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小二黑结婚(节选)
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
了解赵树理及“山药蛋派”,了解小说创作的历史背景。
1
品味小说极具“土味”、幽默生动的语言风格。
2
概括主要人物和情节,分析所要表达的中心主旨。
3
分析概括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4
教学过程
赵树理的小说直接取材于山西太行根据地的斗争生活,并以新鲜朴实的民族形式,活泼生动的群众语言、健康机智的幽默风格,描绘全新的时代、全新的生活面貌、全新的农民精神境界,创造了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具有中国作风和气派的新文学,不仅受到广大工农兵的欢迎和喜爱,也得到著名作家郭沫若、茅盾、朱自清的肯定和赞誉。他在文学创作实践上树起了文学大众化的一面旗帜。
1.导入新课
一、初读感知
教学过程
赵树理(1906—1970),原名赵树礼,山西沁水县尉迟村人。现代著名小说家、人民艺术家。1925年夏考入山西省立长治第四师范,开始写新诗和小说。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革命。他的小说多反映农村社会的变迁和存在其间的矛盾斗争,开创的文学流派“山药蛋派”,成为新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文学流派之一。他的作品有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三里湾》,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锻炼锻炼》《登记》,长篇评书《灵泉洞》(上集)等。
2.作者简介
“山药蛋派”的开创者——赵树理
一、初读感知
教学过程
3.了解背景
1943年,在中共北方局从事抗日宣传工作的赵树理在奉命深入辽县(今山西左权县)农村搞调研时,听到了一对青年男女岳冬至和智英祥在追求自由恋爱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双方父母的阻挠,以致岳冬至被人打死的悲剧故事。于是,自小就生长在山西这片沃土上,有着深厚生活积淀的赵树理即以此为原型,很快创作出一部鞭挞封建思想、赞扬婚姻自主的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
一、初读感知
教学过程
1.《小二黑结婚(节选)》主要塑造了哪几类人物形象?各有什么特点?
明确:
① 落后农民的典型:二诸葛和三仙姑。他们思想落后,反对儿女自由恋爱。
② 新型农民的典型:小二黑和小芹。他们敢于斗争,反对封建迷信,反对恶势力。
③ 封建恶势力的代表:金旺、兴旺。他们攫取了基层政权的职位,为非作歹,兴风作浪,但最终还是逃不出人民政权的惩罚。
二、文本详析
教学过程
2.试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二诸葛、三仙姑同中有异的性格,并分析他们性格形成的原因及性格变化。
明确:
同:两人都具有封建思想,都反对儿女自由恋爱,想以家长身份主宰儿女的婚姻大事;两人都迷信阴阳八卦、黄道黑道,规矩颇多。
异:①二诸葛是虔诚的迷信,迷信成了他认识生活、对待生活的唯一标尺;三仙姑是虚假的迷信,迷信成了她欺骗别人、损人利己的手段。②二诸葛既是一个封建家长制的维护者,又是一个善良、厚道的父亲;三仙姑则是一个无情的母亲,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她不惜牺牲女儿的前程。
二、文本详析
教学过程
性格形成的原因:二诸葛和三仙姑两人都长期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既不明白自己受苦的根源,又无力改变自己的生活地位。这导致了他们落后、愚昧、迷信又自私的性格特点。
性格变化:在区长的教育下,二诸葛和三仙姑终于转变了思想,成全了儿女们的婚事,终于告别了过去,获得了进步。
二、文本详析
教学过程
3.小说在刻画人物方面有什么技巧?请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分析。
明确:
① 把人物放在斗争环境中描写,如小二黑的光明正大、勇敢坚定就是通过反对包办婚姻的斗争场面表现出来的。
② 通过行动来描写,作者不是静止地写人,而是在人物的一系列活动中写人。
③ 把人物放在一定的关系中描写,例如写三仙姑的“老来俏”就是通过一群妇女的围观议论来写的。
二、文本详析
教学过程
1.本文作者擅长在故事中巧设关节,把故事情节安排得变幻曲折,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明确:
作者沿用中国古代小说“无巧不成书”的技法,在“巧”字上做文章,在故事中巧设关节,把故事情节安排得变幻曲折,出人意料。比如,兴旺兄弟将小二黑和小芹捆了押送到了区上,这时,作者巧设关节,系上一个“扣子”,并没有接下去说小二黑和小芹送到区上后怎么样了,而是笔锋一转,说起二诸葛的神课。读者急于想知道小二黑和小芹的结果,作者却先宕开一笔,让读者看看二诸葛请区长“恩典恩典”出的洋相,看看三仙姑羞得出了一脸热汗的窘态,最后才交代小二黑和小芹的结果。如此,变幻曲折、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便散发出了诱人的艺术魅力。
三、深入探究
教学过程
2.小说的最后,二诸葛不仅同意了小二黑和小芹的婚姻,还“见老婆都不信自己的阴阳,也就不好意思再到别人跟前卖弄他那一套了”,三仙姑也一改往日的做派,“把自己的打扮从顶到底换了一遍,弄得像个当长辈人的样子,把三十年来装神弄鬼的那张香案也悄悄拆去”。赵树理给了《小二黑结婚》一个圆满的结局,但这个结局是不是太过圆满了呢?
