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升2现代文阅读衔接练习卷-语文一年级下册统编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蚯蚓和小蛇
一条小蛇撞上了一条蚯蚓后,展开了一场舌战。
蚯蚓说:“你长得真可怕。 ”小蛇说:“其实我很可爱。 ”蚯蚓说:“我比你可爱,我能松土。”小蛇说:“我能帮农民捉田鼠。”蚯蚓说:“我分泌出的营养能让大树吸收。”小蛇说:“我的胆汁还能治病。”
蚯蚓和小蛇争论不休,谁都认为自己比对方“可爱”。他们去找老牛评理。老牛听了他们的争论,说:“你们有各自的长处,应该取长补短。 ”
听了老牛的话,蚯蚓和小蛇的脸涨红了。从此他俩成了好朋友。
1.这篇短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
2.蚯蚓和小蛇听了( )【谁】的话,成了好朋友。
3.蚯蚓和小蛇的脸涨红了的原因是( )(填字母)
A.天太热 B.争红了脸 C.知道错了,不好意思
4.我会把动物与他们可爱的地方连起来。
小蛇 蚯蚓
能抓田鼠 能松土 能治病 能给大树营养
5.小猴子非常喜欢阅读,让我们也一起阅读,回答问题吧。
谁的本领大
一天,阳光明媚,小猴、小鸭和小兔在森林里的空地上玩耍。玩着玩着,他们开始争论谁的本领最大。
小猴拍了拍胸脯,得意地说:“我会爬树,能摘到最高处的果子!上次我还帮小松鼠摘了一篮子松果呢,我的本领最大!
小鸭摇了摇尾巴,不服气地说:“我会游泳,能潜入水里捉鱼!昨天我还帮乌龟爷爷找到了他丢失的眼镜,我的本领才最大!
小兔竖起长耳朵,跳了跳说:“我会跳远,跑得也快!上次大灰狼追我们,是我带着大家跳进草丛里躲开的,我的本领最大!”
他们你一言我一语,争得面红耳赤。这时,山羊爷爷拄着拐杖慢慢走过来,笑呵呵地说:“孩子们,别争啦!你们各有各的本领,小猴会爬树,小鸭会游泳,小兔会跳远,每个人都很棒。只要用自己的本领帮助别人,就是最了不起的!”
听了山羊爷爷的话,小动物们不好意思地笑了。他们决定以后不再比谁更厉害,而是互相帮助,一起快乐地生活。
(1)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
(2)根据短文,选一远,填一填,填序号
①游泳 ②小松鼠 ③爬树 ④乌龟爷爷 ⑤跳远 ⑥大灰狼
小猴的本领是 ,他帮 摘过松果。小鸭的本领是 ,他帮 找到了眼镜。小兔的本领是 ,他曾经帮助大家躲开了 。
(3)请用“ ”画出你明白的道理。
(4)小动物们有自己的本领,我们也有自己的本领。你觉得自己的哪种本领最有用?为什么?
你的本领是:
为什么最有用:因为
阅读短 文,回答问题。
小兔的家
森林里,有一个小木屋,那是小兔的家。
下大雨了,小兔家的屋顶漏水了,家里的衣服、被子都湿了。小兔很着急。小动 物 们 都来 帮他:小马送 来了新衣服,小羊 送来了新被子,小猴送来了花雨伞。
晚上,雨还在下。小兔只能举着伞坐在床上。小松鼠把一个蘑菇放在小兔家的屋顶上。小蘑菇很快地长大了,变成一把大伞为小兔的家挡住了雨水。
小兔的屋子不漏水了,他非常感谢大家。
6.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第3自然段共有 ( )句话。
7.小兔家漏水了,他的心情是( )。 (填序号)
①很开心 ②很着急 ③很感谢
8.小动物们是怎样帮助小兔的?根据短文内容连一连。
9.这个故事里的小动物们都很( )。 (填序号)
①勤劳 ②能干 ③热心
我会思考,回答问题。
世界多美呀
母鸡蹲(dūn)着孵(fū)小鸡,一蹲蹲了许多天。蛋壳里的小鸡先是睡着的,后来它醒了,看见四周黄乎乎的。小鸡想: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呀!
