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物理学科
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考点培优教科版(2024)
第四章 光的世界 2 光的反射定律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生活中常说、常见的“海市蜃楼”、“水中的明月”和“运动员持枪瞄准”,顺次对应的物理现象是( )
A.光的折射现象、光的反射现象和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现象
C.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现象和光的折射现象
D.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反射现象
2.下列描述中与成语“立竿见影”所包含物理知识相同的是( )
A.湖面倒影 B.皮影戏 C.潭清疑水浅 D.水中望月
3.小明同学在家中用两个平面镜和纸筒制作了一个简易潜望镜.如图所示,他把该潜望镜放到窗户下观察窗外的物体,则观察到的物体的像是( ).
A.与物体等大的、正立的虚像 B.与物体等大的、倒立的虚像
C.比物体小的、正立的实像 D.比物体小的、倒立的实像
4.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白光透过棱镜形成彩色光
B.皮影在幕布上的影子
C.用放大镜观看图案
D.镜中“风景”
5.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MN的夹角是30°,如果保持入射光线不动,使平面镜绕入射点逆时针转动10°,则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 )
A.增大20° B.增大10° C.减小20° D.减小10°
6.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渔民看见水里的鱼
B.猫在镜中的像
C.倒映在乐斯湖中的教学楼
D.透过树林的阳光
7.如图李白诗中“对影成三人”有了真实写照,白鹤站在水滩边,岸上的人既能直接看到白鹤,还能看到它的“白影”和“黑影”,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水中白色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B.黑色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C.当白鹤飞离水滩时,它在水中的像会变小
D.能看到白鹤是因为白鹤发出的光进入人眼
8.下列关于光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阳光下绿树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放大镜能放大地图,利用了光通过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
C.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白光是由红光和绿光混合而成的
9.像和影是多彩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生活中常见的“像”和“影”的有关物理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水边喝水的羚羊,看到水中“自己的像”是实像
B.手机人脸识别,用的照相机成像原理和人眼成像原理相同
C.成语中形影不离,其中“人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D.放电影时,屏幕上的“像”能被所有观众看到,屏幕越光滑越好
10.一束平行光线与水平面成20°角射向地面,现用平面镜使反射光线进入一竖井中,镜面与水平方向成的角应为( )
A.0° B.35° C.45° D.55°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CD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则入射角为 ,界面CD的右侧是 。
12.“绿柳成荫”是光的 现象;“水中倒影”是光的 现象。
13.如图甲所示,小明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来研究光的 现象,实验中光屏上呈现的红、绿、 三种色光称为光的三原色;如图乙所示,一束紫光沿AO从空气射向玻璃,OB和OC分别是紫光的反射光和折射光,OB与OC互相垂直,入射角为60°,则折射角为 °。如果一束红光也沿AO斜射向玻璃,则红光的折射光线与OC相比更 (选填“靠近”或“远离”)法线。
14.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其中入射角等于 ,折射角等于 ,界面 边是玻璃。
15.如图的港珠澳大桥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它是全球最长跨海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车运营。大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 现象,倒影看起来较暗是由于光在水面发生了 导致的。小轿车在桥面上高速行驶时对桥面的压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车所受重力,此时轮胎的温度升高主要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16.如图所示,当汽车在AB路段行驶时,由于光的 (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司机看不到BC路段的情况;为了看到BC路段的情况,人们利用光的 (填“反射”或“折射”)规律,在公路急拐B处装上 (填“平面镜”、“凸面镜”或“凹面镜”),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17.“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如图是白鹭在如镜的水面上飞行的情形。水中的“白鹭”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选填“实”或“虚”)像。若水深3m,当白鹭距离水面5m时,它的像距离水面 m。人能从不同角度看见白鹭是由于光照射在鸟身上发生了 。
