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共价键
1.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H2O2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
B.凡是有化学键断裂的过程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C.非金属元素之间只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D.所有盐、碱和金属氧化物中都含有离子键
2.下列分子中共用电子对数目最多的是( )
A.CH4 B.NH3
C.HCl D.N2
3.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旧的化学键断裂、新的化学键形成这一理论,判断下列变化为化学变化的是( )
A.固体氯化钠溶于水
B.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氨气
C.冰经加热变成水蒸气
D.氯化氢溶于水
4.过氧化氢(H2O2)的水溶液又叫双氧水,其可用于制备工业上的漂白剂、特殊环境中燃料燃烧的助燃剂、医疗上的消毒剂、实验室里的制氧剂等。过氧化钠(Na2O2)可用于制备工业上的漂白剂、实验室里的制氧剂、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的制氧剂等。过氧原子团由2个氧原子共用1对电子形成。
(1)分别写出H2O2、Na2O2的电子式: 、 。
(2)①H2O、H2O2中化学键的不同点是 。
②Na2O、Na2O2中化学键不同点是 。
③H2O2的化合物类型是 (填“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3)分别写出H2O2、Na2O2作供氧剂的化学方程式。
H2O2: 。
Na2O2: 。
(4)H2O2与Na2O2相比,化学键更稳定的是 (写物质的名称),主要根据是 。
5.下列化学反应中,既有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断裂,又有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形成的是( )
A.Cl2+H2OHClO+HCl
B.2Na2O2+2H2O4NaOH+O2↑
C.NH4Cl+NaOHNaCl+NH3↑+H2O
D.2FeCl2+H2O2+2HCl2FeCl3+2H2O
6.三硫化四磷用于制造火柴及火柴盒摩擦面,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三硫化四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3
B.22 g P4S3含硫原子数目约为1.806×1023
C.该物质分子结构中S、P最外层电子数均不为8
D.该物质分子中全是极性共价键
7.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与Y、X与Z分别位于同一主族,W与X可形成共价化合物WX2,Y原子的内层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2.5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WX2分子中的所有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B.WX2、ZX2中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
C.YX2中所含化学键为共价键
D.原子半径:X<W<Y<Z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键是一种较弱的化学键
B.常温常压下Cl2、Br2、I2的状态由气态、液态到固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分子间作用力逐渐增大
C.NaF、H2SO4中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
D.碘单质受热变成气体,冷却后又成晶体,此过程中化学键发生变化
9.X、Y、Z、W、R、Q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Z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W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R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4,请回答下列问题:
(1)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写出化合物Z2R的电子式: 。
(3)写出化合物X2Y2的结构式: 。
(4)Y、Z、W三种元素对应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元素的离子符号表示)。
(5)W的单质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6)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 (填化学式),含有化学键的类型有 。
第二课时 共价键
1.A H2O2中氢原子与氧原子之间形成极性键,氧原子与氧原子之间形成非极性键,A正确;有化学键断裂的过程不一定发生化学反应,如NaCl熔化过程中离子键断裂,但未发生化学反应,B错误;非金属元素之间也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如铵盐,C错误;不是全部盐、碱、金属氧化物中都含有离子键,如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不含离子键,D错误。
2.A CH4分子中存在4个C—H,所以存在4个共用电子对;NH3分子中存在3个N—H,所以存在3个共用电子对;HCl分子中存在1个H—Cl,存在1个共用电子对;N2分子中存在1个N≡N,存在3个共用电子对;所以共用电子对数目最多的是甲烷。
3.B NaCl溶于水,只有离子键的断裂,没有化学键的形成,不属于化学变化,A错误;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氨气,有离子键、共价键断裂和共价键形成,属于化学变化,B正确;冰经加热变成水蒸气,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没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不属于化学变化,C错误;氯化氢溶于水,有共价键的断裂,没有化学键的形成,不属于化学变化,D错误。
4.(1)H︰︰︰H Na+[︰︰︰]2-Na+
(2)①H2O中没有非极性键,H2O2中有非极性键
②Na2O中没有共价键,Na2O2中有共价键(或非极性键)
③共价化合物
(3)2H2O22H2O+O2↑ 2Na2O2+2H2O4NaOH+O2↑(或2Na2O2+2CO22Na2CO3+O2)
(4)过氧化氢 Na2O2在常温下跟水快速反应生成O2,H2O2的水溶液在催化剂作用下才能较快地反应生成O2
解析:H2O2与Na2O2中都含有“—O—O—”。题中告知“—O—O—”由2个O共用1对电子形成,又知H的化合价为+1价,则H与O之间共用1对电子,这样就可以写出H2O2的电子式。比较H2O2与Na2O2,Na的化合价也是+1价,但Na与O之间的化学键应是离子键而不是共价键,则Na2O2是由“”与“Na+”构成的。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过氧化钠与水或二氧化碳反应均生成氧气。比较H2O2、Na2O2产生O2的难易程度便可比较二者的化学稳定性。
5.B 反应Cl2+H2OHClO+HCl中,无离子键的断裂和形成,无非极性键的形成,A不符合题意;反应2Na2O2+2H2O4NaOH+O2↑中,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之间的离子键断裂,过氧根离子中两个O之间的非极性键断裂,H2O分子中H和O之间的极性键断裂,有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的离子键、OH-中H和O之间的极性键、O2分子中O和O之间的非极性键形成,B符合题意;反应NH4Cl+NaOHNaCl+NH3↑+H2O中,无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C不符合题意;反应2FeCl2+H2O2+2HCl2FeCl3+2H2O中,无非极性键的形成,D不符合题意。
6.B 该物质中硫的化合价为-2,磷元素的平均化合价为+1.5价(1个+3价、3个+1价),A项不正确;22 g P4S3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其中含0.3 mol S,故含硫原子数目约为1.806×1023,B正确;该物质分子结构中S、P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C项不正确;该物质分子中有3个P—P非极性共价键,D项不正确。