小鸡用小尖嘴啄蛋壳儿。它啄呀啄呀,啄了很久才啄出一个小小的洞眼。它看见天空蓝湛(zhàn)湛的,树木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chéng)澄的。
原来世界(shì jiè)这么美丽呀!小鸡可高兴了。它用翅膀一撑就把蛋壳儿撑破了。它叽叽叽地叫着,慢慢站了起来。
叽叽,叽叽,小鸡是在说:世界多美呀——蓝湛湛的,绿茵茵的,碧澄澄的。
10.全文共 段,第一自然段中表示颜色的词 。
11.照样子从文中找出词语。
黄乎乎、 、 、
12.小鸡是怎样诞生的?用“______”在文中画出来。
课外阅读
看月亮的孩子
①外婆坐在院子里,指着天上的月亮说:“孩子,你看得真认真。月亮每天都会变样子,有时像小船,有时像玉盘。古人把不同形状的月亮都取了名字呢!”外婆笑了笑,接着说:“你看,月初弯弯的叫蛾眉月,十五圆圆的叫满月。月亮总是在循环变化呀。”外婆说的是真的吗?这孩子连着几晚趴在窗口看月亮,还把形状画在本子上。他终于发现,月亮真的会从弯变圆,又从圆变弯!
②这个数月亮的孩子名叫祖冲之,是南北朝人。他从小爱观察、爱记录,长大后成了伟大的数学家。
13.用“√”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弯(wān wāng) 船(chuán cuán)
14.哪句话说明月亮的形状会变化?用“_____”在文中画出来。
15.为什么孩子连着几晚看月亮?( )
A.因为想验证外婆的话对不对
B.因为外婆每晚叫他看
C.因为月亮太亮了
16.对“月亮总是在循环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
A.月亮每天停在同一个地方
B.月亮的形状会重复改变
C.月亮会自己发光
17.祖冲之为什么能成为伟大的数学家?( )
A.因为他从小爱观察、爱记录
B.因为外婆教他认月亮
C.因为他会画月亮
18.外婆告诉了祖冲之哪些知识?他听了以后是怎么做的?
课外阅读
彩虹滑梯
①雨后的天空,挂着一道彩虹。妹妹拍着手喊:“看呀!彩虹变成滑梯啦!”
②爷爷,您摇着的大蒲扇呢?如果我抓着扇柄,“哧溜——”滑下去,风儿呼呼地吹呀吹,不就变成凉凉的秋天了吗?您就不用擦汗啦,您高兴吗?
③奶奶,您装果子的竹篮呢?如果我挎着篮子,从彩虹滑梯上“唰——”地滑过,把甜甜的果子洒向田野,不就种出好多果树了吗?明年您就能摘满筐的果子啦!
④爸爸,您钓鱼的渔网呢?如果我拖着渔网滑呀滑,接住彩虹掉落的亮晶晶水珠,网里不就装满星星了吗?晚上咱们就能把星星灯挂在院里啦!
19.妹妹把彩虹想象成了什么?用“____”在文中画出来。
20.妹妹想为家人做三件事,请按顺序填写:
(1)爷爷:用大蒲扇变成
(2)奶奶:用竹篮种出
(3)爸爸:用渔网装满
21.选一选。(填序号)
(1)文中“凉凉的秋天”中“凉凉”的意思是( )
①很冷 ②结冰了 ③很舒服的风
(2)“亮晶晶的水珠”指的是( )
①雨水 ②彩虹的光 ③星星
22.句子仿写:仿照例句,用“如果……不就……吗?”为妈妈写一个愿望。
例: 如果我拖着渔网滑下去,网里不就装满星星了吗?
写: 如果我拿着妈妈的 , 不就 了吗?
