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二单元
8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读 书
1.(新独家原创)圆明园也叫圆明三园,有“万园之园”之
称。下面甲、乙两图是两幅关于圆明园的书法作品,请从下
面的选项中为它们分别选出最适当的评价,填入对应括号
内。
C
A
A.此作品字形端正,笔画平直,秀美圆润。
B.此作品字形扁方,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C.此作品行云流水,舒展有型,疏密得体。
D.此作品笔法苍劲,龙飞凤舞,一气呵成。
解析 根据字体知识可知,甲为行书,乙为楷书,据此判断即
可。
2.(新考法·关联教材)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过去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就谈起
过圆明园。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
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要是说,大家
没有看见过它,但大家梦见过它。这是某种令人惊hài( )
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明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
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惊hài 晨曦( ) 瞥( )见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该词语的正确
写法是“ ”。
(3)画线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骇 xī piē
不可明状
不可名状
排比
解析 (2)根据日常积累作答。
(3)根据句子中五个“……有……”连用的特点,可判断为排
比。
3.某校九年级准备开展以“圆
明园的昨天和今天”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
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6分)
(1)(★☆☆)你所在的小组准备围绕该主题做一个展板,假如
你是负责人,你将设计哪些内容 (3分)
答:
(示例)①圆明园曾经的辉煌图片。②有关英法联军对
圆明园的暴行的资料。③圆明园残垣断柱的图片。④组员
对圆明园的寄语。
(2)(★★☆)围绕“圆明园是否该重建”这一话题,同学们纷
纷发表了意见。请你也围绕该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3分)
甲:圆明园应该重建,这样可以使圆明园昔日的风采重现,增
强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乙:圆明园不应该重建,要让后人牢记这段沉痛的历史,以史
为鉴,发愤图强!
答:
(示例1)圆明园应该重建。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
我们要让亚洲文明的剪影重现于世!
(示例2)圆明园不应该重建。让圆明园的断壁残垣时刻警醒
国人,让国人牢记历史,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解析 (1)由题干可知,展板的主题是“圆明园的昨天和今
天”,据此设计内容即可。
(2)作答时,首先表明观点,然后阐述理由,表述合理即可。
读 写
4.(新素材·短剧)阅读下面的材料,回
答问题。(7分)
材料一
系列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在多个视频平台走红,同名话
题累计播放量破十亿次,获央视点赞。它让人看到了新时代
青年的力量和青年人内心深处的文化价值观与民族情感。
这部由自媒体博主“煎饼果仔”“夏天妹妹”制作的三集
短剧,以拟人的手法,讲述了一盏化身人形从大英博物馆出逃
的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偶遇在海外工作的中国媒体人张永
安,并在他的帮助下顺利归国的故事。
短剧走红的同时,文物回流的讨论热度也居高不下,“请大英
博物馆无偿归还中国文物”等词条也被刷上了热搜。
材料二
大英博物馆收藏了约2.3万件中国文物,其中不少是通过殖民
掠夺等不正当手段霸占来的。然而,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到二
十世纪流失的“国宝”,会发现,大英博物馆馆藏的中国文物
只是冰山一角。
有人说,中国最好的文物不在故宫而在大英博物馆;也有人
说,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从大英博物馆走出来。在这背后
是中国曾经被侵略、被掠夺的屈辱历史,虽然现在的中国已
经站起来了,但是那些曾经被掠夺的文物依然在海外漂泊难
归。《逃出大英博物馆》的爆火,让我们感受到万千中华儿
女对流失文物的呼唤和期盼,展现出当代青年守护文物的勇
气和决心。
材料三
文物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文物,我们可
以看到古人的生活、风俗、文化、品味等。每一件具体的
文物,都是那个时代的文化信使,跨越百年千年,来到我们的
身边。文载于物,族髓附间。运脉牵连,兴者襄见。1840年鸦
片战争以来,大量文物流失海外。令人欣慰的是,从1949年至
今,我国通过各种方式追索流失文物,成功促成了300余批
次、15万余件流失海外中国文物的回归。这昭示了一个道
理——民族弱则文物失,国力强则文化兴。
班级开展主题为“《逃出大英博物馆》——文物和历
史的深度对话”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以上材料是同学们成果
汇报的内容。
(1)(★☆☆)观看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后,同学们纷纷表
达了对流失文物回归的热切期盼。请你也写下自己的心
声。(3分)
小中:如果文物会说话,大英博物馆将时刻响彻着“我要回
家”的哭喊声。中国人血脉里有着千年不变的“落叶归
根”观念,那文物何尝不是“流落在外的游子”
小华:文物是文明的印记,它们的最佳归属是故土。让我们共
同呼唤,追回并保护我们的文物,让家国永安,让文化生生不
息。
答:
(示例)漂泊百年,我们期待文物踏上归家的征程;即使追
索之路漫漫,我们仍要竭尽全力。愿文物流失之殇不再继续!
(2)(★★☆)文物无声,但历史震耳欲聋。活动接近尾声,你将
作为主持人进行总结性发言,分享观看《逃出大英博物馆》
的收获,展现新时代青少年的责任与担当。(不少于100字)(4
分)(Y9102002)
答:
(示例)凝集在文物上的厚重历史,是我们无法体验却不能
忘记的过去。《逃出大英博物馆》这部短剧,让大家对我国
文物流失海外的情况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警示大家:
“落后就要挨打。”吾辈青年唯有奋斗不息、昂扬进取,才
能守护中华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棵花草树木、每一处山川
河流,让岁月静好、繁华锦绣永驻,不让任何一个人、一件物
品沦为“流落在外的游子”。
解析 (1)结合材料表达对流失文物回归的热切期盼,语言流
畅,表达得体,态度积极向上。
(2)结合材料信息,分享观看《逃出大英博物馆》的收获,联
系实际谈新时代青少年应如何担当责任,语言要流畅,注意字
数要求。
谢谢观看