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7张PPT)
5.1.2
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
新课程标准解读 核心素养
1.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知道导数是关于瞬时
变化率的数学表达 数学抽象
2.了解导函数的概念,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 数学抽象、
直观想象
3.会求简单函数的导函数,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
会求曲线上某点处的切线方程 数学运算、
直观想象
第1课时 导数的概念
目录
基础知识·重落实
01
典型例题·精研析
02
知能演练·扣课标
03
基础知识·重落实
01
课前预习 必备知识梳理
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我们需要研究一些物体的瞬时变化率,例如:
(1)摩托车的运动方程为 s =8+3 t2,
其中 s 表示位移, t 表示时间,知道
它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就可以更好地指导运动员进行比赛;
(2)冶炼钢铁时需要测定铁水的瞬时温度来确定其质量标准;
(3)净化饮用水时需要根据净化费用的瞬时变化率来控制净化成本.
【问题】 上述实例中都涉及到某个量的瞬时变化率,在数学
意义上,这些实际上是某个函数量的瞬时变化率,它在数学上
称为什么?
知识点一 函数的平均变化率
对于函数 y = f ( x ),设自变量 x 从 x0变化到 x0+Δ x ,相应地,函
数值 y 就从 f ( x0)变化到 f ( x0+Δ x ).这时, x 的变化量为Δ x , y 的
变化量为Δ y = f ( x0+Δ x )- f ( x0).我们把比值 ,即
= 叫做函数 y = f ( x )从 x0到 x0+Δ x 的平均
变化率.
提醒 的实质是函数在某一区间内函数值变化量与自变量变化量之
比,它的意义是刻画函数的函数值在某区间上的平均变化情况.
知识点二 导数的概念
1. 定义:如果当Δ x →0时,平均变化率 无限趋近于一个确定的
值,即 有 ,则称 y = f ( x )在 x = x0处 ,并把
这个确定的值叫做 y = f ( x )在 x = x0处的导数(也称为瞬时变化
率).
2. 写法:记作f'( x0)或y' ,即f'( x0)= =
.
极限
可导
提醒 对导数概念的再理解:①函数应在点 x0的附近有定义,否则
导数不存在;②导数是一个局部概念,它只与函数 y = f ( x )在 x
= x0及其附近的函数值有关,与Δ x 无关;③导数的实质是一个极
限值.
1.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函数在 x = x0处的导数反映了函数在区间[ x0, x0+Δ x ]上变
化的快慢程度. ( × )
(2)函数 y = f ( x )在 x = x0处的导数值与Δ x 的正、负无关.
( √ )
(3)设 x = x0+Δ x ,则Δ x = x - x0,则Δ x 趋近于0时, x 趋近于x0,
因此,f'( x0)= = . ( √ )
×
√
√
2. 设函数 y = f ( x )= x2-1,当自变量 x 由1变为1.1时,函数的平均
变化率为( )
A. 2.1 B. 1.1
C. 2 D. 0
解析: = = =2.1.
3. 设 f ( x )=2 x +1,则f'(1)= .
解析:f'(1)=
= =2.
2
典型例题·精研析
02
课堂互动 关键能力提升
题型一 求函数的平均变化率
【例1】 已知函数 h ( x )=-4.9 x2+6.5 x +10.
(1)计算从 x =1到 x =1+Δ x 的平均变化率,其中Δ x 的值为①2;
②1;③0.1;④0.01;
解:∵Δ y = h (1+Δ x )- h (1)=-4.9(Δ x )2-3.3Δ x ,
∴ =-4.9Δ x -3.3.
①当Δ x =2时, =-4.9Δ x -3.3=-13.1;
②当Δ x =1时, =-4.9Δ x -3.3=-8.2;
③当Δ x =0.1时, =-4.9Δ x -3.3=-3.79;
④当Δ x =0.01时, =-4.9Δ x -3.3=-3.349.
(2)根据(1)中的计算,当Δ x 越来越小时,函数 h ( x )在区间
[1,1+Δ x ]上的平均变化率有怎样的变化趋势?
解: 当Δ x 越来越小时,函数 h ( x )在区间[1,1+Δ x ]上
的平均变化率逐渐变大,并接近于-3.3.