23.妹妹的“彩虹滑梯”愿望中,你最喜欢哪个?为什么?(至少写出1个理由)
我最喜欢为 许的愿,因为 。
课外阅读
菜园里的朋友(节选)
①清晨,外婆的菜园热闹极了!青菜叶上趴着几只胖乎乎的蜗牛,慢悠悠地探出触角。最有趣的是菜粉蝶,翅膀像两片小扇子,一开一合,在黄瓜架间穿来穿去。我悄悄伸手,它们也不怕,轻轻落在我的指尖上。
②菜园角落还种着几株向日葵,金灿灿的花盘朝着太阳笑。外婆摘下最大的那朵,掰出香喷喷的瓜子,塞进我的小口袋里:“带回家,炒熟了当零嘴儿!”
24.用“√”选择加横线字的正确读音。
蜗牛(wō wā) 扇子(shàn shān)
25.菜粉蝶的翅膀像两片小 ,在黄瓜架间 来 去。
26.哪句话说明菜粉蝶不怕人?用“_____”画出来。
27.外婆把向日葵瓜子塞进“我”口袋是为了什么?( )
A.防止瓜子被小鸟吃掉
B.让“我”带回家当零食
C.让“我”种在自家院子
28.对“金灿灿的花盘朝着太阳笑”理解正确的是( )
A.太阳把花盘照得发亮
B.向日葵会对着太阳哈哈笑
C.向日葵的花瓣金黄,朝着太阳生长
29.你有过类似的去外婆家的经历吗?跟小朋友们分享一下吧!
课外阅读。
四季童谣(节选)
春天里,起东风,桃花杏花朵朵红。
燕子归来筑新巢,大自然里去追梦。
夏天里,吹南风,池塘花开水灵灵。
青蛙打鼓呱呱叫,划起小船放鱼鹰。
秋天里,起西风,岭上枫叶红又红。
北来大雁往南飞,天地之间雁留声。
冬天里,刮北风,雪花梅花自多情。
小伙伴,不怕冷,用雪堆个老顽童。
30.照样子,写词语。
呱呱叫
31.仔细阅读童谣,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划( ) 堆( ) 放( )
32.读童谣,连一连。
春 吹南风
夏 刮北风
秋 起西风
冬 起东风
33.在夏天里你不会见到的是( )
A.荷塘花开 B.青蛙打鼓 C.小河划船 D.大雁留声
34.秋天里,除了枫叶红又红,我还知道 、 也是红又红的。
《1升2现代文阅读衔接练习卷-语文一年级下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1.4/四 2.老牛 3.C 4.
【导语】这篇短文通过蚯蚓和小蛇的对话,生动展现了动物们各自的特点和长处。故事以争论开始,以和解结束,情节简单却富有教育意义。老牛的出现作为智者角色,点明“取长补短”的道理,引导孩子们学会欣赏他人优点。结尾脸红的情节设计巧妙,暗示知错能改的品格培养。
1.本题考查数自然段。
自然段的标志是“开头空两格”。
逐行看文本:
第①段:“一条小蛇撞上了……舌战。”
第②段:“蚯蚓说:‘你长得……治病。’”
第③段:“蚯蚓和小蛇争论……取长补短。’”
第④段:“听了老牛的话……好朋友。”
标题“蚯蚓和小蛇”后直接接正文,不算自然段,因此共4个自然段。
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第③段“老牛听了他们的争论,说:‘你们有各自的长处,应该取长补短’”、第④段“听了老牛的话,蚯蚓和小蛇的脸涨红了。从此他俩成了好朋友”可知蚯蚓和小蛇听了老牛的话,成了好朋友。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和理解。
A.文本无任何天气描写,与情节无关。故错误。
B.“争红了脸”是争论时的激动,而题目是“听老牛话后”的脸红,时间、原因不同。故错误。
C.第④段“听了老牛的话,蚯蚓和小蛇的脸涨红了”可知蚯蚓和小蛇是认识到错误后,因之前的固执、不懂分享长处而羞愧。故正确。
故选C。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第②段“我能松土”“我分泌出的营养能让大树吸收”是蚯蚓说的话,可知蚯蚓能松土,分泌出的营养能让大树吸收。故“蚯蚓”连“能松土”“能给大树营养”。
第②段“我能帮农民捉田鼠”“我的胆汁还能治病”是小蛇说的话,可知小蛇能捉田鼠,胆汁能治病。故“小蛇”连“能抓田鼠”“能治病”。
5.(1)六/6
(2) ③ ② ① ④ ⑤ ⑥
(3)只要用自己的本领帮助别人,就是最了不起的!
