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三节 第二课时 气体摩尔体积(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第三节 第二课时 气体摩尔体积(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04 21:40:16

文档简介

第二课时 气体摩尔体积
1.下列物质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  )
A.0.2 mol H2
B.标准状况下2.24 L NH3
C.44 g CO2(CO2的摩尔质量为44 g·mol-1)
D.0.5NA个NO(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6 g H2O的物质的量为1 mol
B.常温常压下,1 mol Cl2的体积是22.4 L
C.58.5 g NaCl中含有0.5 mol Na+
D.1 mol CO2含有的分子数约为6.02×1023
3.已知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7 g OH-所含电子数为9NA
B.2 g 氢气所含分子数目为2NA
C.常温常压下,11.2 L 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D.17 g NH3 所含质子数目为10NA
4.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荣获诺贝尔奖。已知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青蒿素中含11 mol H2
B.青蒿素中C、H、O的质量之比为15∶22∶5
C.1 mol青蒿素的体积约为22.4 L
D.青蒿素的摩尔质量为282 g·mol-1
5.在同温同压下,分别用如图所示的气体吹出体积相等的甲、乙两个气球,则这两个气球中气体的有关量之比(甲∶乙)正确的是(  )
A.质量之比为3∶1
B.原子总数之比为3∶1
C.分子总数之比为1∶2
D.碳原子数之比为1∶1
6.下列物质中分子数由少到多的排列顺序是(  )
①6 g H2      ②2 mol NH3 ③9 mL水(4 ℃) ④1.505×1024 个H2SO4
⑤22.4 L O2 (标准状况)
A.①④②⑤③ B.④③⑤②①
C.③⑤②④① D.③②⑤④①
7.常温常压下,取四支完全一样的针筒,分别充入等质量的CH4、O2、CO2、SO2四种气体,其中充入SO2的是(  )
8.计算:
(1)含有6.02×1023个H的H2O,其物质的量是    。
(2)    mol H2O与1.5 mol C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相等。
(3)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NH3和H2S气体的质量比是    ;同质量的NH3和H2S气体的体积比是    。
(4)2.3 g Na中含    mol e-,在与足量水反应中产生标准状况下H2    L。
9.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92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氧原子数为4NA
B.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氢气和氮气所含原子数均为2NA个
C.1 mol H2O与足量Na反应,生成H2的数目为NA
D.0.5NA个C6H12O6分子完全反应生成CO2为67.2 L
10.已知a g气体XY3含有b个原子,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气体摩尔体积为Vm,则该条件下11.2 L该气体的质量为(  )
A. B.
C. D.
11.一个充有CO、CO2、C2H4、N2混合气体的气球放在空气(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为29 g·mol-1)中静止不动,则混合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是(  )
A.75% B.25%
C.6.25% D.83.3%
12.室温下如图所示,关闭活塞,向左右两室(容积相同)各充入一定量H2 和Cl2,且恰好使两容器内气体密度相同,打开活塞,放电使H2 与Cl2 充分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H2+Cl22HCl,恢复到原温度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开始时左右两室分子数相同
B.最终容器内无H2 存在
C.反应后H2 室压强减小
D.最终容器内密度与原来不同
13.(2024·金华高一检测)某温度下,向图中所示a、b中分别通入等质量的CH4和O2(密封隔板Ⅰ、Ⅱ可自由滑动,且与容器内壁的摩擦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中通入的气体是O2
B.a和b中原子个数之比为2∶5
C.a和b中气体密度之比是2∶1
D.a和b的体积比为1∶2
14.如果a 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式中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A. L B. L
C. L D. L
15.已知m g A和n g B所含分子数相同,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同体积的气体A、B的质量之比为m∶n
B.25 ℃时,同质量的气体A、B的分子数之比为n∶m
C.同温同压下,气体A、B的密度之比为n∶m
D.相同状况下,同质量的气体A、B的体积之比为n∶m
16.回答下列问题:
(1)含有6.02×1023 个氧原子的H2SO4 的物质的量是     mol。
(2)与标准状况下V L CO2 所含氧原子数目相同的水的质量是     (用最简分数表示)。
(3)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1体积气体X2 跟3体积气体Y2 化合生成2体积化合物,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17.相同条件下,同质量的X、Y两种气体,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A、B,则:
(1)X与Y的体积之比为    ,分子个数之比为    ,密度之比为    。
(2)相同条件下的X、Y两种气体体积相同,则X与Y的质量之比为    ,物质的量之比为    。
18.通过计算回答以下问题:
(1)已知标准状况下,双原子分子气体A的密度为3.17 g·L-1,则气体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可能是   气体(用化学式表示)。
(2)标准状况下,1.92 g某气体的体积为672 mL,则此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
(3)在一定条件下,m g NH4HCO3完全分解生成NH3、CO2、H2O(g),按要求填空。
①若所得混合气体对H2的相对密度为d,则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用含m、d的代数式表示,下同)。NH4HCO3的摩尔质量为    。
②若所得混合气体的密度折合成标准状况为 ρ g·L-1,则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用含ρ的代数式表示)。
(4)在25 ℃、101 kPa的条件下,等质量的CH4和A气体的体积之比为15∶8,则A的摩尔质量为    。
第二课时 气体摩尔体积
1.C A项,0.2 mol H2的分子数为0.2NA;B项,标准状况下,2.24 L NH3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分子数为0.1NA;C项,44 g CO2的物质的量为=1 mol,分子数为NA;D项,0.5NA个NO分子数为0.5NA。
2.D 36 g H2O的物质的量为n==2 mol,A错误;常温常压下,Vm≠22.4 L·mol-1,所以1 mol氯气的体积不是22.4 L,B错误;58.5 g NaCl的物质的量是1 mol,含有1 mol Na+,C错误;N=nNA,则1 mol二氧化碳含有的分子数约为6.02×1023,D正确。
3.D A项,常温常压下,17 g OH-所含电子数为×10×NA mol-1=10NA,错误;B项,2 g 氢气的物质的量为1 mol,含有2 mol氢原子,所含原子数目为2NA,错误;C项,在常温常压下11.2 L氮气,不能用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氮气的物质的量,所含的原子数目无法计算,错误。
4.D A项,青蒿素中不含氢气分子,1 mol青蒿素中含22 mol H原子,错误;B项,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C、H、O的质量之比为(15×12)∶(22×1)∶(5×16)=90∶11∶40,错误;C项,标准状况下,青蒿素不是气体,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错误。
5.B 甲和乙气球的体积相同,即两种气体的体积相同,而同温同压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体积之比,故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A项,当物质的量相同时,质量与摩尔质量成正比,故甲、乙的质量之比为28∶28=1∶1,错误;B项,C2H4为6原子分子,CO为双原子分子,故等物质的量的两气体中原子总数之比为6∶2=3∶1,正确;C项,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分子数之比,故两气体的分子数之比为 1∶1,错误;D项,C2H4中含2个碳原子,CO中含1个碳原子,故等物质的量的两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之比为2∶1,错误。
6.C 由N=nNA可知,物质的量越大,含有分子数目越多。①6 g H2的物质的量==3 mol;②2 mol NH3,③9 mL水(4 ℃)的质量=9 mL×1 g·mL-1=9 g,其物质的量==0.5 mol;④1.505×1024个H2SO4 的物质的量==2.5 mol;⑤22.4 L O2(标准状况)的物质的量==1 mol,故分子数目由少到多为③⑤②④①。
