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月考全真模拟培优卷(苏教版)
第3~4单元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区域,注意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一.反复比较,合理选择(共8小题,每题1分,共8分)
1.如图,三角形的高把底分成2∶5两段,原来大三角形和三角形①的面积比是( )。
A.5∶2 B.7∶5 C.7∶2
2.甲乙两个杯子盛同样多的水。甲杯里的水占杯子的,乙杯里的水占杯子的。哪个杯子大些?( )
A.甲杯 B.乙杯 C.无法比较
3.在2﹕4的后项加上8,要使比值不变前项应( )
A.加上4 B.乘2 C.乘8
4.一个数除以,这个数就( )。
A.缩小4倍 B.扩大4倍 C.缩小1倍 D.无法确定
5.一段路,甲走要8分钟,乙走要10分钟,甲与乙行走的速度比是( )。
A.1∶8 B.4∶5 C.5∶4
6.保存酒精溶液的容器的盖子不小心被打开了,第一天酒精蒸发了,第二天蒸发了剩下的,这时容器内剩下的酒精占原来的( )。
A. B. C. D.
7.小华的身高比小红要矮,则小红的身高比小华高( )
A. B. C. D.
8.某班人数是45人,该班男女生人数的比可能是( )
A.3∶4 B.4∶3 C.3∶2 D.5∶2
二.用心思考,正确填写(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9.一本连环画80页,优优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全书的,优优第三天应该从第( )页看起。
10.王叔叔的小汽车行驶km用了L汽油。那么,1L汽油可行驶( )km;行驶1km需要耗油( )L。
11.一袋50千克的面粉,先用去它的做蛋糕,又用了千克做甜饼,这时一共用去面粉( )千克。
12.24米的是( )米,( )米的是24米,比24米多米的是( )米。
13.在横线上填“>”“<”或“=”。
( )× ( )
( )1÷ a÷( )a×(a≠0)
14.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90,甲、乙两数的比是4∶5,乙数是( )。
15. 小红打一份稿件,每分钟可以打80个字,12分钟打了这份稿件的,照这样的速度,打完这份稿件共要( )分钟,这份稿件有( )个字.
16.大小两瓶油共9.7升,大瓶加入0.3升后,与小瓶中油的比为3∶2,大瓶中原有油( )升,小瓶中原有油( )升。
17.王师傅三天加工完一批零件.已知第一天加工40个,第二天加工了余下的,第三天加工的刚好是这批零件的一半.这批零件有( )个.
18.小时做 6 个零件,也就( )个小时做6 个零件,也就是 小时做( )个零件,1 小时做( ) 个零件。
三.仔细推敲,判断正误。(共6小题,每题1分,共6分)
19.a和b都是自然数,已知a×=b÷,则a20.一杯糖水,糖与水的比是1∶8,喝掉一半后,糖与水的比变成1∶4。( )
21.两个正方形的边长之比是3:5,面积之比是9:25.( )
22.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比是2∶1∶1,这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
23.六(1)班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那么男生与女生人数比是4∶5。( )
24.某养鸡场公鸡的只数是总只数的,那么公鸡与母鸡只数的比是.( )
四.一丝不苟,细心计算(共4小题,共24分)
25.直接写出得数(共8分)
× = ÷2= 6- = - =
×46= + = × = + =
26.解方程.(共6分)
27.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计算的要简便计算。(共6分)
28.只列式不计算。(共4分)
五.手脑并用,实践操作(共1小题,共6分)
29.一个24平方厘米的长方形,长与宽的比是3∶2,在格子图里把它画出来。
六.走进生活,解决问题(共6小题,每题6分,共36分)
30.中心小学六年级有女生120人,男生110人,六年级学生人数是五年级学生人数的,中心小学五年级有多少人?
31.配制—种奶茶所用的材料是糖水、茶水和牛奶,三种材料的比是,配制这种饮料120毫升,需要糖水多少毫升?如果这三种材料各有36毫升,当茶水全部用完时,牛奶还差多少毫升?
32.王阿姨在商场买了1件上衣和4条价格相同的裤子,共用600元。已知裤子的单价是上衣单价的,每件上衣多少钱?每条裤子多少钱?
33.某项工程,可有若干台机器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如果增加2台机器,则只要规定时间的就可以完成,如果减少2台机器,那么就要推迟小时做完.问:由一台机器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多少时间
34.甲、乙两个车队,甲队有汽车28辆,乙队有汽车11辆。经过调配后,乙队车数的正好等于甲队车数的。汽车是怎样调配的?