(4) 会自己洗衣服 可以帮助妈妈洗衣服了,妈妈不用那么辛苦了。
【导语】这篇童话通过小动物们比本领的对话,生动展现了“各有所长”的哲理。文章结构清晰,采用“冲突-解决”的经典叙事模式:先是小猴、小鸭、小兔各自夸耀本领形成矛盾冲突,后由山羊爷爷点明道理,完成主题升华。语言运用上,拟人化的动作描写(“拍了拍胸脯”“摇了摇尾巴”)使形象跃然纸上,对话句式工整对称,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结尾处“互相帮助”的升华既自然又富有教育意义,体现了童话寓教于乐的特质。
【详解】(1)本题考查数自然段。
段前空两格标志着一个自然段的开始,数出短文中有几个段前空两格就可以知道有几个自然段。
本文中有六处段前空两格,因此可知短文一共有6个自然段。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根据第②自然段内容“小猴拍了拍胸脯,得意地说:‘我会爬树,能摘到最高处的果子!上次我还帮小松鼠摘了一篮子松果呢’”可知,小猴的本领是爬树,并帮助过小松鼠。
根据第③自然段内容“小鸭摇了摇尾巴,不服气地说:‘我会游泳,能潜入水里捉鱼!昨天我还帮乌龟爷爷找到了他丢失的眼镜’”可知,小鸭的本领是游泳,并帮助过乌龟爷爷。
根据第④自然段内容“小兔竖起长耳朵,跳了跳说:‘我会跳远,跑得也快!上次大灰狼追我们,是我带着大家跳进草丛里躲开的’”可知,小兔的本领是跳远,并帮助大家躲避大灰狼。
故答案依次填写为:③②①④⑤⑥。
(3)本题考查寻找关键词句段。
根据第⑤自然段“孩子们,别争啦!你们各有各的本领,小猴会爬树,小鸭会游泳,小兔会跳远,每个人都很棒。只要用自己的本领帮助别人,就是最了不起的!”可知,从山羊爷爷的话可知,文章的道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要能帮助别人,就是最棒的。
(4)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
题目要求我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自己最有用的一项本领,并说明原因。这是一道开放题,答案因人而异,但需要结合具体事例说明“为什么最有用”。可以是学习、运动、艺术、生活技能等方面的能力(如跑步、画画、帮助他人等)。要具体描述这项本领如何帮助自己或他人,体现其“有用性”。
示例:
你的本领是:画画。
为什么最有用:因为我能用画画表达自己的想法,还能画贺卡送给朋友,让他们开心。
6. 4/四 4/四 7.② 8. 9.③
【导语】《小兔的家》是一篇充满温情的童话短文。故事围绕小兔家漏水展开,小动物们纷纷伸出援手,情节简单却温馨。通过小动物们的互助行为,展现了团结友爱的美好品质。语言简洁明快,符合儿童阅读特点,能让小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温暖与善良,传递了积极的价值观,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的儿童文学作品。
6.本题考查数自然段和句子。
每一个自然段前面都会空两个格,即两个字的位置,不管这段话有几句话,只要前面空两个格就是一个自然段,然后继续累积看总共有几个自然段。本文共有4个自然段。数句子要从头开始看,逐个找“句号、感叹号、问号、省略号”,一个这样的标点符号为一句话,逐句累加。阅读可知,第三自然段一共有4个句号,所以一共有4句话。
7.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从短文第②段中“小兔很着急”这句话可以直接得出小兔的心情是很着急。
故选②。
8.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根据短文第②段和第③段内容“小马送来了新衣服,小羊送来了新被子,小猴送来了花雨伞。小松鼠把一个蘑菇放在小兔家的屋顶上”,可以进行正确的连线。
