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一单元
4 乡 愁
读 书
1.(★☆☆)请欣赏这幅书法作品,
并按照“字体一致,和谐美观”的原则,为空缺处选择合适的
“月”字。你的选择是(2分)( )
A. B. C. D.
C
解析 作品中的字体字形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蚕头雁
尾,一波三折,是隶书。A.楷书。B.行书。C.隶书。D.篆书。
2.读下面语段,将空缺处的诗文原句书写在横
线上。
乡愁是王湾“乡书何处达 ”的急切,是马致
远“夕阳西下, ”的落寞,更是余光中“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 ”的哀思。
归雁洛阳边
断肠人在天涯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3.读下面语段,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乡愁是什么 在余光中眼里,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 )票,
是一张窄窄( )的船票,是一方矮矮的坟mù ,是一
湾浅浅的海xiá 。余光中站在岸边遥望远方的家乡,眼
中噙满了苦涩的泪,曾有的岁月让他怎能不怀念 时光改变
了他的模样,但他始终像孩子一般思念着家乡,不能把它遗
忘。
①邮( )票 ②窄窄( )
③坟mù ④海xiá
yóu zhǎi
墓 峡
读 思
4.下列诗句朗读停顿、重音标注有误的一项是(Y9101001)
( )
A.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B.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C.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D.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C
解析 C项重音应落在“外头”和“里头”上,且停顿应为: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5.朗读《乡愁》这首诗的感情应该是 ( )
A.急速、悲壮 B.欢快、幸福
C.缓慢、忧伤 D.轻柔、平淡
C
解析 《乡愁》的作者余光中多年与亲人、大陆分离,表现
的是对亲人、对大陆的思念之情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所以
应该用缓慢、忧伤的语气来读这首诗。
读 书
6.(学科素养·审美创造)观察右边这幅漫画
《过年了》,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这幅漫画
的主要内容。
答:
(示例)过年了,窗外正烟花绽放,两位老人的儿女和孙子、
孙女们都回来团聚,桌上摆满了丰盛的饭菜,可儿女们坐在
餐桌旁,互不交流,一个个只顾着看手机,使两位老人失望地
沉默了。
解析 观察漫画,并结合题目“过年了”,可见漫画内容是过
年时家人团聚一起吃饭的场景,可是漫画中的年轻人都在看
手机,两位老人流露出失望的表情。据此描述。
7.阅读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材料一
一般来说,我们阅读现代诗歌,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诗歌的表现形式与散文不同,一般是分行书写,形成诗句的独
立和诗意的留白,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表现力。押韵使诗歌具
有音韵美,在形式上和谐呼应。
诗歌的语言与日常语言相比,更为精练优美,有利于情感的抒
发。诗人从日常生活中提炼语言,进行“陌生化”处理,表意
更新颖别致。诗歌的意象是诗中寄寓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
观事物。读诗,要透过诗歌中的形象,理解诗歌的深层内涵。
“如果逐一去掉诗歌的要素,那么最后剩下的、不能再去掉
的一定是情感。”抒发情感是诗歌与其他文学样式的主要
区别。诗歌在情感美的背后,往往蕴藏着理性美,道出了耐人
寻味的哲理。
材料二
中国结
余光中
你问我会打中国结吗
我的回答是苦笑
你的年纪太小了,太小
你的红丝线不够长
怎能把我的童年
遥远的童年啊缭绕
也太细了,太细
那样深厚的记忆
你怎么能缚得牢
