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拓 视 野 互斥与独立事件关系的判断(课件 学案)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 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0.2 拓 视 野 互斥与独立事件关系的判断(课件 学案)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 第二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04 21:23:01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拓 视 野 互斥与独立事件关系的判断
1. 互斥事件与独立事件的区别与联系
从互斥事件和独立事件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互斥事件即互不相
容,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事件,交集为空,但会产生相互影响(比
如A发生,B就一定不发生了);独立事件A和B的发生互不影
响,可能会同时发生.简单的说就是互斥必相互影响,独立必相容.
2. 互斥事件与独立事件的运算性质
已知事件A,B发生的概率分别为P(A),P(B),则有
事件 表示 概率(A,B互
斥) 概率(A,B相
互独立)
A,B中至少有
一个发生 P(A∪B) P(A)+P
(B) 1-P( )P
( )或P
(A)+P
(B)-P
(AB)
A,B都发生 P(AB) 0 P(A)P
(B)
事件 表示 概率(A,B互
斥) 概率(A,B相
互独立)
A,B都不发生 P( ) 1-[P(A)+
P(B)] P( )P
( )
A,B恰有一个
发生 P(A ∪ B) P(A)+P
(B) P(A)P
( )+P
( )P(B)
A,B中至多有
一个发生 P( ∪A
∪ B) 1 1-P(A)P
(B)
【例1】 (2024·南阳月考)某社区举办“环保我参与”有奖问答
比赛活动,某场比赛中,甲、乙、丙三个家庭同时回答一道有关环
保知识的问题.已知甲家庭回答正确这道题的概率是 ,甲、丙两
个家庭都回答错误的概率是 ,乙、丙两个家庭都回答正确的概
率是 .若各家庭回答是否正确互不影响.
(1)求乙、丙两个家庭各自回答正确这道题的概率;
解:记“甲家庭回答正确这道题”“乙家庭回答正确这道
题”“丙家庭回答正确这道题”分别为事件A,B,C,则P
(A)= ,且有

所以P(B)= ,P(C)= .
(2)求甲、乙、丙三个家庭中不少于2个家庭回答正确这道题
的概率.
解:有0个家庭回答正确的概率为P0=P( )=P( )
P( )P( )= × × = ,
有1个家庭回答正确的概率为P1=P(A + B + C)
= × × + × × + × × = ,
所以不少于2个家庭回答正确这道题的概率为P=1-P0-P1
=1- - = .
【例2】 某服务电话,打进的电话响第1声时被接的概率是0.1;响
第2声时被接的概率是0.2;响第3声时被接的概率是0.3;响第4声时
被接的概率是0.35.
(1)打进的电话在响5声之前被接的概率是多少?
解:设事件“电话响第k声时被接”为Ak(k∈N),
那么事件Ak彼此互斥,
设“打进的电话在响5声之前被接”为事件A,
根据互斥事件概率加法公式,得:
P(A)=P(A1∪A2∪A3∪A4)
=P(A1)+P(A2)+P(A3)+P(A4)
=0.1+0.2+0.3+0.35=0.95.
(2)打进的电话响4声而不被接的概率是多少?
解:事件“打进的电话响4声而不被接”是事件A的对立事件,
记为 ,
根据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得P( )=1-P(A)=1-0.95
=0.05.
