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 2节 声音的特性
知识要点分类练 夯实基础
知识点 1 音调
1. (教材素材题)如图2-2-1所示,在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时,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
2. 如图所示是我国最早的乐器之一“埙”,吹奏时能发出宫、商、角、徵、羽五音,相当于现在的do、 re、 mi、 sol、 la。五音是指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
3.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约从 Hz到 Hz。人们 把 高 于 Hz 的声叫作 声波,把低于 Hz的声叫作 声波。某种苍蝇在飞行时,5 s内翅膀振动2000 次,频率是 ,人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苍蝇飞行时发出的声。
知识点 2 响度
4.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5.(教材素材题)如图2-2-3所示为“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请将实验补充完整。
(1)实验需要用到的器材:音叉、乒乓球、细线、小锤、铁架台。
(2)设计和进行实验:①用小锤击打音叉发声,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乒乓球,观察 ;②用更大的力击打音叉,重复上述过程。
(3)分析并总结实验结论:声音的响度与物体的 有关。
6.如图2-2-4所示,敲鼓时将纸屑撒在鼓面上,发现敲鼓的力度越大,纸屑跳起得越高,这说明响度的大小与声源的 有关;离鼓越近,感觉声音越响,这说明响度还跟距离声源的 有关。
知识点 3 音色
7.我们能辨别出熟悉同学的声音,从物理学角度讲,主要是因为他们声音的 ( )
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频率不同 D.音色不同
8.某款智能手机有一个功能叫“智慧语音”,它可以通过识别声音实现手机解锁,该功能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这一特性来实现的。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和响度相同,但是根据音色还是能够区分它们。音色与发声体的 和 有关。
B规律方法综合练 能力达标
9. 如图2-2-5所示,中国科技馆中的展品“曾侯乙编钟”,用青铜铸成,17个大小不同的钟悬挂在一个钟架上,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不同的钟,能发出不同的声音,这是指声音具有不同的 ( )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传播途径
10.医生常通过听诊器来了解患者心、肺的工作情况,听诊器运用的物理原理是 ( )
A.由空气传播变为固体传播,使响度变大
B.增大振幅,从而增大响度
C.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
D.缩短人耳与发声体之间的距离,使响度更大
11.正常灰鲸的发声频率范围为15~25 Hz。生物学家发现变异灰鲸 Alice,其发声频率为 52 Hz,导致正常灰鲸“听不见”Alice的声音,图2-2-6所示为海豚的发声频率和听觉频率范围,灰鲸与海豚同属海洋哺乳动物。由此推理:正常灰鲸的听觉频率范围(图2-2-7中的黑色横条)很可能是( )
12.从物理知识运用的角度看,下列对于诗句或俗语的理解、解释正确的是 ( )
A.“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播声音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很高
C.“闻其声知其人”————可以根据响度来判断说话者是谁
D.“响鼓也要重锤敲”————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13.我国是文明古国,具有光辉灿烂的文化。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黄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笛和大鼓。关于笛声和鼓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笛声和鼓声的音色相同
B.笛声的响度一定比鼓声的小
C.尖细的笛声比低沉的鼓声音调高
D.响亮的鼓声比轻细的笛声传得远,是因为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大
14.关于如图2-2-8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丁两者的音调和响度均相同
B.甲、乙两者的响度和音色均不同
C.丙、丁两者的音调和响度均不同
D.甲、丙两者的响度和音调相同
15.(多选)如图2-2-9所示,关于敲瓶子和吹瓶口所发出声音音调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敲瓶子时,从左到右音调变低
B.敲瓶子时,从左到右音调变高
C.吹瓶口时,从左到右音调变高
D.吹瓶口时,从左到右音调变低
16.(多选)无其他声音干扰的广场中,扬声器持续发一个音“呜”(此声音的强弱保持不变),用分贝仪测出的声音强度用A 表示,分贝仪与扬声器的距离用 s 表示,A与s 的关系如图2-2-10 所示。由图像可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响度变小
B.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速度变小
C.声音在传播过程中,扬声器的纸盆振幅减小
D.声音在传播过程中,每秒内振动的次数不变
17.小华用录音机录下自己唱歌的声音,再播放出来感觉和直接听到的声音不同。在乐音的响度、音调和音色三个特性中,考虑到录音机音量是由自己调节的,所以不是声音的 不同;询问其他同学,得知自己唱的音是准的,没有“跑调”,所以不是声音的 不同;由此可以推断是声音的 不同。
18.唱歌、踏步、牙齿相叩,身体的不同部位可以发出各种声音。歌声是由于声带 产生的;鼓掌声比牙齿相叩的声音传得更远,是因为鼓掌声的 更大;很难听到甩动胳膊发出的声音,是因为胳膊甩动的频率 (选填“高”或“低”)。
19.架子鼓是一种打击乐器,起源于中国,最早可追溯到明朝时期。如图2-2-11所示,当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时,发出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当其他条件相同时, (选填“加快敲击频率”或“绷紧鼓皮”)可以使音调升高,我们可以区分架子鼓与钢琴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 不同。
20.小明在吉他演奏中发现,拨动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弦线的长度、粗细和松紧程度有关。于是他想利用几根弦线做研究。
(1)如图2-2-12甲所示,其中a、b、c、d 四根弦线的松紧程度相同。
①若他选择b、d两根弦线做实验,则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调与弦线 的关系。
②若他要研究音调与弦线粗细的关系,则应选择 和 两根弦线做实验。
③小明研究后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弦线越长,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弦线越粗,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④小明在实验中采用的探究方法是 。
(2)请你据图乙判断,在松紧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按住 A 点、B点、C点后拨动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的是按住 点,最低的是按住 点。
创新情境拓展练 素养提升
21.[开放探究]如图2-2-13 所示,有5 支装水的玻璃量筒,其中a、b、c横截面积相等,d、e横截面积相等,c的横截面积小于 d 的横截面积;a、b液面等高,c、d、e液面等高;a、c、d、e管口位置等高,b与c 管口位置不等高。某同学根据吹玻璃量筒时听发声音调的高低猜想发声的频率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猜想①:空气柱的长度有关;
猜想②:量筒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③:水柱的长度有关。
(1)若要探究“音调与空气柱长度的关系”,应选量筒 。
A. a、b B. c、d C. a、d D. b、d
(2)若选择的是量筒 c、d,则可以探究猜想 (选填“①”“②”或“③”)。
(3)若选择的是量筒d、e,通过实验,听到的声音音调相同,可见猜想③ (选填“正确”或“错误”)。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1. 慢 低 快 高 2. B
3. 20 20000 20000 超 20 次400 Hz 能
4. A
5.(2)①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3)振幅
6. 振幅 远近 7. D
8. 音色 材料 结构 9. C 10. C
11. C 12. A 13. C 14. A 15. AC
16. AD 17. 响度 音调 音色
18.振动 响度 低
19.响度 绷紧鼓皮 音色
20. (1)①长度 ②a b ④控制变量法(2)A B
21. (1)A (2)② (3)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