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基础知识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基础知识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18.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06 20:24: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基础知识检测卷-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血泊(pō)镌刻(juān)顽劣(lüè) B.澄澈(chén)迸裂(bòng)旖旎(yǐ)
C.踌躇(zhù)手绢(juàn)踉跄(liàng) D.宝钗(chāi)秉性(bǐng)绞断(jiǎo)
2.“休”表示人靠在树旁休息,“看”表示手放在眼睛上张望,“删”表示用刀把竹简上的字削去。下列汉字不属于这种类型的一项是( )
A.拿 B.马 C.采 D.典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傍:旁边。)
B.这条景阳冈少说也走过了一二十遭,几时听说有大虫!(几时;几点,询问时间)
C.我是好意,你回来看看这抄下来的官府的榜文。(榜文:指文告。)
D.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序齿排班:按牙齿顺序排列)
4.下面是描写钱学森的一块展板,这句话的核心内容是( )。
钱学森,1911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决心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回国报效,却遭美国无理羁留5年。最终冲破重重阻碍回国,开创了中国的航天事业。
A.钱学森于1911年出生于浙江。
B.钱学森为祖国做出了很大贡献。
C.钱学森遭美国无理羁留5年。
D.钱学森回国开创中国航天事业。
5.将展厅布置步骤整理成连贯的流程,正确的一项是( )。
①悬挂英雄画像,并标注人物事迹。
②在展厅入口摆放“英雄精神”主题雕塑。
③按时间顺序排列展柜,陈列文物与书信。
④设置互动区,播放英雄纪录片片段。
A.①③②④ B.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 D.②③①④
6.参观时,一位游客询问:“这位英雄的事迹是什么?”你作为导游,最得体的回答是( )。
A.自己看牌子,上面都写着呢! B.您可以看看展板上的详细介绍。
C.我也不太清楚,您去问别人吧。 D.英雄的事迹不重要,反正都牺牲了。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汉字字体的演变经历了“甲骨文→小篆→金文→隶书→楷书”的过程。
B.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可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C.《祖父的园子》选自《呼兰河传》,从文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萧红对祖父的爱与依恋,以及对童年园子中生活的深深怀念。
D.《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让我们感受到毛主席以国家为重、为革命不徇私情的伟人胸怀。
8.文化小学“小小烹饪师”比赛正在热火朝天地举行,下面是小记者兰兰为各小组做的记录,其中歇后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朝朝和霞霞这一小组正在分配任务,朝朝说:“我们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舅)’,我配菜,你炒菜。”
B.童童说:“我不小心把豆腐煎糊了,这道菜现在是‘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了。”
C.辰辰自小热爱烹饪,是个烹饪高手。瞧,围观他做菜的人不仅有本班同学,还有慕名而来的其他班同学。他真是“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啊!
D.扬扬一时没有找到盐罐,涵涵一边把盐罐递给他,一边说:“这不是‘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吗?喏,给你。”
9.《渔翁的故事》选自名著《一千零一夜》,渔翁用什么方法让魔鬼重新回到瓶中?( )
A.用网抓住魔鬼 B.用鱼引诱魔鬼
C.用魔法封印魔鬼 D.用激将法让魔鬼自己钻回
10.在诗词大会的比赛中,原本得分领先的种子选手在紧要关头竟然得分落后了,急得同伴自言自语:“这局势,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横线处应该填的歇后语是( )
A.坐山观虎斗——坐收其利 B.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
C.林冲到了野猪林——绝处逢生 D.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11.边塞诗歌风格独特,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大家写了不少赞美边塞诗歌的习作,以下题目中最恰当的是( )。
A.《桑野荷锄——唐代经典边塞诗》 B.《葡萄美酒——唐代经典边塞诗》
C.《金戈铁马——唐代经典边塞诗》 D.《朝雨柳色——唐代经典边塞诗》
12.下列句子中歇后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天气转凉了,妈妈从网上买来的电风扇才送到,这真是“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B.这个假期他都没有好好学下棋,因此这次比赛简直是“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了。
C.我第一次来这个大城市,看着鳞次栉比的建筑,真可谓是“刘姥姥进大观园——眼花缭乱”。
D.奶奶不会用新买的煤气灶做饭。我说“咱们‘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嘛。”
13.汉字真有趣,下图是阳阳找到的资料。请你读一读,做一做。
“日”对“目”说:“加了一副眼镜,你是不是看得更清楚了?”
