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现代史(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6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现代史(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67.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04 22:06: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共21小题)
1.(2025 西藏)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国际政治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如图反映了(  )
A.经济区域化的明显加强
B.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C.两极格局对峙局面形成
D.联合欧洲共同对抗美国
2.(2025 德州)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1929~1938年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变化趋势的是(  )
A. B.
C. D.
3.(2025 德州)下面的时间轴展示了(  )
A.美苏战时同盟的缔结 B.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
C.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4.(2025 德州)某历史社团设计了“滑向倾斜的世界——探战争之源”探究活动,分析如表数据可以得出(  )
1913﹣1914年主要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
国别 占世界工业生产总量(%) 殖民地面积(万平方来) 殖民地人口(万人)
英国 14 3350 39350
沙俄 2.6 1740 3320
法国 6 1060 5550
德国 16 290 1230
日本 1 30 1920
美国 38 30 970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选修)
A.工业革命推动了西方各国城市化进程
B.资本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美国经济、军事实力已成为世界霸主
D.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两大集团已形成
5.(2025 东营)《大崩溃》中对1929年的美国有这样的描述:“86000家企业破产,5500家银行倒闭,全国金融界陷入窒息状态,千百万美国人多年的辛苦积蓄付诸东流。”这一状况出现的原因是(  )
A.南北战争的破坏 B.世界大战的影响
C.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D.美苏对抗的加剧
6.(2025 青岛)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搜集了以下图片。这些图片共同体现了(  )
A.美苏冷战 B.多极化趋势
C.苏联解体 D.东欧剧变
7.(2025 青岛)学者何顺果认为,自文明产生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经济时代。这三个时代不断发展演变的根本原因是(  )
A.科学家的努力 B.先进思想的推动
C.生产力的发展 D.世界联系的加强
8.(2025 济南)图5是二战后西欧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变化。图中“?”处应填写(  )
A.经济互助委员会 B.欧洲联盟
C.二十国集团 D.“金砖国家”
9.(2025 武汉)学校谈古论今社团围绕“现代世界的基本特点”开展探究学习,搜集整理了如下资料,他们探究的是(  )
领域 相关资料
政策 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国家大数据战略
科技 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
生活 移动支付、共享出行、电子商务、智慧城市
A.从国际组织看世界多极化
B.从跨国公司看经济全球化
C.从创新驱动看社会信息化
D.从区域特色看文化多样化
10.(2025 长沙)如表为1913年和1920年欧美大国人口(单位:百万人),表中人口变动的主要原因是(  )
国别时间 俄国 美国 德国 法国 英国
1913年 175.1 97.3 66.9 39.7 45.6
1920年 126.6 105.1 42.8 39 44.4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
C.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
D.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11.(2025 巴中)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请将年代尺上的▲处补充完整(  )
A.凡尔登战役 B.莫斯科战役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中途岛海战
12.(2025 巴中)在1929—1933年美国的经济危机中,出现了图中的严峻形势,为应对这一形势,美国采取了(  )
A.《紧急银行法案》 B.《全国工业复兴法》
C.《社会保障法》 D.“以工代赈”
13.(2025 枣庄)如表是小颖同学做的一张阅读卡片,卡片中“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阅读卡片:美国政论家李普曼在1947年6月出版的《冷战》一书及其他文章中认为,“冷战”就是不用枪炮的战争。“冷战”在实践中表现为组成对抗性军事政治集团、进行军各竞赛,在国外建立军事基地,进行军事威胁,破坏正常的经济关系、干涉别因内政,进行颠覆活动和意识形态的对抗等等。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冷战时起时伏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实施
C.德国的分裂
D.“北约与“华约”的建立
14.(2025 宿迁)下图是坐落在联合国总部花园中的两座雕塑,它们表达怎样的企盼(  )
A.和平与发展 B.自由与平等
C.民主与科学 D.理性与法治
15.(2025 潍坊)下图为“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变化柱状图”。这种变化(  )
A.加速了经济全球化发展
B.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C.推动了世界政治多极化
D.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
16.(2025 吉林)如图示意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美国独立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冷战
17.(2025 齐齐哈尔)如图示意图呈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处应为(  )
A.莫斯科保卫战 B.日军偷袭珍珠港
C.诺曼底登陆 D.德国无条件投降
18.(2025 山西)小夏同学围绕“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这一主题按阶段特征绘制了如图示意图,其中▲处应填写(  )
A.太平天国运动
B.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C.纳米比亚独立
D.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19.(2025 福建)如图为某同学收集的诗词。其研究的主题应是(  )
《正月十五日夜应制》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A.对外关系的演变 B.行政区划的变迁
C.传统节日的魅力 D.绘画技巧的成熟
