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6张PPT)
人教新版 八上 历史
同步课件
2025年秋统编新版八上历史情境课堂课件含视频
第1课 鸦片战争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题情境·观影交流活动
1840年
1842年
1851年
1853年
1860年
1864年
鸦片战争爆发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太平天国金田起义
太平天国
定都天京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北京条约》签订
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856年
第二次
鸦片战争爆发
单元时序概览
19世纪中期,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法等西方列强,为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把侵略扩张矛头指向幅员辽阔的中国。通过发动两次鸦片战争,英、法等国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俄国也大肆进行领土扩张,趁机吞并大片中国领土,中国历史进入近代时期,逐步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与封建统治阶级相互勾结,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社会危机。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持续14年,席卷大半个中国。这是一次规模宏大的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单元大概念:内忧外患的时代
单元导学
内忧:鸦片泛滥
外患:鸦片战争
1.火烧圆明园
2.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外患
内忧:鸦片战争导致清政府对人民压迫加剧
1.虎门销烟
2.《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矛盾 激化
核心情境
情境线
任务线
知识线
观影交流活动
【观前启思】
鸦片之祸起
结合电影片段与材料,梳理英国走私鸦片的原因以及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过程及意义
知识内容: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观中互动】
冲突与抗争
结合电影片段和地图,分析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梳理鸦片战争的过程以及结果
知识内容:英国发动侵华战争
【观后总结】
历史的反思
结合教材和图片,整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并根据材料分析其影响
知识内容:《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拓展研究】分析战败之因
结合材料和图片,分析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以及得到的启示
知识内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学习目标
1
情境串新知
2
课堂小结
3
随堂练习
4
1.◎历史解释 通过表格对比、材料分析等,了解鸦片战争前中外贸易形势、林则徐禁烟的原因和虎门销烟,学习林则徐敢于反抗侵略、维护民族利益的斗争精神,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2.◎史料实证 通过观看视频、阅读地图等材料,了解鸦片战争的经过;通过阅读教材和图片,了解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内容及影响;
3.◎家国情怀 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史事,知道三元里抗英和关天培等爱国将领的事迹,感受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
学习目标
重点
重难点
情境串新知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中国从此开始了屈辱而悲壮的近代史。为铭记历史,奋发图强,八年级组织《鸦片战争》观影交流活动,请你参与。
该片为纪念香港回归而创作,讲述了清朝道光年间,英国的鸦片贸易给清帝国造成严重威胁,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禁烟,英国借机挑起鸦片战争的故事。
【观前启思】鸦片之祸起
在观看影片之前,老师首先出示了一则材料,并提出问题: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状况如何?
年度 英国输华总值 中国输英总值 中英贸易中中国出入超情况
1765---1769 1 ,192 ,915 2 ,190, 619 出超997, 704
1795---1799 5 ,373 ,015 5 ,719 ,972 出超346, 957
1830---1833 7 ,335 ,023 9 ,950, 286 出超2 ,615, 263
材料:
中国
英国
呢绒、布匹
茶叶、生丝、瓷器
(严重滞销)
(很畅销)
出超
(贸易顺差)
入超
(贸易逆差)
贸易结果:
许多白银流入中国。
指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出口额超过其进口额,表现为贸易顺差
指进口额超过出口额,表现为贸易逆差
材料一:英国欲将大机器生产出的商品打入中国市场,当面对着新奇的洋货,很多中国家庭都会出现这样的对话:
儿子:爹爹,街上卖洋布了,可好看了。
父亲:好看管什么用?结实才行。
儿子:那洋布又细又结实。
父亲:光结实管什么用,便宜才行。
儿子:那洋布可便宜了。
母亲:再便宜也要花钱,妈妈给你织,咱一文钱都不用花。
中国男耕女织式的自然经济的排斥
1.结合所学知识并阅读材料思考导致英国商品滞销的原因是什么?
接着,老师又出示了两则材料,并提出了两个问题。
2.英国是如何改变这种不利局面的呢?