35.甲、乙两个仓库一共储存粮食182吨,为了平衡两个仓库的储存量,从甲仓库调出的粮食到乙仓库,此时甲、乙两个仓库的储存量相等。原来甲、乙两个仓库各有多少吨粮食?(先画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再解答。)
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
1.B
【思路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原来大三角形和三角形①的高相等,已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所以原来大三角形和三角形①的面积比等于原来大三角形的底与三角形①底的比,据此选择。
【详解】原来大三角形和三角形①的底之比是(2+5)∶5=7∶5,所以原来大三角形和三角形①的面积比是7∶5。
故选择:B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了比的意义以及三角形面积的综合应用,明确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底(高)相等,那么面积之比就等于高(底)之比。
2.A
【思路分析】由于水同样多,甲杯里的水占杯子的,乙杯里的水占杯子的,即甲杯的等于乙杯的,则甲乙两杯大小的比为∶=2∶1
【详解】甲杯:乙杯=∶=2∶1
即甲杯大些
故答案为:A
【名师点评】如果甲数的等于乙数的,则甲数:乙数=∶
3.A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2:4的后项加上8,可知比的后项由4变成12,相当于后项乘3;根据比的性质,要使比值不变,前项也应该乘3,由2变成6,也可以认为是前项加上4;据此进行选择.
解:2:4的后加上8,可知比的后项由4变成12,相当于后项乘3;
要使比值不变,前项也应该乘3,由2变成6,也可以认为是前项加上6﹣2=4;
故选A.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比的性质的运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才不变.
4.B
【思路分析】设这个数是,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求出商再判断。
【详解】设这个数是,那么:;
是的4倍,即这个数扩大4倍。
故答案选:B。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5.C
【思路分析】我们把这段路程看作单位“1”用“速度=路程÷时间”分别求出甲的速度,乙的速度,根据题意求比,判断即可。
【详解】甲速度:1÷8=
乙速度:1÷10=
甲速度∶乙速度=∶
=10∶8
=5∶4
故答案选:C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路程、时间和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比的意义。
6.C
【详解】略
7.B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小华的身高比小红要矮,就是把小红的身高看做单位“1”,小华的身高是小红的身高的:1﹣=,求小红的身高比小华高用高的部分除以小华的身高,问题得解.
解:1﹣=,
÷=;
故选B.
点评:本题关键是求出小华的身高是小红的身高的:1﹣=,然后用用高的部分除以小华的身高.
8.C
【详解】略
9.51
【思路分析】根据题意,优优两天一共看了全书的(+)。已知全书有80页,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80乘(+)即可求出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用看了的页数加上1,即可求出优优第三天应该从第几页看起。
【详解】80×(+)
=80×(+)
=80×
=50(页)
50+1=51(页)
则优优第三天应该从第51页看起。
10./
【思路分析】求1L汽油可行驶多少km,用行驶的路程除以耗油量;
求行驶1km需要的耗油量,用耗油量除以行驶的路程。
【详解】1L汽油可行驶:
÷
=×
=(km)
行驶1km 需要耗油:
÷
=×
=(L)
1L汽油可行驶km,行驶1km 需要耗油L。
【名师点评】区分两种问题的不同,求行驶的路程时,除法算式中行驶的路程作被除数;求耗油量时,除法算式中耗油量作被除数。
11.20.4
【思路分析】做蛋糕用去面粉的质量=这袋面粉的总质量×,一共用去面粉的质量=做蛋糕用去面粉的质量+做甜饼用去面粉的质量,据此解答。
【详解】50×+
=20+
=20.4(千克)
【名师点评】利用分数乘法计算出做蛋糕用去面粉的质量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2.9 64
【思路分析】(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用这个数乘几分之几。求24米的,即用24×。(2)“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的解法是“已知量÷已知量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这个数”。求几米的是24米,即用24÷。(3)24米是数量,米也是数量,求比24米多米,即(24+)米。
【详解】24×
=
=9(米);
24÷
=
=
=64(米)
24+=(米)
【名师点评】解决分数的实际问题时要确定好题目中的数据是分率还是数量,数量是带单位的,而分率没有带单位。比如米是数量而不是分率。
13.< > < >
【解析】略
14.100
【思路分析】根据“甲乙两个数的平均数是90”可以求出甲乙两数的和是90×2,再根据“甲数与乙数的比是4∶5”,利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即可求出一份是多少,然后乘乙数的份数。
【详解】90×2÷(5+4)×5
=180÷9×5
=100
【名师点评】先依据平均数的意义求出两个数的和,再根据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先求得1份数是多少,是解题的关键。
15.28 2240
【详解】略
16. 5.7 4
【思路分析】此时油的总量为10升,被分成5份,据此求出一份是多少,再求原来大小瓶中的油即可。
【详解】(9.7+0.3)÷(2+3)
=10÷5
=2(升)
大瓶原有:2×3-0.3
=6-0.3
=5.7(升)
小瓶原有:2×2=4(升)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按比分配,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按比分配解决问题的方法。
17.400
【详解】略
18.3 2 8
【思路分析】根据里面有3个,1里面有4个来解答。
【详解】=,6÷3=2(个),1=,2×4=8(个)
小时做 6 个零件,也就( 3 )个小时做6 个零件,也就是 小时做( 2 )个零件,1 小时做( 8 ) 个零件。
【名师点评】此题通过实例诠释了6÷的计算,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分数除法的计算。
19.×
【解析】略
20.×
【思路分析】不论喝掉多少量的糖水,在不重新加入水或者糖的情况下,糖和水的比是不变的。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一杯糖水,糖与水的比是1∶8,喝掉一半后,糖与水的比还是1∶8.