20.(2025 苏州)伴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2023年以来,人工智能(AI)领域的突飞猛进令世人瞩目。某AI领域专家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核心就是“以人为本”,要让人工智能真正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是成为威胁。这启示我们(  )
A.必须使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B.发展人工智能要趋利避害
C.技术创新必然威胁人类社会
D.应立即停止发展人工智能
21.(2025 扬州)扬州城最具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毗邻古运河东关古渡,古时因盐得名、因盐而盛,现已成为著名历史文化旅游区。该景区是(  )
A.东关街 B.瘦西湖
C.扬州东站 D.江都水利枢纽
世界现代史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1小题)
1.(2025 西藏)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国际政治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如图反映了(  )
A.经济区域化的明显加强
B.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C.两极格局对峙局面形成
D.联合欧洲共同对抗美国
【分析】本题考查世界格局,识记世界格局相关知识。
【解答】A.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政治格局多极化,没有体现经济区域化的明显加强,排除A项。
B.由所学知识可知,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但是,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或国家联盟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B项正确。
C.两极格局对峙局面结束,排除C。
D.中日属于亚洲国家,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熟记世界格局相关知识。
2.(2025 德州)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1929~1938年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变化趋势的是(  )
A. B.
C. 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美苏经济的发展。
【解答】依据所学可知,苏联在20、30年代经济发展虽然迅速,但工业总产值并没有超过美国,故排除C;由于受到经济危机的打击,在这一时期,美国经济持下滑趋势,苏联经济迅速发展,持上升趋势,故A符合题意,BD与题意不符。
故选:A。
【点评】注意结合题干准确识记1929~1938年美国和苏联经济发展的有关内容。
3.(2025 德州)下面的时间轴展示了(  )
A.美苏战时同盟的缔结 B.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
C.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分析】本题考查美苏争霸和两极格局,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二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美国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于是,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其表现主要有:政治上,出台“杜鲁门主义”;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加强对西方国家的控制。苏联针锋相对,与东欧各国成立了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互助委员会、华约。1955年,华约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时间轴展示了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故C符合题意;题干中的事件发生在二战以后,与美苏战时同盟的缔结无关,排除A;题干事件还有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互助委员会、华约的成立,排除B;题干事件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美苏争霸和两极格局,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4.(2025 德州)某历史社团设计了“滑向倾斜的世界——探战争之源”探究活动,分析如表数据可以得出(  )
1913﹣1914年主要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
国别 占世界工业生产总量(%) 殖民地面积(万平方来) 殖民地人口(万人)
英国 14 3350 39350
沙俄 2.6 1740 3320
法国 6 1060 5550
德国 16 290 1230
日本 1 30 1920
美国 38 30 970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选修)
A.工业革命推动了西方各国城市化进程
B.资本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美国经济、军事实力已成为世界霸主
D.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两大集团已形成
【分析】本题考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需要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给予作答。
【解答】看表格中的数据,各国占世界工业生产总量的比例差别很大,比如英国占38%,德国占16%,而法国占6%,日本仅占1%。再看各国拥有的殖民地面积和殖民地人口,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和大量的殖民地人口,而德国虽然工业生产实力较强,但殖民地面积和人口相对较少。这就表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在经济实力(工业生产总量)和殖民地占有情况(政治权益)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B正确;表格中并没有直接体现与城市化进程相关的数据和信息,A排除;从表格可以看出美国的经济实力强大,但看不出军事上已经成为世界霸主,C排除;材料信息体现不出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两大集团已形成,D排除。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进行分析解答的能力。
5.(2025 东营)《大崩溃》中对1929年的美国有这样的描述:“86000家企业破产,5500家银行倒闭,全国金融界陷入窒息状态,千百万美国人多年的辛苦积蓄付诸东流。”这一状况出现的原因是(  )
A.南北战争的破坏 B.世界大战的影响
C.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D.美苏对抗的加剧
【分析】本题考查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与影响,需要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给予作答。
【解答】根据题干“86000家企业破产......千百万美国人多年的辛苦积蓄付诸东流”和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至1933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这场危机具有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等特点,导致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民众的积蓄化为乌有,与题目中描述的状况相符,C项正确;从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战争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它促进了美国的统一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不是导致1929年这种状况的原因,排除A项;从所学知识可知,世界大战在1929年之前已经结束,且战后美国经济有过一段繁荣时期,世界大战不是造成1929年这种局面的直接原因,排除B项;从所学知识可知,美苏对抗加剧是在二战之后,时间上远远晚于1929年,所以也不可能是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与影响,考查学生根据材料进行分析解答的能力。
