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物理学科
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考点培优教科版(2024)
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 1 认识运动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一位摄影爱好者采用在同一张底片上多次曝光的方法,拍摄了极限跳伞运动员从悬崖上跳下的过程。从运动员离开悬崖时开始,每隔 0.3s 曝光一次,得到了一张记录运动员在打开降落伞之前的一段下落情况的照片,如图。已知运动员从 a 点到 d 点可视为沿竖直方向运动,通过 ab、bc 和 cd 的时间间隔均为 0.6s,空气阻力不能忽略。对于运动员从 a 点到 d 点的下落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运动员下落过程中速度的大小保持不变
B.运动员所受的重力在ab段所做的功等于在cd段所做的功
C.运动员所受的重力在ab段做功比在 cd 段做功慢
D.运动员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2.诗人孟郊在《游子吟》中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来歌颂母爱的伟大,“三春”是春季中的三个月,即孟春、仲春、季春。下列与春相关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
A.孟春,万物复苏冰消雪融,冰雪熔化时会对外放热
B.仲春,雨后山林中云雾袅袅,雾是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仲春,四处花香袭人是因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D.暮春,柳絮纷飞是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北京冬奥会上,年仅17岁的中国小将苏翊鸣夺得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金牌。如图所示是运动员在比赛中向下俯冲的场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场地为参照物,滑雪板是静止的
B.以场地为参照物,运动员是静止的
C.以滑雪板为参照物,场地是静止的
D.以运动员为参照物,场地是运动的
4.关于小明参加校运会100米赛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明到达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他具有惯性
B.小明穿的运动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C.小明相对终点计时员是运动的
D.终点记时员是从听到发令枪声开始计时的
5.湖南四季分明,能用分子动理论正确解释的自然现象是( )
A.春季温暖,万物生长 B.夏季炎热,百花飘香
C.秋季凉爽,落叶飘零 D.冬季寒冷,雪花飘飘
6.2023年9月30日,在杭州亚运会比赛中,中国跳水梦之队的全红婵、陈芋汐获女双10米跳台项目冠军。在比赛中,她们的动作高度协调统一,从侧面看似完全“重合”,如图所示。此时,若说全红婵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评委 B.跳台 C.陈芋汐 D.水面
7.有关分子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B.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扩散现象不能在固体中发生
D.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8.如图所示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机装置拍摄的四个物体的频闪照片,其中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9.刮北风的日子里,一列火车冒出的白烟却笔直上升,说明( )
A.火车向正北行驶,速度和风速相同
B.火车向正南行驶,速度和风速相同
C.火车向正东行驶,速度和风速相同
D.火车向正西行驶,速度和风速相同
10.车站上,坐在火车里的乘客从窗15发现有两列火车沿相反的方向运动,由此得出的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乘客坐的火车和看到的两列火车中一定有两列在沿相反方向运动
B.乘客坐的火车可能在运动
C.三列火车可能沿同一方向运动
D.三列火车中可能有一列是静止的
二、填空题
11. 2018年7月31日11时,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高分十一号卫星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安排的光学遥感卫星,主要应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路网设计、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可为“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信息保障。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82次飞行。如图所示情景,以运载火箭为参照物,高分十一号卫星是 的,高分十一号卫星的机械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2.阴霾天气中PM2.5含量较高,PM2.5是指直径不大于2.5的颗粒物 ,大气中PM2.5的运动属于 (填“机械运动”或“热运动”)
13.某物理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他们将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A点静止释放。并同时按下电子停表开始计时,图中圆圈内显示了小车位于A、B、C三点的时刻(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由图中的实验数据可知,小车下滑过程中做 (选填“减速”、“匀速”或“加速”)运动。如果在A点时,先释放小车,后按下停表开始计时,B、C两点都准确计时,则会使所测AB段的平均速度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14.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保证小车能自行下滑的情况下,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一些;实验中测出小车通过前半路程所用的时间为3s,全程所用的时间为5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m/s;通过实验数据可知,小车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15.物理学把 叫做机械运动.“旭日东升”是以 为参照物的,“日落西山”是以 为参照物的.
16.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 的改变叫机械运动,宇宙中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 .
17.一辆小汽车沿平直公路做直线行驶,其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知:该汽车在做 (选填“匀速直线运动”、“减速直线运动”或“加速直线运动”);其中10~30s内该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km/h。
18.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 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这里所说的另一个物体,即事先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做 .
