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达标卷(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达标卷(有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05 11:42: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达标卷
活动一:享受阅读,品味大千世界。(41分)
1.根据拼音,补全下面的活动导语。(6分)
读万卷书,有bù kě gū liang( )的价值。克服lǎn duò( ),消除迷惑,求学之路如追逐wǎn xiá( ),越近,越绚烂。
2.阅读时,读准字音。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是哪一项?( )(3分)
A.任丘(rèn) 削弱(xuē)
B.强迫(qiáng) 冠军(guàn)
C.眼睑(jiǎn) 嗜好(shì)
D.垂蔓(màn) 执拗(ào)
3.做笔记,准确书写词语。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是哪一项?( )(3分)
A.侵掠 悠然 寻常 隐蔽
B.得罪 恩慧 懂得 生硬
C.播种 精巧 孤独 忘确
D.黄昏 唯独 色素 浇水
4.读报纸,知天下。阅读《春节专刊》中的这段话,按要求完成题目。(12分)
2024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晚以“龙行龘龘,欣欣家国”为主题。生僻字“龘”走进了我们的视野。“龘”由三个繁体的“龙"组成,“龙行龘龘”形客群龙腾飞的样子,昂扬而热烈。这个主题生动展现了中华儿女再接再厉、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1)下列对这段话的内容概括最准确的是哪一项?( )(3分)
A.“龘”由三个繁体的“龙”组成。
B.“龘”字走进了我们的视野。
C.春晚主题展现了中华儿女的精神风貌。
D.春晚主题昂扬而热烈,一炮而红。
(2)与文中加点词“欣欣家国”意思相近的词语是( )。(3分)
A.路不拾遗 B.国泰民安
C.流离失所 D.夜不闭户
(3)下列体现“龙行龘龘,欣欣家国”这一主题的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3分)
A.村民们同心协力,让昔日破落的小山村焕发出勃勃生机。
B.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智能产品不断被推向市场,让人难以置信。
C.杭州亚运会的举办,不仅展示了强大的国力,还展现了人民无穷无尽的创造力。
D.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百姓们津津有味地讨论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4)龙年春晚吉祥物是“龙辰辰”。“辰”有“时光、日子”的意思,下列句子和时间无关的是哪一项?( )(3分)
A.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B.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C.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D.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5.读名家,品语言。仿照《白鹭》中的句子,用对比手法写一种你喜欢的事物。(4分)
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古诗,品精神。请你根据所学内容,补全下面的表格。(5分)
爱国 林升看到统治者醉生梦死、苟且偷安的行为而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愤慨;龚自珍希望朝廷能重用人才振兴国家,因而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呐喊。
清廉 “居高声自远, 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对高洁清远的品行和志趣的赞赏。
7.小明总结了读书的感受,请你用修改符号修改其中的错误。(共四处)(4分)
读书不但让我们学到了知识,但是让我们开展了视野。书一本一本地读,那份书卷气映在脸上已悄然。是啊,还有什么比书卷气更不让人赏心悦目呢
8.通过读书,我们认识了很多形象鲜明的人物。如果有机会带着下面其中一人去旅行,你会带上谁?请列举典型事例说明理由。(4分)
花木兰 牛郎 海力布 田螺姑娘 白娘子
活动二:快乐阅读,启迪人生智慧。(29分)
(一)北京中轴线(11分)
【资料一】 北京中轴线全长7.8千米,纵贯北京老城,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传统都城中轴线。它是由古代皇家宫苑建筑、古代礼仪祭祀建筑、古代城市管理设施、居中道路遗存,与现代公共建筑和公共空间共同构成的井然有序、气势恢宏的城市建筑群。
【资料二】 北京中轴线北端为钟鼓楼,向南经过万宁桥、景山、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正阳门、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至南端永定门。太庙和社稷坛、天坛和先农坛东西对称布局于两侧。
【资料三】 作为明清时期最高水平的建筑代表,北京中轴线不单串起了十几个遗产点位,也串起了700多
年的历史。当下,中轴线仍然具有活力。它将向北延伸到燕山山脉,向南延伸到大兴机场。中轴线的生长象征着中华民族走向未来。
9.结合资料,将资料右侧图中缺少的建筑名称补充完整。(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资料及图片内容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3分)
(1)北京中轴线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传统都城中轴线。 ( )
(2)景山和社稷坛是对称布局于中轴线东西两侧的。 ( )
(3)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属于现代公共建筑和公共空间。 ( )
