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记承天寺夜游

文档属性

名称 11.记承天寺夜游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0.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18 10:56: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张PPT)
(1)文言词语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B
A.相与步于中庭/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B.欣然起行/杂然相许
C.念无与为乐者/天子为动 D.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寡助之至
(2)句子翻译与理解翻译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甲】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翻译:我高兴地起身出门。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
也还没有睡觉,(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理解:文中“起”“至”“寻”“步”等字,精约简洁地把作者夜游的过程交代得清清楚楚。
【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翻译:庭院中好像有积水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错,大概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理解:作者惜墨如金,十八个字就营造出一个积水澄碧、竹影斑驳、幽静迷人的夜景。

(3)形象分析苏轼在困顿中依然保持达观的心态,请结合课文和链接材料,具体谈谈这
种达观心态在他身上是如何体现的。(4分)
【链接材料】
余在湖州,坐作诗追赴诏狱 ,妻子送余出门,皆哭。无以语之,顾语妻曰:“独不能
如杨子云处士妻作诗送我乎 ”妻子不觉失笑,余乃出。
(节选自苏轼《书杨朴事》)
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 ,
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心若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 时也不妨熟歇。
(节选自苏轼《记游松风亭》)
注:①坐作诗追赴诏狱: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第二年被贬至黄州。②木末:
树梢。③死敌:死于敌手。④死法:死于军法。⑤恁么:如此,这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被贬黄州,但是并未沉浸在仕途失意中,而是有闲情逸致
赏月;《书杨朴事》中苏轼面对妻子的大哭,幽默地安慰;《记游松风亭》中苏轼被贬惠
州时,外出去松风亭游玩,累了就随时休息。这些都体现了苏轼心胸豁达、乐观看待世事
浮沉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