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程标准:了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等侵略史实,增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的爱国情感;了解《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初步认识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学习目标:通过阅读第一子目,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了解《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及内容;
通过阅读第二子目,知道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行以及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的史实,培养爱国情感;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知道第二次鸦片战争对我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正确认识两次鸦片战争的关系;
任务一:阅读第一、二子目——P10-12内容,梳理课文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提出无理的修约主张,被清政府拒绝;
直接原因(借口):1856年,英国和法国在俄、美两国支持下,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过程
第一阶段: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次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攻陷广州,并对广州实施军事管制。1858年4月,英法联军舰队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美、俄两国舰队借口调停,也跟随北上。6月,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天津条约》。随后,清政府在与英、法、美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清政府与 俄、美、英、法 《天津条约》 西方列强获得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破坏我国外交主权)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侵略范围由东南沿海地区扩大到长江中下游)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破坏我国内河航运权)
清政府在与 英、法、美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以“洋药”进口的名义承认鸦片贸易合法
第二阶段:1859年6月,英、法公使借进京换约之机,炮轰大沽炮台,再次挑起战事。第二年8月,英、法两国借口换约受阻,再次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咸丰皇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10月,英法联军对圆明园进行大肆抢劫。圆明园的焚毁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留给中国人的永久创伤,也是人类文明史上非常可耻的一页。随后,英法联军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奕诉被迫与英、法两国代表交换了《天津条约》批准书,并于1860年10月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在条约中,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割九龙半岛南端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牛刀小试
下图是《1842一1854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示意图》(单位:万英镑),该图所示现象有助于我们理解( )
A.林则徐实行禁烟成果显著 B.列强再次发动战争的原因
C.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D.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瓦解
【答案】B
【详解】根据图示信息"1842-1854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示意图”可知,图示反映的是1845—1854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迅速下降,可见鸦片战争后英国并没有完全实现打开中国商品市场的目的,结合所学可知,英国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于1856年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因此该图所示现象有助于我们理解列强再次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B项正确;1839年林则徐实行虎门销烟的禁烟运动,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清政府的腐朽和封建制度的落后性,但题干反映的是1845—1854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迅速下降,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销售冲击了传统的自然经济,使得自然经济开始走向解体,但并没有完全瓦解,而且题干反映的是英国输华货物总值的下降,这可能还减缓了对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冲击,排除D项。故选B项。
2、实际上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洗劫圆明园的“两个强盗”所带来的危害不仅于此,这还给另一个“大盗”提供了强占中国更多领土的契机,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逐渐沦丧据上述可知两个强盗和另一个大盗分别是( )
A,美国、英国和俄国 B.英国、法国和美国 C.英国、法国和俄国 D.美国、法国和英国
【答案】с
【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两个强盗”指的是英国和法国。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大肆抢劫并放火烧毁。另一个“大盗”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C项正确;美国在近代虽然也强迫清政府签订了《望厦条约》等不平等条约,扩大了其在华通商、传教等特权,获取了经济利益、政治特权以及片面最惠国待遇等,但并不是“两个强盗”及割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排除ABD项。故选C项。