通性通法
求函数平均变化率的三个步骤
(1)求自变量的改变量Δ x = x2- x1;
(2)求函数值的改变量Δ y = f ( x2)- f ( x1);
(3)求平均变化率 = .
【跟踪训练】
(多选)(2024·青岛月考)已知函数 f ( x )的图象如图,则函数
f ( x )在区间[1,7]上的平均变化率情况是( )
A. 在区间[1,2]上的平均变化率最小
B. 在区间[2,3]上的平均变化率大于0
C. 在区间[3,4]上的平均变化率比[2,3]上的大
D. 在区间[4,7]上的平均变化率最大
解析: 函数 f ( x )在区间上的平均变化率为 ,由函数图象可
得,在区间[4,7]上, <0,即函数 f ( x )在区间[4,7]上的平均
变化率小于0,即选项D错误;在区间[1,2],[2,3],[3,4]上时,
>0且Δ x 相同,由图象可知函数在区间[3,4]上的 最大,故选项
A错误,B、C正确.
题型二 求函数在某点处的导数
【例2】 求函数 y = x - 在 x =1处的导数.
解:因为Δ y =(1+Δ x )- -(1- )=Δ x + ,所以 =
=1+ ,
所以 = (1+ )=2,
所以y'| x=1=2,即函数 y = x - 在 x =1处的导数为2.
通性通法
求函数 y = f ( x )在 x = x0处的导数的步骤
(1)求函数值的变化量Δ y = f ( x0+Δ x )- f ( x0);
(2)求平均变化率 = ;
(3)取极限,得导数f'( x0)= .
【跟踪训练】
1. 函数 y = 在 x =1处的导数为 .
解析:∵Δ y = -1, = = ,
= ,∴y'| x=1= .
2. (2024·开封月考)设函数 f ( x )在 x =1处的导数为2,则
= .
解析:根据导数定义可知, =
= ×2= .
题型三 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意义
【例3】 某机械厂生产一种木材旋切机,已知总利润 c (单位:万
元)与产量 x (单位:千台)之间的关系式为 c ( x )=-2 x2+7 x +
6.求c'(1)与c'(2),并说明它们的实际意义.
解:根据导数的定义,
= = =-2Δ x +3,
所以c'(1)= = (-2Δ x +3)=3,
同理可得c'(2)=-1.
c'(1)的实际意义:当产量为1 000台时,多生产1台旋切机可多获利3万元;
c'(2)的实际意义:当产量为2 000台时,多生产1台旋切机少获利1万元.
通性通法
认识瞬时变化率的关键点
(1)极限思想是逼近的思想,瞬时变化率就是平均变化率的极限;
(2)函数 y = f ( x )在 x = x0处的导数f'( x0)反映了函数在 x = x0处
的瞬时变化率,它揭示了事物在某时刻的变化情况.
【跟踪训练】
一只昆虫爬行的位移 s (单位:米)是关于时间 t (单位:分)的函
数: s =求s'(1)与s'(4),并解释它们
的实际意义.
解:当0≤ t <3时, s ( t )=3 t2,
= = =6+3Δ t ,
∴s'(1)= = (6+3Δ t )=6.
当 t ≥3时, s ( t )=15+3( t -1)2,
=
= =18+3Δ t ,
∴s'(4)= = (18+3Δ t )=18.
s'(1)=6说明在第1分钟时,该昆虫的爬行速度为6米/分,
s'(4)=18说明在第4分钟时,该昆虫的爬行速度为18米/分.
1. 如图,函数 y = f ( x )在[1,3]上的平均变化率为( )
A. 1 B. -1
C. 2 D. -2
解析: = = =-1.
2. (2024·深圳月考)已知函数 f ( x )可导,且满足
=2,则函数 y = f ( x )在 x =3处的导数为
( )
A. -1 B. -2
C. 1 D. 2
解析: 由题意,知f'(3)= =-2,
故选B.
3. (2024·三明月考)设函数 f ( x )= ax +3,若f'(1)=3,则 a
= .
解析:∵f'(1)=
= = a ,又f'(1)=3,∴ a =3.
3
4. “菊花”烟花是最壮观的烟花之一,制造时通常期望它在达到最高
点时爆裂.如果烟花距地面的高度 h (单位:m)与时间 t (单位:
s)之间的关系式为 h ( t )=-4.9 t2+14.7 t ,求烟花在 t =1 s时
的瞬时速度.
