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高考真题】 2025年重庆市高考地理真题(网络参考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高考真题】 2025年重庆市高考地理真题(网络参考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04 15:20:41

文档简介

【高考真题】 2025年重庆市高考地理真题(网络参考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5·重庆)目前,中国与欧盟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货物运输频繁。2024年12月30日,满载货物的“嘉华宁波”号从宁波舟山港起航,点对点直航德国威廉港标志着“中欧快航”航线正式开通。该航线的开通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运输效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开通“中欧快航”航线主要是因为(  )
A.通航条件好 B.运输需求增加
C.运输风险低 D.航运技术先进
2.“中欧快航”能够提高运输效率的主要原因是(  )
A.物种类多 B.劳动成本低 C.运输距离短 D.中转环节少
(2025·重庆)2024年,我国完成了第三次土壤普查的野外采样工作。普查发现,河北省南部到东部地区广泛分布某种厚层土壤。该土壤分层明显,保水保肥,通气性好,被当地人称为“蒙金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蒙金土”成土母质的形成主要缘于(  )
A.海岸淤积 B.黄土沉降 C.河流泛滥 D.基岩风化
4.“蒙金土”的质地为(  )
A.上砂下黏 B.上黏下砂 C.上下均砂 D.上下均黏
(2025·重庆)20世纪90年代,“波兰煤都”卡托维兹市的煤炭和钢铁工业走向衰落。2008年,该市开始以音乐文化产业作为经济转型重点,每年举办20多个音乐节,但成效有限。2013年起,该市以举办世界顶级电竞大赛为契机,围绕节目制作、赛事组织、网络直播等大力发展电竞产业,现已成为欧洲电竞中心。如今,该市正利用音乐文化人才优势,推动电竞音乐创作本土化,促进音乐文化产业和电竞产业的融合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该市产业转型可利用煤炭和钢铁工业时期的(  )
A.自然资源 B.技术基础 C.交通条件 D.市场范围
6.下列产业融合中,与该市产业融合方式最相近的是(  )
A.农机制造与粮食种植 B.生态农业与观光旅游
C.钢铁冶炼与汽车制造 D.软件开发与电子商务
(2025·重庆)龙游县位于浙江省西部,海拔35~1442米,地形复杂多样,衢江自西向东流经县城。近年来,该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某科研小组收集了该县15个气象站(点)的气温资料,在地貌分区图上叠绘了该县多年平均气温等值线(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等温线数值关系是(  )
A.T1>T3>T5 B.T3>T1且T3>T5
C.T5>T3>T1 D.T38. 近年来,该区域内人口迁移方向最可能是(  )
A.甲→丙 B.乙→丙 C.丙→丁 D.丙→甲
(2025·重庆)气象条件是影响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2020年12月11~13日,长三角及周边地区发生一次空气污染事件。12日,该区域内部分地区大气颗粒物(PM)浓度达到重度污染标准;13日,各地污染状况先后缓解。下图示意北京时间12日20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北京时间12日20时前后,长三角地区比图中甲区域(  )
A.水汽少 B.气温低 C.风力弱 D.气压高
10.该区域内污染状况首先缓解的应是(  )
A.江苏北部 B.安徽南部 C.江西东部 D.浙江西部
(2025·重庆)铍矿是我国紧缺战略性矿产资源之一。2024年我国在鄂湘赣交界的幕阜山地区发现含铍矿的岩体。该岩体是岩浆多期侵入到上覆岩层中冷却形成,后经剥蚀出露地表。为确定岩体形成时间,研究人员对周边地层进行了详细地质调查。下图示意幕阜山局部地区该类岩体及周边地层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该地铍矿所在岩体的类型应是(  )
A.砂页岩 B.石灰岩 C.玄武岩 D.花岗岩
12.该地铍矿所在岩体形成时间可能是(  )
A.早于寒武纪,晚于元古宙 B.早于元古宙,晚于太古宙
C.早于第四纪,晚于奥陶纪 D.早于奥陶纪,晚于寒武纪
13.该地第四纪地层分布区可能发育的地貌是(  )
A.黄土梁 B.V形谷 C.火山锥 D.落水洞
(2025·重庆)萨拉文化中心大楼位于瑞典谢莱夫特奥市(64°48'N,21°00'E),是全球第三高的现代木结构建筑。该建筑所用木材全部来自本地地带性植被,在低楼层采用垂直百叶窗以更好满足采光、通风等需要。下图为垂直百叶窗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该建筑物木材所采用的地带性植被还分布于(  )
A.西西伯利亚平原 B.亚马孙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15. 6月22日,正东朝向的垂直百叶窗在α=90“时,阳光照射进房间(忽略叶片厚度)的理论时长约为(  )
A.3小时 B.6小时 C.12小时 D.21小时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5分。
16.(2025·重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瑞士小镇瓦尔斯地处阿尔卑斯山峡谷之中,温泉资源丰富,人口约1000人,对外交通仅有一条公路。20世纪末,当地利用废弃采石场,建成洞穴式温泉浴场。该温泉浴场受洪水威胁较小,对场镇居民生产生活影响也小。2009年瓦尔斯温泉浴场获得世界建筑界最高奖,极大提升了该镇知名度,但至今该镇温泉旅游业规模仍然较小。如图为瓦尔斯温泉浴场位置示意图。
(1)分析瓦尔斯温泉浴场对场镇及周边区域环境影响小的原因。
(2)说明瓦尔斯温泉浴场受洪水威胁较小的原因。
(3)指出限制该镇大规模发展温泉旅游业的区位条件。
17.(2025·重庆) 阅读文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西南宁市马山县被誉为“中国黑山羊之乡”,黑山羊养殖历史悠久,养殖农户多。该县黑山羊肉质优良,较多销往粤港澳地区。马山县属喀斯特丘陵山区,森林覆盖率超过70%。当地黑山羊传统养殖方式为就近放养于山岭间,以灌丛和野草等为食,植被被黑山羊啃食之后恢复周期较长。为解决此问题,近年来当地政府积极推广“无土牧草”栽培技术,生态效益明显。
(1)从合理利用土地角度,分析马山县有较多农户放养黑山羊的原因。
(2)马山县黑山羊销往粤港澳地区较多,主要是因为:
①马山县所在省区与粤港澳地区毗邻,运输距离短,运输成本低;
②马山县发展较为滞后,当地黑山羊销售价格与粤港澳地区差异大,将黑山羊销往粤港澳地区   ;
③粤港澳地区人口众多   ,   
(3)从地形角度,分析该地被黑山羊啃食后的植被恢复周期较长的原因。
18.(2025·重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蒙新河狸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我国仅栖息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乌伦古河(内流河)的河水与近岸。乌伦古河发源于阿尔泰山,近几十年来该流域农牧业发展迅速,蒙新河狸因栖息地减少濒临灭绝。调查表明,在乌伦古河干流河段,下游较上游蒙新河狸更为稀少。2018年以来,几名青年志愿者发起“河狸食堂”公益活动,克服当地自然条件的限制,在乌伦古河两岸种植河狸喜食的灌木柳。迄今为止,我国蒙新河狸的数量增加到约750只。如图示意乌伦古河干流下游河段水文地质剖面。