3、文物是一个民族成长的符号和记忆,圆明园的废墟正是对历史的记忆与民族危亡的警醒。圆明园遗址主要警醒我们不要忘记的历史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北洋军阀割据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856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一路烧杀,1860年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掠夺珍宝,为掩人耳目,他们又放火焚烧圆明园,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屈辱事件,象征着列强侵略和民族危机。因此,圆明园遗址主要警醒我们不要忘记第二次鸦片战争带来的国耻,提醒我们铭记民族危亡的教训,A项正确;甲午中日战争发生在1894一1895年,主要涉及中日之间的战争(如黄海海战、马关条约),与圆明园毁灭无关,排除B项;八国联军侵华发生在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但圆明园在此之前已被毁,并非直接原因,排除C项;北洋军阀割据发生在1916—1928年,是民国初期的军阀混战时期,与圆明园事件无关,排除D项。
故选A项。
任务二、阅读第三子目——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P13),梳理课文
19世纪50年代,俄国开始大肆向中国东北和西北扩张。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趁火打劫,在1860年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接受1858年黑龙江地方签的《瑷珲条约》,割占中国东北10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19世纪60年代,俄国又迫使清政府签订《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中国西北44万多平方千米领土。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士。
时间 名称 内容
1858年 中俄《瑷珲条约》 割占中国领土60多万平方千米
1860年 中俄《北京条约》 割占中国领土约40万平方千米
19世纪60年代 中俄北京条约》和《堪分西北界约记》 割占中国西北44万多平方千米领土
1881年 中俄《改订条约》以及此后5个勘界议定书 割占的中国领土7万多平方千米
牛刀小试
4、《北京条约》第六款:“确认《瑷珲条约》有效。”使清政府丧失的领土包括()
A.台湾 B.乌苏里江以东 C.香港岛 D.澳门
【答案】B
【详解】据所学可知,《瑷珲条约》(1858年)割让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公里领土,乌苏里江以东为"共管”;《北京条约》(1860年)进一步将乌苏里江以东(含库页岛)约40万平方公里领土正式割让给俄国,B项正确;台湾与《马关条约》(1895年)有关,排除A项;香港岛与《南京条约》(1842年)有关,排除C项;澳门主权未割让,仅允葡萄牙管理,排除D项。故选B项。
任务三、阅读P14,结合已学知识,完成课文梳理及表格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结合表格内容,梳理两次鸦片战争的关系
项目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根本目的 打开中国市场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时间 1840-1842 1856-1860
国家 英国 主凶:英法;帮凶:美俄
签订条约 《南京条约》等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
侵略区域 东南沿海 深入长江中下游
领土主权 割香港岛 英国:割九龙半岛南端 俄国: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士。
影响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两次鸦片战争关系: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牛刀小试
5、《天津条约》签订后,英国公使额尔金在给本国政府的报告中写道:“我们终于获得了在中国内河航行的权利,这将为我们的商船打开长江流域的财富之门....传教士的自由传教权将加速文明的传播。”英国通过《天津条约》获取的特权中,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影响最深远的是( )
A.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 B.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D.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我们终于获得了在中国内河航行的权利,这将为我们的商船打开长江流域的财富之门....传教士的自由传教权将加速文明的传播”分析可知打破中国内河主权限制,使列强势力深入长江流域,直接控制内陆经济命脉,加速自然经济解体,直接推动中国社会性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深度转变,影响远超其他条款,是半殖民地化加深的关键标志,C项正确;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体现通商口岸数量增加,未突破沿海沿江格局,排除A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强化政治控制,但更多是外交层面的特权,排除B项;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加剧经济掠夺和民众健康危机,但属于单项商品的贸易特权,排除D项。故选C项。
6、战争的结果使中国丧失了大量领土与主权,西方国家利用开辟到内地的通商口岸与世界少有的低利率,大量倾销其商品;教会势力在华也得到进一步的扩张。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这场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答案】D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丧失大量领土与主权,西方列强凭借通商口岸等倾销商品,教会势力扩张,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D项正确;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题干中“进一步加深”不符,排除A项;中法战争中国虽有胜绩但签订不平等条约,但与题干中描述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不符,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与题干“进一步加深”阶段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任务四:仔细阅读课文,完成下面内容
