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4高二下·武威期末)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2.(2024高二下·武威期末)设ab>0,则“a>b”是的( ).
A.充分非必要条件 B.必要非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
3.(2024高二下·武威期末)设函数,若为奇函数,则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
A. B. C. D.
4.(2024高二下·武威期末)“哥德巴赫猜想”被誉为数学皇冠上的一颗明珠,是数学界尚未解决的三大难题之一.其内容是:“任意一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质数)之和.”若我们将10拆成两个正整数的和,则拆成的和式中,在加数都大于2的条件下,两个加数均为素数的概率是( ).
A. B. C. D.
5.(2024高二下·武威期末)已知正方体中,点M在棱上,直线平面,则点M的位置是( )
A.点D B.点 C.的中点 D.不存在
6.(2024高二下·武威期末)已知若,则实数的值为( )
A.1 B.4 C.1或4 D.2
7.(2024高二下·武威期末)某地区有名学生参加某次考试,考试后数学成绩近似服从正态分布,若,则估计该地区学生本次考试数学成绩在分以上的人数为( )
A. B. C. D.
8.(2024高二下·武威期末)已知:偶函数定义域为且上有.,若,则不等式的解集是( )
A. B.
C. D.
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9.(2024高二下·武威期末)为研究如何合理施用有机肥,使其最大限度地促进某种作物的增产,同时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某研究团队收集了7组某种有机肥的施用量和当季该种作物的亩产量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初步处理,得到如表所示的一些统计量的值,其中,有机肥施用量为(单位:千克),当季该种作物的亩产量为(单位:百千克).
1 2 4 6 11 13 19
1.9 3.2 4.0 4.4 5.2 5.3 5.4
现有两种模型可供选用,模型I为线性回归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可得到关于的经验回归方程为,模型II为非线性经验回归方程,经计算可得此方程为,另外计算得到模型I的决定系数和模型II的决定系数,则( )
A.
B.模型II的拟合效果比较好
C.在经验回归方程中,当解释变量每增加1个单位时,响应变量一定增加0.17个单位
D.若7组数据对应七个点,则至少有一个点在经验回归直线上
10.(2024高二下·武威期末)下列四个命题中假命题是( )
A., B.,
C.,使 D.,
11.(2024高二下·武威期末)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将“底面为直角三角形且侧棱垂直于底面的三棱柱”称为“堑堵”.现有一如图所示的“暂堵”,其中,若,则( )
A.该“堑堵”的体积为2
B.该“堑堵”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C.若点P在该“堑堵”上运动,则的最大值为
D.该“堑堵”上,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2.(2024高二下·武威期末)若,且,则的最大值为 .
13.(2024高二下·武威期末)如图,二面角的大小为,其棱l上有两个点,线段与分别在这个二面角的两个面内,并且都垂直于棱l.若则两点间的距离为 .
14.(2024高二下·武威期末)已知函数,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
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2024高二下·武威期末)已知集合,且满足,,求实数,的值.
16.(2024高二下·武威期末)已知件产品中有件合格品和件次品,现从这件产品中分别采用有放回和不放回的方式随机抽取件,设采用有放回的方式抽取的件产品中合格品数为,采用无放回的方式抽取的件产品中合格品数为.
(1)求;
(2)求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3)比较数学期望与的大小.
17.(2024高二下·武威期末)已知函数,(注:是自然对数的底数).
(1)当时,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2)若只有一个极值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18.(2024高二下·武威期末)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是正方形,侧棱底面,,是的中点,作交于点.
(1)证明平面;
(2)证明平面;
(3)求二面角的大小.
19.(2024高二下·武威期末)为了研究学生每天整理数学错题的情况,某课题组在某市中学生中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调查了他们期中考试的数学成绩和平时整理数学错题情况,并绘制了下列两个统计图表,图1为学生期中考试数学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图2为学生一个星期内整理数学错题天数的扇形图.若本次数学成绩在110分及以上视为优秀,将一个星期有4天及以上整理数学错题视为“经常整理”,少于4天视为“不经常整理”. 已知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中,经常整理错题的学生占.
数学成绩优秀 数学成绩不优秀 合计
经常整理
不经常整理
合计
(1)求图1中的值;
(2)根据图1、图2中的数据,补全上方列联表,并根据小概率值的独立性检验,分析数学成绩优秀与经常整理数学错题是否有关
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集合间关系的判断;并集及其运算;交集及其运算
【解析】【解答】解:由,解得,则集合,因为,所以,则.