7.A 依据n=可知,相同质量的气体,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成反比,CH4、O2、CO2、SO2四种气体,二氧化硫摩尔质量最大,所以等质量的四种气体,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最小,依据同温同压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可知二氧化硫体积最小。
8.(1)0.5 mol (2)3 (3)1∶2 2∶1 (4)1.1 1.12
解析:(1)6.02×1023个H的物质的量为=1 mol,则H2O的物质的量是 1 mol×=0.5 mol。(2)1.5 mol CO2中含有O的物质的量为1.5 mol×2=3 mol,二者含有氧原子数相等,说明含有O的物质的量相等,则n(H2O)=n(O)=3 mol。(3)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NH3和H2S气体具有相同的物质的量,根据m=nM可知,二者的质量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17 g·mol-1∶34 g·mol-1=1∶2;根据V=nVm=×Vm可知,同质量的NH3和H2S气体的体积比与摩尔质量成反比,二者体积之比=34 g·mol-1∶17 g·mol-1=2∶1。(4)2.3 g Na的物质的量为=0.1 mol,0.1 mol Na含有e-的物质的量为0.1 mol×11=1.1 mol;0.1 mol Na与水完全反应失去 0.1 mol 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标准状况下0.05 mol H2的体积为22.4 L·mol-1×0.05 mol=1.12 L。
9.A A项,NO2和N2O4的最简式均为NO2,故92 g混合气体就相当于92 g NO2,其物质的量为2 mol,O为4 mol,数目为4NA,正确;B项,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氢气和氮气所含原子数相等,但无法得知具体数目,错误;C项,根据化学方程式知2H2O~H2,所以1 mol H2O生成的H2为0.5 mol,即0.5NA,错误;D项,没有说明是标准状况,气体摩尔体积未知,无法进行计算,错误。
10.A a g气体XY3含有b个原子,则其摩尔质量为,m=nM==×=。
11.C CO、C2H4、N2的摩尔质量均为28 g·mol-1,则CO、CO2、C2H4、N2 的混合气体可认为由CO(或C2H4 或N2)、CO2 两组分混合,设CO2 的体积分数为x,则CO、C2H4、N2 的总体积分数为1-x,则44x+28(1-x)=29,得x=6.25%。
12.C N=nNA= NA,相同质量时,分子个数与摩尔质量成反比,开始时两个容器内气体质量相同,但物质的量不同,氢气物质的量多,则氢气室分子数多,氢气过量,所以最终容器内有氢气剩余,A、B错误;反应中氢气有剩余,且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不变,反应后两室气体物质的量相同,氢气室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压强减小,C正确;反应前后气体总质量不变,容器容积不变,根据ρ= 知,最终容器内气体密度与原来相同,D错误。
13.B 据某温度下密封隔板Ⅰ、Ⅱ可自由滑动,且与容器内壁的摩擦忽略不计可知条件为:同温同压,又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知:同温同压下,两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所以物质的量:a<b,又据m=n·M知等质量时,气体的摩尔质量与其物质的量成反比,即摩尔质量:a>b,故a为O2、b为CH4。===,其原子个数比为=,又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知同温同压下,两气体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所以a和b中气体密度之比为32∶16=2∶1。
14.B 设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则=b,所以M= g·mol-1。c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mol-1= L。
15.C 由气体A、B的分子数相同可知,两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此时==,A项正确;同质量的A、B的物质的量之比==,即分子数之比为n∶m,相同状况下,体积之比为n∶m,B、D项正确;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即==,C项不正确。
16.(1)0.25 (2) g (3)XY3
解析:(1)6.02×1023个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则H2SO4的物质的量是=0.25 mol。(2)标准状况下V L CO2 的物质的量为 mol,所含氧原子为 mol,氧原子数目相同的H2O的物质的量为 mol,质量是 mol×18 g·mol-1= g。(3)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化合物中X原子和Y原子的物质的量比为∶=1∶3,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XY3。
17.(1)B∶A B∶A A∶B (2)A∶B 1∶1
解析:(1)X与Y的摩尔质量之比为A∶B,等质量的X、Y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B∶A,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可推出体积之比和分子数之比均为 B∶A,密度之比为A∶B。(2)相同条件下的X、Y两种气体体积相同,则X、Y的物质的量相同,故质量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为A∶B。
18.(1)71 Cl2 (2)64 g·mol-1 (3)① mol 6d g·mol-1
②22.4ρ g·mol-1 (4)30 g·mol-1 
解析:(1)标准状况下,气体A的摩尔质量M=ρVm=3.17 g·L-1×22.4 L·mol-1≈71 g·mol-1,故气体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1,由于A为双原子分子,则A为Cl2。(2)M===64 g·mol-1。(3)因为NH4HCO3NH3↑+CO2↑+H2O↑,①M(混)=2d,可得n(混)= mol,可得M(NH4HCO3)=2d×3 g·mol-1=6d g·mol-1;②(混)=22.4ρ g·mol-1。(4)温度、压强相同时,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则15∶8=∶,M(B)=30 g·mol-1
3 / 3第二课时 气体摩尔体积
课程 标准 1.了解气体摩尔体积及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含义和应用,体会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的重要作用。 2.能基于物质的量认识物质组成及其化学变化,运用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简单计算
分点突破(一) 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1.分析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在一定条件下,1 mol不同物质的体积如下表所示。观察并分析表中的数据,你能得出哪些结论?与同学讨论。
气体 0 ℃、101 kPa时的体积/L 液体 20 ℃时的体积/cm3 固体 20 ℃时的体积/cm3
H2 22.4 H2O 18.0 Fe 7.12
O2 22.4 H2SO4 53.6 Al 10.0
结论:(1)同温同压下,1 mol气体的体积    ,在标准状况下约为    。(2)同温同压下,1 mol不同的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的体积不相同(或差别较大)。
2.物质体积的影响因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固体或液体的体积主要由粒子间距离决定
B.1 mol气体的体积主要由粒子的大小决定
C.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物质物质的量相同
D.气体粒子间的距离受温度、压强影响大,固体或液体粒子间的距离受温度、压强影响小
2.下列关于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质的体积取决于粒子数目、粒子大小和粒子间距离
B.相同条件下,分子数相同的任何气体的体积基本相同
C.同温同压下,1 mol任何物质所占用的体积均相同
D.等质量的H2,压强越小、温度越高,气体所占体积越大
分点突破(二) 气体摩尔体积
1.概念
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符号为Vm,单位为L·mol-1(或L/mol),其中Vm=。
2.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
3.理解气体摩尔体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Vm=22.4 L·mol-1,非标准状况时不能使用。
(2)n=,只适用于气态物质(单一或者混合气体),对于固态和液态物质(如水、酒精、碳、三氧化硫等),均不适用。
已知1 mol不同气体在不同条件下的体积:
化学式 条件 1 mol气体体积/L
H2 0 ℃,101 kPa 22.4
O2 0 ℃,101 kPa 22.4
CO 0 ℃,101 kPa 22.4
H2 0 ℃,202 kPa 11.2
CO2 0 ℃,202 kPa 11.2
N2 273 ℃,202 kPa 22.4
NH3 273 ℃,202 kPa 22.4
【交流讨论】
1.(1)从上表分析得出结论:
①1 mol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都约为    。
②1 mol不同的气体,在不同的条件下,体积   (填“一定”或“不一定”)相等。
(2)相同温度和压强下,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相等,其原因是①               ,②                    ,③气体粒子的大小相对于气体粒子间的距离可以忽略不计。