7.D Y原子的内层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2.5倍,则Y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Y为Si;W与Y位于同一主族,所以W为C;W与X可形成共价化合物WX2,则X为O;X与Z位于同一主族,所以Z为S。A项,由CO2的电子式可知CO2分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正确;B项,CO2、SO2中均只含有共价键,正确;C项,SiO2中硅氧之间的化学键是共价键,正确;D项,一般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故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Y>Z>W>X,错误。
8.B 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而不是化学键,A错误;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则常温常压下,Cl2、Br2、I2由气态、液态到固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分子间作用力逐渐增大,B正确;NaF中含有离子键,H2SO4中含有共价键,C错误;碘单质的升华和凝华过程中变化的是分子间作用力,D错误。
9.(1)第三周期第ⅢA族 (2)Na+[︰︰]2-Na+
(3)H—O—O—H (4)O2->Na+>Al3+
(5)2Al+2NaOH+6H2O2Na[Al(OH)4]+3H2↑
(6)NaOH 离子键、共价键
解析:X、Y、Z、W、R、Q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X是H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则Y核外电子排布是2、6,Y是O元素;Z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则Z是Na元素;W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则W是Al元素;R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4,R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和为8,则R是S元素,Q是Cl元素。(4)Y是O,Z是Na,W是Al,这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O2-、Na+、Al3+电子层结构相同,则三种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O2->Na+>Al3+。(6)X、Y、Z三种元素分别为H、O、Na,形成的化合物是NaOH,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形成离子键,氢氧根离子内O原子和H原子间形成共价键,则NaOH含有化学键的类型有离子键、共价键
2 / 2第二课时 共价键
课程 标准 1.通过HCl的形成过程,理解共价键的形成过程与形成条件,建立共价键、共价化合物的判断模型。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2.结合典型实例认识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建立化学键的概念。 3.知道分子存在一定的空间结构,认识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实质
分点突破(一) 共价键
1.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HCl的形成过程
2.共价键
(1)概念:原子间通过 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2)成键三要素
①成键粒子: 。
②成键本质: 。
③成键元素:一般是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
(3)分类
3.共价化合物
(1)概念与分类
(2)共价化合物的结构与表示
①电子式表示
Cl2: ,N2: ,
NH3: ,HClO: 。
②结构式表示
表示方法:形成共价键的每一对共用电子对用一根短线表示,并且略去未成键电子的式子。
如O2: ,NH3: 。
4.常见的以共价键形成的分子及其结构
分子 电子式 结构式 分子结构模型
H2
HCl
CO2
H2O
CH4
1.有下列物质:①Cl2、②Na2O2、③NaOH、④HCl、⑤H2O2、⑥MgF2、⑦NH4Cl。
(1)只含共价键的物质是 (填序号,下同)。
(2)由离子键和非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 。
(3)写出⑤的电子式 。
2.含共价键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吗?
3.H2O2、Na2O2都属于常见的过氧化物,写出它们的电子式,指出它们含有化学键的类型。
1.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比较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概念 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 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
构成粒子 阴、阳离子 原子
粒子间的作用 离子键 共价键
熔、沸点 较高 一般较低,少部分很高(如SiO2)
导电性 熔融态或水溶液导电 熔融态不导电,溶于水有的导电(如硫酸),有的不导电(如葡萄糖)
熔化时破坏 的作用力 破坏离子键 一般不破坏共价键,极少数破坏共价键(如SiO2)
实例 强碱、大多数盐、活泼金属的氧化物 酸、非金属的氢化物、非金属的氧化物、大多数有机物
2.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判断方法
(1)根据化学键的类型判断:凡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
(2)根据化合物的类型判断:大多数碱性氧化物、强碱和大多数盐等都属于离子化合物(特例:AlCl3为共价化合物);非金属氢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含氧酸和大多数有机化合物等都属于共价化合物。
(3)根据化合物的性质判断:一般熔、沸点较低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如NaCl;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如AlCl3。
1.下列分子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氨气 H︰︰H
B.四氯化碳 Cl︰︰Cl
C.氮气 ︰N N︰
D.二氧化碳 ︰︰C︰︰
2.下列物质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
A.O2 B.KCl
C.H2O D.Mg
3.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的是( )
A.HClO B.BF3
C.PCl3 D.SF6
分点突破(二)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1.化学键
(1)概念:相邻的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2)化学反应的本质:化学反应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2.分子间作用力
(1)分子间存在一种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叫做分子间作用力,最初也将分子间作用力称为 。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熔、沸点等物理性质主要由分子间作用力大小决定。
3.氢键
(1)氢键不是化学键,通常把氢键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氢键比化学键 ,比范德华力 。
(2)分子间形成的氢键会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 ,水分子间的氢键可使其密度在固态时 液态时的密度。
1.下列变化中:①蔗糖溶于水、②硫酸氢钾熔化、③氨气液化、④NaCl溶于水、⑤Na2O2溶于水、⑥HBr溶于水。
(1)只有离子键被破坏的是 ,只有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
(2)既有离子键被破坏,又有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
2.在不断升温时,水将会发生如下变化:
冰液态水水蒸气H2+O2
每个过程中破坏的主要作用力是什么?