(1)在图中选择正确的图案,填入图例中的甲、乙两处,并说明理由。
(2)分析乌伦古河干流下游河段蒙新河狸更为稀少的径流量原因。
(3)分析M地种植灌木柳的地下水条件。
(4)作为一名青年学生,除到当地植树外,你还能参与哪些蒙新河狸保护行动?请提出一项行动,并写出该行动促进蒙新河狸数量增长的地理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D
【知识点】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
【解析】【点评】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原则 内容 案例
依据运输需求 运输方式和交通线、站的选择、便准,以及交通运输网密度等,都应根据运输需求而定。 我国根据运输需求把普通公路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等不同级别。
适度超前 设计标准要满足今后一定时期的运输需求,但标准过高会造成浪费。 例: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为全球建设规模最大的机场,其定位为大型国际航空枢纽,预计到2022年旅客吞吐量为4500万人次,并预留了2050年1.3亿人次的旅客吞吐量,成为各项指标位居全球前列的大型国际航空枢纽。
因地制宜
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线、站的选址以及设计标准等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 为了减缓坡度,公路盘山而建,呈“之”字型分布。
尽量少占土地原则 交通线、站应尽量少占土地,尤其是耕地。 高速铁路的建设一般都采用高架的形式进行建设,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减少占用耕地。
发挥综合运输优势 利用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做好转运和衔接,形成立体、系统的交通运输网。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除了飞机外,还集合了多种交通工具替换中心将公路,高铁,公交,以及地铁全部归纳在一起。形成一张世界上最为高效的地下交通运输网络。
平衡地区发展,适应国防需求等 建设川藏铁路,是促进民族团结、维护中国国家统一、巩固边疆稳定的需要,是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治藏方略的重大举措。
1.根据材料的信息可知,“中欧快航”是从宁波舟山港起航,点对点直航德国威廉港。与其他航线在航行条件上没有本质的区别,也没有降低运输的风险,其只是点对点的航线,航运技术业不先进,其开通主要是为满足中国与欧洲货物运输需求的增加,快速运输,减少了中间港口的停靠,提高了运输效率。B正确。
故答案为:B。
2.据上题的分析,“中欧快航”是从宁波舟山港起航,点对点直航德国威廉港,其快速运输的原因是直航运输,减少了中间港口的停靠,中转环节减少,期间丙没有缩短运输距离,也没有降低劳动成本,运输货物种类与运输效率高低没有关系。D正确。
故答案为:D。
【答案】3.C
4.A
【知识点】认识土壤;成土因素
【解析】【点评】影响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
(1)成土母质 ①作用: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为土壤的形成提供最基本的矿物质和无机养分。②表现:不同的成土母质会造成土壤性状的差异。
(2)气候 ①作用:是土壤形成的动力因素。
②表现:为土壤的形成提供水分和热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矿物质风化、物质迁移,以及植物、动物、微生物的活动。
(3)生物 ①作用:是土壤形成的决定性因素。②表现:为土壤提供有机物,改变土壤的结构,形成肥力。在生物因素中,植物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4)地形 ①作用:高度、坡度、坡向等地形因素影响土壤的发育。②表现:影响光照、热量和水分等条件,同时还影响物质的转换,进而影响土壤的发育。
(5)时间 ①作用:决定土壤的发育进程。②表现:随着时间推移,土壤从无到有,从薄到厚,层次由少到多,逐步发育成熟。
(6)人类活动 ①作用:对土壤的形成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②表现:人类的耕作活动,将自然土壤改造成为各种耕作土壤,改善土壤的结构与性状,提高土壤的生产能力。一些违反自然成土过程的人类活动,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退化、肥力下降。
3.据材料可知,“蒙金土”是分布在河北省南部地区的一种厚层土壤,该种土壤具有明显分层、保水保肥、通气性好等特征,因此可以判断该土壤是黄河携带的泥沙堆积而形成的,故可以断定其成土母质是来自河流泛滥后泥沙堆积物,该土壤的成土母质与海岸淤积(海浪作用)、黄土沉降(风力作用)、基岩风化(风化作用)关系不大。C正确。
故答案为:C。
4.根据材料的信息可知,“蒙金土”具有 分层明显,保水保肥,通气性好等特征,故可以判定该土壤上层具有较好通水透肥能力,上层为砂层,且其还具有保肥能力,说明该土壤的下层是黏重的。A正确。
故答案为:A。
【答案】5.C
6.D
【知识点】区域产业结构及其变化
【解析】【点评】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
路径 具体内容
产业延伸 依托原有产业基础发展下游产业,建立起关联与配套的产业群,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完善配套服务,促使集聚效益的产生
产业更新 吸引外资和先进技术,发展新兴产业,建立替代产业群
综合发展 在转型初期,采取产业延伸模式,随着加工业的发展,区域功能逐渐完善,新兴产业相继崛起,遂向综合性方向演化
技术突破 技术积累突破关键技术限制,实现产业转型的整体升级
企业收购 通过国内外企业收购,获取技术或品牌,实现跨越式升级
5.根据材料可知, 卡托维兹市转型前的主导产业是煤炭和钢铁,转型后的主导产业是音乐文化,这两类产业依赖的自然资源、技术基础是不同的,两类产业的市场也不相同,因此可以判定,该市产业转型不能利用煤炭和钢铁工业时期的自然资源、技术基础和市场范围,但可以利用交通条件,因为这两类产业发展都依赖便捷的交通条件。C正确。
故答案为:C。
6.根据材料可知,“ 该市正利用音乐文化人才优势,推动电竞音乐创作本土化,促进音乐文化产业和电竞产业的融合发展 ”,其产业融合是依赖人才(音乐文化产业与电竞产业都需要共同的人才),是属于共用劳动力资源。农机制造与粮食种植的融合是产品(农机制造的机械—产品)与投入(机械是粮食种植的投入)之间的联系,生态农业与观光旅游之间的融合是生态农业为旅游业提供旅游资源,钢铁冶炼与汽车制造之间的融合是钢铁冶炼为汽车制造提供生产的原料,软件开发与电子商务的融合是共用懂电子科技的人才。D正确。
故答案为:D。
【答案】7.A
8.D
【知识点】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国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
【解析】【点评】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案例
自然
因素 气候 美国本土老年人在退休后由东北部“冷冻地带”向南方“阳光地带”迁移