1、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它负责办理对外交涉以及通商、海关等事务,是清政府一个权力很大的中央机构;
2、葡萄牙逐歩侵占澳门
1887年,中葡两国签订《中葡和好通商条约》。中国丧失对澳门的管理权,但澳门的主权仍属中国。
牛刀小试
7、史料载:“1908年,清政府与葡萄牙就澳门界址进行谈判,但因葡方强硬态度无果而终。”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
A.外交完全自主 B.仍在争取维护主权 C.已放弃澳门主权 D.与葡萄牙关系缓和
【答案】B
【详解】据题干“清政府与葡萄牙就澳门界址进行谈判,但因葡方强硬态度无果而终”可知,清政府试图通过谈判划定澳门界址,体现对主权的争取,B项正确;“外交完全自主”错误,清末列强控制中国外交,清政府无完全自主权,排除A项;“已放弃澳门主权”不符合史实,1887年《中葡和好通商条约》仅允许葡萄牙“永居管理”,未明确界址,主权仍属中国,排除C项;“关系缓和”与题干“葡方强硬态度无果而终”矛盾,排除D项。故选B项。
1、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圆明园是皇帝夏季离宫,先被联军掠夺,后被下令焚毁。与该书中提到的罪行相关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圆明园”、“联军掠夺并焚毁”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56-1860年)。英法联军于1860年攻占北京,劫掠并焚毁圆明园,B项正确;鸦片战争(1840-1842)未涉及北京。排除A项;甲午战争(1894-1895)是中日战争,与圆明园无关,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发生在圆明园被毁40年后,排除D项。故选B项。
2、前人将历史载于书信,后人用书信打开历史。阅读下列书信,回答问题。
【书信一】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 ——雨果给法国上尉巴特勒的回信
【书信二】中国同意打开门户,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添加几个新港口那么简单……而是绝对和彻底地打开了她辽阔版图的每一个角落。她同意我们的汽船可以在她中部的大河沿河而上。她还同意,如果我们愿意,可以在北京开设使馆。 ——美国驻华公使瑞德·威廉给友人的书信
(1)书信一中的“两个强盗”表达了雨果对哪两个国家的强烈谴责?举出相关史实证明其强盗行为。
(2)联系书信二的内容和所学知识说说,列强在“这次远征行动”中与清政府签订了哪些条约?这些条约有何共同危害?
【答案】(1)国家:英国、法国。行为:英法联军抢劫并烧毁圆明园。
(2)条约:签订了《天津条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和《北京条约》。危害: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详解】(1)国家、行为:根据书信一“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并结合所学可知,书信一中提到的战争是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两国借口换约受阻,再次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并对北京西北郊著名的皇家园林一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
(2)条约:根据书信二“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添加几个新港口那么简单”“她同意我们的汽船可以在她中部的大河沿河而上。她还同意,如果我们愿意,可以在北京开设使馆。”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津条约》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军舰和商船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的签订,使鸦片贸易合法化。因此,列强在“这次远征行动”中与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和《北京条约》。危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程标准:了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等侵略史实,增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的爱国情感;了解《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初步认识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学习目标:通过阅读第一子目,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了解《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及内容;
通过阅读第二子目,知道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行以及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的史实,培养爱国情感;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知道第二次鸦片战争对我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正确认识两次鸦片战争的关系;
任务一:阅读第一、二子目——P10-12内容,梳理课文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提出 ,被清政府拒绝;
直接原因(借口):1856年, 在俄、美两国支持下,分别以“ ”和“ ”为借口,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过程
第一阶段: 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次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攻陷 ,并对广州实施军事管制。1858年4月,英法联军舰队北上,攻陷 ,逼近天津。 两国舰队借口调停,也跟随北上。6月,清政府被迫与 四国分别签订 。随后,清政府在与英、法、美签订
清政府与 俄、美、英、法 《天津条约》 西方列强获得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破坏我国 ) 增开 等十处为通商口岸;(侵略范围由东南沿海地区扩大到 )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 等特权;(破坏我国内河航运权)