9.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阅读短文可知,文中小兔子家的屋顶漏雨了,其他的小伙伴们知道后都来帮助它,给他送来不同物品,解决了屋子漏雨的难题。由此可以看出,故事中的小伙伴都非常热心。
故选③。
10. 4/四 黄乎乎 黄色 11. 蓝湛湛 绿茵茵 碧澄澄 12.小鸡用小尖嘴啄蛋壳儿。它啄呀啄呀,啄了很久才啄出一个小小的洞眼。
【导语】这篇文章通过小鸡破壳而出的视角,生动描绘了生命诞生的奇妙过程和对世界的初次认知。文章以“黄乎乎”到“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的色彩变化为线索,展现了小鸡从封闭的蛋壳世界到发现广阔天地的惊喜。语言简洁明快,运用反复和拟声词(“叽叽叽”)增强画面感,传递出对生命和自然之美的赞叹。结构上采用总分总形式,首尾呼应,突出"世界多美"的主题,适合儿童阅读理解。
10.本题考查数自然段和找关键词。
数自然段的方法:每个自然段的开头都会空出两个汉字的位置,即空两格。该文段中有四次出现空两个字的情况,所以这篇文章是四个自然段。
结合第①自然段的句子“蛋壳里的小鸡先是睡着的,后来它醒了,看见四周黄乎乎的。小鸡想: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呀!”可知,这句话写出了小鸡在蛋壳里看到周围“黄乎乎”,小鸡认为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第①自然段中表示颜色的词有黄乎乎、黄色。
11.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黄乎乎”是ABB式的词语,意思是形容颜色呈现出淡淡的、模糊的黄色。
结合第②自然段的句子“它看见天空蓝湛(zhàn)湛的,树木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chéng)澄的。”可知,写出了小鸡看到的天空和树木、小河的颜色。句子中表示颜色且是ABB式的词语是: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
1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第②自然段的句子“小鸡用小尖嘴啄蛋壳儿。它啄呀啄呀,啄了很久才啄出一个小小的洞眼。”可知,这句话写出了小鸡诞生的一个过程,从蛋壳中醒来到啄破蛋壳,诞生的过程。
故小鸡诞生的句子是:小鸡用小尖嘴啄蛋壳儿。它啄呀啄呀,啄了很久才啄出一个小小的洞眼。
13.wān√ chuán√ 14.月亮每天都会变样子,有时像小船,有时像玉盘。 15.A 16.B 17.A 18.外婆告诉祖冲之:①月亮形状会变。②不同形状有名字(蛾眉月、满月)。
他的做法:①几晚趴窗口看月亮。②把形状画在本子上。
【导语】这篇短文以简洁质朴的文字,讲述祖冲之童年观月故事。借外婆之口科普月相知识,串联起观察实践与人物成长,既传递天文常识,又凸显观察、探索精神对成才的意义,以小见大,为孩童埋下科学启蒙的种子。
13.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弯(wān):不直、曲折的。故选“wān”。
船(chuán):水上的主要运输工具 ,比如“轮船”“帆船”。故选“chuán”。
14.本题考查找关键句子。
第①自然段,“月亮每天都会变样子,有时像小船,有时像玉盘”,“变样子”直接体现形状改变,“有时像小船,有时像玉盘”通过不同比喻展现形状变化,所以是这句说明月亮形状会变化。
故画线句子为:月亮每天都会变样子,有时像小船,有时像玉盘。
15.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从文中第①自然段“外婆说的是真的吗?这孩子连着几晚趴在窗口看月亮,还把形状画在本子上”可知,孩子心里对“外婆说月亮会循环变化”存疑,想通过连续几晚观察,验证外婆所说内容是否真实。
