测得体温为37.5℃,意识到错误后,将体温计中的液柱甩回玻璃泡,再给丙同学使用,测得体温37.4℃,这时丁同学马上取走体温计未甩,自测体温得37.5℃,以上测得的四位同学中体温可能不正确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A
【解析】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7.4℃,直接用来测量人的体温,若体温高于37.4℃,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是比较准确的;若病人的体温不高于37.4℃,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37.4℃。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7.南极的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达-88.3℃。下表是3种不同温度计能够测量的温度范围,则科考队应当携带哪一种温度计 ( )
温度计类型 测量范围
水银温度计 -39℃~357℃
酒精温度计 -113.5℃~78.4℃
煤油温度计 -30℃~150℃
A.水银温度计 B.酒精温度计
C.煤油温度计 D.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都可以
【答案】B
【解析】南极最低气温可达-88.3℃,低于水银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低气温,所以不能使用水银或煤油温度计测量气温,酒精温度计能测量的最低温度低于-88.3℃,所以应携带的是酒精温度计。
故答案为:B。
生产生活中经常要开展科学测量,下列测量正确的是( )
A.测量物体长度B.测量水温
C.测量液体体积D.测量硬币直径
【答案】D
【解析】A、测量物体长度,零刻度线应与物体一端对齐,故A错误;
B、温度计使用时,玻璃泡不得碰到容器底或侧壁,由图可知,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故B错误;
C、由图可知,俯视读数,会使测量结果偏大,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对齐,故C错误;
D、测量硬币的直径时,一般借助三角板进行测量,将直径平移进行测量,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9.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列是小清同学整理的操作方法与对应测量结果,各选项中对应一致的是
选项 操作方法 结果
A 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 偏大
B 用受潮膨胀的木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 偏大
C 用体温计测体温时,将体温计取出读数 偏小
D 在测量头发的直径时,头发绕在铅笔上时没有排列紧密 偏小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A 、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由于俯视时视线斜向下,会以液面上方的刻度为准,所以读到的数值会比实际液体体积偏大,该选项对应一致。
B 、受潮膨胀的木尺,其刻度间的距离会变大。用这样的木尺测量物体长度时,测量值会比实际长度偏小,因为同样的实际长度在膨胀后的木尺上对应的刻度间隔数变少了,并非偏大,该选项对应不一致。
C 、体温计的特殊构造(有缩口)使得体温计在离开人体后,水银柱不会自行下降,所以可以取出读数,其示数不会偏小,该选项对应不一致。
D、在测量头发的直径时,如果头发绕在铅笔上没有排列紧密,会使得测量的总长度偏大,根据计算头发直径公式,在圈数不变的情况下,总长度偏大,计算出的头发直径会偏大,而不是偏小,该选项对应不一致。
故答案为:A。
10.选择不同的刻度尺会影响测量结果的精确性。如表所示为小科用两种不同刻度尺测量《科学》课本长度的结果,分析数据可知,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 )
测量次序 1 2 3
甲组/ cm 25.82 25.84 25.83
乙组/ cm 25.8 25.9 25.8
A.乙组数据能更精确地反映《科学》课本的长度
B.甲组测量所选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1厘米
C.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求平均值以避免误差
D.按照甲组的测量结果,《科学》课本的长度应取25.83厘米
【答案】D
【解析】A、甲组数据,精确到毫米;乙组数据,精确到厘米,故能更准确反映《科学》教科书长度是甲组,故A错误;
B、甲测量的结果,精确到毫米,分度值为0.1cm,故B错误;
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故C错误;
D、按照甲组的测量结果,该《科学》教科书的长度 ,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1.丽水白云国家森林公园的梅花鹿放养试验区,是经国家林业局批准的科普基地。为研究梅花鹿的活动情况,科研人员利用红外相机进行拍摄记录,这种方法属于( )
A.文献法 B.比较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
【答案】C
【解析】用相机拍摄纪录梅花鹿的活动情况,属于观察法。
故答案为:C。
12.进行实验探究时,若要使已获得的探究结论更具有说服力,下列做法通常无效的是( )
A.增加自变量的数量 B.同一实验者重复实验
C.增加实验样本的数量 D.不同实验者重复实验
【答案】A
【解析】同一实验重复多次、增加实验样本的数量和不同实验者重复实验,都是通过增加实验次数的方式收集更对的实验数据,能够使得到的结论避免偶然性,增大客观性。而与探究目的无关的自变量增加的再多,对实验结论的得出都没有影响,因此是无效的,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3.有一支温度计,其外面的刻度已模糊不清,现把此温度计的玻璃泡插入2℃水中,用刻度尺测得温度计内红色液体柱长为3cm,若把玻璃管插入100℃的沸水中,测得红色液柱长为31cm,现用此温度计测某液体的温度,用刻度尺测得红色液柱长为15cm,那么此液体的温度为( )
A.28℃ B.35℃ C.44℃ D.60℃
【答案】C
【解析】此温度计温度差为(100-2)℃时,液柱长度差为(31-3)cm,即1cm表示的温度为:98℃/28cm=3.5℃。假设液柱长为15cm时温度为x,则温度差为(x-2)℃时,液柱长度差为(15-3)cm=12cm,温度为12×3.5℃=42℃,x=42℃+2℃=44℃。所以A、B、D错误,C正确。
故答案为:C
14.饮料瓶内装一部分水,倒置于水平桌面,测得底部直径为D,上方高度为L1,再正置于水平桌面,测得液面高度为L2。若瓶子厚度不计,则该瓶的容积为( )
A.πD2(L1L2)/2
B.πD2(L1L2)/4
C.πD2(L1L2)/2
D.πD2(L1L2)/4
【答案】D
【解析】图甲放置测得底面直径为D,底面积:S=π()2;
水的体积为:
V水=SL2=π()2×L2,
根据图甲可知,瓶中水面上方空出部分的体积:
V'=SH2=π()2×L1,
水瓶的容积:
V总=V水+V'=
π()2×L1+π()2×L2=(L1+L2)。
故答案为:D。
15.小科帮老师准备分组实验,在实验室摆放温度计时,发现有-支温度计示数为18℃,而其余;温度计均显示20℃。老师告诉他,这支温度计刻度虽然均匀但示数不准确,你研究下,当环境温度为25℃时,它会显示多少摄氏度?小科想了想,然后用一支准确温度计和这支温度计同时测一杯热水的温度,准确温度计显示75℃,不准确温度计显示62℃,小科经过计算,告诉老师正确的答案是( )
A.20℃ B.21℃ C.22℃ D.23℃
【答案】C
【解析】当实际温度为25℃时,根据得到:
;
解得:t'=22℃。
故选C。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16.科学探究过程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六个方面:①表达交流;②制订计划; ③建立猜想与假设;④提出问题; ⑤分析证据,得出结论; ⑥搜集证据。
(1)一次较完整的探究所经历的流程是 (填序号,下同)。
(2)一位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一名同学精神不振且脸色绯红,同时伴有咳嗽症状,于是他估计该同学可能在发烧,并给他测量体温。上述信息中,从科学探究的角度分析,老师的“估计”属于 (填序号)。
【答案】(1)④③②⑥⑤①
(2)③
【解析】(1)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所以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④提出问题、③建立猜测和假设、②制订计划、⑥获取事实与证据、⑤检验与评价、①合作与交流.