1.化学键与物质类型的关系
2.物质性质影响因素分析
凡涉及化学性质的问题,要从化学键方面找原因;凡涉及物理性质的问题,要从分子间作用力方面找原因。
1.下列有关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HCl溶于水、NaCl溶于水破坏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B.碘升华、NaCl颗粒被粉碎,均破坏化学键
C.氦气、液溴、硫黄中均存在共价键
D.钠与水反应、钠与氧气反应的过程中,均存在离子键的形成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大小相当
B.分子间作用力是一种很弱的作用力
C.分子间作用力主要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
D.分子内部相邻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化学键,而分子间也存在相互作用,称为分子间作用力
3.(1)有下列物质:He、N2、CaO、H2SO4、Na2S、KOH、NaHCO3。
①其中只含共价键的是 ;
②只含离子键的是 ;
③既含有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的是 ;
④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
⑤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
(2)下列变化中,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 。
A.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
B.加热氯酸钾使其分解
C.冰融化
D.氯化钠溶于水
物质变化过程中化学键的变化(理解与辨析)
【典例】 (2024·郓城高一检测)在下列变化过程中既有离子键被破坏又有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
A.硫酸氢钠溶于水 B.氯化钠熔化
C.SO2气体溶于水 D.碘晶体升华
【规律方法】
1.离子化合物溶解或熔化过程中的化学键变化
离子化合物电离阴、阳离子。
如NaClNa++Cl-,离子键被破坏。
2.共价化合物溶解或熔化过程中的化学键变化
(1)溶解过程
(2)熔化
3.单质熔化或溶解过程中的化学键变化
单质的特点 化学键变化 举例
由分子构成的固体单质 熔化或升华时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不破坏化学键 P4的熔化,I2的升华
由原子构成的单质 熔化时破坏共价键 金刚石或晶体硅
能与水反应的某些活泼非金属单质 溶于水后,分子内共价键被破坏 Cl2、F2等
注意:(1)化学反应中,并不是反应物中所有的化学键都被破坏,如(NH4)2SO4+BaCl2BaSO4↓+2NH4Cl,只破坏反应物中的离子键,而共价键未被破坏。
(2)化学键被破坏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金刚石受热熔化、NaCl溶于水等,只有旧化学键的断裂而没有新化学键的生成,故不是化学变化。
【迁移应用】
1.在“固体氯→液氯→氯气→氯原子”的变化过程中,被破坏的作用力依次是( )
A.范德华力、范德华力、范德华力
B.共价键、共价键、共价键
C.范德华力、共价键、共价键
D.范德华力、范德华力、共价键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O的沸点比H2S高,所以H2O比H2S更稳定
B.碘升华和冰融化时需克服的微粒间作用力类型相同
C.Na2O2溶于水只有离子键被破坏
D.NaHCO3受热分解的过程只有离子键被破坏
3.有下列物质变化:①干冰的气化;②烧碱熔化;③氯化钠溶于水;④氯化氢溶于水;⑤氯气溶于水;⑥氯化铵受热分解。
(1)上述变化中,未发生化学键破坏的是 (填序号,下同);仅发生离子键破坏的是 。
(2)若上述物质都为纯净物时,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
1.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是( )
A.IBr的电子式为︰︰︰
B.HClO的结构式为H—O—Cl
C.HIO各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
D.CaF2的形成过程可以表示为
2.含有极性共价键的盐是( )
A.KCl B.H2O2
C.NH4Cl D.Cu2S
3.共价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是粒子之间的三种作用力。下列物质中,只含有以上一种作用力的是( )
①氦 ②Na2S
③HI ④CaO
⑤Na2O2 ⑥KOH
A.①②③ B.③⑤⑥
C.②③⑤ D.①②④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键是一种化学键
B.同种非金属元素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
C.非金属元素间不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离子化合物中一定不存在共价键
5.(1)有下列物质:CH4、Na2O2、NH4Cl、MgCl2。
①只含共价键的是 ;
②只含离子键的是 ;
③既含有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的是
;
④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
⑤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
(2)将NaHSO4溶于水,电离方程式为
;
NaHSO4在熔融状态下存在的离子为
。
(3)设计实验证明NaCl为离子化合物:
。
第二课时 共价键
【基础知识·准落实】
分点突破(一)
师生互动
2.(1)共用电子对 (2)①原子 ②共用电子对
3.(2)①︰︰︰ ︰N N︰ H︰︰H H︰︰︰ ②OO 4.HH H—H ︰ H—Cl ︰︰C︰︰ OCO H·×·×H H·×·×H
探究活动
1.提示:(1)①④⑤ (2)② (3)H︰︰︰H
2.提示:不一定。如非金属单质(O2、Cl2、N2等)中含共价键,但不属于化合物;某些离子化合物(如NaOH、Na2SO4、NH4Cl等)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
3.提示:H2O2:H︰︰︰H,含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Na2O2:Na+Na+,含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自主练习
1.A N最外层有5个电子,与3个H形成3对共用电子,形成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A项正确;Cl最外层有7个电子,4个Cl与1个C形成4对共用电子,使各自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Cl最外层电子未能全部标出,B项错误;在N2中,2个N之间形成3对共用电子,使各自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C项错误;在CO2中,C必须与每个O之间形成2对共用电子,才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D项错误。
2.C A项,O2单质中只存在共价键,但属于单质,不是化合物,错误;B项,KCl中存在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错误;C项,水分子中H原子与O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为共价化合物,正确;D项,Mg属于单质,不是化合物,错误。
3.C HClO中H原子最外层满足2电子稳定结构,A不符合题意;BF3中B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B不符合题意;PCl3中每个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C符合题意;SF6中S原子最外层有12个电子,D不符合题意。
分点突破(二)
师生互动
2.(1)范德华力 3.(1)弱 强 (2)升高 低于
探究活动
1.提示:(1)②④ ⑥ (2)⑤
2.提示:Ⅰ.氢键和范德华力 Ⅱ.氢键和范德华力 Ⅲ.共价键(H—O)
自主练习
1.D HCl溶于水破坏的是共价键,NaCl溶于水破坏的是离子键,破坏的化学键类型不同,A错误;碘分子之间只存在分子间作用力,碘升华破坏分子间作用力,没有破坏化学键,NaCl颗粒被粉碎,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破坏化学键,B错误;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不存在共价键,只存在分子间作用力,C错误;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或过氧化钠,均存在离子键的形成,D正确。