6.(2025 青岛)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搜集了以下图片。这些图片共同体现了(  )
A.美苏冷战 B.多极化趋势
C.苏联解体 D.东欧剧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美苏冷战的相关知识。解题关键在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材料的正确解读。
【解答】据图一“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结合所学可知,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图二“德国的分裂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冷战的产物,德国被分裂为东德和西德,从此,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图三“《北大西洋公约》签约仪式”结合所学知识是北约的成立,是以美国为首的军事集团,在军事上遏制苏联,因此图片共同体现了美苏冷战,A项正确;多极化趋势是指政治上有多个力量中心,苏联解体后,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联盟或国家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苏联解体是在1991年,与材料杜鲁门主义等信息不符,排除C项;东欧剧变是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制度的改变,改为资本主义国家,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材料的能力。理解和识记美苏冷战的相关史实。
7.(2025 青岛)学者何顺果认为,自文明产生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经济时代。这三个时代不断发展演变的根本原因是(  )
A.科学家的努力 B.先进思想的推动
C.生产力的发展 D.世界联系的加强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三次工业革命。掌握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题干“自文明产生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经济时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传统农业时代到现代工业时代,再到知识经济时代,这一系列经济时代的演变根本上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生产力的提升促使了技术进步、工业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C符合题意;科学家的个人努力不是时代不断发展演变的根本原因,排除A;先进思想的推动不是时代不断发展演变的根本原因,排除B;世界联系的加强是时代不断发展演变的表现不是根本原因,排除D。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三次工业革命,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8.(2025 济南)图5是二战后西欧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变化。图中“?”处应填写(  )
A.经济互助委员会 B.欧洲联盟
C.二十国集团 D.“金砖国家”
【分析】本题考查了欧盟的成立,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经济互助委员会是苏联为了对抗马歇尔计划而与东欧国家成立的经济组织,它并非西欧国家的组织,排除A;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是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的,成立于1993年,创始成员国有6个,分别为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它是二战后西欧国家为了加强合作、促进经济发展而成立的重要组织。从“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共同体”到“欧盟”,这确实是西欧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变化,B正确;二十国集团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由包括中国、美国、日本等在内的多个国家组成,它并非专门针对西欧国家的组织,排除C;“金砖国家”是指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五个新兴市场国家,它们并非都是西欧国家,排除D。
故选:B。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9.(2025 武汉)学校谈古论今社团围绕“现代世界的基本特点”开展探究学习,搜集整理了如下资料,他们探究的是(  )
领域 相关资料
政策 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国家大数据战略
科技 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
生活 移动支付、共享出行、电子商务、智慧城市
A.从国际组织看世界多极化
B.从跨国公司看经济全球化
C.从创新驱动看社会信息化
D.从区域特色看文化多样化
【分析】本题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内容,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解答】根据材料“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移动支付、共享出行、电子商务、智慧城市”可知,题干描述的是信息化时代的科技成就,体现了科技创新与社会信息化的关系,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世界多极化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经济全球化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文化多样化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识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0.(2025 长沙)如表为1913年和1920年欧美大国人口(单位:百万人),表中人口变动的主要原因是(  )
国别时间 俄国 美国 德国 法国 英国
1913年 175.1 97.3 66.9 39.7 45.6
1920年 126.6 105.1 42.8 39 44.4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
C.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
D.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合所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分析作答。