故答案为:C.
【分析】解不等式,求得集合,再根据交集,补集和子集得定义判断即可.
2.【答案】C
【知识点】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
【解析】【解答】解:因为 ab>0 ,所以a,b同号,
当a>b>0时,
当b
所以”a>b“可以推出
同样成立且ab>0时,a>b
所以“a>b”是的充要条件
故答案为:C.
【分析】由ab>0可得出a,b同号,根据a>b分情况讨论得出,在根据两边同乘以ab可得a>b,即可求解.
3.【答案】C
【知识点】函数的奇偶性;导数的几何意义;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解析】【解答】解:函数的定义域为,
若为奇函数,则,即,解得,
经检验时,为奇函数,
则函数,,且,,
则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即.
故答案为:C.
【分析】求函数的定义域,根据函数的奇偶性求出,再求导,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结合点斜式求切线方程即可.
4.【答案】B
【知识点】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
【解析】【解答】解:记事件A“两个加数都大于2”,事件B为“两个加数都为素数”,
事件A包括:,共5种;
事件B包括:,共3种情况,
则拆成的和式中,在加数都大于2的条件下,两个加数均为素数的概率为.
故答案为:B.
【分析】先记事件,列举事件A,B包括的事件,再龙古典概型概率公式求解即可.
5.【答案】A
【知识点】用空间向量研究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的坐标表示
【解析】【解答】解:以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因为点在棱上,所以设,且,
则,
,
因为直线平面,所以,
且,即,解得,则点与点重合.
故答案为:A.
【分析】以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棱长为1,,由直线平面, 可得,即,列式求值即可.
6.【答案】B
【知识点】分段函数的解析式求法及其图象的作法
【解析】【解答】解:因为,所以当时,解得与矛盾,
所以此种情况不成立;当时,,即,所以满足题意,综上所述实数a的值为4.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段函数的求值,根据已知分段函数在x的不同取值范围上对应的解析式,然后分和两种情况分别代入进行求解即可.
7.【答案】B
【知识点】正态密度曲线的特点
【解析】【解答】解: 数学成绩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若,
可得,则,
故该地区学生本次考试数学成绩在130分以上的人数为.
故答案为:B.
【分析】由题意,利用正态分布曲线的对称性求解即可.
8.【答案】B
【知识点】函数单调性的判断与证明;函数的奇偶性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函数为偶函数,且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因为,所以,则不等式的解集是.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解不等式即可.
9.【答案】A,B
【知识点】线性回归方程;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的初步应用
【解析】【解答】解:对于A:由题意得,
,
因为模型I的经验回归方程为,则,解得,故A正确;
对于B:因为越大,拟合效果越好,所以模型II的拟合效果比较好,故B正确;
对于C:因为经验回归方程为,所以当解释变量x每增加1个单位时,响应变量平均增加0.17个单位,故C错误;
对于D:因为,则有:
1 2 4 6 11 13 19
3.01 3.18 3.52 3.86 4.71 5.05 6.07
所以没有点在经验回归直线上,故D错误.
故选:AB.
【分析】对A:先根据题意求出,进而可得;对B:根据的定义分析判断;对CD:根据线性回归方程的意义作出判断.
10.【答案】A,B,D
【知识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
【解析】【解答】解:A、,,故A为假命题;
B、当时,满足,但,故B为假命题;
C、当时,满足,且,故C为真命题;
D、当时,满足,但都为无理数,故D为假命题.
故答案为:ABD.
【分析】根据全称命题与存在性命题的判定方法逐项判定即可.
11.【答案】A,B,D
【知识点】棱柱的结构特征;球内接多面体;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柱体的体积公式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A、易知“暂堵”的体积为:,故A正确;
B、设该“堑堵”外接球的半径为,易知三棱柱外接球即为长方体的外接球,长方体的体对角线为外接球的直径,则,解得,
则该“堑堵”外接球的表面积为,故B正确;
C、由题意可知:当点与重合时,最大,且,故C错误;
D、连接,如图所示:
因为平面,
所以平面,即即为与平面所成角的平面角,
在中,,,
则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切值为,故D正确.
故答案为:ABD.