故选A。
16.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从文中第①自然段“你看,月初弯弯的叫蛾眉月,十五圆圆的叫满月。月亮真的会从弯变圆,又从圆变弯”可知,月亮形状月初是弯的蛾眉月,到十五变成圆的满月,之后又会从圆变弯,呈现出形状重复改变的规律。
故选B。
17.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从文中第②自然段“这个数月亮的孩子名叫祖冲之,是南北朝人。他从小爱观察、爱记录,长大后成了伟大的数学家”可知,明确阐述了祖冲之能成为伟大数学家的原因是他从小爱观察、爱记录。
故选A。
18.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从第①自然段“孩子,你看得真认真。月亮每天都会变样子,有时像小船,有时像玉盘。古人把不同形状的月亮都取了名字呢!”“你看,月初弯弯的叫蛾眉月,十五圆圆的叫满月。月亮总是在循环变化呀。”可知,外婆告诉祖冲之的知识有:月亮每天会变样子,古人给不同形状月亮取名,月初弯弯的是蛾眉月,十五圆圆的是满月,且月亮会循环变化。
从第①自然段“外婆说的是真的吗?这孩子连着几晚趴在窗口看月亮,还把形状画在本子上”可知,祖冲之听了以后,连着几晚趴在窗口观察月亮,还把月亮不同形状画在本子上,以此验证外婆说的内容。
19.彩虹变成滑梯啦! 20. 秋天 果树 星星 21. ③ ② 22. 丝巾 天空 飘满彩带了吗 23. 爸爸 星星灯太神奇了
【导语】这篇《彩虹滑梯》以童真视角展开想象,通过妹妹将彩虹幻化为滑梯的创意,展现了孩童独特的诗意世界。文章结构精巧,采用排比句式分别描述对爷爷、奶奶、爸爸的温馨愿望,形成三重奏式的抒情节奏。拟声词“哧溜”“唰”的运用生动传神,将静态的彩虹转化为动态的游戏场。作者通过“大蒲扇变秋天”“竹篮种果树”“渔网装星星”三个超现实意象,既体现了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又暗含对亲人的体贴关怀,在奇幻想象中包裹着质朴的亲情温度。
19.本题考查找关键句。
结合文中第①自然段“妹妹拍着手喊:‘看呀!彩虹变成滑梯啦!’”可知,这句话通过妹妹的语言直接体现出她对彩虹的想象,将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赋予了滑梯的形象,展现出妹妹丰富的想象力和童真。所以应画出“彩虹变成滑梯啦”。
20.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1)结合文中第②自然段“爷爷,您摇着的大蒲扇呢?如果我抓着扇柄,‘哧溜——’滑下去,风儿呼呼地吹呀吹,不就变成凉凉的秋天了吗?您就不用擦汗啦,您高兴吗?”可知,妹妹想用爷爷的大蒲扇,通过在彩虹滑梯上滑下去,让风儿吹出凉凉的感觉,把夏天变成凉凉的秋天,让爷爷不用再擦汗。
(2)结合文中第③自然段“奶奶,您装果子的竹篮呢?如果我挎着篮子,从彩虹滑梯上‘唰——’地滑过,把甜甜的果子洒向田野,不就种出好多果树了吗?明年您就能摘满筐的果子啦!”可知,妹妹打算用奶奶装果子的竹篮,在彩虹滑梯上滑过时把果子洒向田野,从而种出好多果树,让奶奶明年能摘满筐果子。
(3)结合文中第④自然段“爸爸,您钓鱼的渔网呢?如果我拖着渔网滑呀滑,接住彩虹掉落的亮晶晶水珠,网里不就装满星星了吗?晚上咱们就能把星星灯挂在院里啦!”可知,妹妹想用爸爸的渔网,在彩虹滑梯上拖着渔网滑,接住彩虹掉落的水珠,想象网里能装满星星,晚上就可以把星星灯挂在院子里。
21.本题考查词语理解与指代分析。
(1)结合文中第②自然段“如果我抓着扇柄,‘哧溜——’滑下去,风儿呼呼地吹呀吹,不就变成凉凉的秋天了吗”可知,这里“凉凉的秋天”是妹妹想象中风吹带来的凉爽,目的是让爷爷不再擦汗,感受舒适。“很冷”“结冰了”不符合秋天的正常状态,也与“不用擦汗”的舒适语境不符,而“很舒服的风”能体现出凉爽带来的惬意,符合句子意思。
故选③。