三、深入探究
教学过程
明确:
示例二:结局过于圆满。二诸葛笃信阴阳八卦,抬手动脚都要论阴阳,他是真迷信;三仙姑装神弄鬼则是欺骗他人,害人利己,她是假迷信。二人在后来有了转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个转变的速度有些太快了。几十年的思想、行为习惯是可以在那么短的时间里被改变的吗?
三、深入探究
示例一:结局安排妥当。二诸葛阻拦小二黑与小芹结婚,是认为他俩“命相不对”,究其动机还是为了小二黑好;三仙姑要把小芹许给吴家,不顾女儿的幸福,她的动机是利己的。但不管如何,他们都是农民,他们与新政权没有根本的矛盾冲突,在复杂的斗争环境中,在新政权的改造下,他们吸取教训,是完全有可能转变的。
教学过程
3.小说结尾写到三仙姑改变了打扮、撤去了香案,二诸葛也收起了八卦。这说明什么?
明确:
这样的变化,说明两人的思想认识发生了变化。二诸葛虽然愚昧,却不失老实厚道的本分;三仙姑尽管可憎,却最终还有羞耻之心。作者一边对他们为代表的旧思想、旧习俗进行无情的揭露,一边又给他们一条改过自新的路。随着新思想、新风尚的广泛传播和积极影响,捆绑在农民身上的封建枷锁最终会去除的。
三、深入探究
教学过程
4.与二诸葛、三仙姑相对立的,正是小二黑和小芹为代表的新型农民的典型形象。作者对他们并没有细笔描绘,而是多用烘托的手法,通过旁人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写得含蓄而传神。这两个人物性格形象的“新”体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
① 他们敢于斗争,敢于冲破封建传统观念的束缚,主宰自己的命运。例如,坚决反对封建包办婚姻,大胆地自由恋爱。当区长问小二黑是否愿意和童养媳结婚,小二黑坚决地说:“不愿意!”当三仙姑要将小芹嫁给—个旧军官做续弦时,小芹也是坚决反对,并明确表示说:“不愿意!我知道人家是谁?”两人最终在争取婚姻自由的斗争中获得了胜利,迎来了幸福。
三、深入探究
教学过程
② 反对封建迷信,思想进步。二诸葛反对小二黑和小芹结婚的原因是两人的命相不对,小二黑则完全不信这一套。在之前的情节中,小说中也提到小二黑原先也跟他爹二诸葛学些算卦之类的事,后来在事实面前逐渐清醒,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成长为青年队长。小芹也对她母亲的装神弄鬼行为不予理睬。
三、深入探究
教学过程
③ 反对恶势力。当恶势力金旺、兴旺利用职权设下圈套,陷害他们时,他们毫不示弱,敢于面对面地以理抗争,并且已经认识到共产党领导的新政权是人民的靠山。在调查金旺、兴旺罪证的大会上,也是年轻一代的农民率先站出来揭露他们的罪行。在事实面前,新一代农民逐渐认识到自己民主权利的重要性,有了当家作主的意识。
三、深入探究
教学过程
5.赵树理的小说,语言富有地方特色,朴实自然,生动有趣,请结合小说分析其特点。
明确:
① 作者以劳动人民的口语为基本成分,又吸收了说书人口中一些有生命力的词语,提炼为一种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精粹的文学语言。如二诸葛说“千万请区长恩典恩典,命相不对,这是一辈子的事”等,这些语言非常符合二诸葛这个人物的形象,又体现了地方语言特色。
② 使用日常的话语,没有堆砌辞藻的痕迹。如结尾部分,作者这样描写小二黑和小芹由区上回来后结婚的情况:“后来两家都准备了一下,就过门。过门之后,小两口都十分得意,邻居们都说是村里第一对好夫妻。”
③ 吸收通俗易懂的方言口语进入小说。如“作践垮了”等,这类语言同山西的民情风俗融合在一起,构成赵树理小说别具一格的语言风格。
三、深入探究
教学过程
四、拓展延伸
大家初读课文时,觉得它在讴歌自由恋爱,自主婚姻,现在我们学完课文,你们对小说的主题有什么新的理解?
小说抨击了农村中的封建残余势力,
批判了人民群众中的封建思想,
歌颂了新的时代风尚。
教学过程
四、拓展延伸
我们知道故事原型是个悲剧,赵树理给了《小二黑结婚》一个圆满的结局,你觉得会不会太圆满了?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教学过程
四、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四、拓展延伸
小二黑结婚讲的是反封建迷信,倡导思想的解放,追求婚姻自由和幸福,为什么21世纪了还要学它?
我们现在真的实现全面婚姻自由了吗?
专制的封建家长观
彩礼订婚
下嫁?高攀?
教学过程
通过讲述小二黑和小芹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反抗封建势力、争取婚姻自由的故事,塑造了在历史变革中农民的各类群像。反映了当时农村中新生力量与旧的封建思想及恶霸势力的尖锐矛盾,抨击了农村的封建残余势力,批判了人民群众中的封建思想,表达了对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赞美。
五、课堂小结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下课!
思考请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