18.如图所示为光在空气和水两种介质中传播的光路图,折射角为 °,界面的 (此空选填“上”、“下”、“左”、“右”)侧是空气。
19.阅读内容并结合图片回答下列小题:
今年入夏以来,华中地区遭受百年未见的大旱,河水干涸,稻田爆裂,树木成片枯死,柏油路面软化,广告标语风化严重,满目苍夷。还好,河边随处可见的亮丽倒影,树林里时而传出沁人心脾的虫鸟叫声,给人以些许安慰。另外,11月8日我们还有幸见到了千年难遇的罕见天文现象“特殊血月”。在这漫长炙热的酷暑里,冷饮是畅销行业,游泳不失为降温解暑的好方法(同学们,千万不要擅自下河塘洗澡哟)。
(1)“河水干涸,稻田爆裂,树木枯死”是因为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发生了较剧烈的汽化现象,在这一物态变化过程中是
A.吸收热量 B.放出热量
C.不吸热不放热 D.放出能量
(2)商家销售冷饮将冰棒从冰柜拿出来时,周围冒“白气”是 现象
A.熔化 B.凝固
C.汽化 D.液化
(3)“柏油路面软化,广告标语风化”发生的物态变化分别是
A.熔化、凝固 B.凝华、升华
C.液化、汽化 D.熔化、升华
(4)我们根据声音的 特征来判断是虫鸟的叫声。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频率
(5)“游泳不失为降温解暑的好方法”热量传递的方向是
A. 水→人体 B. 人体→空气
C. 空气→水 D. 人体→水
(6)“亮丽倒影”是
A. 光沿直线传播 B. 光的反射现象
C. 光的折射现象 D. 小孔成像原理
(7)“血月”是月亮反射的太阳光在特定条件下穿过大气层时,其它颜色的光发生了散射被吸收了,只有红色光射到我们眼中,所以看到了红色的月亮。这里的“散射”是 现象。
A. 小孔成像原理 B. 光的反射
C. 光的折射 D. 平面镜成像原理
20.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和速度测量屏仪器,是通过激光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光电屏上来显示液面高度和下降或上升的速度,如图所示光路图,入射光与液面夹角为45度,当液面升高时,光电屏上的光斑S将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如果液面下降的速度为1.2cm/s,则S点移动速度为 cm/s。
三、作图题
21.图是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请画出射向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和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
22.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与水平方向成60°角,请你放置一块平面镜使它的传播方向变为水平向右,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四、实验探究题
23.有两位小朋友在草坪上拿平面镜做反射太阳光的游戏,请你在下列答案中选出合乎题意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相应的空中。
答案 代码 答案 代码
会 A 强光 D
不会 B 镜面反射 E
平面镜 C 漫反射 F
(1)玩得高兴时,不小心将小平面镜反射的阳光照到了另一位小朋友的脸上,此时发生的反射现象属于 ;
(2)被反射光照到脸的小朋友将看见 ,但看不见 ;
(3)站在旁边的其他人,看到被反射光照到的脸特别亮,这说明反射光在他脸上发生了 ;
(4)如果此时旁边的其他小朋友朝拿镜子的小朋友看去,将 看见强烈的反射光, 看见小平面镜框,这是由于阳光在镜框上发生 的缘故。
24.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设计了如下实验,平面镜M平放在桌面上,E、F是粘在一起的硬纸板,F可绕ON转动。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光线AO沿E射向镜面,若此时入射角为70°,则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与镜面的夹角为 °,若将AO向ON靠近,OB ON(选填“靠近”或“远离”);
(2)如图乙,把F向后折叠时,反射光线 (选填“存在”或“不存在”);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 ;
(3)若光线沿BO入射,则光线经镜面后沿OA射出,这说明了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五、计算题
25.激光的亮度高、方向性好,利用激光束测量月球和地球间的距离是目前较为精确的方法。为了精确测量月球与地球的距离,人们在月球上放置了一台角反射器(角反射器其实就是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从地球上向它发射一束激光AO1,如图所示。(光速),
(1)画出两次反射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2)若从发射激光开始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激光共用时,求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
(3)若激光束AO1的入射角为60°,求第二次反射的反射角大小。
26.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24°角,要使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传播,那么平面镜与水平面所成角的度数是多少?(注意要作图,写出计算过程)
六、综合题
27.学校开展“家务劳动我来做”活动。同学们积极响应。
(1)小芳用抽气机对装被子的密封袋抽气,这是利用 的作用减小袋内体积。浴室里的镜子模糊不清,小芳擦干水珠后又能看清自己,因镜子发生的是 反射;
(2)小红发现,鸡翅用油炸比用水煮熟得快。因为油炸时油的 比水高,她测得家里每天用米480g,米的体积为400cm3,米的密度约为 g/cm3;她还发现米与水质量比按1:1煮的饭更可口,则米与水的体职比为 。
七、简答题
28.家具、汽车等抛光后很亮,抛光前发乌,为什么?