解:烟花在 t =1 s时的瞬时速度就是h'(1)的值.
因为 = =4.9-4.9Δ t ,
所以h'(1)= = (4.9-4.9Δ t )=4.9.
知能演练·扣课标
03
课后巩固 核心素养落地
1. 函数 f ( x )= x2-1在区间[1, m ]( m >1)上的平均变化率为
3,则实数 m 的值为( )
A. 3 B. 2 C. 1 D. 4
解析: 由已知得 =3,所以 m +1=3,所以 m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 已知 f ( x )= x3,则f'(0)=( )
A. -1 B. 1 C. D. 0
解析: f'(0)= = =
(Δ x )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3. (2024·深圳月考)已知函数 y = f ( x )= ,且f'( m )=- ,
则 m 的值为( )
A. -4 B. 2
C. -2 D. ±2
解析: ∵ = = = ,
∴f'( m )= =- ,∴- =- , m2=4,
解得 m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4. 若可导函数 f ( x )的图象过原点,且满足 =-1,则
f'(0)=( )
A. -2 B. 2 C. -1 D. 1
解析: ∵ f ( x )图象过原点,∴ f (0)=0,∴f'(0)=
= =-1,故选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5. (多选)已知函数 y = f ( 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Δ y = f ( x0+Δ x )- f ( x0)叫做函数值的增量
B. = 叫做函数在[ x0, x0+Δ x ]上的平均变化率
C. y = f ( x )在 x = x0处的导数记为y'
D. y = f ( x )在 x = x0处的导数记为f'( x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A中,Δ y = f ( x0+Δ x )- f ( x0)叫做函数值的改变量,即函数值的增量,A正确;B中, = 叫做函数 f ( x )在 x0到 x0+Δ x 之间的平均变化率,B正确;由导数的定义知函数 y = f ( x )在 x = x0处的导数记为f'( x0)或y' ,故C错误,D正确.故选A、B、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6. (多选)(2024·东营月考)已知函数 f ( x )和 g ( x )在区间
[ a , b ]上的图象如图所示,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 ( x )在[ a , b ]上的平均变化率等于 g ( x )
在[ a , b ]上的平均变化率
B. f ( x )在[ a , b ]上的平均变化率小于 g ( x )
在[ a , b ]上的平均变化率
C. 对于任意 x0∈( a , b ),函数 f ( x )在 x = x0处的瞬时变化率总大于函数 g ( x )在 x = x0处的瞬时变化率
D. 存在 x0∈( a , b ),使得函数 f ( x )在 x = x0处的瞬时变化率小于函数 g ( x )在 x = x0处的瞬时变化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对于A、B,∵ f ( x )在[ a , b ]上的平均变化率是 , g ( x )在[ a , b ]上的平均变化率是 ,由题图可知, f ( b )= g ( b ), f ( a )= g ( a ),∴ = ,∴选项A正确,B错误;对于C、D,函数 f ( x )( g ( x ))在 x = x0处的瞬时变化率即为函数 f ( x )( g ( x ))在 x = x0处的导数,即函数 f ( x )( g ( x ))在该点处的切线的斜率,由题图知,选项C错误,D正确.故选A、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7. 函数 y = f ( x )= x2+2 c ( c ∈R)在区间[1,3]上的平均变化率
为 .
解析:函数 y = f ( x )= x2+2 c ( c ∈R)在区间[1,3]上的平均
变化率为 = = =4.
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8. (2024·三门峡月考)已知函数 y = f ( x )=2 x2+1在 x = x0处的瞬
时变化率为-8,则 f ( x0)= .
解析:由题知-8= = =4
x0,得 x0=-2,所以 f ( x0)=2×(-2)2+1=9.
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9. 函数 y =2 x2+4 x 在 x =3处的导数是 .
解析:Δ y =2(3+Δ x )2+4(3+Δ x )-(2×32+4×3)=12Δ x
+2(Δ x )2+4Δ x =2(Δ x )2+16Δ x ,∴ = =
2Δ x +16.∴y'| x=3= = (2Δ x +16)=16.
1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0. 一条水管中流过的水量 y (单位:m3)与时间 t (单位:s)之间
的函数关系为 y = f ( t )=3 t .求函数 y = f ( t )在 t =2时的导数
f'(2),并解释它的实际意义.