【解答】根据材料“1913年和1920年欧美大国人口”及所学知识可知,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8年11月,德国投降,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4年零3个月,参与国家33个,15亿人口卷入战争,战火燃遍欧、亚、非三大洲,造成几千万人伤亡,350万人成为终身残疾,30万人失踪。战争消耗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故A选项正确;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与材料无关,故B选项错误;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发生于1929年,与材料无关,故C选项错误;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发生于20世纪30年代,与材料无关,故D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1.(2025 巴中)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请将年代尺上的▲处补充完整(  )
A.凡尔登战役 B.莫斯科战役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中途岛海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识读题干年代尺。
【解答】凡尔登战役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排除A项;
莫斯科保卫战粉碎了德国不可战胜的神话,不是欧洲战场的转折点,排除B项;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的时间是1943年,它是欧洲战场的转折点,结合所学可知,1942﹣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欧洲战场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C项正确;
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斯大林格勒战役以及影响。
12.(2025 巴中)在1929—1933年美国的经济危机中,出现了图中的严峻形势,为应对这一形势,美国采取了(  )
A.《紧急银行法案》 B.《全国工业复兴法》
C.《社会保障法》 D.“以工代赈”
【分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根据材料“在1929—1933年美国的经济危机中,出现了图中的严峻形势,为应对这一形势”可知,在1929—1933年美国的经济危机中,美国的失业率上升。在1929—1933年美国的经济危机中,政府推行“以工代赈”:通过政府投资公共工程来雇佣失业者,既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问题,又促进了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一政策直接针对失业率上升,通过创造就业机会来降低失业率,D项正确;从所学知识可知,《紧急银行法案》主要是为了稳定金融体系,恢复公众对银行系统的信心,防止银行倒闭潮的继续蔓延,对于直接解决失业率问题没有直接作用,排除A项;从所学知识可知,《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通过规定各行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有计划地调节生产,对于直接解决失业率问题没有直接作用,排除B项;从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保障法》建立了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养老金、失业保险等。虽然它为失业者提供了一定的经济保障,但并非直接创造就业机会来降低失业率,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3.(2025 枣庄)如表是小颖同学做的一张阅读卡片,卡片中“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阅读卡片:美国政论家李普曼在1947年6月出版的《冷战》一书及其他文章中认为,“冷战”就是不用枪炮的战争。“冷战”在实践中表现为组成对抗性军事政治集团、进行军各竞赛,在国外建立军事基地,进行军事威胁,破坏正常的经济关系、干涉别因内政,进行颠覆活动和意识形态的对抗等等。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冷战时起时伏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实施
C.德国的分裂
D.“北约与“华约”的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了杜鲁门主义,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据材料“’冷战”‘就是不用枪炮的战争。’冷战‘在实践中表现为组成对抗性军事政治集团、进行军各竞赛,在国外建立军事基地,进行军事威胁,破坏正常的经济关系、干涉别因内政,进行颠覆活动和意识形态的对抗等等。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冷战时起时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声称希腊和土耳其受到共产主义威胁。杜鲁门要求国会拨款援助这两个国家。在演说中,他把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极权政体”两个对立的营垒。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A项正确;马歇尔计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应用,实质是为了遏制苏联,称霸世界,排除B项;1949年,德国分裂,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1949年建立的北约和1955年建立的华约,标志着全面冷战开始,两极格局形成,不符合材料,排除D。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杜鲁门主义,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4.(2025 宿迁)下图是坐落在联合国总部花园中的两座雕塑,它们表达怎样的企盼(  )
A.和平与发展 B.自由与平等
C.民主与科学 D.理性与法治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信息的掌握。
【解答】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铸剑为犁”本意为销毁武器以制造务农器具,喻指要和平不要战争;“打结的手枪”喻指制止战争、禁止杀戮。它们反映的全世界人民共同的企盼的是和平与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A项正确;两幅图共同反映反对战争与渴望和平,材料没有涉及自由与平等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图片反映反对战争与渴望和平,与民主与科学无关,排除C项;图片反映反对战争与渴望和平,没有涉及法治的相关的法律信息,排除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和识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
15.(2025 潍坊)下图为“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变化柱状图”。这种变化(  )
A.加速了经济全球化发展
B.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C.推动了世界政治多极化
D.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面临的 挑战的相关内容。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正确解读。
【解答】据材料“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变化柱状图”可知,自1900年到2011年,世界人口迅速增长,人口快速增长会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要给就业带来巨大的压力,D项正确;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生产、贸易、资本、金融和技术全球化,跨国公司经营等,全球人口快速增长与加速了经济全球化发展无关,排除A项;世界人口快速增长无法体现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排除B项;全球人口快速增长与推动了世界政治多极化无关,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理解和识记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面临的挑战的相关内容。