29.有人在夏季用简易晒水箱给水加热用来淋浴,这不仅节省能源,而且很方便,李明和张华想利用这样的装置估测太阳光对地球表面辐射的强度大小,也就是说,太阳光垂直照射地球表面时,地球表面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所获得的能量是多少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晒水箱内部是被涂黑的,箱体外加了保温层,上面开口并盖有透明玻璃板.
在估测之前要首先弄清透过玻璃板的太阳光能量究竟占太阳辐射到玻璃板上的能量的百分之几.李明和张华各拿一块实验用的玻璃板,把阳光反射到墙上的同一个地方,他们发现,两块反射光斑重叠处的强度和太阳光直接射到地上的强度差不多.
(1)透过玻璃板的太阳光能量占太阳辐射到玻璃板上的能量的百分之几?你在得出这个结论时做了什么假设?假设的根据是什么?
(2)请你帮助他们设计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步骤.
(3)请你对这个实验方案的可行性作出评价.
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
1.【答案】A
2.【答案】B
3.【答案】A
【解答】解:潜望镜的原理:潜望镜由两块平面镜组成,光线经两次反射进入人眼。每次平面镜成像都遵循“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的特点。
第一次反射(上方平面镜):物体发出的光经上方平面镜反射,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像与物关于上方镜面对称);第二次反射(下方平面镜):上方镜的像作为“新的物体”,经下方平面镜反射,再次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像与“新物体”关于下方镜面对称);最终成像特点:经过两次反射,最终人眼看到的像与原物体相比,大小相等、正立、虚像(两次正立成像叠加,仍为正立;每次像与物等大,最终像与原物体等大)。
故答案为:A
【分析】1、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成虚像(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潜望镜的两次反射,均利用这些特点,最终成像与原物体等大、正立、虚像。
2、光的反射定律与成像应用:潜望镜通过两次光的反射,改变光路(使光线能绕过障碍物),同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保证成像的性质(等大、正立)。体现“光的反射 + 成像规律”在实际装置(潜望镜)中的综合应用。
3、虚像的理解: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潜望镜的像也符合这一特点,人眼看到的是虚像。
4.【答案】D
5.【答案】C
【解答】解: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此时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入射角为90°﹣30°=6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等于6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20°;
如果保持入射光线不动,使平面镜绕入射点O逆时针转动10°角时,即入射角减小10°时,则入射角变为60°﹣10°=5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变为50°,所以这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00°,则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减小20°。
故答案为:C
【分析】当增大平面镜和入射光线的夹角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2倍角度。
6.【答案】A
7.【答案】B
8.【答案】A
9.【答案】B
【解答】A、在水边喝水的羚羊,看到水中“自己的像”是虚像 ,A错误
B、 手机人脸识别,用的照相机成像原理和人眼成像原理相同 ,B正确
C、成语中形影不离,其中“人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错误
D、放电影时,屏幕上的“像”能被所有观众看到,屏幕越粗糙越好,可以发生漫反射,D错误
综上选B
【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凸透镜成像、光的直线传播、反射的分类判识选项
1、光的反射:光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中,遇到反射面,将一部分光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常见例子有:平面镜反射,湖面反射,呈现的像为虚像
2、反射的分类:反射分类:漫反射是投射在粗糙表面上的光向各个方向反射的现象,可以在各个方向观察到反射内容,镜面反射:指若反射面比较光滑,当平行入射的光线射到这个反射面时,仍会平行地向一个方向反射出来
3、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实例有影子的形成、日食、小孔成像、激光校准等
4、透镜成像规律:物体距透镜小于一倍焦距,呈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为放大镜;
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呈倒立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为投影仪;
物体大于二倍焦距,呈现倒立缩小实像,应用为照相机,人眼睛。
10.【答案】D
【分析】①用平面镜把光线反射进竖直的井中,即反射光线是竖直向下的;②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法线是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夹角的角平分线;③平面镜与法线是互相垂直的。
【解答】如下图:入射光线与水平方向成20°角,反射光线与水平方向垂直,故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20°+90°=110°,所以入射角为55°,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90°-55°=35°,所以平面镜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20°+35°=55°
故选D
【点评】知道法线是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30°;空气
12.【答案】直线传播;反射
【解答】(1)“绿柳成荫”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2)“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分析】(1)光在同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现象有:小孔成像、影子、日食和月食等;
(2)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13.【答案】色散;蓝;30;远离
14.【答案】60°;30°;右
15.【答案】反射;折射;小于;做功
【解答】解:(1)大桥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发生反射形成的。光射到水面时,一部分光线发生了反射,另一部分发生了折射而进入水中,所以大桥在水中的倒影的看起来比实际物体本身“暗”一些。(2)轿车高速行驶时车体上方空气流速比下方大,空气对小车向下的压强小于向上的压强,汽车受到向上的压力差,所以车地对地面的压力小于其重力。(3)轿车高速行驶时克服摩擦力做功,轮胎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因此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车胎内能的。
故答案为:反射;折射;小于;做功。
【分析】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16.【答案】直线传播;反射;凸面镜
