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乌鸦喝水 课堂实录

文档属性

名称 9乌鸦喝水 课堂实录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05 10:20: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教材分析】
《乌鸦喝水》以乌鸦喝水为线索,围绕“乌鸦急着喝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描写了一只遇到困难能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乌鸦。说明做任何事情,都要开动脑筋想办法,才能获得成功。
【教学目标】
1.识“乌、鸦”等11个生字和反文旁1个偏旁;会写“只、石”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认识自然段。
3.懂得遇到困难,应认真思考、积极想办法解决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懂得遇到困难,应认真思考、积极想办法解决的道理。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看图说话
师:在上课之间我们来看图说话,看谁能当好老师的复读机。
师:第一句:(乌鸦妈妈老了,飞不动。)
生:乌鸦妈妈老了,飞不动。
师:第二句:(小乌鸦找来虫子喂给妈妈吃。)
生:小乌鸦找来虫子喂给妈妈吃。
师:两句合一句,(乌鸦妈妈老了,飞不动。小乌鸦找来虫子喂给妈妈吃。)
生:乌鸦妈妈老了,飞不动。小乌鸦找来虫子喂给妈妈吃。
师:同学们,那你们觉得这是一直怎样的乌鸦呢?
生:很善良、有爱心、有孝心、很孝顺……
师:这就是家喻户晓的《乌鸦反哺》的故事。
一、主动感知
1.揭示课题,提出质疑
师:大家请看,这就是那只有孝心的小乌鸦。(出示图片)看看他长什么样啊?
生:黑黑的。
师:乌鸦长满了乌黑的羽毛,“乌”是黑的意思,比“鸟”字少一点。乌鸦是一种鸟,所以“鸦”是鸟字旁。(板书“乌鸦”。)谁来读读课题。
生:《乌鸦喝水》。
师:课题读好了。那这节课你最想了解什么呢?(学生提出质疑)
生1:乌鸦是怎么喝水的?
生2:乌鸦为什么要喝水?
生3:乌鸦到底喝到水没?
师:这节课我们就带着大家的疑问一起来学习《乌鸦喝水》。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大家把课文读两遍:第一遍读完标号自然段;第二遍读完端正坐好。
师: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生:3个自然段。
3.小组学习生字,全班正音
(1)出示生字
学习要求:
1.读一读预习中圈画的生字。
2.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选择一种识字方法学习。
(2)学生通过小组检查、个人挑战、全班开火车来巩固生字学习。
4.生字归类,发现识字方法
生字归类:鸦 找 许 法 放
只 旁 高 多
乌 办 石 出 见