为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无耻地向中国大量走私毒品鸦片。
从18世纪末到鸦片战争前夕,走私到中国的鸦片达40多万箱,从中国掠走3亿至4亿银元。
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
英国东印度公司鸦片仓库
材料二:
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罂粟花
罂粟果
鸦 片
拓展延伸
鸦片简介:俗称“大烟”,是由红罂粟青果汁液,经过割取、晒干、凝缩而成的软膏。红罂粟本是一种两年生草本植物,这种草本植物原产于欧洲。鸦片的主要成分是吗啡,是一种强烈的麻醉剂,它原为药用,用于止痛、镇定,但若过量吸食,毒性便会伤害身体,而且极易上瘾。烟瘾发作时,人极其痛苦,非鸦片不可解。
什么是鸦片
片段一:
视频:林则徐上奏请求禁烟
时长:0分42秒
结合以下材料,谈谈鸦片走私带来的严重危害。
①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②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
材料一:臣窃见近来银价递增,每银一两,易制钱一千六百有零,非耗银于内地,实漏银于外夷也。……其初不过纨绔子弟,习为浮靡,尚知敛戢。嗣后上自官府缙绅,下至工商优吏,以及妇女僧尼道士,随在吸食。……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臣不知伊于胡底。
——黄爵滋《请严塞漏卮以培国本折》
探究活动
③许多官员、士兵吸食鸦片,不但严重摧残他们的体质,更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
材料二:马克思引用英国人蒙哥马利·马丁的话说:“‘奴隶贸易’比起‘鸦片贸易’来,都要算是仁慈的。我们没有毁灭非洲人的肉体……没有败坏他们的品格、腐蚀他们的思想,也没有毁灭他们的灵魂。可是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灭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存在以后,还杀害他们的肉体……”
——[德]马克思《鸦片贸易史》
材料研读
片段二:
视频:林则徐销烟
时长:3分08秒
时间
禁烟措施
结果
意义
1838年底,道光皇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派人明察暗访,缉拿烟贩,收缴鸦片。
英、美等国商贩被迫陆续缴出鸦片110多万千克。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互动问题:观看完视频后,结合课本,完成林则徐禁烟的表格。
结合教材P5,林则徐被充军新疆途中写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句诗表达了怎样的精神 结合他的经历谈谈你的理解。
人物扫描
为纪念“虎门销烟”,1987年6月,联合国决定将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精神:为国家利益不惜牺牲生命,不因个人祸福逃避责任。
理解:即使被贬边疆,他仍心系国家,体现无私的爱国情怀。
【观中互动】冲突与抗争
片段三:
视频:英国议会讨论
时长:2分27秒
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会上发表的讲话:
“(虎门销烟) 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互动问题:结合视频和材料说一说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商品
鸦片
战争
1.导火线(直接原因):
2.根本原因:
英国为了开辟市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林则徐虎门销烟;
片段四:
视频:鸦片战争第一阶段——定海沦陷
时长:1分43秒
1840年6月——1841年秋
第一阶段
结果:道光帝将林则徐革职查办,改派琦善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和英军谈判。
3.过程
攻广州
陷定海
逼天津
鸦片战争形势图
片段五:
视频:关天培殉国
时长:3分51秒
关天培
谈判阶段
英军1841年1月攻占虎门附近的大角、沙角炮台,非法强占香港岛
英军进攻虎门炮台,关天培率将士殊死抵抗,终因弹尽粮绝,壮烈殉国
英军占领广州城北的四方炮台
鸦片战争形势图
三元里人民抗英
背景:
时间:
过程:
地位:
意义:
三元里平英团旧址—三元古庙
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
相关史事
英军在广州附近四处横行,大肆抢劫,骚扰乡民
1841年5月30日清晨
三元里抗英,显示了中国人民敢于反抗侵略的英雄气概。
包围四方炮台→诱兵牛栏岗→冲杀侵略者
1841年秋——1842年
第二阶段
陈化成
清政府同侵略者屈服,
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攻占厦门、定海、宁波
进吴淞
到南京下关江面
鸦片战争形势图
葛云飞
郑国鸿
王锡朋
进攻镇江
海龄
鸦片战争以中国的失败结束,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4.结果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时的场景(绘画)
【观后总结】历史的反思
1.时间:
1842年8月;