(2)从科学探究的角度上讲,老师的“估计”属于③建立猜测和假设。
17.某品牌洗发露有两种包装:①瓶装,容量为400毫升,单价为24元/瓶;②袋装,容量为5 毫升,单价为0.5元/袋。其中“毫升”是 的单位,从容量上讲,1瓶洗发露相当于 袋洗发露。从价格上讲,通过计算得知, (填“袋装”或“瓶装”)的更便宜。
【答案】体积;80;瓶装
【解析】【分析】 根据瓶装和袋装洗发露的体积计算两者的比例关系,再计算价格进行比较。
【解答】“毫升”是体积单位。 从容量上讲,1瓶洗发露相当于袋洗发露,80袋洗发露价格为:80×0.5元=40元>24元;
因此瓶装的更便宜。
18. 在运动会的铁饼比赛中,裁判员用皮尺测量比赛成绩,如果测量时将尺拉得太松,那么测量值将会 。如果用浸湿后膨胀了的木尺来测量课本的宽度,那么测量值将会 。配门窗玻璃时要用最小单位是 的刻度尺。
【答案】偏大;偏小;毫米
【解析】【分析】(1)在进行长度的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也就是说分度值所对应的数据(倒数第二位)是准确的,分度值所对应的下一位数据(最后一位)是估读的;
(2)偏差较大的读数是错误的,去错误读数,取其余4个正确测量值的平均值即为测量结果,根据刻度尺的读数方法确定准确值;
(3)对物体微小变化量的比较判断方法。以物体的真实长度为参照物,皮卷尺被拉伸后,自身长度变长,物体的测量值变小。
【解答】对于铁饼比赛中皮尺测量成绩的情况:
当测量时将尺拉得太松,皮尺的刻度间距变大,这样测量出的铁饼投掷距离就会比实际距离大,所以测量值将会偏大。
对于用浸湿后膨胀了的木尺测量课本宽度的情况:
木尺膨胀后,其刻度间距变大。用这样的木尺测量课本宽度时,测量的刻度数会比实际课本宽度对应的刻度数少,所以测量值将会偏小。
配门窗玻璃时:
因为门窗玻璃的安装要求较高的精度,需要精确到毫米,所以配门窗玻璃时要用最小刻度单位是毫米的刻度尺。
1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温度计所示的温度为 。
(2)按图乙a→b→c方式操作,测得蜡块的体积为 ;若操作b与c顺序对调,则测得蜡块的体积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1)-23℃
(2)20cm3;偏大
【解析】(1)图甲中温度计示数往上刻度越低,温度为零摄氏度以下。该温度计分度值为1℃,读数为-23℃。
(2)b中体积为30mL,c中体积为50mL,所以蜡块的体积为V=50mL-30mL=20 mL=20cm3
若操作b与c顺序对调,将蜡块上方物体提出水面时,会带出部分水,所以会导致测量蜡块的体积将偏大。
(1)图甲中温度计示数往上刻度越低,温度为零摄氏度以下。该温度计分度值为1℃,读数为-23℃。
(2)[1]b中体积为30mL,c中体积为50mL,所以蜡块的体积为V=50mL-30mL=20 mL=20cm3
[2]若操作b与c顺序对调,将蜡块上方物体提出水面时,会带出部分水,所以会导致测量蜡块的体积将偏大。
20.科学研究过程中经常要进行各种测量,测量时正确读数很关键。
(1)图1中用A、B两把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刻度尺的分度值而言,刻度尺 (填“A”或“B”)更精密一些。
(2)图2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图3中液体的体积是 mL。(选填“A”或“B”)。
【答案】(1)A
(2)-23;42
【解析】(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测量精度越高,并且读数时要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A精确程度高;
(2)由图可知,这是零刻度线以下的读数,应该读作“零下”,该温度计的读数为“-23℃”;
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相平,该量筒的读数为42mL。
21.小武想测一块不规则矿石的体积,因矿石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小武利用一只烧杯,按图所示方法来测量矿石的体积。 (1)测得的矿石的体积是 cm3; (2)该方法测得的矿石体积可能 (填“偏大” “偏小”或“一样”)。
【答案】;偏大
【解析】(1)石块的体积等于量筒中倒入烧杯中水的体积,用B中水的体积减去C中残留水的体积即可。
(2)将石块取出,石块表面沾有水,所以向烧杯中加的水等于石块的体积加石块表面水的体积,所以测得的体积偏大。
22.科学研究过程中经常要进行各种测量。请根据图示填空:
(1)图甲中,物体的长度是 ;
(2)图乙是常用的体温计,此时指示的温度是 ;
(3)图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
(4)图丁是用排水法测不规则固体的体积,小石块的体积为 cm3。
【答案】(1)1.85cm(2)36.6(3)-12(4)20
【解析】(1)甲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物体的长度为。
(2)图乙中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读数为36.6℃。
(3)丙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且刻线在0刻线以下,则示数是-12℃。
(4)量筒的分度值是10mL,未放入石块前,体积为110mL,放入石块后体积为130mL,则小石块的体积为。
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23.温度的测量在不同场合下有特定的使用要求,因此生产生活中发明了各种类型的温度计。
(1)如图甲是斐迪南研制的世界上第一支酒精温度计,其结构是一个螺旋状密封玻璃管,管内装有适量带颜色的酒精。该温度计的原理是 。为了给玻璃管壁标上刻度,他测量了不同气温下螺旋状玻璃管内液柱的长度,如下表所示,当玻璃管内的液柱长度为30厘米时,此时气温为 ℃。
气温(℃) 12 16 20 24 28 32
液柱长度(厘米) 12 14 16 18 20 22
(2)小明设计并制作了简易温度计,分别往瓶内注入等量的酒精和水,然后放入70℃热水中,得到的结果如图乙所示。从测量准确性的角度考虑,你建议小明应选用哪种液体来制作温度计,请说明理由。 。
(3)如图丙是两个形状、厚度相同的铜片和铁片铆在一起制成的双金属片温度计。当气温升高时,指针偏向B侧。在相同的受热条件下,铜的膨胀程度比铁的膨胀程度 (选填“大”或“小”)。
【答案】(1)液体热胀冷缩;48
(2)酒精;在同等情况下,酒精热胀冷缩效果更明显
(3)大
