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素养综合全练(一) 中华传统文化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项素养综合全练(一) 中华传统文化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9.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18 10:56: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专项素养综合全练(一)
中华传统文化
1.为了感受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班级组织同学们参观了灵石王家大院的私塾。请你赏读下
图中孔子像两侧的对联,将其内容用简体楷书正确、规范地
书写在田字格内。

答案
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中华诗文浩如烟海,逐渐形成了一些表意相对固定的词语,
如“汗青”指史册,“青鸟”指信使,“瀚海”指大海,
“阳”指山南水北。
B.颜真卿诗句“三更灯火五更鸡”中的“三更”指的是23
—1点,“五更”指的是3—5点。
C.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异彩纷呈,有典雅精致的昆曲、雍容华
美的京剧、活泼风趣的川剧。《霸王别姬》《贵妃醉酒》
是京剧的代表剧目。
A
D.“冠”是古代礼制的一种象征,古人戴冠要遵循相关的礼
法,一旦戴上“冠”,人们的言谈举止就会受到约束。
解析 “瀚海”指沙漠。
3.(跨学科·地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标
识岁月的独有刻度,体现着对传统文化的坚守。班级准备制
作“节气文化”宣传页,需要从下面两幅图片中任选一幅为
节气“霜降”配图。你会选择哪一幅 请简要说明理由。
(不少于60字)
【知识链接】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
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23日或24日。我国古
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蛰虫
咸俯。柿子属于应时当令的食品,北方不少地区会在霜降前
后吃柿子。

答:                       
     
                        
(示例1)我选图一。图一的主体是两个叠在一起的柿
子,上面的柿子顶端盖着霜。图片上方写着“好柿成霜”,
“柿”谐音“事”,“霜”谐音“双”,化用成语“好事成
双”,寓意吉祥美好。图片右下方写着“霜降”,柿子是霜降
的时令食物,点明了节令。
(示例2)我选图二。图二的主体是一片落叶,落在被白霜覆盖
的地面上,落叶表面也结满了细密洁白的霜花。图片体现了
霜降时天气渐冷、草木黄落、初霜出现的物候特点。
答:                       
     
                        
解析 根据题干要求,分析图片内容,选择一幅图片并说明理
由,体现图片对霜降时节物候特点的反映,言之成理即可。注
意字数要求。
4.(新素材·非遗保护与传承)请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某中学开展了“一方土
地,一缕记忆”主题活动。以下是同学们搜集到的资料。
【材料一:山西非遗知多少】
平遥推光漆器是山西省著名的传统手工艺品。它是中国四
大名漆器之一,以手掌推光和描金彩绘技艺著称。它始于魏
晋南北朝时期,唐开元年间有了极大发展,盛于明清,距今已
有千年的历史。
山西民居砖雕艺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的起
源可以追溯到隋朝,其制作技艺花样繁多,套路复杂,画工精
细,刀工别致。山西民居砖雕具有较浓的民俗文化气息,贴近
百姓生活,以朴素而直白的艺术语言表达出民众对生命价值
的关注、对家族兴旺的企盼、对富裕生活的向往及对一定
社会地位的追求。
【材料二:了解非遗的方式】

【材料三:非遗的传承与创新】
山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近年
来,山西通过举办多种非遗主题活动,让古老非遗活起来。
传承人亲自教授 展示山西非遗魅力
传承人通过亲自演示、操作,展示非遗的迷人魅力,使非遗得
以传播、传承、弘扬。
非遗进校园,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太原市让国家级非遗项目
马头琴走进校园,传承人面向师生开展表演和演奏技艺传习
教学,让大家体验马头琴演奏技艺,感悟非遗魅力。
非遗进网络,让传统文化火起来。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邀请
10余位非遗传承人,通过线上展示、教授的方式,以专业的视
角、权威的讲解,最大限度地呈现山西非遗的独特魅力;并通
过网络发布相关视频,让更多人可以在线上跟着传承人一起
了解非遗,一起学习非遗。
博览会现场展示 汇聚山西非遗精华
利用博览会、购物节等形式,将非遗精品汇聚在一起进行集
中展示,形成聚集效应,是山西传播非遗的另一条路径。
“品尝”山西非遗,全方位沉浸式感受山西非遗魅力。“非
遗在身边 文化共传承”活动每到一处,当地都会把具有本地
代表性的非遗项目进行集中展示,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在现场
倾听山西非遗故事,欣赏山西非遗展示,观看山西非遗技艺,
营造出非遗保护社会氛围,推动山西非遗融入人们现代生
活。
推出“非遗夜市”,现场传播弘扬非遗文化。利用暑假和周
末的时间,选取城市广场人群聚集地,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展
示技艺、销售产品,与人们面对面交流学习非遗技艺,传播弘
扬非遗文化。
2023年,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出年度重点工作——2023山
西非遗购物节。活动期间,众多山西非遗项目在购物节上亮
相。
新媒体线上推介 挖掘山西非遗资源
近几年,短视频直播平台已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大众在短视
频中常常可以看到分享原生态生活风貌、弘扬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的内容。那些一度被遗忘的美食、美物、劳作方式
等被重新带回大众视野中。
3D全景建模,生动还原了平遥推光漆器的经典仕女纹样;融
合数字科技,传统的孝义皮影戏演成了大电影;数字活化技
术,让中阳剪纸变得灵动起来……通过这些数字手段,传承千
年的山西非遗产品得以被更多人看见。
(1)阅读材料二,说说你从图表中得出的结论以及你从中获得
的思考。
答:                       
     
                        
    
                        
    
(示例)人们了解非遗的方式主要是网络、电视、书籍
或生活中出现的非遗事物,而较少通过社区、学校等开展
的活动了解非遗。我觉得社区、学校应该多开展相关活
动,让青少年更好地了解非遗。
(2)活动接近尾声,请结合以上材料内容,围绕“非遗不
‘遗’”进行总结性发言,展现青少年传承非遗的使命与责
任。(不少于150字)
答:                       
     
                        
    
                        
    
(示例)同学们,大家好!我们山西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遗
产丰富,如平遥推光漆器、山西民居砖雕、孝义皮影戏……
我们可以通过线上方式,如在网络上发布相关视频,或通过短
视频直播平台展示和教授,多维度地呈现山西非遗的独特魅
力;也可以利用展会、博览会、购物节等线下形式,将非遗精
品集中展示,使人们得以面对面学习交流,全方位沉浸式感受
山西非遗技艺;还可以通过数字手段,让传承千年的山西非遗
产品被更多人看到。非遗的传播、传承、弘扬,我们义不容
辞。让我们行动起来,让山西非遗不“遗”,将山西非遗发扬
光大!
解析 (1)从图表中可以看出,通过网络上的消息、短视频等
了解非遗的人数占比最多,通过社区、学校等开展的活动了
解非遗的人数占比最少。据此得出结论,写出获得的思考,言
之成理即可。
(2)结合材料进行总结,把握山西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了
解非遗途径、非遗传承与创新举措等关键内容,展现青少年
传承非遗的使命与责任。注意字数要求。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