【分析】根据棱柱的体积公式计算即可判断A;先求出外接球的半径,再根据球的表面积公示即可判断B;当点与重合时,最大,求出即可判断C;证明平面,可得即为与平面所成角的平面角,解即可判断D.
12.【答案】
【知识点】基本不等式
【解析】【解答】解:因为,所以,即,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则的最大值为.
故答案为:1.
【分析】由题意,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即可.
13.【答案】
【知识点】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得:, 二面角的大小为,
,,
则
,即两点间的距离为.
故答案为:.
【分析】由题意,利用向量的线性关系可得,结合向量的数量积求的长度即可.
14.【答案】
【知识点】函数的奇偶性;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解析】【解答】解:函数定义域为,
且,则为偶函数,
,当时,令,
易知,即在上单调递增,
且,则在上单调递增,
因为,所以,
所以,解得,
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故答案为:.
【分析】求函数的定义域,再利用奇偶性定义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再求导,利用导数判断函数在上的单调性,结合偶函数性质即可将原题不等式等价转换为,从而转换为一元二次不等式求解即可.
15.【答案】解:由不等式,解得,即集合,集合,
因为,,所以,
则,是方程的根,
由韦达定理可得:,则,.
【知识点】集合关系中的参数取值问题;并集及其运算;其他不等式的解法
【解析】【分析】解分式不等式求得集合,再结合集合的交集,并集运算及韦达定理求解即可.
16.【答案】(1)解:采用有放回的方式抽取,则每次取到合格品的概率,
由题意可知: 合格品数为 服从二项分布,,
则;
(2)解: 采用无放回的方式抽取 ,由题意可得:的可能取值为,
,
则的分布列为
0 1 2
数学期望;
(3)解:由(1)可知: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则.
【知识点】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超几何分布;二项分布
【解析】【分析】(1)由题意可知: 合格品数为 服从二项分布,根据二项分布结合对立事件的概率运算求解即可;
(2)由题意结合超几何分布求分布列和期望即可;
(3)由(1)的结论,结合二项分布求期望,再比较大小即可.
(1)因为采用有放回的方式抽取,可知每次取到合格品的概率,
由题意可知:,
所以.
(2)由题意可知:的可能取值为,则有:
,
所以的分布列为
0 1 2
数学期望.
(3)由(1)可知: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所以.
17.【答案】(1)解:当时,函数定义域为,,
且,,
则曲线在处的切线方程为,即;
(2)解:函数定义域为,,
若只有一个极值点,则只有一个根,即方程只有一个根,
即直线曲线只有一个交点,
因为,所以,所以,所以,
当时,,当时,,
则只有一个极小值点,
故a的取值范围为.
【知识点】导数的几何意义;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
【解析】【分析】(1)将代入,求函数的定义域,再求导,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结合点斜式求切线方程即可;
(2)由只有一个极值点,得出只有一个根,即只有一个解,根据的值域即可求出实数a的取值范围,再进行验证即可.
(1)当时,,
,
所以在处的切线斜率为,
又,
所以在处的切线方程为,即,
所以在处的切线方程为.
(2)若只有一个极值点,则只有一个根,
所以方程只有一个根,即只有一个解,
即与只有一个交点,
因为,
所以,
所以,
所以,当时,,当时,,
所以只有一个极小值点,
故a的取值范围为.
18.【答案】(1)证明:以为坐标原点,为轴,为轴,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设,连接,交于,连接,
易知,,,
因为底面是正方形,所以是此正方形的中心,则点的坐标为,,,所以,即,
又因为平面且平面,所以平面;
(2)解:依题意得,,,
因为,所以,
又因为,且,面,所以平面;
(3)解:设点的坐标为,,则,
即,,,
,
由条件知,,即,解得,
所以点的坐标为,且,,
所以,
即,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因为,
且,,
所以,所以
则二面角的大小为.
【知识点】用空间向量研究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用空间向量研究二面角
【解析】【分析】(1)以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利用空间向量法证明即可;
(2)利用(1)的坐标系,证明,,即可证明平面;
(3)求出,利用,求二面角的大小即可.
(1)方法一:
证明:连接,交于,连接.
因为底面是正方形,所以点是的中点,
在中,是中位线,所以,
而平面且平面,
所以,平面.
方法二:
证明:如图所示为坐标原点,为轴,为轴,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
连接,交于,连接.
依题意得.,,,
因为底面是正方形,所以是此正方形的中心,
故点的坐标为且.,,
所以,这表明.