11.有人说:“北京中轴线的发展从未停止,在这里,你不仅能读懂历史,还能看到未来。”请结合资料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时代之星——隐秘而伟大(18分)
①沈忠芳是我国导弹总指挥设计师之一。
②童年记忆里,同胞离乡背井、家破人亡的惨烈景象使他对侵略者深恶痛绝,一颗报效祖国、驱逐侵略者的种子深深地埋进了他的心中。高中毕业,成绩优异的沈忠芳不忘初心,牢记历史,毅然决然填报了北京航空学院飞机设计专业,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亲手设计制造的飞机能翱翔蓝天,守卫祖国的领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大学期间,他在飞机设计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刻苦钻研基础理论知识,不断创新实践,与老师和同学们同心协力将我国第一架轻型旅客机送上蓝天,完成了毕业设计,也实现了儿时的梦想。此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国防力量薄弱。国民党使用美国U-2高空侦察机,频繁侵入我国领空搜索情报。我国传统的防空高炮和飞机对2.1万米高空中的U-2束手无策,研制地空导弹系统势在必行,迫在眉睫。正上大四的沈忠芳得知这一消息义愤填膺,强烈要求到新成立的导弹专业学习,为导弹研究作准备。毕业后,沈忠芳凭着优异的成绩,分配到国防部从事导弹研究工作。当时,国家经济困难,科研工作举步维艰,但他每天忍饥挨饿,一心扑在工作上,从不叫苦。
③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沈忠芳开始了为国“铸剑擎盾”的事业。沈忠芳和战友们在没有参考资料,没有专业技术人才和资金储备,在国外势力层层封锁的情况下迎难而上。他们不分昼夜地钻研,逐步攻克了防空导弹技术的难题,“红旗一号”地空导弹横空出世。
④面对狡猾的敌人,沈忠芳和科研团队集思广益,针对U-2的特性和要害部位,很快开发出一套克敌制胜的反机动系统。从此,敌机再也不敢恣意妄为前来窥探了。沈忠芳和战友们乘胜追击。在加入FJ型号方案的论证和研制工作后,他将研究方向瞄准国际先进市场,努力实现弯道超车。在导弹发射失利的风口浪尖上,他逆流而上,潜心钻研,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不但彻底解决了导弹发动机的问题,而且还创造性地给导弹穿上了一层隔热防火服。这样,他及科研团队在降低发动机飞行高温的同时,还降低了弹体的温度,并取得了从单独型号到多款导弹研制的成功,其中8项成果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⑤60多年的奋斗历程,沈忠芳这样的科学家自始至终磨砺着国家的剑与盾,心甘情愿隐姓埋名,使我国国土防空从弱到强,从近到远,打得准,防得稳,让国人心安。
快速阅读第②段,用简洁的语言将沈忠芳部分人生经历补充完整。(4分)
13.读画“ ”的句子,我们知道了沈忠芳和战友们不舍昼夜地钻研,逐步攻克了防空导弹技术的难题。他们是怎么做的呢?请你发挥想象,选择一个场景写具体。(4分)
场景A:为解决地空导弹动力系统薄弱的问题,沈忠芳及战友们在几个月中只重复一个动作——翻书…
场景B:面对地空导弹因过热而毁坏的问题,沈忠芳及战友们不断调整设计图纸…
我选择场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结合文章内容,下面对第④段的“弯道超车”理解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3分)
A.“弯道超车”指沈忠芳不但解决了导弹发动机的问题,还给导弹穿上隔热防火服。
B.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沈忠芳和战友们实现新突破的过程,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C.表现出沈忠芳坚定目标、潜心研究的精神。
D.“弯道超车”启示我们要关注身边事物,随意尝试新的学习方法,提升创新能力。
15.联系文章内容,说一说第⑤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结合文章内容及资料卡,说说你对沈忠芳的认识。(不少于两个方面)(4分)
【资料卡】76岁时,沈忠芳自愿离开工作岗位。他说:“年轻人都比我们行,现在教授的水平比我高得多,先进技术掌握得比我好,我有自知之明。”沈忠芳活成了自己人生格言的样子:献身事业,淡泊名利;笑对人生,问心无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回忆过往,书写那人那事。(30分)
“最可爱的人”也许就在你的身边,他(她)或许一直默默无闻,或许已经声名远扬·而正是这个他(她),给了你无穷的力量。请以“我又想起了他(她)”为题,通过一两件能体现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例,写清楚他(她)给你留下的印象。400字左右。
100
200
300
400
500
参考答案
1.不可估量 懒惰 晚霞 漫游 饱览
2.C
3.D
4.(1)C(2)B(3)B (4)A
5.示例:兰花的大小、香气,一切都很适宜。牡丹尽管雍容,却大而张扬;栀子香气扑鼻,可也过于浓郁
6.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非是藉秋风
8.示例:我会带上田螺姑娘去旅行。首先,田螺姑娘非常善良,和她在一起的旅途一定会非常愉快;其次,田螺姑娘会做饭,不必担心饿肚子;最后,田螺姑娘的田螺可以贮藏粮食,我们可以将旅途中的美食带回家与亲朋好友分享。
9.(1)钟鼓楼(2)故宫(3)永定门(4)天坛
10.(1)√(2)x(3)√
11.北京中轴线串联着700多年的历史。现在,北京中轴线又将向南北延伸,它的生长象征着中华民族走向未来。
12.(从左到右)填报了飞机设计专业大学期间强烈要求到导弹专业学习从事导弹研究工作
13.示例:B 面对地空导弹因过热而导致毁坏的问题,沈忠芳和战友们先思索问题所在,找出一个可能的问题后,便调整图纸,重新试验。导弹又毁坏后,他们再考虑其他可能出现的问题,接着继续调整图纸,再试验……他们就这样不停地排查问题、调整图纸,终于逐步攻克了地空导弹技术的难题,
14. D
15.表达了作者对沈忠芳等心甘情愿隐姓埋名、为国奉献的科学家的敬佩、赞美之情。
16.示例:一方面,沈忠芳非常爱国、敬业,他以国家为已任,国家需要研究导弹的人才,他便去钻研导弹,并且呕心沥血、恪尽职守;另一方面,沈忠芳淡泊名利,不以辈分论高低。
17.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