知能演练·扣课标
课后巩固 核心素养落地
1. 有甲、乙两批种子,发芽率分别为0.8和0.9,在两批种子中各取一
粒,则两粒种子都发芽的概率是(  )
A. 0.26 B. 0.08
C. 0.18 D. 0.72
解析: 由题设,P=0.8×0.9=0.72.故选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 设A,B,C为三个随机事件,其中A与B互斥,B与C相互独
立,则下列命题一定成立的是(  )
A. A与B相互独立 B. A与C互斥
C. B与C互斥 D. 与 相互独立
解析: 注意“互斥事件”与“相互独立事件”的区别,前者指
的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事件,后者指的是在两个事件中,一个事件
是否发生对另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没有影响.因为B与C相互独
立,由两事件相互独立的性质易知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3. 下列各对事件中,是相互独立事件的为(  )
A. 运动员甲射击一次,“射中9环”与“射中8环”
B. 甲、乙两运动员各射击一次,“甲射中10环”与“乙射中9环”
C. 甲、乙两运动员各射击一次,“甲、乙都射中目标”与“甲、乙
都没有射中目标”
D. 甲、乙两运动员各射击一次,“至少有1人射中目标”与“甲射中
目标但乙未射中目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在A中,甲射击一次,“射中9环”与“射中8环”两个
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二者是互斥事件,不相互独立;在B中,
甲、乙各射击一次,“甲射中10环”发生与否对“乙射中9环”的
概率没有影响,二者是相互独立事件;在C中,甲、乙各射击一
次,“甲、乙都射中目标”与“甲、乙都没有射中目标”不可能同
时发生,二者是互斥事件,不相互独立;在D中,设“至少有1人
射中目标”为事件A,“甲射中目标但乙未射中目标”为事件B,
则AB=B,因此当P(A)≠1时,P(AB)≠P(A)P
(B),故事件A,B不相互独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4. (2024·徐州月考)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甲、乙、丙3人端午节
来徐州旅游的概率分别是 , , ,假定3人的行动相互之间没有
影响,那么这段时间内至少有1人来徐州旅游的概率为(  )
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由题意可得3人中没有人来徐州旅游的概率为(1- )
×(1- )×(1- )= × × = ,所以这段时间内至少有1
人来徐州旅游的概率为1-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5. (多选)已知事件A,B相互独立,且P(A)= ,P(B)=
,则(  )
A. P( )= B. P(A )=
C. P(A+B)= D. P(A +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根据事件A,B相互独立,且P(A)= ,P(B)
= ,可得P( )=1-P(A)=1- = ,故A正确;而P
( )=1-P(B)=1- = ,所以P(A )=P(A)P
( )= × = ,故B错误;P(AB)=P(A)P(B)=
× = ,所以P(A+B)=P(A)+P(B)-P(AB)=
+ - = ,故C正确;由概率加法公式可得P(A + B)=P
(A )+P( B)= × + × = ,故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6. (多选)甲、乙两家公司独立研发疫苗A,甲成功的概率为 ,乙
成功的概率为 ,丙独立研发疫苗B,研发成功的概率为 .则
(  )
A. 甲、乙都研发成功的概率为
B. 疫苗A研发成功的概率为
C. 疫苗A与疫苗B均研发成功的概率为
D. 仅有一款疫苗研发成功的概率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用A,B,C分别表示事件“甲成功”“乙成功”“丙成功”,则:A. 根据概率公式有:P(AB)=P(A)P(B)= ;B. 由概率的性质可得:疫苗A研发成功的概率P1=1-P( )= ;C. 两疫苗的研发相互独立,所以所求概率为P2=P1·P(C)= ;D. 所求概率为P=(1-P1)P(C)+(1-P(C))P1= .故选A、C、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7. 设P(A)=0.7,P(B)=0.8,且A与B相互独立,则P
(AB)= ,P(A∪B)= .
解析:P(AB)=P(A)P(B)=0.7×0.8=0.56.P
(A∪B)=1-P( )P( )=1-0.3×0.2=0.94.
0.56
0.9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8. 甲、乙两位同学独立地解答某道数学题,若甲、乙解出的概率都
是 ,则这道数学题被解出的概率是    .
解析:由题意知,这道数学题解不出的概率为P= ×
= ,∴这道数学题被解出的概率为1-P=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9. 甲、乙去同一家药店购买一种医用外科口罩,已知这家药店出售
A,B,C三种医用外科口罩,甲、乙购买A,B,C三种医用口
罩的概率分别如表:
购买A种医用外
科口罩 购买B种医用外
科口罩 购买C种医用外
科口罩
甲 0.1 0.4
乙 0.3 0.2
则甲、乙购买同一种医用外科口罩的概率为 .