【解析】(1)如图甲是斐迪南研制的世界上第一支酒精温度计,其结构是一个螺旋状密封玻璃管,管内装有适量带颜色的酒精。该温度计的原理是液体热胀冷缩。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液柱长度每升高2厘米,气温升高4℃,当玻璃管内的液柱长度为22cm+4×2cm=30厘米时,此时气温为32cm+4×4℃=48℃。
(2)小明设计并制作了简易温度计,分别往瓶内注入等量的酒精和水,然后放入70℃热水中,得到的结果如图乙所示。从测量准确性的角度考虑,小明应选用酒精液体来制作温度计,请说明理由在同等情况下,酒精热胀冷缩效果更明显。
(3)如图丙是两个形状、厚度相同的铜片和铁片铆在一起制成的双金属片温度计。当气温升高时,指针偏向B侧。在相同的受热条件下,铜的膨胀程度比铁的膨胀程度大。
24.村里果园的橙子熟了,果农们要将橙子按照体积大小进行分装入箱,橙子的大小通常以横径(最大横切面直径)为标准,分为三个等级:大果:横径80mm以上;中果:横径70mm-80mm;小果:横径小于70mm。
项目化学习小组同学为了帮助果农减轻筛选橙子的劳动,使用木头制作了简易筛果器(如图)
操作方法:将待筛选的橙子放进入果口,橙子会进入筛果区,筛果功能由左右两块分开的木条来实现,调整好两块木条之间的角度和a区与b区的高度,橙子进入筛果区后会沿着两块木条之间的“轨道”,由a区向b区滚动,当橙子的直径小于两块木条之间的距离时,橙子落入果篮,不同大小的橙子会在筛果区的不同位置下落进入不同的果篮,由此完成筛果的过程。请回答:
(1)某同学使用刻度尺测量橙子的横径(圆圈表示橙子的最大横切面),下列测量方法正确的是______。
A.B.C.D.
(2)根据学习小组同学设计的筛果器原理,盛装大果的果篮为 (选填“A果篮”、“B果篮”或“C果篮”)。
(3)在保持橙子进入入果口的速度相同的情况下,若想提高筛果器筛选橙子的速度,你对筛果器的结构进行的改进是 。
(4)下图为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筛果区木条的摆放情况正视图,同学们觉得甲同学的方案更好,你觉得他们这样认为的理由是 。
【答案】(1)D
(2)C果篮
(3)将a区抬高或将b区降低
(4)橙子能更好地沿着木条滚下,不易滚出“轨道”外
【解析】(1)为了保证正确测量直径,把之间平移到刻度尺上,故要用三角板,且下端与0刻度对齐,D选项正确;
(2)根据筛果器俯视图可知,距离“入果口”更远的果篮上面木条之间的距离更大,所以大的果子会掉入C果篮;
(3)根据生活常识可知,在保持橙子进入入果口的速度相同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将a区抬高或将b区降低的方式,提高筛果器筛选橙子的速度;
(4)甲同学的方案橙子能更好地沿着木条滚下,不易滚出“轨道”外,所以甲同学方案更好。
故答案为:(1)D;(2)C果篮;(3)将a区抬高或将b区降低;(4)橙子能更好地沿着木条滚下,不易滚出“轨道”外。
(1)A.不能确保测量的是橙子的直径,故A错误;
B.橙子的一端没有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故B错误;
C.被测量的橙子没有紧靠刻度尺的刻度面,故C错误;
D.测量符合规范,故D正确。
故选D。
(2)根据筛果器俯视图可知,距离“入果口”更远的果篮上面木条之间的距离更大,所以大的果子会掉入C果篮。
(3)根据生活常识可知,在保持橙子进入入果口的速度相同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将a区抬高或将b区降低的方式,提高筛果器筛选橙子的速度。
(4)甲同学的方案橙子能更好地沿着木条滚下,不易滚出“轨道”外,所以甲同学方案更好。
25.某同学用量筒进行测量体积的实验。
(1)某次实验中他先俯视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为150毫升,倒出一部分水后,仰视读出剩余水的体积为100毫升,则实际倒出的水的体积 50毫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用量筒测量小石块体积时,需要先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再将小石块浸没在水中。这里“适量的水”是指能淹没石块,且石块浸没后 (填“水不超过量程”或“水不溢出”)。该同学用正确的方法测得如图所示的不规则小石块的体积为10立方厘米。测该石块的体积时,量筒中加入的“适量的水”的范围是多少 于是他又进一步实验:用正确的方法测得石块不同方向放置时的高度,其中最高为4.0厘米,最低为1.5厘米。若他所用的量筒的量程为100毫升,分度值为1毫升,底面积为7平方厘米。则要测得该石块的体积,量筒中所加的“适量的水”的范围是 毫升。
(3)某同学还想用上述方法测一枚大头针的体积,他先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为V1,将一枚大头针轻轻地放入量筒内的水中后,读出水面所指示的体积为 V2,那么一枚大头针的体积就是V2-V1。你认为他的这种方案可行吗 并说明理由: 。
【答案】(1)小于
(2)水不超过量程;18~90(仅写出其中一个值得1分)
(3)不可行,一枚大头针的体积太小(合理即可)
【解析】(1)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该学生倾倒液体前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出示数为100mL,实际液体的体积大于100mL,俯视液面,其读数会比实际偏大,那么实际体积应小于150mL;则实际倒出的水的体积为小于50mL。
(2)“适量的水” 是指能淹没石块,且石块浸没后水不超过量程。
当石块以最高高度 4.0 厘米放置时,要能完全淹没石块,此时水最少。设此时水的体积为V1,根据V=Sh,
V石=10立方厘米,S=7平方厘米,h=4厘米
当刚好淹没石块时,
V1+V石=S×h
V1=S×h-V石=7×4-10=18毫升
因为量筒量程为 100 毫升,当加入水和石块总体积达到 100 毫升时,水最多,此时水的体积毫升,所以 “适量的水” 的范围是 18 - 90 毫升。
(3)一枚大头针的体积太小,将一枚大头针放入量筒的水中后,水面上升的高度非常小,几乎无法准确读出V2与V1的差值,所以这种方案不可行。
26.小组同学外出旅游,小景和小云各携带了差不多温度的开水,但不到一个小时,小景保温杯中的水已经变凉了,小云保温杯中的水却还是暖暖的。于是他们提出问题:保温杯的保温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他们同时利用家里两个不同品牌的智能保温杯(能显示杯内液体的温度)进行探究,并作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保温杯的保温效果跟保温杯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保温杯的保温效果跟所装液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三】:保温杯的保温效果跟所装液体的种类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一,他们用两个不同材料制成的相同容积的保温杯装满沸水,放置在同一室内,所测的数据如表所示。