(2)结合文中第④自然段“爸爸,您钓鱼的渔网呢?如果我拖着渔网滑呀滑,接住彩虹掉落的亮晶晶水珠,网里不就装满星星了吗?”可知,这里的“亮晶晶的水珠”是妹妹在“彩虹滑梯”这一想象场景中提到的,且明确是“彩虹掉落的”。彩虹由光的折射形成,本身会呈现亮晶晶的色彩,这一描述符合对彩虹光的想象。而“雨水”是雨后已存在的现实事物,与“彩虹掉落”无关;“星星”是“接住水珠”后最终的想象结果,并非“水珠”本身。因此“亮晶晶的水珠”指的是彩虹的光。
故选②。
22.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如果……不就……吗?”是一个表示反诘或反问的句式,通过假设性的前提引出理所当然的结论,带有强调或说服的语气。结合例句“如果我拖着渔网滑下去,网里不就装满星星了吗?”可知,前半句“拖着渔网滑下去”是具体的动作和场景,后半句“网里装满星星”是这个动作带来的美好结果,整体用“如果……不就……吗?”的句式表达了对爸爸的心意。仿写时,用“如果……不就……吗?”句式,结合妈妈的物品,想象通过从彩虹滑梯滑下这个场景,让物品发挥作用,达成对妈妈的美好愿望即可。
示例:如果我拿着妈妈的围裙飞上天空,天上不就飘满香喷喷的饭菜了吗?
23.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
文中妹妹为爷爷、奶奶、爸爸分别许下的愿望,选择一个最能打动自己的愿望,比如选爷爷,妹妹希望用大蒲扇带来凉凉的秋天,让爷爷不用擦汗,这直接回应了爷爷可能因炎热而擦汗的状态,充满了对爷爷的体贴;选奶奶,愿望是种出好多果树让奶奶摘满筐果子,体现了对奶奶收获的期盼;选爸爸,想让渔网装满星星挂在院里,充满童趣和对爸爸的爱。最后组织语言,写出所选对象和理由即可。
示例:我最喜欢为爷爷许的愿,因为妹妹想让爷爷凉快,不用擦汗,很贴心。
24.wō shàn 25. 扇子 穿 穿 26.我悄悄伸手,它们也不怕,轻轻落在我的指尖上。 27.B 28.C 29.有一次去外婆家,她带我去果园摘苹果。我踮着脚够树枝,外婆笑着帮我扶梯子。我们装了满满一篮子,回家路上还分给邻居小朋友吃,大家都开心极了!
【导语】这篇短文以童真视角描绘了外婆菜园的生机盎然。作者通过细腻的观察,运用拟人手法(蜗牛“探触角”、向日葵“朝太阳笑”)和比喻(菜粉蝶翅膀如“小扇子”),营造出温馨活泼的画面感。第二段外婆塞瓜子的细节,既展现祖孙亲情,又自然融入生活气息。文字简洁明快,动词“趴”“穿”“落”等准确生动,成功勾勒出田园乐趣与亲情温暖并存的童年记忆,体现了“以小见大”的散文写作特色。
24.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
蜗:读“wō”时,释义:蜗牛,软体动物,有螺旋形扁圆的硬壳,头部有两队触角,吃嫩叶,对农作物有害。读“wā”时,释义:女娲,神话传说中的女帝名。
蜗牛:软体动物,有螺旋形扁圆的硬壳,头部有两队触角,吃嫩叶,对农作物有害。故“蜗”读“wō”。
扇:读“shàn”时,释义:1、摇动、转动以生风取凉或换气的用具。2、片状或板状,能起遮挡作用的东西等。读“shān”时,释义:为加速空气流动,摇动扇子或其他片状物,使之生风。2、(北京话)用手掌打(耳光)。3、同“煽”。
扇子:摇动、转动以生风取凉或换气的用具。故“扇”读“shàn”。
2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阅读选文,根据第①段中的句子“最有趣的是菜粉蝶,翅膀像两片小扇子,一开一合,在黄瓜架间穿来穿去。”可知答案。
26.本题考查提取关键句。
阅读选文,根据第①段中的句子“我悄悄伸手,它们也不怕,轻轻落在我的指尖上。”可知,这句话是菜粉蝶不怕人的原因。
27.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阅读选文,根据第②段中的句子内容“外婆摘下最大的那朵,掰出香喷喷的瓜子,塞进我的小口袋里:‘带回家,炒熟了当零嘴儿!’”可知,外婆把向日葵瓜子塞进“我”口袋是让我带回家,炒熟了当零嘴儿!