而平面且平面,所以平面.
(2)方法一:证明:由底面,面,得,
因为底面是正方形,有,
又,平面,所以平面,
而平面,所以,
因为,可知是等腰三角形,而是边的中点,所以,
又,平面,所以平面,
而平面,所以,
又,,平面,所以平面.
方法二:证明:依题意得,,
又,故,
所以,
由已知,且,面,所以平面.
(3)方法一:解:由(2)知,,又已知,故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由(2)知,,,
设正方形的边长为,
则,,,
,,
在中,,
在中,,所以,
所以,二面角的大小为.
方法二:解:设点的坐标为,,则,
从而,,,
所以,
由条件知,,即,解得,
所以点的坐标为,且,,
所以
即,故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因为,
且,,
所以
所以
所以,二面角的大小为.
19.【答案】(1)解: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各矩形面积和为1可得:,
解得;
(2)解:由题意可知:数学成绩优秀的有人,不优秀的人人,
经常整理错题的有人,不经常整理错题的是人,
经常整理错题且成绩优秀的有人,
则列联表如下:
数学成绩优秀 数学成绩不优秀 合计
经常整理 35 25 60
不经常整理 15 25 40
合计 50 50 100
零假设为:数学成绩优秀与经常整理数学错题无关,
,
根据小概率值的独立性检验,我们推断不成立,即认为数学成绩优秀与经常整理数学错题有关联,此推断犯错误的概率不大于.
【知识点】频率分布直方图;独立性检验的应用;2×2列联表
【解析】【分析】(1)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矩形面积和为1建立方程求解即可;
(2)由题意,补全列联表,零假设,计算,与临界值进行对比判断即可.
(1)由题意可得,解得;
(2)数学成绩优秀的有人,不优秀的人人,
经常整理错题的有人,
不经常整理错题的是人,经常整理错题且成绩优秀的有人,则
数学成绩优秀 数学成绩不优秀 合计
经常整理 35 25 60
不经常整理 15 25 40
合计 50 50 100
零假设为:数学成绩优秀与经常整理数学错题无关,
根据列联表中的数据,经计算得到可得,
根据小概率值的独立性检验,我们推断不成立,
即认为数学成绩优秀与经常整理数学错题有关联,此推断犯错误的概率不大于.
1 / 1甘肃省武威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4高二下·武威期末)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集合间关系的判断;并集及其运算;交集及其运算
【解析】【解答】解:由,解得,则集合,因为,所以,则.
故答案为:C.
【分析】解不等式,求得集合,再根据交集,补集和子集得定义判断即可.
2.(2024高二下·武威期末)设ab>0,则“a>b”是的( ).
A.充分非必要条件 B.必要非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
【答案】C
【知识点】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
【解析】【解答】解:因为 ab>0 ,所以a,b同号,
当a>b>0时,
当b所以”a>b“可以推出
同样成立且ab>0时,a>b
所以“a>b”是的充要条件
故答案为:C.
【分析】由ab>0可得出a,b同号,根据a>b分情况讨论得出,在根据两边同乘以ab可得a>b,即可求解.
3.(2024高二下·武威期末)设函数,若为奇函数,则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函数的奇偶性;导数的几何意义;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解析】【解答】解:函数的定义域为,
若为奇函数,则,即,解得,
经检验时,为奇函数,
则函数,,且,,
则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即.
故答案为:C.
【分析】求函数的定义域,根据函数的奇偶性求出,再求导,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结合点斜式求切线方程即可.
4.(2024高二下·武威期末)“哥德巴赫猜想”被誉为数学皇冠上的一颗明珠,是数学界尚未解决的三大难题之一.其内容是:“任意一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质数)之和.”若我们将10拆成两个正整数的和,则拆成的和式中,在加数都大于2的条件下,两个加数均为素数的概率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
【解析】【解答】解:记事件A“两个加数都大于2”,事件B为“两个加数都为素数”,
事件A包括:,共5种;
事件B包括:,共3种情况,
则拆成的和式中,在加数都大于2的条件下,两个加数均为素数的概率为.
故答案为:B.
【分析】先记事件,列举事件A,B包括的事件,再龙古典概型概率公式求解即可.