时间/h 0 0.5 1.0 1.5 2.0 2.5 3.0 3.5
水的温度/℃ 玻璃保温杯 100 60 50 40 30 20 20 20
不锈钢保温杯 100 80 60 50 40 30 25 20
(1)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可以通过 来比较,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实验时的室温为 ℃。
(2)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 。
(3)如果要验证猜想三,需要选用同种材质的保温杯,装入 的液体。
【答案】(1)水的温度;20
(2)保温杯的保温效果跟保温杯的材料有关
(3)相同质量的不同种类
【解析】(1)实验通过比较保温杯中水的温度来反应保温杯的保温效果,采用了转换法。水温最终稳定在20摄氏度,可知室温为20摄氏度。
(2)由表中数据可知,经过相同的时间,玻璃保温杯中水的温度低于不锈钢保温杯中水的温度,可知保温杯的保温效果跟保温杯的材料有关。
(3)猜想三认为保温杯的保温效果跟所装液体的种类有关,则应控制保温杯的材质相同,液体的质量相同而种类不同。
27.在项目化学习中,某科学学习小组用身边的材料开展了“自制温度计”的活动。
实验序号 温度t/℃ 液柱高h/mm
1 0 50.0
2 2 51.0
3 50 75.0
4 100 100.0
【项目设计】所用材料有小药瓶、密封盖、透明吸管、最小刻度为1mm的刻度尺、已染色的酒精等。
该小组找到了A、B两款小药瓶及C、D两种吸管,如图甲所示。为了提高自制温度计的精确度,最好选择其中的 进行组合搭配。
【项目制作】如图乙所示,先把装有酒精的小药瓶浸没在不同温度的水中,在表中记录有关数据,再根据液柱高度变化量和温度变化量的关系,利用提供的刻度尺,在0℃~100℃之间进行温度标注。则该温度计是利用 原理制作的。分析表中数据可知,60℃时的刻度应标注在液柱高度为 mm处。
【项目评价】根据评价量表,请你对该温度计进行等第评价,并说明评价理由: 。
“自制温度计”评价量表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科学性 结构完整,刻度标识均匀 结构完整,刻度标识均匀 结构不完整,刻度标识不均匀
准确性 精确度达到1℃ 精确度在2℃ 4℃ 精确度在2℃ 4℃
【答案】AD;液体的热胀冷缩;80;合格,刻度均匀,精确度为2℃
【解析】 温度计的玻璃泡容积越大,在温度变化相同时,其内部液体体积变化较大;温度计的毛细管越细,在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面变化较大,有利于温度计做的较精密,故为了提高自制温度计的精确度,则最好选择其中的A和D进行组合搭配。
该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该自制温度计每毫米代表的温度值为,
60℃比0℃高出60℃,则60℃对应刻度比0℃对应刻度高出的长度值为,
40℃时的刻度应标注在液柱高度为30mm+50mm=80mm的位置。
由(2)知该自制温度计结构完整,刻度标识均匀,精确度为2℃,根据评价量表,评定为合格。
四、解答题(共5小题,每题7分,共35分)
28.科学测量中正确的操作和读数是准确测量的前提。
(1)图甲中钢尺的分度值为 ,木块的长度是 cm。若将这把钢尺在冰箱中放置一昼夜后取出立即测量,则测得的数据与实际相比,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
(2)如图乙所示,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12圈,铜丝的直径是 mm。
(3)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原理制成的,图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读作 。
(4)小柯想测自己的体温,他取出一支示数为 36℃的体温计,用嘴吹玻璃泡测体温,结果读数不变,他以为体温计坏了,就把它插到一杯热水中,一会儿“嘭”的一声炸了。请指出小柯的两处错误操作:① ;② 。
【答案】(1)1m m;3.15;偏大
(2)1.1
(3)热胀冷缩;-7 ℃;零下七摄氏度
(4)用体温计之前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用体温计测量超过其量程的热水温度
【解析】(1)图甲中钢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的长度是 3.15 cm。若将这把钢尺从冰箱中取出立即测量,由于钢尺受冷收缩,但物体不变,则测得的数据与实际相比,会偏大。
(2)图乙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线圈左端与 0.50cm 对齐,右端与 1.85 cm对齐,所以线圈的长度L=1.85 cm-0.50 cm=1.35cm,则铜丝的直径 1.1mm。
(3)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图丙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 “10”在“20”的上方,所以显示的温度低于0℃,示数为—7℃,读作零下七摄氏度。
(4)体温计在使用前应用力把水银甩回玻璃泡;体温计不能用来测量热水的温度,因为热水温度超过了体温计的量程。
29.常用的卷筒纸是紧密地绕成筒状的,如图所示。小明想在不把纸拉开的前提下,测量整卷纸的长度。他设计的方案如下(圆的面积公式:S=πr2;圆柱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高,公式:V=S底面积×h)。
(1)方法1:将同类纸折叠n层,用刻度尺测得总厚度为d,则单层纸的厚度为 。
(2)方法2:设纸的宽度为s,整卷纸的长为L,则整卷纸的体积可表示为V= 。用刻度尺测得整卷纸的外半径为R,内半径为r,则整卷纸的体积可表示为V= 。整理以上两式,整卷纸的长度可表示为L= 。
【答案】(1)
(2);πs(R2-r2);
【解析】(1)同类纸折叠n层,用刻度尺测得总厚度为d,则单层纸的厚度是;