水源 塔里木盆地中绿洲地区人口向河流上游移动
土壤 农民因耕地不足发生人口迁移
矿产资源 大庆、攀枝花吸引大量工人、技术人员和家属迁入
生态恶化 20世纪非洲干旱造成的环境难民
经济
因素 经济水平 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立,致大量人口迁入
交通和通讯的发展 近几个世纪的人口迁移高潮
社会
因素 政治 我国六、七十年代知青下乡
战争 波黑战争引起200多万难民逃离家乡
婚姻 军人家属的从军
7.根据图文信息可知,“ 龙游县位于浙江省西部,海拔35~1442米,地形复杂多样,衢江自西向东流经县城”,故可以判断图中区域的地势中部低南北两侧高,且最低处的海拔高度与最高处相差超过1千米,根据海拔高气温低的规律可知,图中T1等温线气温数值应该是最大的,对比四个选项中的信息,故可以断定正确的答案只能是A选项。A正确。
故答案为:A。
8.龙游县的县城应该位于地势相对低平的衢江沿岸地区,故可以判定甲区域为县城,近年来该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说明该县城城镇化刚刚起步,处于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故可以判断,近年来该区域的人口由周边乡村向县城集聚,即由图中的乙、丙和丁向甲迁移。D正确。
故答案为:D。
【答案】9.C
10.A
【知识点】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解析】【点评】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作用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方向 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区 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与风向相反
大小 由水平气压梯度决定(等压线疏则小,密则大) 随风速增大而增大,随纬度升高而增大 与下垫面状况有关
9.由图可知,图中的信息显示,在北京时间2020年12日20时,长江三角洲地区,等压线稀疏,且气压数值较小,说明长三角地区,风力较小。此时是北半球的冬季,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以北地区出现高压,此高压应该是亚洲高压,长三角地区受亚洲高压影响较小,气温下降较小,气温相对较高,空气中的水汽较我国北方地区相比较多。C正确。
故答案为:C。
10.根据上题的分析,我国北方地区受亚洲高压影响,出现大风降温天气,即寒潮天气,受此次寒潮的影响,冷空气南下,大风会使区域的污染物得到扩散,大气污染状况得到缓解,大风由西北向东南移动,因此从西北向东南污染状况依次得到缓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江苏北部最早受到冷空气影响,古该区域内污染状况首先缓解的江苏北部地区。A正确。
故答案为:A。
【答案】11.D
12.C
13.B
【知识点】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史;矿物与岩石
【解析】【点评】岩石圈的物质在内外李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周而复始,形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号码 原物质 地质作用 生成物质
① 岩浆 冷却凝固作用 岩浆岩
② 岩浆岩、变质岩和已生成的沉积岩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沉积岩
③ 岩浆岩、沉积岩和已生成的变质岩 变质作用(温度、压力) 变质岩
④ 各类岩石 重熔再生资源 岩浆
11.根据材料可知,铍矿是存在侵入岩中的矿产资源,其所在岩体属于侵入岩,花岗岩就属于侵入岩,玄武岩属于喷出岩,砂页岩、石灰岩属于沉积岩。D正确。
故答案为:D。
12.由图可知,铍矿床分布在Y1(早期岩体)和Y2(晚期岩体)地层中,而在Q(第四纪地层)、O(奥陶纪地层)、ε(寒武纪地层)和Pt(元古宙地层)中没有,铍矿床是属于侵入岩,其是岩浆侵入已经形成的地层中形成的,据图中各岩层的分布信息可知,铍矿床侵入了元古宙地层、寒武纪地层和奥陶纪地层,没有侵入到第四纪地层,第四纪地层覆盖在铍矿床之上,说其形成的时间是在奥陶纪之后,第四纪之前。C正确。
故答案为:C。
13.根据材料可知,该地位于鄂湘赣交界的幕阜山地区。该地区降水丰富,且地形高差较大,流水侵蚀作用显著,故第四纪地层分布区可能V形谷。黄土梁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上,落水洞主要分布在石灰岩地区,且降水丰富的地方,火山锥是属于火山地貌,第四纪是鄂湘赣山区没有火山活动。B正确。
故答案为:B。
【答案】14.A
15.C
【知识点】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解析】【点评】不同的气候对应不同的自然带类型,不同的自然带都有与之对应的气候类型。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
14.瑞典谢莱夫特奥市位于北欧地区,当地的地带性植被亚寒带针叶林,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主要分布在北欧、西伯利亚平原、加拿大北部地区。亚马孙平原上的植被为热带雨林,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典型植被是热带荒漠或者为热带草原。A正确。
故答案为:A。
15.6月22日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是极昼现象,萨拉文化中心大楼位于64°48'N,地处北极圈(66°34'N)附近,其昼长接近于24小时。此日萨拉文化中心大楼正东朝向的垂直百叶窗在α=90°时,阳光能照进房间的时间从日出到正午。当地日出时间约为0时,正午为12时,故阳光照射进屋内的理论时长约为12小时。C正确。
故答案为:C。
16.【答案】(1)温泉浴场与场镇有一定距离,规模较小,噪声、垃圾等污染对场镇居住环境影响小;温泉浴场位于流经场镇河流的下游,废水排放对场镇居民用水影响小;温泉浴场选址于废弃采石场,采用洞穴式设计,建设过程中对地表环境破坏较少。
(2)温泉浴场所在区域河谷较宽,洪水位相对较低;温泉浴场位置相对于河床有一定高差,受洪水威胁小;距河流较远,受洪水威胁小。
(3)该镇劳动力相对短缺;对外交通不便;建设用地条件差;远离主要客源地;旅游接待能力有限,旅游环境承载力小。
【知识点】洪涝灾害;新能源开发与利用;资源问题及其成因;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解析】【分析】(1)瓦尔斯温泉浴场对场镇及周边区域环境影响小的原因,主要从温泉浴场开发对周围的影响小或者温泉浴场距离小镇距离较远角度进行分析。由图可知, 温泉浴场与场镇有一定距离,规模较小,噪声、垃圾等污染对场镇居住环境影响小;温泉浴场位于流经场镇河流的下游,废水排放对场镇居民用水影响小;温泉浴场选址于废弃采石场,采用洞穴式设计,建设过程中对地表环境破坏较少。
(2) 瓦尔斯温泉浴场受洪水威胁较小的原因,从温泉浴场的位置距离河流较远、地势相对较高的角度进行说明。由图可知, 温泉浴场所在区域河谷较宽,洪水位相对较低;温泉浴场位置相对于河床有一定高差,受洪水威胁小;距河流较远,受洪水威胁小。
(3) 限制该镇大规模发展温泉旅游业的区位条件,主要从交通不便、环境承载力小、客源市场远、景区接待能力小等方面进行考虑。 该镇劳动力相对短缺;对外交通不便;建设用地条件差;远离主要客源地;旅游接待能力有限,旅游环境承载力小。