解:因为 = = =3,所以f'(2)=
=3.
f'(2)的实际意义:水流在 t =2时的瞬时流速为3 m3/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1. (2024·泉州月考)如图,函数 y = f ( x )在下列几个区间内,平
均变化率最大的一个区间是( )
A. [ x1, x2] B. [ x2, x3]
C. [ x1, x3] D. [ x3, x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由平均变化率的定义可知,函数 y = f ( x )在区间
[ x1, x2],[ x2, x3],[ x1, x3],[ x3, x4]上平均变化率分别为
, , ,
,结合题图可以发现函数 y = f ( x )的平均变化率
最大的一个区间是[ x3, x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2. (多选)对于函数 f ( x ),若f'( x0)=2,则当 h 无限趋近于0
时,在下列式子中无限趋近于2的式子有( )
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因为 =f'( x0)=2,故A正确;因为 =f'( x0)=2,故B正确;
因为 =2f'( x0)=4,故C错误;
因为 =f'( x0)=2,故D正确.故选A、B、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3. 如图,函数 f ( x )的图象是折线段 ABC ,其中 A , B , C 的坐标
分别为(0,4),(2,0),(6,4),则 f ( f (0))
= ; = .(用数字作答)
2
-2
解析:由于 f (0)=4, f (4)=2,所以 f ( f (0))=2.易求得直线 AB 的方程为 y =-2 x +4,所以 =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4. 建造一栋底面积为 x m2的房屋需要成本 y 万元, y 是 x 的函数, y
= f ( x )= + +0.3,求f'(100),并解释它的实际意义.
解:根据导数的定义,得f'(100)=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 + )
= [ + ]
= + =0.105.
f'(100)=0.105表示当建筑房屋底面积为100 m2时,成本增加的
速度为1 050元/m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5. (2024·杭州月考)已知二次函数 f ( x )= ax2+ bx + c 的导数为f'
( x ),已知f'(0)>0,且对于任意实数 x ,有 f ( x )≥0,则
的最小值为 .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由导数的定义,得f'(0)= =
= [ a ·(Δ x )+ b ]= b >0.又
∴ ac ≥ ,∴ c >0.∴ = ≥
≥ =2,当且仅当 a = c = 时等号成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6. 设 f ( x )在R上可导,求 f (- x )在 x = a 处的导数与 f ( x )在 x
=- a 处的导数之间的关系.
解:设 f (- x )= g ( x ),则 f (- x )在 x = a 处的导数为g'
( a ),于是g'( a )= = .
而f'(- a )= ,令 x =- t ,则当 x →- a 时,
t → a ,所以f'(- a )= =-
=-g'( a ).这说明 f (- x )在 x = a 处的导数与 f ( x )在 x
=- a 处的导数互为相反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谢 谢 观 看!第1课时 导数的概念
1.函数f(x)=x2-1在区间[1,m](m>1)上的平均变化率为3,则实数m的值为( )
A.3 B.2 C.1 D.4
2.已知f(x)=x3,则f'(0)=( )
A.-1 B.1 C. D.0
3.(2024·深圳月考)已知函数y=f(x)=,且f'(m)=-,则m的值为( )
A.-4 B.2 C.-2 D.±2
4.若可导函数f(x)的图象过原点,且满足=-1,则f'(0)=( )
A.-2 B.2 C.-1 D.1
5.(多选)已知函数y=f(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Δy=f(x0+Δx)-f(x0)叫做函数值的增量
B.=叫做函数在[x0,x0+Δx]上的平均变化率
C.y=f(x)在x=x0处的导数记为y'
D.y=f(x)在x=x0处的导数记为f'(x0)
6.(多选)(2024·东营月考)已知函数f(x)和g(x)在区间[a,b]上的图象如图所示,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x)在[a,b]上的平均变化率等于g(x)在[a,b]上的平均变化率
B.f(x)在[a,b]上的平均变化率小于g(x)在[a,b]上的平均变化率
C.对于任意x0∈(a,b),函数f(x)在x=x0处的瞬时变化率总大于函数g(x)在x=x0处的瞬时变化率
D.存在x0∈(a,b),使得函数f(x)在x=x0处的瞬时变化率小于函数g(x)在x=x0处的瞬时变化率
7.函数y=f(x)=x2+2c(c∈R)在区间[1,3]上的平均变化率为 .