5.(2024高二下·武威期末)已知正方体中,点M在棱上,直线平面,则点M的位置是( )
A.点D B.点 C.的中点 D.不存在
【答案】A
【知识点】用空间向量研究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的坐标表示
【解析】【解答】解:以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因为点在棱上,所以设,且,
则,
,
因为直线平面,所以,
且,即,解得,则点与点重合.
故答案为:A.
【分析】以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棱长为1,,由直线平面, 可得,即,列式求值即可.
6.(2024高二下·武威期末)已知若,则实数的值为( )
A.1 B.4 C.1或4 D.2
【答案】B
【知识点】分段函数的解析式求法及其图象的作法
【解析】【解答】解:因为,所以当时,解得与矛盾,
所以此种情况不成立;当时,,即,所以满足题意,综上所述实数a的值为4.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段函数的求值,根据已知分段函数在x的不同取值范围上对应的解析式,然后分和两种情况分别代入进行求解即可.
7.(2024高二下·武威期末)某地区有名学生参加某次考试,考试后数学成绩近似服从正态分布,若,则估计该地区学生本次考试数学成绩在分以上的人数为(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正态密度曲线的特点
【解析】【解答】解: 数学成绩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若,
可得,则,
故该地区学生本次考试数学成绩在130分以上的人数为.
故答案为:B.
【分析】由题意,利用正态分布曲线的对称性求解即可.
8.(2024高二下·武威期末)已知:偶函数定义域为且上有.,若,则不等式的解集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函数单调性的判断与证明;函数的奇偶性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函数为偶函数,且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因为,所以,则不等式的解集是.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解不等式即可.
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9.(2024高二下·武威期末)为研究如何合理施用有机肥,使其最大限度地促进某种作物的增产,同时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某研究团队收集了7组某种有机肥的施用量和当季该种作物的亩产量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初步处理,得到如表所示的一些统计量的值,其中,有机肥施用量为(单位:千克),当季该种作物的亩产量为(单位:百千克).
1 2 4 6 11 13 19
1.9 3.2 4.0 4.4 5.2 5.3 5.4
现有两种模型可供选用,模型I为线性回归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可得到关于的经验回归方程为,模型II为非线性经验回归方程,经计算可得此方程为,另外计算得到模型I的决定系数和模型II的决定系数,则( )
A.
B.模型II的拟合效果比较好
C.在经验回归方程中,当解释变量每增加1个单位时,响应变量一定增加0.17个单位
D.若7组数据对应七个点,则至少有一个点在经验回归直线上
【答案】A,B
【知识点】线性回归方程;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的初步应用
【解析】【解答】解:对于A:由题意得,
,
因为模型I的经验回归方程为,则,解得,故A正确;
对于B:因为越大,拟合效果越好,所以模型II的拟合效果比较好,故B正确;
对于C:因为经验回归方程为,所以当解释变量x每增加1个单位时,响应变量平均增加0.17个单位,故C错误;
对于D:因为,则有:
1 2 4 6 11 13 19
3.01 3.18 3.52 3.86 4.71 5.05 6.07
所以没有点在经验回归直线上,故D错误.
故选:AB.
【分析】对A:先根据题意求出,进而可得;对B:根据的定义分析判断;对CD:根据线性回归方程的意义作出判断.
10.(2024高二下·武威期末)下列四个命题中假命题是( )
A., B.,
C.,使 D.,
【答案】A,B,D
【知识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
【解析】【解答】解:A、,,故A为假命题;
B、当时,满足,但,故B为假命题;
C、当时,满足,且,故C为真命题;
D、当时,满足,但都为无理数,故D为假命题.
故答案为:ABD.
【分析】根据全称命题与存在性命题的判定方法逐项判定即可.
11.(2024高二下·武威期末)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将“底面为直角三角形且侧棱垂直于底面的三棱柱”称为“堑堵”.现有一如图所示的“暂堵”,其中,若,则( )
A.该“堑堵”的体积为2
B.该“堑堵”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C.若点P在该“堑堵”上运动,则的最大值为
D.该“堑堵”上,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答案】A,B,D
【知识点】棱柱的结构特征;球内接多面体;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柱体的体积公式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A、易知“暂堵”的体积为:,故A正确;
B、设该“堑堵”外接球的半径为,易知三棱柱外接球即为长方体的外接球,长方体的体对角线为外接球的直径,则,解得,
则该“堑堵”外接球的表面积为,故B正确;
C、由题意可知:当点与重合时,最大,且,故C错误;
D、连接,如图所示:
因为平面,
所以平面,即即为与平面所成角的平面角,
在中,,,
则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切值为,故D正确.