师:为什么要按照这样的顺序来进行排列?
生:现第一排是左右结构生字;第二排是上下结构生字;第三排是独体字;第四排是半包围结构生字。
师:我们是按照结构分类的方法来学习生字的。(补充“结构分类”贴黑板表格中)
二、主动发现
1.细读课文,解答疑问
师:我们将这些生字再带回到课文中,带着疑问来读:乌鸦为什么要喝水?(学生一边读一边思考。)
生:因为口渴了。(师板书:口渴了)
2."喝"字的发现
师:文中“喝”出现了几次?
生:3次。
师:把文中带有“喝”字的词语画下来。
生1:找水喝
生2:喝不着
生3:喝着了
师:(师板书:找水喝喝不着喝着了)大家一起读。全班齐读
3.发现“喝“与”渴”的区别
师:喝和渴有什么异同点?
生:两个字的右半部分是一样的。
师:两个字都有“曷”但偏旁不同。那你们有好的方法来区分它们吗?
生:喝水要用嘴巴,所以喝是“口字旁”,口渴了就要喝水,所以渴字是“三点水”。
4.语境中发现“找”、“到处”
师:那此刻的乌鸦一定很难受,老师决定帮他去找找,要不我们一起帮乌鸦去找找吧。
师:都没找到。刚刚在找的时候我们都拿出了手,所以“找”是一个提手旁。
生:学习“找”字。
师:刚刚我们在找的时候前看、后看、左看、右看,这是文中的哪个词呀?
生:到处。
5.发现宝贝——瓶子
师:就在小乌鸦口干舌燥到处找水喝,他找到了什么?
生:瓶子。
师:看到了一个瓶子,瓶子里水。[出示课件: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
6.发现瓶子得特点
师:大家观察瓶子有什么特点?
生:瓶口小
生:水不多
师:你们觉得乌鸦喝得着吗?(板书:水不多瓶口小)
生:喝不着
师:(出示句子:怎么办呢?)
三、主动参与
师:乌鸦有没有想出办法呢?到底有没有喝着水呢?请同学们自己接着往下学习,请看学路建议。
1.出示学路建议:
个人学习:自由阅读第2-3自然段,乌鸦如果想出办法了,用横线勾画出乌鸦喝着水的办法。
小组学习: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读一读乌鸦喝着水办法。
2.展开小组讨论、小组汇报,教师指导
师:乌鸦想出办法喝着水了吗?请各小组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小组分享:乌鸦想出办法来了。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水就渐渐升高了,乌鸦就喝着水了。
师:(板书:想出办法)乌鸦看到了小石子想出了办法,文中“看见”这个词出现了两次,说明乌鸦很善于观察,我们要学习他这种精神,一起读读这个词。
生:看见师:这个叼着小石子的乌鸦也来到了我们身边,谁能读好他想出的办法?(出示句子: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乌鸦就喝着水了。)
生:(带上头饰)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乌鸦就喝着水了。
师:乌鸦终于喝着水了,想出这个办法一点也不容易,真为乌鸦感动高兴。
课件出示:
乌鸦把小石子 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 ,乌鸦就 。
(生:看图补充句子。)
3.做小实验
师:我们来做个小实验。变魔法,现在你们的手就是小乌鸦的嘴巴,看看把这个一颗颗小石子叼进瓶子里,能喝着水吗?(请部分同学上台,完成实验。)
师:大家体会“一颗一颗”往瓶子里放石子,文中有一个词是形容这种状态的是哪个词?
生:渐渐
师:大家看,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了,渐渐就是慢慢的意思。乌鸦喝着水了!
4.讲故事,回顾课文
师:接下来我们来故事小接龙,有趣故事你来讲。
生1: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生2: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
生3:可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
生4: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想出办法来了。
生5: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
生6: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乌鸦就喝着水了。
四、主动建构
师:故事讲完了,小乌鸦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1:聪明
生2:动脑筋
生3:遇到困难不放弃
师:我们懂得了细心观察、爱动脑筋是大智慧的表现,希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也要向这只小乌鸦学习,开动脑筋想办法,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
五、主动拓展
1.故事拓展
师:在历史上也有许多了不起的孩子,他们和小乌鸦一样爱动脑筋,如《曹冲称象》《文彦博树洞取球》,课下大家也读读他们的故事。
2.书写生字
师:先来复习下本课学过的生字。(只、石、多、出、见)
生:齐读生字。师:我们要学写两个生字。(出示:见、石)
生:“见”字和“贝”字很像,只是“贝”最后一笔是点,“见”最后一笔是竖弯钩。
师:还要注意竖弯钩要写的舒展。我们来看“石”字。
生:石是一个独体字,那一撇要写得舒展。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写“见、石“。在写“见”的时候,要注意竖撇和竖弯钩这两个笔画得位置要摆好,起笔都落在竖中线上,竖弯钩要写得舒展。你们来书空一遍。
生:书写“见”字。
师:在写“石”字要注意,石字第一笔横不要过长,撇要舒展,从竖中线起笔。下面的“口”要写得略扁。
生:书写“石”字。
师:在书写时要做到头正、身直、臂开、足安,做到三个“一”。(生伴随音乐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
乌鸦喝水
口渴了 找水喝 开动脑筋
水不多 瓶口小 喝不着
想出办法 喝着水 方法总比困难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