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达标卷
任务一:准备拍摄文案。(40分)
1.“四季之美”文案。(16分)
Lí míng( )时分,天边泛起一抹 hóng yùn( ),倏忽间,整个世界都亮了;yè mù jiàng lín( ),不可计数的 yíng huǒ chóng( )悄无声息地闪烁着,鸟儿鸣叫却不聒噪,给人以xián yì( )之感。春日湖畔踏青,划桨泛舟;夏日旷野散步,园中野餐;秋日果实累累,层林尽染;冬日风雪更替凛冽漫长。四时景物令人yìng jiē bù xiá( ),真叫人xīn kuàng shén yí( )。
(1)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补全文案。(10分)
(2)给文案中的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哪一项?( )(3分)
A.湖畔(pàn) 悄无声息(qiāo)
B.聒噪(guō) 不可计数(shǔ)
C.划桨(jiǎng) 果实累累(lěi)
D.凛冽(lǐng) 风雪更替(gēng)
(3)与“不可计数”意思最不相近的是哪一项?( )(3分)
A.数不胜数 B.屈指可数
C.不胜枚举 D.不计其数
2.“山林之美”文案。(11分)
美在山林。美是横跨在天边的( ),是徘徊在山顶的( ),是缭绕在山谷的( ),是回荡在林中的( )。美是在草丛中的蟋蟀,美还是在花丛中的小蜜蜂。美是成群结队的大雁比翼而飞,美是五彩斑斓的蝴蝶翩翩飞动,美是急急匆匆的归鸦朝窠里飞去,美还是.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文案的第二句,使句子完整通顺。(4分)
A.一抹夕阳 B.一缕云雾
C. 一道彩虹 D. 一声鸟鸣
(2)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动词,让景物生动起来。(2分)
(3)运用修辞手法让表达更优美。下面句子与文案中加点部分所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是哪一项?( )(3分)
A.雪花飘洒,似仙女散花,似精灵舞蹈,又似袅娜地开放的花……
B.春天的庭院里,有形状各异的假山怪石,苍翠优美的花坛盆景,肆意攀缘的藤萝翠竹,漫步其间,怡然自得。
C.我仿佛能看到梅里雪山的雪峰,听到多瑙河里的声音,闻到塞纳河畔的花香。
D.他在思考石像的姿态,面目该怎样,小到一个手指、细到一根头发又该怎样。
(4)文案结尾,“美”还能是什么?仿照加点部分写一写。(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情画意”文案。(10分)
(1)同学们为加点的字写了解释,有误的是哪一项?( )(3分)
A.枫桥夜泊(停船靠岸)
B.山居秋暝(月落时分,天色将晚)
C.随意春芳歇(歇息、休息)
D.聒碎乡心梦不成(声音嘈杂)
(2)用本单元所学的诗词句为下面的画面配文。(4分)
①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诗句没有运用动态描写的是哪一项?( )(3分)
A.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B.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C.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4.“书写美景”文案。从下图中任选一幅,运用动态、静态描写,将画面写具体。(3分)
阳光下,湖面波光粼粼 春天,樱花怒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跟拍名家美景。(30分)
(一)(10分)
【材料一】
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住气儿,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了呢。
【材料二】
月亮上来了,是一轮灿烂的满月。它像一面光辉四射的银盘,从那平静的大海里涌了出来。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沙滩上,也突然明亮了起来,那些坐着、卧着、走着的人影一下子看得清清楚楚了。
5.根据材料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补全下图。(3分)
6.这两则材料都运用了______________(静态 动态)描写。由材料一中
的“______________”“长了腿”等词语,我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材料二中的“______________”“闪烁着”等词语,我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材料一中的加点字“爬”换成“升”,你觉得好吗?请说明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走向吊水岩(20分)
①吊水岩是栗山脚下的一个瀑布,因水挂岩石,山里人因形赋名“吊水岩”。穿过公路,爬过山梁,拐过田垄,吊水岩便远远地呈现在我眼前,犹如一匹飞动的白布。
②来到吊水岩脚下,这儿四周环山,抬头望去,高高的山巍峨耸立,人如在井底了。瀑流的撞击声,流水的哗哗声不绝于耳。瀑流此时是不知疲倦的歌者,歌咏着永远的清新,弹奏着天籁绝响。在凝望中,那傲然而立的石壁,那飞流而下的瀑布,似乎正热情地
向我飞过来。
③仔细瞧那瀑布,水在最高处窄而平缓,拥挤着,白而发亮。如许的水沿石壁而下。【A】稍下处,有一石头突兀而出,颇似乡间田头的竹筒,它常年与水做伴,灰色的外衣中带着些绿色的青苔,是那样朴实。它就站在那儿,像一个不说话的伙伴,看着瀑布。有几股水顺着它垂流,突兀石头旁边的水则径直而下,下水处,石头在那短距离内蓦地平坦起来,有如登楼的台阶,水击在这台阶上,纷纷扬扬地飞溅开了。最壮观的要数吊水岩的中部了。【B】岩石垂直而下,水无所依托,也便呼啸而下,速度极快,变成薄薄的纱,轻轻的雾,飞扬着,挥洒着。瀑流的下面,石壁倾斜着,舒缓着,水也没有了先前的急促,有如长蛇漫游,又似素巾慢慢抖动……
④贵州的黄果树大瀑布雄奇壮阔,对比之下,吊水岩则平凡玲珑,但它的灵秀让人心悦。我突发奇想,倘把这吊水岩移至岳麓山或其他名山,那定是绝妙的景点,会让游人接踵而来,只可惜它身处月溪这无名的山野之内,“养在深闺人未识”啊!
