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节运动的描述
知识要点分类练 夯实基础
知识点 1 机械运动
1.如图1-2-1所示情境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知识点 2 参照物
2.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作为参照物
B.只有地面上的物体才能被选作参照物
C.不能选研究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
D.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相同
3.教室里的讲台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 ( )
A.地面 B.树木
C.行人 D.篮球架
4. 2023 年 5 月 28 日,国产大型客机 C919圆满完成首次商业飞行。若认为客机在飞行过程中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 ( )
A.地面 B.驾驶舱内的机长
C.窗外的云朵 D.太阳
5.(教材变式题)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若以河岸为参照物,则船是 的。
知识点 3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6.如图1-2-2所示是摄影爱好者捕捉到的“乌鸦骑乘老鹰”的精彩画面,下列能描述图中两者相对静止的成语是 ( )
A.分道扬镳 B.背道而驰
C.并驾齐驱 D.各奔东西
7.(教材变式题)如图1-2-3所示,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的拖拉机和收割机一起在田野里收割小麦。以 为参照物,拖拉机是运动的;以收割机为参照物,拖拉机是 的。
8.“刻舟求剑”(如图1-2-4所示)是大家熟知的故事,楚人之所以没有通过“刻舟”而求得剑,是因为楚人认为他的剑相对于记号是 的,而事实上,剑相对于记号是 (前两空均选填“静止”或“运动”)的;他最终没有捞到掉入水中的剑,是因为他没弄懂运动和静止是 。
规律方法综合练 能力达标
9.下列语句中加横线部分描绘的运动情境,选取山为参照物的是 ( )
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B.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C.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0. 2023年5 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 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如图1-2-5所示是火箭上升和此过程中航天员在舱内的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以地面为参照物,发射塔是运动的
B.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
C.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
D.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发射塔是静止的
11.如图1-2-6所示,菲菲和翔翔坐在车厢内,观察判断火车的运动情况。菲菲认为以窗外的动车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改变了,因此火车是运动的。翔翔认为以窗外的站台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没有变化,因此火车是静止的。以上判断 ( )
A.菲菲正确 B.翔翔正确
C.两人都正确 D.两人都不正确
12.清晨的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其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所选取的参照物不恰当的是 ( )
A.旗杆 B.天安门
C.升旗手 D.五星红旗
13.如图1-2-7所示,公路边有一农舍,它的烟囱正冒着烟,插有旗帜的a、b两车在农舍旁的公路上。观察图中旗帜与烟的情况,关于a、b两车相对于农舍的运动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a、b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 a、b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 a车可能运动,b车向右运动
D. a车可能静止,b车向左运动
14.“水涨船高”这个成语中,船高是指船升高了。这一运动是以 为参照物的。若以 为参照物,则船是静止的。(均选填“地面”或“水面”)
15.小强在马路边上连续拍了两张街景照片,如图1-2-8所示。若以轿车为参照物,则树是向 运动的,卡车向 运动;若以骑自行车的人为参照物,则树是向 运动的。(均选填“左”或“右”)
创新情境拓展练 素养提升
16.[开放探究]在学了“运动具有相对性”这一原理之后,小刚同学动手做了以下实验:
器材:白纸、水彩笔(或蜡笔)、铅笔。
操作步骤:①找一张长方形白纸,用蜡笔或水彩笔在上面画一些彩云。②将一支铅笔放在纸的前面,如图 1-2-9所示,迅速向下移动画有彩云的白纸,观察并指出铅笔相对白纸和地面的运动情况。
请你根据小刚的操作步骤,亲自完成这一操作,并开动脑筋想一想,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1. B 2. C 3. C 4. B
5.船运动
6. C7.地面(合理即可)静止
8.静止 运动 相对的
9. D 10. C 11. C 12. D 13. D
14.地面 水面
15.右 右 左
16.向下移动白纸时,若以白纸为参照物,铅笔在向上运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铅笔是静止的。说明选择不同参照物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结论可能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