解析:由表知,甲购买A种口罩的概率为0.5,乙购买B种口罩的
概率为0.5,所以甲、乙购买同一种口罩的概率P=0.5×0.3+
0.1×0.5+0.4×0.2=0.28.
0.2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0. 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进行投篮比赛,甲投篮命中的概率为 ,
乙投篮命中的概率为 ,在每次投篮中,甲和乙投篮是否命中相
互没有影响.
(1)求甲、乙各投篮一次,恰好有1人命中的概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记“甲投篮命中”为事件A,“乙投篮命中”为事件B, 则P(A)= ,P(B)= ,
因为甲和乙投篮是否命中相互没有影响,所以A与B相互独立,
那么恰好有1人命中的概率P=P(A )+P( B)= ×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求甲、乙各投篮一次,至少有1人命中的概率.
解:由(1)知,两人都没有命中的概率为P( )
= × = ,
所以至少有1人命中的概率为P1=1-P(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1. 如图,用K,A1,A2三类不同的元件连接成一个系统.当K正常工
作且A1,A2至少有一个正常工作时,系统正常工作.已知K,A1,
A2正常工作的概率依次是0.9,0.8,0.8,则系统正常工作的概率
为(  )
A. 0.960 B. 0.864
C. 0.720 D. 0.57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根据题意,记K,A1,A2正常工作分别为事件A,B,
C,则P(A)=0.9,P(B)=0.8,P(C)=0.8,A1,A2
至少有一个正常工作的概率为1-P( )P( )=1-(1-
0.8)×(1-0.8)=0.96,则系统正常工作的概率为0.9×0.96
=0.864.故选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2. 已知甲、乙、丙三人去参加某公司面试,他们被该公司录取的概
率分别是 , , ,且三人录取结果相互之间没有影响,则他们
三人中恰有两人被录取的概率为(  )
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因为甲、乙、丙三人被该公司录取的概率分别是 ,
, ,且三人录取结果相互之间没有影响,仅甲和乙被录取的概
率为 × × = ,仅甲和丙被录取的概率为 ×
× = ,仅乙和丙被录取的概率为 × × = ,则他
们三人中恰有两人被录取的概率为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3. 设两个相互独立事件A和B都不发生的概率为 ,A发生B不发生
的概率与B发生A不发生的概率相同,则事件A发生的概率P
(A)= .

解析:由题意知,P( )·P( )= ,P( )·P(B)=P
(A)·P( ).设P(A)=x,P(B)=y,x,y∈(0,
1),则即∴x2-
2x+1= ,解得x= 或x= (舍去),故P(A)=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4. 某次考试共有四个环节,只有通过前一个环节才能进入后一个环
节.现已知某人能够通过第一、二、三、四环节的概率依次是 ,
, , ,且每个环节是否通过互不影响.求:
(1)此人进入第四环节才被淘汰的概率;
解:由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可得,此人进入第四
环节才被淘汰的概率为 × × ×(1-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此人至多进入第三环节的概率.
解:法一 此人进入第一环节被淘汰的概率为1- = ;
此人进入第二环节被淘汰的概率为
×(1- )= ;
此人进入第三环节被淘汰的概率为
× ×(1- )= ,
所以此人至多进入第三环节的概率为 + + = .
法二 此人进入第四环节的概率为 × × = ,所以此人至多进入第三环节的概率为1-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5. 甲、乙两队进行羽毛球决赛,甲队只要再胜一局就获得冠军,乙
队需要再胜两局才能获得冠军,若每局甲队获胜的概率为 ,则
甲队获得冠军的概率为(  )
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由已知得甲队获胜可能分为以下两种情况:①第一局
甲队获胜,此时的概率为 ;②第一局乙队获胜,第二局甲队获
胜,此时的概率为 × = ,综上所述,甲队获胜的概率
为 + = ,故选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6. 某学校组织安全知识竞赛,比赛共分为两轮,每位参赛选手均须
参加两轮比赛,若其在两轮比赛中均胜出,则视为赢得比赛.已知
在第一轮比赛中,选手甲、乙胜出的概率分别为 , ;在第二轮
比赛中,甲、乙胜出的概率分别为 , .甲、乙两人在每轮比赛
中是否胜出互不影响.
