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语文学科
《记一次游戏》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老师的作文课就一定要上得生动有趣。本节作文指导课是《记一次游戏》,这个游戏可以是传统游戏,也可以是一个新游戏;可以是室内的,也可以是室外的。作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如果能在教室和孩子们一起玩一个游戏,让学生在具体、真实的情境中去观察、体验,这样既提供了真实的习作素材,又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我觉得一定不错。
1.激发兴趣:以游戏为切入点,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快乐,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写作学习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明确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写作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按照游戏前、游戏中、游戏后的顺序,有条理地描述游戏过程,同时注重细节描写,展现自己的心情和感受。
3.培养能力:通过游戏体验、小组合作、交流分享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写作能力。
4.注重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际写作来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同时,鼓励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大胆创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评价反馈: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写作成果进行评价。及时反馈评价结果,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写作情况,发现问题和不足,从而进行改进和完善。
本节课以游戏为载体,结合新课标要求,旨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综合素养。通过这样的设计思路,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写作,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是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作文“记一次游戏”,要求学生写一次游戏,把游戏过程及印象比较深的地方写清楚,写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教材第一部分通过列举“丢沙包、抢椅子、跳长绳”等游戏引出本次习作的话题,旨在唤醒学生对游戏的记忆与体验,感受玩游戏的快乐,激发表达欲望。教材第二部分针对玩游戏和写游戏作了提示。要求集体玩一个游戏,并对所玩游戏的类型、场地作了提示。让学生在具体、真实的情境中观察、体验,既提供了真实的习作素材,又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示可以写本次共玩的游戏,也可以写自己以前和其他人玩过的游戏。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进行真实写作,同时为习作选材打开思路。教材第三部分对如何写游戏作了具体的指导。以问题的形式提示学生可以按“游戏前、游戏中、游戏结束后”的顺序,把游戏的过程写清楚,并写出印象比较深的地方,以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教材最后提出了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把游戏写清楚,可以写写当时的心情,习作题目最好能反映自己的感受,还对修改作文也有明确的要求。
学情分析
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描述简单的事物,但在组织语言、逻辑表达上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他们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参与游戏活动,在游戏过程中能积极投入,学生对游戏活动兴趣浓厚,在游戏过程中能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这种兴趣有助于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写作活动中。学生在游戏中能对事物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思考,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例如在游戏中,学生能观察到同学贴鼻子的不同表现,但对于如何将这些观察到的内容转化为生动的描写,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鼓励学生在游戏中按先后顺序,细致观察,进行个性化体验。
语言运用:用修改符号改正习作中的错别字和不通顺的句子,并在交流中进一步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
思维能力:按照游戏前、游戏中、游戏后的顺序,把活动的过程以及自己当时的心情写清楚。
审美创造:学会捕捉精彩镜头,能将活动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连句成段。
教学重点
按照游戏前、游戏中、游戏后的顺序,把活动的过程以及自己当时的心情写清楚。
教学难点
学会捕捉精彩镜头,能将活动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连句成段。
教学方法
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启发式教学法和评价反馈法等,让学生在“玩一玩”“说一说”“写一写”的轻松氛围中感受游戏的乐趣、写作的乐趣!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熟读课前词语大礼包。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一幅熊猫头像 一个可爱的眼罩
教学过程
任务一:细致观察,学会表达
活动1:描述头像 分享感受
1.描述熊猫头像:学生观察黑板上的熊猫头像,描述其外观特征,如“熊猫有耳朵、眼睛、嘴巴,却少了一个鼻子”。
2.分享感受:学生分享自己看到熊猫头像的感受,如“觉得熊猫很可爱”“看着它没有鼻子有点滑稽”。
【设计意图】依据课标中对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熊猫头像并描述,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准确表达的能力。这一活动能激发学生兴趣,为后面写作积累素材。
活动2:明确规则 示范游戏
1.讲解游戏规则:老师详细讲解贴鼻子游戏的规则,包括蒙眼、转圈、贴鼻子等环节。
2.示范游戏过程:老师请一名学生上台示范游戏,让台下学生清楚游戏的步骤和方法。
【设计意图】根据课标中对学生理解和掌握游戏规则的要求,通过讲解和示范游戏规则,帮助学生明确游戏要求,为游戏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任务二:组织游戏,引导写作
活动1:乐玩游戏 身临其境
1.开始游戏:学生争先恐后参与贴鼻子游戏,让教室里的气氛热闹起来,鼓励会观察的孩子,语言组织好的孩子继续参与游戏。
2.观察游戏过程:学生观察游戏过程中同学们的表现,如“有的同学蒙上眼睛后晕头转向,走路不稳”“有的同学小心翼翼地摸索着贴鼻子”。
【设计意图】依据课标中对学生观察和体验能力的要求,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游戏,观察游戏过程中的细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体验感受。
活动2:分享感受 讨论亮点
1.分享游戏感受:学生分享自己在游戏过程中的感受,如“觉得很紧张,担心贴错”“看到同学们贴错鼻子觉得很有趣”。
2.讨论游戏亮点:学生讨论游戏过程中的亮点,如“有同学贴得特别准,大家都很惊讶”“有同学贴得很搞笑,大家都笑得前仰后合”。
【设计意图】根据课标中对学生表达和交流能力的要求,通过分享游戏感受和讨论游戏亮点,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转化为文字,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任务三:指导写作,技巧提升
活动1 :开门见山 写好开头
1.指导写开头:老师展示不同的开头方式,如开门见山、以笑声开头、特写镜头、列举式开头等,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开头方式。
2.引导写中间部分:学生根据游戏过程,按照游戏前、游戏中、游戏后的顺序,将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写下来。
【设计意图】依据课标中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通过指导写开头和中间部分,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活动2:提供词语 写好细节
1.指导写结尾:老师指导学生根据游戏过程和自己的感受,写出一个有意义的结尾,如“这次游戏让我明白了做事要细心,也让我感受到了快乐”。
2.提供词汇:老师提供一些与游戏相关的词汇,如“争先恐后”“晕头转向”“哄堂大笑”等,让学生在写作中运用。
【设计意图】根据课标中对学生写作能力和词汇运用的要求,通过指导写结尾和提供词汇,帮助学生丰富写作内容,提高写作质量。
任务四:小组评价,全班交流
活动1:小组互评 全班交流
1.小组互评:学生在小组内互相阅读习作,进行评价和修改。
2.全班交流:各小组代表将习作在全班进行交流,分享写作经验和感受。
【设计意图】依据课标中对学生评价和交流能力的要求,通过小组互评和全班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学习,提高写作能力。
活动2:教师评价 完善习作
1.教师评价:老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2.完善习作:学生根据老师的评价和建议,对习作进行修改和完善。
【设计意图】根据课标中对学生写作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的要求,通过教师评价和完善习作,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完善能力。
作业设计
1.基础:把这个游戏完整地写下来,做到详略得当,中心突出。
2.拓展:请用今天学习到的方法写一写你平时最喜欢和小伙伴玩的一种游戏。
板书设计
记一次游戏
游戏前 游戏中 游戏后
看到的 想到的 听到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