2.(1)标准状况下,33.6 L Cl2的物质的量是    ,16 g O2所占体积约是    。
(2)标准状况下,含有1.5 mol H2和0.5 mol O2的混合气体所占体积约是    。
(3)标准状况下,11.2 L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是    。
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有关计算
①气体的物质的量:n= mol;
②气体的摩尔质量:M=Vm·ρ=22.4ρ g·mol-1;
③气体的分子数:N=n·NA=·NA;
④气体的质量:m=n·M=·M g。
1.下列物质的体积约为22.4 L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 mol H2O
B.20 ℃、101 kPa时,36.5 g HCl
C.常温常压下,17 g NH3
D.标准状况下,1 mol O2
2.(2024·鄂州高一期中)下列关于气体摩尔体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 mol由H2、N2组成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 L
B.若气体摩尔体积为22. 4 L·mol-1,则该气体一定处于标准状况
C.常温常压下,32 g O2所占的体积约为22.4 L
D.在标准状况下,11.2 L N2中含有0. 5 mol氮原子
3.(1)标准状况下,11 g CO2的物质的量为    ,体积为    。
(2)已知4.8 g某混合气体含分子数为0.15NA,该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
(3)等物质的量的SO2和SO3含有的氧原子个数比为   ;气体的质量比为   。
(4)12 g CH4和O2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则混合气体中CH4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分点突破(三)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在同温同压(以0 ℃,101 kPa即标准状况为例)下,回答下列问题。
(1)1 mol O2的体积是    ,2 mol H2的体积是    ,=。
由此可推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      之比。
(2)44.8 L O2的物质的量是   ,质量是    ,44.8 L H2的物质的量是    ,质量是   ,=。
由此可推知: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的质量之比等于其      之比。
(3)1 mol O2的质量是      ,体积是    ,ρ(O2)== g·L-1。
1 mol H2的质量是   ,体积是   ,ρ(H2)== g·L-1。
由此可推知:
①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     之比。
②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 g·L-1。
1.阿伏加德罗定律
(1)含义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粒子。
(2)内容提炼(三同定一同)
(3)适用范围
阿伏加德罗定律适用于气体,可以是单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但对于固体和液体则不适用。
2.阿伏加德罗定律的三条重要推论
相同条件 结论
公式 语言叙述
同温同压 ==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分子数之比
同温 同体积 == 同温同体积下,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分子数之比
同温同压 =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1.(2024·龙岩高一期中)下列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A.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2和CO
B.等压等体积的N2和CO2
C.等温等体积的O2和N2
D.不同体积等密度的N2O和CO2
2.如图表示1 g O2与1 g X气体在相同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压强(p)与温度(T)的关系,则X气体可能是(  )
A.NH3 B.CH4 C.SO2 D.NO
3.同温、同压下,A、B两容器分别充满O2和O3。
(1)若两容器所含O2和O3分子总数相等,则A容器和B容器的容积之比是    。
(2)若两容器中所含原子总数相等,则A容器和B容器的容积之比是    。
(3)若两容器的容积之比为3∶2,则O2和O3物质的量之比为      ,质量之比为    。
阿伏加德罗常数正误判断(理解与辨析)
【典例】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 L CO和H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5NA
B.23 g Na与足量H2O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目为0.5NA
C.22.4 L氢气中,H2分子的数目为NA
D.180 g葡萄糖(分子式C6H12O6)中,C原子的数目为6NA
【规律方法】
抓“两看”突破NA正误判断的陷阱
 命题者常在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上设置陷阱进行命题,其主要命题点有以下两点:
一看“气体”是否处于“标准状况”,即0 ℃、101 kPa。
二看“标准状况下物质是否为气体”,如CCl4、H2O、酒精、SO3、苯等在标准状况下均不是气体。
【迁移应用】
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8 g H2O中含有的中子数为10NA
B.1 mol NaHCO3固体中含有的离子数为3NA
C.标准状况下,22.4 L O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
D.1 mol Fe与足量Cl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2.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0.1NA个水分子所占的体积约为2.24 L
B.11.2 L CO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C.NH3的摩尔质量等于NA个氨分子的质量之和
D.101 kPa、4 ℃时18 mL水和202 kPa、27 ℃时 32 g O2所含分子数均为NA
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含有N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 L
B.25 ℃、1.01×105 Pa时,64 g 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C.常温常压下,11.2 L Cl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D.标准状况下,11.2 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1.下列有关气体体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的体积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大小决定
B.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的体积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数决定
C.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也不同
D.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 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 L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1 mol Cl2的体积一定是22.4 L
B.甲烷的摩尔质量是16 g·mol-1
C.1 mol N2中含有的分子数约为6.02×1023
D.40 g NaOH固体中含有NA个Na+
3.在同温同压下,11.5 g气体A所占的体积和8 g O2所占的体积相同,则气体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46 B.28
C.44 D.64
4.(2024·烟台高一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温下,等体积N2和CO2的密度之比为7∶11
B.同体积、同密度CO和N2的原子数之比为1∶1
C.同温同压下,等体积O2和O3的质量之比为3∶2
D.同温下,等质量CH4和H2的分子数之比为8∶1
5.(1)9 g水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    。
(2)6.02×1023个CO2中含有氧原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
(3)标准状况下,0.5 mol H2占有的体积约为    L。
(4)标准状况下,44.8 L H2的质量约为   g。
(5)标准状况下,3.01×1023个氧气分子所占的体积约为    L。
(6)标准状况下,33.6 L氧气所含的氧分子数约为   个。
第二课时 气体摩尔体积
【基础知识·准落实】
分点突破(一)
师生互动
1.(1)相等 22.4 L 2.大小
自主练习
1.D 1 mol固体或液体的体积主要由粒子的大小决定,A错误;气体的体积大小受粒子数目、粒子之间距离影响,因此在相同条件下,1 mol气体的体积主要由粒子间距离决定,B错误;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气体物质的量相同,相同体积的固体或液体体积不一定相同,C错误。