2.A 化学键是相邻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分子间作用力是一种分子之间弱的相互作用,分子间作用力主要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A不正确,B、C、D正确。
3.(1)①N2、H2SO4 ②CaO、Na2S ③KOH、NaHCO3 ④H2SO4
⑤CaO、Na2S、KOH、NaHCO3 (2)C
解析:(1)N2、H2SO4分子中只含共价键;CaO、Na2S中只含离子键;KOH、NaHCO3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He分子中不含化学键。(2)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中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化学键被破坏;NaCl溶于水,离子键被破坏;KClO3受热分解破坏离子键和共价键;冰融化后变为液态水,共价键未被破坏。
【关键能力·细培养】
【典例】 A
解析:硫酸氢钠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既有离子键被破坏又有共价键被破坏,A正确;氯化钠为离子化合物,熔化时只有离子键被破坏,B错误;SO2为共价化合物,SO2溶于水,可以和水反应:SO2+H2OH2SO3,只有共价键被破坏,C错误;碘晶体升华,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D错误。
迁移应用
1.D 固体氯→液氯→氯气属于物质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破坏了范德华力,氯气→氯原子发生了化学变化,破坏了共价键,所以在“固体氯→液氯→氯气→氯原子”的变化过程中,被破坏的作用力依次是范德华力、范德华力、共价键。
2.B 稳定性是化学性质,沸点是物理性质,稳定性与沸点高低无关,A错误;碘升华和冰融化时,均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作用力类型相同,B正确;Na2O2溶于水中,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既有离子键被破坏又有非极性共价键被破坏,H2O中的极性共价键被破坏,C错误;NaHCO3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既有离子键被破坏又有共价键被破坏,D错误。
3.(1)① ②③ (2)①④ ②③⑥
解析:(1)①干冰气化为物理变化,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化学键未被破坏;②烧碱熔化,NaOH发生电离,离子键断裂,产生Na+和OH-,仅离子键被破坏;③氯化钠溶于水,NaCl发生电离,离子键断裂,产生Na+和Cl-,仅离子键被破坏;④氯化氢溶于水,HCl发生电离,H—Cl共价键断裂,产生H+和Cl-,仅共价键被破坏;⑤氯气溶于水,部分Cl2分子和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共价键被破坏;⑥NH4Cl受热分解产生NH3和HCl气体,既破坏了N中的共价键,也破坏了N与Cl-间的离子键。故未发生化学键破坏的是①;仅发生离子键破坏的是②③。(2)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属于共价化合物,所以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①④;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属于离子化合物,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②③⑥。
【教学效果·勤检测】
1.C IBr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A正确;HClO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H︰︰︰,结构式为H—O—Cl,B正确;HIO的结构与HClO类似,结构式为H—O—I,电子式为H︰︰︰,分子中I、O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H原子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C错误;CaF2为离子化合物,由钙离子和氟离子构成,用电子式表示CaF2的形成过程为,D正确。
2.C KCl只存在离子键,A错误;H2O2属于过氧化物,不是盐,B错误;NH4Cl中铵根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铵根离子内存在N—H极性键,属于盐,C正确;Cu2S只存在离子键,D错误。
3.D ①氦中不存在化学键,只存在范德华力;②Na2S中只含有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③HI分子中含H—I共价键,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④CaO中只含有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⑤Na2O2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⑥KOH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则只含有一种作用力的是①②④,选D。
4.B 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要弱,不是化学键,A错误;同种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相同,不可能形成离子键,B正确;非金属元素间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如NH4Cl,C错误;离子化合物中肯定存在离子键,可能存在共价键,如NaOH,D错误。
5.(1)①CH4 ②MgCl2 ③Na2O2、NH4Cl ④CH4
⑤Na2O2、NH4Cl、MgCl2
(2)NaHSO4Na++H++S Na+、HS
(3)将连接石墨电极和灯泡(或电流表)的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然后将石墨电极插入熔融的NaCl中,灯泡亮(或电流表指针偏转),证明NaCl为离子化合物
7 / 7(共80张PPT)
第二课时 共价键
课程 标准 1.通过HCl的形成过程,理解共价键的形成过程与形成条
件,建立共价键、共价化合物的判断模型。能用电子式表示
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2.结合典型实例认识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建立化学键的
概念。
3.知道分子存在一定的空间结构,认识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是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实质
目 录
1、基础知识·准落实
4、学科素养·稳提升
2、关键能力·细培养
3、教学效果·勤检测
基础知识·准落实
1
梳理归纳 高效学习
分点突破(一) 共价键
1. 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HCl的形成过程
(1)概念:原子间通过 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2)成键三要素
①成键粒子: 。
②成键本质: 。
③成键元素:一般是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
共用电子对
原子
共用电子对
2. 共价键
(3)分类
3. 共价化合物
(1)概念与分类
(2)共价化合物的结构与表示
①电子式表示
Cl2: , N2: ,
NH3: , HClO: 。
︰ ︰ ︰
︰N N︰
H︰ ︰H
H︰ ︰ ︰
②结构式表示
表示方法:形成共价键的每一对共用电子对用一根短线表
示,并且略去未成键电子的式子。
如O2: ,NH3: 。
O O
4. 常见的以共价键形成的分子及其结构
分子 电子式 结构式 分子结构模型
H2
HCl
CO2
H—H
︰
H—Cl
︰ ︰ C ︰ ︰
O C O
分子 电子式 结构式 分子结构模型
H2O
CH4
H·× ·×H
H·× ·×H
1. 有下列物质:①Cl2、②Na2O2、③NaOH、④HCl、⑤H2O2、⑥
MgF2、⑦NH4Cl。
(1)只含共价键的物质是 (填序号,下同)。
提示: ①④⑤
(2)由离子键和非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 。
提示: ②
(3)写出⑤的电子式 。
提示: H︰ ︰ ︰H
2. 含共价键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吗?