16.(2025 吉林)如图示意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美国独立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冷战
【分析】本题考查美苏冷战的相关内容,掌握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材料“社会主义阵营、资本主义阵营”可知,图示反映的是美苏冷战兴起的相关信息,华约和北约属于冷战时期的政治军事集团,D项正确;美国独立战争是既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排除A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的非正义战争,排除B项;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以德、日、意三个轴心国和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为另一方进行的全球规模的战争,是人类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识记美苏冷战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7.(2025 齐齐哈尔)如图示意图呈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处应为(  )
A.莫斯科保卫战 B.日军偷袭珍珠港
C.诺曼底登陆 D.德国无条件投降
【分析】本题考查了日本偷袭珍珠港,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据所学知识,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基地珍珠港,第二天,美国对日作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B项正确;莫斯科保卫战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但不是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排除A项;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排除C项;德国投降,欧洲战场结束,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日本偷袭珍珠港,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8.(2025 山西)小夏同学围绕“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这一主题按阶段特征绘制了如图示意图,其中▲处应填写(  )
A.太平天国运动
B.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C.纳米比亚独立
D.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分析】本题考查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相关内容,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解答】根据材料“拉丁美洲独立运动、非洲独立年”及所学可知,两次世界大战时期,亚洲地区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表现包括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B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排除A项;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排除C项;材料与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无关,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识记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9.(2025 福建)如图为某同学收集的诗词。其研究的主题应是(  )
《正月十五日夜应制》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A.对外关系的演变 B.行政区划的变迁
C.传统节日的魅力 D.绘画技巧的成熟
【分析】本题考查传统节日的相关信息,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解答】根据材料“《正月十五日夜应制》《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可知,题干描述了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的相关信息,体现了传统节日的魅力,C项正确;材料与对外关系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行政区划的变迁信息,排除B项;材料与绘画技术的成熟无关,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识记传统节日的相关信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20.(2025 苏州)伴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2023年以来,人工智能(AI)领域的突飞猛进令世人瞩目。某AI领域专家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核心就是“以人为本”,要让人工智能真正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是成为威胁。这启示我们(  )
A.必须使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B.发展人工智能要趋利避害
C.技术创新必然威胁人类社会
D.应立即停止发展人工智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第三次科技革命,重点掌握对发展人工智能(AI)的认识。
【解答】根据材料“人工智能的发展核心就是“以人为本”,要让人工智能真正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是成为威胁”可知,对于人工智能(AI)我们要发展它的优势为人类服务,发展人工智能要趋利避害,故B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发展人工智能要趋利避害,排除A;技术创新必然威胁人类社会的表述错误,排除C;应立即停止发展人工智能的表述错误,对于发展人工智能要趋利避害,排除D。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对发展人工智能(AI)的认识。
21.(2025 扬州)扬州城最具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毗邻古运河东关古渡,古时因盐得名、因盐而盛,现已成为著名历史文化旅游区。该景区是(  )
A.东关街 B.瘦西湖
C.扬州东站 D.江都水利枢纽
【分析】本题考查历史文化常识,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东关街是扬州城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它东至古运河边,西至国庆路,全长1122米,原街道路面为长条板石铺设,这条街以前不仅是扬州水陆交通要冲,而且是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中心。故A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东关街,不是瘦西湖、扬州东站、江都水利枢纽,排除BCD。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历史文化常识,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东关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