你问我会打中国结吗
我的回答是摇头
说不出是什么东西
梗在喉头跟心头
这结啊已经够紧的了
我要的只是放松
却不知该怎么下手
线太多,太乱了
该怎么去寻找线头
纵观余光中以咏史怀古、咏古文物及故国风物为题材的诗
作,不难看出其贯穿始终的一个情结——中国结。中国结就
是中国情结,所谓情结,是指深藏心底的感情。余光中有两首
以《中国结》为题的诗作,还有一本诗文选集以“中国结”
命集。可以说,中国情结是余光中诗作的精魂。
余光中曾说:“无论我的诗是写于海岛或是半岛或是新大陆,
其中必有一主题是扎根在那片厚土,必有一基调是与滚滚的
长江同一节奏,这汹涌澎湃,从厦门的少作到高雄的晚作,从
未断绝。”透过余先生的语言,我们看到了一代著名诗人的
殷殷家国之情。
材料三
朦胧诗,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一种诗歌流
派。采用整体形象象征、逐步意象感发的艺术策略和方式
来掩饰情思,从而使诗歌文本处在表现自己和隐藏自己之间,
呈现为诗境模糊朦胧、主题多义莫名等一些特征。它以
“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
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
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
闽地现代诗协会将于2023年12月下旬举办“精神的家园”
朦胧诗专场诵读诗会,届时将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品味朦
胧诗的魅力与意味。
(1)经调查了解,某中学生对现代诗的态度“谈不上喜欢还是
不喜欢”的原因,是没有掌握阅读现代诗歌的方法。结合材
料一写出你的阅读建议。
答:
(示例)①关注诗歌的押韵,品味诗歌音韵之美。
②关注诗歌的语言,诗歌语言比日常语言更加精练优美、
新颖别致。③关注诗歌的意象,理解诗歌的深层内涵。
④关注诗歌中的哲理句,它是诗歌语言理性美的展现。
(2)阅读材料二,阐述“中国结”这一意象在诗中的作用。
答:
余光中以中国结为题材,表面上怀念“中国结”缠绕在
手中、缭绕在心头的过往时光,实际上抒发了作者恋土、
恋故、恋家的情怀,表达了他的拳拳赤子之心和殷殷爱国
之情。
(3)(微写作·邀请函)结合材料三和以下活动安排,写一封朦胧
诗会的邀请函,并对朦胧诗进行简要介绍。
活动主题:“精神的家园”朦胧诗专场诵读诗会
活动时间:2023年12月20日14:30
活动地点:文化馆二楼409室
答:
邀请函
亲爱的各位诗友:
我协会将于2023年12月20日14:30在文化馆二楼
409室举办“精神的家园”朦胧诗专场诵读诗会,诚邀各位诗友前来参加。
朦胧诗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一种诗歌流派,诗境模糊朦胧,曾给新时期文学带来意义深远的变革。吟诵
朦胧诗,会给我们带来美的体验。
期待各位诗友的到来!
闽地现代诗协会
2023年12月10日
解析 (1)结合“押韵使诗歌具有音韵美”可得:关注诗歌的
押韵,品味诗歌音韵之美。结合“诗歌的语言与日常语言相
比,更为精练优美……表意更新颖别致”可得:关注诗歌的语
言,诗歌语言比日常语言更加精练优美、新颖别致。结合
“诗歌的意象是诗中寄寓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事物……
理解诗歌的深层内涵”可得:关注诗歌的意象,理解诗歌的深
层内涵。结合“诗歌在情感美的背后,往往蕴藏着理性美,道
出了耐人寻味的哲理”可得:关注诗歌中的哲理句,它是诗歌
语言理性美的展现。
(2)结合“中国结就是中国情结,所谓情结,是指深藏心底的
感情”可知,中国结是中国传统民俗和审美观念的代表,是情
感的寄托。结合“你的红丝线不够长/怎能把我的童年/遥远
的童年啊缭绕”可知,诗歌表面是怀念“中国结”缠绕在手
中、缭绕在心头的过往时光。结合“无论我的诗是写于海
岛或是半岛或是新大陆……从未断绝”可知,余光中借“中
国结”这个意象,抒发了恋土、恋故、恋家的情怀,表达了他
的拳拳赤子之心和殷殷爱国之情。
(3)要注意邀请函的格式,提取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以“闽地
现代诗协会”的名义“邀请社会各界人士”,邀请原因是
“举办‘精神的家园’朦胧诗专场诵读诗会”,地点为“文
化馆二楼409室”,邀请时间必须早于活动时间2023年12月
20日。结合材料三总结朦胧诗特点,进行简要介绍。据此拟
写即可。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