8.(2024·三门峡月考)已知函数y=f(x)=2x2+1在x=x0处的瞬时变化率为-8,则f(x0)= .
9.函数y=2x2+4x在x=3处的导数是 .
10.一条水管中流过的水量y(单位:m3)与时间t(单位:s)之间的函数关系为y=f(t)=3t.求函数y=f(t)在t=2时的导数f'(2),并解释它的实际意义.
11.(2024·泉州月考)如图,函数y=f(x)在下列几个区间内,平均变化率最大的一个区间是( )
A.[x1,x2] B.[x2,x3] C.[x1,x3] D.[x3,x4]
12.(多选)对于函数f(x),若f'(x0)=2,则当h无限趋近于0时,在下列式子中无限趋近于2的式子有( )
A. B.
C. D.
13.如图,函数f(x)的图象是折线段ABC,其中A,B,C的坐标分别为(0,4),(2,0),(6,4),则f(f(0))= ;= .(用数字作答)
14.建造一栋底面积为x m2的房屋需要成本y万元,y是x的函数,y=f(x)=++0.3,求f'(100),并解释它的实际意义.
15.(2024·杭州月考)已知二次函数f(x)=ax2+bx+c的导数为f'(x),已知f'(0)>0,且对于任意实数x,有f(x)≥0,则的最小值为 .
16.设f(x)在R上可导,求f(-x)在x=a处的导数与f(x)在x=-a处的导数之间的关系.
第1课时 导数的概念
1.B 由已知得=3,所以m+1=3,所以m=2.
2.D f'(0)===(Δx)2=0.
3.D ∵===,∴f'(m)==-,∴-=-,m2=4,解得m=±2.
4.C ∵f(x)图象过原点,∴f(0)=0,∴f'(0)===-1,故选C.
5.ABD A中,Δy=f(x0+Δx)-f(x0)叫做函数值的改变量,即函数值的增量,A正确;B中,=叫做函数f(x)在x0到x0+Δx之间的平均变化率,B正确;由导数的定义知函数y=f(x)在x=x0处的导数记为f'(x0)或y',故C错误,D正确.故选A、B、D.
6.AD 对于A、B,∵f(x)在[a,b]上的平均变化率是,g(x)在[a,b]上的平均变化率是,由题图可知,f(b)=g(b),f(a)=g(a),∴=,∴选项A正确,B错误;对于C、D,函数f(x)(g(x))在x=x0处的瞬时变化率即为函数f(x)(g(x))在x=x0处的导数,即函数f(x)(g(x))在该点处的切线的斜率,由题图知,选项C错误,D正确.故选A、D.
7.4 解析:函数y=f(x)=x2+2c(c∈R)在区间[1,3]上的平均变化率为===4.
8.9 解析:由题知-8===4x0,得x0=-2,所以f(x0)=2×(-2)2+1=9.
9.16 解析:Δy=2(3+Δx)2+4(3+Δx)-(2×32+4×3)=12Δx+2(Δx)2+4Δx=2(Δx)2+16Δx,∴==2Δx+16.∴y'|x=3==(2Δx+16)=16.
10.解:因为===3,
所以f'(2)==3.
f'(2)的实际意义:水流在t=2时的瞬时流速为3 m3/s.
11.D 由平均变化率的定义可知,函数y=f(x)在区间[x1,x2],[x2,x3],[x1,x3],[x3,x4]上平均变化率分别为,,,,结合题图可以发现函数y=f(x)的平均变化率最大的一个区间是[x3,x4].
12.ABD 因为=f'(x0)=2,故A正确;因为
=f'(x0)=2,故B正确;因为=2f'(x0)=4,故C错误;因为=f'(x0)=2,故D正确.故选A、B、D.
13.2 -2 解析:由于f(0)=4,f(4)=2,所以f(f(0))=2.易求得直线AB的方程为y=-2x+4,所以=(-)=-2.
14.解:根据导数的定义,得f'(100)===
=(+)=[+]
=+=0.105.
f'(100)=0.105表示当建筑房屋底面积为100 m2时,成本增加的速度为1 050元/m2.