故答案为:ABD.
【分析】根据棱柱的体积公式计算即可判断A;先求出外接球的半径,再根据球的表面积公示即可判断B;当点与重合时,最大,求出即可判断C;证明平面,可得即为与平面所成角的平面角,解即可判断D.
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2.(2024高二下·武威期末)若,且,则的最大值为 .
【答案】
【知识点】基本不等式
【解析】【解答】解:因为,所以,即,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则的最大值为.
故答案为:1.
【分析】由题意,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即可.
13.(2024高二下·武威期末)如图,二面角的大小为,其棱l上有两个点,线段与分别在这个二面角的两个面内,并且都垂直于棱l.若则两点间的距离为 .
【答案】
【知识点】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得:, 二面角的大小为,
,,
则
,即两点间的距离为.
故答案为:.
【分析】由题意,利用向量的线性关系可得,结合向量的数量积求的长度即可.
14.(2024高二下·武威期末)已知函数,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
【答案】
【知识点】函数的奇偶性;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解析】【解答】解:函数定义域为,
且,则为偶函数,
,当时,令,
易知,即在上单调递增,
且,则在上单调递增,
因为,所以,
所以,解得,
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故答案为:.
【分析】求函数的定义域,再利用奇偶性定义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再求导,利用导数判断函数在上的单调性,结合偶函数性质即可将原题不等式等价转换为,从而转换为一元二次不等式求解即可.
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2024高二下·武威期末)已知集合,且满足,,求实数,的值.
【答案】解:由不等式,解得,即集合,集合,
因为,,所以,
则,是方程的根,
由韦达定理可得:,则,.
【知识点】集合关系中的参数取值问题;并集及其运算;其他不等式的解法
【解析】【分析】解分式不等式求得集合,再结合集合的交集,并集运算及韦达定理求解即可.
16.(2024高二下·武威期末)已知件产品中有件合格品和件次品,现从这件产品中分别采用有放回和不放回的方式随机抽取件,设采用有放回的方式抽取的件产品中合格品数为,采用无放回的方式抽取的件产品中合格品数为.
(1)求;
(2)求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3)比较数学期望与的大小.
【答案】(1)解:采用有放回的方式抽取,则每次取到合格品的概率,
由题意可知: 合格品数为 服从二项分布,,
则;
(2)解: 采用无放回的方式抽取 ,由题意可得:的可能取值为,
,
则的分布列为
0 1 2
数学期望;
(3)解:由(1)可知: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则.
【知识点】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超几何分布;二项分布
【解析】【分析】(1)由题意可知: 合格品数为 服从二项分布,根据二项分布结合对立事件的概率运算求解即可;
(2)由题意结合超几何分布求分布列和期望即可;
(3)由(1)的结论,结合二项分布求期望,再比较大小即可.
(1)因为采用有放回的方式抽取,可知每次取到合格品的概率,
由题意可知:,
所以.
(2)由题意可知:的可能取值为,则有:
,
所以的分布列为
0 1 2
数学期望.
(3)由(1)可知: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所以.
17.(2024高二下·武威期末)已知函数,(注:是自然对数的底数).
(1)当时,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2)若只有一个极值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答案】(1)解:当时,函数定义域为,,
且,,
则曲线在处的切线方程为,即;
(2)解:函数定义域为,,
若只有一个极值点,则只有一个根,即方程只有一个根,
即直线曲线只有一个交点,
因为,所以,所以,所以,
当时,,当时,,
则只有一个极小值点,
故a的取值范围为.
【知识点】导数的几何意义;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
【解析】【分析】(1)将代入,求函数的定义域,再求导,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结合点斜式求切线方程即可;
(2)由只有一个极值点,得出只有一个根,即只有一个解,根据的值域即可求出实数a的取值范围,再进行验证即可.
(1)当时,,
,
所以在处的切线斜率为,
又,
所以在处的切线方程为,即,
所以在处的切线方程为.
(2)若只有一个极值点,则只有一个根,
所以方程只有一个根,即只有一个解,
即与只有一个交点,
因为,
所以,
所以,
所以,当时,,当时,,
所以只有一个极小值点,
故a的取值范围为.