19.防控疫情期间,佩戴口罩可以预防病毒通过飞沫传染,飞沫直径是1到5 (填合适的长度单位),飞沫在空中随风飘动,飞沫的运动是 (选填“匀速运动”或“变速运动”)。
三、作图题
20.物体在前4s内匀速运动了8m的路程,之后就静止不动,请在图中作出物体的路程﹣时间图像。
21.如图所示,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请在v-t图像中画出两木块运动情况。
四、实验探究题
22.在学校科技节“比较纸锥下落快慢”的活动中:
(1)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应该选择从图甲中 (选填“左”或“右”)图所示的位置,将两个纸锥由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并记录纸锥下落至地面的时间;
(2)为了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应让纸锥从较 的高度开始下落;
(3)小组成员采用频闪照相机记录纸锥下落过程,每隔0.2秒拍摄一次,如图乙所示.测得A到E的高度差为100cm,则纸锥从A下落到E的平均速度是 m/s;整个下落过程该纸锥做 直线运动。
23.某小组三位同学发现钟摆的摆动似乎是有规律的。于是他们在细绳下面挂一小球制成了单摆,研究在摆动角度θ不大的情况下,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摆动周期T)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所示,l为单摆的摆长,m为单摆摆球的质量。三位同学在实验中每次测量单摆摆动30次(30T)的时间。丙同学在甲、乙同学实验的基础上继续实验,三位同学的实验数据分别记录在下表中。为了进一步探究单摆的摆动规律,他们进行了适量的运算,将结果记录在下表的后二列中。
(1)完成表格中“摆动周期”一栏中空格的填写。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甲同学得出的结论是:单摆的周期与摆球的质量无关。你认为甲同学 (选填“能”或“不能”)从中得出此结论,理由是 。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乙同学研究的是:单摆的周期与摆球摆动角度的关系,他得出的结论是:当 和 相同时,单摆的周期与摆球摆动角度的大小无关。
(4)丙同学分析实验序号7、8、9,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5)本实验中,该小组同学利用三个不同质量的摆球,做了多组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选填“多次实验求平均值”或“多次实验得到普遍规律”)。
五、计算题
24.海岭又称海底山脉,一般在海面以下,如图,为对某海岭进行勘测,某勘探船停在该海岭底部的A处正上方向海底发出声呐,6s后收到回波信号。之后勘探船以2km/h平均速度沿直线行驶到达海岭最高点B处正上方,用时4h。到达B处正上方停下后,该船再次向海底发出声呐,经4s后收到回波信号。已知声信号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求:
(1)A处海水的深度;
(2)勘探船两次探测间航行的距离是多少米;
(3)B处比A处高多少米?
25. 如图所示,5G智能机器人安装有超声波雾化器自动喷枪,工作时,将消毒液均匀雾化到空气中进行消毒。下表为智能机器人的部分参数,其中额定雾化量是指雾化器工作能够雾化消毒液的体积。
水箱容积 额定雾化量 自身质量 履带总触地面积
(1)未装消毒液,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以速度匀速直线运动,机器人受到的阻力为自身重力的0.1倍,求牵引力;
(2)求机器人未装消毒液且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装满的消毒液后,以额定雾化量消毒一段时间后,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减小了。求此次消毒所用的时间。(已知消毒液的密度为)
六、综合题
26.最近在微信朋友圈里,“晒运动”成为一种新潮流。爱运动的瑞瑞通过计步软件把自己从A地出发到达B地后又返回A地所走的路程和时间晒在了朋友圈里,如下图所示。(全程4.5公里,总时间50min)
(1)从图中数据可以计算得出从A地到B地的路程是 m,瑞瑞步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1公里=1千米);
(2)按正常成年人的步幅计算(正常成年人的步幅约0.5m),瑞瑞全程大约走了 步,瑞瑞步行全程做的应该是 (填“匀速”或“变速”)运动,若以瑞瑞随身携带的计步软件为参照物,那么瑞瑞是 (填“静止”或“运动”)的。
七、简答题
27.如表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早发白帝城》和图意象画作,请在其中找出两个与物理有关的现象,并写出所涉及的物理知识。(合理即可)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
1.【答案】C
2.【答案】B
3.【答案】D
【解答】A.滑雪板相对于场地有位置变化,滑雪板是运动的,故A错误;
B.运动员相对于场地有位置变化,运动员是运动的,故B错误;
C.场地相对于滑雪板有位置变化,场地是运动的,故C错误;
D.场地相对于运动员有位置变化,场地是运动的,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4.【答案】D
【解答】解:A、小明到达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他具有惯性,A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
B、小明穿的运动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与地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B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
C、以终点计时员为参照物,小明的位置是变化的,所以小明相对终点计时员是运动的,C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
