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张PPT)
(1)文言词语“寒暑易节”中的“易”与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C
A.轻而易举 B.平易近人
C.移风易俗 D.知之非难,行之不易
(2)句子翻译与理解下列对文中句子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
【甲】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翻译: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况
且往哪里放置土石呢?
理解:愚公妻子对移山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对愚公的身体健康状况表示担忧,对土石放哪
里也产生疑虑,因而反对移山。
【乙】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翻译:就凭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气力,连山上的一点草木都动不了,又能把土石怎么样呢?
理解:河曲智叟认为自然的威力是无穷尽的,人力根本无法与之对抗,移山是愚蠢的行为,
他对愚公充满了轻视和嘲讽。
乙
(3)形象分析根据《愚公移山》及下面两则链接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
内容。(4分)
【链接材料】
楚昭王聘孔子,孔子往拜礼焉,路出于陈、蔡 。陈、蔡大夫相与谋曰:“孔子圣贤,
其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病。若用于楚,则陈、蔡危矣。”遂使徒兵距 孔子。孔子不得行,
绝粮七日,外无所通,藜羹不充,从者皆病。孔子愈慷慨讲诵,弦歌 不衰。
(取材于《孔子家语·在厄》)
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 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
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克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观书
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静衣易之。非圣人之言不视。临终
诫曰:“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取材于《拾遗记》)
注:①陈、蔡:春秋时诸侯国名。②距:同“拒”,阻拦。③弦歌:以琴瑟伴奏而歌。④
任末:东汉学者,学识渊博。⑤笈:书箱。
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是人类不断前行的强大动力。愚公知难而上,为了实现
①__________________的愿望,率领子孙经年累月移山;孔子周游列国,推行仁政,矢志
不渝,被困于陈、蔡,仍能“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末一直坚守“③___________
_________”的理念,克服重重困难,一生孜孜不倦学习。(①用自己的话概括,②③用原
文回答)
把家门前大山移走
愈慷慨讲诵,弦歌不衰
人而不学,则何以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