2.C 同温同压下,1 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均相同,而1 mol固体或液体所占的体积不相同,C错误。
分点突破(二)
探究活动
交流讨论
1.提示:(1)①22.4 L ②不一定 (2)①气体的粒子数相同 ②粒子间的距离相同
2.提示:(1)1.5 mol 11.2 L (2)44.8 L (3)NA
自主练习
1.D A项,标准状况下H2O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22.4 L·mol-1计算H2O的体积,错误;B项,36.5 g HCl的物质的量为1 mol,氯化氢所处状态不是标准状况,错误;C项,常温常压下 17 g NH3的物质的量为1 mol,但NH3所处状态为常温常压,不是标准状况,错误。
2.A A项,在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 L·mol-1,1 mol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 L,正确;B项,若气体摩尔体积为22.4 L·mol-1,不能确定一定处于标准状况,错误;C项,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 L·mol-1,错误;D项,在标准状况下,11.2 L N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0.5 mol N2含有1 mol氮原子,错误。
3.(1)0.25 mol 5.6 L (2)32 g·mol-1 
(3)2∶3 4∶5 (4)1∶1
解析:(1)标准状况下11 g CO2的物质的量为n===0.25 mol;体积为V=nVm=0.25 mol×22.4 L·mol-1=5.6 L。(2)某混合气体含分子数为0.15NA,则物质的量为n=0.15 mol,该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M===32 g·mol-1。(3)设SO2和SO3的物质的量都是 1 mol,所含氧原子数之比为2∶3;气体质量比为(1 mol×64 g·mol-1)∶(1 mol×80 g·mol-1)=4∶5。(4)在标准状况下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1.2 L,n(气体)==0.5 mol,设混合气体中CH4和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x+y=0.5 mol、16 g·mol-1x+32 g·mol-1y=12 g,解得x=0.25 mol,y=0.25 mol,则混合气体中CH4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25∶0.25=1∶1。
分点突破(三)
探究活动
 提示:(1)22.4 L 44.8 L 物质的量
(2)2 mol 64 g 2 mol 4 g 摩尔质量
(3)32 g 22.4 L 2 g 22.4 L ①摩尔质量
自主练习
1.A A项,N2和CO摩尔质量均为28 g·mol-1,质量相同,物质的量相同,则分子数一定相同,符合题意;B项,气体体积受温度影响,温度未知,气体摩尔体积不确定,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则气体分子数不一定相等,不符合题意;C项,气体体积受压强影响,压强未知,气体摩尔体积不确定,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则气体分子数不一定相等,不符合题意;D项,不同体积等密度,则气体质量不同,N2O和CO2的摩尔质量相同,则物质的量不同,气体分子数不相等,不符合题意。
2.C 从图中可知,同温同体积时,O2的压强比X气体的大,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同温同体积下,气体的压强与物质的量成正比,等质量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成反比,故可知X气体的摩尔质量比氧气的大,即X的摩尔质量大于32 g·mol-1,而氨气的摩尔质量为17 g·mol-1,甲烷的摩尔质量为16 g·mol-1,二氧化硫的摩尔质量为64 g·mol-1,NO的摩尔质量为30 g·mol-1。
3.(1)1∶1 (2)3∶2 (3)3∶2 1∶1
解析:(1)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与其分子数成正比,故两容器所含气体的体积相等,即A容器和B容器的容积之比是1∶1。(2)若两容器中所含原子总数相等,则两容器所含O2和O3分子总数之比为3∶2,故A容器和B容器的容积之比是3∶2。(3)若两容器的容积之比为3∶2,则两容器所含O2和O3分子总数之比为3∶2,O2和O3物质的量之比为3∶2,又由于O2和O3摩尔质量之比为2∶3,则二者的质量之比为1∶1。
【关键能力·细培养】
【典例】 C
解析:标准状况下,11.2 L CO和H2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含分子数为0.5NA,A项正确;23 g Na的物质的量为1 mol,依据Na与水反应的方程式可知,生成H2的分子数为0.5NA,B项正确;C项未知H2所处的状况,故无法确定其物质的量,C项错误;180 g葡萄糖的物质的量为1 mol,故含C原子数目为6NA,D项正确。
迁移应用
1.C 1分子水中含有8个中子,18 g H2O的物质的量为1 mol,含有的中子数为8NA,A错误;1 mol NaHCO3固体中含有的离子数为2NA,B错误;标准状况下22.4 L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 mol,含有的分子数为NA,C正确;1 mol Fe与足量Cl2反应,生成Fe3+,转移的电子数为3NA,D错误。
2.D 在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体积,A项错误;题中没有指明温度、压强,因此11.2 L CO2的物质的量不一定为0.5 mol,B项错误;NH3的摩尔质量为17 g·mol-1,NA个NH3分子的质量之和为17 g,二者在数值上相等,但单位不同,C项错误;101 kPa、4 ℃时18 mL水的质量为18 g,其物质的量为1 mol,含有NA个水分子,32 g O2的物质的量是1 mol,含有NA个氧分子,D项正确。
3.B 含有NA个氦原子的氦气的物质的量为1 mol,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2.4 L,A错误;25 ℃、1.01×105 Pa时,64 g SO2的物质的量为1 mol,含有的原子数为3NA,B正确;常温常压下,11.2 L Cl2的物质的量不为0.5 mol,所含分子数不为0.5NA,C错误;标准状况下水不为气体,不能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D错误。
【教学效果·勤检测】
1.B 对于气体,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分子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本身的大小,因此其体积的大小主要由分子数的多少来决定,A错误,B正确;气体的体积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而变化,体积不同的气体,在不同的条件下,其分子数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C错误;气体摩尔体积会随着温度、压强的变化而变化,22.4 L·mol-1是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D错误。
2.A A项,没有指明所处的温度和压强,1 mol Cl2的体积不一定是22.4 L,错误。
3.A =,M(A)==46 g·mol-1。
4.B A项,同温下,压强不一定相等,则气体摩尔体积不一定相同,等体积下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则气体的密度之比不一定等于摩尔质量之比,错误;B项,CO和N2的摩尔质量都是28 g·mol-1,同体积、同密度的CO和N2具有相同的质量,根据n==可知,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正确;C项,同温同压同体积,气体的质量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O2和O3的质量之比即2∶3,错误;D项,设CH4和H2的质量均为1 g,由N=n·NA,分子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即∶=1∶8,错误。
5.(1)NA(或6.02×1023) (2)2 (3)11.2 (4)4 (5)11.2 (6)9.03×1023
解析:(1)n(H2O)==0.5 mol,含氢原子数为0.5 mol×2×NA mol-1=NA。
(2)n(CO2)==1 mol,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
(3)V=0.5 mol×22.4 L·mol-1=11.2 L。
(4)标准状况下,44.8 L H2的物质的量为=2 mol,m(H2)=2 mol×2 g·mol-1=4 g。
(5)n(O2)==0.5 mol,V(O2)=0.5 mol×22.4 L·mol-1=11.2 L。
(6)n(O2)==1.5 mol,N(O2)=1.5 mol×6.02×1023 mol-1=9.03×1023。
6 / 6(共97张PPT)
第二课时 气体摩尔体积
课程 标准 1.了解气体摩尔体积及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含义和应用,体会
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的重要作用。
2.能基于物质的量认识物质组成及其化学变化,运用物质的
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简单计算
目 录
1、基础知识·准落实
4、学科素养·稳提升
2、关键能力·细培养
3、教学效果·勤检测
基础知识·准落实
1
梳理归纳 高效学习
分点突破(一) 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1. 分析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在一定条件下,1 mol不同物质的体积如下表所示。观察并分析表
中的数据,你能得出哪些结论?与同学讨论。

体 0 ℃、101 kPa时
的体积/L 液体 20 ℃时的
体积/cm3 固体 20 ℃时的
体积/cm3
H2 22.4 H2O 18.0 Fe 7.12