(1)从甲、乙两人中选取1人参加比赛,派谁参赛赢得比赛的概
率更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设A1=“甲在第一轮比赛中胜出”,A2=“甲在第二轮比赛中胜出”,B1=“乙在第一轮比赛中胜出”,B2=“乙在第二轮比赛中胜出”,则A1A2=“甲赢得比赛”,B1B2=“乙赢得比赛”,∵P(A1)= ,P(A2)= ,P(B1)= ,P(B2)= ,∴P(A1A2)=P(A1)P(A2)= × = ,P(B1B2)
=P(B1)P(B2)= × = ,∵ > ,∴派甲参赛获胜的概率更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若甲、乙两人均参加比赛,求两人中至少有一人赢得比赛的概率.
解:由(1)知,设C=“甲赢得比赛”,D=“乙赢得比赛”,
∵P( )=1-P(A1A2)=1- = ,P( )=1-P(B1B2)=1- = .
设E=“两人中至少有一人赢得比赛”.
∴P(E)=1-P( )=1-P( )P( )=1-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谢 谢 观 看!互斥与独立事件关系的判断
1.互斥事件与独立事件的区别与联系
从互斥事件和独立事件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互斥事件即互不相容,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事件,交集为空,但会产生相互影响(比如A发生,B就一定不发生了);独立事件A和B的发生互不影响,可能会同时发生.简单的说就是互斥必相互影响,独立必相容.
2.互斥事件与独立事件的运算性质
已知事件A,B发生的概率分别为P(A),P(B),则有
事件 表示 概率(A,B互斥) 概率(A,B相互独立)
A,B中至少有一个发生 P(A∪B) P(A)+P(B) 1-P()P()或P(A)+P(B)-P(AB)
A,B都发生 P(AB) 0 P(A)P(B)
A,B都不发生 P() 1-[P(A)+P(B)] P()P()
A,B恰有一个发生 P(A∪B) P(A)+P(B) P(A)P()+P()P(B)
A,B中至多有一个发生 P(∪A∪B) 1 1-P(A)P(B)
【例1】 (2024·南阳月考)某社区举办“环保我参与”有奖问答比赛活动,某场比赛中,甲、乙、丙三个家庭同时回答一道有关环保知识的问题.已知甲家庭回答正确这道题的概率是,甲、丙两个家庭都回答错误的概率是,乙、丙两个家庭都回答正确的概率是.若各家庭回答是否正确互不影响.
(1)求乙、丙两个家庭各自回答正确这道题的概率;
(2)求甲、乙、丙三个家庭中不少于2个家庭回答正确这道题的概率.
【例2】 某服务电话,打进的电话响第1声时被接的概率是0.1;响第2声时被接的概率是0.2;响第3声时被接的概率是0.3;响第4声时被接的概率是0.35.
(1)打进的电话在响5声之前被接的概率是多少?
(2)打进的电话响4声而不被接的概率是多少?
拓视野 互斥与独立事件关系的判断
【例1】 解:(1)记“甲家庭回答正确这道题”“乙家庭回答正确这道题”“丙家庭回答正确这道题”分别为事件A,B,C,
则P(A)=,且有

所以P(B)=,P(C)=.
(2)有0个家庭回答正确的概率为P0=P()=P()P()P()=××=,
有1个家庭回答正确的概率为P1=P(A+B+C)=××+××+××=,
所以不少于2个家庭回答正确这道题的概率为P=1-P0-P1=1--=.
【例2】 解:(1)设事件“电话响第k声时被接”为Ak(k∈N),
那么事件Ak彼此互斥,
设“打进的电话在响5声之前被接”为事件A,
根据互斥事件概率加法公式,得:
P(A)=P(A1∪A2∪A3∪A4)
=P(A1)+P(A2)+P(A3)+P(A4)
=0.1+0.2+0.3+0.35=0.95.
(2)事件“打进的电话响4声而不被接”是事件A的对立事件,记为,
根据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得P()=1-P(A)=1-0.95=0.05.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