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章末整合提升(课件 学案)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章末整合提升(课件 学案)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04 21:41:10

文档简介

一、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2023·重庆高考)Na2O2分别与H2O和CO2反应,生成的气体相同
B.(2022·全国乙卷)碳酸氢钠可做食品膨松剂
C.(2022·全国乙卷)焰火中红色来源于钠盐灼烧
D.(2023·浙江6月选考)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可作潜水艇中的供氧剂
2.(2023·天津高考3题改编)下列方法(试剂)中,无法鉴别Na2CO3溶液(显碱性)和BaCl2溶液(显中性)两种物质的是(  )
A.焰色试验 B.pH试纸
C.氢氧化钠溶液 D.Na2SO4
3.(2022·广东高考14题)下列关于Na的化合物之间转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碱转化为酸式盐:OH-+2H++CHC+2H2O
B.碱转化为两种盐:2OH-+Cl2ClO-+Cl-+H2O
C.过氧化物转化为碱:2+2H2O4OH-+O2↑
D.盐转化为另一种盐:Na2SiO3+2H+H2SiO3↓+2Na+
二、氯气的实验室制备与性质
4.(2023·江苏高考3题)实验室制取Cl2的实验原理及装置均正确的是(  )
A.制取Cl2 B.除去Cl2中的HCl
C.收集Cl2 D.吸收尾气中的Cl2
三、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正误判断
5.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23·海南高考)2.4 g镁条在空气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
B.(2023·海南高考)5.6 g铁粉与0.1 L 1 mol·L-1的HCl溶液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分子数目为0.1NA
C.(2023·浙江6月选考)1.7 g H2O2中含有氧原子数为0.2NA
D.(2023·浙江6月选考)标准状况下,11.2 L Cl2通入水中,溶液中氯离子数为0.5NA
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022·全国甲卷)25 ℃,101 kPa下,28 L氢气中质子的数目为2.5NA
B.(2023·广东高考)1 mol NaHCO3完全分解,得到的CO2分子数目为2NA
C.(2022·浙江选考)足量的浓盐酸与8.7 g MnO2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A
D.(2022·浙江选考)8 g CH4含有原子数为2.5NA
四、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7.(2022·广东高考17题节选)食醋是烹饪美食的调味品,有效成分主要为醋酸(用HAc表示)。
(1)配制250 mL 0.1 mol·L-1的HAc溶液,需 5 mol·L-1 HAc溶液的体积为   mL。
(2)下列关于250 mL容量瓶的操作,正确的是    。
章末整合提升
典题引领
1.C 钠元素灼烧显黄色,C错误。
2.C Na2CO3溶液、BaCl2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都不反应,无法鉴别。
3.B A项题给离子方程式未配平且不是碱转化为酸式盐,错误;B项可视为向NaOH溶液中通入Cl2,离子方程式正确;C项过氧化物溶于水的离子方程式中,过氧化物应用化学式表示,错误;D项硅酸钠易溶于水,离子方程式中应用Si表示,错误。
4.C A项,实验室制取氯气使用的是浓盐酸和MnO2反应,不能使用稀盐酸,错误;B项,除去Cl2中的HCl可将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中,应该长进短出,错误;D项,对氯气的尾气处理应选择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水吸收效果不好,错误。
5.A B项,5.6 g铁粉与0.1 L 1 mol·L-1的HCl溶液充分反应,产生的氢气的分子数目为0.05NA,错误;C项,1.7 g H2O2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则含有氧原子数为0.1NA,错误;D项,标准状况下,11.2 L Cl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通入水中后只有一部分Cl2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所以溶液中氯离子数小于0.5NA,错误。
6.D A项,25 ℃、101 kPa不是标准状况,不能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氢气的物质的量,错误;B项,2NaHCO3Na2CO3+CO2↑+H2O,1 mol NaHCO3完全分解,得到0.5 mol CO2分子,错误;C项,足量的浓盐酸与8.7 g MnO2(0.1 mol)反应,+4价Mn转化生成Mn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NA,错误;D项,8 g CH4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因此,8 g CH4含有的原子数为2.5NA,正确。
7.(1)5.0 (2)C
解析:(1)根据配制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列式:c1V1=c2V2,0.1 mol·L-1×0.250 L=5 mol·L-1×V2,得V2=0.005 0 L=5.0 mL。(2)振荡时应用瓶塞塞住容量瓶口,不可用手指压住容量瓶口,A项错误;定容时眼睛应该平视刻度线且胶头滴管的尖嘴不能插入容量瓶内,B项错误;转移溶液时用玻璃棒引流,且玻璃棒下端紧靠在容量瓶刻度线以下的内壁上,C项正确;缺少另一只手托住瓶底,D项错误。