提示:不一定。如非金属单质(O2、Cl2、N2等)中含共价键,但
不属于化合物;某些离子化合物(如NaOH、Na2SO4、NH4Cl等)
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
3. H2O2、Na2O2都属于常见的过氧化物,写出它们的电子式,指出它
们含有化学键的类型。
提示:H2O2:H︰ ︰ ︰H,含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Na2O2:Na+ Na+,含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1. 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比较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概念 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 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
化合物
构成粒子 阴、阳离子 原子
粒子间的作用 离子键 共价键
熔、沸点 较高 一般较低,少部分很高
(如SiO2)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导电性 熔融态或水溶液导电 熔融态不导电,溶于水有的导电
(如硫酸),有的不导电(如葡萄
糖)
熔化时破
坏的作用力 破坏离子键 一般不破坏共价键,极少数破坏共
价键(如SiO2)
实例 强碱、大多数盐、活泼金属的氧化物 酸、非金属的氢化物、非金属的氧
化物、大多数有机物
2.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判断方法
(1)根据化学键的类型判断:凡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
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
(2)根据化合物的类型判断:大多数碱性氧化物、强碱和大多数
盐等都属于离子化合物(特例:AlCl3为共价化合物);非金
属氢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含氧酸和大多数有机化合物等都
属于共价化合物。
(3)根据化合物的性质判断:一般熔、沸点较低的化合物是共价
化合物;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如
NaCl;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如
AlCl3。
1. 下列分子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氨气 H︰ ︰H
B. 四氯化碳 Cl︰ ︰Cl
C. 氮气 ︰N N︰
D. 二氧化碳 ︰ ︰C︰ ︰
解析: N最外层有5个电子,与3个H形成3对共用电子,形成最
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A项正确;Cl最外层有7个电子,4个Cl与1个
C形成4对共用电子,使各自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Cl最外层
电子未能全部标出,B项错误;在N2中,2个N之间形成3对共用电
子,使各自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C项错误;在CO2中,C必
须与每个O之间形成2对共用电子,才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
构,D项错误。
2. 下列物质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
A. O2 B. KCl
C. H2O D. Mg
解析: A项,O2单质中只存在共价键,但属于单质,不是化合
物,错误;B项,KCl中存在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错误;C
项,水分子中H原子与O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为共价化合物,
正确;D项,Mg属于单质,不是化合物,错误。
3. 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的是
( )
A. HClO B. BF3 C. PCl3 D. SF6
解析: HClO中H原子最外层满足2电子稳定结构,A不符合题
意;BF3中B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B不符合题意;PCl3中每个原
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C符合题意;SF6中S原子最外层
有12个电子,D不符合题意。
分点突破(二)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1. 化学键
(1)概念:相邻的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2)化学反应的本质:化学反应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旧化学键断
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2. 分子间作用力
(1)分子间存在一种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叫做分子间作
用力,最初也将分子间作用力称为 。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熔、沸点等物理性质主要由分子间作
用力大小决定。
3. 氢键
(1)氢键不是化学键,通常把氢键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
力。氢键比化学键 ,比范德华力 。
(2)分子间形成的氢键会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 ,水分子
间的氢键可使其密度在固态时 液态时的密度。
范德华力
弱
强
升高
低于
1. 下列变化中:①蔗糖溶于水、②硫酸氢钾熔化、③氨气液化、④
NaCl溶于水、⑤Na2O2溶于水、⑥HBr溶于水。
(1)只有离子键被破坏的是 ,只有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
提示: ②④ ⑥
(2)既有离子键被破坏,又有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
提示: ⑤
2. 在不断升温时,水将会发生如下变化:
冰 液态水 水蒸气 H2+O2
每个过程中破坏的主要作用力是什么?