“勿”对“匆”说:“扎了头发,你就跑得更快了!”
“巾”对“币”说:“戴上了一顶帽子,你就成了有钱人!”
当“代”见到“伐”时,“代”最有可能会说:(  )
A.你以为多条腿就能跑得快吗? B.你不认为简单点儿更好吗?
C.走路时小心地上的木头啊! D.你带把刀出来吓唬谁啊?
二、书写
14.悦悦同学在知识挑战赛中勇夺桂冠。请你根据拼音,把她的获奖感言补充完整。
今天,能够参加这场的比赛,我倍感。成长的路上,有让我的故事,有让我敬佩的,更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当我接过这份荣誉时,我的双手因激动而。感谢大家的认可与帮助。虽然学业,希望我们都不忘自己,带着热情与努力,继续前行!
15.根据情境,看拼音写词语。
暮色如纱河头老街,波光粼粼的河面,几艘木船静静,在风中轻晃。
此起彼伏的声里,游客对老街的古韵纷纷投以。
16.请你根据拼音,把这段话补全。
中华汉字承载着我国悠久的历史,古今几千年,数万里。它是那样的,每当我凝视那一个个方块字时,总会每一个汉字都折射出我国几千年文化的,这让我不禁地感叹:多么 ,我是一位中国人,我深深地着我脚下的这一片土地。
三、填空题
17.巧辨同音字。
(1)hú:( )蝶 ( )狸 (2)chéng:( )接 路( )
(3)yí:( )惑 ( )产 (4)duàn:( )炼 绸( )
(5)kān:( )称 报( ) (6)jùn:( )马 ( )俏
18.比一比,再组词。
插( ) 甚( ) 屉( )
馅( ) 湛( ) 屈( )
19.按要求填空。
(1)“碟”共 画,第七笔是 ;
(2)“拇”共 画,第六笔是 。
20.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 )( )不疲 颇负( )( ) 拱伏( )( )
( )( )为公 瞑目( )( ) 喜不( )( )
颇①偏,不正:偏~。 ②很,相当地:~佳。
(1)结合上面的字典截图可知,加点的“颇”的意思是 。
(2)画“ ”词语的意思是:
(3)下列与画“______”词语的感彩不同的一项是( )
A.矜持不苟 B.大公无私 C.处心积虑 D.运筹帷幄
21.经典诗句我会写。
【读古诗,品童趣】“ , ”让我们感受到儿童学种瓜的天真可爱;“ , ”使我们体会到幼童弄冰玩耍的自得其乐;“ , ”则让我们看到牧童坐在牛背上的悠闲自在。
【读古诗,明真情】祈愿平安,渴求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从军行》中“ , ”让我们读出了戍边将士们誓死卫国的壮烈豪迈;《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里,“ , ”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们对祖国统一的苦苦期盼。
四、句子训练
22.小艇散开了。(扩写句子,至少扩两处)
23.用“先概括后举例”的表达方法,围绕下面的句子写一段话。
班上的活动,数他出力最多。
24.体会下列句子的表达特点,再选择一种情景写一写。
他个子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
云朵在天空飘荡 小溪在林间流淌
25.汉字字体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发生了很大变化。(缩写句子)
26.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流露出无限的眷恋。(运用上面的写法,描写“你与爸爸久别重逢”时的情景)
《期末基础知识检测卷-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C D D B A D D B
题号 11 12 13
答案 C D D
1.D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
A.顽劣(lüè)——liè;
B.澄澈(chén)——chénɡ,迸裂(bòng)——bèng;
C.踌躇(zhù)——chú;
故选D。
2.B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造字法中的会意字。
会意字是通过组合两个或以上独体字的意义来形成新字。题干中的“休”(人+木)、“看”(手+目)、“删”(刀+册)均为会意字。
A.拿:由“合”和“手”组成,表示用手合拢抓取,是会意字。
B.马:象形字,直接描绘马的形态,未通过组合部件表意,不属于会意字。
C.采:由“爪”(手)和“木”组成,表示用手采摘,是会意字。