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了比,明确比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21.正确
【详解】两个正方形的边长之比是3:5,面积之比是9:25,此题说法正确.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如果两个正方形的边长之比是a:b,则它们的面积之比是a2 :b2 , 据此判断即可
22.√
【思路分析】三角形的度数比是2∶1∶1,说明把三角形的内角和平均分成4份,最大角占2份,由此求出最大角,再根据最大角判断即可。
【详解】最大角为:180°×
=180°×
=90°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又因为三角形中有2个角相等,所以该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上面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按比例分配,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按比例分配解题的方法。
23.√
【思路分析】根据“六(1)班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可知表示全班人数是9份,女生人数占了5份,男生人数占了9-5=4份,据此求出男女生人数的比。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男生与女生人数比是:(9-5)∶5=4∶5。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比的意义,解题时注意是谁比谁。
24.√
【解析】略
25.
1
【解析】略
26.x= x= x=
【解析】略
27.;;
【思路分析】(1)先根据减法的性质a-(b+c)=a-b-c计算,再算中括号外面的加法;
(2)先根据乘法分配律(a+b)×c=a×c+b×c去掉括号,再根据加法结合律(a+b)+c=a+(b+c)进行简算;
(3)先把除法转化成乘法,再根据乘法分配律逆运算a×c+b×c=(a+b)×c进行简算。
【详解】(1)
(2)
(3)
28.
【思路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已经吃了的占总数的,且已经吃了16千克,要求的是总数,也就是求单位“1”,显然要用除法求单位“1”。
【详解】总数是单位“1”,16千克是部分量,求总数,用除法:
29.见详解
【思路分析】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长×宽,即把24分成两个数相乘的形式,24=1×24=2×12=3×8=4×6,由于长与宽的比是3∶2,据此即可知道当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的时候,符合题意,据此即可画图。
【详解】由分析可知,如下图所示:
【名师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以及比的意义,应熟练掌握比的意义并灵活运用。
30.240人
【详解】解:设中心小学五年级有x人.
x=120+110
x=240
31.24毫升;24毫升
【思路分析】根据题意,糖水占饮料的,用乘法即可求出糖水的体积;当茶水全部用完时,茶水用36毫升,则每份是36÷3=12(毫升),那么需要牛奶12×5=60(毫升),再计算牛奶还差多少毫升。
【详解】(毫升)
牛奶需要:36÷3×5=60(毫升)
牛奶还差:(毫升)
答:配制120毫升这种饮料,需要糖水24毫升;这三种材料各有36毫升,当茶水全部用完时,牛奶还差24毫升。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按比例分配问题。根据几种成分的总量和各占的分率求出每种成分的数量,或先求出1份的数量,再求出其中的几份的数量。
32.上衣:200元;裤子:100元
【思路分析】根据题意,已知裤子的单价是上衣单价的,即上衣的单价是裤子的2倍,设每天裤子x元,则每件上衣是2x元;4条裤子是4x元,王阿姨在商场买了1件上衣和4条价格相同的裤子,共用600元,即1件上衣的钱数+4条裤子的钱数=600元,列方程:2x+4x=600,解方程,即可解答。
【详解】解:设每条裤子x元,则每件上衣2x元。
2x+4x=600
6x=600
x=600÷6
x=100
上衣:100×2=200(元)
答:每件上衣200元,每条裤子100元。
33.16/3小时
【详解】略
34.从甲队调配2辆汽车到乙队
【思路分析】根据乙队车数的正好等于甲队车数的,可得到甲队车数∶乙队车数=,通过计算可知调整后甲队车数∶乙队车数=2∶1,那么调整后甲队占2份,乙队占1份。又知道甲队和乙队共有28+11=39辆车,先用除法求出一份的汽车数量,也就是调整后乙队的汽车数量。再计算是如何调配的,据此解答。
【详解】调配后,甲队车数∶乙队车数==2∶1
调配后乙队车数:
(28+11)÷(2+1)
=39÷3
=13(辆)
13-11=2(辆)
答:应从甲队调配2辆汽车到乙队。
35.图见详解;104吨粮食;78吨
【思路分析】
设甲仓库存粮x吨,则乙仓库存粮(182-x)吨,如果甲仓库调出给乙仓库,两个仓库粮食吨数正好相等,甲仓库存粮-x=乙仓库存粮+x,据此列出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
解:设甲仓库存粮x吨,则乙仓库存粮(182-x)吨,
x-x=(182-x)+x
x=182-(x-x)
x=182-x
x+x=182-x+x
x=182
x÷=182÷
x=182×
x=104
182-104=78(吨)
答:原来甲仓库有104吨粮食,乙仓库有78吨粮食。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