2.地位: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探究任务:结合教材,说一说鸦片战争后,都签订了哪些条约?内容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一、《南京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时的场景
《南京条约》换约凭证
3.内容
(1)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一口通商
五口通商
年代 自华输英货值(英镑) 自英输华货值(英镑)
1837-1839 4273858 911560
1842-1846 5323388 1783888
1854-1856 9157001 1964242
中英双方贸易值
影响:打开了中国东南沿海门户,便利了资本主义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关税自主权
领土主权
国家主权
(2)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3)赔款:赔偿英国2100万银元。
割香港岛给英国
影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赔偿英国2100万银元
影响:加剧了财政危机,加重了人民负担。
(4)协定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入华税率大大降低
大量外国商品与本国商品竞争市场
影响: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主要内容 影响和危害
通商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打开了中国东南沿海的门户,便利了资本主义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协定关税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
割地 割香港岛给英国 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开割让土地的先例
赔款 赔偿英国2100万银元 加剧了财政危机,加重了人民负担
归纳小结
二、《虎门条约》
1.时间:
2.内容:
1843年
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等权利
领事裁判权,指外国侨民在中国犯罪或成为民事诉讼的被告时,不受中国法律管辖,只受本国领事依照本国法律审判的特权。
最惠国待遇,指国际条约中,缔约双方互相享有对方现在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在通商、关税、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优惠待遇的条约权利。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并未将此项待遇给予中国,所以说外国所享受的最惠国待遇是片面最惠国待遇。
《虎门条约》概述图
三、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1.时间:
2.内容:
鸦片战争刚结束,美、法两国接踵而来,以武力相威吓,迫使清政府于1844年签订
通过条约,美国、法国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其他侵略权益。
《望厦条约》英文版
清朝时的广州黄埔
互动问题:结合以上条约和内容,说一说鸦片战争的影响。
(1)历史进程: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政治(社会性质):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传统的小农经济逐步瓦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一:英国用非法的鸦片走私和军舰、大炮强行打开中国的大门,以便进行野蛮的掠夺。这是中国被迫开关的直接原因……西方有些学者把鸦片战争称之为“争取平等道商权利的战争”,而讳言鸦片对中国人民的侵略和毒害……《南京条约》成为此后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与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范本,使中国走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3)矛盾变化: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4)历史任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材料二:学者茅海建指出:“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大,从今天的角度去探讨这次战争的意义,我们会首先看到,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
战前 战后
社会经济
社会性质
社会主要 矛盾
革命任务
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地主阶级与农民
阶级的矛盾
增加了中华民族与资本主义列强的矛盾
反封建
既反封建,又反侵略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思考探究
自然经济
经济近代化
【拓展研究】分析战败之因
探究任务:清政府在兵力、军费并不劣势的情况下,为何还会战败?