D.典:由“册”(竹简)和“廾”(双手)组成,表示双手捧持重要书籍,是会意字。
故选B。
3.C
【详解】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A.“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意思是小孩子虽然不懂得如何耕田织布,但他们也在靠近桑树树荫的地方,像模像样地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傍:靠近、临近。
B.“几时听说有大虫”意思是我什么时候听说过有老虎呀!几时:什么时候。
D.“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意思是一群人按照年龄大小排好队列,恭恭敬敬朝着上方行礼叩拜。序齿排班:按照年龄的大小来排顺序。
故选C。
4.D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内容的概括。
结合展板内容可知,展板围绕钱学森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冲破阻碍回国,最终开创中国航天事业展开。故核心内容应是:钱学森回国开创中国航天事业。
故选D。
5.D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
布置展厅需遵循从整体到局部、从入口到内部、从静态到动态的逻辑顺序:
②在展厅入口摆放“英雄精神”主题雕塑:入口是观众的第一印象,应优先布置主题雕塑以明确展览核心。
③按时间顺序排列展柜,陈列文物与书信:进入展厅后,观众会先浏览主要展区,按时间顺序陈列文物能引导观众系统了解英雄事迹。
①悬挂英雄画像,并标注人物事迹:在展柜陈列后,悬挂画像可补充细节,形成“文物+画像+事迹”的立体展示。
④设置互动区,播放英雄纪录片片段:互动区通常位于展厅末端,作为沉浸式体验的收尾,避免干扰主线浏览。
故正确的一项是 ②③①④。
故选D。
6.B
【详解】本题考查口语交际。
A.分析句子“自己看牌子,上面都写着呢!”可知,语气生硬,带有不耐烦的态度,不符合导游服务游客的职责,缺乏礼貌。
C.分析句子“我也不太清楚,您去问别人吧”可知,推卸责任,未积极解决问题,显得不专业,可能让游客感到失望。
D.分析句子 “英雄的事迹不重要,反正都牺牲了”可知,内容严重失当,既漠视英雄精神,又违背参观的教育意义,价值观错误。
故选B。
7.A
【详解】本题考查课内文章理解阅读策略方法及汉字字体演变。
A.汉字字体的正确演变顺序应为“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选项中将“小篆”排在“金文”之前,顺序错误。
故选A。
8.D
【详解】本题考查歇后语的运用。
D.“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意思是事先打了招呼,比喻在做事之前先把条件或规则说在前面。在“扬扬一时没有找到盐罐,涵涵一边把盐罐递给他,一边说‘这不是‘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吗?喏,给你’”这句话中,“有言在先”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不能用来形容递盐罐这一行为。
故选D。
9.D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渔翁的故事》中,魔鬼要杀救他出来的渔翁,渔翁深知硬拼无用,便冷静思考对策。他对魔鬼说不相信这么庞大的魔鬼能钻进小小的胆瓶,魔鬼为了证明自己,得意之下摇身变为青烟,慢慢钻进瓶中。等青烟全部入瓶,渔翁迅速拾起锡封塞住瓶口,成功将魔鬼重新封印。这是渔翁利用魔鬼的傲慢与自负,以激将法使其中计,体现了渔翁的智慧,也告诉人们遇到困难时要冷静思考,用智慧战强敌。
故选D。
10.B
【详解】本题考查歇后语的运用。
A.“坐山观虎斗——坐收其利”指旁观双方争斗,等待时机从中获利。句中描述的是“种子选手从领先到落后”的局势变化,与“旁观获利”无关,不符合语境。
B.孙猴子(孙悟空)会七十二变,其脸部表情和形态变化极快,因此该歇后语形容事物变化迅速、难以预料。句中“原本得分领先,紧要关头却落后”,体现了局势在短时间内发生了意外变化,与“说变就变”的含义完全匹配,符合语境。
C.“林冲到了野猪林——绝处逢生”是指林冲在野猪林即将被杀害时,被鲁智深救下,比喻在绝望中遇到生机。而句中是“领先变落后”,属于不利的变化,并非“绝处逢生”,不符合语境。