(2)设纸的宽度为s,整卷纸的长为L,则整卷纸的体积可表示为V=;用刻度尺测得整卷纸的外半径为R,内半径为r,则整卷纸的体积可表示为V=πs(R2-r2);则整卷纸的长度可表示为L=。
故答案为:(1);(2);πs(R2-r2);。
30.选择一双合适的运动鞋对于体育锻炼十分重要。如何正确测量你需要的尺码呢?如表所示为国家标准鞋码对应数据表。
鞋码 34 35 36 37 38 39 40
脚长L/mm 220 225 230 235 240 245 250
脚围C/mm 205 210 215 220 225 230 235
甲乙
(1)如图甲所示为小科测量左脚脚长的情形,则他应选择的鞋码为 ;根据表中数据可归纳出脚围C与脚长L的关系为C= 。
(2)测量不规则物体面积的方法有割补法、方格法等,其中方格法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①数出不规则物体所占的方格数n(占半格以上的算1格,不到半格的舍去)。
② 。
③计算该物体的面积S。
(3)如图乙所示为小科在方格纸上站立时,描下的左脚鞋底贴地部分的轮廓,其中每个方格的面积为7.0 cm2,则小科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时,鞋底贴地部分的面积是 。
【答案】(1)36;L-15mm
(2)测出每个方格的边长,并利用边长求出每个方格的面积Si
(3)392cm2
【解析】(1)由表中数据可知,脚长为230mm的小科应选择36码的鞋子。
由表中数据可知,脚长减去15mm等于脚围,所以脚围和脚长的关系为:。
(2)要计算总面积,还需要知道每个小格子的面积,所以接下来的操作是:测量每一小方格的边长,求出每个小方格的体积。
(3)由图可知,每只脚与地面间的接触面积约为格,双脚与地面间的接触面积为。
31.图1是小东同学整理的温度计发展历程及对它们的评价,图2是詹·雷伊温度计模型。
资料1: 酒精的凝固点-117℃, 沸点78℃; 水银的凝固点-39℃, 沸点357℃。
请结合资料,解决以下问题:
(1) 图2中“詹·雷伊温度计”是利用 原理制成的。
(2) 相对于水银温度计,请填写图1中“ ”处对酒精温度计的优点的评价内容 。
(3)小东利用青霉素瓶、细长玻璃管(足够长) 、红墨水等也制作了一支温度计(如图3),用以比较不同液体的温度高低,同时针对该温度计设计了评价表。
温度计评价表
评价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评价指标能 粗略测出0℃~100℃液体的温度 能比较不同物体的温度, 但无法粗略测出具体的温度 无法体现温度计的功能
根据评价表,该温度计被评为“合格”,为使改温度计能达到“优秀”水平,该温度计还应该如何改进,写出你的具体方法: 。
(4) 若将该温度计玻璃泡放到20℃的水中,温度计玻璃管内液面距青霉素瓶底部距离h1为25cm,放到40℃的水中,液面距青霉素瓶底部距离h2为35cm,若测某液体的温度时,液面距青霉素瓶底部距离 h3为32cm时, 该液体的温度是 。
(5)资料2:膨胀系数是表征物体受热时其体积增大程度的物理量,水的膨胀系数是0.000208/℃,煤油是0.001/℃。据此,选择煤油做温度计的材料能提高准确度的理由是 。
【答案】(1)液体的热胀冷缩
(2)酒精的凝固点低,能测低温
(3)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到冰水混合物中,在玻璃管的液面处标上0刻度,放到标准大气压下的废水中,在液面处标上100刻度,在0和100之间均匀等分
(4)34 摄氏度
(5)煤油的膨胀系数大,升高相同温度,体积增大的更多,液面升高更多
【解析】(1)由图可知,詹·雷伊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中装有液体,所以利用的是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酒精的凝固点-117℃, 水银的凝固点-39℃,酒精的凝固点低于水银,所以酒精温度计可以测量低温。
(3)此时的温度计不能表示具体的温度,而要达到优秀必须要能测出具体的温度,改进的方法为: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到冰水混合物中,在玻璃管的液面处标上0刻度,放到标准大气压下的废水中,在液面处标上100刻度,在0和100之间均匀等分。
(4)由20℃升高至40℃,温度变化20℃,距离由25cm增大至35cm,距离变大10cm,所以距离每变化1cm,表示温度升高2℃。距离为32cm时,比20℃时高7cm,所以温度升高14℃,故液体的温度为34℃。
(5)由题中数据可知,煤油的膨胀系数更大,故温度变化相同的情况下,煤油体积变化量更大,液体上升的更多,温度计的准确率更高。
32. 如图所示,学习了体积测量的有关知识后,某科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测量一块合金的体积,其实验步骤如下:
(1) 测出水的体积,记作V1,为 毫升。
(2) 测出水和合金的总体积,记作V2,为 立方厘米。
(3) 计算得合金的体积为 即合金的体积为 立方厘米。
(4) 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后交流了实验心得,他们都认为:量筒中加入的水要适量;量筒一定要静止放在 ;读取量筒的示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记录数据时记得写上数值和 。
【答案】(1)100
(2)130
(3)30
(4)水平桌面;单位
【解析】(1)根据图片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10mL,则水的体积V1=100mL;
(2)根据图片可知,水和合金的总体积V2=130mL;
(3)合金的体积:V=V2-V1=130mL-100mL=30mL;
(4) 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后交流了实验心得,他们都认为:量筒中加入的水要适量;量筒一定要静止放在水平桌面;读取量筒的示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记录数据时记得写上数值和单位。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 / 1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科学第1章 探索自然的科学 单元测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60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广袤浩瀚的宇宙,蕴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秘密,探索太空是人类不懈的追求。下列有关太空的问题中,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A.太阳系中哪颗行星最漂亮 B.流星是如何形成的