O2 22.4 H2SO4 53.6 Al 10.0
结论:(1)同温同压下,1 mol气体的体积 ,在标准状况
下约为 。(2)同温同压下,1 mol不同的固态物质或液
态物质的体积不相同(或差别较大)。
相等 
22.4 L 
2. 物质体积的影响因素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 mol固体或液体的体积主要由粒子间距离决定
B. 1 mol气体的体积主要由粒子的大小决定
C.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物质物质的量相同
D. 气体粒子间的距离受温度、压强影响大,固体或液体粒子间的距
离受温度、压强影响小
解析:  1 mol固体或液体的体积主要由粒子的大小决定,A错
误;气体的体积大小受粒子数目、粒子之间距离影响,因此在相同
条件下,1 mol气体的体积主要由粒子间距离决定,B错误;相同温
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气体物质的量相同,相同体积的固体或液
体体积不一定相同,C错误。
2. 下列关于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物质的体积取决于粒子数目、粒子大小和粒子间距离
B. 相同条件下,分子数相同的任何气体的体积基本相同
C. 同温同压下,1 mol任何物质所占用的体积均相同
D. 等质量的H2,压强越小、温度越高,气体所占体积越大
解析:  同温同压下,1 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均相同,而1
mol固体或液体所占的体积不相同,C错误。
分点突破(二) 气体摩尔体积
1. 概念
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符号为 Vm,
单位为L·mol-1(或L/mol),其中 Vm= 。
2. 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
3. 理解气体摩尔体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Vm=22.4 L·mol-1,非标准状况
时不能使用。
(2) n = ,只适用于气态物质(单一或者混合气体),对
于固态和液态物质(如水、酒精、碳、三氧化硫等),均
不适用。
已知1 mol不同气体在不同条件下的体积:
化学式 条件 1 mol气体体积/L
H2 0 ℃,101 kPa 22.4
O2 0 ℃,101 kPa 22.4
CO 0 ℃,101 kPa 22.4
H2 0 ℃,202 kPa 11.2
CO2 0 ℃,202 kPa 11.2
N2 273 ℃,202 kPa 22.4
NH3 273 ℃,202 kPa 22.4
【交流讨论】
1. (1)从上表分析得出结论:
①1 mol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都约为   。
②1 mol不同的气体,在不同的条件下,体积   (填“一定”或
“不一定”)相等。
提示: ①22.4 L ②不一定 
(2)相同温度和压强下,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相等,其原因是
①   ,②   ,③气体粒子的大小相对于气体粒子间的距
离可以忽略不计。
提示: ①气体的粒子数相同 ②粒子间的距离相同
2. (1)标准状况下,33.6 L Cl2的物质的量是   ,16 g O2所占体积
约是   。
提示: 1.5 mol 11.2 L 
(2)标准状况下,含有1.5 mol H2和0.5 mol O2的混合气体所占体
积约是   。
提示: 44.8 L 
(3)标准状况下,11.2 L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
原子数是   。
提示: NA
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有关计算
①气体的物质的量: n = mol;
②气体的摩尔质量: M = Vm·ρ=22.4ρ g·mol-1;
③气体的分子数: N = n · NA= · NA;
④气体的质量: m = n · M = · M g。
1. 下列物质的体积约为22.4 L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1 mol H2O
B. 20 ℃、101 kPa时,36.5 g HCl
C. 常温常压下,17 g NH3
D. 标准状况下,1 mol O2
解析:  A项,标准状况下H2O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
积22.4 L·mol-1计算H2O的体积,错误;B项,36.5 g HCl的物质的
量为1 mol,氯化氢所处状态不是标准状况,错误;C项,常温常压
下 17 g NH3的物质的量为1 mol,但NH3所处状态为常温常压,不
是标准状况,错误。
2. (2024·鄂州高一期中)下列关于气体摩尔体积的说法中,正确的
是(  )
A. 1 mol由H2、N2组成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 L
B. 若气体摩尔体积为22. 4 L·mol-1,则该气体一定处于标准状况
C. 常温常压下,32 g O2所占的体积约为22.4 L
D. 在标准状况下,11.2 L N2中含有0. 5 mol氮原子
解析:  A项,在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 L·mol-
1,1 mol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 L,正确;B项,
若气体摩尔体积为22.4 L·mol-1,不能确定一定处于标准状况,错
误;C项,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 L·mol-1,错误;
D项,在标准状况下,11.2 L N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0.5 mol N2
含有1 mol氮原子,错误。
3. (1)标准状况下,11 g CO2的物质的量为 ,体积
为 。
解析: 标准状况下11 g CO2的物质的量为 n = =
=0.25 mol;体积为 V = nVm=0.25 mol×22.4
L·mol-1=5.6 L。
0.25 mol 
5.6 L 
(2)已知4.8 g某混合气体含分子数为0.15 NA,该气体的平均摩尔
质量为 。
解析: 某混合气体含分子数为0.15 NA,则物质的量为 n
=0.15 mol,该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M = = =32
g·mol-1。
32 g·mol-1 
(3)等物质的量的SO2和SO3含有的氧原子个数比为 ;气
体的质量比为 。
解析: 设SO2和SO3的物质的量都是 1 mol,所含氧原子
数之比为2∶3;气体质量比为(1 mol×64 g·mol-1)∶(1
mol×80 g·mol-1)=4∶5。
2∶3 
4∶5 
(4)12 g CH4和O2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则
混合气体中CH4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解析: 在标准状况下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1.2 L, n (气
体)= =0.5 mol,设混合气体中CH4和O2的物质
的量分别为 x 、 y ,则 x + y =0.5 mol、16 g·mol-1 x +32
g·mol-1 y =12 g,解得 x =0.25 mol, y =0.25 mol,则混合
气体中CH4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25∶0.25=1∶1。
1∶1 
分点突破(三)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在同温同压(以0 ℃,101 kPa即标准状况为例)下,回答下列问题。
(1)1 mol O2的体积是   ,2 mol H2的体积是   , = 。
由此可推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   之比。
提示: 22.4 L 44.8 L 物质的量
(2)44.8 L O2的物质的量是   ,质量是     ,44.8 L H2的物质
的量是   ,质量是   , = 。
由此可推知: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的质量之比等于
其   之比。
提示: 2 mol 64 g 2 mol 4 g 摩尔质量
(3)1 mol O2的质量是   ,体积是   ,ρ(O2)= =
g·L-1。
1 mol H2的质量是   ,体积是   ,ρ(H2)= =
g·L-1。
由此可推知:
①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   之比。
②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 g·L-1。
提示: 32 g 22.4 L 2 g 22.4 L ①摩尔质量
1. 阿伏加德罗定律
(1)含义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粒子。
(2)内容提炼(三同定一同)
(3)适用范围
阿伏加德罗定律适用于气体,可以是单一气体,也可以是混
合气体,但对于固体和液体则不适用。
2. 阿伏加德罗定律的三条重要推论
相同条件 结论 公式 语言叙述
同温同压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
的量之比,等于分子数之比
同温 同体积 同温同体积下,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物
质的量之比,等于分子数之比
同温同压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
质量之比
1. (2024·龙岩高一期中)下列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
A. 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2和CO
B. 等压等体积的N2和CO2
C. 等温等体积的O2和N2
D. 不同体积等密度的N2O和CO2
解析:  A项,N2和CO摩尔质量均为28 g·mol-1,质量相同,物
质的量相同,则分子数一定相同,符合题意;B项,气体体积受温
度影响,温度未知,气体摩尔体积不确定,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
则气体分子数不一定相等,不符合题意;C项,气体体积受压强影