D.“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指借了东西不归还。句中未涉及“借贷”相关内容,与局势变化无关,不符合语境。
故选B。
11.C
【详解】本题考查综合实践。
边塞诗以描写边疆战争、军旅生活、边塞风光为核心,风格多雄浑壮阔、慷慨悲壮,常出现 “金戈铁马”“大漠”“烽烟” 等意象,体现边塞的苍凉与将士的豪情。
A.《桑野荷锄——唐代经典边塞诗》:“桑野荷锄”描绘的是田园劳作场景,与边塞诗的核心内容无关,不恰当。
B.《葡萄美酒——唐代经典边塞诗》:“葡萄美酒”虽出自王翰《凉州词》(边塞诗),但仅为个别诗句中的意象,无法概括边塞诗的整体风格与主题,不恰当。
C.《金戈铁马——唐代经典边塞诗》:“金戈铁马”直接关联战争、军旅,精准体现了边塞诗中常见的战争场景和豪迈气概,符合边塞诗的核心特质,最为恰当。
D.《朝雨柳色——唐代经典边塞诗》:“朝雨柳色”出自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送别诗),描绘的是江南春雨的柔美景象,与边塞诗的雄浑风格不符,不恰当。
故选C。
12.D
【详解】本题考查歇后语使用。
D.歇后语“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原本的意思是比喻在做事之前先把条件或规则说在前面。但在这个语境中,奶奶不会用煤气灶做饭,并不是因为事先没有说明条件或规则,而是因为她不熟悉新设备。因此,这个歇后语的使用是不恰当的。
故选D。
13.D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造字法及演变。
题干中汉字对话的规律是围绕字形差异展开趣味联想:“目”比“日”多一横,被联想为“加了眼镜”;“匆”比“勿”多一撇,被联想为“扎了头发”;“币”比“巾”多一撇,被联想为“戴了帽子”。
“代”字由左边的“亻”和右边的“弋”组成,而“伐”字在“代”的基础上,右边部分变成了“戈”。“戈”在古代是一种兵器,字形上比“弋”多了一撇。“戈”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可联想为“刀”,因此“代”见到“伐”时,会围绕“多了一把刀”这一差异调侃,“你带把刀出来吓唬谁啊?”最贴合这种字形联想逻辑。
故选D。
14.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殊”“眷”“颤”“繁”“炼”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15.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根据所学拼音知识拼读音节,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同时注意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要写在田字格中间四周留白,一定要做到工整、规范、正确。 其中“罩”“停”“艄”“赞”容易写错,注意书写。
16.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横”“肃”“然”“衷”“眷”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17. 蝴 狐 承 程 疑 遗 锻 缎 堪 刊 骏 俊
【详解】本题考查同音字拼写能力。
蝴蝶(hú dié):是昆虫纲鳞翅目动物,头上有复眼和触角,胸部有三对步行脚、两对翅膀,旧时以为是蝶的总称,今动物学以为是蝶的一种。
狐狸(hú li):是一种哺乳动物,形状与猫相似,狐和狸本为两种动物,后合指狐,常喻奸佞狡猾的坏人,也可指勾引诱惑男人的女子。
承接(chéng jiē):接受、接纳,也表示接连,常用于描述接替、继承、接手等情况。
路程(lù chéng):指人、交通工具走过或驶过的距离,也可指前进的道路和方向。
疑惑(yí huò):对人和事物有疑虑和困惑,表现为迷惑、不理解、怀疑、犹豫不定等。
遗产(yí chǎn):指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所有财产和法律规定可以继承的其他财产权益。
锻炼(duàn liàn):本义是通过体育运动使身体强壮,也可指通过生产劳动、社会斗争和工作实践,使觉悟、工作能力等提高。
绸缎(chóu duàn):是绸子和缎子的合称,泛指丝织物,其颜色光滑亮丽,种类多样。
堪称(kān chēng):可以称得上是,非常值得称赞或赞美。
报刊(bào kān):是报纸和刊物的合称。
骏马(jùn mǎ):指良马,跑得快的好马。