C.物质质量在太空中是否改变 D.太空育种的种子是否会变异
2.同学们一定很喜欢科学课吧 要学好科学,下列说法和认识正确的是 ( )
A.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对的,记住书本知识就能学好科学
B.科学学习就是做实验,所以只要做好实验就能学好科学
C.科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学习科学需要观察、思考和实践
D.科学探究、科学发现是科学家们的事,与我们学生无关
3. 两支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39℃,经消毒后直接用来测36.5℃和40℃的两个病人,则这两支体温计的示数分别是( )
A.36.5℃, 40℃ B.都是40℃
C.39℃, 40℃ D.都是39℃
4.对知识进行整理和分析,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下列常见的“错误操作”会导致结果一定偏大的是( )
A.用没甩过的体温计测体温
B.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
C.用拉得很紧的皮卷尺去测量某同学的跳远距离
D.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
5.如图,用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记录的数据中最准确的是( )
A.7.55厘米
B.7.5厘米
C.1.55厘米
D.1.5厘米
6.甲同学用体温计给班上同学进行体温晨检:在未甩体温计的情况下,甲同学首先测得自己的体温是37.4℃,之后直接给乙同学使用,测得体温为37.5℃,意识到错误后,将体温计中的液柱甩回玻璃泡,再给丙同学使用,测得体温37.4℃,这时丁同学马上取走体温计未甩,自测体温得37.5℃,以上测得的四位同学中体温可能不正确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7.南极的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达-88.3℃。下表是3种不同温度计能够测量的温度范围,则科考队应当携带哪一种温度计 ( )
温度计类型 测量范围
水银温度计 -39℃~357℃
酒精温度计 -113.5℃~78.4℃
煤油温度计 -30℃~150℃
A.水银温度计 B.酒精温度计
C.煤油温度计 D.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都可以
8.生产生活中经常要开展科学测量,下列测量正确的是( )
A.测量物体长度 B.测量水温 C.测量液体体积 D.测量硬币直径
9.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列是小清同学整理的操作方法与对应测量结果,各选项中对应一致的是
选项 操作方法 结果
A 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 偏大
B 用受潮膨胀的木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 偏大
C 用体温计测体温时,将体温计取出读数 偏小
D 在测量头发的直径时,头发绕在铅笔上时没有排列紧密 偏小
A.A B.B C.C D.D
10.选择不同的刻度尺会影响测量结果的精确性。如表所示为小科用两种不同刻度尺测量《科学》课本长度的结果,分析数据可知,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 )
测量次序 1 2 3
甲组/ cm 25.82 25.84 25.83
乙组/ cm 25.8 25.9 25.8
A.乙组数据能更精确地反映《科学》课本的长度
B.甲组测量所选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1厘米
C.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求平均值以避免误差
D.按照甲组的测量结果,《科学》课本的长度应取25.83厘米
11.丽水白云国家森林公园的梅花鹿放养试验区,是经国家林业局批准的科普基地。为研究梅花鹿的活动情况,科研人员利用红外相机进行拍摄记录,这种方法属于( )
A.文献法 B.比较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
12.进行实验探究时,若要使已获得的探究结论更具有说服力,下列做法通常无效的是( )
A.增加自变量的数量 B.同一实验者重复实验
C.增加实验样本的数量 D.不同实验者重复实验
13.有一支温度计,其外面的刻度已模糊不清,现把此温度计的玻璃泡插入2℃水中,用刻度尺测得温度计内红色液体柱长为3cm,若把玻璃管插入100℃的沸水中,测得红色液柱长为31cm,现用此温度计测某液体的温度,用刻度尺测得红色液柱长为15cm,那么此液体的温度为( )
A.28℃ B.35℃ C.44℃ D.60℃
14.饮料瓶内装一部分水,倒置于水平桌面,测得底部直径为D,上方高度为L1,再正置于水平桌面,测得液面高度为L2。若瓶子厚度不计,则该瓶的容积为( )
A.πD2(L1L2)/2
B.πD2(L1L2)/4
C.πD2(L1L2)/2
D.πD2(L1L2)/4
15.小科帮老师准备分组实验,在实验室摆放温度计时,发现有-支温度计示数为18℃,而其余;温度计均显示20℃。老师告诉他,这支温度计刻度虽然均匀但示数不准确,你研究下,当环境温度为25℃时,它会显示多少摄氏度?小科想了想,然后用一支准确温度计和这支温度计同时测一杯热水的温度,准确温度计显示75℃,不准确温度计显示62℃,小科经过计算,告诉老师正确的答案是( )
A.20℃ B.21℃ C.22℃ D.23℃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16.科学探究过程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六个方面:①表达交流;②制订计划; ③建立猜想与假设;④提出问题; ⑤分析证据,得出结论; ⑥搜集证据。
(1)一次较完整的探究所经历的流程是 (填序号,下同)。
(2)一位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一名同学精神不振且脸色绯红,同时伴有咳嗽症状,于是他估计该同学可能在发烧,并给他测量体温。上述信息中,从科学探究的角度分析,老师的“估计”属于 (填序号)。