【点评】旅游资源开发评价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旅游资源本身,二是旅游资源所处的环境及其相关方面。旅游资源价值评价,资源质量高、集群状况好、地域组合好的旅游资源游览价值高,开发条件好;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交通闭塞,进出不畅,开发条件差;反之较优;客源市场条件,旅游资源与经济发达地区较近,客源市场较近,旅游开发价值高。反之开发价值较低;基础设施条件,地区接待能力强,开发条件好,反之开发条件差。
17.【答案】(1)该地属丘陵山区,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更合理,林地中灌丛、野草等可作为黑山羊丰富的饲草来源;喀斯特地貌广布,土壤贫瘠,不适合发展种植业;林地多,分布广,山区居民点分散,方便较多农户就近利用林地放养;黑山羊养殖为放养模式,饲料、劳动力等投入少,养殖成本低,经济效益好。
(2)可获得更高的利润;经济发达(购买力强/消费能力强);黑山羊的消费市场更为广阔
(3)喀斯特地区,岩石裂隙发育,地表水较为缺乏,黑山羊啃食后,植被因水分不足,生长缓慢;丘陵山地地区海拔较高,坡度大,水土易流失,导致土壤瘠薄,黑山羊啃食后,植被因养分缺乏,生长缓慢。
【知识点】主要植被类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分析】(1)马山县有较多农户放养黑山羊的原因,主要从该地山羊饲草丰富,适宜放牧的面积广阔等角度进行分析。题目要求从合理利用土地的角度分析,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特征可知, 该地属丘陵山区,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更合理,林地中灌丛、野草等可作为黑山羊丰富的饲草来源;喀斯特地貌广布,土壤贫瘠,不适合发展种植业;林地多,分布广,山区居民点分散,方便较多农户就近利用林地放养;黑山羊养殖为放养模式,饲料、劳动力等投入少,养殖成本低,经济效益好。
(2) 马山县黑山羊销往粤港澳地区较多的原因,应该从运输距离近,经济效益高,消费市场广方面进行分析,题目①、②已经给出了全部或部分信息,需要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对空缺的信息进行完善,粤港澳地区经济发达,将黑山羊销往这些地区,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③提示的前提是粤港澳地区人口众多,说明具有较为广阔黑山羊产品的消费市场。
(3) 该地被黑山羊啃食后的植被恢复周期较长的原因,主要从该地生态环境脆弱,植被恢复困难,但需要从地形的角度进行分析。广西南宁的地貌为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区,岩石裂隙发育,地表水较为缺乏,黑山羊啃食后,植被因水分不足,生长缓慢;丘陵山地地区海拔较高,坡度大,水土易流失,导致土壤瘠薄,黑山羊啃食后,植被因养分缺乏,生长缓慢。
【点评】区域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主要包括: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控制农村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 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 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8.【答案】(1)甲:乙:理由:沙土粒径大于粉土,更易沉积在上游河段;河流自西向东注入乌伦古湖,上游颗粒大,甲位于上游,下游颗粒小,乙位于下游(流水沉积具有分选性)。
(2)该河段所在区域降水稀少,地表径流补给少,蒸发与下渗较强,径流量小;农牧业发展迅速,生产生活大量用水,导致下游河段径流量更少;下游径流量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易断流,蒙新河狸无法正常生存。因此,蒙新河狸栖息地范围小,食物来源少,活动空间小,蒙新河狸更为稀少。
(3)M地地表沉积物为沙土,有利于接收大气降水、凝结水下渗;地下水水位较高,能够满足灌木柳对水分的需求;但M地地处干旱区,地下水补给主要为河流和上游地下含水层,地下水补给量小;不透水层距地表近,地下含水层薄,储存空间小;地下水水位比下游高,易于流向下游,地下水资源较为贫乏,种植灌木柳时灌溉水源不足。
(4)行动:捐款。过程:捐款→增加资金积累→增加灌木柳种植的数量和完善蒙新河狸保护的其他措施→蒙新河狸数量增加。或行动:宣传。过程:宣传→更多人参与保护行动→增加保护的资金、劳动力和技术等投入→增加灌木柳种植的数量和完善蒙新河狸保护的其他措施→蒙新河狸数量增加。或行动:到该地调研。过程:到该地调研→了解蒙新河狸生长习性及环境特点等→为蒙新河狸保护提供合理的决策建议→更好地保护蒙新河狸→蒙新河狸数量增加。
【知识点】河流地貌;主要植被类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外力作用;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甲为沙土,乙为粉土,粉土的粒径小于沙土。根据流水沉积物的沉积环境,流速较快时沉积物的颗粒较大,流速较缓慢时,沉积物的颗粒较小。图中福海县附近的沉积物的粒径应该叫细小,因为该地地势较低,坡度减缓,沉积物颗粒较小,可能是粉土,而在比福海县地势较高的地方,流水速度较快,沉积物的颗粒相对较大,可能是沙土,故图中图例“”对应甲—沙土,“”对应乙—粉土。
(2) 乌伦古河干流下游河段蒙新河狸更为稀少的径流量原因,主要分析乌伦古河下游较上游蒙新河狸生存环境更加不利进行分析。据材料可知,蒙新河狸生活在河水及其近岸地区。河流径流少是导致蒙新河狸稀少的主要原因。结合材料中的信息,乌伦古河流域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深居大陆内部, 降水稀少,地表径流补给少,蒸发与下渗较强,径流量小。另外加上近年来,随着当地的农牧业发展迅速,生产生活大量用水,导致下游河段径流量更少;下游径流量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易断流,蒙新河狸无法正常生存。因此,蒙新河狸栖息地范围小,食物来源少,活动空间小,蒙新河狸更为稀少。
(3) M地种植灌木柳的地下水条件,主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分析,其有利条件从地下水易于补充,不利条件则是该地地下水不易保存进行分析。结合上题的分析, M地地表沉积物为沙土,有利于接收大气降水、凝结水下渗;地下水水位较高,能够满足灌木柳对水分的需求;但M地地处干旱区,地下水补给主要为河流和上游地下含水层,地下水补给量小;不透水层距地表近,地下含水层薄,储存空间小;地下水水位比下游高,易于流向下游,地下水资源较为贫乏,种植灌木柳时灌溉水源不足。
(4)本题是要求学生参与一项行动,来保护蒙新河狸,使其数量增长。学生可以选择各种行动,但要遵循因地制宜,维护生态环境为前提,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行动的可能性,再则学生可以做到的,可以是捐款,实现的地理过程是:捐款→增加资金积累→增加灌木柳种植的数量和完善蒙新河狸保护的其他措施→蒙新河狸数量增加。还可以是宣传。过程:宣传→更多人参与保护行动→增加保护的资金、劳动力和技术等投入→增加灌木柳种植的数量和完善蒙新河狸保护的其他措施→蒙新河狸数量增加。或者是到该地调研。过程是到该地调研→了解蒙新河狸生长习性及环境特点等→为蒙新河狸保护提供合理的决策建议→更好地保护蒙新河狸→蒙新河狸数量增加。
【点评】河流地貌(以湄公河——澜沧江为例)
位置 名称 成因
源头段 流经青藏高原 宽浅河谷 地形平坦,河流向下的侵蚀作用较弱
上游 流经山区、高原、高地 “V”形峡谷 落差大、水流急,向下的侵蚀作用强
出山口 支流汇入处 冲积扇 河水摆脱了侧向约束,泥沙沉积