清政府在与 英、法、美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以“洋药”进口的名义承认
第二阶段: ,英、法公使借进京换约之机,炮轰大沽炮台,再次挑起战事。第二年8月,英、法两国借口换约受阻,再次出兵占领 ,进逼北京。 逃往承德避暑山庄。10月, 对 进行大肆抢劫。圆明园的焚毁是 留给中国人的永久创伤,也是人类 上非常可耻的一页。随后,英法联军占领 ,控制北京城。奕诉被迫与英、法两国代表交换了 批准书,并于1860年10月签订中英、中法 。在条约中,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外,又增开 为通商口岸,割 给英国, 也大幅增加。
牛刀小试
下图是《1842一1854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示意图》(单位:万英镑),该图所示现象有助于我们理解( )
A.林则徐实行禁烟成果显著 B.列强再次发动战争的原因
C.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D.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瓦解
2、实际上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洗劫圆明园的“两个强盗”所带来的危害不仅于此,这还给另一个“大盗”提供了强占中国更多领土的契机,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逐渐沦丧据上述可知两个强盗和另一个大盗分别是( )
A,美国、英国和俄国 B.英国、法国和美国 C.英国、法国和俄国 D.美国、法国和英国
3、文物是一个民族成长的符号和记忆,圆明园的废墟正是对历史的记忆与民族危亡的警醒。圆明园遗址主要警醒我们不要忘记的历史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北洋军阀割据
任务二、阅读第三子目——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P13),梳理课文
,俄国开始大肆向中国 扩张。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趁火打劫,在1860年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接受1858年黑龙江地方签的 ,割占中国东北10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19世纪60年代,俄国又迫使清政府签订《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中国西北44万多平方千米领土。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
领士。
时间 名称 内容
1858年 中俄 割占中国领土60多万平方千米
1860年 中俄《北京条约》 割占中国领土约40万平方千米
19世纪60年代 中俄北京条约》和《堪分西北界约记》 割占 44万多平方千米领土
1881年 中俄 以及此后5个勘界议定书 割占的中国领土 平方千米
牛刀小试
4、《北京条约》第六款:“确认《瑷珲条约》有效。”使清政府丧失的领土包括()
A.台湾 B.乌苏里江以东 C.香港岛 D.澳门
任务三、阅读P14,结合已学知识,完成课文梳理及表格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一系列 条约,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 , 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 程度 加深。
2、结合表格内容,梳理两次鸦片战争的关系
项目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根本目的 打开中国市场
时间 1840-1842 1856-1860
国家 英国 主凶:英法;帮凶:美俄
签订条约 《南京条约》等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
侵略区域 深入长江中下游
领土主权 英国:割九龙半岛南端 俄国:割占中国 领士。
影响 中国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加深
两次鸦片战争关系: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
牛刀小试
5、《天津条约》签订后,英国公使额尔金在给本国政府的报告中写道:“我们终于获得了在中国内河航行的权利,这将为我们的商船打开长江流域的财富之门....传教士的自由传教权将加速文明的传播。”英国通过《天津条约》获取的特权中,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影响最深远的是( )
A.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 B.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D.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6、战争的结果使中国丧失了大量领土与主权,西方国家利用开辟到内地的通商口岸与世界少有的低利率,大量倾销其商品;教会势力在华也得到进一步的扩张。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这场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任务四:仔细阅读课文,完成下面内容
1、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 ”。它负责办理 以及 等事务,是清政府一个权力很大的中央机构;
2、葡萄牙逐歩侵占澳门
1887年,中葡两国签订 。中国丧失对澳门的 ,但 仍属中国。
牛刀小试
7、史料载:“1908年,清政府与葡萄牙就澳门界址进行谈判,但因葡方强硬态度无果而终。”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
A.外交完全自主 B.仍在争取维护主权 C.已放弃澳门主权 D.与葡萄牙关系缓和
1、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圆明园是皇帝夏季离宫,先被联军掠夺,后被下令焚毁。与该书中提到的罪行相关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前人将历史载于书信,后人用书信打开历史。阅读下列书信,回答问题。
【书信一】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 ——雨果给法国上尉巴特勒的回信
【书信二】中国同意打开门户,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添加几个新港口那么简单……而是绝对和彻底地打开了她辽阔版图的每一个角落。她同意我们的汽船可以在她中部的大河沿河而上。她还同意,如果我们愿意,可以在北京开设使馆。 ——美国驻华公使瑞德·威廉给友人的书信
(1)书信一中的“两个强盗”表达了雨果对哪两个国家的强烈谴责?举出相关史实证明其强盗行为。
(2)联系书信二的内容和所学知识说说,列强在“这次远征行动”中与清政府签订了哪些条约?这些条约有何共同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