响,压强未知,气体摩尔体积不确定,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则气
体分子数不一定相等,不符合题意;D项,不同体积等密度,则气
体质量不同,N2O和CO2的摩尔质量相同,则物质的量不同,气体
分子数不相等,不符合题意。
2. 如图表示1 g O2与1 g X气体在相同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压强( p )与
温度( T )的关系,则X气体可能是(  )
A. NH3 B. CH4
C. SO2 D. NO
解析:  从图中可知,同温同体积时,O2的压强比X气体的大,
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同温同体积下,气体的压强与物质的量
成正比,等质量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成反比,故可知X气
体的摩尔质量比氧气的大,即X的摩尔质量大于32 g·mol-1,而氨
气的摩尔质量为17 g·mol-1,甲烷的摩尔质量为16 g·mol-1,二氧
化硫的摩尔质量为64 g·mol-1,NO的摩尔质量为30 g·mol-1。
3. 同温、同压下,A、B两容器分别充满O2和O3。
(1)若两容器所含O2和O3分子总数相等,则A容器和B容器的容积
之比是 。
解析: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与其分子数成正比,故
两容器所含气体的体积相等,即A容器和B容器的容积之比是
1∶1。
1∶1 
(2)若两容器中所含原子总数相等,则A容器和B容器的容积之比
是 。
解析: 若两容器中所含原子总数相等,则两容器所含
O2和O3分子总数之比为3∶2,故A容器和B容器的容积之比是
3∶2。
3∶2 
(3)若两容器的容积之比为3∶2,则O2和O3物质的量之比
为 ,质量之比为 。
解析: 若两容器的容积之比为3∶2,则两容器所含O2
和O3分子总数之比为3∶2,O2和O3物质的量之比为3∶2,又
由于O2和O3摩尔质量之比为2∶3,则二者的质量之比为
1∶1。
3∶2 
1∶1 
关键能力·细培养
2
互动探究 深化认知
阿伏加德罗常数正误判断(理解与辨析)
【典例】 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11.2 L CO和H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5 NA
B. 23 g Na与足量H2O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目为0.5 NA
C. 22.4 L氢气中,H2分子的数目为 NA
D. 180 g葡萄糖(分子式C6H12O6)中,C原子的数目为6 NA
解析:标准状况下,11.2 L CO和H2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含分子数为0.5 NA,A项正确;23 g Na的物质的量为1 mol,依据Na与
水反应的方程式可知,生成H2的分子数为0.5 NA,B项正确;C项未知
H2所处的状况,故无法确定其物质的量,C项错误;180 g葡萄糖的物
质的量为1 mol,故含C原子数目为6 NA,D项正确。
【规律方法】
抓“两看”突破 NA正误判断的陷阱
 命题者常在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上设置陷阱进行命题,其主要
命题点有以下两点:
一看“气体”是否处于“标准状况”,即0 ℃、101 kPa。
二看“标准状况下物质是否为气体”,如CCl4、H2O、酒精、SO3、
苯等在标准状况下均不是气体。
【迁移应用】
1. 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8 g H2O中含有的中子数为10 NA
B. 1 mol NaHCO3固体中含有的离子数为3 NA
C. 标准状况下,22.4 L O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 NA
D. 1 mol Fe与足量Cl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 NA
解析:  1分子水中含有8个中子,18 g H2O的物质的量为1 mol,
含有的中子数为8 NA,A错误;1 mol NaHCO3固体中含有的离子数
为2 NA,B错误;标准状况下22.4 L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 mol,含有
的分子数为 NA,C正确;1 mol Fe与足量Cl2反应,生成Fe3+,转移
的电子数为3 NA,D错误。
2.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0.1 NA个水分子所占的体积约为2.24 L
B. 11.2 L CO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C. NH3的摩尔质量等于 NA个氨分子的质量之和
D. 101 kPa、4 ℃时18 mL水和202 kPa、27 ℃时 32 g O2所含分子数均为 NA
解析:  在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来计
算其体积,A项错误;题中没有指明温度、压强,因此11.2 L CO2
的物质的量不一定为0.5 mol,B项错误;NH3的摩尔质量为17
g·mol-1, NA个NH3分子的质量之和为17 g,二者在数值上相等,
但单位不同,C项错误;101 kPa、4 ℃时18 mL水的质量为18 g,
其物质的量为1 mol,含有 NA个水分子,32 g O2的物质的量是1
mol,含有 NA个氧分子,D项正确。
3. 用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含有 N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 L
B. 25 ℃、1.01×105 Pa时,64 g 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 NA
C. 常温常压下,11.2 L Cl2含有的分子数为0.5 NA
D. 标准状况下,11.2 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0.5 NA
解析:  含有 NA个氦原子的氦气的物质的量为1 mol,在标准状
况下体积为22.4 L,A错误;25 ℃、1.01×105 Pa时,64 g SO2的
物质的量为1 mol,含有的原子数为3 NA,B正确;常温常压下,
11.2 L Cl2的物质的量不为0.5 mol,所含分子数不为0.5 NA,C错
误;标准状况下水不为气体,不能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进
行计算,D错误。
教学效果·勤检测
3
强化技能 查缺补漏
1. 下列有关气体体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的体积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
子大小决定
B. 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的体积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
数决定
C. 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也不同
D. 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 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 L
解析:  对于气体,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分子间的距离远大于
分子本身的大小,因此其体积的大小主要由分子数的多少来决定,
A错误,B正确;气体的体积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而变化,体积不
同的气体,在不同的条件下,其分子数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C
错误;气体摩尔体积会随着温度、压强的变化而变化,22.4 L·mol
-1是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D错误。
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1 mol Cl2的体积一定是22.4 L
B. 甲烷的摩尔质量是16 g·mol-1
C. 1 mol N2中含有的分子数约为6.02×1023
D. 40 g NaOH固体中含有 NA个Na+
解析:  A项,没有指明所处的温度和压强,1 mol Cl2的体积不
一定是22.4 L,错误。
3. 在同温同压下,11.5 g气体A所占的体积和8 g O2所占的体积相同,
则气体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46 B. 28
C. 44 D. 64
解析:   = ,
M (A)= =46 g·mol-1。
4. (2024·烟台高一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温下,等体积N2和CO2的密度之比为7∶11
B. 同体积、同密度CO和N2的原子数之比为1∶1
C. 同温同压下,等体积O2和O3的质量之比为3∶2
D. 同温下,等质量CH4和H2的分子数之比为8∶1
解析:  A项,同温下,压强不一定相等,则气体摩尔体积不一
定相同,等体积下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则气体的密度之比不一定
等于摩尔质量之比,错误;B项,CO和N2的摩尔质量都是28 g·mol
-1,同体积、同密度的CO和N2具有相同的质量,根据 n = =
可知,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正确;C项,同温同压同体
积,气体的质量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O2和O3的质量之比即
2∶3,错误;D项,设CH4和H2的质量均为1 g,由 N = n · NA,分子
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即 ∶ =1∶8,错误。
5. (1)9 g水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 。
解析: n (H2O)= =0.5 mol,含氢原子数为
0.5 mol×2× NA mol-1= NA。