D、终点记时员如果从听到发令枪声开始计时,则少计了声音从起电到终点所用的时间,光速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的多,为减小误差应该看到枪冒的烟开始计时,D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体总有一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趋势,这就是物体的惯性,物体与地面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会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接触面越粗糙,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5.【答案】B
6.【答案】C
【解答】ABCD、在比赛中,全红婵相当于陈芋汐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说全红婵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陈芋汐,故ABD错误,D正确。
故选项为:C。
【分析】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就说物体是静止的;反之,就说物体是运动的。
7.【答案】D
8.【答案】D
9.【答案】B
10.【答案】A
【解答】
乘客的火车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因为它是以窗外两列火车为参照物,
所以BC正确,不符合题意;若乘客的火车最快,三列火车沿同一方向运动,因为乘客以自己为参照物,所以
其它两列火车
相反的方向运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所以只能是可能而不是一定,故A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为一个相对运动的问题,乘客看到的两列的运动是以自己为参照物,而得出的结论。而题目选项中是以地面为参照物所得出的结论。
11.【答案】静止;增大
【解答】解:以运载火箭为参照物,高分十一号卫星相对于运载火箭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高分十一号卫星是静止的;
高分十一号卫星加速升空过程中的速度越来越快,动能越来越大,高度越来越大,重力势能越来越大,所以机械能越来越大。
故答案为:静止;增大。
【分析】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事先选取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那么物体就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改变,那么物体就是静止的。
12.【答案】微末;机械运动
【解答】解:阴霾天气是由于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形成的小液滴往往附着在一些固体颗粒上.这些颗粒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微末.由于粒径过小,又称可入肺颗粒物,可随呼吸进入人体内,对人体健康有害,PM2.5的运动是固体颗粒物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的运动.
故答案为:微末;机械运动.
【分析】物体相对于其它物体物质的变化时机械运动,组成物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热运动.
13.【答案】加速;偏大
【解答】由图可知,AB段小车移动的距离为4.00dm,BC段小车移动的距离为5.00dm,AB用时2s,BC所用时间为1s,由可知,BC段平均速度大于AB段平均速度,故小车下滑过程中做加速运动。
在A点时,先释放小车,后按下停表开始计时,测得AB段的时间偏小,由可知,会使所测AB段的平均速度偏大。
综上 第1空、加速; 第2空、偏大。
【分析】根据速度的公式计算分析,速度公式为v=s/t,根据题目中所给的信息,如已知速度时间求解路程,或者已知路程和时间求解速度,匀速运动的特点,在st曲线上为一条倾斜向上的直线,在vt曲线为一条水平直线。
14.【答案】小;0.12;变速
15.【答案】物体位置的变化;地球;地球
【解答】解:
在物理学中,将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太阳和地球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旭日东升”和“日落西山”都是以地球为参照物的.
故答案为:物体位置的变化;地球;地球.
【分析】(1)物理学中把 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2)判断运动还是静止需要选择一个参照物,然后来比较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变化就是物体相对于该参照物是运动的,否则就是静止的.
16.【答案】位置;匀速直线运动
【解答】解: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位置、匀速直线运动.
【分析】(1)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时,要选择参照物;(2)运动形式多种多样,宇宙中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17.【答案】加速直线运动;99
【解答】相同时间下,汽车通过路程逐渐变大,所以汽车做加速直线运动,从10~30s小车通过的路程为550m,运动时间为20s,所以汽车的平均速度为550m/20s=27.5m/s=99km/h
综上 第1空、加速直线运动; 第2空、99
【分析】速度的计算:v=s/t,相同时间下物体的路程大,则速度大,相同路程下,物体的时间小速度大,当速度一定时,时间越长通过的路程越长
18.【答案】位置;参照物
【解答】解: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 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这里所说的另一个物体,即事先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做 参照物.
故本题答案为:位置;参照物.
【分析】根据机械运动和参照物的概念填写.