【解答】图中,BC段和AB段不在同一直线上,汽车在AB路段行驶时,光沿直线传播,不能看到BC的路况。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能使更大范围的光反射到司机眼中,利用了反射规律,在公路急拐弯B处装上凸面镜, 能扩大视野,看到BC路段的情况,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分析】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能将更大范围的光反射。
17.【答案】虚;5;漫反射
18.【答案】60;左
19.【答案】A;D;D;C;D;B;C
20.【答案】左;2.4
21.【答案】
【解答】答案如图:
【分析】光的反射:作出垂直镜面的法线,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分局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折射,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
22.【答案】解:如图所示:
【分析】因为入射光线与水平方向成60°角,而反射光线是水平向右的,所以反射光线与上面的虚线平行,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180°-60°=120°,又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就是法线的位置,由此画出法线,再过入射点画出法线的垂线,即平面镜的位置.
23.【答案】(1)E
(2)D;C
(3)F
(4)B;A;F
【解答】(1)平面镜比较光滑,在其表面发生的是镜面反射;
(2)由于镜面反射的光线仍平行,比较集中,所以小朋友会看到光线很强,比较刺眼,此时看不到平面镜;
(3)由于人的脸不够光滑,所以光在其表面将发生漫反射;
(4)由于镜面反射光线比较集中,其它方向几乎看不到反射光线,所以其他小朋友看不到较强烈的反射光;由于光在小平面镜框上反射漫反射,所以能看见小平面镜框.
故答案为:(1)E;(2)D;C;(3)F;(4)B;A;F.
【分析】光的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行光照射到光滑的平面经过反射后仍平行为镜面发射,照射到粗糙的表面,反射光线不平行,为漫反射,漫反射的每条光线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4.【答案】20;靠近;存在;在同一平面内;可逆
【解答】(1)已知入射角7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中“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相等”可知,反射角也是70°,则反射光线OB与镜面的夹角为90°-70°=20°;由图可知,∠BON为反射角,∠AON为入射角,由于二者的大小相等,反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若将AO向ON靠近,则OB向ON靠近。
(2)乙图中,把纸板向前或向后转折,在纸板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但反射光线仍然存在,这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3)让光线逆着OB的方向BO入射,会发现光线经镜面后沿OA射出,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故答案为:(1)20;靠近;(2)存在,在同一平面内;(3)可逆。
【分析】(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相等,且随着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在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2)根据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关系进行分析,使光屏不在一个平面内,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3)根据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位置互换进行实验,观察反射光线与原来入射光线的关系得出光路的可逆性。
25.【答案】(1)解:
(2)解: 由题意可得,激光从地球到月球所用的时间
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
答: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为;
(3)解: 设第一次反射的入射角、反射角分别为,第二次反射的入射角、反射角分别为,如图
由题意知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因为
所以,又因为两镜面垂直,所以
解得
因为,所以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
即第二次反射的反射角为。
答:第二次反射的反射角大小为30°。
【分析】(1)由反射定律正确做出两次反射的光路图;
(2)利用回收测距原理求解激光从地球到月球的时间,根据速度公式变形求解距离;
(3)根据光路图利用反射定律和几何知识求解。
26.【答案】解:光线与水平面成24度角,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传播,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24度角,或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80°-24°=156°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24度角时,反射角为12度,则此时镜面与水平面所成的角的度数90°-12°=78°
作图如下的图一;当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56度时,反射角为78°,此时镜面与水平面所成的角的度数
作图如下的图二。
答:平面镜与水平面所成角的度数是78°或12°。
【分析】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线沿水平方向射出,有水平向左和水平向右两种情形;当光线沿水平方向向左射出(如左图所示)时,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24°;当光线沿水平方向向右射出(如右图所示)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180°-24°=156° ;然后根据法线的特点:平分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且与平面镜的位置垂直,从而可以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最后根据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等于90°减去反射角的度数,计算出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
27.【答案】(1)大气压;镜面
(2)沸点;1.2;5:6
【解答】(1)抽气机把密封袋的空气抽走,导致密封袋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密封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把密封袋压扁,从而减小袋内的体积。
平行光射到反射面后,如果反射光线也是平行的,这种反射角镜面反射。由于镜子的表面光滑,因此镜子发生的是镜面反射。
(2)液体在沸腾的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食用油的沸点比水高得多,所以鸡翅用油炸比用水煮熟得快。
质量480g的米的体积为400cm3,则米的密度为
米与水的质量比为1:1,由可知,米与水的体积比为
【分析】(1)减小容器内的气压,体积变小;镜子发生镜面反射;
(2)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根据质量和体积的比值,计算密度;根据物体的质量和密度的比值,计算体积,再计算体积比值。
28.【答案】答:没抛光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光照在上面产生漫反射,很多射到凹处的光不能反射出来,反射出的光能较少(从而亮度差).而抛光后使得本不平的表面变得平整,光就可以产生镜面反射,就显得很有光泽了.