(2)6.02×1023个CO2中含有氧原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
解析: n (CO2)= =1 mol,含氧原子的
物质的量为2 mol。
(3)标准状况下,0.5 mol H2占有的体积约为 L。
解析: V =0.5 mol×22.4 L·mol-1=11.2 L。
NA(或6.02×1023) 
2 
11.2 
(4)标准状况下,44.8 L H2的质量约为 g。
解析: 标准状况下,44.8 L H2的物质的量为
=2 mol, m (H2)=2 mol×2 g·mol-1=4 g。
(5)标准状况下,3.01×1023个氧气分子所占的体积约
为 L。
解析: n (O2)= =0.5 mol, V (O2)=
0.5 mol×22.4 L·mol-1=11.2 L。
4 
11.2 
(6)标准状况下,33.6 L氧气所含的氧分子数约
为 个。
解析: n (O2)= =1.5 mol, N (O2)=
1.5 mol×6.02×1023 mol-1=9.03×1023。
9.03×1023 
学科素养·稳提升
4
内化知识 知能升华
1. 下列物质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  )
A. 0.2 mol H2
B. 标准状况下2.24 L NH3
C. 44 g CO2(CO2的摩尔质量为44 g·mol-1)
D. 0.5 NA个NO(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A项,0.2 mol H2的分子数为0.2 NA;B项,标准状况
下,2.24 L NH3的物质的量为 =0.1 mol,分子数为0.1
NA;C项,44 g CO2的物质的量为 =1 mol,分子数为
NA;D项,0.5 NA个NO分子数为0.5 N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36 g H2O的物质的量为1 mol
B. 常温常压下,1 mol Cl2的体积是22.4 L
C. 58.5 g NaCl中含有0.5 mol Na+
D. 1 mol CO2含有的分子数约为6.02×1023
解析:  36 g H2O的物质的量为 n = =2 mol,A错误;
常温常压下, Vm≠22.4 L·mol-1,所以1 mol氯气的体积不是22.4
L,B错误;58.5 g NaCl的物质的量是1 mol,含有1 mol Na+,C错
误; N = nNA,则1 mol二氧化碳含有的分子数约为6.02×1023,D
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3. 已知用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常温常压下,17 g OH-所含电子数为9 NA
B. 2 g 氢气所含分子数目为2 NA
C. 常温常压下,11.2 L 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 NA
D. 17 g NH3 所含质子数目为10 N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A项,常温常压下,17 g OH-所含电子数为
×10× NA mol-1=10 NA,错误;B项,2 g 氢气的物质的量为1
mol,含有2 mol氢原子,所含原子数目为2 NA,错误;C项,在常
温常压下11.2 L氮气,不能用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氮气的
物质的量,所含的原子数目无法计算,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4. 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荣获
诺贝尔奖。已知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是(  )
A. 1 mol青蒿素中含11 mol H2
B. 青蒿素中C、H、O的质量之比为15∶22∶5
C. 1 mol青蒿素的体积约为22.4 L
D. 青蒿素的摩尔质量为282 g·mol-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A项,青蒿素中不含氢气分子,1 mol青蒿素中含22 mol
H原子,错误;B项,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C、H、O的质
量之比为(15×12)∶(22×1)∶(5×16)=90∶11∶40,错
误;C项,标准状况下,青蒿素不是气体,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
来计算其物质的量,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5. 在同温同压下,分别用如图所示的气体吹出体积相等的甲、乙两个
气球,则这两个气球中气体的有关量之比(甲∶乙)正确的是
(  )
A. 质量之比为3∶1 B. 原子总数之比为3∶1
C. 分子总数之比为1∶2 D. 碳原子数之比为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甲和乙气球的体积相同,即两种气体的体积相同,而同
温同压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体积之比,故两种气体的物质
的量相同。A项,当物质的量相同时,质量与摩尔质量成正比,故
甲、乙的质量之比为28∶28=1∶1,错误;B项,C2H4为6原子分
子,CO为双原子分子,故等物质的量的两气体中原子总数之比为
6∶2=3∶1,正确;C项,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分子数之比,故两气
体的分子数之比为 1∶1,错误;D项,C2H4中含2个碳原子,CO中
含1个碳原子,故等物质的量的两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之比为
2∶1,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6. 下列物质中分子数由少到多的排列顺序是(  )
①6 g H2 ②2 mol NH3 ③9 mL水(4 ℃)
④1.505×1024 个H2SO4 ⑤22.4 L O2 (标准状况)
A. ①④②⑤③ B. ④③⑤②①
C. ③⑤②④① D. ③②⑤④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由 N = nNA可知,物质的量越大,含有分子数目越多。
①6 g H2的物质的量= =3 mol;②2 mol NH3,③9 mL水
(4 ℃)的质量=9 mL×1 g·mL-1=9 g,其物质的量=
=0.5 mol;④1.505×1024个H2SO4 的物质的量= =
2.5 mol;⑤22.4 L O2(标准状况)的物质的量= =1
mol,故分子数目由少到多为③⑤②④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7. 常温常压下,取四支完全一样的针筒,分别充入等质量的CH4、
O2、CO2、SO2四种气体,其中充入SO2的是(  )
解析: 依据 n = 可知,相同质量的气体,物质的量与摩尔质
量成反比,CH4、O2、CO2、SO2四种气体,二氧化硫摩尔质量最
大,所以等质量的四种气体,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最小,依据同温
同压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可知二氧化硫体
积最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8. 计算:
(1)含有6.02×1023个H的H2O,其物质的量是 。
解析: 6.02×1023个H的物质的量为 =1
mol,则H2O的物质的量是 1 mol× =0.5 mol。
(2) mol H2O与1.5 mol C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相等。
解析: 1.5 mol CO2中含有O的物质的量为1.5 mol×2=
3 mol,二者含有氧原子数相等,说明含有O的物质的量相
等,则 n (H2O)= n (O)=3 mol。
0.5 mol 
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3)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NH3和H2S气体的质量比是 ;同质量的NH3和H2S气体的体积比是    。
解析: 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NH3和H2S气体具有相同
的物质的量,根据 m = nM 可知,二者的质量之比等于摩尔
质量之比=17 g·mol-1∶34 g·mol-1=1∶2;根据 V = nVm=
× Vm可知,同质量的NH3和H2S气体的体积比与摩尔质量成
反比,二者体积之比=34 g·mol-1∶17 g·mol-1=2∶1。
1∶2 
2∶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4)2.3 g Na中含 mol e-,在与足量水反应中产生标准状
况下H2 L。
解析: 2.3 g Na的物质的量为 =0.1 mol,0.1
mol Na含有e-的物质的量为0.1 mol×11=1.1 mol;0.1 mol
Na与水完全反应失去 0.1 mol 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生
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 =0.05 mol,标准状况下0.05 mol
H2的体积为22.4 L·mol-1×0.05 mol=1.12 L。
1.1 
1.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9.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常温常压下,92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氧原子数为4 NA
B.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氢气和氮气所含原子数均为2 NA个
C. 1 mol H2O与足量Na反应,生成H2的数目为 NA
D. 0.5 NA个C6H12O6分子完全反应生成CO2为67.2 L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A项,NO2和N2O4的最简式均为NO2,故92 g混合气体就
相当于92 g NO2,其物质的量为2 mol,O为4 mol,数目为4 NA,正