提示:Ⅰ.氢键和范德华力 Ⅱ.氢键和范德华力 Ⅲ.共价键
(H—O)
1. 化学键与物质类型的关系
2. 物质性质影响因素分析
凡涉及化学性质的问题,要从化学键方面找原因;凡涉及物理性质
的问题,要从分子间作用力方面找原因。
1. 下列有关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HCl溶于水、NaCl溶于水破坏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B. 碘升华、NaCl颗粒被粉碎,均破坏化学键
C. 氦气、液溴、硫黄中均存在共价键
D. 钠与水反应、钠与氧气反应的过程中,均存在离子键的形成
解析: HCl溶于水破坏的是共价键,NaCl溶于水破坏的是离子
键,破坏的化学键类型不同,A错误;碘分子之间只存在分子间作
用力,碘升华破坏分子间作用力,没有破坏化学键,NaCl颗粒被
粉碎,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破坏化学键,B错误;稀有气体
为单原子分子,不存在共价键,只存在分子间作用力,C错误;钠
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或过氧化钠,
均存在离子键的形成,D正确。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大小相当
B. 分子间作用力是一种很弱的作用力
C. 分子间作用力主要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
D. 分子内部相邻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化学键,而分子间也存在
相互作用,称为分子间作用力
解析: 化学键是相邻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分子间作用力
是一种分子之间弱的相互作用,分子间作用力主要影响物质的物理
性质,A不正确,B、C、D正确。
3. (1)有下列物质:He、N2、CaO、H2SO4、Na2S、KOH、
NaHCO3。
①其中只含共价键的是 ;
②只含离子键的是 ;
③既含有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的是 ;
④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
⑤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
N2、H2SO4
CaO、Na2S
KOH、NaHCO3
H2SO4
CaO、Na2S、KOH、NaHCO3
解析: N2、H2SO4分子中只含共价键;CaO、Na2S中只
含离子键;KOH、NaHCO3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He分子中不含化学键。
(2)下列变化中,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 。
A. 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
B. 加热氯酸钾使其分解
C. 冰融化
D. 氯化钠溶于水
C
解析: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中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化学键被破坏;NaCl溶于水,离子键被破坏;KClO3受热分解破坏离子键和共价键;冰融化后变为液态水,共价键未被破坏。
关键能力·细培养
2
互动探究 深化认知
物质变化过程中化学键的变化(理解与辨析)
【典例】 (2024·郓城高一检测)在下列变化过程中既有离子键被
破坏又有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
A. 硫酸氢钠溶于水 B. 氯化钠熔化
C. SO2气体溶于水 D. 碘晶体升华
解析:硫酸氢钠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 Na++H++S
,既有离子键被破坏又有共价键被破坏,A正确;氯化钠为离子
化合物,熔化时只有离子键被破坏,B错误;SO2为共价化合物,SO2
溶于水,可以和水反应:SO2+H2O H2SO3,只有共价键被破坏,C
错误;碘晶体升华,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D错误。
【规律方法】
1. 离子化合物溶解或熔化过程中的化学键变化
离子化合物 电离 阴、阳离子。
如NaCl Na++Cl-,离子键被破坏。
2. 共价化合物溶解或熔化过程中的化学键变化
(1)溶解过程
(2)熔化
3. 单质熔化或溶解过程中的化学键变化
单质的特点 化学键变化 举例
由分子构成的固体
单质 熔化或升华时只破坏分
子间作用力,不破坏化
学键 P4的熔化,I2的升华
由原子构成的单质 熔化时破坏共价键 金刚石或晶体硅
能与水反应的某些
活泼非金属单质 溶于水后,分子内共价
键被破坏 Cl2、F2等
注意:(1)化学反应中,并不是反应物中所有的化学键都被破坏,
如(NH4)2SO4+BaCl2 BaSO4↓+2NH4Cl,只破坏反应物中的离
子键,而共价键未被破坏。
(2)化学键被破坏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金刚石受热熔
化、NaCl溶于水等,只有旧化学键的断裂而没有新化学键的生
成,故不是化学变化。
【迁移应用】
1. 在“固体氯→液氯→氯气→氯原子”的变化过程中,被破坏的作用
力依次是( )
A. 范德华力、范德华力、范德华力
B. 共价键、共价键、共价键
C. 范德华力、共价键、共价键
D. 范德华力、范德华力、共价键
解析: 固体氯→液氯→氯气属于物质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
化,破坏了范德华力,氯气→氯原子发生了化学变化,破坏了共价
键,所以在“固体氯→液氯→氯气→氯原子”的变化过程中,被破
坏的作用力依次是范德华力、范德华力、共价键。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2O的沸点比H2S高,所以H2O比H2S更稳定
B. 碘升华和冰融化时需克服的微粒间作用力类型相同
C. Na2O2溶于水只有离子键被破坏
D. NaHCO3受热分解的过程只有离子键被破坏
解析: 稳定性是化学性质,沸点是物理性质,稳定性与沸
点高低无关,A错误;碘升华和冰融化时,均需克服分子间作
用力,作用力类型相同,B正确;Na2O2溶于水中,过氧化钠与
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既有离子键被破坏又有非极性共
价键被破坏,H2O中的极性共价键被破坏,C错误;NaHCO3受
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既有离子键被破坏又有共
价键被破坏,D错误。
3. 有下列物质变化:①干冰的气化;②烧碱熔化;③氯化钠溶于水;
④氯化氢溶于水;⑤氯气溶于水;⑥氯化铵受热分解。
(1)上述变化中,未发生化学键破坏的是 (填序号,下
同);仅发生离子键破坏的是 。
①
②③
解析: ①干冰气化为物理变化,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
化学键未被破坏;②烧碱熔化,NaOH发生电离,离子键断
裂,产生Na+和OH-,仅离子键被破坏;③氯化钠溶于水,
NaCl发生电离,离子键断裂,产生Na+和Cl-,仅离子键被
破坏;④氯化氢溶于水,HCl发生电离,H—Cl共价键断裂,
产生H+和Cl-,仅共价键被破坏;⑤氯气溶于水,部分Cl2分
子和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共价键被破坏;⑥NH4Cl受热
分解产生NH3和HCl气体,既破坏了N 中的共价键,也破
坏了N 与Cl-间的离子键。故未发生化学键破坏的是①;
仅发生离子键破坏的是②③。
(2)若上述物质都为纯净物时,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
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
解析: 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属于共价化合物,所以属
于共价化合物的是①④;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属于离子化合
物,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②③⑥。
①④
②③⑥
教学效果·勤检测
3
强化技能 查缺补漏
1. 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是( )
A. IBr的电子式为︰ ︰ ︰
B. HClO的结构式为H—O—Cl
C. HIO各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
D. CaF2的形成过程可以表示为
解析: IBr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 ︰ ︰,A正确;