中下游 流经丘陵盆地 曲流 地形坡度较缓,水流以侧向的侵蚀为主,河道变得弯曲
牛轭湖 河流会裁弯取直,留下废弃的弯道
流经平原 冲积平原 地势平坦,河流带来的泥沙大量沉积
河口段 入海口处 三角洲 流速减慢,所携带的泥沙在河口沉积
1 / 1【高考真题】 2025年重庆市高考地理真题(网络参考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5·重庆)目前,中国与欧盟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货物运输频繁。2024年12月30日,满载货物的“嘉华宁波”号从宁波舟山港起航,点对点直航德国威廉港标志着“中欧快航”航线正式开通。该航线的开通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运输效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开通“中欧快航”航线主要是因为(  )
A.通航条件好 B.运输需求增加
C.运输风险低 D.航运技术先进
2.“中欧快航”能够提高运输效率的主要原因是(  )
A.物种类多 B.劳动成本低 C.运输距离短 D.中转环节少
【答案】1.B
2.D
【知识点】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
【解析】【点评】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原则 内容 案例
依据运输需求 运输方式和交通线、站的选择、便准,以及交通运输网密度等,都应根据运输需求而定。 我国根据运输需求把普通公路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等不同级别。
适度超前 设计标准要满足今后一定时期的运输需求,但标准过高会造成浪费。 例: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为全球建设规模最大的机场,其定位为大型国际航空枢纽,预计到2022年旅客吞吐量为4500万人次,并预留了2050年1.3亿人次的旅客吞吐量,成为各项指标位居全球前列的大型国际航空枢纽。
因地制宜
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线、站的选址以及设计标准等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 为了减缓坡度,公路盘山而建,呈“之”字型分布。
尽量少占土地原则 交通线、站应尽量少占土地,尤其是耕地。 高速铁路的建设一般都采用高架的形式进行建设,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减少占用耕地。
发挥综合运输优势 利用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做好转运和衔接,形成立体、系统的交通运输网。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除了飞机外,还集合了多种交通工具替换中心将公路,高铁,公交,以及地铁全部归纳在一起。形成一张世界上最为高效的地下交通运输网络。
平衡地区发展,适应国防需求等 建设川藏铁路,是促进民族团结、维护中国国家统一、巩固边疆稳定的需要,是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治藏方略的重大举措。
1.根据材料的信息可知,“中欧快航”是从宁波舟山港起航,点对点直航德国威廉港。与其他航线在航行条件上没有本质的区别,也没有降低运输的风险,其只是点对点的航线,航运技术业不先进,其开通主要是为满足中国与欧洲货物运输需求的增加,快速运输,减少了中间港口的停靠,提高了运输效率。B正确。
故答案为:B。
2.据上题的分析,“中欧快航”是从宁波舟山港起航,点对点直航德国威廉港,其快速运输的原因是直航运输,减少了中间港口的停靠,中转环节减少,期间丙没有缩短运输距离,也没有降低劳动成本,运输货物种类与运输效率高低没有关系。D正确。
故答案为:D。
(2025·重庆)2024年,我国完成了第三次土壤普查的野外采样工作。普查发现,河北省南部到东部地区广泛分布某种厚层土壤。该土壤分层明显,保水保肥,通气性好,被当地人称为“蒙金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蒙金土”成土母质的形成主要缘于(  )
A.海岸淤积 B.黄土沉降 C.河流泛滥 D.基岩风化
4.“蒙金土”的质地为(  )
A.上砂下黏 B.上黏下砂 C.上下均砂 D.上下均黏
【答案】3.C
4.A
【知识点】认识土壤;成土因素
【解析】【点评】影响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
(1)成土母质 ①作用: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为土壤的形成提供最基本的矿物质和无机养分。②表现:不同的成土母质会造成土壤性状的差异。
(2)气候 ①作用:是土壤形成的动力因素。
②表现:为土壤的形成提供水分和热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矿物质风化、物质迁移,以及植物、动物、微生物的活动。
(3)生物 ①作用:是土壤形成的决定性因素。②表现:为土壤提供有机物,改变土壤的结构,形成肥力。在生物因素中,植物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4)地形 ①作用:高度、坡度、坡向等地形因素影响土壤的发育。②表现:影响光照、热量和水分等条件,同时还影响物质的转换,进而影响土壤的发育。
(5)时间 ①作用:决定土壤的发育进程。②表现:随着时间推移,土壤从无到有,从薄到厚,层次由少到多,逐步发育成熟。
(6)人类活动 ①作用:对土壤的形成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②表现:人类的耕作活动,将自然土壤改造成为各种耕作土壤,改善土壤的结构与性状,提高土壤的生产能力。一些违反自然成土过程的人类活动,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退化、肥力下降。
3.据材料可知,“蒙金土”是分布在河北省南部地区的一种厚层土壤,该种土壤具有明显分层、保水保肥、通气性好等特征,因此可以判断该土壤是黄河携带的泥沙堆积而形成的,故可以断定其成土母质是来自河流泛滥后泥沙堆积物,该土壤的成土母质与海岸淤积(海浪作用)、黄土沉降(风力作用)、基岩风化(风化作用)关系不大。C正确。
故答案为:C。
4.根据材料的信息可知,“蒙金土”具有 分层明显,保水保肥,通气性好等特征,故可以判定该土壤上层具有较好通水透肥能力,上层为砂层,且其还具有保肥能力,说明该土壤的下层是黏重的。A正确。
故答案为:A。
(2025·重庆)20世纪90年代,“波兰煤都”卡托维兹市的煤炭和钢铁工业走向衰落。2008年,该市开始以音乐文化产业作为经济转型重点,每年举办20多个音乐节,但成效有限。2013年起,该市以举办世界顶级电竞大赛为契机,围绕节目制作、赛事组织、网络直播等大力发展电竞产业,现已成为欧洲电竞中心。如今,该市正利用音乐文化人才优势,推动电竞音乐创作本土化,促进音乐文化产业和电竞产业的融合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该市产业转型可利用煤炭和钢铁工业时期的(  )
A.自然资源 B.技术基础 C.交通条件 D.市场范围
6.下列产业融合中,与该市产业融合方式最相近的是(  )
A.农机制造与粮食种植 B.生态农业与观光旅游
C.钢铁冶炼与汽车制造 D.软件开发与电子商务
【答案】5.C
6.D
【知识点】区域产业结构及其变化
【解析】【点评】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
路径 具体内容
产业延伸 依托原有产业基础发展下游产业,建立起关联与配套的产业群,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完善配套服务,促使集聚效益的产生