故选B。
28.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句子中的“金灿灿的花盘”指的是向日葵花瓣的颜色是金黄色的;“朝着太阳笑”指的是向日葵朝着太阳生长。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向日葵的花瓣金黄,朝着太阳生长”。
故选C。
29.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
解答此题时,参考选文中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自己去外婆家与外婆相处的温馨场景,重点是与自然、植物或小动物互动的经历,体现温暖、快乐的氛围。
如:婆家后院有一棵大枣树,秋天时挂满红彤彤的枣子。外婆总用竹竿打下枣子,装进我的衣兜,笑着说:“小心牙,别贪吃!”树下的蚂蚁排着队搬运枣核,我蹲着看半天,外婆就摸摸我的头说:“傻孩子,蚂蚁也要过冬呀。”
30. 汪汪叫 咚咚响 叽叽喳 31. 小船 雪 鱼鹰 32. 33.D 34. 苹果 高粱
【导语】这篇《四季童谣》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四季的典型意象:春桃燕归、夏荷蛙鸣、秋枫雁影、冬雪童趣,形成鲜明的季节画卷。采用四句一节的童谣体,押韵工整(“东风/红”“南风/灵”等),叠词(“朵朵红”“红又红”)和拟声词(“呱呱叫”)的运用增强了韵律感和童趣。通过“追梦”“留声”“多情”等拟人化表达,赋予自然以情感,传递出对生活的热爱。习题设计紧扣文本,注重词语积累与季节特征关联,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30.本题考查词语仿写。
观察“呱呱叫”可知,“呱呱叫”是AAB式的词语,且“呱呱”是拟声词,用来模拟青蛙的叫声。所以仿写时,要写出AAB式且第二个和第三个字是拟声词的词语。类似的词语还有很多,如汪汪叫、喵喵叫、咚咚响、叽叽喳等。
31.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文中“划起小船放鱼鹰”对应“划小船”和“放鱼鹰”;“用雪堆个老顽童”对应“堆老顽童”。
3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从“春天里,起东风”可知,直接说明春天的风向是“东风”,因此“春”应与“起东风”相连。
文中“夏天里,吹南风”清晰指出夏天的风向是“南风”,所以“夏”对应“吹南风”。
童谣描述“秋天里,起西风”,表明秋天的风向为“西风”,故“秋”连线“起西风”。
文中“冬天里,刮北风”直接说明冬天的风向是“北风”,“冬对应“刮北风”。
3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结合“夏天里,吹南风,池塘花开水灵灵。青蛙打鼓呱呱叫,划起小船放鱼鹰。”可知,“荷塘花开”“青蛙打鼓”“小河划船” 均在 “夏天里”。而“大雁留声” 出现在 “秋天里,北来大雁往南飞”,属于秋季景象。
故选D。
34.本题考查综合实践。阅读题干可知,题目要求结合秋天的特征,写出除枫叶外“红又红”的事物,需符合秋季时令且颜色为红色。结合生活实际可知,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很多果实和农作物成熟后会呈现红色,如柿子、苹果、高粱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