HClO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H︰ ︰ ︰,结构式为H—O—
Cl,B正确;HIO的结构与HClO类似,结构式为H—O—I,电子式
为H︰ ︰ ︰,分子中I、O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
构,H原子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C错误;CaF2为离子化合物,由钙
离子和氟离子构成,用电子式表示CaF2的形成过程
为 ,D正确。
2. 含有极性共价键的盐是( )
A. KCl B. H2O2
C. NH4Cl D. Cu2S
解析: KCl只存在离子键,A错误;H2O2属于过氧化物,不
是盐,B错误;NH4Cl中铵根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铵
根离子内存在N—H极性键,属于盐,C正确;Cu2S只存在离子
键,D错误。
3. 共价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是粒子之间的三种作用力。下列物质
中,只含有以上一种作用力的是( )
①氦 ②Na2S ③HI ④CaO ⑤Na2O2 ⑥KOH
A. ①②③ B. ③⑤⑥
C. ②③⑤ D. ①②④
解析: ①氦中不存在化学键,只存在范德华力;②Na2S中只含
有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③HI分子中含H—I共价键,分子间
存在范德华力;④CaO中只含有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⑤
Na2O2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⑥KOH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
共价键;则只含有一种作用力的是①②④,选D。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氢键是一种化学键
B. 同种非金属元素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
C. 非金属元素间不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不存在共价键
解析: 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要弱,不是
化学键,A错误;同种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相同,不可能形成离
子键,B正确;非金属元素间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如NH4Cl,C
错误;离子化合物中肯定存在离子键,可能存在共价键,如
NaOH,D错误。
5. (1)有下列物质:CH4、Na2O2、NH4Cl、MgCl2。
①只含共价键的是 ;
②只含离子键的是 ;
③既含有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的是 ;
④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
⑤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
CH4
MgCl2
Na2O2、NH4Cl
CH4
Na2O2、NH4Cl、MgCl2
(2)将NaHSO4溶于水,电离方程式为
;NaHSO4在熔融状态下存在的离子为 。
(3)设计实验证明NaCl为离子化合物:
。
NaHSO4 Na++H++S
Na+、HS
将连接石墨电极和灯泡
(或电流表)的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然后将石墨电极插入
熔融的NaCl中,灯泡亮(或电流表指针偏转),证明NaCl为
离子化合物
学科素养·稳提升
4
内化知识 知能升华
1.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H2O2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
B. 凡是有化学键断裂的过程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C. 非金属元素之间只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D. 所有盐、碱和金属氧化物中都含有离子键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 H2O2中氢原子与氧原子之间形成极性键,氧原子与氧原
子之间形成非极性键,A正确;有化学键断裂的过程不一定发生化
学反应,如NaCl熔化过程中离子键断裂,但未发生化学反应,B错
误;非金属元素之间也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如铵盐,C错误;不是
全部盐、碱、金属氧化物中都含有离子键,如氯化铝是共价化合
物,不含离子键,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2. 下列分子中共用电子对数目最多的是( )
A. CH4 B. NH3
C. HCl D. N2
解析: CH4分子中存在4个C—H,所以存在4个共用电子对;
NH3分子中存在3个N—H,所以存在3个共用电子对;HCl分子中存
在1个H—Cl,存在1个共用电子对;N2分子中存在1个N≡N,存在3
个共用电子对;所以共用电子对数目最多的是甲烷。
1
2
3
4
5
6
7
8
9
3. 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旧的化学键断裂、新的化学键形成这一理
论,判断下列变化为化学变化的是( )
A. 固体氯化钠溶于水
B. 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氨气
C. 冰经加热变成水蒸气
D. 氯化氢溶于水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 NaCl溶于水,只有离子键的断裂,没有化学键的形成,
不属于化学变化,A错误;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氨气,有
离子键、共价键断裂和共价键形成,属于化学变化,B正确;冰经
加热变成水蒸气,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没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不属于化学变化,C错误;氯化氢溶于水,有共价键的断裂,没有
化学键的形成,不属于化学变化,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4. 过氧化氢(H2O2)的水溶液又叫双氧水,其可用于制备工业上的
漂白剂、特殊环境中燃料燃烧的助燃剂、医疗上的消毒剂、实验室
里的制氧剂等。过氧化钠(Na2O2)可用于制备工业上的漂白剂、
实验室里的制氧剂、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的制氧剂等。过氧原子团
由2个氧原子共用1对电子形成。
(1)分别写出H2O2、Na2O2的电子式:
、 。
H︰ ︰ ︰
H
Na+[︰ ︰ ︰]2-Na+
1
2
3
4
5
6
7
8
9
(2)①H2O、H2O2中化学键的不同点是
。
②Na2O、Na2O2中化学键不同点是
。
③H2O2的化合物类型是 (填“共价化合物”
或“离子化合物”)。
H2O中没有非极性键,
H2O2中有非极性键
Na2O中没有共价键,
Na2O2中有共价键(或非极性键)
共价化合物
1
2
3
4
5
6
7
8
9
(3)分别写出H2O2、Na2O2作供氧剂的化学方程式。
H2O2: 。
Na2O2:
。
2H2O2 2H2O+O2↑
2Na2O2+2H2O 4NaOH+O2↑(或2Na2O2+
2CO2
2Na2CO3+O2)
(4)H2O2与Na2O2相比,化学键更稳定的是 (写物
质的名称),主要根据是
。
过氧化氢
Na2O2在常温下跟水快速反应生成
O2,H2O2的水溶液在催化剂作用下才能较快地反应生成O2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H2O2与Na2O2中都含有“—O—O—”。题中告知
“—O—O—”由2个O共用1对电子形成,又知H的化合价
为+1价,则H与O之间共用1对电子,这样就可以写出
H2O2的电子式。比较H2O2与Na2O2,Na的化合价也是+1
价,但Na与O之间的化学键应是离子键而不是共价键,则
Na2O2是由“ ”与“Na+”构成的。过氧化氢在二氧
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过氧化钠与水或二氧化
碳反应均生成氧气。比较H2O2、Na2O2产生O2的难易程度
便可比较二者的化学稳定性。
1
2
3
4
5
6
7
8
9
5. 下列化学反应中,既有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断裂,又有离子