3 / 3(共15张PPT)
章末整合提升
一、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2023·重庆高考)Na2O2分别与H2O和CO2反应,生成的气体相同
B. (2022·全国乙卷)碳酸氢钠可做食品膨松剂
C. (2022·全国乙卷)焰火中红色来源于钠盐灼烧
D. (2023·浙江6月选考)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可
作潜水艇中的供氧剂
解析:  钠元素灼烧显黄色,C错误。
2. (2023·天津高考3题改编)下列方法(试剂)中,无法鉴别
Na2CO3溶液(显碱性)和BaCl2溶液(显中性)两种物质的是
(  )
A. 焰色试验 B. pH试纸
C. 氢氧化钠溶液 D. Na2SO4
解析:  Na2CO3溶液、BaCl2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都不反应,无
法鉴别。
3. (2022·广东高考14题)下列关于Na的化合物之间转化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碱转化为酸式盐:OH-+2H++C HC +2H2O
B. 碱转化为两种盐:2OH-+Cl2 ClO-+Cl-+H2O
C. 过氧化物转化为碱:2 +2H2O 4OH-+O2↑
D. 盐转化为另一种盐:Na2SiO3+2H+ H2SiO3↓+2Na+
解析:  A项题给离子方程式未配平且不是碱转化为酸式盐,错
误;B项可视为向NaOH溶液中通入Cl2,离子方程式正确;C项过
氧化物溶于水的离子方程式中,过氧化物应用化学式表示,错误;
D项硅酸钠易溶于水,离子方程式中应用Si 表示,错误。
二、氯气的实验室制备与性质
4. (2023·江苏高考3题)实验室制取Cl2的实验原理及装置均正确的
是(  )
A. 制取Cl2 B. 除去Cl2中的HCl
C. 收集Cl2 D. 吸收尾气中的Cl2
解析:  A项,实验室制取氯气使用的是浓盐酸和MnO2反应,不
能使用稀盐酸,错误;B项,除去Cl2中的HCl可将气体通入饱和食
盐水中,应该长进短出,错误;D项,对氯气的尾气处理应选择氢
氧化钠溶液吸收,水吸收效果不好,错误。
三、阿伏加德罗常数( NA)的正误判断
5.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023·海南高考)2.4 g镁条在空气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 NA
B. (2023·海南高考)5.6 g铁粉与0.1 L 1 mol·L-1的HCl溶液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分子数目为0.1 NA
C. (2023·浙江6月选考)1.7 g H2O2中含有氧原子数为0.2 NA
D. (2023·浙江6月选考)标准状况下,11.2 L Cl2通入水中,溶液中氯离子数为0.5 NA
解析:  B项,5.6 g铁粉与0.1 L 1 mol·L-1的HCl溶液充分反
应,产生的氢气的分子数目为0.05 NA,错误;C项,1.7 g H2O2的
物质的量为 =0.05 mol,则含有氧原子数为0.1 NA,错
误;D项,标准状况下,11.2 L Cl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通入水
中后只有一部分Cl2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所以溶液中氯
离子数小于0.5 NA,错误。
6. 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2022·全国甲卷)25 ℃,101 kPa下,28 L氢气中质子的数目为
2.5 NA
B. (2023·广东高考)1 mol NaHCO3完全分解,得到的CO2分子数目
为2 NA
C. (2022·浙江选考)足量的浓盐酸与8.7 g MnO2反应,转移电子的
数目为0.4 NA
D. (2022·浙江选考)8 g CH4含有原子数为2.5 NA
解析:  A项,25 ℃、101 kPa不是标准状况,不能用标准状况下
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氢气的物质的量,错误;B项,2NaHCO3
Na2CO3+CO2↑+H2O,1 mol NaHCO3完全分解,得到0.5 mol CO2
分子,错误;C项,足量的浓盐酸与8.7 g MnO2(0.1 mol)反应,
+4价Mn转化生成Mn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 NA,错误;D项,
8 g CH4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因此,8 g CH4含有的原子数为2.5
NA,正确。
四、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7. (2022·广东高考17题节选)食醋是烹饪美食的调味品,有效成分
主要为醋酸(用HAc表示)。
(1)配制250 mL 0.1 mol·L-1的HAc溶液,需 5 mol·L-1 HAc溶液
的体积为 mL。
解析: 根据配制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列式: c1 V1
= c2 V2,0.1 mol·L-1×0.250 L=5 mol·L-1× V2,得 V2=
0.005 0 L=5.0 mL。
5.0 
(2)下列关于250 mL容量瓶的操作,正确的是 。
C 
解析: 振荡时应用瓶塞塞住容量瓶口,不可用手指压住容量瓶口,A项错误;定容时眼睛应该平视刻度线且胶头滴管的尖嘴不能插入容量瓶内,B项错误;转移溶液时用玻璃棒引流,且玻璃棒下端紧靠在容量瓶刻度线以下的内壁上,C项正确;缺少另一只手托住瓶底,D项错误。
感谢欣赏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