15.2 解析:由导数的定义,得f'(0)==
=[a·(Δx)+b]=b>0.又∴ac≥,∴c>0.∴=≥≥=2,当且仅当a=c=时等号成立.
16.解:设f(-x)=g(x),则f(-x)在x=a处的导数为g'(a),于是g'(a)=
=.
而f'(-a)=,
令x=-t,则当x→-a时,t→a,
所以f'(-a)==-=-g'(a).
这说明f(-x)在x=a处的导数与f(x)在x=-a处的导数互为相反数.
2 / 25.1.2 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
新课程标准解读 核心素养
1.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知道导数是关于瞬时变化率的数学表达 数学抽象
2.了解导函数的概念,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 数学抽象、直观想象
3.会求简单函数的导函数,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会求曲线上某点处的切线方程 数学运算、直观想象
第1课时 导数的概念
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我们需要研究一些物体的瞬时变化率,例如:
(1)摩托车的运动方程为s=8+3t2,其中s表示位移,t表示时间,知道它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就可以更好地指导运动员进行比赛;
(2)冶炼钢铁时需要测定铁水的瞬时温度来确定其质量标准;
(3)净化饮用水时需要根据净化费用的瞬时变化率来控制净化成本.
【问题】 上述实例中都涉及到某个量的瞬时变化率,在数学意义上,这些实际上是某个函数量的瞬时变化率,它在数学上称为什么?
知识点一 函数的平均变化率
对于函数y=f(x),设自变量x从x0变化到x0+Δx,相应地,函数值y就从f(x0)变化到f(x0+Δx).这时,x的变化量为Δx,y的变化量为Δy=f(x0+Δx)-f(x0).我们把比值,即= 叫做函数y=f(x)从x0到x0+Δx的平均变化率.
提醒 的实质是函数在某一区间内函数值变化量与自变量变化量之比,它的意义是刻画函数的函数值在某区间上的平均变化情况.
知识点二 导数的概念
1.定义:如果当Δx→0时,平均变化率无限趋近于一个确定的值,即有 ,则称y=f(x)在x=x0处 ,并把这个确定的值叫做y=f(x)在x=x0处的导数(也称为瞬时变化率).
2.写法:记作f'(x0)或y',即f'(x0)==.
提醒 对导数概念的再理解:①函数应在点x0的附近有定义,否则导数不存在;②导数是一个局部概念,它只与函数y=f(x)在x=x0及其附近的函数值有关,与Δx无关;③导数的实质是一个极限值.
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函数在x=x0处的导数反映了函数在区间[x0,x0+Δx]上变化的快慢程度.( )
(2)函数y=f(x)在x=x0处的导数值与Δx的正、负无关.( )
(3)设x=x0+Δx,则Δx=x-x0,则Δx趋近于0时,x趋近于x0,因此,f'(x0)== .( )
2.设函数y=f(x)=x2-1,当自变量x由1变为1.1时,函数的平均变化率为( )
A.2.1 B.1.1 C.2 D.0
3.设f(x)=2x+1,则f'(1)= .
题型一 求函数的平均变化率
【例1】 已知函数h(x)=-4.9x2+6.5x+10.
(1)计算从x=1到x=1+Δx的平均变化率,其中Δx的值为①2;②1;③0.1;④0.01;
(2)根据(1)中的计算,当Δx越来越小时,函数h(x)在区间[1,1+Δx]上的平均变化率有怎样的变化趋势?
通性通法
求函数平均变化率的三个步骤
(1)求自变量的改变量Δx=x2-x1;
(2)求函数值的改变量Δy=f(x2)-f(x1);
(3)求平均变化率=.
【跟踪训练】(多选)(2024·青岛月考)已知函数f(x)的图象如图,则函数f(x)在区间[1,7]上的平均变化率情况是( )
A.在区间[1,2]上的平均变化率最小
B.在区间[2,3]上的平均变化率大于0
C.在区间[3,4]上的平均变化率比[2,3]上的大
D.在区间[4,7]上的平均变化率最大
题型二 求函数在某点处的导数
【例2】 求函数y=x-在x=1处的导数.
通性通法
求函数y=f(x)在x=x0处的导数的步骤
(1)求函数值的变化量Δy=f(x0+Δx)-f(x0);
(2)求平均变化率=;
(3)取极限,得导数f'(x0)=.