18.(2024高二下·武威期末)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是正方形,侧棱底面,,是的中点,作交于点.
(1)证明平面;
(2)证明平面;
(3)求二面角的大小.
【答案】(1)证明:以为坐标原点,为轴,为轴,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设,连接,交于,连接,
易知,,,
因为底面是正方形,所以是此正方形的中心,则点的坐标为,,,所以,即,
又因为平面且平面,所以平面;
(2)解:依题意得,,,
因为,所以,
又因为,且,面,所以平面;
(3)解:设点的坐标为,,则,
即,,,
,
由条件知,,即,解得,
所以点的坐标为,且,,
所以,
即,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因为,
且,,
所以,所以
则二面角的大小为.
【知识点】用空间向量研究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用空间向量研究二面角
【解析】【分析】(1)以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利用空间向量法证明即可;
(2)利用(1)的坐标系,证明,,即可证明平面;
(3)求出,利用,求二面角的大小即可.
(1)方法一:
证明:连接,交于,连接.
因为底面是正方形,所以点是的中点,
在中,是中位线,所以,
而平面且平面,
所以,平面.
方法二:
证明:如图所示为坐标原点,为轴,为轴,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
连接,交于,连接.
依题意得.,,,
因为底面是正方形,所以是此正方形的中心,
故点的坐标为且.,,
所以,这表明.
而平面且平面,所以平面.
(2)方法一:证明:由底面,面,得,
因为底面是正方形,有,
又,平面,所以平面,
而平面,所以,
因为,可知是等腰三角形,而是边的中点,所以,
又,平面,所以平面,
而平面,所以,
又,,平面,所以平面.
方法二:证明:依题意得,,
又,故,
所以,
由已知,且,面,所以平面.
(3)方法一:解:由(2)知,,又已知,故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由(2)知,,,
设正方形的边长为,
则,,,
,,
在中,,
在中,,所以,
所以,二面角的大小为.
方法二:解:设点的坐标为,,则,
从而,,,
所以,
由条件知,,即,解得,
所以点的坐标为,且,,
所以
即,故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因为,
且,,
所以
所以
所以,二面角的大小为.
19.(2024高二下·武威期末)为了研究学生每天整理数学错题的情况,某课题组在某市中学生中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调查了他们期中考试的数学成绩和平时整理数学错题情况,并绘制了下列两个统计图表,图1为学生期中考试数学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图2为学生一个星期内整理数学错题天数的扇形图.若本次数学成绩在110分及以上视为优秀,将一个星期有4天及以上整理数学错题视为“经常整理”,少于4天视为“不经常整理”. 已知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中,经常整理错题的学生占.
数学成绩优秀 数学成绩不优秀 合计
经常整理
不经常整理
合计
(1)求图1中的值;
(2)根据图1、图2中的数据,补全上方列联表,并根据小概率值的独立性检验,分析数学成绩优秀与经常整理数学错题是否有关
附:
【答案】(1)解: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各矩形面积和为1可得:,
解得;
(2)解:由题意可知:数学成绩优秀的有人,不优秀的人人,
经常整理错题的有人,不经常整理错题的是人,
经常整理错题且成绩优秀的有人,
则列联表如下:
数学成绩优秀 数学成绩不优秀 合计
经常整理 35 25 60
不经常整理 15 25 40
合计 50 50 100
零假设为:数学成绩优秀与经常整理数学错题无关,
,
根据小概率值的独立性检验,我们推断不成立,即认为数学成绩优秀与经常整理数学错题有关联,此推断犯错误的概率不大于.
【知识点】频率分布直方图;独立性检验的应用;2×2列联表
【解析】【分析】(1)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矩形面积和为1建立方程求解即可;
(2)由题意,补全列联表,零假设,计算,与临界值进行对比判断即可.
(1)由题意可得,解得;
(2)数学成绩优秀的有人,不优秀的人人,
经常整理错题的有人,
不经常整理错题的是人,经常整理错题且成绩优秀的有人,则
数学成绩优秀 数学成绩不优秀 合计
经常整理 35 25 60
不经常整理 15 25 40
合计 50 50 100
零假设为:数学成绩优秀与经常整理数学错题无关,
根据列联表中的数据,经计算得到可得,
根据小概率值的独立性检验,我们推断不成立,
即认为数学成绩优秀与经常整理数学错题有关联,此推断犯错误的概率不大于.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