⑤但人的叹息只能是人的叹息,吊水岩从未叹惋过,也从未计较过什么。喧闹也罢,静寂也罢,它总是那么满怀激情地飞扬着,挥洒着,在这山野挺立成一处壮观的风景。吊水岩是位大彻大悟的智者,豁达,不计较名利,默默地把自己最美的风景奉献给大自然。
⑥走向吊水岩,眼睛饱尝了大自然的壮丽,心灵多了一道道思索的雨帘。
(有删改)
跟着作者凝望吊水岩,梳理吊水岩的景观,完成下图。(4分)
9.仔细观察上面这张图,可以发现作者是按的顺序来写瀑布的;根据文章内容可知,水流的特点是:( )—( )-一缓。(3分)
10.文中的A句运用了________态描写;B句运用了______态描写,我更喜欢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1.结合文章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3分)
A.读完本文,我知道吊水岩因水挂岩石而闻名于世。
B.作者将黄果树大瀑布和吊水岩进行对比,是为了表现黄果树大瀑布的雄奇壮阔。
C.作者引用“养在深闺人未识”的诗句,是在为吊水岩没有被世人所熟知而惋惜。
D.文章运用了以动衬静的写法,描写吊水岩瀑布的飞流而下是为了表现此处的宁静。
12.作者为什么说吊水岩是位大彻大悟的智者?吊水岩让你想到了身边的谁?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想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你为吊水岩瀑布设计一则打动人心的宣传语,写在下面的方框里。(2分)
任务三)描写家乡美景。(30分)
14.美景就在身边,家乡便是一幅动人的画卷,有归云落日、狗吠鸡鸣、廊前飞燕……请选择一处家乡的风景,以“家乡的”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恰当运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按一定的顺序展开描写,不少于400字。
100
200
300
400
500
参考答案
1.(1)黎明 红晕 夜幕降临 萤火虫 闲逸 应接不暇 心旷神怡
(2)B(3)B
2.(1)C A B D
(2)示例:栖息 流连(3)D(4)示例:美还是绿意盎然的树木随风摇曳
3.(1)C
(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C
4.示例:今天风和日丽,湖面也平静得像一面镜子。近处的草丛也纹丝不动,浓绿仿佛要滴进湖中。忽然,一阵微风吹来,湖面泛起的波光似银蛇一样在舞动。草丛也哗啦啦摇动起来,风把绿色化开了,吹皱了。
5.(从左到右)海边月亮渐升渐圆,映入屋中 清楚明亮
6.动态 溜进来 月亮升起、变圆的过程静悄悄的 涌了出来 海上月亮的明亮以及海上月出的壮观、引人注目
7.不好。“爬”字展现了月亮缓慢升起的过程,并且与“悄没声儿”“长着腿”等表达相搭配,将月亮描写得顽皮、可爱。
8.水窄而平缓,拥挤着,白而发亮水呼啸而下,速度极快,变成薄薄的纱,轻轻的雾,飞扬着,挥洒着
9.空间 缓急
10.静动示例:A作者运用了静态描写的手法,将一块不起眼的石头写得朴实、可爱,具有画面感
11.C
12.因为吊水岩景色秀美,却不为世人所知,但是不论外界喧嚣还是静寂,它都满怀激情地飞扬着,挥酒着,豁达,不计较名利。示例:吊水岩让我想到了默默奉献的清洁工。他们每天早早赶在人们出行之前清扫街道,把干净整洁的环境献给人们,不计较得失,不计较名利。
13.示例:玲珑秀美吊水岩,返璞归真忘忧处
14.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