产业更新 吸引外资和先进技术,发展新兴产业,建立替代产业群
综合发展 在转型初期,采取产业延伸模式,随着加工业的发展,区域功能逐渐完善,新兴产业相继崛起,遂向综合性方向演化
技术突破 技术积累突破关键技术限制,实现产业转型的整体升级
企业收购 通过国内外企业收购,获取技术或品牌,实现跨越式升级
5.根据材料可知, 卡托维兹市转型前的主导产业是煤炭和钢铁,转型后的主导产业是音乐文化,这两类产业依赖的自然资源、技术基础是不同的,两类产业的市场也不相同,因此可以判定,该市产业转型不能利用煤炭和钢铁工业时期的自然资源、技术基础和市场范围,但可以利用交通条件,因为这两类产业发展都依赖便捷的交通条件。C正确。
故答案为:C。
6.根据材料可知,“ 该市正利用音乐文化人才优势,推动电竞音乐创作本土化,促进音乐文化产业和电竞产业的融合发展 ”,其产业融合是依赖人才(音乐文化产业与电竞产业都需要共同的人才),是属于共用劳动力资源。农机制造与粮食种植的融合是产品(农机制造的机械—产品)与投入(机械是粮食种植的投入)之间的联系,生态农业与观光旅游之间的融合是生态农业为旅游业提供旅游资源,钢铁冶炼与汽车制造之间的融合是钢铁冶炼为汽车制造提供生产的原料,软件开发与电子商务的融合是共用懂电子科技的人才。D正确。
故答案为:D。
(2025·重庆)龙游县位于浙江省西部,海拔35~1442米,地形复杂多样,衢江自西向东流经县城。近年来,该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某科研小组收集了该县15个气象站(点)的气温资料,在地貌分区图上叠绘了该县多年平均气温等值线(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等温线数值关系是(  )
A.T1>T3>T5 B.T3>T1且T3>T5
C.T5>T3>T1 D.T38. 近年来,该区域内人口迁移方向最可能是(  )
A.甲→丙 B.乙→丙 C.丙→丁 D.丙→甲
【答案】7.A
8.D
【知识点】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国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
【解析】【点评】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案例
自然
因素 气候 美国本土老年人在退休后由东北部“冷冻地带”向南方“阳光地带”迁移
水源 塔里木盆地中绿洲地区人口向河流上游移动
土壤 农民因耕地不足发生人口迁移
矿产资源 大庆、攀枝花吸引大量工人、技术人员和家属迁入
生态恶化 20世纪非洲干旱造成的环境难民
经济
因素 经济水平 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立,致大量人口迁入
交通和通讯的发展 近几个世纪的人口迁移高潮
社会
因素 政治 我国六、七十年代知青下乡
战争 波黑战争引起200多万难民逃离家乡
婚姻 军人家属的从军
7.根据图文信息可知,“ 龙游县位于浙江省西部,海拔35~1442米,地形复杂多样,衢江自西向东流经县城”,故可以判断图中区域的地势中部低南北两侧高,且最低处的海拔高度与最高处相差超过1千米,根据海拔高气温低的规律可知,图中T1等温线气温数值应该是最大的,对比四个选项中的信息,故可以断定正确的答案只能是A选项。A正确。
故答案为:A。
8.龙游县的县城应该位于地势相对低平的衢江沿岸地区,故可以判定甲区域为县城,近年来该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说明该县城城镇化刚刚起步,处于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故可以判断,近年来该区域的人口由周边乡村向县城集聚,即由图中的乙、丙和丁向甲迁移。D正确。
故答案为:D。
(2025·重庆)气象条件是影响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2020年12月11~13日,长三角及周边地区发生一次空气污染事件。12日,该区域内部分地区大气颗粒物(PM)浓度达到重度污染标准;13日,各地污染状况先后缓解。下图示意北京时间12日20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北京时间12日20时前后,长三角地区比图中甲区域(  )
A.水汽少 B.气温低 C.风力弱 D.气压高
10.该区域内污染状况首先缓解的应是(  )
A.江苏北部 B.安徽南部 C.江西东部 D.浙江西部
【答案】9.C
10.A
【知识点】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解析】【点评】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作用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方向 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区 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与风向相反
大小 由水平气压梯度决定(等压线疏则小,密则大) 随风速增大而增大,随纬度升高而增大 与下垫面状况有关
9.由图可知,图中的信息显示,在北京时间2020年12日20时,长江三角洲地区,等压线稀疏,且气压数值较小,说明长三角地区,风力较小。此时是北半球的冬季,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以北地区出现高压,此高压应该是亚洲高压,长三角地区受亚洲高压影响较小,气温下降较小,气温相对较高,空气中的水汽较我国北方地区相比较多。C正确。
故答案为:C。
10.根据上题的分析,我国北方地区受亚洲高压影响,出现大风降温天气,即寒潮天气,受此次寒潮的影响,冷空气南下,大风会使区域的污染物得到扩散,大气污染状况得到缓解,大风由西北向东南移动,因此从西北向东南污染状况依次得到缓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江苏北部最早受到冷空气影响,古该区域内污染状况首先缓解的江苏北部地区。A正确。
故答案为:A。
(2025·重庆)铍矿是我国紧缺战略性矿产资源之一。2024年我国在鄂湘赣交界的幕阜山地区发现含铍矿的岩体。该岩体是岩浆多期侵入到上覆岩层中冷却形成,后经剥蚀出露地表。为确定岩体形成时间,研究人员对周边地层进行了详细地质调查。下图示意幕阜山局部地区该类岩体及周边地层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该地铍矿所在岩体的类型应是(  )
A.砂页岩 B.石灰岩 C.玄武岩 D.花岗岩
12.该地铍矿所在岩体形成时间可能是(  )
A.早于寒武纪,晚于元古宙 B.早于元古宙,晚于太古宙
C.早于第四纪,晚于奥陶纪 D.早于奥陶纪,晚于寒武纪
13.该地第四纪地层分布区可能发育的地貌是(  )
A.黄土梁 B.V形谷 C.火山锥 D.落水洞
【答案】11.D
12.C
13.B
【知识点】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史;矿物与岩石
【解析】【点评】岩石圈的物质在内外李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周而复始,形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号码 原物质 地质作用 生成物质
① 岩浆 冷却凝固作用 岩浆岩
② 岩浆岩、变质岩和已生成的沉积岩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沉积岩
③ 岩浆岩、沉积岩和已生成的变质岩 变质作用(温度、压力) 变质岩
④ 各类岩石 重熔再生资源 岩浆