确;B项,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氢气和氮气所含原子数相等,
但无法得知具体数目,错误;C项,根据化学方程式知2H2O~H2,
所以1 mol H2O生成的H2为0.5 mol,即0.5 NA,错误;D项,没有
说明是标准状况,气体摩尔体积未知,无法进行计算,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0. 已知 a g气体XY3含有 b 个原子,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NA,气
体摩尔体积为 Vm,则该条件下11.2 L该气体的质量为(  )
解析:   a g气体XY3含有 b 个原子,则其摩尔质量为 , m
= nM =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1. 一个充有CO、CO2、C2H4、N2混合气体的气球放在空气(空气的
平均摩尔质量为29 g·mol-1)中静止不动,则混合气体中CO2的体
积分数是(  )
A. 75% B. 25%
C. 6.25% D. 83.3%
解析:  CO、C2H4、N2的摩尔质量均为28 g·mol-1,则CO、
CO2、C2H4、N2 的混合气体可认为由CO(或C2H4 或N2)、CO2
两组分混合,设CO2 的体积分数为 x ,则CO、C2H4、N2 的总体积
分数为1- x ,则44 x +28(1- x )=29,得 x =6.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2. 室温下如图所示,关闭活塞,向左右两室(容积相同)各充入一
定量H2 和Cl2,且恰好使两容器内气体密度相同,打开活塞,放
电使H2 与Cl2 充分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H2+Cl2 2HCl,恢
复到原温度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开始时左右两室分子数相同
B. 最终容器内无H2 存在
C. 反应后H2 室压强减小
D. 最终容器内密度与原来不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N = nNA= NA,相同质量时,分子个数与摩尔质量成
反比,开始时两个容器内气体质量相同,但物质的量不同,氢气
物质的量多,则氢气室分子数多,氢气过量,所以最终容器内有
氢气剩余,A、B错误;反应中氢气有剩余,且气体总的物质的量
不变,反应后两室气体物质的量相同,氢气室气体的物质的量减
小,压强减小,C正确;反应前后气体总质量不变,容器容积不
变,根据ρ= 知,最终容器内气体密度与原来相同,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3. (2024·金华高一检测)某温度下,向图中所示a、b中分别通入等
质量的CH4和O2(密封隔板Ⅰ、Ⅱ可自由滑动,且与容器内壁的摩
擦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中通入的气体是O2
B. a和b中原子个数之比为2∶5
C. a和b中气体密度之比是2∶1
D. a和b的体积比为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据某温度下密封隔板Ⅰ、Ⅱ可自由滑动,且与容器内壁
的摩擦忽略不计可知条件为:同温同压,又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的
推论知:同温同压下,两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所
以物质的量:a<b,又据 m = n · M 知等质量时,气体的摩尔质量
与其物质的量成反比,即摩尔质量:a>b,故a为O2、b为CH4。
= = = ,其原子个数比为 = ,
又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知同温同压下,两气体密度之比等于
其摩尔质量之比,所以a和b中气体密度之比为32∶16=2∶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4. 如果 a 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 b ,则 c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
体积是(式中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设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M ,则 = b ,所以 M
= g·mol-1。 c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22.4 L·mol-1= L。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5. 已知 m g A和 n g B所含分子数相同,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标准状况下,同体积的气体A、B的质量之比为 m ∶ n
B. 25 ℃时,同质量的气体A、B的分子数之比为 n ∶ m
C. 同温同压下,气体A、B的密度之比为 n ∶ m
D. 相同状况下,同质量的气体A、B的体积之比为 n ∶ 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由气体A、B的分子数相同可知,两气体的物质的量相
等,则此时 = = ,A项正确;同质量的A、B的
物质的量之比 = = ,即分子数之比为 n ∶ m ,相
同状况下,体积之比为 n ∶ m ,B、D项正确;同温同压下,气体
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即 = = ,C项不
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6. 回答下列问题:
(1)含有6.02×1023 个氧原子的H2SO4 的物质的量
是 mol。
解析: 6.02×1023个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则
H2SO4的物质的量是 =0.25 mol。
0.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标准状况下 V L CO2 的物质的量为 mol,所
含氧原子为 mol,氧原子数目相同的H2O的物质的量为
mol,质量是 mol×18 g·mol-1= g。
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3)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1体积气体X2 跟3体积气体Y2 化合
生成2体积化合物,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解析: 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化合物中X原子和Y原
子的物质的量比为 ∶ =1∶3,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
为XY3。
XY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7. 相同条件下,同质量的X、Y两种气体,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A、
B,则:
(1)X与Y的体积之比为 ,分子个数之比
为 ,密度之比为 。
解析: X与Y的摩尔质量之比为A∶B,等质量的X、Y
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B∶A,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可推
出体积之比和分子数之比均为 B∶A,密度之比为A∶B。
B∶A 
B∶A 
A∶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相同条件下的X、Y两种气体体积相同,则X与Y的质量之比
为 ,物质的量之比为 。
解析: 相同条件下的X、Y两种气体体积相同,则X、
Y的物质的量相同,故质量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为
A∶B。
A∶B 
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8. 通过计算回答以下问题:
(1)已知标准状况下,双原子分子气体A的密度为3.17 g·L-1,
则气体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可能是 气体(用
化学式表示)。
解析: 标准状况下,气体A的摩尔质量 M =ρ Vm=3.17
g·L-1×22.4 L·mol-1≈71 g·mol-1,故气体A的相对分子质
量为71,由于A为双原子分子,则A为Cl2。
71 
Cl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标准状况下,1.92 g某气体的体积为672 mL,则此气体的摩
尔质量为 。
解析:(2) M = = =64 g·mol-1。
64 g·mol-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3)在一定条件下, m g NH4HCO3完全分解生成NH3、CO2、
H2O(g),按要求填空。

②若所得混合气体的密度折合成标准状况为 ρ g·L-1,则混
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用含ρ的代数
式表示)。
mol 
6 d g·mol-1 
22.4ρ g·mol-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因为NH4HCO3 NH3↑+CO2↑+H2O↑,
① M (混)=2 d ,可得 n (混)= mol,可得 M
(NH4HCO3)=2 d ×3 g·mol-1=6 d g·mol-1;②
(混)=22.4ρ g·mol-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4)在25 ℃、101 kPa的条件下,等质量的CH4和A气体的体积之
比为15∶8,则A的摩尔质量为 。
解析: 温度、压强相同时,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
的量之比,则15∶8= ∶ , M (B)=30
g·mol-1。
30 g·mol-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感谢欣赏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