19.【答案】μm;变速运动
【解答】 (1)飞沫的直径大约在1到5μm左右。
(2)飞沫在空中随风飘动过程中,飞沫没有沿直线运动,且速度大小发生变化,因此飞沫的运动是变速运动。
【分析】 飞沫的直径比较小,大约在1到5μm左右;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并且速度大小保持不变,那么我们称这种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20.【答案】
21.【答案】
22.【答案】左;高;1.25;变速
23.【答案】(1)2;2;2;2;2;2;1.8;2;2.2
(2)不能;变量不唯一
(3)4、5、6;单摆的摆长;摆球质量
(4)单摆的摆长越长,单摆的周期越大
(5)多次实验得到普遍规律
【解答】(1)根据题意知道,摆动周期等于摆动30次的时间除以30,所以表格中摆动周期,从实验序号1-9分别是:2;2;2;2;2;2;1.8;2;2.2
;(2)由表格中实验序号为l、2、3的实验数据知道,摆长相等,而摆球的质量与摆动角度θ都不同,单摆的周期相同,由于变量有多个,即变量不唯一,所以不能得出单摆的周期与摆球的质量无关;(3)要探究单摆的周期与摆球摆动角度的关系,需要控制摆线长度相同、摆球质量相同,需要只有摆球的摆动角度不同,所以选择实验4、5、6符合题意,这样他得出的结论是:当单摆的摆长和摆球质量相同时,单摆的周期与摆动角度无关;(4)由表格中实验序号为7、8、9的实验数据知道,摆球质量和摆动角度均相同,摆长越长,其摆动周期越大,故所得结论是:单摆的摆长越长,单摆的周期越大。(5)本实验中利用三个不同质量的摆球,做了多组实验,是为了得到普遍规律。
【分析】(1)根据摆动的次数和所用的时间的比值计算摆动一次用的时间;
(2)探究摆动周期的影响因素时,探究某个因素,要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即要利用控制变量法;
(3)探究摆动周期和摆球质量的关系时,要保持摆长一定;
(4)当只改变摆长时进行实验,则探究摆动周期和摆长的关系;
(5)各种规律的归纳都要多次实验,探究规律的普遍性。
24.【答案】(1)解: 由可知,A处正上方向海底发出的超声波传播的路程为
则A处海水的深度为
答:A处海水的深度为4500m;
(2)解:勘探船从A正上方航行到B正上方的距离为
答:勘探船两次探测间航行的距离为8000m;
(3)解:由可知,B处正上方发出的超声波信号传播的路程为
则B处海水的深度为
则B处比A处高为
答:B处比A处高1500m。
【分析】(1)声波从A点的正上方传播到A点后又传回A点正上方的起点,时间为6s,声音的速度为1500m/s,根据公式S=vt可以计算出往返于起点和A点的距离,从而求出A点的深度hA=S/2=4500m;
(2) 勘探船从A正上方航行到B正上方时间为4h,速度为2km/h,根据公式S=vt可以计算出勘探船从A正上方航行到B正上方的距离;
(3)声波从B点的正上方传播到B点后又传回B点正上方的起点,时间为4s,声音的速度为1500m/s,根据公式S=vt可以计算出往返于起点和B点的距离,从而求出B点的深度hB=SB/2=3000m,结合(1)可求出B点比A点高;
25.【答案】(1)解:机器人未装消毒液时,自身的重力
机器人受到的阻力为
因为机器人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牵引力等于阻力,即
答:机器人受到的阻力为自身重力的0.1倍,牵引力为50N;
(2)解:机器人未装消毒液时,自身的重力G=500N,机器人对水平路面的压力
受力面积S=200cm2=0.02m2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答:求机器人未装消毒液且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解:减小的液体的重力等于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的减小量,即
减小的液体的质量为
减小的液体的体积为
额定雾化量为10L/h,此次消毒所用的时间为
答:此次消毒所用的时间。
【分析】(1)先根据重力公式算出机器人未装消毒液时的重力,进而得出阻力大小,因为匀速直线运动时牵引力等于阻力,得出牵引力。
(2)根据重力算出压力,已知触地面积,利用压强公式可求出未装消毒液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强。
(3)根据压强减小量算出压力减小量,从而得出液体重力和质量的减小量,进一步算出液体体积的减小量,结合额定雾化量可求出消毒所用时间。
26.【答案】4500;1.5;9000;变速;静止
27.【答案】“彩云间”中的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或凝华形成;或听到“猿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或轻舟已过万重山,物体位置的变化是做机械运动;千里江陵一日还是指运动速度快
【分析】 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或凝华形成;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物体位置的变化是做机械运动;千里江陵一日还是指运动速度快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