17.某品牌洗发露有两种包装:①瓶装,容量为400毫升,单价为24元/瓶;②袋装,容量为5 毫升,单价为0.5元/袋。其中“毫升”是 的单位,从容量上讲,1瓶洗发露相当于 袋洗发露。从价格上讲,通过计算得知, (填“袋装”或“瓶装”)的更便宜。
18. 在运动会的铁饼比赛中,裁判员用皮尺测量比赛成绩,如果测量时将尺拉得太松,那么测量值将会 。如果用浸湿后膨胀了的木尺来测量课本的宽度,那么测量值将会 。配门窗玻璃时要用最小单位是 的刻度尺。
1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温度计所示的温度为 。
(2)按图乙a→b→c方式操作,测得蜡块的体积为 ;若操作b与c顺序对调,则测得蜡块的体积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0.科学研究过程中经常要进行各种测量,测量时正确读数很关键。
(1)图1中用A、B两把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刻度尺的分度值而言,刻度尺 (填“A”或“B”)更精密一些。
(2)图2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图3中液体的体积是 mL。(选填“A”或“B”)。
21.小武想测一块不规则矿石的体积,因矿石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小武利用一只烧杯,按图所示方法来测量矿石的体积。 (1)测得的矿石的体积是 cm3; (2)该方法测得的矿石体积可能 (填“偏大” “偏小”或“一样”)。
22.科学研究过程中经常要进行各种测量。请根据图示填空:
(1)图甲中,物体的长度是 ;
(2)图乙是常用的体温计,此时指示的温度是 ;
(3)图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
(4)图丁是用排水法测不规则固体的体积,小石块的体积为 cm3。
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23.温度的测量在不同场合下有特定的使用要求,因此生产生活中发明了各种类型的温度计。
(1)如图甲是斐迪南研制的世界上第一支酒精温度计,其结构是一个螺旋状密封玻璃管,管内装有适量带颜色的酒精。该温度计的原理是 。为了给玻璃管壁标上刻度,他测量了不同气温下螺旋状玻璃管内液柱的长度,如下表所示,当玻璃管内的液柱长度为30厘米时,此时气温为 ℃。
气温(℃) 12 16 20 24 28 32
液柱长度(厘米) 12 14 16 18 20 22
(2)小明设计并制作了简易温度计,分别往瓶内注入等量的酒精和水,然后放入70℃热水中,得到的结果如图乙所示。从测量准确性的角度考虑,你建议小明应选用哪种液体来制作温度计,请说明理由。 。
(3)如图丙是两个形状、厚度相同的铜片和铁片铆在一起制成的双金属片温度计。当气温升高时,指针偏向B侧。在相同的受热条件下,铜的膨胀程度比铁的膨胀程度 (选填“大”或“小”)。
24.村里果园的橙子熟了,果农们要将橙子按照体积大小进行分装入箱,橙子的大小通常以横径(最大横切面直径)为标准,分为三个等级:大果:横径80mm以上;中果:横径70mm-80mm;小果:横径小于70mm。
项目化学习小组同学为了帮助果农减轻筛选橙子的劳动,使用木头制作了简易筛果器(如图)
操作方法:将待筛选的橙子放进入果口,橙子会进入筛果区,筛果功能由左右两块分开的木条来实现,调整好两块木条之间的角度和a区与b区的高度,橙子进入筛果区后会沿着两块木条之间的“轨道”,由a区向b区滚动,当橙子的直径小于两块木条之间的距离时,橙子落入果篮,不同大小的橙子会在筛果区的不同位置下落进入不同的果篮,由此完成筛果的过程。请回答:
(1)某同学使用刻度尺测量橙子的横径(圆圈表示橙子的最大横切面),下列测量方法正确的是______。
A. B. C. D.
(2)根据学习小组同学设计的筛果器原理,盛装大果的果篮为 (选填“A果篮”、“B果篮”或“C果篮”)。
(3)在保持橙子进入入果口的速度相同的情况下,若想提高筛果器筛选橙子的速度,你对筛果器的结构进行的改进是 。
(4)下图为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筛果区木条的摆放情况正视图,同学们觉得甲同学的方案更好,你觉得他们这样认为的理由是 。
25.某同学用量筒进行测量体积的实验。
(1)某次实验中他先俯视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为150毫升,倒出一部分水后,仰视读出剩余水的体积为100毫升,则实际倒出的水的体积 50毫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用量筒测量小石块体积时,需要先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再将小石块浸没在水中。这里“适量的水”是指能淹没石块,且石块浸没后 (填“水不超过量程”或“水不溢出”)。该同学用正确的方法测得如图所示的不规则小石块的体积为10立方厘米。测该石块的体积时,量筒中加入的“适量的水”的范围是多少 于是他又进一步实验:用正确的方法测得石块不同方向放置时的高度,其中最高为4.0厘米,最低为1.5厘米。若他所用的量筒的量程为100毫升,分度值为1毫升,底面积为7平方厘米。则要测得该石块的体积,量筒中所加的“适量的水”的范围是 毫升。
(3)某同学还想用上述方法测一枚大头针的体积,他先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为V1,将一枚大头针轻轻地放入量筒内的水中后,读出水面所指示的体积为 V2,那么一枚大头针的体积就是V2-V1。你认为他的这种方案可行吗 并说明理由: 。
26.小组同学外出旅游,小景和小云各携带了差不多温度的开水,但不到一个小时,小景保温杯中的水已经变凉了,小云保温杯中的水却还是暖暖的。于是他们提出问题:保温杯的保温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他们同时利用家里两个不同品牌的智能保温杯(能显示杯内液体的温度)进行探究,并作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保温杯的保温效果跟保温杯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保温杯的保温效果跟所装液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三】:保温杯的保温效果跟所装液体的种类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一,他们用两个不同材料制成的相同容积的保温杯装满沸水,放置在同一室内,所测的数据如表所示。