清朝经费投入 约3000万两白银
英国经费投入 约936万两白银
中英双方军费对比
清军兵力 (主要战区) 25万余人
英军兵力 最初:7000余人
最高:2万余人
中英双方兵力对比
中英双方阵亡人数
清军阵亡 数千人
英军阵亡 70余人
①政治
道光皇帝
维多利亚女王
《权利法案》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西方已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②经济
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
男耕女织
英国棉纺织厂
③军事
装备落后
船坚炮利
清军的木帆船和士兵
英国的早期铁甲舰
“Minotaur”(马那杜)
④外交
鸟笼中的君臣对话
对外扩张
新航路开辟和三角贸易
闭关锁国
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敌不过先进的资本主义
落后就要挨打,思变才能崛起。弱国无外交,发展才是硬道理;
必须发展经济,坚持对外开放,与时俱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高综合国力;
保持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先进性;
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报效祖国,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互动问题:通过学习鸦片战争,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鸦片战争
原因
根本原因: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
第一阶段:1840年6月—1841年秋
第二阶段:1841年秋—1842年
清政府战败,签订《南京条约》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经过
结果
影响
课堂小结
割地
赔款
五口通商
协定关税
记忆口诀
林则徐,缴鸦片,虎门毁。一八四〇,英军闯。
三元里民勇抗英,天培、化成浴血战。一八四二终失败,被迫签订南京约。
开五口,割岛赔款,议关税。社会性质从此变,半殖民地半封建。
A
随堂练习
基础练习
1.(2024·贵州)陈旭麓主编的《近代中国八十年》中说:“这场运动是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正义斗争,以实际行动打击了鸦片贩子的犯罪行为,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无畏斗志和中国人民纯洁的道德心。”这场运动是( )
A.虎门销烟
B.五四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太平天国运动
A
2.(2024·江苏)“它使中国社会的发展脱离开原有的轨道,开始丧失一个独立国家拥有的完整主权和尊严,走上听凭洋人欺凌和摆布的半殖民地道路。”材料表述的是( )
A.鸦片战争的影响
B.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
C.洋务运动的开展
D.八国联军侵华的结果
A
3.(2024·湖南)19世纪40年代,中国的关税自主权遭到严重破坏,中国海关失去了保护本国工、农、商业生产的作用。出现这一后果是因为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D
4.中英《南京条约》规定,无论英国人在华所犯何罪,都交由英国领事按照英国法律审理; 而中美《望厦条约》更进一步扩大了领事裁判权的范围,不仅美国人和中国人之间的刑事诉讼,而且美国人与其他外国人在中国的一切诉讼,均由美国领事审理,中国官员无权过问。上述条约内容表明( )
A.清政府熟谙近代的领事制度
B.列强已掌握中国司法大权
C.中西间法律思想相互渗透
D.中国司法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进阶练习
5.材料一:
———摘自统编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教学设计与指导
②析材料
中国 英国
1557年后,葡萄牙人逐步占据中国澳门,进入17世纪,荷兰人开始骚扰中国沿海并于1624年侵占中国台湾。 16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逐渐成为海上霸主。
1644年,清朝统治开始。清廷在顺治时期就严厉限制海外贸易,清朝后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689年,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
1757年开始,清政府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通商口岸。 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工业革命更快地向纵深发展。随着商品生产的加速,越来越需要扩大市场。
1793年,英国政府向中国派出的以马戛尔尼为正使的使团抵达中国,以庆贺乾隆帝大寿为由,意欲提出割让中国岛屿、扩张英国贸易等要求。清政府完全拒绝英国使团无功而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
【答案】
历史背景: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危机四伏,后期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西方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确立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率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外进行殖民主义扩张,开辟海外市场)。
①审设问
答案来源
从中国与英国两方面分析
③规范答
(2)根据材料二,简述鸦片战争的影响。
①审设问
做答角度
②析材料
材料二:鸦片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中国的社会形态发生根本性变化。战后,香港岛的割让使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鸦片走私实际上变成一种公开的、畅行无阻的贸易。鸦片输入量的激增,进一步激化了中国因白银外流所引起的一系列矛盾,加剧了农业和手工业破产,劳动人民的生活更加痛苦不堪。19世纪40年代,外国商品虽然在中国不能获得广泛的销路,但在遭受外国商品冲击严重的五口通商地区,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密切结合的传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与此同时,鸦片战争的失败,让一部分官员和有识之士深受刺激。他们开始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史地,寻求御敌之道。
———改编自统编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教学设计与指导
答案来源
(2)根据材料二,简述鸦片战争的影响。
【答案】
影响: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剧了农业和手工业破产,劳动人民的生活痛苦不堪;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潮。
③规范答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