【跟踪训练】
1.函数y=在x=1处的导数为 .
2.(2024·开封月考)设函数f(x)在x=1处的导数为2,则= .
题型三 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意义
【例3】 某机械厂生产一种木材旋切机,已知总利润c(单位:万元)与产量x(单位:千台)之间的关系式为c(x)=-2x2+7x+6.求c'(1)与c'(2),并说明它们的实际意义.
通性通法
认识瞬时变化率的关键点
(1)极限思想是逼近的思想,瞬时变化率就是平均变化率的极限;
(2)函数y=f(x)在x=x0处的导数f'(x0)反映了函数在x=x0处的瞬时变化率,它揭示了事物在某时刻的变化情况.
【跟踪训练】
一只昆虫爬行的位移s(单位:米)是关于时间t(单位:分)的函数:s=求s'(1)与s'(4),并解释它们的实际意义.
1.如图,函数y=f(x)在[1,3]上的平均变化率为( )
A.1 B.-1 C.2 D.-2
2.(2024·深圳月考)已知函数f(x)可导,且满足=2,则函数y=f(x)在x=3处的导数为( )
A.-1 B.-2 C.1 D.2
3.(2024·三明月考)设函数f(x)=ax+3,若f'(1)=3,则a= .
4.“菊花”烟花是最壮观的烟花之一,制造时通常期望它在达到最高点时爆裂.如果烟花距地面的高度h(单位:m)与时间t(单位:s)之间的关系式为h(t)=-4.9t2+14.7t,求烟花在t=1 s时的瞬时速度.
第1课时 导数的概念
【基础知识·重落实】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1.极限 可导
自我诊断
1.(1)× (2)√ (3)√
2.A ===2.1.
3.2 解析:f'(1)=
==2.
【典型例题·精研析】
【例1】 解:(1)∵Δy=h(1+Δx)-h(1)=-4.9(Δx)2-3.3Δx,
∴=-4.9Δx-3.3.
①当Δx=2时,=-4.9Δx-3.3=-13.1;
②当Δx=1时,=-4.9Δx-3.3=-8.2;
③当Δx=0.1时,=-4.9Δx-3.3=-3.79;
④当Δx=0.01时,=-4.9Δx-3.3=-3.349.
(2)当Δx越来越小时,函数h(x)在区间[1,1+Δx]上的平均变化率逐渐变大,并接近于-3.3.
跟踪训练
BC 函数f(x)在区间上的平均变化率为,由函数图象可得,在区间[4,7]上,<0,即函数f(x)在区间[4,7]上的平均变化率小于0,即选项D错误;在区间[1,2],[2,3],[3,4]上时,>0且Δx相同,由图象可知函数在区间[3,4]上的最大,故选项A错误,B、C正确.
【例2】 解:因为Δy=(1+Δx)--(1-)=Δx+,所以==1+,
所以=(1+)=2,
所以y'|x=1=2,即函数y=x-在x=1处的导数为2.
跟踪训练
1. 解析:∵Δy=-1,==,=,∴y'|x=1=.
2. 解析:根据导数定义可知,
=
=×2=.
【例3】 解:根据导数的定义,
==
=-2Δx+3,
所以c'(1)==(-2Δx+3)=3,
同理可得c'(2)=-1.
c'(1)的实际意义:当产量为1 000台时,多生产1台旋切机可多获利3万元;
c'(2)的实际意义:当产量为2 000台时,多生产1台旋切机少获利1万元.
跟踪训练
解:当0≤t<3时,s(t)=3t2,
=
==6+3Δt,
∴s'(1)==(6+3Δt)=6.
当t≥3时,s(t)=15+3(t-1)2,
=
=
=18+3Δt,
∴s'(4)==(18+3Δt)=18.
s'(1)=6说明在第1分钟时,该昆虫的爬行速度为6米/分,
s'(4)=18说明在第4分钟时,该昆虫的爬行速度为18米/分.
随堂检测
1.B ===-1.
2.B 由题意,知f'(3)==-2,故选B.
3.3 解析:∵f'(1)=
==a,又f'(1)=3,∴a=3.
4.解:烟花在t=1 s时的瞬时速度就是h'(1)的值.
因为==4.9-4.9Δt,
所以h'(1)==(4.9-4.9Δt)=4.9.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