时间/h 0 0.5 1.0 1.5 2.0 2.5 3.0 3.5
水的温度/℃ 玻璃保温杯 100 60 50 40 30 20 20 20
不锈钢保温杯 100 80 60 50 40 30 25 20
(1)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可以通过 来比较,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实验时的室温为 ℃。
(2)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 。
(3)如果要验证猜想三,需要选用同种材质的保温杯,装入 的液体。
27.在项目化学习中,某科学学习小组用身边的材料开展了“自制温度计”的活动。
实验序号 温度t/℃ 液柱高h/mm
1 0 50.0
2 2 51.0
3 50 75.0
4 100 100.0
【项目设计】所用材料有小药瓶、密封盖、透明吸管、最小刻度为1mm的刻度尺、已染色的酒精等。
该小组找到了A、B两款小药瓶及C、D两种吸管,如图甲所示。为了提高自制温度计的精确度,最好选择其中的 进行组合搭配。
【项目制作】如图乙所示,先把装有酒精的小药瓶浸没在不同温度的水中,在表中记录有关数据,再根据液柱高度变化量和温度变化量的关系,利用提供的刻度尺,在0℃~100℃之间进行温度标注。则该温度计是利用 原理制作的。分析表中数据可知,60℃时的刻度应标注在液柱高度为 mm处。
【项目评价】根据评价量表,请你对该温度计进行等第评价,并说明评价理由: 。
“自制温度计”评价量表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科学性 结构完整,刻度标识均匀 结构完整,刻度标识均匀 结构不完整,刻度标识不均匀
准确性 精确度达到1℃ 精确度在2℃ 4℃ 精确度在2℃ 4℃
四、解答题(共5小题,每题7分,共35分)
28.科学测量中正确的操作和读数是准确测量的前提。
(1)图甲中钢尺的分度值为 ,木块的长度是 cm。若将这把钢尺在冰箱中放置一昼夜后取出立即测量,则测得的数据与实际相比,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
(2)如图乙所示,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12圈,铜丝的直径是 mm。
(3)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原理制成的,图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读作 。
(4)小柯想测自己的体温,他取出一支示数为 36℃的体温计,用嘴吹玻璃泡测体温,结果读数不变,他以为体温计坏了,就把它插到一杯热水中,一会儿“嘭”的一声炸了。请指出小柯的两处错误操作:① ;② 。
29.常用的卷筒纸是紧密地绕成筒状的,如图所示。小明想在不把纸拉开的前提下,测量整卷纸的长度。他设计的方案如下(圆的面积公式:S=πr2;圆柱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高,公式:V=S底面积×h)。
(1)方法1:将同类纸折叠n层,用刻度尺测得总厚度为d,则单层纸的厚度为 。
(2)方法2:设纸的宽度为s,整卷纸的长为L,则整卷纸的体积可表示为V= 。用刻度尺测得整卷纸的外半径为R,内半径为r,则整卷纸的体积可表示为V= 。整理以上两式,整卷纸的长度可表示为L= 。
30.选择一双合适的运动鞋对于体育锻炼十分重要。如何正确测量你需要的尺码呢?如表所示为国家标准鞋码对应数据表。
鞋码 34 35 36 37 38 39 40
脚长L/mm 220 225 230 235 240 245 250
脚围C/mm 205 210 215 220 225 230 235
甲乙
(1)如图甲所示为小科测量左脚脚长的情形,则他应选择的鞋码为 ;根据表中数据可归纳出脚围C与脚长L的关系为C= 。
(2)测量不规则物体面积的方法有割补法、方格法等,其中方格法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①数出不规则物体所占的方格数n(占半格以上的算1格,不到半格的舍去)。
② 。
③计算该物体的面积S。
(3)如图乙所示为小科在方格纸上站立时,描下的左脚鞋底贴地部分的轮廓,其中每个方格的面积为7.0 cm2,则小科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时,鞋底贴地部分的面积是 。
31.图1是小东同学整理的温度计发展历程及对它们的评价,图2是詹·雷伊温度计模型。
资料1: 酒精的凝固点-117℃, 沸点78℃; 水银的凝固点-39℃, 沸点357℃。
请结合资料,解决以下问题:
(1) 图2中“詹·雷伊温度计”是利用 原理制成的。
(2) 相对于水银温度计,请填写图1中“ ”处对酒精温度计的优点的评价内容 。
(3)小东利用青霉素瓶、细长玻璃管(足够长) 、红墨水等也制作了一支温度计(如图3),用以比较不同液体的温度高低,同时针对该温度计设计了评价表。
温度计评价表
评价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评价指标能 粗略测出0℃~100℃液体的温度 能比较不同物体的温度, 但无法粗略测出具体的温度 无法体现温度计的功能
根据评价表,该温度计被评为“合格”,为使改温度计能达到“优秀”水平,该温度计还应该如何改进,写出你的具体方法: 。
(4) 若将该温度计玻璃泡放到20℃的水中,温度计玻璃管内液面距青霉素瓶底部距离h1为25cm,放到40℃的水中,液面距青霉素瓶底部距离h2为35cm,若测某液体的温度时,液面距青霉素瓶底部距离 h3为32cm时, 该液体的温度是 。
(5)资料2:膨胀系数是表征物体受热时其体积增大程度的物理量,水的膨胀系数是0.000208/℃,煤油是0.001/℃。据此,选择煤油做温度计的材料能提高准确度的理由是 。
32. 如图所示,学习了体积测量的有关知识后,某科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测量一块合金的体积,其实验步骤如下:
(1) 测出水的体积,记作V1,为 毫升。
(2) 测出水和合金的总体积,记作V2,为 立方厘米。
(3) 计算得合金的体积为 即合金的体积为 立方厘米。
(4) 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后交流了实验心得,他们都认为:量筒中加入的水要适量;量筒一定要静止放在 ;读取量筒的示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记录数据时记得写上数值和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