11.根据材料可知,铍矿是存在侵入岩中的矿产资源,其所在岩体属于侵入岩,花岗岩就属于侵入岩,玄武岩属于喷出岩,砂页岩、石灰岩属于沉积岩。D正确。
故答案为:D。
12.由图可知,铍矿床分布在Y1(早期岩体)和Y2(晚期岩体)地层中,而在Q(第四纪地层)、O(奥陶纪地层)、ε(寒武纪地层)和Pt(元古宙地层)中没有,铍矿床是属于侵入岩,其是岩浆侵入已经形成的地层中形成的,据图中各岩层的分布信息可知,铍矿床侵入了元古宙地层、寒武纪地层和奥陶纪地层,没有侵入到第四纪地层,第四纪地层覆盖在铍矿床之上,说其形成的时间是在奥陶纪之后,第四纪之前。C正确。
故答案为:C。
13.根据材料可知,该地位于鄂湘赣交界的幕阜山地区。该地区降水丰富,且地形高差较大,流水侵蚀作用显著,故第四纪地层分布区可能V形谷。黄土梁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上,落水洞主要分布在石灰岩地区,且降水丰富的地方,火山锥是属于火山地貌,第四纪是鄂湘赣山区没有火山活动。B正确。
故答案为:B。
(2025·重庆)萨拉文化中心大楼位于瑞典谢莱夫特奥市(64°48'N,21°00'E),是全球第三高的现代木结构建筑。该建筑所用木材全部来自本地地带性植被,在低楼层采用垂直百叶窗以更好满足采光、通风等需要。下图为垂直百叶窗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该建筑物木材所采用的地带性植被还分布于(  )
A.西西伯利亚平原 B.亚马孙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15. 6月22日,正东朝向的垂直百叶窗在α=90“时,阳光照射进房间(忽略叶片厚度)的理论时长约为(  )
A.3小时 B.6小时 C.12小时 D.21小时
【答案】14.A
15.C
【知识点】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解析】【点评】不同的气候对应不同的自然带类型,不同的自然带都有与之对应的气候类型。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
14.瑞典谢莱夫特奥市位于北欧地区,当地的地带性植被亚寒带针叶林,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主要分布在北欧、西伯利亚平原、加拿大北部地区。亚马孙平原上的植被为热带雨林,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典型植被是热带荒漠或者为热带草原。A正确。
故答案为:A。
15.6月22日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是极昼现象,萨拉文化中心大楼位于64°48'N,地处北极圈(66°34'N)附近,其昼长接近于24小时。此日萨拉文化中心大楼正东朝向的垂直百叶窗在α=90°时,阳光能照进房间的时间从日出到正午。当地日出时间约为0时,正午为12时,故阳光照射进屋内的理论时长约为12小时。C正确。
故答案为: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5分。
16.(2025·重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瑞士小镇瓦尔斯地处阿尔卑斯山峡谷之中,温泉资源丰富,人口约1000人,对外交通仅有一条公路。20世纪末,当地利用废弃采石场,建成洞穴式温泉浴场。该温泉浴场受洪水威胁较小,对场镇居民生产生活影响也小。2009年瓦尔斯温泉浴场获得世界建筑界最高奖,极大提升了该镇知名度,但至今该镇温泉旅游业规模仍然较小。如图为瓦尔斯温泉浴场位置示意图。
(1)分析瓦尔斯温泉浴场对场镇及周边区域环境影响小的原因。
(2)说明瓦尔斯温泉浴场受洪水威胁较小的原因。
(3)指出限制该镇大规模发展温泉旅游业的区位条件。
【答案】(1)温泉浴场与场镇有一定距离,规模较小,噪声、垃圾等污染对场镇居住环境影响小;温泉浴场位于流经场镇河流的下游,废水排放对场镇居民用水影响小;温泉浴场选址于废弃采石场,采用洞穴式设计,建设过程中对地表环境破坏较少。
(2)温泉浴场所在区域河谷较宽,洪水位相对较低;温泉浴场位置相对于河床有一定高差,受洪水威胁小;距河流较远,受洪水威胁小。
(3)该镇劳动力相对短缺;对外交通不便;建设用地条件差;远离主要客源地;旅游接待能力有限,旅游环境承载力小。
【知识点】洪涝灾害;新能源开发与利用;资源问题及其成因;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解析】【分析】(1)瓦尔斯温泉浴场对场镇及周边区域环境影响小的原因,主要从温泉浴场开发对周围的影响小或者温泉浴场距离小镇距离较远角度进行分析。由图可知, 温泉浴场与场镇有一定距离,规模较小,噪声、垃圾等污染对场镇居住环境影响小;温泉浴场位于流经场镇河流的下游,废水排放对场镇居民用水影响小;温泉浴场选址于废弃采石场,采用洞穴式设计,建设过程中对地表环境破坏较少。
(2) 瓦尔斯温泉浴场受洪水威胁较小的原因,从温泉浴场的位置距离河流较远、地势相对较高的角度进行说明。由图可知, 温泉浴场所在区域河谷较宽,洪水位相对较低;温泉浴场位置相对于河床有一定高差,受洪水威胁小;距河流较远,受洪水威胁小。
(3) 限制该镇大规模发展温泉旅游业的区位条件,主要从交通不便、环境承载力小、客源市场远、景区接待能力小等方面进行考虑。 该镇劳动力相对短缺;对外交通不便;建设用地条件差;远离主要客源地;旅游接待能力有限,旅游环境承载力小。
【点评】旅游资源开发评价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旅游资源本身,二是旅游资源所处的环境及其相关方面。旅游资源价值评价,资源质量高、集群状况好、地域组合好的旅游资源游览价值高,开发条件好;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交通闭塞,进出不畅,开发条件差;反之较优;客源市场条件,旅游资源与经济发达地区较近,客源市场较近,旅游开发价值高。反之开发价值较低;基础设施条件,地区接待能力强,开发条件好,反之开发条件差。
17.(2025·重庆) 阅读文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西南宁市马山县被誉为“中国黑山羊之乡”,黑山羊养殖历史悠久,养殖农户多。该县黑山羊肉质优良,较多销往粤港澳地区。马山县属喀斯特丘陵山区,森林覆盖率超过70%。当地黑山羊传统养殖方式为就近放养于山岭间,以灌丛和野草等为食,植被被黑山羊啃食之后恢复周期较长。为解决此问题,近年来当地政府积极推广“无土牧草”栽培技术,生态效益明显。
(1)从合理利用土地角度,分析马山县有较多农户放养黑山羊的原因。
(2)马山县黑山羊销往粤港澳地区较多,主要是因为:
①马山县所在省区与粤港澳地区毗邻,运输距离短,运输成本低;
②马山县发展较为滞后,当地黑山羊销售价格与粤港澳地区差异大,将黑山羊销往粤港澳地区   ;
③粤港澳地区人口众多   ,   
(3)从地形角度,分析该地被黑山羊啃食后的植被恢复周期较长的原因。
【答案】(1)该地属丘陵山区,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更合理,林地中灌丛、野草等可作为黑山羊丰富的饲草来源;喀斯特地貌广布,土壤贫瘠,不适合发展种植业;林地多,分布广,山区居民点分散,方便较多农户就近利用林地放养;黑山羊养殖为放养模式,饲料、劳动力等投入少,养殖成本低,经济效益好。
(2)可获得更高的利润;经济发达(购买力强/消费能力强);黑山羊的消费市场更为广阔
(3)喀斯特地区,岩石裂隙发育,地表水较为缺乏,黑山羊啃食后,植被因水分不足,生长缓慢;丘陵山地地区海拔较高,坡度大,水土易流失,导致土壤瘠薄,黑山羊啃食后,植被因养分缺乏,生长缓慢。