俊俏(jùn qiào):形容人或事物外貌美丽动人,姿态优雅。
18. 插嘴 甚至 抽屉 肉馅 湛蓝 屈服
【详解】本题考查形近字组词。
插:插入、插足、插秧、插花、插图、插队等;
甚:甚佳、甚多、甚好、欺人太甚、甚至等;
屉:笼屉、屉子、镜屉、鞍屉、出屉、屉柜等;
馅:馅饼、馅料、饺子馅、豆沙馅、菜馅、糖馅、馅儿饼等;
湛:湛明、湛冽、湛波、湛清、湛然等;
屈:屈才、屈从、屈辱、屈指、屈指可数、首屈一指等。
19. 14/十四 竖 8/八 点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笔画笔顺。
(1)“碟”的笔顺:横、撇、竖、横折、横、横、竖、竖、横、竖折/竖折弯、横、竖、撇、捺。共14画,第七笔是“竖”。
(2)“拇”的笔顺:横、竖钩、提、竖折/竖弯、横折钩、点、横、点。共8画,第六笔是“点”。
20. 乐 此 盛 名 无 违 一 心 凝 神 自 胜 ② 形容完全顺从、没有反抗,常用于描述对他人的敬畏或服从。 C
【详解】本题考查补充词语、多义字、词语解释与词语感彩。
乐此不疲:喜欢做某件事情,把精力倾注在上面,不因此而厌倦。
颇负盛名:相当的有名声,形容名人或名物名气很大。
拱伏无违:抱拳举到头上,弯下身子。表示毫无抵抗,全部顺从。
一心为公:全心全意为公众或国家着想。
瞑目凝神:指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
喜不自胜:喜欢得控制不了自己。形容非常高兴。
(1)颇负盛名:相当的有名声,形容名人或名物名气很大。颇:很。故选②。
(2) 拱 :双手抱拳举至头部,即古人常用的“拱手礼”,动作源于古代社交礼仪中的作揖动作。 伏 :身体向下弯曲,呈现俯身姿态,表达谦卑与服从。
拱伏无违:抱拳举到头上,弯下身子。表示毫无抵抗,全部顺从。
(3)A.矜持不苟:褒义,指庄重谨严,丝毫也不马虎,十分庄重、庄严。
B.大公无私:褒义,比喻一心为公,毫无私心;常用来歌颂人的优良品质和秉公处理事情。
C.处心积虑:贬义,存着某种念头,早就有了某种打算。多指蓄意已久,费尽心机地谋算。
D.运筹帷幄:褒义,策划于军营之中。常指在后方决定作战方案。也泛指主持大计,考虑决策。也泛指谋划、指挥。
综上所述,ABD选项的词语均属于褒义词。
故选C。
21.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及理解。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出处:宋代范成大的《夏日田园杂兴·其七》。全诗: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诗意:这首诗描绘了夏日田园的繁忙景象。诗中提到,孩子们虽然还不懂得耕织,但也在桑树下学着种瓜,展现了儿童的天真可爱。描述儿童学种瓜的天真可爱,与题干表述内容完全契合。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出处:宋代杨万里的《稚子弄冰》。全诗: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诗意:这首诗描绘了儿童在清晨脱下金盆中的冰,用彩丝穿起来当作银钲敲打,展现了儿童弄冰玩耍的自得其乐。描述幼童弄冰玩耍的自得其乐,与题干表述内容完全契合。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出处:宋代雷震的《村晚》。全诗: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诗意: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牧童骑在牛背上,随意吹着短笛的悠闲场景,展现了牧童的悠闲自在。描述牧童坐在牛背上的悠闲自在,与题干表述内容完全契合。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处:唐代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全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诗意:这首诗描绘了戍边将士在艰苦的环境中,身经百战,铠甲磨穿,但仍然坚守阵地,誓死卫国的决心。描述戍边将士们誓死卫国的壮烈豪迈,与题干表述内容完全契合。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出处:宋代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全诗: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诗意:这首诗描绘了中原沦陷区的人民在金兵的统治下,流尽了眼泪,年复一年地盼望南宋朝廷的军队来收复失地,展现了人们对祖国统一的渴望。描述人们对祖国统一的苦苦期盼,与题干表述内容完全契合。