【分析】抛光后物体的表面光滑了,反射外界的光线更多了.看上去感觉很亮.在此之前,表面相对粗糙,外界的光线被吸收很多,感觉很乌.
29.【答案】(1)假设玻璃板对光的吸收可以忽略.其根据是薄玻璃板十分透明(实际上玻璃对红外线不很透明,而红外线的热效应是比较强的).通过李明和张华的实验结果可以推测,每块玻璃板反射的太阳光只有入射光能量的一半,这就是说,入射玻璃板的太阳光有一半被玻璃板反射了。所以,透过玻璃板的太阳光能量占太阳辐射到玻璃板上的能量的50%
(2)若实验过程中总能使太阳光垂直入射,且晒水箱内部涂黑,可以认为射入晒水箱的太阳光不再被反射出去,晒水箱吸热效率为50%.另外,晒水箱周围有保温层,可以认为没有热量散失.若晒水箱吸收的热量完全用来使水的温度升高,测出保温箱中一定质量的水在一定时间里其内能增加了多少,并测量出太阳光垂直照射物体表面的面积,就可以计算出太阳光垂直照射地球表面时,地球表面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所获得的太阳光照射的能量是多少.
实验步骤如下:
①向晒水箱中倒入质量为m的清水.并用温度计测量此时水的温度t0.
②用刻度尺测量并计算晒水箱盖的面积S.将晒水箱开口朝向阳光入射的方向,盖好玻璃板开始计时.
③经过T时间后(如3h),再测量水的温度t温.
④太阳光对地球表面辐射的强度是
(3)从实际问题的要求来看,该问题是要进行估测,因此其中有许多东西就必须进行合理的简化.如,“假设玻璃板对光的吸收可以忽略”“若实验过程中总能使太阳光垂直入射”“没有热量散失”等假设都是允许的,而且是应该的.但是上述这种简化,必定会对估测结果带来一定的影响.此外,还有某些因素未给予考虑,如实验过程中天气的变化所引起的环境温度的变化等,因而,估测结果与真实值之间会有相当大的偏差是不可回避的.但就其取平均效果来说是可行的
【分析】1)由题分析可知, 两块反射光斑重叠处的强度和太阳光直接射到地上的强度差不多 ,可以推测 每块玻璃板反射的太阳光只有入射光能量的一半 ,即 入射玻璃板的太阳光有一半被玻璃板反射了 ,所以透过玻璃板的太阳光能量占太阳辐射到玻璃板上的能量的50% 。假设玻璃板只会对光反射和折射,不吸收光。
2)实验原理为光加热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进而计算太阳的辐射强度,水的吸热公式为Q吸=cmΔt;
实验步骤:1) 向晒水箱中倒入质量为m的清水.并用温度计测量此时水的温度t0.
2) 用刻度尺测量并计算晒水箱盖的面积S.将晒水箱开口朝向阳光入射的方向,盖好玻璃板开始计时.
3) 经过T时间后,再测量水的温度t温.
4)计算辐射强度
3)要进行试验估计要进行合理的简化,误差无可避免,但是试验需要进行多组测量,求取平均值来减小误差。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