【知识点】主要植被类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分析】(1)马山县有较多农户放养黑山羊的原因,主要从该地山羊饲草丰富,适宜放牧的面积广阔等角度进行分析。题目要求从合理利用土地的角度分析,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特征可知, 该地属丘陵山区,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更合理,林地中灌丛、野草等可作为黑山羊丰富的饲草来源;喀斯特地貌广布,土壤贫瘠,不适合发展种植业;林地多,分布广,山区居民点分散,方便较多农户就近利用林地放养;黑山羊养殖为放养模式,饲料、劳动力等投入少,养殖成本低,经济效益好。
(2) 马山县黑山羊销往粤港澳地区较多的原因,应该从运输距离近,经济效益高,消费市场广方面进行分析,题目①、②已经给出了全部或部分信息,需要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对空缺的信息进行完善,粤港澳地区经济发达,将黑山羊销往这些地区,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③提示的前提是粤港澳地区人口众多,说明具有较为广阔黑山羊产品的消费市场。
(3) 该地被黑山羊啃食后的植被恢复周期较长的原因,主要从该地生态环境脆弱,植被恢复困难,但需要从地形的角度进行分析。广西南宁的地貌为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区,岩石裂隙发育,地表水较为缺乏,黑山羊啃食后,植被因水分不足,生长缓慢;丘陵山地地区海拔较高,坡度大,水土易流失,导致土壤瘠薄,黑山羊啃食后,植被因养分缺乏,生长缓慢。
【点评】区域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主要包括: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控制农村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 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 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8.(2025·重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蒙新河狸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我国仅栖息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乌伦古河(内流河)的河水与近岸。乌伦古河发源于阿尔泰山,近几十年来该流域农牧业发展迅速,蒙新河狸因栖息地减少濒临灭绝。调查表明,在乌伦古河干流河段,下游较上游蒙新河狸更为稀少。2018年以来,几名青年志愿者发起“河狸食堂”公益活动,克服当地自然条件的限制,在乌伦古河两岸种植河狸喜食的灌木柳。迄今为止,我国蒙新河狸的数量增加到约750只。如图示意乌伦古河干流下游河段水文地质剖面。
(1)在图中选择正确的图案,填入图例中的甲、乙两处,并说明理由。
(2)分析乌伦古河干流下游河段蒙新河狸更为稀少的径流量原因。
(3)分析M地种植灌木柳的地下水条件。
(4)作为一名青年学生,除到当地植树外,你还能参与哪些蒙新河狸保护行动?请提出一项行动,并写出该行动促进蒙新河狸数量增长的地理过程。
【答案】(1)甲:乙:理由:沙土粒径大于粉土,更易沉积在上游河段;河流自西向东注入乌伦古湖,上游颗粒大,甲位于上游,下游颗粒小,乙位于下游(流水沉积具有分选性)。
(2)该河段所在区域降水稀少,地表径流补给少,蒸发与下渗较强,径流量小;农牧业发展迅速,生产生活大量用水,导致下游河段径流量更少;下游径流量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易断流,蒙新河狸无法正常生存。因此,蒙新河狸栖息地范围小,食物来源少,活动空间小,蒙新河狸更为稀少。
(3)M地地表沉积物为沙土,有利于接收大气降水、凝结水下渗;地下水水位较高,能够满足灌木柳对水分的需求;但M地地处干旱区,地下水补给主要为河流和上游地下含水层,地下水补给量小;不透水层距地表近,地下含水层薄,储存空间小;地下水水位比下游高,易于流向下游,地下水资源较为贫乏,种植灌木柳时灌溉水源不足。
(4)行动:捐款。过程:捐款→增加资金积累→增加灌木柳种植的数量和完善蒙新河狸保护的其他措施→蒙新河狸数量增加。或行动:宣传。过程:宣传→更多人参与保护行动→增加保护的资金、劳动力和技术等投入→增加灌木柳种植的数量和完善蒙新河狸保护的其他措施→蒙新河狸数量增加。或行动:到该地调研。过程:到该地调研→了解蒙新河狸生长习性及环境特点等→为蒙新河狸保护提供合理的决策建议→更好地保护蒙新河狸→蒙新河狸数量增加。
【知识点】河流地貌;主要植被类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外力作用;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甲为沙土,乙为粉土,粉土的粒径小于沙土。根据流水沉积物的沉积环境,流速较快时沉积物的颗粒较大,流速较缓慢时,沉积物的颗粒较小。图中福海县附近的沉积物的粒径应该叫细小,因为该地地势较低,坡度减缓,沉积物颗粒较小,可能是粉土,而在比福海县地势较高的地方,流水速度较快,沉积物的颗粒相对较大,可能是沙土,故图中图例“”对应甲—沙土,“”对应乙—粉土。
(2) 乌伦古河干流下游河段蒙新河狸更为稀少的径流量原因,主要分析乌伦古河下游较上游蒙新河狸生存环境更加不利进行分析。据材料可知,蒙新河狸生活在河水及其近岸地区。河流径流少是导致蒙新河狸稀少的主要原因。结合材料中的信息,乌伦古河流域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深居大陆内部, 降水稀少,地表径流补给少,蒸发与下渗较强,径流量小。另外加上近年来,随着当地的农牧业发展迅速,生产生活大量用水,导致下游河段径流量更少;下游径流量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易断流,蒙新河狸无法正常生存。因此,蒙新河狸栖息地范围小,食物来源少,活动空间小,蒙新河狸更为稀少。
(3) M地种植灌木柳的地下水条件,主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分析,其有利条件从地下水易于补充,不利条件则是该地地下水不易保存进行分析。结合上题的分析, M地地表沉积物为沙土,有利于接收大气降水、凝结水下渗;地下水水位较高,能够满足灌木柳对水分的需求;但M地地处干旱区,地下水补给主要为河流和上游地下含水层,地下水补给量小;不透水层距地表近,地下含水层薄,储存空间小;地下水水位比下游高,易于流向下游,地下水资源较为贫乏,种植灌木柳时灌溉水源不足。
(4)本题是要求学生参与一项行动,来保护蒙新河狸,使其数量增长。学生可以选择各种行动,但要遵循因地制宜,维护生态环境为前提,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行动的可能性,再则学生可以做到的,可以是捐款,实现的地理过程是:捐款→增加资金积累→增加灌木柳种植的数量和完善蒙新河狸保护的其他措施→蒙新河狸数量增加。还可以是宣传。过程:宣传→更多人参与保护行动→增加保护的资金、劳动力和技术等投入→增加灌木柳种植的数量和完善蒙新河狸保护的其他措施→蒙新河狸数量增加。或者是到该地调研。过程是到该地调研→了解蒙新河狸生长习性及环境特点等→为蒙新河狸保护提供合理的决策建议→更好地保护蒙新河狸→蒙新河狸数量增加。
【点评】河流地貌(以湄公河——澜沧江为例)
位置 名称 成因
源头段 流经青藏高原 宽浅河谷 地形平坦,河流向下的侵蚀作用较弱
上游 流经山区、高原、高地 “V”形峡谷 落差大、水流急,向下的侵蚀作用强
出山口 支流汇入处 冲积扇 河水摆脱了侧向约束,泥沙沉积
中下游 流经丘陵盆地 曲流 地形坡度较缓,水流以侧向的侵蚀为主,河道变得弯曲
牛轭湖 河流会裁弯取直,留下废弃的弯道
流经平原 冲积平原 地势平坦,河流带来的泥沙大量沉积
河口段 入海口处 三角洲 流速减慢,所携带的泥沙在河口沉积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