22.码头边的小艇像受惊的鱼群一般突然散开了。
【详解】本题考查扩句。
扩写句子的目的是让句子更加具体、生动和形象,通过增加修饰成分来丰富句子的内容。扩写句子时,可以从主语、谓语或宾语等方面入手,添加合适的形容词、副词或定语等修饰成分。原句:小艇散开了。这是一个简单的陈述句,没有具体的时间背景。可以在句首添加“在夕阳的余晖中”;在“小艇”前加上了“几艘”,使句子更加具体。通过明确数量,读者可以更清晰地想象出场景中有几艘小艇在活动;在“散开了”前面加上了“缓缓地”,这个副词修饰了“散开”的动作,使动作更加细腻和生动。通过“缓缓地”这个词,读者可以感受到小艇散开的过程是缓慢而平稳的,而不是突然或急促的。扩写后的句子,示例:
在夕阳的余晖中,几艘小艇缓缓地散开了。
23.示例:运动会前一周,他每天放学后组织接力队训练,自己负责计时和指导动作,手掌磨出水泡也不肯休息。彩排黑板报时,他爬上爬下调整版面布局,颜料溅到衣服上也顾不上换。大扫除那天,他第一个扛来清洁工具,最后一个离开,连窗框缝隙都擦得锃亮。
【详解】本题考查写句子。
首先明确题目要求用“先概括后举例”的方法围绕“班上的活动,数他出力最多”写一段话。“班上的活动,数他出力最多”是概括性语句,表明他在班级活动中贡献大。接下来需要列举具体的班级活动事例来体现这一点。可分别列举了学校文艺汇演、研学活动、运动会、班级大扫除等不同类型的班级活动,描述了他在每个活动中的具体付出,通过这些事例,有力地说明他在班上活动中出力最多。
示例:班上的活动,数他出力最多。学校组织文艺汇演,他主动承担起策划节目的任务,从挑选演员到安排排练,忙得不亦乐乎;运动会时,他不仅积极报名参赛,还在比赛间隙为同学们递水、加油助威;班级组织的大扫除,他总是第一个拿起扫帚,把教室的每个角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
24.云朵在天空飘荡,好像魔术师在变魔术,一会儿变出一群小白羊,一会儿变出一座大城堡,真有趣。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分析例句可知,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无名指”和“食指”比喻成关公的左右助手,形象地描述它们的位置和作用。这样的比喻可以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强表达效果。
示例:
云朵在天空飘荡,像一团团的棉花糖,看得我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小溪在林间流淌,像一条银色的丝带在绿毯上轻轻滑动。
25.汉字字体发生了变化。
【详解】本题考查缩句。
缩句的考查要点在于提取句子主干,即保留主语、谓语、宾语的核心成分;删除修饰性词语(如形容词、状语、补语等)。
本题中“汉字字体”是主语,表示所描述的对象。“发生了”是谓语,体现主语的动作。“变化”是宾语,是谓语动作的对象。“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是时间状语,说明变化发生的背景,用来修饰“发生了”,应删除。“很大”是形容词,修饰“变化”,属于程度上的补充,非核心内容,应删除。
故缩句为:字体发生了变化。
26.瞧见爸爸那熟悉的轮廓,我拔腿狂奔,一头扑进他怀里,昂起头咧嘴大笑,眼里满是重逢的畅快。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例句通过连续动作描写(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和神态/心理描写(强忍着悲痛、目光流露出眷恋),细腻地展现了毛主席内心的情感。核心特点是:用具体动作体现人物状态,用神态细节传递深层情绪,动作与情感紧密结合。
描写“你与爸爸久别重逢”时的情景,可以从动作和神态两方面入手。先设想久别重逢时自己会有哪些下意识的动作,比如快速奔跑、张开双臂等;再思考此时脸上会呈现出怎样的表情,眼神中会流露出怎样的情感,如激动、喜悦、难以置信等。
例:我猛地抬起头,看见爸爸站在路口的那一刻,脚像长了风似的冲过去,一把抱住他的胳膊,手指紧紧攥着他的衣袖,生怕一松手他又会走远。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