键、极性键、非极性键形成的是( )
A. Cl2+H2O HClO+HCl
B. 2Na2O2+2H2O 4NaOH+O2↑
C. NH4Cl+NaOH NaCl+NH3↑+H2O
D. 2FeCl2+H2O2+2HCl 2FeCl3+2H2O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 反应Cl2+H2O HClO+HCl中,无离子键的断裂和形
成,无非极性键的形成,A不符合题意;反应2Na2O2+2H2O
4NaOH+O2↑中,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之间的离子键断裂,过氧根
离子中两个O之间的非极性键断裂,H2O分子中H和O之间的极性键
断裂,有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的离子键、OH-中H和O之间的
极性键、O2分子中O和O之间的非极性键形成,B符合题意;反应
NH4Cl+NaOH NaCl+NH3↑+H2O中,无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
成,C不符合题意;反应2FeCl2+H2O2+2HCl 2FeCl3+2H2O
中,无非极性键的形成,D不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6. 三硫化四磷用于制造火柴及火柴盒摩擦面,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
列有关三硫化四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3
B. 22 g P4S3含硫原子数目约为1.806×1023
C. 该物质分子结构中S、P最外层电子数均不为8
D. 该物质分子中全是极性共价键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 该物质中硫的化合价为-2,磷元素的平均化合价为+
1.5价(1个+3价、3个+1价),A项不正确;22 g P4S3的物质的量
为0.1 mol,其中含0.3 mol S,故含硫原子数目约为1.806×1023,
B正确;该物质分子结构中S、P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C项不正确;
该物质分子中有3个P—P非极性共价键,D项不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7. 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与Y、X与Z分别
位于同一主族,W与X可形成共价化合物WX2,Y原子的内层电子
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2.5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WX2分子中的所有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B. WX2、ZX2中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
C. YX2中所含化学键为共价键
D. 原子半径:X<W<Y<Z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 Y原子的内层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2.5倍,则Y
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 =4,故Y为Si;W与Y位于同一
主族,所以W为C;W与X可形成共价化合物WX2,则X为O;X与
Z位于同一主族,所以Z为S。A项,由CO2的电子式可知CO2分子中
所有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正确;B项,CO2、SO2中
均只含有共价键,正确;C项,SiO2中硅氧之间的化学键是共价
键,正确;D项,一般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元素
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故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Y>Z>W
>X,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氢键是一种较弱的化学键
B. 常温常压下Cl2、Br2、I2的状态由气态、液态到固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分子间作用力逐渐增大
C. NaF、H2SO4中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
D. 碘单质受热变成气体,冷却后又成晶体,此过程中化学键发生变化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 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而不是化学键,A错
误;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
力越大,则常温常压下,Cl2、Br2、I2由气态、液态到固态变化的
主要原因是分子间作用力逐渐增大,B正确;NaF中含有离子键,
H2SO4中含有共价键,C错误;碘单质的升华和凝华过程中变化的
是分子间作用力,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9. X、Y、Z、W、R、Q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短周期主族元
素。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
层数的3倍;Z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W是地壳中含量
最多的金属元素;R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4,请回答
下列问题:
(1)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写出化合物Z2R的电子式: 。
(3)写出化合物X2Y2的结构式: 。
第三周期第ⅢA族
Na+[︰ ︰]2-Na+
H—O—O—H
1
2
3
4
5
6
7
8
9
(4)Y、Z、W三种元素对应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
是 (用元素的离子符号表示)。
(5)W的单质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是 。
O2->Na+>Al3+
2Al+2NaOH+6H2O 2Na[Al(OH)4]+3H2↑
1
2
3
4
5
6
7
8
9
(6)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 (填化学
式),含有化学键的类型有 。
解析:X、Y、Z、W、R、Q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短周
期主族元素。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X是H元素;Y原
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则Y核外电子排布是
2、6,Y是O元素;Z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则Z是
Na元素;W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则W是Al元素;
R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4,R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
价的绝对值之和为8,则R是S元素,Q是Cl元素。
NaOH
离子键、共价键
1
2
3
4
5
6
7
8
9
(4)Y是O,Z是Na,W是Al,这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O2-、Na+、
Al3+电子层结构相同,则三种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O2->Na
+>Al3+。(6)X、Y、Z三种元素分别为H、O、Na,形成的化合物
是NaOH,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形成离子键,氢氧根离子内O原子和H
原子间形成共价键,则NaOH含有化学键的类型有离子键、共价键。
1
2
3
4
5
6
7
8
9
感谢欣赏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